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分析论文

2022-04-26

摘要:电视综艺节目以其独有的包容性、娱乐性、现实性和艺术性,俨然已是广大电视观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同时也成为国内各电视台之间相互竞争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的电视综艺节目市场呈现纷繁复杂、形式多样的面貌,但综艺节目发展过程中的所出现的问题同样值得关注。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分析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分析论文 篇1:

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创新

摘 要: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电视综艺节目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同时,由于当前倡导创新,因此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开始进行创新探索,在传播方式、内容、互动等方面都作出了改变。本文首先阐述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发生的变化,然后分析电视综艺节目如何借助媒介融合的优势来实现创新发展。

关键词:媒介融合;电视综艺节目;发展趋势;创新

随着公众对电视综艺节目需求的变化以及媒介的融合发展,电视综艺节目对新的技术和手段加以应用,促进了电视综艺节目制作内容、制作风格、传播方式等方面的更新和变化,推动了电视综艺节目的进一步发展。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综艺节目的创新发展是电视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综艺节目发生的变化

(一)传播多元化

传统的电视综艺节目传播方式较为单一,在时间和地点上都有较大的局限性,这种方式在当今时代很难满足公众的多元化需求,同时也给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的传播渠道越来越多元化,以互联网平台、智能终端、APP等为载体的传播渠道都为电视综艺节目的传播带来了便利,电视综艺节目的传播方式也不再局限于电视机,而是以更加多元化的方式传播。[1]

(二)互动更加频繁

在传统的电视综艺节目中,受众只能够扮演信息的接收者,与电视综艺节目无法进行互动,也没有互动的渠道。而随着媒介融合的推进,电视综艺节目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变得频繁,受众可以通过直播弹幕、官方微博、论坛等多种渠道与电视综艺节目互动,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电视综艺节目也可以实时与受众互动,达到更好的综艺效果。

(三)品牌意识增强

电视综艺节目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资源优势,有着一定的吸引力和传播影响力。随着媒介融合的发展,电视综艺节目也在借鉴网络综艺制作过程中的“品牌效应”,致力于打造本土化的综艺品牌,迎合受众的需求,特别是以“季”的形式形成的品牌效应,产生的效果较好。例如,《极限挑战》1~5季成了上海东方卫视的标志性综艺真人秀,《奔跑吧兄弟》(后更名为《奔跑吧》)1~7季成了浙江卫视的标志性真人秀综艺节目。[2]

二、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创新历程

(一)受众地位从被动到主动

早期的电视综艺节目更注重仪式感,主持人的功能更多地放在了节目中的串联和解读上,很少与受众互动。在节目传播的过程中,受众也只是作为接收者单向节目信息,因此受众更多地处于被动地位。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受众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电视综艺节目互动的过程中,如现场投票、现场互动、网络平台互动、视频连线互动等,受众不再仅仅是节目的接收者,而是深度参与到电视综艺节目中。[3]受众在节目中地位的变化,为电视综艺节目带来了更多的创新机会,特别是当电视综艺节目类型从晚会表演类过渡到游戏娱乐类再过渡到真人秀类,受众的地位逐渐从接收者变成了参与者,促进了电视综艺节目的全面发展。

(二)节目内容从单一到多元

在节目内容上,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选材最初是以歌舞晚会为主流形式,在发展的过程中,综艺节目的题材逐渐变得多元化,民间才艺、娱乐游戏、音乐选秀、亲子教育、职场竞技等方面的节目逐渐增多,节目的内容开始不再单调,且融合了各种元素,更好地满足了受众的需求。与此同时,电视综艺节目也开始注重与受众的生活有机结合到一起,让综艺节目的价值更加凸显。此外,电视综艺节目导演也更多地借鉴外来文化,并对外来的综艺节目形式进行本土化改造和创新,经过二度创新来为受众展示更具特色的电视综艺节目内容。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综艺节目的创新路径

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为电视综艺节目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面对媒介融合的影响,电视综艺节目应当作出适当的创新,为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传播方式和渠道的创新

在传播方式和渠道上,单一的电视传播已经逐渐被各种媒体形式取代。随着网络电视、手机直播等新媒体形式的不断涌现,网络媒体已经和传统媒体联合起来,共同作为电视综艺节目的传播阵地。现阶段,电视综艺节目在正常播出的情况下,还会通过互联网平台来进行同步直播,以此实现资源的全方位覆盖,使受众能够有更多的选择观看电视综艺节目。例如,湖南卫视将自己的节目独播版权收回,放到自制的网络平台和APP“芒果TV”上播放,以提升收视率。[4]

(二)内容的创新

电视综艺节目的目的是娱乐大众和价值引导,娱乐大众是表象,价值引导是隐藏的属性。现阶段,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出现了百花齐放的盛况,节目在题材和内容上都变得更加丰富且多元化,在制作的过程中借鉴了国内外优秀的制作经验和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婚恋类节目、娱乐类节目、文化类节目、选秀类节目、竞技类节目等,这些节目越来越重视主流价值观的输出,在娱乐大众的同时也能够寓教于乐,对传播我国社会的正能量和传统文化都有重要的作用。为了避免电视节目出现同质化现象,电视综艺节目相关制作方应当对内容进行创新,在借鉴的过程中融入更多本土化内容,融入更多中国元素,融入受众更加喜欢的元素,打造出金牌电视综艺节目。

(三)营销手段的创新

传统的电视综艺节目营销主要依靠电视台的宣传,营销的过程也更多地依靠主持人、节目奖项等。而在媒介融合的基础上,电视综艺节目的营销手段也出现了新的方式。在营销手段上,电视综艺节目一方面与各媒体之间建立紧密联系,另一方面依靠媒体打造“粉丝效应”,并借助自主传播的模式来扩大营销的范围和影响力。[5]基于此,在营销手段创新的过程中,笔者建议应当深入了解全媒体形式,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加强营销,如通过官方微博、头条新闻等做好“前期预热”,得到更多的关注度,然后在电视综艺节目开播的过程中通过多个平台进行直播,并在直播过程中以及播放后及时关注受众的动态和建议,做好后续的维护工作。

(四)互动手段的创新

随着媒介的融合,电视综艺节目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也变得频繁。现阶段,各个电视综艺节目在互动手段上都在不断创新,互动方式也不局限于微博、微信等平台,电视综艺节目相继构建了互动渠道和平台,提升了受众的参与度。例如,中央电视台制作的综艺节目《开门大吉》,该节目开发制作了同名APP,在直播的过程中方便受众在线下猜歌,并方便受众进行实时互动赢得奖品。鉴于此,各个电视综艺节目也应当创新互动手段,为受众提供更多的参与渠道,一方面促进电视综艺节目进步,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制作方更好地了解受众的需求和喜好。

四、结语

随着媒介的融合,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多种媒体形式的发展为电视綜艺节目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面对传播方式和节目内容多元化发展的形式,电视综艺节目制作方应当加强传播方式和内容的创新、营销手段的创新以及互动方式的创新,为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傅雅慧.新媒体环境下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思路探讨[D].内蒙古大学,2015.

[2] 孟令杰.电视综艺节目的创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3] 王佳乐.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创新探索[J].当代电视,2019(08):84-86.

[4] 李彤.媒介融合背景下文化类综艺节目传播策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8.

[5] 张小溪.媒介融合语境下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融合创新研究[D].河南大学,2016.

作者简介:王晓静(1971—),女,北京人,本科,助理编辑,研究方向:导演。

作者:王晓静

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分析论文 篇2:

浅谈当代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创作

摘 要:电视综艺节目以其独有的包容性、娱乐性、现实性和艺术性,俨然已是广大电视观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同时也成为国内各电视台之间相互竞争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的电视综艺节目市场呈现纷繁复杂、形式多样的面貌,但综艺节目发展过程中的所出现的问题同样值得关注。笔者对当前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现状发展进行研究,报告了电视综艺节目现状,探讨电视综艺节目的研究前景,以期为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电视综艺节目;原创力;创新之路

近几年,电视綜艺节目已成为各电视台特别是各大卫视竞争的热点,其激烈程度不言而喻。电视综艺节目虽然看似火热,其弊端也逐渐显现。电视综艺节目如何更加健康地发展壮大,已超出行业内管理层面,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系统工程的重要环节。

一、现状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在全社会各领域的逐步深入,国内电视综艺节目发展如雨后春笋,呈现以下特点:一是规模快速发展,以电视综艺节目为核心业务的企业从几年前的两位数到今天的数百家,有些节目仅摄制人员就二、三百人,还不包括后期,其资本和人才的投入令人震撼。二是节目数量迅猛增加,有些电视台每天至少有一档综艺节目在播出,其中不包括重播节目。据相关资料显示,仅2015年一年就有200多档电视综艺节目进入中国市场,2016年我国的电视综艺节目以50%的速度迅速增长,全年约有300多档电视综艺节目;而在2017年仅第一季度就有100多档的电视综艺节目播出,向200档逼近。三是投资巨大,2012年《中国好声音》刚刚播出之时,一季数近千万元的投资令同行震惊。而现今,只有明星参与的电视综艺节目,投资成本过亿元成为普遍现象。四是缺乏创新,播出的综艺节目百分之九十属引进模式,“宗”日韩,“宗”欧美,同质化现象普遍,撞车雷同抄袭严重。各种“相亲”“歌声”“选秀”“挑战”……你未唱罢我已登台。真正属于优秀的原创节目也仅浙江卫视《十二道锋味》,东方卫视《天籁之声》和一些小成本节目。

造成当前电视综艺节目“让我欢喜让我忧”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规避风险。相较于西方国家而言,我国的电视综艺节目行业呈现出起步晚、发展慢的特点,加之各大卫视、电视台和电视制作公司的制作能力有限,面对高成本高风险高竞争的现状,直接引进国外成功的电视综艺节目的制作模式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普遍现象,不可否认,引进成功的节目制作模式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可以借鉴,加之其一定的知名度,有助于减少节目的市场风险,更有助于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二是投资构成不合理。从制作的角度看,需要的演播场地越大、舞美背景越复杂、涉及的参与人员越多、拍摄周期越长,栏目制作过程就越复杂,制作花费就越大[1]。同时,只要邀请多位明星参与节目录制,其节目制作成本就会不断上升,其中大量的资金不是用于更高品质的节目创作,而是用于聘请当红有影响力有一定受众群体的明星上。相比较于电影、电视剧的拍摄,电视综艺节目的收益高且快,由此出现大量明星加入参与拍摄电视综艺节目的行列。更有明星多次出现在不同的类型、不同播出时段、不同定位的电视综艺节目中,成为“著名的”电视综艺节目专业户。

三是缺乏创新精神。缺乏创新精神,或囿于经费资金,或囿于怕担风险,热衷或无奈地模仿。因此,不管是仍在固执己见,不改“初心”,继续“奔跑”的《奔跑吧!兄弟》,还是只更改名称,其实质是换汤不换药的《我是歌手》,或为躲避抄袭,并更改部分环节力求将“好声音”升级为《中国新声音》,又或各种“难以完成”的任务、挑战难度越来越大、越稀奇……但节目的收视率仍然在下滑。正是由于缺乏创新精神,造成受众审美疲劳的凸显。

四是体制不健全。2016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关于大力推动广播电视节目自主创新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指出:“中外联合开发必须中方取得完全知识产权”“黄金档引进节目每年不得超过两档”“每年新引进节目不超过一档”“同一档真人秀节目,原则上一年内只播出一季”等。

然而,这个被称为“最严苛的电视管理条例”的出台,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形势。相较于引进和模仿海外已有的综艺节目模式,我国原创电视综艺节目的成本和风险显然要高得多,由此,我国不少电视台在报备节目时,选择将引进的电视综艺节目报备成原创电视综艺节目,或者举着独家原创的旗号实则是模仿。

必须指出的是,我国相关部门对电视综艺节目的原创性应当给予制度化的体系支撑,而不是间歇性的鼓励。同时,更要向电视创意发达国家学习建立节目试错机制,通过这些制度来保证创新的持续性。

此外,我国法律对原创的尊重和保护不健全。以英国为例,众所周知,英国的电视综艺节目长期以来均位居全球电视节目创意的领导者位置,这其中与英国政府在2003年颁布的《新通讯法》密不可分。这部法律在极大程度上保护了创作人的版权利益,从而促进产业健康平稳发展。只有形成“好节目有好报”的良性机制,才是对创新者的最大保护。

二、对策刍议

创新是电视综艺节目的生命和源泉。复制业内成熟的节目样式或模仿畅销于市场上的文艺产品的制作套路,貌似解决创意难题的“捷径”,实际上易被再度复制,难以持续“走红”。此刻一切完美的事物,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那么综艺节目应该如何创新?

首先要关注现实生活,提高“本土化”创新。

正如李可染所言:创新就是在生活中发现古人没有发现的东西。与其彼此“撞车”,难分李逵和李鬼,不如俯下身去,到生活中挖掘取之不竭的题材。创新从来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任何时候,现实生活都是综艺节目乃至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当代中国社会生活源源不断地为我们提供着创新的题材、主题,启示着我们开出艺术创造的新生面。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本土化”,意味着一方面需要我们努力提高电视节目的“品质”,一方面需要我们努力提高电视节目的“品格”[2]。

从现实生活中汲取艺术创作的灵感,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发愤图强的精神用于电视节目的创作,这是综艺节目创新的重要路径,创新要扬中国之精神、感国运之变化、发时代之先声、兴民族之伟业。一旦脱离现实生活将只是虚妄的泡影,综艺节目创新将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那些缺乏传统文化底蕴的节目内容与本质,根本得不到观众的认可。要想实现真正的创新,就應当表达出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文化内涵,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传播正能量,同时也要吸收和借鉴其他国家文明的成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高我国的文化创造力。

其次是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由于电视媒介在观念上有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的特征,因而在它的影响之下,不但受众的观念会更趋于一体化,而且总是朝着主流的方向一体化。电视的总体影响恰恰是强化着现存的社会——文化体制[3]。

尽管当今世界文化存在不同程度上的价值观差异,但以高尚的文化引领社会风气,引导健康积极的社会新风尚,不断坚持新的艺术追求,依旧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而在我国大力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动力源泉,也是电视综艺节目不断创新发展的本质体现。纵观我国电视综艺节目,不少节目存在照搬照抄、颠覆经典、崇洋媚外等恶俗的现象,还有的竟以此为新潮。一档传播负能量、偏离主旋律的电视综艺节目,是无法给予观众真善美的视听感受,并将导致电视综艺节目偏离正轨。我国历史文化发展源远流长,我们应当以此为基础,把握好文化优势,使文艺发展从根本上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支柱。

最后是发挥文艺评论功能,促进综艺节目健康发展。

文艺评论提倡讲真话,明道理,要求运用其历史的、艺术的、美学等相关理论及观点评鉴作品,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其中予以呈现,从而营造健康良好的文艺批评氛围。同时,既要广泛地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又要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当前综艺节目发展现状紧密联系,构建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时代发展精神的文艺评论体系,以此促进电视综艺节目的健康发展。

优秀的电视综艺节目是人们的梦想、情感和生活的重要载体,也是衡量民族思想深度、情感深度、精神长度的重要标尺。当前我国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上,同时这也是电视综艺节目创新发展的难得机会。唯有把握,方能促进电视综艺节目健康发展。

三、结 语

面对纷繁复杂的电视综艺节目“大”市场,如花的美景让电视受众应接不暇。一档成功的电视综艺节目,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共同汇聚而成的。除了受众、播出时段等客观因素外,一支优秀的创作团队是一档节目成功的重要保障。作为电视工作者,需要以洪荒之力打造纤毫之工的工匠精神对待电视节目,需要坚持中国电视人的使命与责任感,需要坚持创新,关注每一个细节,给予电视节目至真至爱的关怀。

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创新与发展,重在用爱打造诚意十足的电视作品,重在用信仰书写新颖独特的电视节目。创新与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电视人立足实际,开拓创新,放眼未来,坚定信念与理性,不断努力探索,那么,中国电视就是“黄金时代”。

参考文献:

[1] 徐静君,徐涛.电视节目策划[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 胡智锋.电视传播艺术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4.

[3] 苗棣,范钟离.电视文化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传馨]

作者:高泽群

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分析论文 篇3:

浅谈电视综艺节目垂直细分传播

摘要:电视综艺节目经历了以专业性较强的歌舞、音乐及曲艺类内容,以欢乐为主体的游戏综艺等四个阶段,面临着新媒体的强力冲击。从《超级女声》来看,其体现出对小众内容进行深度挖掘与分享、三维运营及受众深度参与等垂直化发展的趋势,新时代电视综艺节目实现垂直细分传播,应采取小而专的竞争策略,创建网络电视平台;建立网络化电视产业链,找到大而全的受众共鸣点,进行台网跨界传播联动。

关键词:电视综艺节目;垂直细分;跨界传播

在网络出现和普及之前,电视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而现在千家万户在电视机前观看电视综艺节目的场景已经不复存在。也就是说,互联网对于电视综艺节目产生了极大的冲击,现阶段电视媒体及其生存的环境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因此,电视综艺节目若想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必须实现自身的产业化,打造自身独特的品牌,以使得自身获得长久的发展。和网络综艺秀节目相比,电视综艺节目形式比较单一、内容不够丰富、互动性差,要获得发展,就要提高节目制作质量,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需求。近年来,我国出现了一批许多观众喜爱和认可的垂直细分综艺节目,使得电视媒体在垂直细分传播这一道路上迈出了展现的一步。将垂直细分应用到电视综艺节目中,能够根据不同观众群的观看需求,制定出针对性较强、更加生动的节目,使电视综艺节目吸引更多的观众,从而提高电视综艺节目的核心竞争力。

一、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阶段、特征及面临的冲击

(一)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情况及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从最初的《正大综艺》《综艺大观》等,到《超级女声》《中国好声音》再到《我是歌手》,草根舞台时代的开启,拉开了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序幕。[1]回顾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历史,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专业性比较强的歌舞、音乐以及曲艺类的电视综艺节目,例如《曲苑杂坛》《综艺大观》等。一般而言这类综艺节目的形式比较固定,即观众看明星在舞台上表演,虽然能够吸引部分观众,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感比较明显,也没有很明显的互动环节。

第二阶段是主要以欢乐为主体的游戏综艺类节目,例如《快乐大本营》《奔跑吧,兄弟》等,这类节目采取真人秀形式,将电视综艺节目和观众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明星效应开始受到关注,节目的整体气氛变得更加轻松快乐,因而得到广大受众的认可。不過这一时期的竞技真人秀节目过于重视体育,使节目“陌生化”,不能满足观众的好奇心理,节目逐渐变得同质化严重,观众出现了审美疲劳。

第三阶段的电视综艺类节目增加了知识性,例如《幸运52》等,这类节目一般会设置较高数额的奖金来吸引观众的参与,但是这类节目创意性不足,门槛较低,同类节目频频出现,降低了节目的收视率。

第四阶段以“造星”为特征的真人秀综艺节目,也就是“偶像培育类节目”,这类节目大多以明星导师及粉丝参与特点,让选手通过唱歌、跳舞等方式进行竞争,目的是创造偶像,培养观众喜爱的明星,通过宣传自己的选秀过程吸引观众的眼球,代表节目有湖南台制作的《超级女声》、浙江台制作的《中国好声音》。[2]此类节目一经播出受到了广泛好评,受到了人们的持续关注,研究其火爆原因对其他视频网站自制节目的制作具有启发意义。

(二)电视综艺节目面临的冲击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电视综艺节目在我国媒体行业中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新型的媒体技术应运而生,给传统的电视综艺节目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新型媒体技术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如内容丰富、传播速度快、覆盖面更加广泛、互动性很强,越来越多的人使用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而传统的电视综艺节目受到了冷落。在此背景之下,电视综艺节目应该如何改变是许多的电视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电视综艺节目应该结合自身的发展需求,借鉴新媒体的发展模式,获得更多的发展动力。对于电视综艺节目来说,其内容的定位不是广泛面向全体观众,而是更加注重垂直细分、更加专注,使得节目变得更加有看点。除此之外,垂直细分综艺节目弱化了主持人的地位,更加注重表演者和观众的联系和体验,同时实现新老媒体的跨界传播联动,实现了多元化的传播,凸显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垂直细分为传统电视综艺节目而带来了新的机遇,电视媒体工作者应该不断创新,使得电视综艺节目获得长足的发展。[3]

二、从《超级女声》看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垂直化发展

(一)小众内容的深度挖掘与分享

作为电视选秀节目,《超级女声》颠覆了传统的造星模式,培养新的偶像,体现了年轻人对内容的共同创造、实时互动和多元化价值观。在正式开播前,节目组充分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宣传,吸引大量有针对性的传播对象来配合节目的定位,同时促成了节目传播渠道的分割,从而产生粉丝聚集的效果。《超级女声》节目中选手与选手之间的竞争是良性竞争,她们对音乐的坚持和对比赛的态度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们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心里一直有梦想,靠着自己的灵感和努力一直在坚持着。可以说这个节目中每一位选手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她们作为新生代的预备偶像,身上所具有的勤奋、团结、独立、乐观等是这个节目所传达出来的最重要的东西。

(二)三维运营和受众的深度参与

电视综艺节目《超级女声》由湖南台创办,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通过微信、微博等多个平台进行立体宣传和运营。湖南台新闻频道也及时跟进,挖掘节目的亮点进行相应的报道,从而提高节目的关注度和人气。湖南台自制综艺节目《综艺大爆炸》和《剧透》也适时对《超级女声》的独家内幕和受众关注的花絮等进行呈现。可以说,湖南台凭借自身强大的资源使三维运营成为“《超级女声》”突破重围的重要举措之一。[4]

从节目的制作形式到节目的观看方式,从观众的参与方式到偶像的培养环节,《超级女声》都吸引观众参与一起完成。这不仅是对年轻人的信任,更体现了对互联网一代的尊重。《超级女声》重新定义观众,歌迷不再是一个被动的等待接收信息的符号,而是直接主动参与这个项目的群体,他们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发布的视频或宣言赢得支持爱豆的竞选活动,也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社会媒体和投票给最喜爱的选手,还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就提高节目的质量提出建议。观众的参与不仅可以突出比赛的紧张气氛,甚至可以决出冠军的归属,这就极大地增加了观众的兴趣和关注度。

(三)节目表现形式的精致化

从视觉的角度来说,当一个人在观察事物时往往最先刺激到神经的就是色彩,综艺节目的视觉体系作为一种视觉语言,不仅对节目的表现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可以左右观众的心理,因此视觉体系的设计就成为关系到节目成败的关键环节。为了在视觉呈现上充分凸显出层次感、力量感,《超级女声》节目组的视觉设计团队对于灯光、色调等视觉体系元素进行认真的设计,并反复测试修改,最终使视觉呈现体系与节目的风格协调一致,使观众能够通过视觉来充分的感知节目的内涵。因此节目的成功,与视觉团队对视觉体系的创作和设计有很大的关系。

三、新时代背景下电视综艺节目垂直细分传播策略

(一)采取垂直细分的小而专竞争策略,创建网络电视平台

在新媒体时代,电视综艺节目必须进行垂直细分,创建网络电视平台,才能够获得较高的收视率,获得可持续发展。[5]电视媒体机构应着眼实际,明确自己的综艺节目的内容定位,确定垂直细分的小而专竞争策略,聚合资源搭建网络电视平台,找到自己开辟市场的突破口。将新媒体技术应用到电视综艺节目中,形成更加具有特色的电视节目类型,提升电视综艺节目的覆盖面,也是一个可以采取的办法。例如,在2016年,优酷与合作方开办了一档名为《火星情报局》的自制综艺节目,将新兴的媒体技术和传统电视综艺节目进行有效的结合,这样不仅能够吸引年轻人观看,还可以照顾到一些年纪比较大的观众的兴趣。

(二)建立網络化电视产业链,找到大而全的受众共鸣点

垂直细分电视综艺定位为小而专,对于电视综艺节目来说,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必须与新媒体结合形成网络化的电视产业链。那么,垂直细分的电视综艺节目又是如何找到大而全的受众共鸣点?建议研究电视综艺节目垂直细分的公共性,找到大而广的受众共鸣点,并且制作出更加精细的电视综艺节目,让节目的传播更加精准,使得节目内容更加符合广大观众的需求,从而为电视综艺节目发展提供保障,拓宽电视综艺节目的市场。

(三)台网跨界传播联动,推动综艺节目发展

现阶段,网络综艺节目不断推出,也已经开始向传统电视综艺节目延伸,因而传统电视综艺节目可以与新媒体机构结合,共同推进综艺节目的发展。一方面,应根据年轻人的偏好来不断调整节目内容,以此来吸引关注,这也是垂直细分综艺节目能否成功的试金石;另一方面,媒体的话题效力能密植电视综艺节目的受众,这注意开发这方面的优势。由于网络平台的多样性和交互性,网民可以随时便捷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因而可以将这种碎片化的内容聚拢起来,增加受众对于综艺节目的关注度,最终达到电视垂直细分化的受众进一步密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冬冬,马瑜珑.互联网时代纯网综艺节目创作理念分析[J].现代传播,2016(10).

[2]谭天,张子俊.中国社交媒体的现状、发展与趋势[J].编辑之友,2017(1).

[3]刘波维.新媒体时代电视综艺节目的垂直细分传播[J].新闻战线,2018(12).

[4]周慧玲.从传播学视角看互联网选秀的造星模式——以《明日之子》为例[J].电影评介,2017(12).

[5]梁斌.电视媒体大型活动策划路径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7(6).

作者简介:刘潇(1992—),女,汉族,陕西延安人,单位为贵州民族大学,研究方向为广播电视。

(责任编辑:朱希良)

作者:刘潇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学赏识教育论文下一篇:英语国家概况课程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