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2022-04-16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运用理论指导实践面向社会实际需求的应用型专业课程,针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与设计的必要性,主要从课堂授受式、任务驱动式、情景模拟式、实践实习式四个方面对课程进行了创新与设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才培养人力资源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才培养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篇1:

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摘 要: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运用理论指导实践、面向社会实际需求的应用型专业课程。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应在认清新时代大学生学习行为特点的前提下,遵循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切实更新和树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目标和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利用软件实训教学、实践基地教学等措施,不断强化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参与性及获得感。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

一、引言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高度融合,用于指导和解决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的专业课程,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理论与发展历程、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与评价、员工招聘、培训与开发、职业生涯管理、绩效与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学类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之一,对应用型本科院校顺利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价值。

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是“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性质的内在要求。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面向社会的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专业课程,实践性、应用性是该课程的基本特征,其作为管理学类专业的必修课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从课程性质看,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是其课程性质的内在要求和本质呼唤。

2.是新时代学生积极要求参与式教学的现实需要。

当前的“95后”、“00后”大学生在学习行为和特点方面,与以往的“70后”、“80后”学生有着明显的不同,他们“思想活跃,乐于接受新事物”、“自信张扬,善于表现自己,勇于竞争”、“自我意识较强,团队意识相对较弱”、“创造力较强”[1],因此,要想取得良好的课程教学效果,简单地采取以往的讲授型授课方式是难以实现的,必然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学习特点,采取他们喜闻乐见、参与性和体验性强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契合新时代大学生要求积极参与课堂、展现自我的现实需要。

3.是契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是高校传统的三大主要功能,在逻辑上讲,高校主要通过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实现服务社会的功能。《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明确指出,要“坚持内涵式发展”、“优化结构,调整学科专业、类型、层次和区域布局结构,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天然的联系,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一门面向社会实际问题的应用型学科专业课程,理应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活动,扎根地方、面向社会,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三、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

1.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应该建立在正视学生理性需求的基础上,教师通过一定形式或者渠道传授知识[2]。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这种“灌输式”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探索、创新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因此提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积极参与和融入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2.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相结合。

理论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理解学科专业理论的基础与内涵,而实训操作则是理论教学必要的延伸和拓展。一些应用型专业课程之所以教学效果不尽理想,是因为缺乏必要的实训教学环节。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应克服以往的“重理论,轻实训”的错误做法和倾向,围绕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自我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遵循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相结合的基本原则,设计好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衔接与强化,充分体现应用型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应用性、实操性特点。

3.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人们能记住他所听的10%,所看的20%,所讨论的40%,所做的90%”[3],但是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习惯采取“我讲,你听你看”的授课方式,在采用讨论式、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方法等方面还远远不够,以致学生在参与课堂、运用理论知识指导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等方面缺乏深切的实践体验,导致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育教学效果欠佳。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应遵循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将学习课堂理论知识与运用理论知识指导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具体实践中深切领会书本知识,长真知识,增真才干。

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建议

1.切实更新和树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學目标和理念。

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性质、新时代大学生积极要求参与课堂的诉求及应用型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趋势看,改变以往的侧重于理论教学的讲授型、“灌输式”教学方式和理念,而代之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教学目标和理念是大势所趋。应将培养能够满足社会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人才需求,契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为施教中心,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创新能力。同时,要将新时期人力资源管理学科专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具体实践中面临的新问题、新动态融入课程教学之中,促使课程教学知识同社会现实发展与时俱进,探索校企“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确保人才培养不会出现理论与现实脱节,培养出契合新时代社会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实际需要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2.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新时代“95后”、“00后”大学生具有与以往“70后”、“80后”大学生相差甚远的学习特点,他们反感较为死板的讲授型、灌输式教学方式,喜爱教学方式方法新颖多样,教学形式灵动活泼,能够提供机会和平台允许自己积极参与和融入课堂、充分表现自我的教学形式。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应充分正视和重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积极诉求,结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不同章节的实际情况,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采用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项目式教学等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与教师的互动中、与其他同学的互动中融入课堂,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应积极开设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实训课程,安排足够比例的实训学时,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模拟实训增强学生的角色体验和知识体验,强化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强化实践育人环节,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获得感。

實践育人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要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的课程特点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采用增加实践教学比重、设置实践教学学分等途径,强化实践育人环节。一是在重视人力资源管理模拟实训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的综合性机能实验室[4],通过实验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人才测评、绩效考评等涉及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工作的现代化软件工具。二是建议通过实践课程设计,引导和支持学生针对课程教学中的某个章节内容或当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专题调查研究,比如调研某个企业或行业离职动因问题、调研某个企业或行业的员工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问题,或者帮助企业设计招聘流程及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等,并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将专题调研成果与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挑战杯”竞赛等相关大学生竞赛活动结合起来,协同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自我创新能力。三是积极推动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通过带领和安排学生在实践基地参观学习、专业见习、课程实习等形式,使学生亲自接触、了解和体验人力资源规划、岗位分析、员工招聘、培训与开发、绩效与薪酬设计管理等模块知识,在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中不断增强学生的实际获得感。

4.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更加注重教学过程考核。

课程考核方式是影响学生课程学习的指向标和直接驱动力,传统的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的考核方式是无法有效检验应用型课程教学效果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的。因此,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除了在教学方式方法、实践育人环节等方面进行改革外,还必须重视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建议将传统的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的简单考核方式细化和改革为平时成绩(考勤情况)+课堂表现成绩(参与课程情况)+实验课成绩(实训表现)+实践教学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的课程考核方式,改变以往简单的以出勤率代平时成绩的情况,减小期末试卷考试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重,代之以更加注重学生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参与课程的程度和表现,更加注重学生在实训操作和实践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和取得的实际成果。同时,在期末考试的试卷命题方面,也应改变以往过分侧重记忆类题型考核的情况,代之以更多的能够体现和考核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及自我创新能力的考试题型。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水平是保证课程教育教学水平的关键,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高度融合的课程,因此必须既注重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又注重教师的实践经验能力,努力打造适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需要的“双师型”师资教学队伍。一是针对当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普遍存在的理论型教师较多、“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的实际情况,积极实施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提高计划,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和提供平台机会引导和鼓励部分理论型教师赴相关企业进行项目研究、挂职锻炼、顶岗实习或轮岗实习等,搜集人力资源管理第一手资料或工作案例,积累实战经验,提高实践教学指导水平,促使一部分理论型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变。二是邀请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从业者或专家来校开办讲座、指导培训,帮助教师提高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具体实践的认知和理解。三是提高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待遇福利水平,以此吸引和引进一些具有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工作经验的优秀人才来校担任教师职务。同时也可以选聘一些工作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担任校外兼职讲座教师,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周青鸟.“95后”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及其对专职任课教师工作的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2014(08):119-120.

[2]张玉强,李祥.基于“双主四环”的高校课堂案例教学模式研究——以《公共政策学》的案例为实证[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29(05):108-112.

[3][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著.周敦仁,译.改革政府[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11:237.

[4]唐素珊.应用型高校教学改革探究——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例[J].人才资源开发,2015(18):134-135.

作者:彭亮

人才培养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篇2: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与设计研究

摘 要: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运用理论指导实践面向社会实际需求的应用型专业课程,针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与设计的必要性,主要从课堂授受式、任务驱动式、情景模拟式、实践实习式四个方面对课程进行了创新与设计。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模式

在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其“应用性”,对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十分重视,并且需要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的能力。然而,在现阶段,高校中普遍存在教学模式落后,创新性匮乏,理论与实践之间严重脱节的问题,所以,应用型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的教学创新势在必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高等院校管理专业中十分重要的课程,实践性、操作性、应用性以及艺术性都比较明显,因此,应用型高校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非常有必要。

一、应用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

(一)教学过程偏重于理论而忽视实践性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教师更多的重视对于相关理论知识的教学,并没有重视这些理论的实际应用教学。从本质上来说,这种教学就是偏理论而轻实践的不当做法。它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与动手能力的培养,从而造成了不少高校学生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学习效果不佳。

(二)教学方法上较为单一而缺乏趣味性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方法仍然是采取的上课方式,而这种上课方式又是较为单调乏味的,学生在课堂上缺乏主动性,基本上处于被动的知识理论接收地位,他们无法对理论知识进行灵活的学习与变通,长此以往而导致了高校学生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厌恶感,无法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互动方面不够充分而导致师生关系不够融洽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过分的依赖于教师的知识理论传授,而教师并没有真正做到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这主要是由于我国高校中不少人力资源管理教师并没有能够完全摆脱掉传统教学管理体制的束缚,仍然习惯性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从而无法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师生关系,无法促进学生正常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创新。

(四)教学内容方面没有能够反映出新的时代变化特征

当前,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并没有能够及时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尤其是对于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使用与大面积普及并没有能够涉及,因此,它也缺少了把这些新型教学辅助手段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与实践当中去的机会,让整个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显得有些陈旧而落后,无法适应当前大学生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学习需要。

(五)教学考核方式方面过于强调使用应试型的评价方式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考核方式仍然偏重于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的标准,強调试卷中答案的一致性甚至是唯一性。实际上,这种教学考核方式主要是受到了传统教学体制管理的影响,学校本身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试卷出题、考试与批改的过程中不能有过多的主观性,其初衷是为了防止出现教学不公的现象,但却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障碍。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整个企业市场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加,并且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培养出的人才质量有较高要求。作为管理类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期待比较高。而目前各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仍处于探索改革阶段,因此其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推进有一定的难度。

三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创新实践策略

针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具体特点,打破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提倡以教师为主导生为主体,借助互联网开展慕课、微课、翻转及混合式教学,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提倡课堂授受式、任务驱动式、情景模拟式相结合,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教程中有主动权, 自发学习和构建知识体系,可以通过以下实践路径来进行研究和设计:

(一)课堂授受式教学。课堂授受式教学是教师以课堂为主阵地,学生通过教师的讲授和教材呈现的系统化知识获得现成知识的教学方式。知识经济信息时代,教师需要借助互联网开展慕课、微课、 翻转课堂及混合式教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此外,结合 95后学生的学习特点,选取“碎片化”与“系统化”相结合的应用型教材,学生通过扫描教材中设置的二维码即可获得与某知识点相联系的微视频、小故事及相关案例等。同时充分发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的作用, 委托其与学校教师共同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师从业资格课程。

(二)任务驱动式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强调“在做中学”。这种模式下,学生理论知识的获得是伴随着任务展开而发生的,能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有机地结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工作说明书设计、个人简历制作、薪酬体系设计、劳动合同拟定、职业生涯规划书撰写等都可采用此种方法,既能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又能让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掌握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

(三)情景模拟式教学。情景模拟式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设计与实际工作相接近的场景、人物、事件,由学生扮演情景中的各种不同角色,体验角色的思想感情,进行模拟实战演练的教学方式。如招聘过程模拟,学生扮演面试考官、求职者、面试引导人员等不同的角色,完成角色赋予的任务,可以提升学生将来参加求职面试的竞争力以及从业技能。如绩效反馈面谈模拟,学生扮演某部门经理或者员工,根据确定的角色,设计面谈表格、准备面谈材料、制定面谈流程、实施面谈等,可以锻炼学生的设计能力、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

(四)实践实习式教学。实践实习式教学是让学生充分利用实践机会或者课下时间,直接或间接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实现将所学知识由理论到实践应用转化的教学方式。第一,针对本专业与校外企业设置产学研实习基地,加强与校外产学研实习基地(实习单位)的沟通,让学生利用教学实习和课程实习等机会。第二,鼓励学生针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某个职能模块或者专题进行实地调研。第三,吸收有科研兴趣的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相关课题研究中,协助教师进行文献收集以及企业调研等活动。第四,鼓励学生参与人力资源管理社团活动,在活动中锻炼沟通协调能力与组织能力,丰富实践教学内涵。

四、总结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不仅可以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实践操作能力方面发挥作用,而且是应用型高校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必然要求。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只有持续不断地开展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模式,才能真正形成、学生、教师、企业共同参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课堂,实现理论知识到实践应用的转化。

参考文献:

[1]尚海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改模式构建与实施路径[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86-90.

[2]韦文联,谢传.应用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改实践探索[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3,27(02):93-97.

[3]黄维德,徐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内容更新与方法创新[J].化工高等教育, 2007,(3):23-25.

作者简介:

任林(1984-10),女 , 汉,安徽安庆,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本文系校级教研项目:安徽外国语学院国际商务学院产学研合作教学基地(项目编号:Awcxyjd1904)

(安徽外国语学院国际商务学院  安徽  合肥  231201)

作者:任林

人才培养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篇3: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人力资源管理”参与式教学改革研究

([1]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系 广西·崇左 532200;

[2]湘潭大学研究生院 湖南·湘潭 411105;

[3]湖南联通郴州分公司人力资源部 湖南·郴州 423002)

摘 要 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改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提出了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变更教学内容的教学新常态。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认为参与式教学是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改的主要思路和举措,以期在教学活动中教学互长,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参与式 应用型人才 教学改革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Participation Teaching

Reform under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Mode

([1]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Chongzuo, Guangxi 532200;

[2] Graduate School, Xiangtan University, Xiangtan, Hunan 411105;

[3] Department of Human Resources, Hunan Chenzhou Branch of China Unicom, Chenzhou, Hunan 423002)

Key words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participation; applied talents; teaching reform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极紧密的应用型课程,着重于解决管理和经济社会中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随着应用型人才培养呼声的高涨,关注实用、注重培养人才应用能力,成为教育培养中的重中之重。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解决具体问题的实践能力,更需要以参与式教学优化教学手段和实现教学目标。

1 参与式教学的内涵及特点

参与式教学(Participatory Teaching Method)是一种合作式、协作式的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平等参与为中心”。课程知识传授方式不是填鸭式,而是灵活和直观,积极主动、参与、双向交流的合作教学模式。以此让学习者去学、想学、懂学、爱学。在宽松的氛围中体味知识、感悟知识和掌握知识,通过参与案例、实例思考讨论,提升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践实际问题的能力。参与式教学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宽泛、开放的内容教学;问题回答式的教学方式,参考答案式的案例练习;非试卷考试的结课方式。

2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现状

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全新的管理理论和实践,最早于上世纪60年代出现在美国,而在我国的兴起则是上世纪80年代。但一经引入,在中国发展迅速,尤其是中国市场经济的繁荣,带动植根本土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探索,全国很多大学相继开设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

但是,在一些地方高校,由于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时间不长、教学改革投入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等条件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教育教学工作仍然存在着较大的问题。这表现在:(1)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定位不清;(2)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过于强调理论基础的传授;(3)传统“板书+PPT”的课程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待更新。

3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参与式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3.1 从人力资源课程的本身来看

现如今,许多高校从传统管理理论层面上已经发展了一套较为完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体系。但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背景下面向企业生产实践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现实需要与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的传统定位矛盾。应用型人才需要掌握理论,发现、解决问题,这要求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和定位中,理论与实践教学互长。参与式教学实践强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主动学习,以团队为学习的单位,以案例为主要形式,积极讨论,发现问题,进而用所学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解决实践问题。

3.2 从课程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来看

现在很多高校非常注重多媒体“PPT”等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课程改革实践,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问题也随之而来,网络教学虽然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教材,但这也导致了很多高校尤其是教师在授课时过分依赖“PPT”和网络,完全被“PPT”所规制,忽略了课堂的互动和参与。引入参与式教学,在教授理论的同时,强调亲身参与、全员合作。寓教于乐,在学习中学会学习,爱上学习。

3.3 从学生学习特点来看

大学生们普遍都没有在社会和职场的经历,因而无法亲身体验实际工作,对工作的要求没法形成感性认识,更遑论工作的内容、任职者的资格条件和胜任力特征。因而在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时只是“看书上的理论,听教师的传授”,被动接受,生硬消化,再加上中国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氛围,一切学习只为了应付考试,一切学习只为了分数,对理论知识的把握只是停留在表现,缺乏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知识的升华需要 “历练”,由传统课堂教学向参与式教学转变,知识在参与式课堂中磨砺和检验。

4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改实施方案

4.1 典型案例研讨

案例研讨着重师生互动,以案例分析、讨论为基本教学内容,从各个方面尤其是管理实践能力的提高为目标。教学实践中的案例是典型案例,强调真实、典型,并且案例中都是含有问题的典型情境。这样来说,一个教学案例描述的就是一个有着各种疑难杂症的实际“病例”。描述的是一个教学中的小故事,也是理论应用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

人力资源管理课堂中的案例研讨以典型案例引入为主要形式,以学生小组讨论为主体,小组分组以5~6人为1小组为宜,避免小组内部的搭便车效应,教师适当引导,学生自由讨论,在预设的环境和条件下,完成小组任务,得出结论和问题解决的方案。

在这里教师依据教授的内容有针对性的编写案例非常重要。章节之初精选短小精湛、灵活、针对性强的引入案例,引出章节所要学习的理论和讨论的问题,教师可以以口头或PPT的形式展示;重点难点内容典型案例加强理解;章节末尾选择综合型案例覆盖,承前启后,案例的选取上可以选择篇幅较长、有背景介绍的稍微复杂的案例,并可以交由小组课后讨论。同时要注意案例要遵循“是什么”到“为什么”、“怎么做”推进。案例研讨以学生为主,但指导教师需要掌握学生小组合作的效果和讨论焦点,遇到瓶颈及时引导。讨论过程中不对讨论结果对错判断,只是适时适当点评和评论,真正实现参与式教学的“无标准答案习题”,做到多解释、引导和鼓励,少批评。

4.2 角色扮演法

课程教学环节适当利用环境,设置小游戏,情景练习创设一个让学生全程、全方位参与的逼真的管理情景,并在具体情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身临其境的感受具体岗位和角色所面临的情境和矛盾,并在有限的时间内处理相关问题并做出决策,通过参与情景练习、参与课堂,体会人力资源管理相应理论的应用和操作。

另外,需要根据课程章节内容设计相应的游戏情境。如:在教授招聘与配置章节时可以在课堂中设计一个模拟招聘的游戏,选择学生组成小组作为某企业的HR部门,做好招聘准备(招聘需求分析、招聘计划),实施(招聘过程),招聘评价等工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用人单位应该如何开展招聘工作,作为求职者应该如何让企业注意自己,顺利求职。并能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用人单位、求职者)看待招聘,体会招聘章节的知识,如:招聘、应聘技巧、招聘流程等。进而提高学生主动运用特定技能(如工作分析与职位评价、招聘技巧、设计访谈提纲等) 的能力。提高了对招聘与配置理论的感性认识。

4.3 实践、实验教学法

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综合使用教学手段,尤其是实践、实验教学法对整个参与式课程的总体效果非常重要,可以利用课后时间在校园内、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单位)等,开展实地教学,加深对专业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实现理论到实践应用的转化。

另外,如果条件具备,可以鼓励和支持对某个学习的内容和专题进行实际实地的调查。如当地人才市场求职者的人员构成结构、区域内某个行业市场工资调查、服务行业员工频繁跳槽原因等等。通过调查的形式开展实践,实现与社会对接,真正实现“接地气”。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曾带领学生到校外实践基地见习、实习,整个过程和阶段中人力资源管理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6大模块的实践和操作,有了强烈的直观认识,凭借对企事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直观、感性认识撰写见习报告,由教师有针对性点评,鼓励学生参与,通过此种途径加深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身和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解。

5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参与式教学反思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参与式教学是一个大的趋势和潮流,然而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参与式教学需要注意的地方也不少,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1)和睦的师生关系。让师生情感成为促使学生进步的“催化剂”,让激励成为学生学习进步“新动力”。(2)注重团队合作,培育团队精神。这不仅仅说的是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更强调的是教师的团队合作,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之间需要形成“团队教学”模式,为专业建设和发展,教学改革研究共同努力。(3)创新。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需要在教学中反思,在教学中创造,在创造中提高。

6 结语

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传统课堂学习一直将会是传播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阵地。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优化教学模式,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参与式教学改革,真正形成以“社会—企业—学生—教师”四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课堂。

参考文献

[1] 苏玉娥.基于参与式方法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85-194.

[2] 杨光.应用型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2(6):99-101.

[3] 杨晶照.参与式教学法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的实践[J].科教文汇,2012(10):48-51.

[4] 过增元.倡导参与式教学法培养创新型人才[J].中国高等育,2003(2):25-26.

[5] 高林.应用性本科教育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55.

作者:李雯雯 方昆 冯玲

上一篇:地方旅游营销策略探究论文下一篇: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