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训练土木工程论文

2022-04-18

[摘要]在创新型国家建设背景下,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必须具备充足的创新意识与能力。高校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开始推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以促进高校教育思想观念转变、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大学生创新能力与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为宗旨,这都是教育部实施的重要高等教育工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创业训练土木工程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创业训练土木工程论文 篇1:

“大创”项目对机械工程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探究

摘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作为我国教育部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而制定的一项重大改革计划,其根本的目的是促进高等院校转变传统教育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锻炼创新创业能力。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三大类内容之一[1]。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是指大学生个人或者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的立题、调研、设计、实施、成果汇总及汇报等工作。本文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智能家居铺叠被子装置”作为例子,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展开了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对机械工程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初步探究。

关键词:人才培养,创新性,探讨

1.引言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下简称“大创”项目)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提高大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重要载体。作为2007年实施的高校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延续,“大创”项目自设立以来,国内专家结合各自不同高校的特点对“大创”项目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闫长斌以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为例子,分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执行过程中学生所取的成长。朱泓则是分享了大连理工大学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经验和做法。而于兴业认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是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2]。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许多专家学者都普遍认为创新创业项目是培养创新创业领域高水平高素质人才的摇篮。确实通过参与创新创业项目,高校学生不但可以真正实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还提高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锻炼了高校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与论文写作能力。对于应用型本科的院校尤其是工科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起到培养和发展大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用。以项目研究的形式开展对工科生的锻炼,这不仅契合现代社会经济需求和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更能进一步提高工科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一定程度上改善传统本科工科生只懂专业理论而专业实践能力薄弱的现象。

2.“智能家居铺叠被子装置”项目实践指导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选题是否新颖、贴合时事热点,是项目成功立项的关键。申报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大学生团队或个人应在查阅与项目相关的资料和研究文献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从多种渠道获得所感兴趣的支撑项目立项的研究资料。

由机械工程专业学生申报的“智能家居铺叠被子装置”项目获得了201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资格。智能家居铺叠被子装置研发的选题是充分考虑当代家居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充分整合了相关市场的需求,结合了团队成员所学的专业特点。

首先,在项目前期,团队对“智能家居铺叠被子装置”项目的研究内容进行细化,明确了本项目主要运用机械装置代替人工实现对被子的铺叠,实现高效快速地整理被子的研究主题。针对于被子的整理问题,主要对被子的“铺”与“叠”进行重点研究,以简单、高效的机械机械结构实现上述功能要求。并制定本项目研究所执行的技術路线,如下图1所示:

其次,项目的中期实施环节是关键。项目实施包括搜集有关项目资料、结构设计和加工装配三个方面。第一,结合项目的选题搜集有关资料,尤其是国内外的研究动态,是为了深入了解和学习项目及相关领域的背景知识。在这一过程中,研究团队充分了解叠被子装置的研究动态,毕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同时也锻炼了团队成员资料搜集与分析的能力。第二,设备装置的结构设计,具体来说便是针对装置的功能要求,设计可以实现功能要求的机械结构,这就极其考验学生机械设计基础的功底了;这对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其难度不亚于做一个课程设计,甚至有过之而不及。第三,加工装配,这又是一项对专业知识要求极高的工作,尤其是对专业实践能力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机械设计基础与机械制造基础这两机械工程基础的理论知识在此项目可谓是至关重要,可恰恰就是这样的运用对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才是最好创新训练。

最后是大创的结项工作,对大创项目所取得的成果进行汇报展示。简单的说参与创新训练项目,不仅需要克服项目实施中遇到的困难,还需要将项目取得的成果进行汇总,如专利证书、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说明报告、实验数据分析报告以及项目总结等。结项环节是对学生整理汇总数据和分析数据能力的考验,通过数据分析,察觉所映射出项目实施过程的问题与不足,并加以改正。通过提交结项材料,接受专家的考核与评价,项目至此才圆满结束。

3.大创项目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作为一项重要的本科教学改革工程,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高校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从本次智能家居铺叠被子装置创新训练项目的实践过程可以发现大创项目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主要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和创新经验这是无法避免的现象,这间接导致大学生潜意识中将创新设想得很困难,认为创新创业离自己很遥远甚至是抵触情绪,这对机械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大忌。但通过创新训练项目的申报和实施,学生积极思考,不断进行头脑风暴,开创出符合自己专业背景的项目,并通过项目背景的研究,市场的调查,自主完成设计制造以及设计报告、总结报告的撰写,这一套的过程就激发大学生创新意识的最好方法[3]。

其次,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可以更大程度的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以“智能家居铺叠被子装置”项目为例,该项目实施方案的敲定与机械结构的选定无不体现着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手册、材料力学等机械理论基础性知识;而装置的加工装配又在考验着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软件、各种机床的掌握能力,可以说这是最贴近机械工作人员工作的内容。这对机械工程专业尤其应用型本的机械是最好的“大练兵”。

最后,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参与完成过程使得学生经历了一次小的科学研究项目的全部过程[4]。如“智能家居铺叠被子装置”项目里参考文献的收集、设计说明书和研究报告的撰写与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写作并无多大区别。这极大程度上为完成毕业论文和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4.结语

大学生通过自主完成项目选题、项目实施、撰写专利和报告和成果汇报等一系列项目的活动,培养了自身的创新意识,锻炼了数据分析和报告写作能力为以后毕业论文的撰写打下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使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得到锻炼与提升。对于应用型本科生来说,专业实践能力是否扎实是极为重要的,而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就是培养工程能力、创新能力的最好方法。

参考文献

[1] 宋蕾,叶浩南,周楠.“大创”项目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探究——以大创项目“Tour Guide Camp导游训练营”为例[J].知识经济,2020.

[2] 刘雷,侯小兵,杨洋,黄怡,胡进耀.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现状、问题与对策[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20.

[3]赵立斌,张莉莉,邢楠,孙玉颖.大学生创新训练、学术素養提升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4] 吴丽萍.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对提高本科毕业论文的影响——以西北政法大学为例[J].高教学刊,2020

基金项目:北部湾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201911607147);2018年教育部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智能制造背景下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201802345001);2017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互联网+”背景下职业技能训练平台建设研究与实践——以钦州学院为例(GXGZJG2017A003);2018年度钦州学院本科教改项目(18JGZ023);2019年北部湾大学本科教改项目(19JGZ055,19JGZ076);2020年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重点培育项目:依托高校实践基地多元协同构建“五位一体”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18JPZ008);2020年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基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19CGPY12);

作者简介:刘科明(1989-),男,广西贵港,学士,工程师、高级技师,主要从事机械工程和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为本文通讯作者。

(北部湾大学 广西 钦州 535011)

作者:刘科明 梁绍流 韦相贵 赵成龙 蒙世好

创业训练土木工程论文 篇2:

浅谈大创项目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 要] 在创新型国家建设背景下,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必须具备充足的创新意识与能力。高校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开始推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以促进高校教育思想观念转变、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大学生创新能力与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为宗旨,这都是教育部实施的重要高等教育工程。简要阐述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现状,在点明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重要性的基础上指出其现存的问题,并最终为其质量提升提出三点建议,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创新能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基金项目] 2019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创新团队项目“Te系玻璃在储能电池中的应用探索”(2019KJA006);2019年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校级教研项目“科教融合背景下的实践教学新方法探索”(2019yb05);2018年度齊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核心课程建设项目“锂离子电池材料与技术”;2020年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锂离子电池材料与技术’线上课程建设项目”(kczx202005)

[作者简介] 李光达(1983—),男,山东济南人,理学博士,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新能源材料与储能电池领域的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时刻嘱咐我们要把创新摆在人才培养的核心位置,必须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紧密围绕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需求,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和新要求。学校作为大学生的学习成长之地,应当把创新精神的培养放在首要位置。在高等院校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基础的培养,对于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丰富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育部实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下简称“大创项目”)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施目的在于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让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促进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当今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现状

(一)必要性

高校作为实施主体,肩负着为国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使命与职责。因此,如何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兼备的新时代创新型人才,以便能在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背景下适应国家建设需求,推动我国技术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成为高校当前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1.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当前,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态势,我们只有高度重视并优先发展科学技术,方可不落后于人,赢得新的发展机遇。而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支持。

2.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能更好地为国家科技发展储备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1]创新是推动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储备与创新能力的支持。因此,我们在新形势下更需要科学技术与创新人才的有力支撑,更离不开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大力支持。

3.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能更好地适应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全新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人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发展,需要立足前人研究基础并不断发现和创新。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大学生要想“不落时代后”,就要“敢为天下先”,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科学方法论,注重培养并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

(二)现状

大学生正处于精力旺盛、思维活跃的时期,应当具备更强的学习动机与创新能力。然而,从当前实际来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仍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创新意识。一方面,部分大学生自身缺乏创新意识,认为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专业知识,而培养创新能力是进入社会以后的事情。部分大学生甚至认为培养创新能力与学习专业知识两相冲突,只顾前者会耽误后者。另一方面,部分高校教师仍未走出传统授课模式之藩篱,不注重或很少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或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使用创新性思维思考问题,导致学生灵活性与创新性的缺失。

2.缺乏创新动机。部分大学生由于高考前承受了过大的学习压力,于是在进入大学后,受消极补偿心理的驱使,便开始松懈下来,或沉迷网络,或热衷逃课,没有了奋斗目标,丧失了学习与参与创新活动的动机。

3.缺乏创新技能。当今大学生是通过高考进入的大学,高考前很少与社会接触,因而并不具备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无法及时把握科学发展动态。即便大学可为大学生提供一定的创新条件,他们也不具备参与创新活动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

4.缺乏创新目标。受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与严峻就业形势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功利性倾向突出,一味热衷于追逐眼前利益,而无法放眼未来,树立创新型目标。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开展的必要性

鉴于以上内容,一方面,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确为国家发展之所需;另一方面,当前大学生创新水平的确有待提升。为此,高校有必要推行大创项目,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

(一)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大创项目实施过程中,大学生能够亲自动手参与,以自身实验与实践作为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将所学知识与需要解决的问题创造性地联系起来,通过创新性设计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项目,最终寻获最佳解决方案[2]。这一参与过程既锻炼了大学生提出并思考问题、通过自身或团队协作设计合理实验方案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一个大创项目的顺利完成,需要多名学生互相合作,共同努力完成。在项目进行过程中,项目成员要根据自身专业方向合理分配任务,在遇到问题或困难时,需要共同讨论、商量,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项目的核心亮点、创新点往往也来自各成员灵感的碰撞[3]。简言之,参与过程既锻炼了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增强了学生之间沟通协作的能力。

(三)有利于锻炼大学生的钻研能力,激发其学习热情

在参与大创项目的过程中,大学生难免会束手无策,面临种种考验,如:找不到项目的切入点、没有成熟的实验方案或思路可以借鉴。然而,过程虽然痛苦,但在项目完成以后,大学生即可意识到:只要努力,再难啃的骨头也能被啃掉。这一过程不仅磨砺了大学生的心志,有效锻炼了大学生的钻研能力,提高了大学生借助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通過赋予其成就感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

(四)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就业率

大创项目的设置初衷是使学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书本上学习到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的应用与解决结合起来,通过实践目的的设置,巧妙构建问题解决模型并设计问题解决方案[4]。这一过程有效锻炼了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大创项目的实施还有效提高了大学生的就业率。一方面,通过参与大创项目,学生将书本知识运用在实践中,能够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这必将增加其求职优势;另一方面,大创项目的实施有效激发了大学生的创业热情,部分大学生自此走上了创业之路。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现存的问题

(一)宣传力度不足

目前,大创项目虽然已经在多数高校中较为普及,但知名度却并不高。究其原因,在于部分高校依旧重教学而轻实践,对大创项目的宣传力度不足[5]。这就造成了部分人对此项目闻所未闻的不利后果,只有极少数人会重视并积极投身其中。

(二)项目申报困难

因为项目申报需要有一定的工作基础,因此对于项目申报者和参与者而言,能够申报成功获批的项目还比较有限,大创项目的参与人数并不理想。在项目申报过程中,部分大学生虽有强烈的参与意愿,但由于项目落选的无奈,以及对项目主题与细节等方面了解不到位,高校也未安排专员为其提供必要的咨询与指导[6],最终导致很多项目未能获得立项。

(三)项目实施过程监督力度不足

大创项目在进行过程中缺乏实质性监督,导致项目的真实性低[7]。例如,有些学生存在“混日子”的想法,不能积极参与到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有些学生患得患失,担心把较多精力放在实践环节会影响文化课的成绩,从而不愿努力付出。而在项目进行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除了指导教师之外,学校很难做到有力的监督,导致一些项目无法顺利进行乃至迟迟无法结题。

(四)实施流程不规范

实施流程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题目确定不规范。原则上,大创项目的开展当秉持“以学生为主”的原则,然而从实际来看,许多项目的题目均由指导教师拟定,大学生则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大学生创新思想与创新能力的培养[8]。(2)选人标准不规范。在项目发起后且人数不足的情况下,选人标准并不是报名者是否对项目存有兴趣,而是其与现有成员是否相熟[9]。

(3)成员缺乏正规指导与培训。人数凑齐以后,项目组成员往往得不到有效的指导与正规培训。

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质量提升策略

(一)构建鼓励机制,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1.制定配套政策与激励机制。大创项目实施以来,学校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确保教师积极指导,学生积极申报。例如,对大创项目的申报、评选、考核、结题、经费使用等各个环节都有明确规定。相关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学校层面。学校规定参加大创项目的学生,在项目通过结题验收之后,可以获得创新实践学分或计入通选课学分。此外,研究成果还可以替代本科毕业论文。对学生来说,参与大创项目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又可以获得学分,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学校为了促进项目高质量地完成,以及更多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受益,还增加了配套经费,对申报国创落选的部分优秀项目,设立校级大创项目予以资助。(2)教师层面。对指导大创项目的教师,在项目结题之后,计入教学工作量。对于项目结题被评选为优秀的指导教师,再次指导学生申报时优先资助。对于延期结题甚至无法顺利结题的指导教师,取消其指导资格。(3)学院层面。齐鲁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保障大创项目的顺利开展,在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同时,面向所有本科生开放实验平台,大型仪器设备供本科生使用,为参与大创项目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与平台。

2.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纳入教学体系。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教学培养方案中创新创业或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只是学生全部课程的“冰山一角”,接受教育时限不足,会出现相关知识匮乏、创新经验缺失、创新能力薄弱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如果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随意教育”纳入常规的“核心教育”,全面纳入教学评价体系和学分评价体系,实行客观量化的评判标准,形成全面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这样不管是学生层面还是教师层面,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政策都能得到全面的贯彻实施。

(二)加强教师质量提升,提高师资水平

目前,创新创业教师师资匮乏,教师参与创新创业课程的考核激励制度不够完善,导致部分教师对带领学生参加大创项目及实践活动并不热情。而且很多高校在创新实践教育方面投入不足,这是影响高校发展创新创业类实践活动的主要因素。尽管学生在大创项目中是主体,但指导教师仍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首先要有综合型、高水平的教师队伍。鼓励教授、副教授及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投入大创项目指导中。

(三)注重學生能力培养,提高创新意识

1.鼓励大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学术会议,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等,提高大学生对理论知识活学活用的能力。

2.充分利用“互联网+高校创新创业”形式搭建教育教学平台,通过线上学习,让学生时刻掌握最新的科研动态。

3.鼓励校企合作,开展体验式教学和实践性教学。

4.高校每年应组织诸如大创项目等能够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经验交流会,让取得优秀成果的学生介绍经验、分享成果,从而共同进步。

五、结语

大创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创新素质和实践技能。大创项目的实施过程,既要有学校提供优质平台,又要有教师的亲历指导,还要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努力,三者缺一不可。同时,对大学生来说,参与大创项目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验,不仅提升了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逐步训练了其科学素养和思维习惯,而且还培养了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和攻坚克难的担当精神。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谋创新就是谋未来[EB/OL].(2020-11-17)[2020-01-23].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35581175

72941673&wfr=spider&for=pc

[2]曹忠亮,王云鹏,胡清明,等.基于创新创业项目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8):23-26.

[3]吴雅蓉.浅谈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的研究与实践[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1):204-205.

[4]梁慧仪.大学生实施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广东理工学院为例[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6(4):67-69.

[5]王帅帅.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践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8(28):145-146.

[6]曹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研究——以吉林省为例[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

[7]谈晓辉,张建智,关小舟,等.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研究与探索——以中南大学能源学院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6(6):92-94.

[8]朱泓.大连理工大学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报告[J].中国大学教学,2015(1):75-78.

[9]闫长斌,杨建中,朱佳音.基于项目管理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模式探索与实践——以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为例[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2):110-118.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Based on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Project

LI Guang-da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Qil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handong Academy of Sciences), Jinan, Shandong 250353, China)

Key words: innovation ability;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program

作者:李光达

创业训练土木工程论文 篇3:

双创背景下土木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摘 要:针对土木工程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问题,分析了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紧迫性,调研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结合长沙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自身特点与优势,从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构建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等角度出发,探索了符合土木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改革措施,以期为同类专业创新创业改革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双创教育;土木工程;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改革

一、绪论

我国由于新一轮技术革命和工业变革,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随之而来,我国高等教育也迈入新台阶。产业发展的新形势下,迫切要求工程教育行业的变革。为推动工程教育改革创新,2017年4月8日,教育部召开了新工科建设研讨会,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当务之急是各高校为我国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培养具备创新、卓越、多元思想的创新型人才。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的重点工作之一,创新创业的意义在于改善毕业生创业就业问题,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背景下,全面推广创新创业教育势在必行。为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性,土木工程专业需不断加快课程改革的步伐,提升教师的双创教育水平,将学科竞赛与专业课程体系融合,构建“课赛一体”的育人模式[1]。通过学科竞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运用到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综上所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已成为培养土木人才的重要途径,将“双创”理念更好地融入学科竞赛中,能够有效提升土木工程类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创造能力。

二、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紧迫性

当今世界瞬息万变,科技革命与技术变革不断影响全球政治经济格局。西方国家垄断高尖端产品的关键技术,对我国实施技术封锁。此外,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不再满足传统的就业形式,有的学生则想通过自主创业,实现自己知识的变现,导致部分制造业企业无人可招,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现象越发普遍。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告诉我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极其紧迫的任务。

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需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自主创业,让创业带动就业,缓解就业难的问题。为培养新时代的创新创业能力,我们应引导学生抢占先机、瞄准科技前沿,不断刻苦努力,提高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技术,夯实自主创新的基础。只有通过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队伍,提高自主创新水平,突破“卡脖子”清单,才能为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分离

从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来看,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不明确,已经成为许多高校的“通病”。传统的创新创业教育只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导致学生缺乏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一些高校面临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严重脱钩的问题,创新创业教育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无法做到因材施教,无法根据专业的特殊性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导致创新创业教育无法融入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之中[2]。相对于专业教育拥有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创新创业教育学科定位不准确,缺乏系统、规范的课程设置,还停留在理论授课阶段,理论脱离实践,缺乏先进的双创教育理念,没有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和环境,甚至有学生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精英教育”,是少数同学的事情,导致大学生创新创业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够、水平不足等问题突出[3]。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高校专門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较少,面对日益扩招的高校形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生比越来越低,学生得不到全方位的创新创业辅导成为常态[4]。创新创业教育的老师多采取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传授理论层面的知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缺少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方法的挖掘和思考,难以满足学生对创新创业实践的要求。此外,创业创新教育的师资队伍多由辅导员等文科方向的老师担任,面对工科生与文科生思维模式的不同,难以符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理念[5]。一些高校缺乏完善的管理与激励机制,从事创新创业教师的权益得不到全面保障,无法激发教师活力。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不足,教学方法陈旧,教学理念落后,无法为学生提供全面、有效的创新创业辅导,导致土木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需求在传统的双创教育模式下难以得到满足。

(三)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不完善

创新创业教育有较强的实践性,实践教学与实训平台的搭建能更好展现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但在现有的教学中,与专业紧密相结合的实践平台的建设滞后,搭建的校内、校外实践平台较少。有的学生想利用好课余时间以及寒暑假到相关企业或单位实习来丰富自己的专业认知、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但苦于缺乏实践平台与资源。有的学生不想局限于土木类学科的创新,想要参与跨专业甚至跨学校的实践锻炼机会,可苦于没有这样优势互补的实践平台[6]。校内实践平台的匮乏,不能对项目进行清晰的指导,容易出现为创业而创业的现象,创业失败率高。加上校际、校企平台联动不足,缺乏资源互补与交流共享,致使各高校平台提供给学生的资源存在极大的闭塞性、局限性。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不完善,导致一群有想法有激情的年轻人找不到合适的途径去实践自己的创意,学生得不到充足的锻炼。

四、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改革策略建议

(一)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要做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课程体系的改革,增设与专业课程融合的创新创业基础课程;第二,专业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教学资源,使同学们能够更好地在自己专业找到创新点;第三,促使资源共享,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第四,设置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中引导学生的创新。这样有了专业教育的土壤和种子,加上创新创业教育的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就能得到真正的提升。

专业知识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源泉,是创新创业的基础。加强专业教育学习有助于激发土木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学生创新实践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力保障[7]。在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过程中,我院对重要的专业课,除了理论的授课,会安排与之相对应的课程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比如学习了桥梁施工之后,老师会带领同学们一起走出校园,走进大桥施工现场,让同学们更加直观的了解各种类型桥梁的施工。在专业实践的基础上,学院积极开展宣传活动,鼓励学生踊跃参与“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和“创青春”全国创业大赛,积极开展力学竞赛、结构设计竞赛。竞赛过程中学生们还要学会独立思考解决各种各样的难题,包括结构的设计,桁架的连接,力学的分析等,这样既培养了学生们在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全面提升了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的水平[8]。

通过这一系列的课程实践教育,不仅强化了课程的理论学习,也给予了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机会。将创新能力培养融入专业教育之中,不仅夯实了学生们的专业知识与能力,也给予专业能力强的学生更多的创新实践机会,激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专业技能大赛,从专业教育方面为学生提高创新能力提供必要的平台。通过“以赛带训”,切实做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进一步完善土木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技能训练考核方案,推动土木类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不断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更多、更出色的创新型人才。

(二)构建创新型师资队伍

为构建强有力的创新型师资队伍,需积极引入创新能力强的教师,及时填补双创师资数量缺口;创新教学模式,完善教学理念,增强教师创新创业的指导能力;加强双创教师的培养与交流,活跃双创氛围,整体提升教师创新水平与质量;健全双创教师激励机制,提升双创成果在绩效考核中所占的比例,切实保障创新创业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只有经验丰富、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出素质高、能力强、思维广的双创人才[9]。

学院采取引进和培育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创新型师资队伍。对老师的选拔有着极其严格的标准,积极引进具有深厚理论基础与丰富实操经历的“双师型”人才,在理论与实践间架起一座桥梁,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有力的实践指导与智力支持。同时,积极参与创新创业骨干教师培养工作,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指派创新创业师资队伍中的教师参加培训,不断增强创新创业指导老师的教学能力和项目指导水平。时常举行学术沙龙,邀请学院里创新能力强、学术成果丰硕的老师作为主讲嘉宾面对面进行交流互动,分享其创新理念、科研心得,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此外,学院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政策与考核机制,对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一线教师给予政策、晋升以及经费等方面的支持,突出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在评奖评优中的比重,切实保障业务能力强,创新思维活跃的教师的切身利益,使其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身于创新创业教育[10]。

通过一系列严格有效的措施,激发教师队伍的创新活力,充分调动老师的积极性,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创新能力强的教资队伍。学院教师的责任意识极大增强,勇于担当,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不断创新自身的教育方式,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以将更多的学生培养成创新性强、专业知识丰富、多元化发展的人才为教学目标,教学成效明显。

(三)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离不开亲身的实践,实践不仅是检验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标准,更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源泉。面对传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匮乏,实践形式单一等问题,在双创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增设双创实践课程,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创新创业基地,切实走近创新创业;立足校内实践平台,提升创新创业服務能力,为有兴趣有想法的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发展校外实践平台,加快产学研一体化进程,为有创业思维的学生提供孵化场地;整合校友资源,邀请优秀校友来校讲座,丰富学生阅历。

一方面,注重学院实践平台的建设,成立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在这里学生不仅可以得到专业知识的学习,更可以在高大上的实验室里动手实践,一起探索土木工程更深更广的边界。通过各类竞赛,构建学校工程教育实践平台,提供大学生学习交流、分享经验的场所,树立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大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工程实践能力,切实提高创新人才质量[11]。另一方面,学院依托丰富的校友资源和社会资源,积极邀请杰出校友返校交流,使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发展前景有更清晰地认识,明确自身未来发展方向,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同时,深耕校企合作平台,结合学院自身学科发展优势与企业的发展实力,与四川路桥、保利长大、中交等基建龙头企业成立“联培班”,加强学院与企业协同育人,产学研用融合,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不断转化科技成果[12]。

通过校内校外实践平台建设,打造可持续、多元化的创新创业平台,给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创新实践场所和充分践行自身优势的机会[13],激发学生创新精神,提升学生创业能力,丰富学生创新创业经验,助力大学生成才,提高学院就业率、创业成功率,加强企业对学生的认可度,为大学生走出校门,步入社会打下夯实的基础。

五、改革实践成效

改革实施以来,长沙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围绕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创新型师资队伍的培养以及创新实践平台的建设做了一系列工作,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连续六年荣获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一等奖、蝉联第九届全国中高等院校学生“斯维尔杯”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技能大赛一等奖等奖项,取得优异成就的同时,也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就业率的增长以及自主创业的大幅提升,成为省属高校中比较有特色的高就业率专业。长沙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开展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改革与实践,增强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对土木类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六、结语

针对土木工程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问题,通过有机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建设强有力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构建完备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以学科竞赛为突破口,“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建”打造具有土木特色的工程实践与创新教育体系,创新了土木人才培养方式,提升了土木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颜鹏,眭翔,吴琪.智能装备技术专业群“课赛一体”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教育观察,2020,9(30):55-58.

[2]刘娅,徐震,杨蕾.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改革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0(12):91-92.

[3]刘媛媛,曾华,高柏.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路径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1(04):82-85.

[4]季东军,杜丽娟,张广才.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师资队伍的现状与分析[J].科技风,2018(32):52.

[5]李儒怡.试论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有关建设[J].科教文汇,2020,0(3).

[6]程银.“双创时代”财经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21):215-217.

[7]赵艳丽.“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武汉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58):20-21.

[8]王勃,郭靳时,杨艳敏.依托科技竞赛,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4(S2):261-262.

[9]章艳.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培养路径[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6):69-71+90.

[10]张静雯,贺莉娅.高校关于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建设[J].科研,00050.

[11]陈雪,陈成,贾双林.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大学生双创教育的改革与探索[J].中国商论,2021(01):186-187.

[12]孙世君,郝水源,刘叶,徐海超.基于校企合作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科技视界,2021(03):126-128.

[13]李少敏.一体化实践平台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构建[J].祖国,2017(19):212.

基金项目:2020年度长沙理工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程思政视阈下桥梁工程概论教学改革探索(XJG20-087),项目负责人:戴理朝

作者简介:戴理朝(1989— ),男,湖南邵阳人,博士,长沙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讲师,主要從事桥梁结构耐久性研究。

作者:戴理朝 王磊

上一篇:实践教学动画专业论文下一篇:市级统筹工伤保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