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应用题教学管理论文

2022-04-15

摘要:个案设计能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集体备课能拓展教师的视野,而个案设计则能让教师做足教学细节。只有教师将设计教学个案作为一种职业习惯时,个案的生命就会在知识间产生环环相扣、整体推进的功能。关键词:集体备课;数学个案;整体推进重集备是一节数学课成功的前提,关注个案是一节课有效益的关键。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工程应用题教学管理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工程应用题教学管理论文 篇1:

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摘 要】在升学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传统的复习课教学方法显然无法适应教育教学的新要求。本文从学生课堂表现、教师惯用复习教学方式等方面分析数学复习教学的现状;结合教材内容,提出复习课应达到的三个效果;通过举教学案例的方法,提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组织、适时点拨的复习课教学方式,从而达到提升复习效率。

【关键词】数学 复习课 教学有效性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复习课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课型。在平时的教学当中,学生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势必会有一部分知识、方法被遗忘,有混淆……因此,通过复习,可以将学生一段时期内学习的、较为分散的知识、方法以再现、整理、归纳等办法联系起来,使之系统化、结构化,帮助我们的学生理解、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学习的基本技能,丰富数学活动经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然而,复习课又是一种公认的、最难上的课型。特别是在升学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传统的复习课教学方法显然无法适应教育教学的新要求,因此,当前复习课堂教学逐渐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

一、数学复习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当前的复习教学中仍存有大量低效或无效的现象,主要是:

一方面,表现为学生课堂上无精打采,对复习内容不感兴趣,参与性远不如新课学习时上心;在课堂上,甚至有的学生干起别的事情。分析原因发现,学生总认为自己学过的知识,都会了,学生既缺乏新授课的“新鲜感”,又缺乏练习课的“成功感”;对复习课的学习激情下降,没有了学习的动力,导致学生复习参与率低。

另一方面,“总结、练习、讲评”是教师们惯用的复习教学方式,开展“题海战术”,一味地让学生练习,形式单调,造成一种“炒旧饭,吃剩饭”的感觉。一节复习课下来,教师不满意,学生学习效果不佳。分析原因,教师的教学理念、方法过于陈旧,已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认为,学习必须依靠学生的主体参与才有意义,一切知识、能力都很难通过讲授的方式给予学生。因此,探索一种新的复习课的教学方式、方法,即变学生零碎知识的堆砌和解题思路的模仿的低效教学为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组织,适时点评的有效复习课教学,是教师当务之急,学生之需要。

二、复习课应有的效果

第一,知识必须系统化、网络化,对知识必须形成整体的认识

通过复习,要帮助学生巩固某一部分知识,对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和概括,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理清数学知识线索,贯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例如,学生在复习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对本章知识形成知识结构图,对本章知识有个整体的认识;并认识到方程是一种重要的描述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用一元一次方程表示其中的相等关系,是始终贯穿于全章的主线。

第二,复习例题的选择、设计必须典型、全面

作为数学教师,要加强集体备课,发挥团队力量,对课本中的全部例题、练习和习题进行分析、归类,变式、拓展。在数学复习课教学中,挖掘教材中的例题、习题等的功能,既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又是对付考试的一种手段;在复习中,根据教学目的、重点和学生实际,注意引导学生对相关例题进行分析、归类,总结解题规律,提高复习效率;对具有可变性的例习题,引导学生进行变式训练,使学生从多方面感知数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学生在复习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会发现本章中其实隐含有11种应用题题型,涵盖了小学六年的应用题题型,如数列问题,日历问题,行程问题,按比例分配问题,劳动力调配问题,工程问题,商品销售问题,银行利息问题,增长率问题,比赛积分问题,方案选择与分段计费问题等。学生在新课学习时,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经过归类复习,豁然开朗,学生综合能力得到了有效拔高。

第三,数学学习技巧、数学思想和方法必须得到归纳,提炼

在初中数学课本中集中了大量的优秀例题、练习和习题,它们体现着数学知识、方法,更蕴涵重要的数学思想。在初中数学中,常见的数学思想有:转化、方程、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等思想;常见的数学方法有:待定系数法、配方法、换元法、分析法、综合法、类比法等等。在初中数学复习时,教师应向学生提供更多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只有领会了数学思想方法,才能有效地应用知识,形成能力,从而为解决数学问题、进行数学思维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初中数学复习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归纳、提炼,重视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培养。

例如,学生在复习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时,列方程中蕴涵的“数学建模思想”和解方程中蕴涵的“化归思想”是本章始终渗透的主要数学思想;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审,设,列,解,检,答等6字诀技巧,学生耳熟能详。然而,在我的大量复习课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大部分学生未必能真正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审题的方法。比如,如何带着问题去审?又如何从题目中的数、量(数字和单位)去发现数量和数量关系?通过什么模式去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三、复习课的教学有效性探索

在城区教研室的带领下,从2011年开始,我们课题组一直在摸索数学科课堂教学有效方法,至今已近3年。这一有效课堂教学方法,已雏形初现;教学实践,效果良好。现在以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复习课第2课时《应用题的复习》案例部分片段为例,呈现给大家,希望得到广大同仁的宝贵意见。

第一环节:创设复习情境,发现学生不足,有的放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探索欲望

问:①同学们,你还记得,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吗?【学生答:审,设,列,解,验,答等6字诀】②谁又能给大家说说:怎么审题呢?【教学实践发现,绝大部分学生无法类似的这样回答:从题目中的数、量(数字和单位)去发现数量和数量关系;带着问题,静心去分析。】③通过什么模式去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学生无语:列表法?】④大家又能将这一章书中见过所有应用题分成几类呢?【学生更加无语:……】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复习课堂开始时,教师有必要让学生通过回忆这样一些问题,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差距,激发学生复习的兴趣与欲望;也为了让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对学过知识掌握的情况,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第二环节:学习过程。教师有效组织,适时点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有效快乐;通过新的复习教学方式,让学生的知识不知不觉中全面、系统,题型积累更丰富、典型,解题方法得到提升,学习能力得到增强

1. 回答第一环节中提出的问题。【师、生活动】:分组讨论→五分钟后,抽取幸运组号→选出幸运小组→再由该小组选出代表进行展示→同学们鼓掌表示肯定;其他同学积极举手进行补充→同学们鼓掌表示肯定。同学们掌声多少、大小其实可以有效地反馈出该同学展示的质量和同学们对该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根据展示的同学的表现情况记录小组得分,这更激励着生生之间、组与组间的竞争,符合初中生特别是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这里需要教师的调控,因为学生的整理可能不是很完整,补充也可能不全面、准确,教师可发挥“导”的功能,起点拨作用。在这一学习的过程中,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法指导,知识的系统化,在生生之间、组与组之间、师生之间相互补充、评价得到完成(注:教师事先要准备好PPT,课本应用题11种类型的,学生展示、补充完成后,教师进行点评、展示);同时,学生对自己整理出来的结果印象深刻,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了合作意识,小组内部组员间的凝聚力逐步提升。

2. 具体逐类分析,列出方程。比如,行程问题复习,①问它又细分为哪几种?【答案:三种,⑴顺风逆风、顺水逆水问题:P94页例2,P99页.7;⑵追及问题:P78页问题,P98页.5,P99页.11,P107页.10,P112页.5;⑶相遇问题:P99页.6.10,P112页.6。】【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两分钟→抽取幸运学生号,回答问题→同学们鼓掌表示肯定;其他同学积极举手进行补充→同学们鼓掌表示肯定;教师记录小组得分→必要时点评、调控。②说说每一题是如何审题的?关键在哪?列出方程。一题多解?变式、拓展?【答案:……】【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两分钟→分组交流、讨论五分钟→抽取幸运组号→选出幸运小组→再由该小组选出代表回答问题→同学们鼓掌表示肯定;其他同学积极举手进行补充→同学们鼓掌表示肯定;教师记录小组得分→适时点评、调控。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如果在轻松、活跃、融洽的民主氛围中,勇于发现自我,表现自我,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便逐渐成为具有大胆精神、个性丰富的人。在这一复习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争辩、质疑,让学生把旧知识从记忆的仓库中提取出来并重新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认知结。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裴娣娜认为,在课堂教学中,生生互动对于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有积极的影响,教师要创设一种研究探讨的氛围,为他们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合作讨论中发挥自己的潜力,并相互受到启迪;教师要关注学生思考过程问题的暴露,及时查漏补;同时关注复习课堂管理,通过师、生评价,评分表达对小组、学生的关注,对班级学习纪律有效管理。另外,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复习不但包括知识的梳理,而且更包括对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归纳,达到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深刻认识和灵活应用。

第三环节:小结与作业。回味,点睛;反思,以更有效

苏联教育家达尼洛夫和叶希波夫认为:“通过总结学生在课上所学习的主要事实和基本思想来结束一节课是很有帮助的。”他们认为,“一节课的结束工作做得认真、合理而灵活,就会使学生感到一节课的完整性”。因此,在课堂小结中,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举手回答,回顾学习过程,对本节课已掌握的知识方法做出小结,学生间互为补充;有疑惑的则提出来,其他学生解答,教师适时点评,争取做到简明扼要、画龙点睛;教师则根据学生复习效果布置作业。这一环节,时间原则上控制在五分钟以内。

作为一个数学人,我对有效课堂情有独钟,特别是对“复习课,如何上才有效的研究”更加不离不弃,以上这些已然是我们多年努力的一点收获。期望着更多的同行行走在数学复习课有效性研究的道路上,走出一片教师满意学生轻松的有效复习新天地!

【参考文献】

[1]辛继湘主编.课堂教学管理策略.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辛珍文主编.和谐高效思维对话. 新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 初中数学.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3]郭芬云. 课的导入与结束策略.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卢明增

工程应用题教学管理论文 篇2:

浅谈集体备课下的数学个案认识

摘  要:个案设计能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集体备课能拓展教师的视野,而个案设计则能让教师做足教学细节。只有教师将设计教学个案作为一种职业习惯时,个案的生命就会在知识间产生环环相扣、整体推进的功能。

关键词:集体备课;数学个案;整体推进

重集备是一节数学课成功的前提,关注个案是一节课有效益的关键。近几年来,笔者坚持在集体备课模式下备好数学个案。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对数学个案的认识及备好个案的一些做法。

一、对集备中个案的认识

笔者认为,备好教学个案是教师的分内之事,是常规教学管理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个案彰显的不仅是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还应是一份责任。之所以这样说,首先,个案是展现教师个人教学风格的载体。个案融入了教师个人的教学理念、模式、思维、技巧,你只要深入其中,用心去做,真心去探究创新,长此以往,个案就能彰显出自己的教学风格和魅力。其次,个案彰显的更是一份责任,要上好每堂课,照本宣科沿用集体教案、复制教辅材料或他人教案显然是不够的,还需教师自己根据所教班级和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再加工、完善,将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融入教学个案中,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并承载起对社会、家长、学生的一份责任。

二、备好教学个案的建议

总结这几年备个案的实践,笔者认为,要备好教学个案,必须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一)在备教材上花功夫

写教案是显性备课,钻研教材、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备学生、思考教法是隐性备课,隐性备课(备课于心)才是最重要的。一个充满教学经验的教案应是简短而实在的,它应包括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型、课时、教具、教学程序、作业处理、板书设计等十项内容。教师在书写教案时,应着重抓住教学的主要环节和主要问题。笔者认为,所谓集备,就是课程标准、教学用书和学生一起研究,课本、备课本和课堂一起经营,把简单的“抄写教案”变成实实在在的学习研究活动,把备课的过程由机械、重复而且基本无效的“体力劳动”转变成缜密的思想和设计实践活动,构建“教学目标记在心,备课本上几条经,课本上面满天星,教学反思观点明”的实用性备课格局。

(二)在备教学程序上做文章

1.注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例如,笔者在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节课时,就把教学目标确定为三个层次,即:①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初步认识小数,能正确地读写小数;②使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③发现不管是几分米都可以写成写成小数点后面有两位的小数。前两个目标是全体学生要实现的目标,第三个目标则是学有余力者要完成的目标,也是中等生通过努力可能实现的目标。三层目标既有基本要求,又有提高要求,分别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2.注重启发学生思维。笔者注重激趣质疑,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借助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形式,精心创设一些有趣的、困惑的、微妙的、疑难的问题情境。例如,笔者在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课时,就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情境:老师找了三根木条,想钉成一个三角架,请同学们想一想,老师找的三根木条能不能钉成一个三角架,你们能帮一下陈老师吗?学生一听说老师找人帮忙,兴趣一下子来了,积极踊跃,有的说能,有的说不知道,有的学生说试一试。于是,笔者就让学生人人动手体验,让他们用事先准备好的4种长度的小棒3根,分小组用这些小棒摆成各种各样的三角形。

3.注重因材施教。笔者在备课时,都要根据课题内容,结合学生实际,选择适用于本节课教学的方法。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课时,让学生在摆小棒的活动中,边摆边讨论,学生有了不同的发现。生1:我发现如果两条边之和小于第三条就肯定不能拼成三角形,因为首尾不能连接在一起。生2:我发现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的时候也不行。生3:我觉得只有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时,才能拼成一个三角形。这样,学生在经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后,以自主探究方法获知的“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有别于传统的直奔主题的灌输式方法获得的“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留给学生的是根深蒂固的印象。

(三)备学情是重中之重。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一些现象:如果课堂上学生的回答与预案相一致,教师就会顺利地进入下一个环节;一旦“节外生枝”,要么束手无策,要么硬拉学生到“既定轨道”。原因何在?是因为教师一厢情愿地为学生预设着一条尽快接受知识的“绿色通道”。也就是说,教师在备课时忽视了动态生成,设计的是“直线型”方案,没有进行假设性备课。可见,注重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体现。例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由于分数应用题比较抽象,学生接受有一定难度。为了寻求平衡点,笔者在备个案时采取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的做法,让各个层面的学生掌握解答分数应用题的技巧,从而促进学生全面进步。由于笔者坚持分层次备好个案,近几年来,笔者所执教的学生,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学习思维、思维,均有明显提高。备好学生的重点就是要在兼顾个体差异的前提下,寻找学生共同发展的平衡点,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效率,个案的主体及对象是学生,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

三、几点思考

回顾这几年笔者在集体备课模式下进行的个案设计实践,收益颇丰,感慨很多。笔者深深感到:

(一)个案设计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素质。集体备课拓展了笔者的视野,而个案设计则让我做足了教学细节。一篇篇个案承载着笔者课前的思考、课中的实践、课后的反思,让我从中积累了教学经验,汲取了教训,为自己应对未来挑战增添了后劲。同时,学生日趋增多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促使我加强学习,更新知识,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理念。

(二)個案实施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近几年,笔者通过分层次实施教学个案,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

(三)教学个案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持之以恒。教师要将设计教学个案作为一种职业习惯,决不能只做选择题,遇到示范课、考核课时才准备一下。殊不知,个案的生命在于知识间的环环相扣,整体推进。

参考文献:

[1]夏登明;实施集体备课 整合集体智慧[J];学周刊;2013年12期.

[2]李尤;关于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备课的一点思考[J];新课程学习(上);2013年01期1、《小学数学参考》.

作者:郭燕华

工程应用题教学管理论文 篇3:

应用型本科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针对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以下简称固废)课程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中的重要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特点,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社会需求为导向,通过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固废以及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和学时,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考核方式等措施,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以致用的效果,实现了提高学生的执业技能和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双重目的。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固废 教改 考核方式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编号:1252G048;2014年度黑龙江东方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立项,编号:HDJG2014002。

固废课程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它强调多学科的相互交叉,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

本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视教学和人才的培养工作,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将来毕业生从事固废的职业核心竞争力,结合本专业实际情况,主要从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及时修订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和学时、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考核内容和方式等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一、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增加相关课程和学时

固废是一门综合性课程。以往采用灌输教学,加之在32学时内把所有知识全面细致地讲授一遍是不可能的,教学效果很差。针对以上严峻形势,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本专业所有老师通过走访、调研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同时邀请了哈工大、哈尔滨市西南部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岁宝热电、文昌污水处理厂等权威单位的“双师型”教师多次莅临指导,于2013年重新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改为理论课48学时+实践24学时),同时也增加了相关课程并调整学时,即是以固废为核心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专业导论”、“环境管理学”、“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等辅助课程群,聘请实践经验的资深教师任教,重视实践,团队成员有分有合,为培养有能力从事固废工作的高级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教师授课激情倍增,同学的积极性、目的性和兴趣大幅度提高。近3年来,有38名毕业生从事相关固废工作。

二、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充实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果

要提高教学效果,教师是第一责任人。优秀的好教师,不仅理论知识渊博,更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把复杂抽象难懂的知识简单化,把实际中生动的案例带到课堂上,才能有效地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如何当优秀的好老师,我专业采取了以下措施:

1.组织老师下场充电,参与药厂、啤酒厂、填埋场、畜禽养殖场、焚烧发电和污水处理站等典型固废产生企业,熟知各类典型固废的理化性质、无害化处理手段和资源化利用方式。

2.针对固废中涉及到的理论性强的、抽象的环节,直接采用各类已投入生产运营的企业作为典型案例来讲授,帮助学生消化理解并应用到实际。

3.将环评师、环保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融入课程大纲中,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借助权威互联网平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4.聘请其他高校的优秀教师和行业的高级工程师培训专任中青年教师,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参与教学大纲的制定并进行授课。

三、调整总评成绩构成,加大实践环节分数比例

本专业在总评构成、考核内容和方式上进行了改革。

总评成绩由过程教学管理(包括自觉性、积极性、有效性、组织纪律性、团结协作性等,20%)、实践环节(综合实验,20%,课程设计,30%)、闭卷考试(提高应用题比例,30%)构成,强调总评成绩构成多样化,强化了实践环节,弱化了期末闭卷考试,突显该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四、改革效果

我专业近三年撰写与固废有关的毕业论文和设计的比例分别为43.3%、48.5%和55.1%,从事固废相关工作毕业生的比例分别18.0%、24.2%和29.9%,同时这两个比例均逐年上升,工作后在都努力考取环评师和环保师,成效还是特别显著的。

经过3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专业在人才培养、教学内容和方法、考核方式上凝聚了独到的特色,解决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师生共同成长,提高了学习效果和职业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

人才培养永远在路上,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培养出更符合国家和社会所需的、有能力的、能胜任的、高层次的、高质量的人才。

作者简介:

单德臣(1979-),男,黑龙江哈尔滨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环境科学与工程。

李明(1986-),男,吉林人,硕士研究生。

作者:单德臣 杨阳 王帅 李明

上一篇:研究性教学大学物理论文下一篇:新型社区城镇化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