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管理论文

2022-04-28

【摘要】由于厚煤层大断面切眼跨度大,围岩承载力差,巷道开挖后其围岩潜在破坏范围大,使得巷道围岩稳定性难以进行控制。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管理论文 篇1:

推进智慧水务建设,提升行业管理效能

摘要:智慧水务是指将传统水利与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充分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对水务信息资源的广泛运用,也是为了全面的提升水务管理和服务的水平。当下智慧水务的建设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推进智慧水务的建设更是对建设智慧城市的延伸,是为了更全面跟主动的去服务,更及时的去应对和控制水资源的调度。

关键词:智慧水务;水务管理;智慧城市

水务是城市的基础建设,智慧水务也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二者的关联不言而喻。国家相关政策也相继出台,建设“智慧城市”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因此对与智慧城市的建设将进入发展的快车道。而对于“智慧城市”的建设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所以说智慧水务的万亿市场也绝非无稽之谈,现在行业内的呼声也是不断,资本企业也都为之所动。据悉,上海城镇建筑水展的展商先是新天科技与阿里云达成智慧水务战略合作。

1 智慧水务发展现状

我国的水利信息化真正起步于“七五”期间,最开始的时候仅仅是由于受到计算机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的影响,之后才逐步利用全方位的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到现在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目前智慧水务的建设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基础设施的建设、智能化管理的建设和城市智慧化应用的服务。

智慧水务是“互联网+水务”的新概念行业,在这个新概念行业内的企业大多数都是由原来的传统水务行业改变的,该行业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龙头企业,而且一些知名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的占率都不是很高,各企业之间也并没有出现比较激烈的竞争。而且智慧水务主要是强调水资源的精细化利用,基本上很少有企业能够推出与在水务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相对应的产品,严格地来说全产业链型的智能水务企业到目前为止还并不存在,因此企业智慧水务产品在今后的水务产业链各个环节中应该加速推广。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智慧水务的产品需求量务必会扩大,由此也会推动智慧水务产品供应的增长。

2 智慧水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对水利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足

随着社会的进步,计算机技术和通讯网络技术等都在飞速的发展提升,水利网络信息资源已然成为了水利信息资源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而且在水利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其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明显。但是目前水利系统在对信息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信息的计算机加工处理、及对信息资源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处理和二次开发等方面,都不如很多发达国家,而且也比不上国内的其他相关的行业和部门。这很显然与社会对水利信息的渴求是不相称的。因此眼下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断提高水利网络信息在搜集、分析、处理、加工和存储等方面的能力,使水利网络信息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2.2 基础数据库的建设还没有形成规模

数据库的建设是水利信息化的最基础的工作,也是国家公共性信息资源中重要的一部分。而目前水利行业的基础数据库的建设与实际的需求还相距甚远,文献型数据库主要是书目型;数值型数据库基本是原始数据的积累;事实型多媒体数据库还在试验阶段;虽然目前已经建成的或还在建造过程中的基础数据库的模式多种多样,但是标准化程度非常低,信息的共享也很难达成。

2.3 没有充分的开发利用水利文献信息资源

水利部门拥有的水利文献信息资源是最丰富的保存最完整的,它是经过广大水利文献工作者不断的对珍贵治水史料和具有水利特色的文献信息的研究、收集和整理下来的,是许多水利工作者的治水思想和实践经验的结晶,非常有研究和参考的价值。然而当下对以文献信息开发和数据库建设为中心的资源建设方面却非常落后。而对这种资源的浪费也严重的制约着水务信息化全面、准确的开发、利用和管理。

2.4 没有深入的挖掘水利信息资源

经广大水利工作者数年来的资源积累,已经形成了包括大量珍贵水情资料、工程资料在内的海量的数据,很遗憾的是现在我们对这些数据的利用还仅仅只是停留在查看表格的阶段,很少有相关研究来深入挖掘和调查这些历史数据的内在联系,这样就造成了信息资源的浪费。

3 推进智慧水务建设的实施路径

3.1 完善智慧水务信息化管理平台

信息化的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因为它所需要的资源最广泛,关系最复杂,利益最直接。政府也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通过亲自主持市局信息化小组和思想动员来推进上海智慧水务的建设。在全行业内已经分工合作,分部合作和分头行动的工作格局。只有完善管理机制才能保障以信息资源整合为重点的信息化建设。就如上海市水务局还颁布实施了《上海市水务局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和《上海市水务局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办法》以此来统一规范管理上海水务系统层次化的信息化建设。指出凡是局属各企事业单位信息化的建设项目必须通过信息中心来组织审查其立项、竣工和验收;年度财政预算中的信息化项目也要会同信息中心来进行审查。信息化建设已经作为各单位领导年度目标考核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信息系统的建设运行在符合总体规划和分层建设需求的同时,又能实现信息系统资源的整合。

3.2 树立信息化转变工作方式的新理念

信息化是运用不断更新的信息技术实现规范化管理的过程,其中不断获得信息化建设成果的关键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信息化建设理念。举例来说,信息系统的建设主要就是信息应用的建设,随着不断更新的信息技术。包含信息技术产品的价格从产品被买入的时候就在不断的贬值,但是信息技术建成了又不加以利用又是最大的浪费。不过与之相反的是历史数据从它开始积累的时候是在不断增值的,放置而不加以利用是最大的无知。因此,数据的重要性强过设施和设备的重要性,只要软硬件足够,基础设施的建设越晚越好,但是数据的积累应用应该越早越好。由于信息技术发展太快,技术的应用应该重在选择,要看准技术发展的方向,尽量避免因技术产品的淘汰而导致信息系统的重复建设。要在业务的流转、信息的传输己经规范到可以建设信息系统的时候来建设,一旦信息系统运行到人们已经离不开计算机系统的时候,信息系统的建设才算真正的成功。

3.3 建立政府采购社会服务的管理机制

随着大量规模信息系统的投入,我国水务信息化得到了高速的发展,但是缺乏具有专业性质的人力支撑,难以保障信息系统的运行和维护的质量。经过大量的调查和研究显示,已经有很多单位认识到了服务的重要性,都纷纷通过政府的采购社会力量来进行更专业的服务。而且也还在运用行业规范管理理念的同时积极探索公开招标政府的采购服务。近年来,信息的采集存储系统、通信的安全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等一些基础设施以及计算机终端和外设个性化软硬件运行维护应急处置、数据的录和处理、远程监控、语音呼叫中心等外包服务都还在积极的探索过程中。因此要严格的规范和培育信息化运行维护服务的市场,各单位就必须借助政府的采购渠道积极探索公开招标,选择专业化程度高的运行维护的队伍。另外还要不断的完善相关的考核评估和组织验收机制,逐步形成有效的专业的为社会服务的监督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编辑部.水利信息化概论[J].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2013(1)23:24

[2]常志华,曾焱,武芳.水利信息化建设回顾与展望[J].水文.2013(6)72:74.

[3]李樹石.智慧水务建设方案探讨[J].硅谷.2015(01):187-188.

作者简介:瞿鼎辰(1994.3—),男,汉族,云南昆明,南京炮兵学院,学生,本科。

作者:瞿鼎辰

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管理论文 篇2:

厚煤层大断面切眼锚网支护技术研究

【摘 要】 由于厚煤层大断面切眼跨度大,围岩承载力差,巷道开挖后其围岩潜在破坏范围大,使得巷道围岩稳定性难以进行控制。本文以经坊煤矿3-807工作面为工程背景进行研究,通过现场调查和实验测试,分析工作面地质赋存条件和煤岩体力学参数,并运用FLAC3D数值分析软件对支护后的工作面开切眼进行了计算分析,确定支护方案,此方案可以有效对经坊煤矿3-807工作面切眼巷道围岩稳定性进行控制。通过本论文的研究为进行煤矿厚煤层大断面切眼锚网支护提供一种有效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 厚煤层;巷道;围岩;支护

煤矿回采工作面开切眼围岩的稳定性控制,是工作面安全回采的关键,由于巷道的开挖,围岩应力重新分布,扩大了围岩潜在的破坏范围,增加了切眼圍岩支护的难度。通常由于煤体抗拉强度较小,厚煤层大断面巷道围岩更容易受拉破坏。

1围岩地质力学特性

经坊煤矿3号煤平均厚度为5m,煤层倾角平均为3°,煤层含有夹层,主要为泥岩和含炭泥岩,两层平均厚度为0.3m。两层夹矸平均距离为0.6m。工作面设计长度为1985m,开切眼设计长度为110m。直接顶泥岩高度为1.7m,基本顶细砂岩高度4.78m,直接底部砂岩泥岩高度1.51m。3号煤层顶部和底部岩石力学参数见表1。

2理论计算

经坊煤矿3-807工作面支护参数设计基于广泛使用的极限平衡理论。经坊煤矿3-807工作面切眼上部有一定高度的顶煤,适合使用极限平衡理论进行支护参数的设计。

从图4中和图5中可以看出:巷道顶部和底部的水平应力分布理想,底板水平应力减小范围明显减小,锚杆结构强度明显提高。顶板2.0m外随着围岩的水平应力逐渐上升到原始岩石应力状态,在锚固范围内形成高应力区。锚杆将顶板的岩层锚固在2.0m内,形成一层具有较强承载力的锚固结构,锚索锚固在上部原始岩石应力区域,并且它在加固和悬挂锚固范围内的高应力区域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从水平应力分布的角度来看,巷道顶板的围岩处于稳定状态。

4结论

本文采用现场调研、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经坊煤矿厚煤层大断面围岩支护,得到如下结论:

确定了3-807工作面切眼“锚杆+网+锚索”支护方案,运用极限平衡理论进行了经坊煤矿3-807工作面切眼的联合支护参数,经计算经坊煤矿3-807工作面切眼顶板锚杆长度2.4m,帮部锚杆长度2.0m;顶板间排距不超过1.09m可满足顶板支护要求,帮部间排距取0.8~1.0m;设计锚索长度为8300mm。

利用FLAC3D模拟了支护方案,分析了围岩的垂直应力和围岩的水平应力,证明了支护设计方案可以有效控制围岩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武越超,韦志远,谭英明,等.空巷影响下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及支护设计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6,44(5):128-132.

[2]王烨.李家壕矿软岩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与支护技术[J].煤炭工程,2017(8):69-73.

[3]孙明磊,李佳丽.永久煤柱下巷道围岩稳定性及控制技术分析[J].煤矿开采,2016,21(3):59-62.

[4]杨佳春,马仲涛.锚杆支护下巷道围岩稳定性的数值分析[J].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2012(4):36-42.

[5]郑恒威,杨安国.水平主应力下矿山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J].黄金,2015(2):43-48.

[6]文排科,左宇军,李进猛,等.基于Phase2有限元分析的巷道围岩稳定性研究[J].煤炭技术,2015,34(1):35-37.

[7]崔凯,王民华.基于锚固效应的巷道支护结构体破坏临界值的研究[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29(1):18-19.

[8]戴俊,师百垒,张敏超,等.新奥法在黄陵二矿203软岩巷道中的应用[J].煤炭技术,2016,35(1):43-45.

[9]仲徐东,王国吕,王虎,等.新奥法在矿山软岩平硐掘进中的实践应用[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15,67(5):65-67,75.

作者:张贵文

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管理论文 篇3:

无人机近景测量技术在高陡边坡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摘要:在高山峡谷区对高陡边坡进行地质调查一直是地质工作者面临的难题。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采用近景摄影测量方法对高陡边坡进行三维实景建模,获取边坡的高精度三维模型。基于三维影像进行地质解译工作,辨识主要的物理地质现象。基于三点法提取岩体结构面产状并进行统计分析,从宏观的角度推测不良地质现象对工程的潜在影响,并提出处理措施建议。总结出一套无人机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在高陡边坡地质调查中的应用方法,弥补了传统人工调查工作的不足。

关键词:高陡边坡;地质调查;倾斜摄影;无人机

中图法分类号:P231 文献标志码:A DOI:10.15974/j.cnki.slsdkb.2021.10.007

0 引 言

中国西南地区以山地为主,河谷纵横交错,水能资源丰富,是目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主要地区。但该地区地质结构复杂,河谷两侧岩体陡峭,其中高陡边坡所引发的地质灾害是影响工程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对边坡地质条件的掌握和描述是进行高陡边坡稳定性评价的基础。而对于地形条件复杂的高陡边坡而言,传统的野外地质编录手段因其操作难度大、精度低、人员安全无法保障等问题已经不再适用。随着技术的发展,新型技术手段在辅助野外地质调查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主要体现在三维激光技术与近景摄影测量技术两个方面。

国内最早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在岩体结构测量方面,董秀军等[1]详细阐述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岩体结构测量中的可行性及实现方法。其后,三维激光技术在滑坡监测[2]、边坡稳定性分析[3]等方面均得到良好应用。但由于三维激光设备价格昂贵,核心元器件易损坏,使用及维护成本较高,且测量过程中需要仪器固定,扫描范围有限,致使该技术只适用于浅层岩体结构的调查测绘,对于落差较大的高陡边坡以及大范围的复杂地形则有一定的局限性。

早在20世纪90年代,国内就开始探索利用摄影测量技术进行地质编录的方法[4],目前已能够利用普通数码相机实现高精度的岩体结构面数字识别与信息提取[5]。基于近年发展起来的SfM(运动结构算法)算法,结合基于图像的三维建模技术,能够创建具有真实纹理特征的高精度三维实景模型[6]。但传统方法数码影像采集设备需在地面架设,应用于高陡边坡场景时,由于距离坡脚和坡顶的落差较大,会造成较大的影像畸变而影响最终成果的测量精度。

随着近些年无人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行业用无人机朝着小型化、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使用门槛越来越低,基于低空低速的轻小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很好地解决了上述两种方式的痛点。无人机可以抵达目标岩体任意高度的临空空间,能够快速获取目标岩体的空间影像信息,加上近年来机载RTK(实时动态差分)技术的兴起,能够实现免像控点的三维实景模型创建,特别适合高陡边坡这种不利于像控点布设的应用环境。

1 无人机近景摄影测量技术

1.1 仿地飞行

采用传统方式进行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时,不管是进行正射影像还是倾斜摄影测量,飞行路线一般都设定在固定高度。对于坡度变化大的高陡边坡,处于不同高度地物的影像分辨率不同,后期进行空三解算时难以达到整个模型精度的统一,因此,坡度变化大的高陡边坡一般利用固定翼类型的中大型无人机进行比例尺1∶2 000~1∶5 000精度的航空摄影。近些年随着轻小多旋翼无人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无人机更能贴近被测对象飞行,获取的影像分辨率更高,可提供厘米级精度的航空影像测量成果。

为了保证边坡三维模型精度的一致性,本次应采用仿地飞行方式进行作业(图1),无人机航线不固定,根据地面起伏自主调节飞行高度,与被摄地物始终保持固定航高,能够最大程度保证整个边坡各高程模型精度的统一,提高成果质量。

1.2 粗略地形数据获取

无人机进行仿地飞行前需要获取测区的DSM(数字表面模型)或DEM(数字高程模型)数据作为仿地飞行线路规划的参考数据,一般首选DSM,对于地表植被较少、没有高大建筑物的测区,可使用DEM代替DSM。获取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1)基于公开的DEM数据。目前覆盖全国的免费DEM数据有SRTM(分辨率90 m/pix)、ASTER GDEM(分辨率30 m/pix)、ALOS(分辨率12.5 m/pix)可供下载。

(2)利用无人机预扫生成。采用2D正射的方法对测区进行预扫后在空三软件中进行预合成,一般飞行高度在数百米,航向及旁向重叠率大于50%即可。该种方法生成的数据较公开数据更为精细,可以更好地实现仿地飞行。

1.3 创建精细三维实景模型

将粗略地形文件导入飞行器管理软件中进行仿地飞行线路规划,飞行高度一般设置在100 m以下,航向及旁向重叠率均大于70%,采用倾斜摄影方式对测区进行多角度拍摄,后期在空三软件中进行高精度实景模型的创建,通过POS点校正或者RTK免像控方式获取的模型精度能够达到厘米级。

1.4 岩体结构面产状提取

邊坡岩体结构特征控制着岩体的力学性质并影响边坡的稳定,其中岩体结构面产状是最为重要的理论分析数据。三维实景模型保留了真实的纹理信息和立体空间信息,地质人员可在模型上解译出边坡岩体的结构面。由岩体结构面产状倾向、倾角的定义可知:要测定岩体结构面的产状,只需确定岩层所在平面的法向量即可。三维实景模型的坐标系统参照无人机搭载的GPS传感器所获取的空间三维坐标系(图2),在结构面上适当选取不共线3点创建拟合平面,利用3点的经度、纬度及高程信息便可计算其产状。提取多组产状数据进而统计分析,并划分优势结构面产状,作为边坡稳定性评价的参考数据。

假设提取同一结构面不共线3点坐标分别为P1(x1,y1,z1),P2(x2,y2,z2),P3(x3,y3,z3),根据空间平面坐标方程Z=AX+BY+C,则可列:

[x1y11x2y21x3y31×ABC=z1z2z3]

法向量坐标A,B,C可表示为

[A=(y2-y1)(z3-z1)-(y3-y1)(z2-z1)]

[B=(x3-x1)(z2-z1)-(x2-x1)(z3-z1)]

[C=(x2-x1)(y3-y1)-(x3-x1)(y2-y1)]

根据产状与空间平面坐标方程参数的对应关系,可量化计算出倾角α和倾向β:

[α=arccosCA2+B2+C2]

[β0=arctanBA]

式中:当A<0时,[β= β0,            B≤0 β0+2π, B>0];当A>0时,[β=β0+π]。

2 应用实例

2.1 工程区概况

扎拉水电站为西藏玉曲河干流下游河段七级开发方案中的第六级,采用混合式开发方式,其中厂址区位于林芝地区察隅县察瓦龙乡据水村下游,预可研阶段提供了上、下两个厂址进行方案比选,后边坡坐落于厂址区北侧,紧邻厂址(图3)。厂址后边坡河道至坡顶高程范围约2 040~3 200 m,边坡高差超过1 100 m,地形坡度一般30°~50°,为典型的高陡边坡,其稳定性对厂房,乃至整个水电站的运营安全都有着重要影响。

2.2 获取高精度三维实景模型

飞行器使用大疆精灵4RTK版本,首先采用2D正射方式进行预扫,起飞点选择近坡顶处,行高设置最大500 m,镜头角度90°,航向与旁向重叠率设置为50%即可,采集相片185张,后处理软件借助Metashape软件进行,生成的DEM数据分辨率达到9 m/pix(图4),满足仿地飞行的精度要求。

将DEM数据导入飞行管理软件进行仿地飞行线路规划,相对航高设置为100 m,镜头角度30°,航线按照3D倾斜摄影模式设置,航向与旁向重叠率分别设置为80%和70%,开启无人机网络RTK功能进行免像控航测飞行,采集相片6 248张。

将相片导入Metashape软件进行后期处理,按照软件中预设的流程(图5)进行自动处理,生成边坡的高精度倾斜模型,成果影像地面分辨率为每3.32 cm/pix,边坡岩体结构面特征清晰可见(图6)。

2.3 基于三维实景模型的地质解译

基于三维实景模型进行地质解译,从宏观上判断边坡出露基岩呈单斜构造,总体呈反倾边坡,正常层面倾北东,板理(层理)倾北东—南东,倾角一般为24°~50°,变化较大(图7)。解译识别出在上厂址西侧后山坡中部有一滑坡体,滑体东侧缘沟壁可见较为明显的滑带,呈灰黄色(图8)。在模型上量测得到滑坡前缘高程2 555 m,宽157 m,后缘高程2 747 m,通过最佳拟合平面方法计算方量约60.6万m3。滑坡体中、前部地形坡度约40°,后缘为陡崖,地形坡度约50°,初步判断为基岩切层滑坡。通过模型提取滑动面空间信息计算得到的滑动面产状为N55°W/42°SW。

在上厂址东侧后山坡中上部和下厂址边坡下部发现碎石流分布(图9)。上厂址碎石流堆积体在模型上测得前缘高程2 420 m,宽330 m,后缘高程2 649 m,纵长376 m,地形坡度约40°,选取最佳拟合平面法计算方量约27.3万m3。下厂址边坡碎石流堆积体前缘高程2 086 m,宽116 m,后缘高程2 150 m,纵长100 m,地形坡度约40°,计算方量约1.5万m3。

通过解译发现在约2 700 m高程至坡顶范围边坡岩体结构较破碎,坡体上部发育由卸荷产生的拉张裂隙,多张开。在坡顶高程3 000~3 100 m范围识别出一区域性断裂发育(图10),断裂走向北西,断面倾北东,倾角近直立,断裂带出露宽度5~15 m。邊坡表层基岩普遍有倾倒变形现象,倾倒后产状变化较大。突出的岩体被陡倾切层卸荷裂隙切割并张开,在自重及卸荷的作用向后缘延伸贯通后拉裂坠覆,形成圈椅状裸露岩层(图11)。

针对中上部边坡岩体在模型上提取有效裂隙面产状188条,赤平投影至等密度网上绘制裂隙等密图(图12),得到边坡岩体优势产状分为两组:①走向60°~90°,倾向330°~360°,倾角56°~89°;②走向320°~350°,倾向240°~260°,倾角60°~85°。

2.4 边坡整体评价与建议

滑坡体在模型上未见新近变形及继续滑动迹象,整体基本稳定。测量得到滑坡体前缘距离上厂址水平投影距离大于800 m,对厂区主体工程影响较小。在三维模型中可见上厂址边坡碎石流分布区坡面上有零星植被生长,整体处于稳定状态,且前缘距离上厂址水平投影距离大于500 m,对厂区枢纽主体工程基本无不利影响。

下厂址边坡碎石流分布区虽处在尾水洞工程施工范围内,但考虑到其方量较小,对工程的影响较小,施工前只需清除即可。

对厂址区影响较大的为边坡中上部发育的卸荷及倾倒变形,这些区段岩体风化卸荷作用强烈,裂隙发育,边坡岩体结构破碎,推测在地震作用下可能会发生局部块体崩塌,滚落的岩块可能运动至厂房位置,建议采取拦挡措施,以应对安全储备稍显不足的区段岩块崩落的不利影响,确保厂房安全运行。

3 结 论

(1)对于高陡边坡而言,采用无人机近景测量技术避免了地质人员调查的危险。外业作业时采用仿地飞行方式能够获取高陡边坡的高精度三维实景模型,克服了岩体结构面统计的局限性,可以为后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模型。

(2)三维实景模型保留了真实的空间信息数据,具有真实的自然纹理,通过地质解译可以准确识别出滑坡、碎石流、倾倒变形体等各种不良地质现象,测量其空间信息、分布位置及方量大小,统计计算岩体优势产状,能够极大提高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的效率。

(3)目前利用無人机近景测量技术开展高陡边坡稳定性评价还只能从宏观表层进行初步判断,今后还要进一步拓展至倾斜模型数据与工程计算分析类软件的数据共享,通过三维数值模拟得出更加准确专业的工程评价数据。

参考文献:

[1] 董秀军,黄润秋.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高陡边坡地质调查中的应用[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 25(增2): 3629-3635.

[2] 刘文龙,赵小平.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滑坡监测中的应用研究[J]. 金属矿山,2009(2):131-133.

[3] 宋杰,胡辉,RAFIG A. 基于LiDAR技术的节理岩质边坡有限元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3, 32(增2): 3972-3978.

[4] 李浩,张友静,吴继敏. 用近景摄影测量方法进行边坡地质编录[J]. 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1999,13(2):18-20.

[5] 王凤艳,陈剑平,庞贺民. 应用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提取岩体裂隙迹长信息方法研究[J]. 世界地质,2006,25(1): 39-42.

[6] 高伟,何宏林,邹俊杰,等. 三维图像建模在古地震探槽研究中的应用[J]. 地震地质,2017,39(1):172-181.

(编辑:江 文)

Application of UAV close range measurement technology in geological survey of high and steep slope

MA Danxuan,ZHANG Bingxian,XIE Jianbo,WANG Rui,WANG Sixiang

(Changjiang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rporation,Wuhan 430010,China)

Key words: high and steep slope; geological survey; tilt photography;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

作者:马丹璇 张丙先 谢建波 王锐 王寺响

上一篇:积极性国有企业薪酬管理论文下一篇:安全维护邮政计算机网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