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性水电开发管理论文

2022-04-15

涓涓不壅,终为江河。我们不能坐等不可逆转的江河生态恶果。电力行业的利益会消长,电力产能会过剩,但是江河的福祉之于一个在生态文明方面亟待休养生息的民族来说,却有不可承受之重。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流域性水电开发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流域性水电开发管理论文 篇1:

水资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内容提要:四川灾后重建不能就工业论工业、就农业论农业,四川经济的发展与岷江水资源的保护息息相关。鉴于岷江上游水资源安全对成都平原的特殊意义,我们应充分利用这次灾后重建之机,把过去因习惯和利益的阻挠而难以推进的岷江上游水电建设调整、水资源保护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我们提出的对策措施包括:源头控制,系统规划;适时调整水电开发思路;实行最低流量生态管制;统筹管理流域水资源;建立技术性重大公共决策机制等。

关键词:岷江上游;水电开发;灾后重建

四川省“5·12”特大地震过去半载有余,灾后重建正在全面深入展开。此次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根据国新办2008年9月4日发布的数据,此次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8451亿元,其中四川最严重,占到总损失的91.3%,甘肃占5.8%、陕西占2.9%。在这次地震中,作为四川龙头、在四川经济版图中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成德绵经济带遭受重创,许多知名企业损失惨重。受地震影响,四川五六月地区生产总值连续出现负增长,主要经济指标明显回落。但总体而言,大震未伤四川元气,四川生产能力没有遭受全局性损害,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没有遭受根本性损失,7月以后全省经济出现明显回升态势。随着恢复重建深入展开,投资规模和消费需求将显著扩大,四川将获得新的增长动力,四川经济有望较快恢复到灾前水平,走上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灾后重建涉及很多领域,本文旨在对岷江上游水电开发、水资源安全与四川灾后重建的之间的关系提出一些初步思考和政策建议。

1 岷江上游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灾后重建的保障

1.1 灾后重建是包括水资源保护在内的系统工程

灾后重建是一项专业性、系统性很强的工程。这项工程,不仅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不仅是经济的,也是社会的、生态的。就灾后的产业发展而言,不少官员提出四川应借灾后重建之机实现产业升级;蒋巨峰省长也指出,重建规划不是“克隆过去”,而是要在原有基础上升级,体现前瞻性;灾后重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使重建后的灾区成为率先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生态文明的新区。这些观点都较好地体现了灾后重建思路的科学性和现代性。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巨大进步为补偿的。”这句蕴涵深刻历史经验与丰富哲理的名言,依然适用于这场地震灾难。任何一次自然灾害都是巨大的挑战,也是学习和转折的契机。我们看到,在随后颁布的《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中,地震和自然环境因素得以充分考虑。事实上,四川灾后重建不能就工业论工业、就农业论农业,四川产业的发展与岷江水资源的保护息息相关。鉴于岷江上游水资源安全对成都平原的特殊意义,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次灾后重建的机会,把过去因习惯和利益的阻挠而难以推进的岷江上游水电建设调整、水资源保护提上重要议事日程。

1.2 岷江上游是成都平原主要供水来源

岷江上游是成都平原最主要的供水来源,被称为是“天府之国”生命的源泉,具有唯一的、难以替代的战略地位。以岷江上游来水为主要水源的都江堰工程,提供了成都平原主要的农业、工业、城镇生活、环境功能用水,其供水量占成都市用水总量的90%左右。但是,由于岷江上游总体水量的逐渐减少,水资源年内分配不均,水电开发过度及水体污染加重,导致岷江上游可利用水量减少,成都平原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岷江水资源的保护对四川重装产业的发展亦至关重要。岷江是德阳重装基地大件产品运输的重要通道。德阳作为全国重要的重型机械装备工业装基地,其大件产品运输多年来依赖于乐山至宜宾段的岷江水道。由于冬季岷江上游来水减少,航道通过能力下降,使其大件产品的运输受到制约。在岷江枯水季节,大件产品运输只能借道成都方向陆路运输,从而增加了协调、运输成本。若能实现岷江下游乐山至宜宾段河道渠化,将有力促进德阳重装基地的大发展。这就要保证岷江上游有较为丰沛的来水量。

岷江上游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成都平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对岷江上游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中,过于注重其能源价值,忽视了其生态价值和综合环境价值,由此带来一系列生态难题。由于岷江上游高山峡谷地貌利于水电开发,岷江上游成为密集型开发的极端,从干流到支流遍布电站。目前岷江干流上有10座主要水库,支流有19座水库,还有许多小规模的水库。这些水库一个梯级接一个梯级,层层截留江水,改变了岷江上游径流的天然属性。尤其在枯水季节,人工引水造成沿江河段河水消失,河床裸露,呈现出人工割裂的破碎情景。电站施工也使岷江两岸的环境显得格外脆弱,地震、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频发生,造成河道淤积、抬高,径流量减少,含沙量增加,以至出现断流。

2006年四川遭受罕见伏旱。大旱之下,维系成都平原生命的岷江水流量减少50%,在汛期出现了数段长达十多公里的干涸无水河道,大片裸露的河床和大块突兀的石头触目惊心。虽然岷江断流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但专家认为,造成岷江断流及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上游水电站大坝截流工程过多,水资源开发利用严重透支。

岷江数处河段频繁“脱水”,已直接影响到依靠岷江供水的城乡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水,特别是水环境容量减小,加重了岷江水污染和水环境的恶化。有专家预测,如不及早采取措施,岷江下游可能变成季节性河流,这又势必影响到岷江下游乐山至宜宾段德阳重装基地大件产品的水上运输,从而使四川重装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难以打破。

1.3 “5.12”地震加剧了岷江上游水电站隐患

“5.12”地震不但带来了巨大灾难,也给岷江上游水电站留下了深重隐患。上游岷江附近本身就是地震活动带,震后一些电站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有的沿江电站设施虽然没有严重损害,但面临的地质条件更加恶劣,施工建设对地质灾害的诱因急剧升级,电站恢复重建面临一系列重大难题。而根据相关规划,2009年底前四川将全面完成灾区小水电灾后恢复重建,2010年底前全面完成灾区大中型水电站灾后恢复重建,虽然规划指出原则上受灾特别严重或恢复投资太高、不符合生态环保要求的部分小型水电项目将不再复建,但面对岷江上游次生灾害频发和水电过度开发等一系列严峻现实,岷江上游水电建设是否应做进一步的调整,如何停止对岷江上游水力资源的掠夺式开发,为成都平原的经济社会人文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水资源环境,确保天府之国的安宁、繁荣,需要我们对岷江上游的水电开发及其后果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政策建议。灾难或许难以完全避免,但却可以通过灾难留下的经验、遗憾与思考进一步完善制度,把灾难带来的

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2 岷江上游自然社会经济特点与水电开发现状

2.1 自然特点

岷江发源于松潘境内的岷山弓杠岭和郎架岭,流经四川盆地西部,全长735公里,流域面积13.3万平方公里,天然落差约3560米,多年平均流量约每秒2830立方米,年水量近900亿立方米,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约1332万千瓦。岷江上游以都江堰为界,穿行于高山峡谷,比降大,以发电为主;都江堰至乐山为中游,流经成都平原,与沱江水系及人工河网组成都江堰灌区,为典型扇状水系;乐山以下为下游,入丘陵地区,接纳大渡河和青衣江后,水量大增,以航运为主,水运年货运量居四川各河流第4位。岷江在青神、乐山间切穿龙泉山余脉,于宜宾和金沙江相汇后始称长江。

岷江上游自然条件错综复杂,新构造活动强烈,地震频发,岩体破碎,是地质灾害高发区。地震是该区地质灾害产生的重要诱因。1933年8月25日叠溪Ns7.5级地震诱发滑坡,堵塞岷江数十处,造成6865人死亡,1925人受伤的严重危害。降水也对滑坡、崩塌、泥石流起到明显的诱发作用。岷江上游降雨集中在5~10月份,是地质灾害的高发期,在此期间发生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占该地区年度地质灾害总数的90%以上。

2.2 社会经济特点

岷江上游包括汶川县、理县、茂县、松潘县、黑水县,民族分布以羌族、藏族、汉族及回族为主,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贫困山区。“5.12”地震前,该区域以旱作农业、林业和牧业为主导产业。汶川是阿坝州的南大门,是阿坝州的“工业经济走廊”、动物活化石——大熊猫的故乡,是我国仅有的四个羌族聚居县之一。松潘历史悠久,是我国古代地处边陲的军事重镇,有“高原古城”之称。“5.12”地震之后,作为受灾最严重的区域之一,该地区颇具优势的旅游业和水电业受到沉重打击。

2.3 水电开发现状

岷江是长江上游水电开发最超前的支流,也是我国水电开发起步最早的流域。早在上世纪50年代岷江水电开发的规划工作就开始了,1956年,完成了《岷江上游综合利用规划报告》,60年代完成了《岷江上游规划补充报告》。1972年岷江干流上的第一座水电站映秀湾水电站建成。改革开放以后,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对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加,带动了岷江流域水电的更快开发。另一方面,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岷江上游丰富的天然林资源被大量采伐,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1998年,随着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小型水电站取代伐木场,成为地方政府投资的主流。到目前为止,岷江上游河段已建成大中型水电站29座,在较小的支流还有许多小型电站约100多座,水电总装机容量达300万千瓦。岷江上游的阿坝州成为四川水能电源基地,地方电网除满足阿坝州地方用电要求外,大量的余电送入四川主网。岷江上游的水电开发程度80%,远高于全国20%的平均水平,也高于国际上对河流水资源开发40%的控制程度。对岷江水资源高强度、掠夺式的开发,势必造成整个生态环境的破坏。

从干流开发现状看,岷江干流都江堰以上至较场河段规划的10个梯级电站,除观音岩电站拟建外,其余皆已竣工发电。它们分别是:天龙湖(18万千瓦,2004年竣工)、金龙潭(18万千瓦,2006年竣工)、吉鱼(10.2万千瓦,2005年竣工)、铜钟(5.7万千瓦,2001年竣工)、姜射坝(12.8万千瓦,2006年竣工)、福堂(36万千瓦,2004年竣工)、太平驿(26万千瓦,1995年竣工)、映秀湾(13.5万千瓦,1972年竣工)、紫坪铺(76万千瓦,2006竣工)。在这些梯级电站中,除紫坪铺为高坝大库外,其余均为引水式电站。紫坪铺电站的规模最大,但并不是为了发电,而是根据水资源的调度需要而建,目的是确保成都平原供水。

岷江上游支流主要包括杂谷脑河、黑水河、草坡河、渔子溪。杂谷脑河是岷江右岸的一级支流。杂谷脑河流域电站梯级建设是原国家电力公司规划“十五”期间开发的“六大一小”水电工程中的“一小”。规划采用以狮子坪龙头水库为首的九级开发方案,总装机容量60.72万千瓦,开发任务均为发电。梯级电站自上而下为狮子坪(18万千瓦)、红叶二级(7.5万千瓦)、理县(3.3万千瓦)、危关(2.5万千瓦)、甘堡(3.05万千瓦)、薛城(9万千瓦)、古城(11万千瓦)、下庄(1.17万千瓦)、桑坪(4.8万千瓦)水电站。其中,理县、甘堡、下庄、红叶二级、桑坪、狮子坪电站已建成,其余均停留在规划阶段。除狮子坪电站为混合式开发外,其余电站均为引水式开发。狮子坪龙头水库电站为年调节,理县、薛城及古城电站为日调节,其余电站均无调节能力。

黑水河梯级开发的任务是发电和供水,按照“流域、梯级、滚动、综合利用”的模式建设电站,其干流按“两库五级”进行开发,总装机容量为85万千瓦,自上而下分别为马桥电站(9万千瓦)、竹格多电站(8万千瓦)、毛尔盖电站(40万千瓦)、色尔古电站(16万千瓦)、柳坪电站(12万千瓦),供电四川主网。

草坡河主要有沙牌电站和草坡电站。渔子溪电站采用两级梯级开发,即渔子溪一级、渔子溪二级电站。该电站仅为发电,无综合利用效益。

此外,根据《四川省岷江上游及供水区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2007),岷江上游较场以上干流河段,由上而下还规划有10多座水电站。

3 岷江上游水电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其后果

3.1 岷江上游水电开发的背景

我国水能资源世界第一,西部尤丰,故有“世界水电在中国,中国水电在西南,西南水电在四川”之说。水电作为可再生清洁、高效能源,具有巨大的市场竞争优势。水电是目前中国唯一能大规模商业化开发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十五”期间国家制定了新的能源发展政策,明确了优先开发水电是今后电力发展的方向。四川省是水力发电大省,全国规划的13个水电基地中有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位于四川境内。全省河流密布,各大中小型河流流域水电站星罗棋布。2007年底四川省水电装机容量1880万千瓦,占全省总装机容量比例约62%,占全国水电总装机比例约13%,是全国水电占比最高的省份。

2002年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新一轮的快速增长周期,与此同时,我国出现全国性的煤电油运紧张局面,煤炭、电力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电力缺口高达2000多万千瓦。在经济高速增长、电力需求激增及巨大利润的驱动下,我国水电开发呈不可阻挡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四川的水电开发受到各方资本的空前青睐,岷江上游的水电开发再次达到高潮:不仅包括五大电力集团入川“跑马圈河”,外资、民营资本都开始把声势浩大的“圈河”运动从中西部的大江大河延伸到更多的中小河流,对全流域进行无节制、超负荷的开发。

无序的水电开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为关注。

2003年,岷江上游“杨柳湖工程”和“怒江水电开发规划”引起了全国范围的激烈争论。这些争论反映了中国专家学者和公众生态环境意识的提高,不再仅仅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问题,中国的水电开发在经历了资金约束、市场约束时期后,开始向生态环境约束时期转折。“杨柳湖工程”因危及著名的都江堰被取消,“怒江水电开发规划”也暂时搁置。但从总体上讲,这次大争论并未影响到岷江上游的开发热潮。“十五”期间,岷江流域仍有大量“四无”小水电蜂拥上马。“十五”期末,岷江上游的水电开发与利益格局已基本形成。“5.12”地震之后,岷江上游、西南地区的水电开发之争再次白炽化。

3.2 岷江上游水电开发存在的问题

反思岷江上游水电开发,存在诸多问题,既影响了其水电绩效,也造成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首先,由于总体规划的失误,上游调节型龙头水库的缺失,使其梯级电站群和等量水体的能源价值大打折扣。科学、高效的梯级开发方案应为上游具有大型水库,通过其年或季调节能力,改善径流的自然分配模式,为下游各梯级电站提供均衡流量,保证整个梯级实现削峰填谷、防洪兴利。美国重要的水电梯级开发规划,如新政时期的科罗拉多河规划、田纳西河规划、1944年的密苏里河规划等都非常重视在河流的干流及主要支流的上游修建大库容龙头水库。美国还在一些流量较小的溪流上游修建了一些专用调节水库,只蓄水不发电,为下游电站服务。这种“一库多用”的水电规划模式,既保证了全流域水电出力达到较高和较均衡的水平,又避免了建设一连串的高坝大库造成的环境、移民代价,无疑是一种水电开发与环保兼顾的优化发展模式。

在岷江上游原来的水电规划中,拟定了沙坝龙头水库及紫坪铺控制性水库,但沙坝电站由于资金需求量大、需要进一步论证等原因至今不能上马(实际已取消),新建的紫坪铺水库位置又太靠后,起不到梯级控制作用,导致岷江全流域梯级防洪能力、发电效益都很低。

第二,在进行水能开发时,只考虑了人类社会的需求,忽略了河流的生态需求。我国的水利开发观念基本是改造自然,追求最大经济效益,在开发中没有采取足够的环境和生态保护措施,恢复河流生态。目前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尚不足以限制不合理的开发行为。在岷江的“梯级开发”、“滚动式开发”中,在利益驱动下,大部分水电站实行“竭泽”式引水,大坝之下是河床裸露、干涸的脱水区,有些干脆把河床卵石作为建筑材料加以开采,破坏了多空隙的河床质,将来即使有了水,水中昆虫的幼虫无法生存,鱼类没有饵料也将无法生还,由此造成对鱼类生境的毁灭性打击。

第三,水电开发急功近利,资源利用方式单一,忽略了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岷江上游应该是发电、调蓄洪水及调节枯水期工农业、生活用水等多目标开发。但岷江上游水电站以单一发电为主,无防洪、灌溉等综合利用要求。而美国西部旱区的科罗拉多河诸枢纽都是大电站兼大水源,有关各州都成立科罗拉多河委员会,对发电用水、农业用水、河沿各州水量分配进行统筹安排。岷江上游单一的、惟功利的资源利用方式,降低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第四,民间资金大量进入,管理失控,开发处于无序状态。由于2.5万千瓦以下小型水电站项目的审批权掌控在地方政府手中,在丰厚的水电效益、国内电力供应缺口日益加大、发展地方工业等因素的驱动下,各地纷纷招商引资,上马小水电,导致水电开发失控。这些小水电在建设时没能执行严格的抗震标准,并且大多都没在水利部或电监会大坝中心注册,只由当地政府管理甚至乡镇一级政府管理,致使地震后受灾信息统计困难。而过度开发的水电必然要为电力资源寻找出路,于是,引进高污染、高能耗企业成为绝大多数地区的选择,这又加剧着河流的污染。

民间资金的涌入,投资主体的日趋多元化,也导致利益冲突时有发生,电站蓄水、取水不规范现象较过去更为突出。由于梯级电站之间的水力联系,下游电站的运行方式对上游电站存在很大的依赖性,但各电站分属于不同的企业管理,因而在发生利益冲突时,无法提出有效的解决方式,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防洪安全非常不利。

第五,水电开发利益分配不平衡,地方所得太少,不足以弥补生态环境方面的损失。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投资看,岷江上游梯级开发的巨额投资仅用于水电开发而没有投入到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更极少用于该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少部分农民也仅靠卖砂石、搞运输等手段而致富,尚不能有效带动岷江上游社会经济发展和水土保持工作;二是从结果的公正性看,流域水电开发中对流域产生的不利影响,需要通过科学、公平的评估,在水电开发取得的利益中将需要补偿的费用留下来,用于流域的环境和生态补偿及修复,既保证所开发流域的可持续发展,也保证流域内居民从开发中得到利益。但现实是利益集团将水电开发的利益带走,而给流域留下很多生态问题,留给地方政府的也仅是所占比例很少的税收和财政收入。

岷江水电开发之所以失控,很大程度上与目前的分级管理体制有关。从项目的审批、建设和管理来看,25万千瓦似下的中小型水电站大多数都掌握在地方手中。各地从GDP增长和财政收入、发展经济和脱贫致富考虑出发,开发失控自然难免。

管理体制上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水电分家、“多龙治水”。目前水电规划由电力部门编制,水利部门只是提供意见。随着水电投资主体和渠道的多元化,水利部门在不能全方位掌握项目立项、投资审批权的情况下。对整个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难以进行有效的管理。而且,水电开发作为专项规划应该服从流域综合规划,而我国流域综合规划明显滞后于流域水电开发,对水电开发难以起到制约和指导作用。岷江上游原有的水利开发规划仅仅是一个行业规划,对生态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考虑不足,即使这样一个规划也没有得到严格的执行,成为造成无序开发的基本原因。

3.3 岷江上游水电开发的影响

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双向的。主要的正面影响为:一是在遭遇严重洪灾和持续干旱等生态环境灾难时,大坝蓄水对减轻严重洪灾和持续干旱有重要作用。大坝在防洪、灌溉、供水方面的作用,本质上就是减轻和防止生态环境灾难的发生。从这一意义上说,大坝工程本身就是生态工程。二是水力发电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空气质量。我国是一个空气污染严重的国家,根据UNDP《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1年全球20个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我国占16个;根据世界银行预测,2020年中国将为燃煤污染导致的疾病支付3900亿美元的费用,相当于当时GDP的13%。因此,优先发展水电对我国意义重大。三是可以改善局部小气候和生态环境。某些高坝创造了大型人造湖泊,改变了当地环境和景观。许多水库都已成为著名的风景区,某些具有广阔水面的平原水库成为非常美丽的公园和鸟的栖息地;同时,还可以利用水库蓄水向湿地、干枯的湖泊补水,改善生态环境。

但是,毫无疑问,水电建设必然要改变河流的自然

状态,改变河流中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从而带来生态效益的负面影响。岷江上游水电开发是一个大规模的梯级电站群体,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且相当复杂。水电站的修筑,对水生生物和陆生生态都将产生沉重的打击。电站的影响绝不仅仅是毁灭几种鱼类,而将对一个山区环境产生立体的负面影响,比如会引起山体滑坡和水土流失;人从河谷迁到坡地,为了生存,又会自然地砍伐辟地,破坏水土涵养地,形成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破坏的恶性循环链。

岷江上游水电开发改变了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导致生态系统的紊乱。其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可以具体归结为:阻断了河水的流向和水量,致使下游河道断流、湿地萎缩甚至干涸;改变了物种的生存条件,导致流域生物多样性锐减;减缓了水流速度,削弱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加重了水质污染程度;泥沙淤积抬高了河床和河水水位,加重了洪水威胁;已建电站大多未采取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措施,形成了独特的岷江上游弃渣污染带,危及行洪安全;电站蓄水以后,对两岸有一个再造过程,可能会诱发地震和地质灾害;移民搬迁加剧了库区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大坝建设增加了发生重大生态事故(溃坝、溃堤)的危险;大坝修筑给区域生态景观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消极影响。

4 岷江上游水资源合理开发的保障措施

4.1 源头控制系统规划

首先应该从源头控制,对水资源的开发进行系统规划。水电开发要承担人与自然和谐的责任。对岷江上游水能资源进行适度的开发,使岷江生态保护和水电开发得以协调,应是一条可行的路子。为此,应打破行业垄断和行政区划,重新审视和制定与全流域环境承载力相协调的发展规划,强化流域开发利用规划环评;不仅仅考虑单个项目的影响,要从全流域的角度出发,对所有的项目叠加起来之后的影响统筹考虑;建立项目运行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

水资源的综合规划是政府行为。目前我国流域规划已落后于水电建设,许多“十五”、“十一五”拟建项目,尚无流域规划可依。流域规划是合理开发的核心,是实现区域发展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政府应加快流域规划,赋予流域规划以法定性、权威性和约束性。在规划时应因地制宜、因生态制宜,选择适当的开发目标,充分考虑防洪、供水、发电、航运、生态保护等多种因素,控制流域水电布局,促进有序开发,肩负起河流保护者的责任,成为河流生态系统的代言人。

4.2 适时调整水电开发思路

岷江流域水电站被称为“地震带上的水电站群”。岷江上游处于新华夏构造体系的龙门山断裂带,地质活动频繁。根据水利部公布的数据,四川汶川大地震造成全国水库出险2380座,其中四川1803座,四川出险的水库中有溃坝险情的69座。全国发现堰塞湖共35座,其中四川34处。全国水电站受损803座,其中四川481座。这些震损水库潜藏水患威胁。由于地震之后岷江河谷地质环境更加恶劣,地质安全形势进一步恶化,在灾区水电站的恢复重建中,一方面应加强监测,建立岷江全流域水电工程地震监测台网,确保水电工程的安全性;另一方面,要做好调查和评估,对于已失去基本功能,或因经济、安全原因不宜再运行的小坝、老坝,要有计划的废置、拆除;对震损严重而又需复建的水电站,要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计复核,将中央财政对受损水库、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给予的投资补助资金用到刀刃上。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能源战略、区域经济战略不仅仅要依靠经济学检验,还应受到地质地理学的约束。西南地区是我国规划建设的重要水能基地,国家规划的13个水能开发区,西南地区就占了7个。目前中国西南的水电开发,有许多建成或在建的高坝大库都是在有强烈地震活动的断裂带上,许多重点水库与地震带交错甚至重合,如位于鲜水河地震带、安宁河地震带上的大渡河、雅砻江的梯级电站、马边——昭通地震带上的金沙江中下游梯级电站等。对此,应尽快组织专家对岷江、大渡河、雅砻江等地的水电开发项目从地质、地震、建设、环境等方面做一次重新审视,反思这次地震中水电站出现的问题,按照国家《防震减灾法》的规定,加强地震安全性评估;适时调整水电开发思路,结合规划环评,按照开发与保护并重、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重新确定西南地区的可开发水电资源量,对西南地区密集、高强度梯级水电开发的整体布局做出必要调整,切忌在重大问题未落实前草率上马,让子孙后代为我们做出的错误抉择而感到遗憾。

4.3 实行最低流量生态管制

如何在水电开发利用中更好地保护好环境,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既涉及观念和理念问题,也有技术和方法问题。真正的水电进步,不只是表现在水电装机的增多和水电发电量的增加,还表现在水电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上,表现在水电企业勇敢地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上。在暂时无法改变现有电站布局结构的情况下,应遵循科学、适度、合理、可持续原则,强制规定保证河流水体生态的最低流量,禁止将全部天然径流引用为发电流量。实行最低流量生态管制,也有利于促使工程项目业主采取更多的生态补偿措施,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缓解水电建设对于河流生态系统的胁迫,同时保证下游河段的供水需要。

4.4 统筹管理流域水资源

水资源的天然分布是以流域为系统的,加强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是水资源科学管理的基础。美国早在1908年就提出了流域管理的概念,认为流域水环境是一个整体,在管理上应统筹考虑,并在1933年成立了全流域统一开发管理的行政机构,进行全流域的综合治理,以追求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整体效果,缓解不同部门之间的冲突,提高流域水资源管理的效率和效益。我国现行流域水资源管理涉及水利、电力、土地、林业、农业、环保和交通等部门,基本上属于分散型管理体制。“多龙治水”的结果,人为地割裂了水资源循环利用的优化配置体系。只有建立起对河流水资源治理开发负全责的统一管理机构,才能真正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为此,必须加快四川水电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强化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在此,我们再次呼吁设立岷江流域管理机构,或由四川省水利厅统一管理岷江流域的开发与保护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加强流域总体规划,彻底解决目前存在的管理多头、开发无序、监管不力等问题。

4.5 建立技术性重大公共决策机制

评价任何一个水电建设项目都应该以实现长远的、根本的、可延续的人类综合福利为目的,都要做到经济上的有效性、社会上的公平公正性和环境上的可持续性的统一。由于大型水电建设甚或跨流域调水等问题的论证涉及环境、地质、水利、生态等多门学科,任何单一专业领域的专家都无法全面掌握所有方面可能产生的问题,因此,对大型水电项目的论证除了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科技条件,关键还要建立一个现代、文明的技术性重大公共决策机制,对发展的需要和被选方案进行科学、深入、广泛的论证。同时,还应建立一种可以调节重大公共决策中的各种利益诉求的机制,用制度保证科学决策、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使公共决策既能有效地制衡开发商、最大程度地符合公共利益,同时又不会阻挡任何真正有利于国计民生的重要工程。

作者:郭 岚

流域性水电开发管理论文 篇2:

寻中国江河治理之道

涓涓不壅,终为江河。我们不能坐等不可逆转的江河生态恶果。电力行业的利益会消长,电力产能会过剩,但是江河的福祉之于一个在生态文明方面亟待休养生息的民族来说,却有不可承受之重。

大江大河是古老而复杂的生态系统,所蕴涵的是比区区发电效益大得多的資源和跨代的多重价值:他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提供多种生态服务,哺育伟大古老的文化,其可货币化、难以货币化和不可货币化的巨大价值必须做到三者兼顾。过去十多年来,中国民间环保组织采取过许多直接行动,深入河流上游地区公众参与的“飞地”(由于人口分散,信息流通困难,甚至语言的障碍等)实地考察和监督,指出了过往水电开发中的许多经验教训。

中国民间环保组织在2012年发布了《中国江河的“最后”报告》。在四年的时间里,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官方和民间环保领域在江河面临的重要挑战方面存在重要的共识。生态影响争议较大的一些项目得到暂缓。“十三五”规划中,怒江已经不再是水电发展的基地,国家公园建设正在成为怒江发展新的主流认识;小南海也处于停滞状态。民间环保界把这种改变解释为政府各方在生态红线策略上采取的生态文明之举。

但是在稍显安慰的同时,我们还要继续呼吁,天平的砝码仍然严重地偏向水电开发的一边,江河生态保护的多重利益仍然没有在制度和政策实践中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多关键问题仍然积重难返。

首先是电站的决策和审批缺乏制度保障,表现在三个具体方面。一是审批过程中本末倒置:江河流域综合规划的出台,以及流域综合规划的环评过程一直滞后于单体电站上马的速度,始终没有对过热的电站开发项目发挥及时的指导和管理作用。审批决策中多采用老规划,而即使其他的规划制度如《国家生态功能区划》对单个电站也没有具体实质的约束力。二是公众参与的价值、渠道与方法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江河水电开发决策中环保组织和公众的声音被严重边缘化。对于有争议项目,公布的环评报告应该以全本公开为常态,申请公众听证会等请求应该具体落实而不再石沉大海,居住在江河中、下游的公众不能再以非直接利害关系的理由遭到拒绝。把下游公众以非直接厉害关系挡在公众参与过程之外,实质上是对江河保护需要全流域管理这一科学共识的否认。三是“三通一平”开工规定的制度缺陷造成了大多数水电站未批先建的乱象,“三通一平”实际上已经变成电站项目“先上车后买票”的“许可证”,绑架项目审批的过程。在金沙江中游一库八级的梯级开发中,八个电站有七个亮了公众参与的红灯,而其中有三个都是“三通一平”造成的。此前2005年还有金沙江下游梯级中的溪洛渡和向家坝电站也存在未批先建的问题。

其次,水电移民日益与民族地区的团结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移民的妥善安置以及其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是一直困扰水电行业的重要问题。移民为水电集团做出牺牲,而得到的补偿标准仍然很低,能不能拿到补偿也是问题。在搬迁和安置过程中,使用恐吓、威胁和其他侵犯公民权益的简单粗暴手段,导致了移民社区对政府和社会的不满情绪。“十二五”和未来的开发计划中,水电发展将向江河上游和西部腹心地带推进,进入少数民族集居区域时,民族和谐稳定与水电开发的矛盾势必增加移民工作的难度。《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保护少数民族的公民权力和特殊文化实践的权益,他们的世居文化传统和生计来源与自然资源的集体使用和集体管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可是,对移民的补偿是按照现代私有产权的概念来制定和执行的。这种差异,不仅带来移民工作沟通中的误解,出现文化之间不平等带来的冲突,还在计量移民补偿时,对迁出社区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迁入地如何让移民社区安居乐业,在心理、就业、教育、养老、文化传承和社会资本的重建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小的挑战。总之,西南江河上游的水电开发必须重视解决民族地区和谐稳定的重要问题。

再次,中国河流的生态系统已经受到严重破坏,水坝建设改变了河流天然的流水生境,直接导致了珍稀鱼类的减少和灭绝。已经在2012年在当地获准举办了“三通一平”开工典礼的小南海电站项目,就属于在长江主干道上破坏淡水生态系统和珍稀特有鱼类的示范标本性水电开发项目,而值得在此重提: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就是为了减轻因三峡工程建设带来的不利影响。首先在1997年建立了其前身长江合江—雷波段珍稀鱼类省级自然保护区,2000年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随着长江上游-金沙江干流梯级电站群的上马,金沙江下游向家坝、溪洛渡两个大型电站又侵占了这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与缓冲区,迫使保护区在2005年由原来的合江—雷波段向下迁移调整至重庆三峡库区库尾至宜宾向家坝坝下的江段,并增加了赤水河干流以及岷江干流的宜宾至月波江段作为补充,保护区更名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是,小南海电站的提出再次不顾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及其生态的重要性,修改保护区。对母亲河主干道的生态都可以反复突破江河的生态红线,更何谈其他的河流保护?行文至此,我们希望小南海电站的暂时搁置不要再出现新的反复,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已经没有地方可退了!

此外,水电站建设对下游河道和湖泊造成的干旱困境已不再是抽象的问题。洞庭湖、鄱阳湖日益加重的干旱和工程解决之道已经引发新的社会分歧。2017年1月开始,社会各界质疑130多亿的鄱阳湖枢纽工程是否可以解决另一个水利工程曾经保证不会导致的生态负面影响,是否还会导致其他不可逆转的,但暂时又无法充分预见的生态和社会后果,工程本身是否还包含其他不便于公开的经济动机。如此多的关键问题缺乏基本的共识,如何能够草率决策?因此多家环保组织多方呼吁江西省彻底放弃建闸蓄水的方案。

事实上,在西南地区建造的水坝已经淹没了大量肥沃的河谷土地,并且由于河流丧失自净能力,库区造成严重污染。梯级大坝的累计影响,使生物灭绝,有河无流,最终会影响到食物链最上游的人类。不仅如此,水电站的生态补救措施也形同虚设。在金沙江中游梯级开发中,阿海和梨园作为两个金沙江干流上的水电站,都计划把一级支流水洛河作为就地保护珍稀特有鱼类的重要生境。但事实上水洛河上一库十一级的水电建设几乎和两个干流电站同时开始,金矿开采也处于失控状态。事实上,就在写稿之时,还有公众反映:被叫停的各地小水电中,仍有迹象表明,当地政府存在冲动,招商引资高污染高耗能的冶炼企业来当地办厂,消耗多余的水电产能,造成更多的江河与环境污染。金沙江水洛河的开发以及前边介绍的小南海电站的论证过程都是无可争议的案例,不仅反映了水电站的负面影响,也是无序决策,有法不依的结果。

另外,中国西南的地震风险不容忽视。中国西南作为地质和地震活跃带上的高风险区域,尊重自然规律,科学决策的道理显得尤为重要。在地震风险分析的专业领域内,对西南电力开发一直存在不同的意见。野外地质考察的资料也证实,西南江河由于特殊地质构造、恶劣的地质环境和地震频发的特点,曾经发生过多次烈度较高的地震并引发众多的大型塌陷,造成河流改道和堰塞湖的危害。水坝既是触发因素同时也是受害者,更可怕的是,个别大坝在梯级电站中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地震专家建议,应该在大型水电工程规划和审批过程中,把溃坝等重大事故的应对预案列入项目审批的重要内容。西南水电的地质风险是个存在巨大争议的话题,应该让不同的意见都有充分的表达机会,并公开国家中长期地震预测的资料。在地震与水电开发的决策过程中,多多考虑预先审慎的科学原则。

最后,水电大坝管理的任务将日益加重。中国应该尽早停止向河流险滩和上游继续开发新水电的步伐,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在已建大坝群中挖掘新出力的潜力和效率,同时维护大坝的安全,消除各种隐患和风险,减少大坝的生态影响,尽可能恢复和维持生态流及其生态服务,帮助大坝移民社区重新安居乐业等。中国在“十一五”计划之后,无论是水坝总数、高库大坝总数,以及水电装机的总量,早已在世界范围内鹤立鸡群。大坝一定是有其工程使用寿命的。几十年后,水电公司将如何处理江河上不断退役的大坝?这些高库大坝全周期的成本和代价,恐怕要纳税人甚至子孙后代帮助水电公司来承担了?

基于世界范围内已经认识到的河流生态和水利开发挑战,人类急需转变对河流的态度,采用更长远和全面的眼光来规划和开发河流,维系河流从源头到入海的全流域完整性。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体制改革的亮点和环境保护制度化的方向。为了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在江河治理的工作中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应该树立有利于江河生态恢复和可持续发展的江河生态文明观以及和谐的、有底线的、公正的流域大局观。

保护和恢复河流生态的关键在于认真对待以及尊重整条河流的流域。从流域层面思考就是把河流看成是陆地、水文和生态有机结合的复杂生态系统。对生态系统在任何一个点上的冲击和改变都会影响到其他各部分。保护河流就意味着保护水源、土壤、森林、生态系统、甚至空气。我们应该摈弃“控制”“驯服”河流这套不科学的话语,人类无法“控制”一个流域。我们需要认识和尊重土地、森林、水和大气之间的复杂交换,并且去适应这种复杂性,而不是相反地通过工程技术去控制和简化它。尊重流域也是尊重不同流域的区别和多样性,以及依靠流域生存的自然和人类社区。

自大禹治水改变其父的治水方针,变堵为疏最终取得成功。以疏为主的治理方式也体现在后来的郑国渠、都江堰、大运河,但黄河的治理却使用了以堵为主的方式,留下地面悬河等后患。水与土地、森林、矿藏一样,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现在的江河开发缺乏人文关怀,支撑集体精神生活的民族文化因而遭到破坏。保护江河,要从重塑价值观开始,重新树立和谐平衡的生态文明自然观。

中国江河的流域管理和综合规划必须建立在清晰完整的生态红线基础之上。在世界范围内,借鉴在江河开发和保护的问题上已经走了弯路,同时也正在尝试改善的经验和教训。有关江河生态红线的划定,理应包括自由流淌的河流和河段,并作为禁止开发区,禁止任何水电开发、大型灌溉或造渠的工程。并为之立法和执法做出保证。

中国现在还缺乏明确的河流法律和管理办法,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出发,科学管理发展和保护之间的平衡。尤其是正在进行无序、快速水电开发的西南地区,因其风景独特、物种丰富、民族众多、地质复杂,相关建设决策过程应该更考虑可持续性,决策更加透明公正。

建立和完善江河治理和水电开发决策中的公众参与和公众监督制度,保证江河流域的综合规划及其规划环评落到实处,必须阻止梯级开发和单体项目审批程序被置于流域规划之前的错误做法;多开展水电开发与地质风险的野外研究,公开论证应该多倾听不同意见,让水电风险的分析更充分,更让公众信服。水电站项目的决策必须严格执行项目审批的程序,尽快废止早已不合时宜的“三通一平”政策,出台新的审批规定:要求项目必须在主体工程环评审批程序彻底走完之后,方可开工。对于数目庞大的水库大坝群,应尽快完善其管理机制,特别要重视引入水电公司对水库大坝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终身责任制和分期申请审批制。水电公司将完整真实的经济责任转嫁给纳税人的行为如果得不到抑制,水电开发加速快上的热劲就不会消退。同时,江河生态红线的划定必须尽快落实到地面,在已建和未建保护区的河段开展及时、抢救性的研究和红线划定工作。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动河流的立法保护。

回顾每个突破制度底线匆匆上马的水电站项目,项目论证的理由都要提到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能源需求。可是,水力电力生产已经不再拥有原来的冲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16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曾指出:全國电力总体供过于求,部分地区电力供应能力过剩相对突出。西南水电产业“弃电”问题更加显著。报告建议:当前中国应严格控制新电厂开工规模,优化增量结构;加快解决“弃水”“弃风”“弃光”的突出问题。面对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化与国家经济转型的新形势,优化已有产能远比新建产能更为重要而有意义。以此同时,国家已明确:长江不再搞大开发,而需要大保护的政策指引,长江流域生态恢复工作已提上日程。总之,水电项目审批与决策,水电行业发展都到了摈弃原有电力独大的理念和实践的时候了。必须调整水电行业利益强压江河生态多重利益的局面,真正开始追求多赢的江河生态效益。

作者:李波 于音 姚松乔 郭乔羽

流域性水电开发管理论文 篇3:

关于做好流域水电项目档案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

摘 要:流域水电工程是我国民生建设中的重要工程之一,工程建设周期比较长,建设环节比较繁杂,在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信息需要相关单位对其进行科学管理。本文主要对流域水电建设项目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采取的有效措施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未来面临机遇与挑战的战略思考。

关键词:流域;水电项目档案;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

引言:档案工作的3个走向:档案工作走向依法管理、档案工作走向开放、档案工作起向现代化。诚然,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档案工作也不例外。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存在不少弊端,已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因此,相关单位要对传统档案管理模式进行科学改进,构建档案信息化建设平台,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促进档案工作走向现代化。

一、调查分析

(一)流域水电项目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1.流域水电建设项目一般是同一个项目法人单位在一条流域上开发建设多个项目,各项目在地域位置上又相隔很远。构建一体化的数字档案系统,该系统的有效运用,能够使得全流域的水电项目档案信息资源相互连通,并且也能够实现信息共享。在将档案信息资料挂接、录入档案信息系统之后,相关工作人员就可以通过登录系统平台,查阅相关信息资料,以此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同时也能够提高档案资料的利用率,发挥出档案的实用价值[1];

2.信息化的建设能够提高水电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规范性,也能够对档案业务工作过程进行全面的管控,与此同时,信息化管理模式,还能够辅助上级部门对相关档案业务进行有效的指导与督查。另外,信息化的档案管理,能够提高档案资料归档、编目、查询等多个业务工作的现代化水平,促进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也能够增强档案管理效果[2];

3.利用数字化的档案系统,能够对档案资料进行浏览、查询以及下载,满足相关工作的需求。而且在实施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模式之后,相关工作人员还可以在数据库系统中,通过在检索栏中输入关键字、主题词,实现对档案资料的快速查询,大大提高了档案资料的查询效率,使得资料查询更加便利,促使档案资料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也能够实现对档案查询借阅过程的管控,这样则能够掌握更加全面的信息。通过信息系统进行资料的借阅,可以掌握用户的相关信息,同时也能够在网络平台上对借阅者进行催还,避免资料出现遗失现象;

4.在数据系统中录入流域范围内的档案资料,能够保障其安全性与完整性。在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模式中,可以实现对各种档案资料的备份,这样在数据系统出现问题致使档案资料损毁后,则能够进行档案资料的恢复,进而保障水电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另外,相关单位会对数据系统进行定期维护,也会增强其安全性能,以此防止病毒及黑客的入侵,有效保障了档案资料的安全性[3]。

(二)流域水电项目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对于流域水电项目工程而言,其自身施工建设所消耗的时间较长,且参建单位相对较多,工程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出大量的数据资料,致使项目档案的形式、内容愈发丰富。在这种情况下,对档案管理的专业性要求也会同步提升。然而,就实际情况来看,不同参与项目建设的单位,在档案管理水平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其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也不一样,一些参建单位对于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度也较低,这样不仅会影响到项目档案管理基础工作的落实,也会影响信息化建设进程[4];

2.在建设流域水电项目工程时,其中产生的大量纸质信息资料,没有被及时转化成为数字形式,导致相关信息系统只是录入了相应的档案编目,并没有将相关电子文件的具体内容录入其中,这样也无法实现信息化的档案管理,相关单位依然在使用纸质档案管理模式,在这种情况下,水电建设项目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很难顺利开展;

3.在针对水电项目档案管理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时,应该结合具体的工作内容,制定出科学完善的信息化档案管理机制,借此提高信息化档案管理的规范性,使其能够有序开展。但是,就实际情况来看,信息化档案管理制度并不完善,甚至有些单位根本就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导致信息化的档案管理工作在开展过程中,会出现不良操作行为。比如,部分管理人员没有对电子文件予以同步挂接,致使相关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资料不相匹配,甚至出现信息遗漏、录入措施的情况。

(三)流域水电建设项目档案信息化建设采取的有效措施

1.转变观念,建设完善的数字化档案系统

在具体的档案信息化建设中,有关单位已经针对流域水电建设项目的档案资料管理情况,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完善的数字化档案系统,而且要在该系统中增设功能模块,比如,检索、浏览、分类等多个功能模块,以此提高档案管理的便利性。另外,相关单位要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平台,通过该平台与他人共享部分档案资料,这样也能够使档案资料得到充分的利用。与此同时,还应该增强数字化档案系统的安全性,可以通过建立防火墙、安装杀毒软件等方式,提高系统对网络病毒、黑客入侵的抵御能力,也可以应用密钥登陆、身份识别等方式,强化系统的保密性,避免出现信息泄露及损坏等情况,保障档案资料的安全性。据华电集团官方数据显示,该集团2019年已经组建了数字档案馆系统,将“OA、商秘、档案”三合一,向档案现代化管理方向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2.加强管理,规范数字化档案管理流程

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对以往的纸质档案管理流程进行合理改进,使其更符合现阶段的信息化档案管理模式,进而提高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及有序性。基于此,在对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存档时,应该借助扫描仪这一设备对纸质档案进行扫描录入。而纸质档案的数量很多,就导致扫描录入工作量很大,在这种情况下,短时间内无法对全部档案资料进行扫描,相关管理人员则要按照相应的原则开展這一工作。针对已经形成的档案,要选择长期保存、保存价值能达到30年以上、完整准确、实用价值高的档案予以扫描录入,对于短期保存、利用价值较低的档案资料则可以暂缓处理。另外,对于相关参建单位移交的有关纸质文件,应该同步移交与之相匹配的电子文件,如果没有相对应的电子文档,则要对纸质文件进行扫描加工,以此建立电子文档,接着就要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对电子文档进行归档保存。

3.提高重视,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

相关单位若想对流域水电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进行有效的信息化建设,并提高信息化档案管理效果,首先就要转变自身传统的管理思想,对信息化档案管理内容及作用予以深入了解,提高对信息化档案管理的重视度,推进信息化的建设进程。另外,有关单位如果想要提高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还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信息化建設提供充足的资金,这样也能够采购所需的软硬件,为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开展配备齐全的设施设备,进一步提高信息化程度。其中基础的信息设施设备包括计算机、扫描仪、存储器等,软件设施则包括计算机操作、数据库管理等多个系统。此外,档案管理人才也是信息化建设所需的重要资源,高素质的专业档案管理人才,能够将信息化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二、战略思考

相关单位要推进数字档案馆系统的建设,应立足于国家信息资源战略高度,在国家重视的层面,加大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虽然我国数字档案馆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数字档案馆系统建设成本高、日常维护专业性强等问题,导致建设周期长、见效慢。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数字档案馆系统的技术研究和创新,才能全面建设高效、有序的数字档案馆系统。

(一)加强用户端目录与后台数据库容量的同步建设。

当前,随着办公自动化的快速发展,电子文件已经成为企业在管理流域水电建设项目中信息资源共享的一部分。电子文件的挂接与实体档案的进库必须同步,才能适应流域水电开发各项工作的需要。如果前端目录数据与电子文件在上传的过程中后台数据库容量跟不上或者其它原因导致不能同步,这就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档案工作效率。另外,通过定期收集用户端对档案管理系统的使用情况,汇总系统各模块的使用频率,将一些“僵尸”模块作特殊处理,同时也对常用模块进行功能强化,对系统做优化升级,以此提高档案信息化工作效率。

(二)重点采用新技术实现数字档案馆系统建设的创新。

众所周知,流域水电工程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项目文件资料数量多、数据量大,相关单位要做好纸质档案验收归档与电子文件同步挂接,光靠普通人力来工作效率较低。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新技术、新型的科学设计以及新型数字化辅助设备进行全面统筹管理。彻底从传统的的档案管理模式中走出来,用创新的思维对档案进行全面的管理和思考。

总结

流域水电项目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相关单位应对当下自身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并结合中央出台的相关政策,通过采取一系列的强制措施和手段,助力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升级,为推进流域水电工程档案工作实现现代化管理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邢京燕,候洁.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意义与措施[J]. 档案天地, 2020(12):2.

[2] 陈加. 水利水电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和利用[J].  2020.

[3] 王薇薇. 水电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水电站机电技术, 2019, 42(10):3.

[4] 赵奎安.对构建数字档案馆建设的新思考[J] 2019.

作者:田贵春

上一篇:音乐对美育影响分析论文下一篇:中学生档案科学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