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道德教育论文

2022-04-16

摘要:反对传统的道德灌输、确立共同的核心价值、在实践中培育美德、兼容并包是当前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理念的四个维度。其实现方式是: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协同机制;创建“生活化”的实践模式;建构多维的核心价值观传导体系。当前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具有借鉴意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校道德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校道德教育论文 篇1:

城市化背景下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的创新

摘 要: 城市化的发展给乡村道德建设特别是乡村学校道德教育带来了冲击和挑战。家庭道德教育和社会道德教育的乏力,使学校道德教育在乡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凸显,乡村学校承担着更重的促进学生道德成长的任务,但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的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创新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的任务十分紧迫。乡村学校道德教育应该树立以人为本、德育为先、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进行积极取向的道德教育等理念。推动乡村学校道德教育路径的创新,应调整道德教育目标、完善道德教育内容、挖掘道德教育资源、改革道德教育方法。

关键词: 城市化;乡村学校;道德教育

城市化一般是指一个地区的人口向城市、城镇相对集中的过程,这种人口向城市集聚、空间向城市融合的过程也即“乡土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的过程。在城市化过程中,相伴发生的是以农业的工业化、农村的城镇化和农民的市民化为基本内容的乡村社会变迁。传统农业乡村社会的这一变迁,推动了乡村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促进了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使得乡村道德价值观念和伦理关系的图景发生改变,进而对乡村道德教育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城市化进程中,家庭、家族、邻里等传统血缘或地缘共同体在乡村道德发展中的影响力趋于弱化,各种现实的原因也使社会道德教育效果不够明显,在此背景下,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城市化的推进使乡村学校道德教育面临诸多挑战,学校道德教育的创新成为乡村社会道德建设极为紧迫的任务。

一、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学校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

城市化的发展,首先表现出对乡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乡村现代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发展都提升了乡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城市化在带动技术进步、促进生产力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也会加强乡村的对外交流,推动乡村文化的发展。城市文明和城市文化进入乡村社会则会改变乡村居民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乡土中国”向“城市中囯”的转型发展在提升乡村道德水平的同时,也给乡村道德建设特别是学校道德教育带来诸多挑战。

1.城市化进程中乡村社会呈现道德迷茫状态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向城镇转变,农民向市民转变,传统的乡土伦理在城市化过程中渐趋淡化,新的生活方式使人们在道德观念上感到迷茫。在乡土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在新的道德观念体系形成前,社会仍然处于一种道德“真空状态”。城市化发展导致传统乡土伦理中的家庭伦理观念淡薄,部分家庭成员之间情感淡漠,亲情缺失,责任感模糊。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一些人环境保护意识缺乏,遵章守纪观念淡薄,社会公德意识不强。一些乡村居民进入城镇企业工作后,对企业规章制度的要求感到不适,也不能很好地遵守爱岗敬业的道德规范。此外,乡村的城市化变迁必然会伴随着各种价值观念的涌入,西方文化中消极、不健康的因素造成了乡村居民道德观念的消解。一些人受此不良影响,出现理想信念动摇、价值观迷惘、道德观混乱、个人主义膨胀等现象。“由于传统道德所构筑的理想与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因素之间的巨大反差造成了一个信仰的断代期。” ① 这些现象在乡村青少年的道德成长中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2.城市化发展中家庭和社会道德教育的乏力使学校道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凸显

随着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乡村家庭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些父母过分溺爱子女,设法满足孩子的各种物质要求,但却漠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不良行为,放松对子女的道德教育,导致一些中小学生道德意识淡薄、道德行为失范,而一些父母甚至未能意识到子女道德成长问题的严重性。城市化背景下,一些家长自身的道德意识呈现混乱、迷茫状态,家庭道德教育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在乡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问题上,父母外出打工后,绝大多数孩子是由祖父母监护的。父母道德教育的缺位,祖父母监护和教育的不力,使留守儿童在成长中面临很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道德问题的易生性表现为道德认知易欠缺、道德品质易弱化、道德行为易失范等。 ② 市场经济的局限性给乡村市场主体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市场的逐利性使得一些乡村居民拜金主义、金钱至上观念膨胀,甚至有一些人唯利是图、见利忘义,乡村经济交往中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坑蒙拐骗的现象时有发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使乡村社会道德教育难以发挥应有的功效,于是,促进乡村青少年的道德成长、开展对乡村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任务就转移到了学校。

3.乡村学校道德教育效果不明显

虽然乡村社会道德教育及家庭道德教育所遭遇的问题使学校道德教育的地位凸显,但是,目前我国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的效果与预期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学生们在道德規范遵循、道德心理发展、道德能力提升等方面的表现,总体上还有较大上升空间。一些乡村学校的道德教育理念落后、教育方法陈旧、教育效果较差,再加上学校对道德教育工作考核的漠视,导致预期的道德教育目标难以实现。大多数乡村学校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导,对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学校道德教育课程的教学时间没有保障,常被其他课程挤占;德育师资队伍情况更是堪忧,专职的德育教师严重缺乏。在乡村中小学,德育教育课程安排课时较少且常常被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教师占用。德育相关课程也常常由行政管理人员或其他课程的教师兼任。一些学校开展道德教育也仅是进行道德说教,不强调学生道德习惯的养成、道德观念的培育,不重视学生的道德实践,难以让学生实现道德上的知行统一。所以,乡村学校的学生也随之形成重智育轻德育的观念。

二、城市化背景下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理念的更新

城市化已经深刻影响乡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乡村学校道德教育在城市化背景下面临的各种挑战也呼唤道德教育理念的更新。道德教育理念是相关的教育主体在道德教育工作中形成的对于道德教育目标、作用、方法等问题上的总体观念。目前,乡村学校在应试教育观念支配下总体上仍然是重智育轻德育,陈旧的道德教育理念不能适应城市化发展的要求。在破解乡村学校道德教育难题中,道德教育理念的更新是首要任务。

1.乡村学校道德教育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立德树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教育事业的核心要求。城市化背景下乡村思想文化发展的环境极为复杂。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定位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应该是乡村道德教育要坚持的根本理念。良好的道德素质是乡村青少年发展健全人格不可缺少的条件,乡村学校树立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理念就要求道德教育工作者要把青少年道德观念培养与青少年全面发展、人的现代素质培养结合起来,强调对青少年的发展性关注,实现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的人性化。乡村学校道德教育中应该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道德教育工作中应该注重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因人施教,把握学生的道德个性特征,了解学生的道德发展需求,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既要努力实现社会对学生成长的要求,又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求。

2.乡村学校道德教育应该树立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道德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具有基础性的意义,这必然要求教育工作要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要求为新时期城市化背景下乡村学校道德教育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学校要面对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的冲击和挑战,道德教育成为乡村中小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的重要依托。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乡村学校应该改变一直以来重智育轻德育的观念,改变重视学生考试分数、轻视学生成人的思想,把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道德教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乡村学校应该强化育人为本、立德为先的理念,认真落实德育课程在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地位,确保德育课程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推动德育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升道德教育效果,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找寻教育本真。乡村学校在坚持立德为先的理念中还应该充分发掘各学科课程所蕴含的道德教育资源,强化道德教育的学科渗透,形成学校道德教育的合力,实现全员育人的任务。

3.乡村学校道德教育应该树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理念

一些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的理念陈旧,不能与城市化进程中乡村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城市化背景下,乡村学校道德教育应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注重倡导平等、竞争、权利、义务、法治、效率、创新等意识。乡村学校道德教育应该“反对只讲金钱不讲道德、只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的错误倾向;坚持尊重合法的个人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树立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又充分尊重合法个人利益的义利观;坚持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在全社会形成注重效率、维护公平的价值观念;要把道德教育的先进性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既要为全社会树立先进的道德榜样,又要从实际出发,區分层次,照顾多数,鼓励先进,循序渐进” ③ 。总之,在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学校道德教育应该注重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更新理念,实现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效率与公平、权利与责任等的有机统一。

4.乡村学校道德教育应该树立积极取向的道德教育理念

传统的乡村学校道德教育中,很多教育工作者往往是在发现受教育者出现道德失范问题时才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并告知正确的做法,这种消极取向的道德教育俨然成了对问题的纠偏或者对行为的矫枉过正,容易使受教育者产生厌烦情绪,也容易使道德教育效果不佳。乡村学校道德教育中应该探索树立积极取向的教育理念。“积极取向道德教育倡导从受教育者的积极道德品质、道德发展愿望与潜能出发,采用以肯定、鼓励、欣赏、强化等积极、正面为主的道德教育方法,营造充满尊重、真诚、理解、关爱、信任、公正的道德的教育关系,以增进受教育者的积极情绪体验为教育契机与途径,激发受教育者道德发展的愿望和潜能,促成受教育者积极道德品质的培养,并在积极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消除不良的道德品质,预防恶习的萌芽与产生。” ④ 这种积极取向的道德教育理念从肯定人性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人的需求,促进人的自我主动调节,易于实现较好的教育效果。对于乡村中小学生而言,积极取向的道德教育展现出对他们的关怀、爱护、尊重、理解,也会受到他们的欢迎。

三、城市化背景下乡村学校道德教育创新的路径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理念的更新、思想观念的变化为实践提供了一个指导方向。为了提升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的效果,适应城市化发展的要求,乡村学校应从调整道德教育目标、完善道德教育内容、挖掘道德教育资源、改革道德教育方法等道德教育路径的创新上进行探索。

1.调整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目标

道德教育目标是指在人才培养工作中道德教育的标准、规格和方向。根据《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教社政〔2005〕11号)文件精神,小学教育阶段德育的目标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情感目标,主要帮助小学生初步培养起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二是认知目标,主要帮助小学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律意识和集体意识;三是行为目标,主要帮助小学生初步养成孝敬父母、团结同学、讲究卫生、勤俭节约、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逐步培养起良好的意志品格和乐观向上的性格。中学教育阶段德育目标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在国家观念上教育帮助中学生初步形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学习的理想,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二是在个人素质上逐步形成公民意识、法律意识、科学意识以及诚实正直、积极进取、自立自强、坚毅勇敢等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中等职业学校还要帮助学生树立爱岗敬业精神和正确的职业理想。

从目前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目标设置情况看,道德教育目标明确且全面,包含了情感、认知、行为上的目标,内容涉及国家意识、集体观念、法律意识、个人品质等方面。道德教育目标已经注意到了不同施教对象的层次性,结合小学生和中学生的客观实际,分别确立了不同阶段的德育目标,“初步”“逐步”等词也体现了发展性的特点,目标也注重把社会要求与个人发展结合起来。但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目标首先强调的是国家观念、集体观念,其次才谈个人行为规范。国家利益、集体意识固然重要,但从个人道德成长的规律看,这样自上而下、由远及近的要求不利于个体道德品质的养成与发展。国家意识、集体观念容易成为口号,容易脱离实际,因此难于实践。“在教育中多注重抽象的理性思维的训练和僵硬的政治教条的灌输;而对人的愿望、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和科学的人性价值、社会功能和伦理规范等人文精神较少涉及。结果造成了德育内容空洞化、功能虚置化、地位边缘化,使得许多学生患上了厌学、畏学等心理疾病。” ⑤

城市化背景下的乡村学校道德教育,应该在国家统一目标框架下,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和生源实际,合理设定具体的道德教育目标。在目标的确定上,应该继续细分层次,小学可以分为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三个层次。在目标的设定上,要先强调个人的道德规范养成,继而强调国家意识、集体观念等。也即在道德教育目标的创新上,学校應首先注重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公民个人所需具备的各种素质的培育,然后再强调对家庭、集体、社会、国家应有的素质培养。一些农村学校积极探索设置合理的道德教育目标,通过不同层次的孝道、感恩等教育活动,培养不同年级学生的道德情感,促进学生遵守适合年龄特征的道德规范。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做法。

2.完善乡村学校道德教育内容

道德教育内容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而设定的具体教育条目。目前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内容基本完善。小学教育阶段德育的主要内容涉及爱国情感教育、立志成才教育、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社会生活基本常识和安全教育等。中学教育阶段德育的主要内容涉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传统道德教育、民主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公德和劳动技能教育等。中等职业学校还涉及职业道德教育、劳动纪律教育和职业规范教育。

虽然目前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内容已经比较全面,但城市化背景下的乡村学校道德教育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开展传统乡土伦理教育、革命道德教育等活动,来打造农村道德教育的“农村”特色和“地域”特征。新时期乡村学校道德教育还应该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加强现代礼仪教育、生命道德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教育等。现代礼仪教育是指在个人仪表、仪态、仪容以及生活、交往中应该遵守一定规则的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礼仪后会产生一种道德的力量。乡村学校应该帮助学生根据现代文明的要求,调整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一言一行能合乎时代礼仪的要求,能顺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生命道德是调节人与生命关系的道德,生命道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认知生命、珍爱生命、了解追求生命的意义,从而能够尊重生命、关心生命、敬畏生命。城市化进程中,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手机的广泛应用,给农村生活带来了新的气象,中小学生开始学会运用手机及网络,因此对于农村中小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就成为一个重要课题。乡村学校要教育中小学生增强网络责任意识和网络道德观念,引导他们正确对待虚拟世界,提升对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主动拒绝不良信息;教育学生拒绝使用低俗语言,自觉抵制网络不法行为,学会在网络环境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生态道德教育是教育工作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观点出发,教育学生为了人类自身更长远的利益以及更好地利用自然,养成爱护自然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道德责任感。

3.挖掘乡村学校道德教育资源

乡村社会有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挖掘乡村学校道德教育资源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一是从传统节日活动中挖掘道德教育资源。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不仅是民族历史发展中的文化积淀,也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力量。传统节日文化中蕴含着深刻的道德观念,是道德教育的有效资源。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都凝结着一定的道德情感,乡村学校可以发挥道德传承的功能,通过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习俗及节日文化,培育学生感恩他人、热爱祖国、敬老爱老、勤俭节约等品质。二是从本地区的革命历史中挖掘道德教育资源。乡村学校可以通过介绍本地区的革命历史,宣传革命中的优秀人物事迹,树立榜样,激发学生崇敬英雄,学习英雄人物的革命事迹和优良传统。三是从新时期本地区先进典型中挖掘道德教育资源。乡村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涌现出来的创业人才、劳动模范、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通过学习身边的典型事迹,发挥典型人物的标杆作用,通过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共鸣,使他们认同相应的道德原则与规范,增强道德教育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实效性。

4.改革乡村学校道德教育方法

创新乡村学校道德教育还需要改革德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学校道德教育效果的提升需要改变传统道德说教的方式,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学生道德成长的积极性。现实德育教育中,枯燥的概念、抽象的原则等往往会让受教育者敬而远之,甚或出现反感、回避的现象。道德叙事和道德情境教育法是值得推广的道德教育新方法。道德叙事是指教师把道德理念、道德价值、道德规范融入故事叙述中,让学生体悟生动、亲切的教学内容,自然接受教育,促进学生道德成长发展的活动,是一种易于让学生接受的道德教育方式。“德育叙事是用别具匠心的方式为德育研究提供了不同于理论表述的另一种话语体系,在提供语言工具的同时,引进表述内容的变革,关注德育事件的真实。” ⑥ 情境教育是一种较好的道德教育方式,它通过设立特定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模拟,进行道德思考,做出道德判断。学生通过心理和行为的道德体验来提升道德兴趣,这对学生的道德能力提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道德情境教育活动中,学生的道德责任感也会得到增强。

乡村学校道德教育工作中还应加强道德实践活动。道德教育只有走进中小学生的生活才能收到实效。乡村学校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应把道德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学校要重视中小学生道德行为养成的实践性,充分考虑学生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需求,通过开展各种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规范和文明素养。唯有如此,乡村学校才能使青少年在“乡土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注释

①唐奇林、刘镇江:《社会主义新农村道德建设的若干思考》,《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②王露璐、李明建:《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现状与思考》,《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年第6期。

③陈敏:《论当前道德教育的创新问题》,《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2005年第35期。

④周围:《道德教育的理念更新:论积极取向道德教育》,《现代教育管理》2012年第12期。

⑤俞冬梅:《创新:学校道德教育的必然选择》,《现代教育科学》2004年第4期。

⑥孙燕:《德育叙事:关注德育事件的真实》,《思想理论教育》2004年第1期。

责任编辑:思 齐

作者:李明建

学校道德教育论文 篇2:

当前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理念及实现方式

摘 要:反对传统的道德灌输、确立共同的核心价值、在实践中培育美德、兼容并包是当前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理念的四个维度。其实现方式是: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协同机制;创建“生活化”的实践模式;建构多维的核心价值观传导体系。当前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道德教育;美国学校;理念;实现方式

基于对传统道德教育理论和方法的反思、批判,美国学校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探索,形成了一套适应其社会和教育目标的学校道德教育体系。研究当前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理念及其实现方式并借鉴其一些成功的经验,对推动我国社会转型发展背景下的学校道德教育改革和创新具有积极作用。

一、当前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理念

20世纪40至50年代,基于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认识,许多美国人认为,国家、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国家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而不取决于公民个体的品德修养和道德自律。在此背景下,美国科学教育盛行,此时期的学校道德教育实际上形同虚设。20世纪70年代,忙于应付冷战的美国陷入了全国性的道德危机。面对这种状况,社会、家庭、学校要求加强道德教育的呼声日渐高涨。期间,美国涌现出弗雷德·纽曼的社会行动模式、罗尔德·库姆斯的价值分析模式、迈克尔·斯克里文的认知方法等一大批道德教育理论及学说。其中,价值澄清和认知发展理论最有影响。然而,倡导“价值中立”、崇尚“自由选择”的价值澄清理论和认知发展理论并没有使青少年的道德状况得到有效改善,美国社会在“绝对的自由选择”的鼓动下反而抛弃原本的共同道德标准,从而出现了道德相对主义泛滥、个人主义倾向明显等诸多问题。新古典主义德性伦理学家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强烈呼吁,找回“被长期排斥的传统美德”以代替个人主义,提出用“人类在共享生存中的基本道德价值观”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共同利益。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今,人们主张复兴品格教育。不过,值得指出的是,复兴品格教育并非是要重新回归以宗教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传统时代,而是让人们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形成健康的品格,自主地按照社会的要求去行动,从而促进社会的整合与稳定。美国学校对此也做出了回应,认为道德教育首先要关注的是个人与社会整体的命运和幸福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有宏阔的视野、崭新的理念。

1. 反对传统的道德灌输

美国学校反对传统教育中的道德说教和道德灌输,认为这种封闭性、强制性的教育忽视了学生的理智、意志和自由,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道德的成长,合理的道德教育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与自由。“个体的参与和自主的活动是道德发展的前提”,学生应当成为教育的主体,并以自觉自愿的方式参与其中,道德教育才会真正起到促进个体道德生长与发展的作用。

美国学校还认识到,道德的产生不是对个体进行不必要的干预和约束,从本质上讲,道德是人类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发展自我的特殊表现形式,“任何道德原则都要求社会本身尊重个人的自律和自由” [1 ],承认并维护个体在道德生活中的自主和自由,实际上也是要求个体要对自己负责,促使个体形成负责任的态度,以达到道德自律。道德灌输从根本上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权,其结果是造就无责任的人。美国学校对道德灌输的批判触及到了道德教育的根本问题,体现出对道德教育主体性及主体意志的尊重。当然,美国学校也从过去的历史中汲取了经验教训,没有一味地简单反对道德灌输,而是注重德育内容的教授与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有效结合,防止道德教育再次走向“放任主义”的极端。

2. 确立共同的核心价值

面对价值澄清理论和认知发展理论带来的道德涣散、社会无序,美国社会开始尝试寻求道德共识、控制离心趋向、消除道德分歧、整合社会秩序。美国学校认为,道德教育的重点应该是把人的个体性和社会性统一起来,在个人与社会的互动中,“实现个人自主选择和社会规范影响的统一” [2 ]。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要有普遍有效、可供遵循的道德规范,这是社会整合的前提,也是学校实施道德教育的第一步。受社会制度和多元文化的影响,美国没有为道德教育提供全国统一的指导性文件,但国家、州、社会组织和学者均提出了自己的“共同的核心价值”,名目繁多。代表性的观点有:1992年,美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研究机构“重视品格联盟”提出,青少年道德品质构成的六个支柱是“信任、尊重、责任、公正、关怀、公民责任”。1995年,托马斯·里克纳代表品格教育联盟组织并携手埃里克·夏普和凯瑟琳·刘易斯等人编写了“在美国品格教育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十一项品格教育原则,这十一项原则成为美国的综合性品格教育的蓝图,同时也成为品格教育联盟组织全国学校品格教育奖的评定标准” [3 ]。各个学校则把业已达成的道德共识作为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经过适当改造之后,将其融入学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活动之中。

3. 在实践中培育美德

实用主义思想对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理念的形成影响深远。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基本上可以概括实用主义对美国道德教育的影响。杜威认为,道德应该具有“生活性”和“情境性”,道德生活应当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道德教育必须完全走向生活。只有把“学校道德教育和社会生活打通,学校的生活,才是活的社会生活;学校内养成的儿童,才是懂得社會需要、能加入社会做事的人物。他们组织的社会国家,才是一个兴盛的社会国家” [4 ]。因此,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应当反映社会生活,学校道德教育的方法应当是引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受此影响,美国当前的学校道德教育呈现出显著的“生活化”特征和明确的“实践性”取向。它们纷纷把目光转向社会生活,提出“在践行中培育美德之人”的教育主张 [5 ],将抽象的品格规范转化为生活中具体的行为规范,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道德价值观念进行日常活动,在社会实践中认识道德品质对于生活的重要性,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加深和巩固核心的社会价值观。这种理念也要求教师重新成为道德教育的权威和楷模,依靠自身积累的经验和养成的品质对学生的生活起积极影响,帮助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与习惯。学校还主张把道德教育从学校延伸到社区和社会,让学生在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中磨炼品格。

4. 兼容并包

美国学校除了接受当前主流道德教育模式——新品格教育的主要思想以外,对于其他学派的理论和思想,也采用“兼容并包”的态度,取其所长、为我所用,以形成自己的道德教育理论与科学的实践策略。在道德内容的选取上,学校道德教育吸纳了“文化继承模式”中的一些观点,认为“学校没有必要向学生灌输与社群、家庭文化价值观可能冲突的品格特质”,学校和教师并非儿童道德教育的唯一场所和传授者,父母、长辈、文化领袖可以在校内外起到教育儿童的作用。因此,学校把“家长和长辈要常到学校来”和“学生、教师也要参与到社区和自然环境中去”设计进了道德教育的教学过程,彰显对多元文化的尊重与顺应。在道德情感的养成上,借鉴了内尔·诺丁斯的“关心教育理论”,从关心的角度来组织学校教学,把学会关心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使学生在充满爱的环境中体验到被尊重、被关爱,从而产生良好的道德情感,并将这种关爱情感扩展到他人和惠及社会;在道德行为的践履上,汲取了美国德育专家弗雷德·纽曼的“社会行动模式”理论的一些主张,把道德教育和“公民行动能力”有机结合,鼓励学生参与社会行动,通过践行公民权利和履行公民义务提升自己的道德责任感,把自己培养成为“道德推动者”;在道德环境的培育上,引用了劳伦斯·柯尔伯格的“公正团体”理论,在学校建立各种管理组织,营造充满民主氛围的德育环境,鼓励学生民主参与管理,发展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共同价值意识。学校道德教育的这种开放立场,使其教育理念呈现出知行结合、情理一体、显性与隐性教育并行的多元化特征。

二、当前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理念的实现方式

从主张价值中立到倡导核心价值观的变化,不仅是教育理念上的转变,更是美国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作出深刻反思之后的一种因时制宜的教育改革与实践行为。美国学校道德教育在机制设计、模式创建、方法运用、体系建构等各个实践环节都体现出其理念的要义。

1. 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协同机制

美国学校建立了“学校—家庭—社区”共同参与的道德教育协作模式。在这个合作体系中,学校居于枢纽地位,学校通过其建立的稳定有效的协作系统,使学校、家庭、社区三者之间保持着密切而且有效的合作关系,并将学校道德教育的理念和要求传导至家庭和社区,以取得他们的支持与配合。在家校协作中,学校制订了许多激励机制,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和教学。比如,成立“家长—教师”协会、家长顾问委员会等组织,参与讨论学校政策和制订课程计划;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品格教育课程和与学生共同完成家庭课程。学校还采用“工作坊”、研讨班或设立学生顾问职务的方式开展“家长教育”,训练和提高家长的教育技能,以解决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养成、情感疏导等方面的问题,等等。

社区拥有丰富的德育资源,学校与社区的合作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学校利用所在社区的教育共识来设定学校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并据此设计道德教育课程的基本框架。“学校也直接吸收社区人士作为价值观教育的合作伙伴,帮助巩固价值观教育。如美国马里兰市东部沿岸的五个县的小学和中学每周都有社区志愿者担任‘品格教练’来给学生讲授品格,并且甚至连课程都是公民自己发起的。” [6 ]第二,社区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公共媒介正面宣传核心價值观,吸引学生关注公共道德建设;运用媒介发起对社会道德现象和道德问题的广泛讨论,引导学生从积极的角度做出道德判断、进行道德评价。第三,社区承接学校的“社区服务计划”,接纳学生参与社区服务,为学校开展道德教育提供方便。这些做法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家庭、社区合作的一体化,使家庭和社区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创建“生活化”的实践模式

美国学校重视社会生活的体悟对品格养成的重要作用,因此,在道德教育的实践模式建构上,特别注重学生品格参与和品格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可以超越学校单一的生活经验的限制进入到“生活情境”去真实体悟,形成有生活底蕴的真实品格。

首先,学校在校园内构建一个相对安全的“内生活环境”,将道德教育的边界从课堂拓展到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有效的生活体悟和实践训练来塑造学生的品格。具体做法主要有:创设学生公共活动空间,组建各种协会、学会、俱乐部,开展各类蕴含学校价值追求的学术活动、文体活动,学校通过校园活动、学生组织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导向;让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及道德规范的制订,为学生提供参与校园德育活动的机会,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和巩固学生对公正、关怀、尊重、责任等核心价值的理解,教育学生学会公平竞争、尊重他人以及注重合作;要求教师除了传授知识以外,还要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人格品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其次,学校鼓励和组织学生去“外生活环境”参与社会服务和社区志愿服务。学校开设服务学习课程,成立支持学生进行服务学习的中心,为学生参与政府服务、政策研究、生态保护以及开展与服务学习相关的研究提供指导意见;把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与课程标准和毕业条件结合起来,要求学生深度参与“社区生活”,使尊重他人、关怀他人、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这样的核心价值观在良好的生活实践中得到有效践行。可以说,美国学校道德教育到处弥漫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3. 建构多维的核心价值观传导体系

美国学校反对用封闭、刻板的由外向内强行灌输的模式开展道德教育,提倡在教育实践中探索多维模式,运用多种方式把核心价值观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全方位地塑造学生的品格。

其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显性教育指的是课程教学模式,包括直接开设德育课程和在学科课程中融入核心价值观教育。在美国,直接开设道德教育课程的学校并不多,多数学校不开设正式课程,而是在学科课程教学中整合德育的认知环境,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这些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去。隐性教育指的是环境教育模式。通过营造隐性的环境,以间接的方式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美国学校善于把核心价值观教育这个显性的主题通过隐性教育的方式予以实现。一方面课堂教学摒弃了传统的道德灌输,多采用启发式教育,或针对学生实践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或通过假设生活化的道德情景,开展双向互动的探讨式教学,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以浸润的方式实现品格的养成;另一方面,学校注重课堂气氛、教师形象、学校规章制度、校内舆论导向等对学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影响,通过电影、电视、网络、校园媒体、标语、海报等方式和途径营造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围,利用环境渗透作用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判断能力、健康高尚的气质情怀,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

其二,主体性与规范性相结合。美国学校在进行课程设计和教育实践时,既坚持品格教育对价值和规范的遵守,又提倡形式道德教育对学生主体性的重视,把主体性和规范性统一起来。学校的课堂不再是单纯的讲堂,而是一个民主的课堂,师生处于平等地位。教师通常运用案例法、故事法开展教学,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交流、讨论,使学生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尊重,进而通过这种积极的互动,将规范性的价值观传导给学生。在课堂空间布置上,学校甚至大胆使用“开放式、圆周型”的品格课堂和儿童品格成长项目,孩子们的课桌可以随时移动,这种空间上的变化是对传统的“学生在低位、老师在高位”教学模式的打破,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内心感受和接受道德教育信息的状态。在课堂之外,学生可以自主参加校园活动、自由参加社团组织,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在一种相对安全并有指导的环境中进行道德实践的机会,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在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中的主体自觉性。

其三,层次性与整体性相结合。美国学校根据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水平,制订了科学的德育计划,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方法的运用均充分考虑到了学生个体在认知能力和可接受程度上的差异,由简入繁、循序渐进地实施道德教育。在中小学阶段,普遍开设公民教育课,以一般性的伦理道德规范和法律知识为主要内容,教学方法以正面教育为主,同时注重诱导启发。在大学阶段,以核心价值观教育、公民教育为主要内容,但多以知识性教育为载体,通过其他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和专业课程开展道德教育。教学方法多元化,既有课堂教学还有课外的隐性教育、社会服务,等等。美国学校分阶段、分层次开展道德教育的做法,实质上是基于学生个体特性的因材施教,这并没有人为地割断教育的连续性,反而由于教育过程中核心价值观的存在,使其体现出一以贯之的整体性,折射出美国学校道德教育宽广的实践视野和明确的社会担当。

三、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经济的蓬勃发展对我国道德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由此引发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心理的巨大变化,给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理念及其实践带来了诸多挑战,我们可以从美国学校道德教育中找出合适的经验和有益的思想以资借鉴。

1. 坚持对共同价值的追求

价值的公共维度天然地具有聚合和凝聚人心的作用。建立为公众普遍认可、共同接受的价值观念,能很好地整合社会道德资源、优化整体德育结构。美国社会形成的“共同的核心价值”,为美国道德教育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成为美国社会的“主心骨”。我国在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及民众在追求共同价值的过程中形成的价值共识和价值信念,对于有效整合社会意识、巩固共同思想基础、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的現实意义。我国学校应该从实质性的德育内容和人们的价值信念上,而不是从文本和形式上,真正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蕴含的共同信仰与追求,使其成为德育内容体系构建的基础,贯穿学校道德教育的始终。

2. 实现德育方法的多样化

美国学校道德教育具有宽广的视野,不论是理性的认知教育和感性的体验教育,还是显性的课程教育和隐性的环境教育,只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它都不拘一格地加以使用。事实上,这种包容的教育品格为美国学校道德教育带来了丰富的教育智慧。我国的学校德育应当及时抛弃不合时宜的思维和观念,改变以课堂传授道德知识为主的单一的德育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个体差异,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巧妙利用一切有利因素实行渗透式教育;注重道德教育实践,引导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道德实践,使之在丰富的实践体验之后,真正将道德教育规范内化为个人持久的品格。

3. 重视对德育资源的整合

美国学校道德教育从理念构建到教育实践都非常注重对历史、文化、宗教、国家、社区、政党、公共环境等各类不同性质的教育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将它们有效整合到一起“为我所用”,这些资源成为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推力。我国学校对德育资源的挖掘不够充分,德育实践体系缺乏系统性。应当充分利用学科、校园文化等内部资源丰富德育形式,积极拓展家庭、社会、政党、政府等外部资源,增强德育合力;认真汲取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等文化资源的精华来完善德育内涵,广泛利用传统和现代的媒介资源创新德育手段,内外开放,齐抓共管,建立多层面、多视角的立体化德育系统。

参考文献:

[1]Damon,William.The Moral Child:Nuturing Children’s Nutural Moral Growth[M].New York:Free Press,1988:88.

[2]张 瑶,林 晶.美国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3):173-174.

[3]F. Clark Power et al.Moral Education:A Handbook[M].Westport:Praeger Publishers,2008:252-254.

[4]沈益洪.杜威谈中国[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158.

[5]易 莉.论美国道德教育的转向[J].教育评论,2011(1):165-168.

[6]姬会然.美国新品格教育的实践策略解读[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9):48-50.

作者:欧阳斐

学校道德教育论文 篇3:

仪式礼仪:新时代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

仪式礼仪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方式。学校运用仪式礼仪开展道德教育能够具化教育内容,增进认同,强化认知,延续传统,彰显其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仪式礼仪作为人类社会中最古老、最普遍的一种文化现象,具有非凡的叙述能力、独特的价值功能和鲜明的教化价值,日益成为新时代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我国是礼仪之邦,有着非常丰富的仪式礼仪内容和形式。借助传统节日和重要纪念日,开展颁奖表彰、入队入职宣誓等仪式礼仪活动,对青少年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仪式礼仪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的基本价值

仪式礼仪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方式。学校运用仪式礼仪开展道德教育能够具化教育内容,增进认同,强化认知,延续传统,彰显其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一)具有增进认同、巩固信仰的教化价值

“仪式作为社会文化和价值的一种独特表达方式,是‘集体’的象征性符号,在凝聚社会意识、建构社会共同体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道德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需要在特定情境中通过仪式礼仪来具体化、形象化、程序化。在学校道德教育中,仪式礼仪所营造的共同在场情境,可以渲染气氛、维系情感、激发荣誉感、增强集体认同感和凝聚力。仪式礼仪通过符号、服饰、语言、角色扮演和情景营造渗入各种思想,将道德意识和道德要求输送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培育学生的道德观、集体意识和价值认同感,使学生在情境中受教育。与日常教育活动不同,仪式礼仪更加重视情境,在情境中体验到仪式的浓重情感,在周期性的参与中,不断强化情感、认知和价值。因此,无论是通过观看还是直接参与,仪式礼仪中所蕴含的基本价值认同和社会共识理念在情境中容易使人产生共鸣,在仪式共同体中增进学生的道德认同、巩固教育所强化的道德信仰和政治信仰。

(二)具有强化认知、规范行为的社会导向价值

仪式礼仪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一种有效介质,通过反复操演,强化参与者认知其价值和意义,内化为参与者的行为规范,具有强化认知、规范行为的社会导向價值,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统仪式发挥着强化秩序和社会整合的功能,同时也存在着分化和重组的功能。”参与者在参与的过程中完成角色的扮演或转换,同时必须遵循仪式所要求的礼仪规范及认知其中所蕴含的学校精神、道德风尚等,并在参与中受到道德情感的熏陶,从而内化为参与者的思维并体现在行动中。政府通过开展仪式礼仪教育,规范人们行为,进行社会治理,维护社会秩序。学校通过开展仪式礼仪教育,培养学生和谐相处、爱岗敬业、尊师重道、爱国爱家的行为准则。因此,仪式礼仪发挥其显性或隐性功能,向学生示范或传播学校的价值文化和教育理念,强化学生的道德认知,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和价值标准,彰显仪式礼仪的社会价值。

(三)具有延续传统、强化记忆的传承价值

“记忆是一种更为深刻复杂的现象,意味着内化和强化,意味着过去生活中的一切因素的相互渗透。”仪式具有强化记忆的功能,通过其特有的方式和情境,使人置身于某种场景中,既可以延续传统,也可以创造新的记忆。社会记忆、文化传统经仪式礼仪活动多年重复、周期性展演予以传承和强化,成为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和认知的一部分。经年累月程式化的仪式礼仪活动,承载着传统、规范和文化价值,随社会发展而同步变迁,随现代移动技术传播,不断固化,趋于稳定,打磨和塑造了学校德育活动的品牌,逐渐成为了学生的心理期待和学校生活的共同记忆。因此,仪式礼仪具有延续传统、强化记忆的传承价值。学校在道德教育中形成的长期稳定、个性化、程序化的仪式礼仪活动,承载了学校文化特色和文化内涵,传承了学校的文化价值,强化了学生的共同记忆。

二、仪式礼仪在新时代学校道德教育中的独特价值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这是新时代背景下推动道德建设的一个纲领性文件,对学校道德教育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仪式礼仪为新时代学校道德教育提供了重要契机、教育场域和教育渠道,能够增强学生的秩序感和仪式感,对提升学生道德水平具有独特的价值。

(一)仪式礼仪创造了新时代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契机

仪式礼仪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过程,在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日常生活中承载着传统延续、意义象征和符号表达的功能,为新时代学校道德教育创造了重要契机。一是关键节点上的仪式礼仪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契机。仪式礼仪大都在庆典、纪念日、节假日及重大事件的关键节点举行,而重大节日和纪念日本身具有的象征意义和教育意义,蕴藏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这就为学校道德教育提供了最佳的教育时机。二是仪式礼仪与学校道德教育相契合。仪式礼仪为学校道德教育内容的具化、价值的传递、规范的习得和道德的养成提供了途径,成为强化爱国主义、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道德教育内容的体悟和认同的重要教育方式。三是仪式礼仪营造和渲染了道德教育的氛围。学校对学生进行仪式礼仪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加入场景、程序、语言、声音和符号等元素,强化学生的行为记忆,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对道德规范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增强了学校道德教育的效果。因此,仪式礼仪因其展演的节点性、与道德教育的契合性,发挥着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仪式礼仪延展了新时代学校道德教育的场域

仪式礼仪通过特定空间和情境创建,延展了以共同价值为目的并形成价值引领的学校道德教育实践阵地,建构起强大的教育场域。每一种仪式礼仪的背后都有其形成的历史,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社会实践和生活情境,形成了强大的场域力量。中国古代的尊师礼、上课礼、蒙童礼、成年礼等仪式礼仪,蕴含着义、仁、礼、智、信等思想,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场域。礼赞新时代、传承独特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仪式礼仪教育活动,展现共同参与者的集体期望、共同信仰和共同文化,凸显了仪式礼仪的场域力量。新春佳节、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民俗节日中的仪式活动,更是新时代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使参与者在节日的氛围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发挥其独特的价值。学校中的入学、上课、颁奖表彰等仪式礼仪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场域,在共同在场的仪式中培养学生礼敬校园、尊重课堂、敬畏秩序的品质,使学生在仪式感中受教育,习得自律、秩序和规范。因此,历经千年传承并随社会发展同步变迁的仪式礼仪,通过其渗入式、情境式的内生动力,延展了新时代学校道德教育的场域。

(三)仪式礼仪拓宽了新时代学校道德教育的途径

仪式礼仪贯穿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成为人们相互模仿、学习、交流的社交方式。仪式依附着集体意识,凝聚着个体情感体验,承载着认知规范和价值观念。学校可以以仪式礼仪为载体拓宽道德教育的途径。组织学生参与庄严、隆重的纪念活动,如象征性极强,向社会公众传递、表达和弘扬国家主流价值观念的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阅兵仪式、国家公祭等大型纪念仪式活动。学校完全可以把它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把纪念活动中仪式礼仪的意蕴、象征意义和精神向学生诠释透彻。新时代学校道德教育需要通过仪式礼仪致敬为走向富强的美好时代付出心血的英雄人物、时代楷模、道德先锋,凝聚社会共识,汇聚道德力量。在主题突出的日常教育活动中,开学毕业典礼、表彰颁奖、校庆庆典、入队入团入党宣誓等仪式活动,既可以承载学校道德教育的价值要求,也是传播校园文化、强化历史记忆的重要途径。仪式礼仪拓宽了学校道德教育的渠道,丰富了道德教育的途径,促进了青少年文明礼仪素养的提升,提高了青少年的道德水平。

三、学校运用仪式礼仪开展道德教育的策略

学校在运用仪式礼仪开展道德教育的实践过程中,要强化学校的主体作用,运用实物象征、渗透意识形态、把握教育时机的策略,建构仪式的象征符号和时空环境,提升学校道德教育的效果。

(一)运用实物象征:注重形式上的情境创建

维克多·特纳认为,“仪式中的象征符號包括仪式语境中的物体、行动、关系和事件、体态和空间单位”。象征符号是仪式礼仪的工具和载体,学校在开展纪念、庆祝、宣誓等仪式礼仪教育活动时,要注重情境设计,充分运用具有学校内涵或价值的象征实物或衍生文化产品,进行情境创建。学校要集中宣传、渲染仪式氛围,提前进入仪式预热状态,为学生真正进入到仪式情境和参与仪式活动作铺垫。通过融入画面和声音,进行适当的角色扮演,构筑师生共同参与的“在场感”,让观看者或参与者如同身临其境,获得真实感,丰富师生的情感体验和集体记忆,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基于仪式礼仪形式的不同,运用实物象征进行情境创建也要有所差别。纪念类的仪式礼仪活动,要融入和再现历史情境和思想,使学生产生共鸣;年复一年的庆典表彰类仪式礼仪活动,要渲染集体荣誉的氛围,为学生树立鲜活生动的榜样形象,成为激励学生进取的榜样和目标,激励学生成长;日常的入队入团宣誓仪式活动,要设计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植入校园文化,使学生在仪式中成长,感受身份、角色的责任与担当。

(二)渗透意识形态:凸显过程中的意义生成

稳定的仪式符号和流程符合人们的心理预期,在重复和强化的仪式形式中形成稳定的价值观。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仪式礼仪的象征符号和情境,不仅可以丰富历史记忆,还可以融入鲜活的时代内容和价值观念,凸显仪式礼仪过程的意义生成和价值呈现。学校要借助仪式礼仪,渗透、传递教育理念、价值主张和教育目标,体现党和政府的政策主张和意识形态,塑造共同的道德价值观。如,举世瞩目的阅兵仪式,通过仪式语境中的象征符号和预设意义,体现国家形象与实力,表达仪式背后所蕴含的政治文化价值内涵。在抗击疫情中,为表达对白衣战士的崇敬之情,各地机场纷纷启用航空界最高礼遇“水门礼”来欢迎和致敬援鄂英雄的回归。因此,学校在开展道德教育时,要巧妙地把意识形态的内容及其所宣扬的价值观念融合在仪式礼仪活动之中,实现教育过程最优化。

(三)把握教育时机:加大强度上的反复操演

仪式礼仪通过反复的操演予以传承和强化,使得教育所赋予的价值规范成为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学校道德教育要发挥仪式礼仪的最大功效,释放、激发和凝聚其情感效果,就要把握教育的最佳时机,进行时间和空间的建构。从时间维度来看,既要把握清明、端午、中秋、春节之类的传统节日,又要抓住五四、建党、建军、国庆等政治节日和伟大人物、重大历史事件的重要节点开展仪式礼仪教育活动。从空间维度来看,各种纪念馆、博物馆、历史遗迹等重要场所和与之相应所形成的情境是仪式礼仪活动开展的重要空间和载体。移动互联网空间也是学校道德教育中仪式礼仪教育开展的新阵地。学校可以通过微信、微博、微视频等新媒体社交工具和AR、VR等虚拟技术载体,反复传播学校仪式礼仪教育活动,切实提高对学生的吸引力,强化学生的道德认同和情感归属。此外,在仪式礼仪中还要融入与道德教育实践相联系、与实际生活相关联,各种仪式礼仪不可或缺的国旗、标语、升旗、宣誓、英雄人物画像和图腾印记等象征符号,强化和塑造社会记忆,实现教育目的和教育意义。

[黄永斌,福州大学学生工作部(处)/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 孙格格

作者:黄永斌

上一篇:初等学校教育论文下一篇:社区高校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