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生产发展论文

2022-04-18

采用高新合成技术将有益微生物、有机物质及无机营养元素复合而成的一种可以体现无机化学肥料、有机肥料以及微生物肥料的综合效果的新型肥料——复合微生物肥料。其中最为突出的复合微生物肥料为腐殖酸复合微生物肥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绿色食品生产发展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绿色食品生产发展论文 篇1:

黑龙江省出口商品的产业优势分析

摘要:服装纺织、鞋类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在黑龙江省出口商品中一直居于首位,机电产品仅占全省出口总额比重的20%左右,在开放型经济中这种贸易结构与黑龙江省的工业基础及拥有较为完备的制造业体系是不相协调的。黑龙江省在绿色农产品及绿色(有机)食品生产上具有得天独厚的环境资源优势,但在品质和规模上都还不具有竞争优势。因此,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创新能力,打造特色产品、扩大自主品牌效应,是黑龙江省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黑龙江省;出口商品;产业优势

自2001年起,黑龙江省对外贸易增速明显加快,平均增速一直高达30%以上,2006年成为中西部地区第一个贸易总额突破百亿美元的省份。从地域上看,东北亚地区(主要是俄罗斯、日本和韩国)在黑龙江省进出口贸易中占据着十分重要地位。从出口构成上看,黑龙江的出口主要由三个大类组成:一是服装纺织、鞋类,二是机电产品,三是农产品。从战略角度上看,黑龙江省要保持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优化商品出口结构,提升优势产业的竞争力。

一、方兴未艾的绿色产业——依托资源优势,强化品牌效应

黑龙江作为农业大省,粮食、果菜、畜牧产品产量都很丰富。相对于东北亚的日本和韩国、俄罗斯等国家,黑龙江省的资源禀赋与生态环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黑龙江农产品贸易一直保持顺差,由此可见黑龙江省的农业优势。

黑龙江省是我国绿色食品生产发展最快的省份,其绿色食品基地面积、生产总量及经济总量一直保持全国第一。目前,黑龙江省已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化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238个,各类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0多个,其中国家级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就达到81个(国家级35个,省级46个)。

“十五”期间,黑龙江省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发展战略,推动了绿色食品加工业迅速发展。据统计,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值占农村经济的比重由1999年的5.4%,提高到2005年的17.2%,成为继石化、装备制造、医药、能源和森工之后的黑龙江省第六大产业。至2005年年末,黑龙江省的绿色食品经济总量已占全国的38%,基地面积和产品总量稳居全国第一位,产值亿元以上的绿色食品企业有25家。全省绿色、有机和无公害农产品已发展到14大类1300多个品种。2006年底,全省绿色食品认证数1054个。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已形成一定规模,其中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北大荒米业集团、北大荒麦业集团、"九三"油脂股份有限公司和哈啤、新三星、嘉峰、珍珠山等企业已进入省级龙头企业或国家级龙头企业行列。闻名全国的绿色食品品牌有五常大米、北大荒大米、宁安响水大米、庆安精洁米;完达山龙丹、金星、绿乐尔四大乳制品;新三星啤酒、哈啤;黑森牌、绿山川牌山特产品等。这些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为黑龙江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黑龙江省 2000~2010 年绿色食品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十一五“期末,全省绿色和有机食品认证1500个,生产总量3000万吨,绿色食品种植面积发展到7000万亩,有机食品种植面积600万亩,实现种、养业绿色食品生产总量3800万吨,实现绿色食品产业总产值1150亿元,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绿色、有机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标准、检验检测、质量认证体系和质量追溯与预警系统,主要绿色、有机农产品达到国际标准,推进绿色、有机食品工业的国际化,把我省建成全国最大的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和试范区,提高在国内外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全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出口量达到140万吨以上,出口额10亿美元以上。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生产虽然有了快速发展,但是没有形成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生产基地和品种齐全的成熟市场。今后要在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的同时,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扩大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向绿色食品强省迈进。

二、出口总额占据第一位的轻纺产品——立足特色产品,打造自主品牌

从2001至2007年的数据看,服装及衣着附件一直处于黑龙江省第一位出口商品的位置,与鞋类、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构成劳动密集型产品,该类别产品构成黑龙江省出口的第一大类商品。2001-2005年间,服装及衣着附件、鞋类和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是46.58%、43.22%、49.13%、51.07% 和52.45%。2006年服装及衣着附件、鞋类和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分别出口26.3亿美元、10.2亿美元和4.3亿美,占黑龙江省出口总额的48.34%。

从东北三省对比中也能够看出,劳动密集型产品在黑龙江省出口中的主体地位。根据商务部统计,2007年东北三省纺织品出口99.8亿美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3.5个百分点,占东北三省出口商品比重的19.4%,占全国同类商品出口比重的5.8%。其中,辽宁省出口35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比重的10.85%;吉林省出口6.7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比重的17.36%;黑龙江省出口58.1亿美元,占全省外贸出口比重的47.3%。

近几年,随着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迅猛发展,纺织服装出口额占全国商品出口额的比重逐年下降,但是纺织服装仍然是我国的主要出口商品。在纺织品中黑龙江省的优势在亚麻产品,其亚麻种植面积和总产均占全国80%左右,是我国重要的亚麻生产基地。2002年黑龙江省亚麻合计出口74807万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37.6%,是排在服装、鞋、电站设备、自动数据处理零件、内燃机车之后的黑龙江省第六大出口骨干商品。在“九五”以前,黑龙江亚麻集团占全国比重50%以上,但是,目前亚麻集团占全国比重下降至不足30%,亚麻出口后劲不足,已经落后于浙江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目前,在麻织物出口省市中黑龙江省的地位与实力已落后于浙江、广东、上海等发达地区。

需要说明的是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很少有中国的品牌,出口服装大多依赖进口商市场网络与品牌,没有独立的营销网络。发达国家始终控制着纺织品服装贸易的高附加值领域并通过向海外转移生产基地、特许生产和销售、委托加工贸易等途径,控制着纺织服装的最终销售网络,而且不同程度地受益于发展中国家纺织服装工业的廉价劳动力及各种优惠政策。对于黑龙江面言,从事这一领域的企业基本上是贸易公司,而非生产企业或集团。近三年来,黑龙江省累计对俄出口轻纺产品120.3亿美元,而农副产品和机电产品只有14.8亿美元和22.5亿美元。

三、快速增长的机电产品——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巨大

改革开放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伴随着世界产业结构转移而外商投资的大量涌入,贸易优势类型经历了两次转换,第一次是1986年以后由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制成品取代了初级产品,成为我国出口的主体产品类别;第二次是1995年以后以机电产品为主的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取代了轻纺产品成为我国出口的主体产品类别。黑龙江省的贸易模式符合我国产业结构的演进逻辑,但是机电产品还没有成为第一大类出口主导产品。

我国两次贸易出口商品类型的转换在一定程度上得益改革开放后的两大规模的外商投资。第一次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期,外商主要来源是香港、台湾地区和韩国企业,基本上以中小企业为主,集中在玩具、鞋类、纺织、塑料、电子等行业,其产品多用于出口。第二次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以来,西方跨国公司开始大规模地进驻我国,大量投资集中在微电子、汽车制造业、家用电器业、通讯设备业等技术、资金密集型行业。黑龙江省没有进入前两次世界产业转移的大潮之列,在产业与贸易的关联上没有形成相互推动的良性互动机制,产业结构升级转化能力较弱,产业集群效果不明显,导致传统出口结构长期占主导地位。

中央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后,黑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自2004年后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势态,当年机电产品出口4.8亿美元,增长了81%,2005年达到8.5亿美元,增长了77.2%,占全省出口总额的13.9%,比重提高了近1个百分点,列出口商品类别的第二位,主要包括机械设备、电器电子产品、运输设备以及仪器仪表等。2006和2007年机电产品出口更上一层楼,分别为17.3和22.2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为20.49%和18.09%。汽车产业成为推动机电产品出口的重要力量,2007年汽车出口3.6万辆2.8亿美元,出口额增长1.3倍。

据中国机电商会统计,2007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额7014.5亿美元,在全国出口总额中占比为57.6%。同年,辽宁省的机电产品出口占全省外贸出口总额的41.1%。黑龙江省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 装备制造产业基础比较雄厚,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 已形成了电站设备、飞机制造、汽车、轴承、量具、仪器仪表等门类比较齐全, 具有相当规模的装备制造业体系。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哈电站、哈东安发动机、齐齐哈尔一重、哈飞集团为核心的装备制造业集群。但出口总量上还远远没有超过纺织服装鞋类产品,可见黑龙江省机电产品生产潜力没有充分的释放,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应借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之机,充分利用哈大齐工业走廊优惠政策集聚效应,与东北亚地区开展广泛地合作与交流,积极地利用国内外有利条件,汇集各类生产要素,提升优势产业的竞争力,保持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孙 伟 哈尔滨师范大学

李昌宇 边疆经济研究所

参考文献:

[1]黑龙江省统计局等.黑龙江统计年鉴200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2007中国海关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8.

[3]中国麻纺行业协会.经济运行总体良好 进出口贸易首次回落----一季度我国麻纺织业经济运行状况简析[J]. 纺织服装周刊,2007,(20):10-11.

[4]张学峰等. 黑龙江省亚麻出口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3,(9):12-13.

[5]赵德海等.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优化升级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07,(11):11-13.

作者:孙 伟 李昌宇

绿色食品生产发展论文 篇2:

腐殖酸复合微生物肥料对土壤微生物及蔬菜生长 的影响

采用高新合成技术将有益微生物、有机物质及无机营养元素复合而成的一种可以体现无机化学肥料、有机肥料以及微生物肥料的综合效果的新型肥料——复合微生物肥料。其中最为突出的复合微生物肥料为腐殖酸复合微生物肥料。在我国腐殖酸资源非常丰富,它储量大,分布广,品位好,并且还可以显著提高棉花产量及经济效益,使水稻产量与当地的平均施肥水平相比提高50.2公斤,增幅8.4%,也可使蔬菜增产9.2%~37.6%,并降低5.6%~9.5%的蔬菜发病率。目前人们对生态农业和绿色食品生产发展的要求可以通过微生物肥料的开发和应用来满足,不仅可以对土壤品质进行改善,食品安全进行监控,而且还可以保证人畜健康,并且对作物成长有很大的作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1 复合微生物肥料

复合微生物肥料主要是把无机营养元素、微生物菌以及有机质三者结合为一体,对于活化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抑制病害,增强抗逆性;促进生长,增加产量;提高品质,改善口感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复合微生物在农作物上面也应用广泛,并且可以提高无机肥料的有效利用率。它不僅具有化肥的速效、高养分等特点,而且还具有机肥和生物肥的平和、长效、无毒和改良土壤的特性,这样可以使土壤里面沉积的化学肥力进行激活,再一次供给农作物营养予以吸收利用。

2 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刘兰兰等用腐殖酸复合微生物肥料做了4个处理,包括衡量腐殖酸、衡量无机养分和腐殖酸复合肥、空白对照。主要目的是探究腐殖酸复合微生物肥料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通过研究显示:(1)与不施肥土壤进行比较,施用腐殖酸会导致前期微生物量碳增加、脲酶活性减弱,后期微生物量碳减少、脲酶活性增强。全生育期平均土壤活跃微生物量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提高16.22%和14.89%、蔗糖酶活性降低10.74%,这是因为施用腐殖酸肥料增加土壤活跃微生物量、提高酸性磷酸酶活性、降低蔗糖酶活性的原因。(2)和施用衡量无机养分处理进行比较,施用腐殖酸复合肥使前期微生物量碳增加、脲酶活性降低,后期的微生物量碳减少、脲酶活性提高。全生育期平均土壤活跃微生物量、酸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分别提高18.61%、10.07%和7.61%,这同样也是施用腐殖酸肥料导致土壤活跃微生物量增加、酸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增加。

3 对蔬菜生长的影响

潍坊岛本微生物技术研究所通过对上海青油菜和光秆茼蒿进行研究,探究腐殖酸复合酶微生物肥料对蔬菜生长影响。于2013年4月10日试验并进行催芽,土壤类型为暗棕壤土,4月12日播种,分别将油菜和茼蒿的叶子展平,两叶一心时间苗2次,每盆茼蒿保留8株,油菜保留4株。茼蒿和油菜的生长期均为55天。种植期间需要对油菜和茼蒿的叶面进行喷施含腐殖酸水溶液肥料2次,不需进行土壤施肥。处理期间需要将浇水、换盆、间苗等一切管理措施保持一致。油菜和茼蒿采收时,用剪刀轻轻剪去地上部。盆子倒扣,将盆土放到塑料薄膜上,用手轻轻将蔬菜根部的泥土处理干净。使用蒸馏水彻底洗净,用纸巾吸干表面水分。然后将盆土充分混匀,采用四分法缩分成250克,备用并做好标记。

通过试验可以明显看出,腐殖酸复合微生物肥料对茼蒿和油菜都有显著的促进生长作用,表现为植株大,干物质多。可以明显看出,风化煤没有通过微生物发酵进行处理时,其表现的作用效果不佳。通过以上试验可以总结出,腐殖酸复合微生物肥料对土壤养分有加速分解的作用,并且还会增加蔬菜全生育期有机物的积累量。但是运用到实际中,还需要因地制宜的选择复合微生物肥料,因为它们之间还是存在着明显差异。

我国腐殖酸不仅运用在复合微生物肥料方面,而且也在改良土壤、城市污水处理、无公害绿色食品、药品开放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并且腐殖酸还具有止血止痛、收敛、吸附、抗过敏、促分泌、调节肠胃功能、提高机体,增强动物的抗病能力。目前在我国从事腐殖酸科学研究的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多达109个,先后取得了300多项科研成果,一些技术产品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作者:刘雪

绿色食品生产发展论文 篇3:

设施萝卜田繁缕发生动态及对萝卜产量性状的影响

摘要:繁缕(Stellaria media)在天津设施蔬菜地发生危害日趋严重,给萝卜、芹菜和番茄等蔬菜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为明确繁缕的发生规律,对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沙窝萝卜田繁缕发生情况进行了2年田间调查。结果表明:从9月中旬至萝卜收获前均有繁缕发生,11月中旬出苗達到高峰(20.83株/m2),占整个生育期总出苗量(145.67株/m2)的14.3%,随后出苗量逐渐减少。随着温度的降低,繁缕出苗量逐渐增加,最适生长温度为8~15 ℃。繁缕的发生量与萝卜产量性状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

关键词:萝卜田;繁缕;发生动态;产量性状

Occurrence Dynamics of Stellaria media and Its Effect onYield Characters of Radish in a Protected Field

YU Jinping, LIU Yixue, LI Qi, ZHANG Wei, BAI Penghua

(Tianjin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Tianjin 300381, China)

Key words:radish field;Stellaria media;occurrence dynamics;yield;character of yield

收稿日期:2019-03-25

基金项目: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基金(编号:20170002S)。

作者简介:于金萍(1985—),女,天津人,助理研究员,从事农田杂草防治及除草剂应用技术研究。E-mail:yujinping219@163.com。

繁缕[Stellaria media (L.) Vill.]是石竹科(Caryophyllaceae)繁缕属(Stellaria)的1年或2年生草本植物[1],在我国各省份均有分布。该草种适合生长于潮湿环境,低洼潮湿和水浇条件好的地块发生较重[2],而且由于其不易感染病害,生命力较强等特征使得其在田内外繁殖速度快、发生量大[3]。秋季设施蔬菜的种植正处于低温高湿情况下,给繁缕的发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是重要的名优特色蔬菜沙窝萝卜的生产基地,设施萝卜田中鲜有关于杂草大面积严重发生的报道,但近年来繁缕逐渐成为萝卜田中恶性杂草,为害逐年加重,并逐渐蔓延到其他设施蔬菜田中,严重影响了蔬菜的品质和产量,给农田管理带来极大影响。迄今为止,繁缕的防除主要以除草剂封闭处理为主,但伴随着萝卜出苗、生长,繁缕发生量仍逐渐增大,给后期的防治和萝卜产量造成了极大困扰。迫于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们对农产品品质要求的提高,化学除草剂减少使用,以降低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污染,并要求人们在使用除草剂时更有针对性。因此,根据田间杂草的危害程度科学合理地使用除草剂尤为重要[4-6]。杂草发生规律的研究已成为杂草科学领域的一个热点,是杂草综合治理体系的重要研究内容[7],但有关繁缕在设施蔬菜中的发生规律尚未见报道。为科学合理地使用除草剂防除繁缕,本研究在萝卜生长周期内对天津辛口设施萝卜田繁缕发生动态进行系统调查,分析大棚内温度对繁缕发生情况的影响,进一步分析繁缕发生量对萝卜重量、长度和粗度的影响,以期评价繁缕是否对设施萝卜的重量造成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繁缕发生规律

在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沙窝萝卜种植区选取近几年繁缕发生严重的萝卜地作为试验地,全生育期不作人工除草或化学除草,其他以田间常规管理为基础,定点进行繁缕出苗动态调查。分别于2017、2018年萝卜播种之后开始调查繁缕发生情况,萝卜品种为七星萝卜。

在田间随机设立6个固定样方,样方面积为 1 m×1 m,试验开始时间、结束时间以萝卜生育周期为准。2017年9月25日至12月5日、2018年9月17日至2019年2月10日每10 d定期调查样方内繁缕的出苗数量,调查后将所有杂草拔除。

1.2 温度对繁缕发生情况的影响

每次调查繁缕发生的同时测量土壤温度及棚内温度。土壤温度的测定采用数字测温仪(Kat. Nr. 30.1021;TFA Dostmann GmbH & Co. KG,Wertheim-Reicholzheim,Germany),室内温度的测定采用WS-A2型溫湿度测量仪(北京康威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1.3 繁缕对萝卜产量性状的影响

在萝卜田中,距离地头各2 m,在中间位置划分小区,共24个固定样方,样方面积为1 m×1 m,整个生育期不作人工除草或化学除草,萝卜生育期结束即调查结束,记录各样方内繁缕发生量,每个样方内随机取5根萝卜带回实验室称重,并测量萝卜的长度、粗度。该研究中萝卜为天津的特色水果萝卜,其形状近圆柱形,尾部为圆锥形,所测长度为圆柱形部位,粗度为1/2处的周长。

1.4 数据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Excel 2003和SPSS 17.0 专业版软件,方差分析用 Duncans 多重比较法,相关性分析采用 SPSS 进行 Bivariate Correlations 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繁缕发生规律

9月中旬始见繁缕出苗,10月末至11月末为繁缕出苗集中期(图1),11月中旬达到高峰,其中2017年出苗量为17.2株/m2,2018年为 20.83株/m2,分别占整个生育期总出苗量79.5、145.67株/m2的21.64%、14.3%。从2018年12月初到翌年2月上旬,繁缕出苗量呈逐渐减少的趋势,萝卜生育期结束繁缕出苗量为4.0株/m2,占整个生育期总出苗量的2.75%。

2.2 温度对繁缕的影响

由图2可知,萝卜整个生育期繁缕都有发生。在初期时,繁缕的出苗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加,当土壤温度降低到9.0 ℃左右、棚内温度降低到 7.0 ℃ 左右时,繁缕出苗量随着温度的降低呈减少趋势(2017年);当土壤温度为5 ℃、棚内温度为 2.6 ℃ 时,繁缕出苗量仅为4.0株/m2(2018年)。

2.3 繁缕对萝卜产量性状的影响

将2年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每个样方内繁缕发生量为自然发生。线性拟合繁缕发生量和萝卜产量的模型(图3),分别为:y=-0.019 9x+2.681 9,r2=0.868 7(2017年);y=-0.041 3x+4.315 2,r2=0.792 6(2018年)。由繁缕发生盖度与萝卜重量、长度、粗度相关性分析结果(表1)可知,繁缕发生盖度与萝卜重量、长度、粗度皆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

3 结论与讨论

国内外对繁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繁缕的化学成分和成分分离、分析方法研究[7-13];二是对其多个性状进行聚类分析[12]和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繁缕进行鉴定[14];三是关于小麦等大田作物中和油菜田中除草方法、除草药剂的研究[15-19];四是对繁缕属植物解剖学特性进行生药学研究[20-22]。但关于繁缕在设施蔬菜中的发生动态及危害却鲜有报道。本研究立足于实际情况,选取了沙窝萝卜为代表的设施蔬菜进行系统的调查分析,总结繁缕的基本发生规律。天津地区设施蔬菜中,繁缕从9月中旬到翌年2月中旬都有发生,在11月中旬为繁缕的发生高峰;通过对温度的记录分析得知,繁缕的最适发芽生长温度为6~18 ℃,低于5 ℃时虽仍有发芽,但明显数量减少。由此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治措施,对繁缕综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繁缕盖度对萝卜产量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分析,可以明确繁缕对萝卜的产量各性状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随着繁缕发生量增大,萝卜重量及长度、粗度都会降低,从而影响到产量,所以设施中繁缕的治理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Heydecker W,Higgins J,Gulliver R L. Accelerated germination by osmotic seed treatment[J]. Nature,1973,246:42-44.

[2]刘积芝,姜衍禧,马树梧,等. 北方繁缕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1991(1):47-48.

[3]李 泸,石丽华,杨丽琼,等. 繁缕[J]. 蔬菜,2000(11):34.

[4]杜相革,李克江.我国绿色食品生产发展的理论与实践[J]. 中国农学通报,2000,16(2):43-45

[5]朱文达.稗对水稻生长和产量性状的影响及其经济阈值[J]. 植物保护学报,2005,32(1):81-86。

[6]Holst N,Rasmussen I A,Bastiaans I. Field weed population dynamics:a review of model approaches and applications[J]. Weed Research,2007,47:1-14.

[7]刘 学,吴新平,朱文达,等. 湖北移栽油菜田牛繁缕的发生规律及防除策略[J]. 植物保护学报,2006,33(1):104-108.

[8]Hu Y M,Ye W C,Li Q,et al. C-glycosylflavones from Stellaria media[J]. Chi J Nat Med,2006,4(6):420-424.

[9]胡永美,汪 豪,叶文才,等. 繁缕中的水溶性化学成分[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5,36(6):523-525.

[10]胡永美,汪 豪,刘 戈,等. 繁缕的黄酮化学成分[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5,19(4):41-43.

[11]乔善义,郭继芬,申晓娟,等. 从中药繁缕中几个黄酮碳苷成分的分离和分析看LC-MS-MS技术的优势与不足[J]. 分析测试学报,2004,23(5):40-43.

[12]乔善义,郭继芬,赵毅民,等. MS-MS技术快速发现和分析繁缕中的黄酮碳苷成分[J]. 中国天然药物,2003,1(2):120-123.

[13]董 琦,黄 元,乔善义. 繁缕化学成分研究Ⅰ [J].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1):1048-1051.

[14]黄 元,董 琦,乔善义. 繁缕化学成分研究Ⅱ [J]. 解放军药学学报,2007,23(3):185-187.

[15]张守栋,王庆亚,顾德六. 繁缕和无瓣繁缕六个居群的数据分析[J]. 云南植物研究,2002,24(2):185-190.

[16]Huang W Z,Dong T X,Qi H Y,et al.Identification of Stellaria media by PCR[J].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05,14(3):144-148.

[17]张家喜,沈言根,江培圣. 阔世玛和世玛防除小麦田杂草药效及安全性试验[J].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5):119-120.

[18]季丽莉,季文江,曹红亚,等. 免耕油菜田几种主要杂草复合危害的产量损失模型研究[J]. 上海农业科技,2005(3):59-61.

[19]周小刚,彭云良,姬红丽,等. 四川省彭州市蔬菜田杂草名录[J]. 杂草科学,2005(2):24-25.

[20]容 麗,王世杰,刘 宁,等. 喀斯特山区先锋植物叶片解剖特征及其生态适应性评价——以贵州花江峡谷区为例[J]. 山地学报,2005,23(1):35-42.

[21]日本民间药的生药学研究(10):繁缕属及有关植物的叶、叶柄及毛的组织形态[J]. 邹建华,译.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4,16(4):26-27.

[22]繁缕属及有关植物的生药学研究(11):几种繁缕属及相关属植物茎的解剖学特性[J]. 邹建华,译.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4,16(4):27.

作者:于金萍 刘亦学 李琦 张惟 白鹏华

上一篇:枣树育苗技术研究论文下一篇:我国城乡社会保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