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下供应链管理论文

2022-04-24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给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供应链管理成为企业决策者关注的提高企业竞争的模式,本文在电子商务供应链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善和解决的途径。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电子商务下供应链管理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电子商务下供应链管理论文 篇1:

电子商务下的供应链管理研究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供应链管理越来越被各国企业所重视。电子商务的发展为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从基本概念出发,分析电子商务对供应链管理的影响,并提出了我国企业发展电子商务供应链面临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电子商务;供应链;供应链管理

1 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

电子商务就是企业利用互联网络处理日常的业务、交易。在传统商务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一个物理空间上的中间第三方——商场,交易双方在物理时空中的商店收款台上完成交易;而电子商务把“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的数学理念变为商务理念,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直接的,企业通过网络面对整个世界,为用户提供全天候的服务。电子商务作为最具活力的商业模式,带来的商机是巨大而深远的。

供应链就是原材料供应商、零部件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运输商等一系列企业组成的价值增值链。供应链中包含了一系列的企业活动,它从最初供应商把原材料零部件送出,一直延伸到送给消费者的最终产品。一个供应链以物流为基础,同时伴随着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流动。供应链管理是围绕核心企业,对供应链上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业务流和价值流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它是在社会化生产分工越来越细、产品生产日趋全球化的过程中提出的一种管理理念。供应链管理的目的是提高整个供应链运行的速度、效益及附加值,为整个供应链上的所有贸易伙伴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目标。

2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

在信息时代,“人才是企业的支柱,信息是企业的生命”。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必须通过信息的不断传递,一方面进行纵向的上下信息传递,把不同层次的经济行为协调起来;另一方面进行横向的信息传递,把不同部门、岗位的经济行为协调起来。过去供应链信息逐级传递而不能及时共享,不同环节因信息的不对称与不及时,造成大量库存;因无法对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提供及时可靠的反应,错失发展机遇;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没有和潜在的消费需求及时沟通。但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正把全世界连成一个巨大的供应链网络,使信息及时共享变得可能。电子商务面向企业整个供应链管理,使企业降低交易成本、缩短订货周期、改善信息管理和提高决策水平。整合了上下游企业,构成一个电子商务供应链网络,消除了整个供应链网络上不必要的运作和消耗,促进了供应链向动态的、虚拟的、全球网络化的方向发展。电子商务应用到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主要产生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1)强化了供应链的需求管理

当今市场在急剧变化,企业要想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取得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是要掌握顾客需求的变化和在竞争中知己知彼。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直接沟通了供应链中企业与客户间的联系,并且在开放的公共网络上可以与最终消费者进行直接对话,为顾客提供每周7天、每天24小时的实时服务。从而有利于保留住现有客户,发展潜在客户。

(2)实现了采购的电子化、网络化

在一般工业企业中,物资采购的成本占到企业生产总成本的70%以上,从事采购工作的员工数量和日常支出也极为可观。企业要根据生产部门的需求组织物资采购和供应工作,与各地的供应商联系订货,供应商送货到需求现场或仓库……这些工作需要涉及大量的信息传递和处理。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采购系统解决了这些问题。通过电子目录,可以快速找到更多的供货商;根据供应商的历史采购电子数据,可以选择最佳的货物来源;通过电子招标、电子询比价等采购方式,形成更加有效的竞争,降低采购成本;通过电子采购流程,缩短采购周期,提高采购效率,减少采购的人工操作错误;通过网络,可以减少采购的流通环节,实现端对端采购,降低采购费用;通过电子信息数据,可以了解市场行情和库存情况。科学制订采购计划和采购决策。

(3)改变了供应链的运作模式

传统供应链是一种典型的推式经营,制造商为了克服商品转移空间和时间上的障碍,利用物流将商品送达到市场或顾客,商流和物流都是推动式的。在电子商务供应链中,商品生产、分销以及仓储、配送等活动都是根据顾客的订单进行,商流、物流、资金流都是围绕市场展开的,并实现销售方面的“零库存”。因此,电子商务供应链是拉式的。

(4)实现了全球化资源配置

与经济全球化相对应,企业间的竞争也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一个企业如果要获得竞争优势,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分配利用资源,开展经营活动。但全球供销渠道的大量性和多样化增加了全球物流活动的复杂性。电子商务下的供应链管理增强了企业全球化资源配置。

3 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企业供应链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1)供应链观念淡薄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是成功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前提。中国物品编码中心2003年对北京、上海、天津等11省市200多家不同行业的企业进行了调查。在被调查的企业中,90%以上对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不理解。由此可见,国内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的接受程度还很低。传统管理模式的企业重视的是产品的质量和成本,强调的是内部管理与控制,一直采用“纵向一体化”的管理模式。随着信息的飞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市场的形成,单个企业的生产成本已经低到了无法再低,在企业内部大幅度降低成本的想法已经不能实现。但只立足于企业内部的传统的管理思维方式仍占据主要地位。这样,供应链上的每个企业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前提,从而失去了供应链整体利益最大的可能,这严重影响着整个供应链的效益和效率。所以,企业观念是影响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因素。

(2)企业的核心能力问题

当今,全世界的企业都面临着增长的减缓和来自国内和全球的竞争。一个企业能否发现、创造、培养并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对于自身的发展至关重要。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一组技能和技术的集合体,它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只有企业本身具有核心竞争力,对供应链中其他企业才具有吸引力,供应链业务伙伴关系才会稳定持久。但在目前,中国企业能认识到核心能力的重要性已难能可贵,能够有意识地去规划自己的核心能力,并且逐步付诸实施的企业基本上没有,特别是我国的中小企业。

(3)贸易伙伴之间的协作问题

电子商务下的供应链管理实质上通过电子物流将企业内部各部门及供应链各节点企业联结起来,在整个范围内建立起共同利益的协作伙伴关系。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环境较差,不少企业产品质量差、交货不及时、可信度较低,企业间形成供应链联盟的广泛信任和依赖关系的基础不够牢固。此外,缺乏一个良好的供应链绩效评估体系也是贸易伙伴之间协作的障碍。没有合理的绩效分配,各企业自然不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换取整个供应链的最大利益。因此,良好的供应链协调战略势在必行。

(4)技术障碍

企业间的每一笔贸易都伴随着产品的运动和信息的运动。供应链上的贸易伙伴都需要这些信息,以便对产品进行发送、跟踪、接收、提货、仓储等,信息共享成了企业间实现协调运作的关键。因此,应用信息技术改进整个供应链的信息精度、及时性和流动速度变得日益重要。企业管理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通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商品条码技术、全球定位技术、电子订货系统、电子支付系统,构建企业供应链信息集成系统。而目前我国国内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在企业内部采用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的企业也仅限于较大型的企业,而采用供应链管理(SCM)系统的企业则是凤毛麟角。

4 结束语

利用电子商务构建新型的企业管理模式——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可以最大化地以网络方式将生产商、供应商、销售商、顾客联系在一起,极大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毋庸置疑,电子商务对供应链的影响正变得越来越显著,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密切。

作者:张媛媛

电子商务下供应链管理论文 篇2:

试论电子商务下的供应链管理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给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供应链管理成为企业决策者关注的提高企业竞争的模式,本文在电子商务供应链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善和解决的途径。

[关键词]电子商务 供应链管理 互联网

作者:杨佳佳

电子商务下供应链管理论文 篇3:

电子商务条件下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摘 要:电子商务能有效地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和对最终客户的服务质量,但在现实操作中,由于激励和信息障碍、营运和定价障碍、硬环境与软环境的匹配以及协同管理问题的存在,制约了电子商务下的供应链管理的效率。为此,我们可以用建立协作激励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构建虚拟企业管理机制、实施快速响应策略和有效客户反应策略,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等方式来加以解决。

关键词:电子商务 供应链管理 虚拟企业 长鞭效应

电子商务条件下,供应链管理与电子商务有机结合,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将自身的Extranet网络与供应商、销售商的Intranet网络互联,并在Internet基础上,展开企业面对客户、企业面向企业的商务处理。形成一种?茁to?茁,?茁tC的商务模式,加快了企业对市场最终用户最终满意需求的响应速度。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电子商务是实现核心企业与采购、供应、生产、销售、服务等链上各环节无缝连接,为顾客创造最大价值的有效手段。但在现实操作中,要实现电子商务条件下供应链各环节的无缝连接还存在一些障碍。

一、电子商务条件下供应链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任何导致供应链内不同阶段只注重自身局部利益的最优化或者信息扭曲和变动性增加的因素,都是电子商务条件下实现供应链有效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

1.激励和信息障碍的问题。在对供应链内不同阶段或参与者进行激励时,激励措施不当会导致的一系列变动性增加、从而影响总体利润实现甚至下滑。这一问题的存在是因为在电子商务条件下,虽然信息流、资金流能更迅速、准确地在供应链各节点之间传递。但仅有这些远远不能实现各节点的无缝连接,只有将物流管理纳入进来,大量缩短供应链中物流所需时间,使物流管理符合信息流和资金流的要求,才能真正建立起一个快速的、无缝连接的供应链管理体系。要达此目的,就必须对参与物流管理的环节进行相应的激励。这种激励政策本身是从改善物流目的出发的,必然会有注重局部影响的影子。只注重局部影响的激励措施,会导致这样一些政策的出台:他们不能使供应链整体利润最大化。物流管理的参与者自然而然地会以业绩评估的指标最优化作为采取行动的标准,如果各阶段业绩评估指标不匹配,就会导致供应链失调。同时需求信息在供应链不同阶段之间的传递过程中,也会发生扭曲,从而导致供应链内订购量的变动性增加。

2.运营和定价障碍的问题。企业在信息流和物流的传递过程中,决策者往往会根据经验或预测,对最终需求者的最满意需求做出判断,这种判断会在发出订单和完成订单的过程中采取增加变动性的各种行动。如大批量订货、补给供货期延长、定量配给和短期之间的博弈等。这种行动会影响供应链不同阶段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营运障碍。定价障碍是指某一产品的定价策略会导致订单规模变动性增加:主要有批量折扣、价格波动等。批量折扣策略扩大了供应链内订单的批量规模,这种人为地大批量订单放大了供应链的长鞭效应。制造商所发起的商业促销以及其它短期折扣活动导致超前采购,即在折扣期间批发或零售商通过大规模采购以满足未来时期的需求。超前采购导致促销期间订购量大增,而此后很长时间定购量很小。在电子商务条件下,由于信息、资金、物流的流动速度大大加快,批量折扣会进一步放大供应链的长鞭效应和批发商或零售商的折扣效应。

3.硬件环境与软件环境匹配的问题。电子商务条件下供应链的管理问题,必然涉及到硬件环境与软件环境的匹配问题,只有这两方面相辅相成,协调发展,才能实现供应链的协调运行。硬件环境是指硬件基础设施,它是电子商务条件下供应链管理得以运行的前提和基础。从电子商务技术的实际含义来讲,与其说电子商务是供应链管理的支持技术,不如说供应链策略的实施和优化是围绕电子商务来展开的。电子商务的发展为供应链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供应链的管理提供了最为有效的技术支持。不同性能的电子商务支持技术,制约着供应链各节点无缝连接的效率和方式。因而,供应链上必须完善自己的网络基础设施,使内部供应链与外部供应链形成一个整体,以保证供应链上信息同步传输和共享,使供应链的生产和物流设施满足电子商务的需要。同时为了充分实现电子商务条件下供应链的有效管理和无缝连接,还必须不断优化软环境的技术要素,实现商务作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电子化,以及工作流程的集成化、智能化和柔性化。

4.供应链协同管理存在的问题。供应链协同管理问题是传统供应链管理和电子商务条件下供应链管理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只是在电子商务条件下这一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不能建立有效的供应链的协同管理,电子商务在供应链管理中的优势就荡然无存。如何在供应链内建立协调合作的关系,目前主要有约束观和流程观两种观点。前者认为,供应链各方应以各种正式合同来保证合作,一旦合同确定下来,各方就以信任的方式展开合作;后者认为,供应链各方存在一系列相互作用的关系,信任和合作关系的建立需要时间的磨合。合同虽然对双方构成了约束,但并不必然导致两者利益一致的合作。积极的相互作用有助于加强彼此间的信任。但在多数实际情况下,无论采用哪种观点来指导实际运行都会存在协同管理问题。因为供应链的每个阶段都可能出现在合同约束下追求自身目标最优化,而不考虑对整个供应链的影响的行为,这种行为最终会影响整条供应链的有效性。在电子商务条件下,这些问题依然存在,有时甚至会更加严重。

二、对策建议

电子商务虽然提高了供应链管理中响应最终用户的速度,进一步提高了供应链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但上述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其优越性的发挥,我们必须寻求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考虑:

1.建立协作激励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构建一个成功有效的电子商务供应链体系,寻找建立促进供应链内不同阶段或参与者进行协作的激励机制,以弱化、解决不同阶段或参与者追求各自目标的最优化的不当激励导致的变动性增加问题;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尽可能减少供应链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失真问题,就成为管理者必须从战略上进行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首先,可以考虑建立协调营运机制,协调各阶段或参与者在整个供应链中利益不均衡问题,把协调营运所增加的盈利在各阶段之间进行再分配,做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实现链条内的利益相对合理分配,解决限制参与者采取协调措施的积极性的种种不合理因素。

其次,建立供应链内的联合预测和规划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在传统供应链管理中,由于不同阶段或参与者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经常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这样随着信息链的延长,失真现象就越来越严重。要减少供应链上的信息波动,就必须保证各阶段决策的基础数据如销售量、库存量的真实性与一致性,要通过合同与制度来要求各阶段或参与者都能把自己掌握的真实数据与对变动的预测规划实现链上的适时共享。

2.实现联合营运和利益的合理分配,构建虚拟企业管理机制。电子商务条件下的供应链管理与传统供应链管理最大的区别在于:构建虚拟企业管理机制成为可能。所谓虚拟企业是指一些在生产和销售上相互依赖的独立企业,通过电子商务的方式形成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合理配置,以网络为平台来回避市场波动的影响,使内部化的交易成本小于市场交易成本。

首先,可以考虑通过合同约定的方式明晰供应链上各节点的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以避免相互间的冲突、纠纷。这种方式有助于避免某一方的投机行为对整个供应链利益最大化的影响。

其次,在合作中以合作各方自身期望为依据,制定相应的弹性条款。这样既可以充分尊重各节点的应有的管理和决策权限,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可以界定每一方的价值,增进彼此合作关系。

再次,对供应链各节点间的企业文化进行协调。要达到这一目的,第一步应该让供应链上各节点清楚彼此的战略目标、价值取向以及具体的管理措施,避免出现相互间的硬伤;第二步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逐步磨合,实现各节点之间的彼此协调;第三步在协调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相对一致的企业文化。能否形成相对一致的企业文化,是衡量一个虚拟企业是否形成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评判依据。

3.以策略为基础,实施快速响应策略和有效客户反应策略,逐步推动和实现供应链及各节点软环境与硬环境的最佳匹配。快速响应策略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纺织行业与服装行业的零售商、供应商联合开发的一种供应链管理策略。希望通过该策略的应用,促使零售商和供应商两个节点之间的企业实现紧密合作、信息共享、协同运行,优化流程,对最终消费者需求迅速做出反应,以降低供应链的运行成本、提高客户服务质量。有效客户反应策略是在营销和物流环节中,零售商与供应商为消除不必要的成本,给客户带来更大利益,而进行密切合作的另一项供应链管理的策略。快速响应策略和有效客户反应策略都强调供应链成本的降低、对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要达此目的,并将策略真正落到实处,就必须实现供应链各节点软环境与硬环境的最佳匹配。

首先,采用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是实现快速响应策略和有效客户反应策略的基本保障。这两个策略在其20多年的发展中取得的每一显著成绩,都与信息技术在硬件和软件上的更新升级密切相关。通过信息技术在硬环境和软环境上不断更新,快速响应策略和有效客户反应策略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实现供应链竞争优势的有效管理工具。

其次,快速响应策略和有效客户反应策略的成功,是供应链各节点在硬环境和软环境上的一个动态优化过程。随着各节点软环境和硬环境匹配的不断优化,它使供应链上的制造、供应、零售、服务等厂商的商品交易额明显增长、商品周转率明显提高,市场需求预测误差明显减少,既为市场客户提供了优质服务,也提升了整个供应链的效率。这两个策略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就是一个供应链各节点软硬环境动态最佳匹配过程。

4.构建供应链各节点企业间长期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虽然合同对交易双方的行为产生着一定的制约关系,但这种制约关系依然可能会导致零和博弈,使交易双方的利益都受到损害。因而构建供应链各节点间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就成为实现供应链协同管理的有效手段。在传统的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撑手段,很难建立真正有效的稳定的战略联盟。电子商务提供了供应链各节点间建立稳定战略联盟所需要的技术手段。

首先,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供应链各节点间企业文化的共享。对彼此间企业文化的尊重和认同,是构建战略伙伴关系的基础。企业文化是企业所有员工所认同、遵守的,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和发展目标的综合。通过网络平台,节点间的各企业可以了解相互的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并在这种了解和认知过程中相互影响,最终达到彼此间的认同和尊重。

其次,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各节点间的有效沟通。要实现战略伙伴关系的稳定,进行适时、有效的沟通是一个基本条件。通过有效的沟通,能够增加彼此的信任,使供应链各节点成员了解彼此的战略目标、价值取向、具体管理措施,在此基础上,取得求同存异、协调发展的目的。

再次,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能够在较为透明的条件下实现成本的合理分担和利益的合理分配。通过电子商务的信息适时传递功能,节点间的战略伙伴能够迅速获取相对原始的信息和数据,对彼此合作中相互利益的获取有一个较为透明的认知,实现合同约束和流程控制的有效结合,形成相对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从而实现供应链协同管理的最终解决。

参考文献:

1.杨艳萍,刘福星.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节点企业的动态联盟分析.物流技术2007(3)

2.段芳明.电子商务条件下供应链写作策略探讨.科技广场2007(2)

3.汤置,王威孚.基于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机制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6(3)

4、韩序.电子商务条件下供应链管理策略分析.商场现代化2006(3)

(作者单位:广州行政学院管理学教研部 广东广州 510070)

(责编:若佳)

作者:章泽武

上一篇: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工作论文下一篇:现代医院营销经济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