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下财务论文

2022-04-19

基金项目:基于学生“三创”能力培养下的高校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研究,项目编号:2019BWJX018摘要:在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下,现代财务会计信息系统也逐渐开始引入科学技术,其中,ERP就是依托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的一个企业管理系统。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供应链管理下财务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供应链管理下财务论文 篇1:

内部供应链管理视角下的财务共享体系搭建

财务共享机制是伴随着财务转型而产生和发展的,财务共享中心日渐演化为“财务服务工厂”式的管理模式。在内部供应链的视角之下,财务服务产品的提供有着其特有的供需关系和价值链条;因此,在搭建财务共享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关注到客户经营、标准化管理和质量控制三大要素。

一、财务共享机制的产生和发展

在当今时代,价值最大化成为最为重要的财务目标。企业高层赋予财务人员越来越多的责任与期许,要求财务部门变“帐房先生”为“业务合作伙伴”,由简单、事后的单点数字反映逐步转变到全程的价值支撑与增值,由传统簿记控制功能转型成为更注重公司价值创造的管理合作型部门。在这种背景之下,财务工作者们开始思考如何致力于价值挖掘与成本节约,如何进一步强化决策支持与业务渗透。作为一种管理创新,共享服务中心由此被全球多家公司引入以改进财务组织和业务流程。

财务共享的本质是由信息网络技术推动的运营管理模式的变革与创新,是目前企业压缩成本、提高服务水准中成效最为卓著的一种管理体系。它其实是一种将企业的部分财务服务集中到一个新的半自主的业务单元的合作战略,这个业务单元就像在公开市场展开竞争的企业一样,设有专门的管理结构,力图实现更快的反应速度、更高的信息透明度、更低的运营成本和更小的管理风险。从企业整体来看,它意味着消减了的成本、改善的服务,更少的来自非核心业务活动的干扰,以及潜在的成为对外服务利润中心的可能;从SSC自身来看,共享服务则意味着改善的效率,人力需求的减少和规模经济的充分利用。

作为一种广义的管理模式,财务共享机制理论上能够适用于各类财务业务范畴;但从具体的实践来看,最常见的应用范畴主要包括两类:一是日常性的交易活动,比如资金收付、会计核算等重复性服务;二是专业和顾问类的服务,“通过内部客户——供应商关系获取的新信息可以为公司业务的服务和产品开发等层面提供新的理念”,

比如财务分析、商业案例支持、资本计划、业务分析等方面。

二、内部供应链管理视角下的财务共享体系搭建

供应链是指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等成员通过与上游、下游成员的连接组成的网络结构;也即是由物料获取、物料加工、并将成品送到用户手中这一过程所涉及的企业和企业部门组成的一个网络。由于这一过程反映的也是产品价值的生成与实现,因此供应链也被称作是价值链。作为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的应用涵盖多个层面,包括了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内部甚至于某一项具体业务流程中的供应链关系;其关键的理念在于对流程节点中的各项供需关系的依存、衔接与传承管理,具有复杂性、动态性、面向用户需求和交叉性等特点。

1.对财务服务产品供应链的分析。在共享服务体系的逻辑框架之下,财务共享中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营主体,为本企业以业务部门为主的其他部门(当然,也可能是外部的企业)提供各类专业、高效的财务服务产品,并在相应的结算机制下为企业创造价值。不难看出,财务业务的提供也是有着类似的契合点的,同样有着它自己的财务产品供应链和价值累加过程。可简单分析如下:①需求整理与分析。将财务以外的其他部门(或外部企业)视作客户,客户产生需求,直接决定着财务产品的供给。需求通过专门的服务平台(如客户呼叫中心等)传递给共享中心,可能划分为新生型需求和改进型需求两类:前者是指由于企业新的业务发展需要而驱动引发的,需要共享中心后续进行详细地分析方能确定具体的实现路径并相应研发制造新的财务产品;后者则相对简单,主要是针对现有财务产品的补充与改进,甚至可能仅仅是着眼于服务细节的微调与改善。②产品研发。针对客户提出的新生型需求,共享中心应设有专门的研发机构进行快速响应。它也可以考虑采用项目组的形式运作,集中既了解业务又精通财务知识的高端骨干将客户的业务需求财务语言化,同时也要尽可能将财务语言有效地传递给客户,尽可能发挥桥梁与沟通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地研究、试验与开发。具体实现路径确定后,对于可以批量生产的财务产品(多见于日常性的交易活动,如某项核算业务)进行流程的标准化,对于个性化的定制产品(多见于专业及顾问类服务,如某一特殊事项的财务分析报告)则进行细节的探讨与路径模拟。③产品制造。这一环节是对经过研发流程确定的需求进一步落实到财务产品的过程,通常被视为共享中心的主要职能;因此,财务共享中心往往可能被称为“服务工厂”。对于可以批量生产的财务产品,根据研发机构确定的标准化财务操作由制造流程直接进行工厂式的批量化生产;对于个性化定制产品,则进行个性化地制造。④成品提供。产成品承载的是共享中心提供的财务服务,从实物的角度来看:一方面,它将生成企业基础类的数据信息并由此流转于企业经营体系的各个角落,服务于企业价值的保值增值;另一方面,它将反映为附带着相应原始单据的财务凭证以及各类分析资料或是财务报告。⑤库存管理。主要是指针对财务产品所生成的实物所进行日常的管理,主要包括企业相关财务档案的管理以及各类财务分析报告的具体应用范畴和内控管理等方面。

2.财务共享体系搭建中的关注要点。共享体系的建设伴随着财务管理理念的全面更新,推动财务职能转变为企业增值所服务;与一般的产品供应链相比,财务产品供应链也存在着自己独有的一些特点。因此,企业在进行相应体系的搭建过程中必须关注到如下几个方面:①建立持续系统的客户服务管理体系,为实现价值增值奠定坚实基础。——客户经营是关键。财务共享体系中的客户关系定义了财务共享中心与其他业务单位关系的性质,关注与业务单位之间建立的法律地位关系、服务关系以及未来可能的收费机制等方面。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是产品销售必备的要素,也是共享之后财务转型的关键和增值基础。与一般产品经营中的客户关系相比,由于“逃离代价”较高(尤其对于企业内部),因此客户与共享中心之间的关系相对稳定。表面看来,共享中心所面临的服务竞争似乎并不明显,但是只有充分地挖掘客户需求、不断改善与客户的关系,才可能在积极跟进业务活动的过程中寻求到更多的价值增值点,得到更多地价值创造机会,为价值链会计开拓更为广阔的实现空间。因此,共享服务体系必须能够对客户关系的生命周期积极地介入和控制,使这种关系能最大限度地帮助企业实现它所确定的经营目标。②对财务业务开展流程化改造和产品化管理,推进服务成本的不断降低。——标准化管理是基础。标准化管理是财务共享中心提高效率的起点,更是实现成本降低的入手。其最关键的要素就是“业务流程标准化”,因为只有标准化后才能有利于进行集中批量的业务处理、才能实现相对准确的绩效评估与合理定价。共享服务体系在搭建过程中需要配备高素质人才加强对流程的发起、设计与管控,采用通用系统、自助服务和清晰的流程化管理等手段以消除人员的过度分散和服务程序的分割,方能实现“最佳的业务实践”。③重视服务质量的评测与跟踪,全面拉动企业价值增值和成本降低。——质量控制是保证。要通过监视财务服务从事前、事中到事后的整个形成过程,着眼于财务共享中心内部以及共享中心与客户之间的互动关系等多个角度,积极消除质量环上所有阶段引起不合格或不满意效果的因素。对服务质量相关的控制技术和管理措施进行链条式的管理,包括对服务工厂现场的管理、设定可信、规范、高效的业绩测评标准,动态绩效管理等方面。在具体的体系搭建过程中,更要重视细化环节,从客户的角度考虑时效、价格等因素,设计合理的商业模式,建立有效的测评平衡计分卡和SLA的测量报告系统。

(作者单位:中国网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中国网通(集团)有限公司)

作者:梁军花 袁宏词

供应链管理下财务论文 篇2:

基于ERP环境下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策略研究

基金项目:基于学生“三创”能力培养下的高校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研究,项目编号:2019BWJX018

摘 要:在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下,现代财务会计信息系统也逐渐开始引入科学技术,其中,ERP就是依托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的一个企业管理系统。文章在阐述ERP内涵的基础上,分析ERP环境对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影响,并从打造和谐的财会信息系统控制环境、建立完善的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内控和风险评估机制、打造内外部各层级之间的信息沟通机制、优化ERP系统内部设计等方面具体分析如何借助ERP更好地进行财会信息系统控制。

关键词:ERP;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优化对策

在社会的进步发展下,ERP在企业中的应用范围变得更加广泛,从实际应用上来看,ERP是一种能够整合企业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为一体的信息管理系统,具体包含生产加工制造、供应链管理、财务管理等。其中,财务系统包含了财务管理和会计管理两个功能。会计信息系统是ERP系统的一个关键子系统,在运作的时候不仅具备传统会计系统的功能,而且还能够将企业发展的各类信息整合在一起,集中化处理,并为企业的资金预算、成本控制提供重要支持。ERP系统在企业的应用改变了传统会计业务处理模式,也提升了会计管理系统的管理效率。为此,文章结合社会发展对企业财会信息系统运作提出的要求,就如何更好地发挥出ERP系统在企业的应用作用进行策略分析。

一、ERP系统和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概述

ERP是企业资源计划的一个简称,是指借助信息技术来打造出一个运营管理网络平台,按照系统化的管理思想来对企业内部的财会信息进行整合,从而企业员工提供更为全面、完善的经营、管理、决策手段,提高企业内部资源、能源的利用率。在应用ERP进行信息管理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整合资源信息,实现对信息资源的有效分析处理,需要将现代化的信息和ERP联合在一起由此打造出一个完善的ERP环境系统,在这个环境系统中实现对信息资源的有效处理分析,由此强化对企业的控制。

ERP系统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包含财务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制造管理系统、项目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决策管理系统等。财务管理系统负责管理和调节企业的各类资金,具体又细分为事前预测、事中监督、事后决策三个基本环节。

企业会计信息内部控制包含手工方式下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和电算化环境下的财务会计信息管理系统。ERP系统对企业内部控制信息系统的基本影响体现在丰富和完善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容、使得整个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加大了对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基本要求。

二、ERP系统对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提出的要求

第一,确保数据信息录入的精准性。电子数据信息的输出和管理是应用会计软件来对原始数据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在对原始数据信息加工处理之后会将这些信息存储到对应的磁盘和软盘中。电脑输出信息的正误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受输入数据是否精准的影响。在电算化的社会背景下,为了能够提升数据信息处理精准度需要相关人员实现对一系列数据信息的规范化處理。第二,杜绝出现利用计算机进行犯罪的行为。直接记录在电脑磁盘上的电子数据信息会替代手工环境下的数据信息,最终导致计算机犯罪出现比较大的隐蔽性。在ERP会计环境下则借助计算机舞弊的现象更为严重,为此,在使用ERP系统的时候需要相关人员采取措施来提升内部控制的精准性。第三,强化对会计档案的管理。会计电算化的最大载体是会计软件,会计软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都会导致电子数据信息被破坏或者丢失。为此,在使用ERP系统的时候不仅要做好纸质文档数据的保存,而且还需要优化计算机系统的保存程序。

三、ERP系统对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产生的影响

1.实现对财务业务数据信息的实时性监督控制

在现代化财务会计信息管理中能够实现对一系列财务数据信息的实时性监督控制,并在ERP系统的支持下能够强化多个财务部门之间的沟通关联,从而更好地整合和管控财务数据信息,避免出现各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发生。同时,ERP环境下的财务会计信息处理采用的是互联网直连模式,在具体运作的时候其他部门能够将重要的业务数据信息直接上传到网络系统中,最终在数据中心的控制终端上来实现对业务数据信息的实时性处理和管控。

2.能够实现对会计信息处理数据的整合和设计

在ERP环境下的财务会计信息处理中可以借助网络信息平台来实现对各类数据信息的输入和处理,从而为ERP环境下的数据信息处理提供更多方便的支持。在以往的数据信息处理模式中一般采用的是数据填写模式,数据信息管理比较被动。但是在ERP环境下的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则是能够借助计算机系统来管理各类数据信息,数据信息的整合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3.提升数据仓的技术应用水平

在以往的财务会计信息系统中往往没有是吸纳对数据信息的集中化处理,所需要处理的信息往往都需要经历层层筛选,从而才能够更好的使用。而基于ERP环境打造的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则是能够借助互联网平台来处理信息,即所有需要被处理的数据信息都能够汇集到数据中心上,决策层会按照规范的标准来整理和处理这些数据信息,处理之后将处理好的数据信息交给决策层。

4.优化会计核算

在以往的财会信息管理核算操作中都是选择人为的方式来完成会计核算管理,无形中加大了各个财会信息核算处理工作任务,且人为性的信息核算和财会管理还会出现操作失误的问题,也会使得会计核算工作变得十分复杂。而在ERP环境下所打造的财务会计信息系统,所有数据信息都是在计算机管理下完成操作的,无形中节省了比较多的操作麻烦,也相应地提升了财会管理核算工作水平。

四、ERP环境下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第一,内部控制环境不够完善。在ERP环境下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环境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比如以往会计信息业务的原始单据在整理分析的每一个环节中都会有专门的人员来盖章签字,之后交给企业领导,领导在签字盖章之后这些原始单据才能够进入到会计凭证中。基于会计信息系统的会计信息是一种开放化的信息,会计信息处理人员需要进行数据信息的输入、处理、处理后输出、处理后报送等操作,在这些程序中如果有环节没有得到批准就对使用程序和数据库进行修改很容易让科目体系以及对账数据遭受到破坏,最终导致整个财务会计系统出现瘫痪。第二,会计信息档案管理保存存在较大的风险。在ERP的环境下,电子凭证和数据档案会替代以往手工纸质记账。在这样的转变下如何确保会计信息档案的安全性、完整性成为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人员需要思考和解决的一个问题。同时,和会计信息化程度不断提升相对应的是操作程序更加复杂,在这个过程中一个环节处理不恰当就会为不法分子的入侵提供契机,最终导致计算机程序的安全性遭受破坏。第三,会计电算化审计处于落后的状态。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推进了会计事业的发展,同时也会对审计发展带来挑战。在这个背景下有很多企业的电算化审计系统不够完善,审计工作处于落后的状态。

五、基于ERP环境下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优化对策

1.打造适应ERP要求的财务管理系统

在企业财务风险把控的过程中企业需要思考如何将财务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在应用ERP管理系统来进行信息内部控制的时候需要通过以下措施来强化风险管理。第一,明确一般性的责任分工和常规性财务信息系统审批事项。第二,针对信息安全制定出规范的会计信息系统操作流程。第三,明确财务管理系统的审批程序,同时对整个系统的后续运作要予以充分的明确。第四,制定出规范的电算化操作规范,具体包含财务管理制度、管理规范、操作规范等,并在执行电算化操作管理的时候优化硬件运行环境。

2.打造完善的风险评估系统

为了能够在ERP环境下更好地进行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需要在ERP的环境中制定出相应的风险控制体制,在ERP环境中处理财务信息的时候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提升数据信息处理的精准度、稳定性和可靠性,并确保在风险评估机制的作用下来实现对数据信息的高效率管理。另外,在财务信息系统的作用下还能够在最大限度上避免因为人为性操作不当导致的失误和系统运行故障。伴随ERP系统的广泛应用,企业内部之间各部门的联系也相应加强,比如企业在使用ERP系统开展财务管理的时候能够在ERP系统上查询到各个部门的实际发展情况,之后由各部门将自身的财务情况进行整理,通过整理这些数据信息来为企业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重要支持。但是从实际发展情况来看,ERP系统在运作的时候会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相关人员根据实际情况思考如何把控这些风险,从而更好地确保ERP系统和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融合,全面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3.强化对内部审计的监督管理

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控,在财务会计管理的过程中需要相关人员强化对内部审计的监督管理,并在审计监督管理的过程中及时完善审查机制。比如在实际的财务管理工作中需要对一系列财务会计信息进行监督,规范电算化审核程序,在合理监督的情况下来确保财务管理系统在ERP环境下顺利进行。

在对会计信息进行监督的时候需要强化对审计组织的监督,确保一系列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都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在财务会计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加大监督管理力度能够及时发现财务管理系统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予以处理。另外,在现代化财会管理工作中还需要实现会计审计的电算化建设,并在企业发展建设的过程中打造出专门的风险评估机制和把控机制,通过相关措施的实施来更好地进行风险预测和风险管理。

4.强化会计组织职责,优化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是基于内部控制制度打造的能够对企业各部门运行管理产生制约和影响的各种内部因素,包含会计组织管理机构、人力资源政策、资源配置方式等。基于ERP模式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减少了内部控制的层次,提升了内部控制的效率,但是也在无形中改变了内部管理的组织形式,加大了企业内部、外部控制工作强度,由此对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管理力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能够满足这种要求需要进一步明确ERP系统下企业会计机构的岗位职责、管理权限,充分明确各部门工作的职责,合理分工,在内部控制管理的过程中不能够出现无人管理和越俎代庖的现象,层层落实,分工明确。在财会信息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打造操作管理制度、系统维护管理系统、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上机操作管理制度等,在制度的约束和规范下更好地明确各部门人员分工。

5.强化会计人员的内部控制能力

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出ERP系统在企业会计信息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作用,在ERP系统运作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财会人员专业能力的强化,定期对其开展培训。在培训计划制定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强化对财会管理人员专业技能、计算机操作知识、系统管理维护知识的培训,并在财会人员掌握这些知识的基础上来进一步强化他们的内部控制意识。比如在企业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尤其要在销售环节、收款环节、客户订单处理环节、成品交货环节等做好内部控制管理工作。

6.提升会计信息档案的管理水平

第一,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会计信息档案的管理。同时,为了能够提升会计信息档案管理有效性需要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进行科学的划分,确保其能够按照规定的要求来开展档案管理。第二,完善档案修改审批制度和借阅管理手续,在最大限度上避免出现商业机密信息泄露问题的发生。第三,增强会计档案软件版本的兼容性,强化会计信息档案和对应财务管理软件版本的和谐和一致,在有效保存过往会计信息资料的同时还需要保存其存储的软件系统信息、数据库系统信息、会计软件版本更新信息等。第四,强化对输入数据的审核。ERP环境下需要对输入数据进行审核,防止输入环节数据错误。审核数据的方法主要有静态审核、屏幕审核、二次录入审核等。第一种审核方式是人工审核,具体是对打印凭证和人工凭证的审核。第二种是对屏幕上显示的凭证进行人工审核。第三种是重复输入校验。

7.做好ERP环境下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维护管理工作

ERP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是计算机管理系统的一部分,一般包含软件操作系统、硬件操作系统、日常维护管理系统等。想要实现这几个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必须对ERP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加以维护,一旦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去维护系统。通过对ERP系统的定期维护管理能够为ERP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创设良好的环境支持。与此同时,在系统维护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操作规范,然后按照规范去执行,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系统处理信息的效率。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ERP管理系统的作用下有效提升了我国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水平,也有效解决了传统财务管理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但是在具体实施操作时受传统业务模式的影响,ERP模式在财务管理中应用的时候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容易出现财务管理误差。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出该系统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需要相關人员加强对ERP系统的认识,立足财务管理实际情况优化ERP管理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旨在能够更好的提升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吴力佳,朱阳生.基于ERP环境下的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应对策略[J].商业会计,2012(02):58-59.

[2]张燕.关于ERP环境下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优化策略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6,000(027):139-140.

[3]孟祥睿,戴星月.基于ERP环境下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J].农家参谋,2017,No.567(23):366.

[4]蔡月波.基于ERP环境下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分析[J].经济视野,2018(20):73-73.

[5]肖琳.浅谈基于ERP环境下的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应对策略[J].经济生活文摘月刊,2013(3):360.

[6]齐仁杰.ERP环境下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路径探索[J].纳税,2020,000(007):P.90-91.

[7]王民治,赵学进.ERP环境下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研究[J].会计之友,2013,000(025):55-57.

作者简介:王艳洁(1985.08- ),籍贯:甘肃兰州,本科,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会计学

作者:王艳洁

供应链管理下财务论文 篇3:

E-需求链下的财务管理创新

【摘要】本文分析了基于E-需求链下的财务管理的创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财务管理的总体思路和工作重点,最后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指出了E-需求链下财务管理的战略作用和今后应用的问题。

【关键词】E-需求链 财务管理 价值流

E-需求链是在电子商务(E-Business)与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拉动型供应链(Customer-Based Supply Chain)(简称需求链)不断融合下产生的。它不但改变了传统的经营模式,也改变了以制造商为起点的推动型供应链管理模式,为企业降低成本和增加价值创造了更广泛的空间。因此,企业财务管理者如何掌握E-需求链下财务管理的创新和方法去适应E-需求链下的经营模式变革是在市场激烈竞争中致胜的关键。

一、E-需求链的产生和特点

1.E-需求链的产生

传统的供应链模式是以制造商为起点展开的,但是在电子商务的支持下,权利由厂商转移到消费者手中。随着消费者时代的到来,伴随的是大规模定制并由实时需求拉动。企业必须围绕消费者,重建其供应链,清除无效的环节,把供应链从推动型变为拉动型,以便企业的整个价值链能对消费者作出更好的响应。而电子商务使顾客导向、价值链的最优化成为现实。E-需求链模式最终在电子商务与需求导向的供应链管理中不断融合而诞生。

2.E-需求链的特点

E-需求链是以顾客需求为出发点,围绕核心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化企业外部供应链的环节和企业内部业务处理流程,通过资源的充分共享和有效整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质量,实现需求链的价值最大化。它既强调人、技术和管理的有效集成,又突出供应链上各成员的战略联盟,同时注重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与价值流的集成化管理。

二、E-需求链下财务管理的创新

1.财务管理的目标创新

在E-需求链下,企业的系列生产经营活动都是围绕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价值链展开的。通过对企业内部价值链、行业价值链和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分析,削减非增值环节和业务,优化需求链,建立以企业为核心的价值链。在E-需求链商务模式中,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在整个需求链价值最大化的前提下,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

2.财务管理地位的创新

在E-需求链下,企业财务管理围绕价值管理展开,使得企业财务管理与企业业务活动的管理协同起来,具体来说包括企业内部业务的协同,企业与需求链所有成员的协同,以及企业与社会部门的协同。同时,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不只是企业内部的财务资源,还包括企业在互联网进行系列涉及财务的交易及与交易有关的各类客户、供应商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基于以上财务管理的协同化和外部化效应,在E-需求链下企业财务管理部门成为公司的信息中心和公司健康运转的中枢。财务管理要求拥有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去分析和预测未来,做出决策,同时指导公司的战略管理决策。

3.财务管理的核心创新

在传统的商业模式下,财务管理的核心是企业的资金运动(或资金流),供应链管理(SCM)的核心是物流。但是,在E-需求链模式下,电子商务与需求导向的供应链的融合,使得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综合起来。其中信息共享是价值流实现的前提,物流管理是实现价值增值的必要手段,而资金运动则是实现价值流的根本保证。从企业价值链一体化来看,“三流”都是价值流的载体,价值流成为“三流”集成化管理的核心。自然,以价值流反映的价值管理自然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这也体现了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实现需求链价值最大化前提下的企业价值最大化。

4.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

(1)集中式财务管理。在E-需求链下,大大缩短了企业经营的时空距离。企业通过互联网技术将价值链上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随时随地地收集起来,为集中式的财务管理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企业总部可以利用网络财务系统对所有分支机构实现集中记账,集中资金调配,集中库存信息管理和客户需求信息管理,以及供应商相关信息管理。在集中式财务管理模式下,企业可以提供更为全面和系统的资料和信息,避免了出现传统模式下“信息孤岛”的困境。

(2)实时财务管理。在E-需求链下,财务数据的处理都是实时的,无论业务发生在企业外部还是内部,一旦确认都将存入相应的服务器并主动送到财务信息系统随即检测,业务信息实时转化,且自动生成反映各种经营业务的动态报表和报告财务信息,使相关管理部门了解和掌握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同时,企业通过相应的网络财务系统,了解价值链上客户需求信息、供应商的库存和生产能力等信息,及时调配资金,组织和安排生产,配合企业生产系统或敏捷制造系统,最大程度的实现顾客价值。

(3)虚拟式财务管理。企业根据顾客定制需求,通过现有的网络系统了解企业内部的包括库存、资金和生产能力等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以及价值链联盟中的成员相关信息,选择合适的伙伴,组成一个新的价值链(既虚拟企业)。通过虚拟企业的虚拟式财务管理,来为企业满足顾客个性化生产服务。当完成这项任务后,虚拟企业解散。企业财务管理重新在新的顾客需求基础上构建新的价值链进入下一轮的虚拟管理。

三、E-需求链下财务管理的总体思路和核心工作

1. E-需求链下财务管理的总体思路

在E-需求链下的财务管理基本思路是,以强化价值管理为主线,分别沿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重构财务管理框架。在空间维度上,把原来以企业为主体的财务管理对象扩展为以价值链联盟形式存在的相关企业为财务管理主体,把原来以资金流为财务管理的核心扩展为以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为载体的价值流为财务管理的核心。在时间维度上,根据企业的信息网络系统,以战略规划为核心,以管理过程的时间序列为依据,分别以前馈控制的战略规划、现场控制的实时监管和反馈控制的分析考评为内容开展全方位、全过程的财务管理。

2.E-需求链下财务管理的核心工作

(1) 以价值流为核心,实现业务流程重组。在满足顾客需求的前提下,围绕企业价值流,进行价值链分析,建立最优化的价值链联盟。首先,通过行业价值链(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顾客)分析,了解企业在行业价值链中的位置,判断企业是否有必要沿价值链向前或向后延伸,或者缩减价值链的长度削减企业外部非增值环节。其次,分析企业内部价值链(订单―产品研究设计―生产制造―销售―售后服务),判断如何消除企业内部非增值作业,以降低成本,优化企业流程。

(2) 选择合适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建立适合价值链整体运作的网络信息管理系统、风险控制系统和运作机制。

四、E-需求链下财务管理的案例分析

美国的部分行业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就建立了包括沃尔玛、凯玛特这样的零售商,像宝洁和Sara Lee这样的生产商和像惠普和SAP这样的IT公司建了类似E―需求链的商务模型。在此模型下,共同管理流程、共享信息。通过优化价值链结构,实现供需双方处理流程的一体化,减少了存货,降低了供应链循环的次数,缩短了商业周期,节约了供应链管理和运营成本,为整个价值链的成员创造和增加了价值。下面以沃尔玛与宝洁的合作为例进行分析。

1.价值链联盟的确立。1988年沃尔玛与宝洁公司通过协议,决定通过联盟的形式,借助于网络实现信息的共享(如宝洁公司可以调用沃尔玛的销售和库存数据等)。

2.虚拟组织的形成。针对这一价值联盟,以沃尔玛与宝洁公司为主双方成立了由财务、流通、生产和其他职能部门组成的约70人的专门合作团队,派往沃尔玛实行协作管理。

3.电子商务交易网络的形成。20世纪80年代末沃尔玛与宝洁公司通过卫星和EDI技术等,构筑了全球范围内的相关信息管理系统。20世纪90年代,又联合开发了CPFR(Collaborative Planning Forecasting and Replenishment:即合作、计划、预测和补充)的供需链模型。CPFR应用一系列技术模型,对供应链不同客户、不同节点的执行效率进行信息交互式管理和监控,对商品资源、物流资源进行集中的管理和控制。

4.信息共享和共同管理。通过全球网络宝洁公司可在1小时之内对沃尔玛全球各地的分店内每种商品的库存、上架、销售量全部盘点一遍,同时也可随时收集全球各地商品销售形式、价格、顾客意见等信息。沃尔玛将物流中心或仓库交与宝洁通过网络进行在线管理,自己专心于经营活动。这样,不但降低了库存的成本(包括缺货成本、储存成本和管理成本等),同时缩短了商品从订货到销售整个业务流程的时间,加速了资产的周转效率。

5.需求导向供应链管理。宝洁公司通过网络收集全球各地有关其产品在沃尔玛的销售状况,主要是价格、质量、客户服务以及客户信息反馈。然后根据情况与联盟伙伴协商,重新调整和部署其战略,做出不同的改进。

6.资金流管理。二者采用EFT(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系统进行无纸化财务结算。不但提高了结算效率,加速了资金的周转,而且大大降低了两个企业的间接费用。

宝洁与沃尔玛的这种E-需求链的模式随着后来经济的发展、各自规模的扩大以及企业自身价值最大化的需要,不断进行重组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总之,E-需求链模式给企业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相应的挑战,对于信息技术、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的理论及实务相对不成熟的我们国家来说,财务管理中的风险控制机制和为其服务的财务会计核算方式必须变革。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必须尽快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E-需求链下的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

作者:李华军 张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