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美术教育论文

2022-04-15

幼师美术教育与专业美术教育和基础美术教育是不相同的:专业美术教育一般都是以美术学科本位为主,通过美术专业的训练来培养各类美术专业人才;基础美术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使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幼师美术教育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幼师美术教育论文 篇1:

创新教育下的幼师美术教育

【摘 要】创造是艺术的灵魂,然而现代的幼师美术教育有趋同化的现象,探索出一条创新教育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幼师美术教育的首要任务。文章通过分析美术教育的必然性,结合当今幼师美术教育的现状,提出互联网时代下进行教育创新的四项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师;美术教育;创新

加强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施行改革的首要任务。其终极理念是培养出思维活跃、有探究意识、有创新精神的艺术人才。因此,对于现代的幼师美术教育而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更加重要。如今这个信息时代,雷同作品数不胜数,教育模式也是如出一辙,要想脱颖而出创新才是关键。

一、幼师美术教育进行创新的必然性

(1)美术创新是美术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是幼师美术教育兴而不衰的重要保障。幼师美术教育不仅仅需要培养学生的美术技能,还需要帮助学生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因此,幼师美术教育对于课上学生美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建设,需要在不断摸索中找出高效的课堂教育方法。

(2)一成不变的教育模式终究会引起学生反感,美术教育的创新可以突破传统教育束缚,为学生带来久违的新鲜感。对于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课堂热情起着十分突出的作用。美术教育的创新犹如一股清泉流入学生的视野,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同时,美术教育创新也是中国素质教育革新的重要组成。因此,幼师美术创新教育是在学校和社会的发展需求下应运而生的。幼师美术创新教育的出现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二、当今幼师美术教育的现状

(1)课堂的教学目标与课堂模式定位模糊。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的幼师美术教育存在层次上的不同,对学生的要求标准自然也不一样。然而,受传统美术教育模式的影响,国内当今的美术培养模式在总体上大同小异:重技能,轻创新。出现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老师照本宣科,学生邯郸学步,总体上,教授过程过于机械化,课堂上只有模仿,没有创新。

(2)课程的设置与模式有待完善。建国初期,受到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国内美术教育开始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而幼师院校的教学模式则在一定程度上效仿了美术院校,无法形成师范院校美术教育的自身特点:师范性、基础性、专业性。此外,美术教育在课堂上更加重视绘画技巧和绘画技能的培养,从而忽略了美术理论知识,致使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理论知识不能均衡发展。

(3)现代美术教育模式相对滞后。受到传统美术教育的影响,当代美术教育传授知识与技能的主渠道依旧设定在课堂。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美术教学水平的提升。因此,现代美术教育模式对于传统美术教育理念在取精华、去糟粕的前提下,应该融入高科技和现代化的教学内容,从而培养出适合当今社会的艺术人才。

三、对幼师美术创新教育的策略分析

(1)为课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的教学成果如何,从课堂氛围上就能看出。高质量教课的课堂氛围应该是活跃、轻松,学生反馈积极而不是死气沉沉。即便教师有一流的教学水平,倘若无法带动课堂,无法与学生产生知识的火花碰撞,那么结果就是凭借一流的教学水平教出三流的教学成果。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被动接受知识的效果远远不及主动吸取知识,因此,老师需要带头调动起课堂氛围,创造一种民主、轻松的气氛,激发学生的主观学习意识。示范绘画技巧时,不提倡学生照猫画虎,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创作出带有自我风格特色的作品。艺术本身追求的是个性、自由、放纵,罗列各种条条框框限制学生的艺术天性,作品也毫无生命可言。

(2)教育模式的创新。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化的趋势已经势不可挡。幼师美术教育可以引入信息技术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该模式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搭建一个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可以协作交互的学习平台,以便于群体之间实现知识与思维模式的及时共享。这种教育模式实现了师生群体的随时随地自由交流,大力拓宽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路径,可利用资源也更加多样化。

(3)完善教学评估机制。现在多数高校都设有教师评估的管理机制,幼师美术教育也不例外。对于美术教育的教师测评,应该以“创新性”作为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以督促教师重视课堂上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4)充分利用高科技设备以实现美术教育创新。当今社会的科技如此发达,美术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应该与时俱进。老师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如网络资源、多媒体资源来提高教学质量。例如,通过动画、PPT等模式向学生展示各个时期优秀艺术家的作品,使学生感受到艺术的气息与魅力。在这个网络时代,教师知识的传授仅仅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一个辅助渠道,学生更多的是通过网络来吸取其需要的知识。因此,美术教师应该意识到,如今的社会已经和七八十年代大为不同,巨大的信息量与知识的更迭速度让每个人都目不暇接,也许自己正在教授的知识在下一秒就已经过时,既然如此,为何不改变思路去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筛选知识的能力呢。

四、结语

如今国内的幼师美术教育质量尚低,面对严峻的形式,务必要进行教育创新。教师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改善教学模式、完善教学评估机制、结合高科技应用的方式进行教学改革,以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冬冬.幼师美术教育的有关思考[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6):280-281.

[2]严天江.创新意识在幼师美术教育中的充分应用[J].科学导报,2014,(14):63-63.

作者:叶宙鑫

幼师美术教育论文 篇2:

浅析视觉心理学在幼师美术教育中的运用

幼师美术教育与专业美术教育和基础美术教育是不相同的:专业美术教育一般都是以美术学科本位为主,通过美术专业的训练来培养各类美术专业人才;基础美术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使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根据个人不同成长阶段的课程设置,基础教育旨在以中小学为主,从培养目标来看,旨在提高公民的美术文化素养、促进全面发展;而对于幼儿美术教育来说,美术教育虽然也是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总目标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但是,幼儿师范教育的对象是儿童,其教学侧重点是要了解儿童的心理特征,注重幼儿的成长发展。在幼师的美术教育中学习到的教学方法要有助于儿童的心智成长和提高视觉思维应对能力。对幼儿来说,美术、绘画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本能,这一年龄段的幼儿,美术、绘画对他们来说如同是第二语言,是他们表达对物质世界给他们反映的一种途径或载体。因而可以说幼儿美术活动培养幼儿运用感官和思维感受世界和表达世界的能力,这符合视觉心理学的构成要素。通过视觉心理学深入分析及在幼师美术教育中的运用,把美术专业实践与幼儿视觉心理学有效的结合,可以进一步地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诉求。

一、视觉心理学的简单界定

视觉心理学主要是指外界影像通过视觉器官引起的心理机理反应,是一个由外向内的过程,这一过程比较复杂,因为外界影像丰富,内心心理机能复杂,两者在相互联接并发生转化时建立起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不同的人不同的影像,相同的人相同的影像以及不同的人相同的影像和相同的人不同的影像产生的心理反应是完全不同的。比如,同样看到鱼缸里的小鱼,心情好的小朋友会觉得小鱼自由自在,非常幸福;而闹情绪的小朋友就会觉得小鱼太可怜了,总是呆在鱼缸里转来转去,空间狭窄,心情抑郁。“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便是视觉心理学的典型。视觉心理学原理对于美学的研究意义重大,我们可以把视觉心理学方法运用到幼师美术教育中去。

二、视觉心理学的原理分析及在幼师美术教育中的运用

按照传统概念,知觉和思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知觉并不具有思维的功能,而知觉之所以高于感觉,就在于它是在思维的参与下已经形成了关于事物的整体形象,而其中所包含的理解力,正是思维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也可以说,知觉与思维的统一就是阿恩海姆所说的意象。意象就是思维活动的结果,更是思维活动赖以进行的媒介。知觉与思维错综交织,结为一体,然而知觉与思维的这种结合并不单单是艺术活动所特有的。视知觉学习是一种本能的强化,尤其是美术教学对其产生的影响。早期的研究表明大脑是可塑性的,而这种大脑皮层的可塑性可被视知觉所影响。在医疗治愈的研究中证明,通过视知觉的训练,利用大脑神经系统的可塑性,通过特定的视觉学习和视觉刺激,激活视觉通路,改善大脑的神经系统的信号加工处理能力。在视觉表达上,不同的弱视患者表现出不同的三维信息摄取及加工行为缺陷,这些视功能障碍造成了儿童的阅读障碍、记忆力障碍等智力发育问题,严重制约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在美术活动中,视觉经验与记忆都会扩展他们的认知范围,使思维得到发展。在视觉与行动的协调中,提高身体机能的各种能力。儿童将各种元素和谐的组织起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幼师教育培养的对象是儿童,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对幼儿美术教育教学有了新的要求,对幼师的培养目标也提出了新的标准。幼师的美术专业教学目标也由原来的注重技法,开始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发展幼师院校师范生的美育培养、完善人格,重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随着素质改革的推进,幼儿师范美术教育的目的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的教育能力上来,使得幼儿师范教育能够培养出具有儿童艺术心智方面发展和审美能力的美术教育者。罗恩菲尔德认为,儿童会把外来图形融入他们自己本身,儿童用他们创造性的方式和独到的思维组织关系来表达他们的意象思维,儿童很容易做到这一点,这称为“综合”,是人内部的整合同化。罗恩菲尔德始终没有把美术与教育割裂开来,他提醒我们每个人的发展是不同的,教师应该处理好这些差异特点,就儿童而言,每方面的能力的发展程度不同,我们应该始终关注儿童成长的各方面,要把儿童的视觉和知觉结合起来综合考虑,我们在幼师的美术教学过程中,应积极运用视觉直觉法,尽量减少教育价值理解上的偏差和误区。

三、幼师美术教育运用视觉知觉法的建议

对于幼师美术教育,要真正认识到视觉知觉法的重要性,尤其是发展儿童情商和动手能力方面的引导价值。幼师美术教育要用儿童心理基本理论来指导教育实践,在视觉信息充斥的现代环境下,扩大视觉获取信息量,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视觉思维能力。

1. 探索不同的教育方法。

幼师教育是综合性的教育模式,美术课是幼师的必修课之一。2001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行)》,将美术放在了大艺术领域中。这是美术教育的综合价值体现。但对于幼儿师范教材中,教学大纲依然强调的是美术学科体系,内容繁杂,在培养幼师的过程中,课程安排和教学的方法的运用还是比较单一。从事幼儿美术教育的老师应该不断地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去丰富教学成果。

2. 美术课程设置应联系心理学。

幼师美术教育是介于美术和教育之间的教育,其课程的设置有专业的课程,也有教育学、教学法的课程,怎样将教学与专业,职业与技能整合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材和课程的安排上要有美术性和教育性的综合特点,现阶段的课程设置和教材是独立的分科教学。由于教师在各学科上的专业性,即心理学老师只了解心理学,对于美术专业不清楚。美术专业的教师也对于儿童心理学方面知识有欠缺,只能让幼儿师范生自己去融会贯通。应该在美术教育学科基础课中增加视觉心理学的学习,将美术教育不能简单的看作是艺术或只是审美,因为他是一种能力的培养,是感知与思维发展的重要媒介课程,是儿童心智全面发展的重要学科。

3. 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

幼儿美术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更新美术教育教学观念。学校领导要重视起来,制定方案计划,分步实施,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和基本功训练为重点,开展幼儿美术教师的教学观念的转变,使教师的业务素质有一个较大的提升,理解美术行为的整体教育价值,明确美术教育是思维与知觉发展最有利的媒介形势之一。每学期要制定检查制度,包括教学教案、教研教改、美术活动的开展等;开展听课、评课制度、教师基本功竞赛等活动,提高美术教师的自身综合素质。

责任编辑 龙建刚

作者:张翼鹏

幼师美术教育论文 篇3:

幼师美术教育的创新教育

摘要:幼师美术教育是实施幼师学生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也是幼师生健康 成长,成为合格幼儿教师的基本需求,是幼儿美术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本文从幼儿师范学校美术教育现状出发,分析了幼儿师范美术教育的意义,指出了幼师美术 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创新机制出发,提出了创新教育理念下提高幼师美术教学水平的建议.

一、当前幼师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落后,课程设置不科学

目前,我国幼儿教师艺术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是教学观念落后,课程设置不科学。目前,幼儿教师的艺术教育在建立之初仍然遵循办学方针,只针对幼儿教师的技能,而忽视了其综合素质的培养。大部分学校还是沿用90年代初的教材,课程设置僵化,十几年不变。他们没有注意到近年来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学生和社会教育观念的变化。

2.生源质量难以控制

在幼儿园教师教育的初级阶段,中等职业教育仍然是国内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优秀的学生通过幼儿园教师教育走上了教师岗位。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幼儿园教师的学生素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以前的“尖子生”到初中的“双差生”。这些学生大多有学习障碍,大部分文化课基础差。一些幼师学校为了扩大招生规模,忽视了对学生自身素质的调查,导致幼师学生素质下降,进而影响幼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3.美术课堂教学缺乏创新

目前,幼儿园教师艺术教育过于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而忽视了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在“艺术家教学”而不是“美术教师教学”的模式下,普遍存在教师重技能传授而轻能力培养的问题,表现为教师讲解示范简单、学生模仿、机械化、缺乏创造力。这种教育模式不重视艺术素质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忽视了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培养的幼儿教师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体现在儿童艺术的教学活动中,“你会画画吗”、“你会画得像吗”是儿童学好艺术课的标准,从而扼杀了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对艺术的兴趣。

二、创新教育观念的启示

现代艺术与设计的摇篮包豪斯,的设计教育体系提出了重要的原则:倡导设计中的自由创造,强调只有精神高度自由,才能充分释放潜能和创造力。只有在思维方式、课堂氛围、教育方式能够实现自由的前提下,才能培养出思维活跃、勇于创新、勇于质疑的天才学生。例如,美国哥伦布美术设计学院以“培养心智、敏锐的眼睛、激发创造力、开发个人潜能、拓展视野、解决具体问题、认识各种可能性”为办学宗旨,并在此指导下,在一批和一批培养了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中国逐渐开始正视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将先进的教育方法引入并作为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加以推广。

三、创新行为特征的再认识

在这里,我们先就创新能力的行为特征进行探讨:

1.智力

创新能力强的人通常智力更高,他们的创造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博学。当一个充满知识的头脑思考一个问题时,相应的知识就成为思考的焦点,所以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是创造性劳动的必要前提。法国化学家、现代微生物学的创始人巴斯德,曾经说过:“在观察领域,机会只青睐有准备的人。”的确,即使是一个天赋很好的人,没有丰富的知识,作为创造力的积累,很多灵感和机会也会因为他的“见识不足”而悄然逝去。

2.独立性

创造力强的人在思维和实践活动中会表现出很强的独立性。他们很少崇拜权威,也不认为以前存在的一切都是永远正确合理的。所以,他们不能因循平庸和刻板,善于以别人从未有过的方式寻求某个问题的答案。对于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应特别注意培养他们的独立精神。美术专业的学生很多都是“桀骜不驯”的,老师一定要顺势而为,不要轻易阻拦。

3.思考的灵活性与流畅性

创新的人在思考问题时往往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他们可以从一面到另一面发现问题,从外到内分析问题,对同一件事持有多种假设。创新灵感的出现往往是一种转瞬即逝的心智活动,很多流畅的想法让创作者能够将不同事物的原理和概念联系起来,快速做出选择。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就,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们能够集中精力,保持思维的持久和流畅。

4.幽默感

许多创造性心理学家和教育心理学家已经从两个方面证实了幽默在激发创造力方面的价值:第一,它可以使人的头脑和情绪处于愉快和放松的状态,最大限度地减少思考问题时的精神压力,从而保证思维活动的畅通无阻。其次,它经常用谐音和双关的比喻把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给人带来新的发现和感受,从而引发创造性联想。比如:中有一部分同学有很深的动漫情结,会在设计作品中把自己定位为动漫人物,用夸张生动的形象和特殊的环境感染观众,引起人们的共鸣,收到一定的效果。

四、创新教育下幼师美术教育的发展途径

1.明确幼师培养目标

当前,学前教育的改革发展、教育人才的竞争以及家长和学生对学校的选择对学前教师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幼儿园教师教育必须改革。现实中,一些学前师范学校也进行了探索,实践中出现了不同的改革模式。当前幼儿园教师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幼儿教育教师”,这应该体现对人格、文化、创造力和教育实践的整体性追求,而不仅仅是对专业技能的追求。

2.从学生实际出发,开展教学活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艺术认识的加深,艺术教学的内涵不断扩大,艺术课程的学习内容不断丰富。幼儿园教师的艺术课程应该超越传统的“纯绘画”或“纯艺术”教育,发展到艺术观念、形象传递、形式表达和情感表达等各个方面。在幼儿园教师的艺术教育中,应关注幼儿园教师的实际,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幼儿园教师的综合素质。在培养幼儿园师生艺术技能的同时,应采取多种方式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和艺术素养,引导他们树立和完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彭廷术. 凸显幼教特色 实施创新美育——浅谈中等幼儿师范美术教育[J]. 科学咨询, 2014.

2.杨炯. 创新教育下的幼师美术教育探微[J]. 數字化用户, 2018, 024(025):162.

3.王秀丽. 谈幼师美术教育的创新与思考[J]. 好家长, 2017, 000(071):P.208-209.

作者简介:李寒,女,1994.3,汉,淮海技师学院研究方向:幼师美术,本科,助理讲师,江苏宿迁

作者:李寒

上一篇:航运物流企业论文下一篇:高校管理模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