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体制改革缓解经费短缺论文

2022-04-29

【摘要】农村已经实现的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还只是初步的,是低水平、不平衡、不巩固的。解决农村教育落后的几点对策:调整并逐步完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与投资体制适应财税体制改革的新情况;采取应急措施,缓解现阶段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困难。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投资体制改革缓解经费短缺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投资体制改革缓解经费短缺论文 篇1:

办学主体多元化体制下地方高校办学投入展望

[摘要]地方高校在现行的办学体制下,办学经费筹措的多元化趋势日渐明显。文章从实际出发,分析了地方高校当前筹措办学经费面临的困境,并就如何从多层面、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地方高校 办学经费 筹措渠道

[作者简介]谭德旺(1953- ),男,盐城工学院财务处处长,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为高校财务。(江苏 盐城 224051)

进入21世纪以来,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资金的拮据已经影响到各类高等教育机构。寻找新的资金来源,是当前高等教育政策展望的一个部分。在我国,高等教育的投资由国家或中央教育投资和地方教育投资组成,地方高校的教育经济来源主要靠各省、市、自治区的经济实力来支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各省的经济实力逐渐加强,地方政府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权限增加了,同时也加大了责任,包括对教育承担的责任。1985年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始将教育投资和管理的权力下放给地方。并且《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教育法》又进一步简政放权,扩大省市、自治区的教育决策权和对中央部门所属学校的统筹权,由省、市、自治区自行解决办学投资,这对地处经济发达地区的地方高校而言无疑是一个福音,但对地处经济欠发达或经济落后地区的地方高校而言却是喜忧参半:喜的是高校的办学经济来源更具多元性,忧的是地方经济实力有限。

一、地方高校经费来源的多元化趋势更加明显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都是国家包办教育,不仅包基建、教职工的人头经费、事业费,而且包学生的开支,不仅包基础教育,而且包高等教育,这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20世纪80年代后期,这种状况开始改变,中央提出要建立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财、税、费、产、社、基等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经过多年的探索,以财政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格局已开始形成。

从地方高校办学经费来源渠道的构成看,变动趋势为:一是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比例逐年下降。二是预算内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比例逐年下降。三是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占教育经费比例逐年上升。四是社会捐资和集资办学经费占教育经费比例呈波动下降趋势。五是学杂费占教育经费比例逐年上升。上述变动趋势反映了我国地方高校办学经费来源渠道多元化的趋势。

在现有的教育投资体制下,教育经费公共投入的下降将只能由私人支出的增长来弥补。私人教育经费有两种基本形式:学杂费与社会力量办学。后者又有两种可能:个人的捐资助学和私人投资办学(注:个人捐资助学既包括个人对教育的捐助,但现实中也包括因考生分数不够录取标准或选择学校而向招生学校支付的额外费用,私人投资办学指民办学校等)。学杂费与捐资助学支出的增长直接构成居民的教育支出增长。

私人投资办学比重的上升同样也意味着居民教育支出的增加,因为这类学校属企业化运作,学校的经费几乎全部来源于学生支付的费用(当然也许存在某些组织的捐款与赞助等),这些资金显然也是来自于居民的私人教育支出。而居民私人教育支出的多少又与地方经济的发展状况有着直接联系。

有数据表明,在我国地方高校办学经费来源结构中,财政性教育经费占64%,其中预算内教育经费约占60%;非财政教育经费占36%,其中学杂费约占14%,其他教育经费约占19%,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社会捐资集资等占的比例加起来不到2.5%。重点高校和地方高校相比,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比例高出近9.5个百分点,其中预算内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比例高出20个百分点。此外,非财政性教育经费中,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学杂费等占教育经费的比例,重点高校也均比地方高校高,还有社会捐资集资、其他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例,地方高校均低于重点高校。

二、地方高校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面临的困境

(一)从政府投入来看,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增加缓慢

尽管近几年教育经费投入增长较快,但近年教育事业发展也较快。因此,教育经费实际上远不能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国民收入分配逐渐向个人倾斜,国家的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额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在这种状况下,国家对各方面的投入都会受到影响,而首当其冲的是教育投入,如果今后国家财政收入无根本性好转的话,财政性教育投入可能很难有较大的增加。从全国教育经费来源的构成来看,尽管国家财政拨款有所增加,但占教育总支出的比重却逐年下降。

(二)企业办学遇到新困难

我国不少大中型企业过去都独立办教育,有的从中小学到大中专一条龙,规模较大,投入较多,经费较充裕。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企业遇到了许多新问题,企业办学也随之受到冲击,面临严峻的挑战,办学经费滑坡。国有老企业包袱沉重,效益大多不太好,有的甚至想把原有的学校当包袱甩掉。一批新崛起的“三资”企业效益较好,但不愿拿钱办学校。

(三)学校创收路子越走越窄

学校创收主要来源于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和为社会服务等方面。但在新形势下,有些关系尚未完全理顺,这些方面都遇到了新的困难,勉强支撑,举步维艰,况且真正创收能力强的只是极少数学校,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也是朝不保夕。

(四)社会集资、捐资自愿者不多

从统计数字看,近年集资、捐资办学经费增加较多,但绝大部分并非自愿缴纳,靠政府出面保证其合法化,极少数地方甚至强行摊派。这些年农民负担很重,而集资办学往往只在农村铺开(主要用于学校基建),城市极少推行(限于低息借款),而实际收费时又往往只能收到学生的款,这样面上缩小,集资标准就增高,有的一次高达上千元,多数人怨声不绝。捐资办学在中国难成气候,中国的大中型企业多为国营,个人不可能说了算,即使拿出钱捐资办学也不可能署个人的名,且企业领导多为任期制,在任期内与其拿一笔钱去捐资助学而扬名,还不如将这些钱变成实惠发给职工更能得到拥护。私营企业都处在资本的原始积累时期,都在疯狂地赚钱,没有几个愿意把赚来的钱捐给教育。

(五)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发展困难

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是我国近几年兴起的事,人们俗称这类学校为:民办学校、私立学校、贵族学校。这些学校来得快,上得猛,办学者、管理者及学生家长均缺乏经验,起初热了一阵,现在降温了,有的学校开始为生源和经费发愁。由于国家政策不完善、办学水平尚未显现、有钱人不多、义务教育阶段上私校不合算、民办大学大都发非正规文凭等原因,民办学校的发展受到种种限制,遇到诸多困难。

三、地方高校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应加大力度

(一)公办高校经费必须以政府投入为主

我国的高等教育只能以公办高校为主体,高校的建设应当是国家的一项最重要的基本建设,不断改善高等教育的整体办学条件,应当是今后各级政府的一项长期任务。从高校的收费来看,目前高校的收费标准已接近极限,今后不可能也不应该再大幅度提高,重要的还是依靠政府加大投入。特别是地方公办高校,地方政府应当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保证政府对高等学校经费投入与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同步增长;要制定地方高校生均经费和生均公用经费投入目标,并据此测算每年需要增加的政府拨款,同时确保落实;要增加安排地方高校基本建设贷款贴息专项经费,缓解高校还贷压力,化解高校债务风险。

(二)民办高校应当尽力争取政府资助

一所成熟而又能保证办学质量的民办高校往往都具有稳定的多渠道经费来源。国外私立大学经费筹措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民办高等学校应该在以收费作为经费主渠道的同时,多渠道广泛筹资,加大资金投入,这不仅是提高民办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更是民办高校确保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

首先,民办高校应当尽力争取政府资助,包括必要的财政资助及政策优惠。因为,民办高等教育作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高等教育,一方面具有产业性,另一方面又具有公益性。同时民办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其受益者包括受教育者个人和社会。从政府在公益性事业中应承担的责任和能力原则以及受益原则出发,政府对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应该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因此政府应当考虑在加大政策优惠的基础上,对民办高校经费给予更广泛的支持。

其次,民办高校要通过各种优惠措施,鼓励社会各界及国际资金投入高等教育。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是对企业和个人在教育方面的投资给予税收优惠,我国应当对照国外先进经验,完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如对企业、个人和社会团体投资兴办的学校减收所得税和其他税费,鼓励他们投入民办高等教育的积极性。对“寻利性”的投资人,除给予适当合理回报外,在保证其不获暴利的前提下,当允许其获得一定的利润。对捐资人,除提供税收优惠外,可给予一定的名誉激励。

第三,吸引外资、寻求国际合作伙伴及其经费资助,是民办高校开拓资金来源的又一途径。民办高校应当积极实行中外合作办学,广泛接纳海外团体和个人捐资助学、集资办学和建立或联办培训中心、研究中心、大学分校,争取更多用于高等教育的世界银行贷款。

第四,民办高校自身要加强科研工作,提供优质服务,以吸引更多的社会投入。民办高校一方面要努力提高教育质量,通过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吸引越来越多的学生;另一方面,要加强科研工作,不断增强科研实力,通过承接纵向和横向科研课题,获得一定的经费收入。

(三)广大高校应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

报刊资料显示,1994~2004年的10年间,我国大学学费从每年几百元一路飙升至每年5000~8000元不等,学费猛涨约20倍。这样的学费标准至少相当于城市普通职工4~8个月的工资,而10年来国民人均收入增长却不到4倍。看来,靠收取学费来改善高校办学条件是不现实的事情。甚至有人提出,应把我国公办高校学生学费占百姓家庭生活费的份额降低到5%~10%。即使这样,也才回到我国30年代一些大中城市的水平。据专家分析,教育收费高的根本原因,是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政府行为企业化、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的资本化造成的。为了实质性地降低大学学费,一是要大幅度提高国家教育经费的比例;二是要普遍实施奖学金制度,鼓励优秀学生,保障杰出人才的培养;三是对于贫困学生特别是贫苦农民子弟实行有效的助学金政策。在收费上,也有专家提出,不同高校、不同专业可按教育成本不同以及学生毕业后可望获得的回报不同,按不同标准收取学费,从而为优质学校筹集更多的办学经费,使地方政府将有限的财力在各高校之间更加合理地配置。此外,从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来看,地方公办高校必要的固定资产投入,地方政府没有能力随在校生的增加而同步增长,学校的学费收入也不可能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利用银行贷款作为一条可行的渠道,对银校双方会产生双赢的效果。

(四)解决高教投入不足应在供需平衡上下工夫

一是控制发展节奏,重视供需平衡。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教育发展速度必须与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也只有做到供需平衡,才能实现高等教育的科学、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二是坚持多元投入,促进供需平衡。多元投入是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加快发展教育事业的必然选择,是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必然选择。化解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矛盾,必须坚持并不断完善多元投入体制。要坚持教育成本分担制度,又要考虑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研究和确定合理的分担比例。要鼓励和支持发展民办教育事业,民办学校办得越多,公办学校就可能办得更好。三是落实政府责任,保证供需平衡。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事实是,政府所承诺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不仅未能达到,而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高校教育经费短缺依然是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瓶颈。实现4%的目标,实现教育经费增长速度等于或高于财政收入和支出增长速度,关键在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五)加大投入的同时,注重提高资金投入的质量

在呼吁政府加大投入的同时,要注重提高资金投入的质量,严格评估资金投入的效果,并将资金投入的质量摆到重要的战略位置上来认识。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确保资金投入使用科学合理,每项资金做什么用、办什么事、达到什么目的、收到什么效果,都要有明确的计划和要求。学校要对每年的资金投入项目实行严格的预算和审计,要向管理要效益。要深化财务管理制度改革,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努力增收节支,开源节流,堵塞漏洞,实现办学收入的稳步增长。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学校的资产管理,盘活存量,优化增量,合理配置办学资源,提高各项资产的利用率,发挥资产管理的最大效益。

(六)地方政府要为地方高校的创收提供优惠政策

从国外学校经费来源看,创收占的比重较大,有的高校达到20%以上。有的学校不仅有工厂、公司,而且还办有医院、宾馆、农场等。地方政府应该对校办企业、勤工俭学及学校为社会服务方面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以鼓励学校发挥自身优势抓好创收,将所得收入弥补到办学经费之中。如对校办企业在贷款、上新项目、开发新产品、上缴利税等方面优先保证或给予照顾。地方高校凭借人才、智力等优势可以开发某些高新技术的项目和产品,应支持学校独资或合资经营。对高校、中等职校等可对口划给农场、商店、宾馆、工厂、医院、体育馆、影剧院等,让它们作为高校的实习基地去管理并经营。对学校的教师和科研人员对口为社会服务,要给予鼓励,以保证国家、企业、学校及个人都获利。要创造条件,使学校能利用人才、智力、设备、技术、信息、区位等优势,在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同时,创造出更好的经济效益。

(七)要大力提倡捐资、集资办学

在学校服务区内,可由所在单位与学校共建,改善其办学条件。大力提倡捐资办学,允许学校通过各种方式争取到更多的资金用于建设。对捐资办学的单位和个人,政府要给予表彰、宣传、奖励,以鼓励更多的单位和个人都来捐款、捐物支援学校,在全社会树立起尊师重教的新风尚。

[参考文献]

[1]黄保强,计斌.地方教学型高校的规模与效益[J].高等教育研究,2004(3).

[2]崔邦焱.高等学校学生培养成本计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王善迈.教育经济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沈百福.略论高等学校投资评价[J].教育发展研究,2003(5).

作者:谭德旺

投资体制改革缓解经费短缺论文 篇2:

农村教育现状及解决对策

【摘 要】农村已经实现的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还只是初步的,是低水平、不平衡、不巩固的。解决农村教育落后的几点对策:调整并逐步完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与投资体制适应财税体制改革的新情况;采取应急措施,缓解现阶段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困难。

【关键词】农村教育;普及教育;基础教育

一、我国目前农村教育的现状

农村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中国(内地)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5%,人口素质低,文盲和半文盲人口2.19亿,在农村就业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占35.9%,小学文化程度者占37.2%,每万人口大学生数为4名,平均文化程度为4年,这种状况是现代化进程中的沉重包袱。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的优势,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影响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战略性任务。农村基础教育是中国教育的主要部分,其普及程度及教育水平,直接影响全国普及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实现程度。

2000年全国小学553622所,其中城市32145所,县镇81184所,农村440284所,分别占5.8l%,14.66%,79.53%;初中学校62704所,其中城市14473所,县镇20852所,农村41942所,分别占18.73%,26.99%,54.28%;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规定基础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调动了地方政府主要是县乡两级政府的积极性。在这种体制下,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实际上是由县乡政府和农民共同负担:教师工资由县乡政府和农民交纳的农村教育费负担;学校建设和设施由农民集资;学校公用经费向学生收取杂费。过去提倡的“人民教育人民办”,农民说实际上是“人民教育农民办”,县级以上政府的教育经费支出主要承担了城市的教育投入,而农村教育经费则主要落到了县级以下政府和农民身上。农村已经实现的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还只是初步的,是低水平、不平衡、不巩固的,其中还存在一些“水分”,而城乡的差距扩大正在加剧,是一个严峻的现实。

据90年代中期的统计,全国只有40%左右的小学和50%左右的初中达到了原国家教委规定的实验仪器和图书配备的标准,由此推断农村中小学绝大多数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在有些城市投入上亿、甚至数亿元建设所谓“标致性学校”或“示范性学校”的同时,乡村不少学校却在危房里上课;城市有的学校建设超标准的健身房、温水游泳池等高于当地居民生活水准的豪华设施,而不少乡村学校的学生买不起必需的书本,教师得不到必要的教学材料。

二、解决农村教育落后的几点对策

(1)调整并逐步完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与投资体制适应财税体制改革的新情况。2000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明确了新体制的总体目标和基本框架,对于改变基础教育管理权限和经费分担责任层层下放,农村学校经费难以保证的状况,提供了制度的保障。现在的问题是如何从不同地区的实际出发,形成体制实现的制度模式,从全国范围而言,最终应该制定包括农村基础教育在内的教育投资法规。作为过渡性措施,首先建立教师工资由中央、省、地、县几级政府分担的机制,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农村教师的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然后按照不同地区义务教育生均成本的额度,确定不同地区中央、省、地、县几级政府的分担比例,并以法律形式保证实施。(2)采取应急措施,缓解现阶段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困难。农村教育的投资体制与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国家财政状况有密切的关系,它的完善势必要经历一段发展过程,而目前农村教育的经费短缺要等新体制完善之后才解决,这就需要采取一些应急措施,主要包括:加大中央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发达地区继续发挥乡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管理和投资作用;在基本实现小康目标的农村地区,地方政府财力不能充分满足教育需求的阶段,继续实行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政策。这里就增加中央政府对农村教育主要是贫困地区教育投人问题提些建议。2000年国务院召开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之后,中央财政增加农村教师工资每年50亿元,危房改造两年30亿元,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五年50亿元,还有其他用于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是历史上中央财政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增长最快的时期,对缓解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困难产生明显的作用。

但是,财税体制改革和农村教育发展所带来的经费缺口,仍然没有充分解决。近期维持学校正常运行的经费仍然难以保证,需要采取特殊的办法缓解困难,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下决心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真正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第一要务”,把農村发展摆到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地位,下决心压缩行政性开支和生产性建设中的决策成本浪费,把一部分经费用于教育主要是农村教育。把对农村教育的转移支付的水平提高到基本弥补税费改革后的缺口;另一方面在近几年内把国债的一部分用于农村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以缓解近期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高峰期的困难。在现有的财政收支框架内进行适当的调整,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而这方面所需的投入比之大型工程项目和城市标致性工程的投人要少得多,它所产生的作用和效益确是长久和深远的。

作者:李君 李阳 吴玲玲

投资体制改革缓解经费短缺论文 篇3:

高校发展与办学经费筹措途径的探讨

摘要:高校扩招后,办学经费筹措形势异常严峻。造成高校经费紧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政府财政拨款已经不能完全满足高校进一步发展对资金的需求;二是高等学校创收能力薄弱,难以弥补经费不足;三是学校内部管理不善、浪费严重,加剧了经费供求矛盾。文章从具体实务的角度认为,“开源”是缓解经费紧缺状况的根本途径,“节流”是有效措施。只有“双管齐下”才能缓解高校经费紧缺的矛盾,确保扩招后高等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校经费筹措途径探讨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等学校形成了单一依靠国家拨款办学的格局,这种格局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维系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基本保证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家财力的影响,教育经费投入和高校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国家“包办”教育的局面已不能满足教育自身不断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高校扩大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办学实力,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前提下,供需矛盾更加显现出来。为此,高等学校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遵循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更新观念,消除“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按照《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目标,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开源节流,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科学理财,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

一、高校经费紧缺的原因分析

教育经费是教育发展的原动力,正如美国教育行政专家罗森廷所认为:“学校经费如同教育活动的脊椎。”但教育经费严重短缺,是当前各高校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尤其是近年来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在校生持续增长,这种矛盾更加尖锐,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造成经费紧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1、财政拨款已不能完全满足高校发展的需要。为确保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不断加大对高校经费的投入力度,《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规定:“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按在校生人数平均的教育经费逐步增长。”然而,由于受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的制约,近年来,经费拨款总额虽然逐年有所增加,但增长幅度远低于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的增长幅度,本着“一保吃饭,二保建设”的经费使用原则,学校在安排人员经费后,用于公用事业的经费所剩无几。经费拨款只能维持高校的“吃饭”问题,不能完全满足高校发展的需要。经费拨款不足是导致高校经费紧缺的主要原因。其中,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是国家财政性教育拨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教育费附加,以各单位和个人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的税额为计税依据,教育费附加率为2%。实际调查发现,这部分存在两个方面问题:一是没有按规定足额征收;二是征收的有关税费没有足额用到教育上来。所以,必须加大这一方面的监管力度,努力把该征收的用于教育的税费征上来,并按规定用到教育事业上去。

2、高等学校创收能力普遍较弱,难以补足经费缺口。高等学校的主要目标,就是完成国家下达的“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的三大任务,它不以生产经营和盈利为目的,再加上高等学校缺乏从事经营所需的资金、设备及管理经验。因而,在通过自身条件取得收入方面存在先天不足。应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为高校提供了新的机遇,有些高校发挥自身优势,遵循市场规律,相继成立了一些校办企业,成为高校新的经济增长点。但受多种因素制约,其创收能力普遍较弱,在短期内难以为学校带来可观收益,无法弥补巨大的资金缺口。

3、高校内部管理不善,“跑、冒、滴、漏”现象存在,加剧了资金紧缺的矛盾。诸如旅差费超范围、超标准支付;校内用车支出浪费严重;水、暖、电及电话费开支庞大;设备重复购置、闲置浪费;国有资产产权不明,无偿占用、变相转移,甚至造成流失等等。

简而言之,造成高校经费紧缺的原因可概括为“来源少,浪费大”两个方面。要想改变这种状况,高校必须更新观念,借鉴国内外私立高校办学经费管理的经验,依靠自身力量切实做好开源节流工作,只有“双管齐下”,才能从根本上扭转高校资金紧缺的状况,保证高校长期发展对资金的需求。

二、缓解经费供求矛盾的途径

1、广开财源增加收入,是解决高校资金紧缺的根本途径。目前,财政拨款虽然是高校经费来源的主要渠道,但由于财政拨款數量的有限性和项目的固定性,政府财政拨款增长的幅度难以满足学校事业发展的需要。为此,高校必须广开财源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

(1)利用国家良好的物价政策,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扩大办学规模和招生数,增加学费收入。高校筹集教育经费的途径虽然很多,但随着高校实行并轨收费以来,学费收入已经成为高校资金的主要来源,约占学校总收入的40%左右。考虑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目前的收费标准远低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成本。尽管如此,学费收入在学校经费来源中仍然占有相当的比重,对缓解学校经费紧缺状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依托高校自身的优势,积极发展校办产业,培育学校的经济增长点。高等学校的优势就是知识密集,科研力量雄厚。所以,高等学校应当依托自己的优势,借鉴企业管理模式,积极发展有市场潜力和竞争力的校办企业。但学校缺乏促使自我发展能力增强的相应法规和有效机制,缺乏明确的规划和目标。因此,建议高校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适当筹措比例,并以此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效益的一项重要评估指标。

(3)利用国家良好的金融政策,在考虑学校自身的偿还能力和投资效益的前提下,向社会专业银行取得尽可能优惠的贷款“借鸡生蛋”,改善学校的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解决制约高校扩招的“瓶颈”,促进高校事业的快速发展。

(4)建立教育银行,融通教育资金。国家除中央银行之外,已设立了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多家专业银行,唯独没有教育银行。其实,早在199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上提出的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关于增加教育经费投入目标的六项政策措施,有一条就是“建立教育银行,运用金融手段融通教育资金”。但时至今日,教育银行仍未建立。笔者认为:建立教育银行有利于教育经费管理,提高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益。

(5)高校还应当根据各自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通过建立学校发展基金,调剂闲置资金进行短期投资;利用各种渠道取得社会各界和海内外人士的捐赠、赞助收入等全方位筹集资金,最大限度地为学校争取各项资金,努力开辟财源、增加收入,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缓

解高校资金紧缺的矛盾。

(6)实行部分专业毕业生有偿录用制度(如我校航海、轮机专业的毕业生)。现在的毕业生是无偿录用的,这种形式对社会用人单位吸收毕业生是有好处的。但是,在现代企业制度尚不完善的今天,这种形式也容易造成高才低用的人才浪费现象。同时,由于人才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无偿录用人才将会造成企业在市场中的不平等竞争。如果在生产部门实施人才有偿录用制度,就可以遏制滥用人才的现象,也有利于企业的公平竞争。当然,全面实施毕业生有偿录用制度,可能会加剧毕业生的就业困难,但至少可以在某些方面如生产部门的应用性紧俏专业中试行这种制度。

(7)试行教育福利彩票发行制度。发行福利彩票是吸收社会资金、兴办公共福利事业的一种好形式。在加强彩票发行管理、规范彩票发行使用行为的基础上可以试行教育福利彩票发行制度。

2、科学安排预算,控制不合理支出是缓解资金紧缺的有效途径。高校经费紧缺的原因,除资金来源不足、收入少以外,内部管理松散,支出不合理、浪费严重更加剧了经费供求矛盾。为缓解这一矛盾,除积极“开源”增收外,还必须有勤俭办教育的思想,精打细算、合理安排支出。

(1)科学安排经费预算,合理调剂资金余缺。新的《高等学校财务准则》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对高等学校的会计核算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高校进一步深化财务改革,加强预算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高校在编制预算时,应对全部资金进行统筹安排。本着“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总原则,科学合理地测算和编制经费预算。改变以往那种将预算内外资金割裂开来,实事求是做好经费预算,要统筹兼顾安排各项支出,使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

(2)利用扩招后的大学城建设,实施高校战略联盟。战略联盟已经成为商界的时代潮流,将企业战略联盟理论应用到高校,高校战略联盟能发挥资源最佳效益、减少浪费,提高办学规模的经济效益,战略联盟是大众化阶段高校的战略选择,可以通过对资源的共享而节约办学成本,产生更大的效益。

(3)改革管理体制,杜绝浪费发生。目前,高校经費紧缺现状的存在与资金使用不合理、损失浪费严重情况高度相关,主要有管理上的原因,也有体制上的问题。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改革管理体制入手,结合学校人事和财务制度改革,在定岗定编的基础上。定职定责,精简机构,减少行政开支。同时,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量化管理指标,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从根本上杜绝人力、物力和资金的浪费。

(4)完善制度建设,提高人员素质,为加强管理奠定人才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校改革的深化,高校出现了大量新的经济活动,原有的财务管理制度已不适应发展的需要,急需进一步完善。另外,近年来,由于会计知识更新较快,会计核算方法及管理手段不断创新,新财务软件应用及网上支付形式日益普及。高校财会人员需要再学习和再培训,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以适应工作发展的要求。这样才能使高校转变财务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才能从根本上保证高校财务活动持续、高效、健康地发展。

(责 编 吕 尚)

作者:陈 玫

上一篇:保险公司投资结构变革研讨论文下一篇:浅谈政府证券监管职能研究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