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投入解决教育资源短缺论文

2022-04-30

摘要小学教育阶段的“大班额”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但由于学校总量不足、教育资源短缺、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利益群体博弈与权力寻租以及择校问题等一系列原因,导致城镇优质学校和乡镇中心校“大班额”问题越来越严峻。“大班额”影响教育公平的实现,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师生的安全和健康,同时加重了教师的负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加大投入解决教育资源短缺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加大投入解决教育资源短缺论文 篇1:

学前教育财政投入5年间增5倍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将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作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突破口,作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纳入各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工程,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努力破解发展难题,全方位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促进学前教育健康、持续发展。近日,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当前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1.国家为加大学前教育投入都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

答: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前教育,特别是近几年把发展学前教育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2010年颁布实施的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要“办好学前教育”的要求。为贯彻落实好这些目标和要求:第一,提出了财政投入要求。2010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简称“国十条”),就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提出了“预算有科目、新增有倾斜、支出有比例、拨款有标准、资助有制度”的“五有”要求。第二,明确了财政支持原则。2011年,财政部会同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通知》,就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发展提出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地方为主、中央奖补,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立足长远、创新机制”的四条原则。第三,设立了中央专项资金。从2011年起,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以中西部农村地区为重点,引导支持各地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努力调动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等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加强幼儿师资队伍建设,逐步建立幼儿资助制度,推动学前教育加快发展。第四,制定了三年行动计划。各地按照“国十条”要求,根据当地学前教育基本状况和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适龄人口分布、变化趋势,科学测算入园需求和供需缺口,确定发展目标,分解年度任务,落实经费,以县为单位编制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2.近年来,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总体情况如何?

答:近几年,学前教育经费大幅增加,长期投入不足的问题逐渐得到扭转。最明显的特征有两个:一是从各级教育财政性经费的增长情况来看,学前教育年均增长最快。从2008年的133亿元增加到了2012年的748亿元,增长了5倍,年均增幅49%。二是从财政性经费中各级教育所占比重来看,学前教育提高幅度最大。从2008年的1.3%提高到了2012年的3.2%,提高了近2个百分点,远高于义务教育、普通本科、普通高中、职业教育所占比重的提高幅度。

3.中央财政是如何支持地方发展学前教育的?

答:地方政府是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主体。中央财政主要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设立专项资金,实施了支持地方学前教育发展的8个项目,包括:从2010年起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实施的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从2011年起会同财政部实施的4大类7个国家学前教育重大项目。

这8个项目,支持的重点是中西部农村地区和城市薄弱环节,为更多的农村孩子、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以及家庭经济困难儿童提供了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包括4大类:第一,支持校舍建设。中央财政投入382亿元,在中西部地区新建乡村幼儿园4 500余所,支持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困难地区利用农村闲置校舍改建幼儿园和增设小学附属幼儿园约8万所,在中西部13个省区农村偏远地区开展巡回支教试点1 500个。以上项目受益幼儿超过1 000万人。第二,实施综合奖补。中央财政投入91亿元,对各地扶持城市企事业单位、集体办园,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园和扶持普惠性民办园进行奖补,3年来扶持约6.9万所次,受益幼儿超过1 000万人,其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300多万人。第三,推动幼儿资助。中央财政投入16.2亿元,对各地制定学前教育资助政策,加大资助力度进行奖补,平均每年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孤儿和残疾幼儿300多万人。第四,提升教师素质。中央财政投入11亿元,培训农村幼儿园教师29.6万人,大幅提高了农村幼儿园教队伍整体素质,为学前教育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师资保障。8个国家学前教育项目精心设计,全方位推进,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激励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各地学前行动计划的实施。

4.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取得了哪些进展?

答:截至2013年底,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第一,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从无到有,实现历史性突破。2011–2013年中央财政学前教育项目投入500亿元,带动地方各级财政投入1 600多亿元,保障了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国十条”提出的“五有”要求,已经实现了“四有”,即预算有了科目、新增有了倾斜、支出有了比例、资助有了制度。第二,学前教育普惠性资源快速扩大,“入园难”初步缓解。2011–2013年各地新建、改扩建及增设小学附属幼儿园10万余所,扶持企事业单位办园、集体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6.9万所。2013年全国幼儿园19.86万所,比2010年增加4.82万所,增长了32%;在园幼儿3 895万人,比2010年增加918万人,增长31%。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67.5%,比2010年提高10.9个百分点,提前实现了2015年的发展目标,“入园难”问题初步缓解。第三,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基本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平等接受学前教育的权利得到有效保障。2011年9月,教育部会同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的意见》,按照“地方先行,中央补助”的原则,要求地方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对在园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予以资助。中央财政根据地方出台的资助政策、经费投入及实施效果等因素,予以奖补。目前,各省份都已制定了学前教育资助方案,对资助对象、资助项目、资助标准、资金分担、资助方式做出了明确规定。2012–2013年,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落实学前教育资助预算资金共计64.68亿元(其中中央奖补资金16.2亿元),平均每年资助困难幼儿300多万人。学前教育资助制度的实施,保障了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促进了教育公平。第四,幼儿园教师队伍持续壮大,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不断提高。2013年全国幼儿园园长和专任教师189万人,比2010年增长加了58万人,增长了44%。幼师“国培计划”投入11亿元,3年培训农村幼儿园教师29.6万名。长期制约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编制、待遇、培养培训等突出问题开始突破。国家出台了《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育部組织修订了《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建设标准》《幼儿园玩教具配备标准》,进一步加强监管,提高治理能力。各地积极完善幼儿园准入制度,加强幼儿园收费、安全、卫生、办园质量等方面的管理。各级各类幼儿园深入贯彻落实《指南》,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

5.下一步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和推动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答:这几年学前教育发展很快,但是由于基础差、底子薄,仍是国家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还面临着许多困难。资源总量不足,特别是普惠性资源不足,一些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体“入园难”问题依然突出;学前教育成本分担和运行保障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幼儿园运转普遍困難,幼儿园老师工资低、待遇差、队伍不稳定现象普遍存在;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参差不齐,监管力量薄弱,一些幼儿园办园不规范,“小学化”现象比较严重。下一步,按照党的十八大“办好学前教育”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启动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继续实施学前教育重大项目,在着力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的同时,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努力实现“三个协调”:一是幼儿园布局结构与老百姓的入园需求相协调。更加注重幼儿园建设的布局规划,综合考虑城镇化发展、人口分布流动、就近入园的需要等因素做好幼儿园的布点工作,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二是运转能力与建设速度相协调。更加注重提高幼儿园的运转能力。通过建立和完善公办幼儿园基本投入保障机制和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切实解决目前幼儿园财政投入过低、依靠收费维持运转的现状。三是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相协调。更加注重学前教育发展的长效机制建设,把提升后续发展能力摆上重要位置。着力推进学前教育综合改革,做好办园体制、投入体制、管理体制、用人机制和工作机制建设,解决好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

6.如何进一步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

答:我们在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中,将继续把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作为重点任务,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扩大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覆盖面。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公办学前教育资源。按照“广覆盖、保基本”的要求,地方三年行动计划和国家项目将继续加大力度,多种途径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在学前教育资源短缺的城乡地区,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继续扶持企事业单位办园和集体办园,面向社会提供普惠性服务。落实“国十条”关于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的有关要求,统筹做好新建、补建和清理整顿工作,努力满足小区居民子女的入园需求。加快推进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完善县乡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另一方面,要积极扶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加大公共财政的支持力度,把更多的民办园办成普惠性幼儿园。推动各地尽快出台普惠性民办园的认定标准和扶持办法,认定一批普惠性民办园,通过政府补贴、购买服务、减免租金、派驻公办教师、培训教师等方式,支持他们提供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服务,并加强收费、质量等方面的监管。

7.当前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主要有4个方面任务:一是扩资源。着力扩大城乡学前教育资源,重点解决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城乡接合部等困难地区和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困难群体的“入园难”问题。二是调结构。重点调整资源结构和布局结构,大幅提高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覆盖率,优化幼儿园布局,让孩子们“方便上”“上得起”。三是建机制。重点是建立学前教育成本分担和运行保障机制,完善用人机制,确保幼儿园正常运转,提高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四是提质量。重点是完善幼儿园监管体系,健全学前教育教研网络,加强对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的指导,保障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来源:教育部网站)

加大投入解决教育资源短缺论文 篇2:

小学阶段“大班额”问题及其对策

摘 要 小学教育阶段的“大班额”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但由于学校总量不足、教育资源短缺、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利益群体博弈与权力寻租以及择校问题等一系列原因,导致城镇优质学校和乡镇中心校“大班额”问题越来越严峻。“大班额”影响教育公平的实现,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师生的安全和健康,同时加重了教师的负担。为此需要进一步均衡配置区域内的教育资源,转化薄弱学校,增加优质学校数量,扩大城镇学校容量,促进民办学校的发展以及加强学校管理,规范招生。

关键词 大班额 教育资源 教师编制 择校

“大班额”是指班级人数超过国家标准人数——45人的班级规模。教育部2002年明确规定:中小学采用班级授课制,小学班额为40~45人。一般来说,小学班级人数达到45~55人为“大班额”,56~65人为“超大班额”,超过66人为“特大班额”。根据河北省19个县市2014年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调查显示,河北省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大班额”问题严峻。这19个县市城镇小学46人以上的班级达48%,在地级市城区达62%,有的小学班级规模在80人以上。由此可见,小学教育阶段“大班额”问题显著。从学校分布来看,“大班额”问题突出的是城市、城镇的优质小学和乡镇中心校。

一、 “大班额”带来的问题

1.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班级规模大,教师难以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课堂,难以真正做到差异性教学,这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以及学习效果。班级规模大,教师难以进行个别指导,学生在学校的被关注度减少,教师与学生之间不能进行充分的交流,这会影响到教学的有序进行。通常情况下,教师会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适时地反馈、鼓励,班级规模大导致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降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度。由于课堂活动时间的限制,课堂中的互动机会大都被“优等生”垄断,成绩一般的学生容易被教师忽略,不利于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班级规模较大直接对学生在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对教育资源的占有和分享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增加教师工作负担

班级规模大,班额过多,直接会增加教师的工作负担。大班额的教学管理任务要比标准班的繁重,教师相应的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小学生的自制力相对比较差,主要依靠教师的引导和管理。班级规模大,带来的不仅仅是教师平时批改作业时任务量的增加,更多的是备课时需要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长期处于高压的工作环境中,容易出现亚健康状态,最终导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降低,责任心下降。

3.难以保障学生的安全和健康

“大班额”影响教室的合理布局,影响学生的安全和健康。教室作为学生完成各种学习任务和发展任务的重要场所,班级规模大,在教室面积又有限的情况下,必然会限制学生在教室内的正常活动。大班额班级中,课桌摆放十分紧密,学生出入座位十分困难,严重影响到正常的活动。一旦发生突发性事件,学生的安全撤离都是问题,严重威胁到了学生的安全和健康。同时教室空间拥挤,教学环境不佳,教室内空气质量差,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状况。同时,班级规模大,不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

二、 “大班额”出现的原因

1.城镇化速度加快,新建学校发展滞后

近些年,城镇化建设加快,新建住宅小区不断增加,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镇转移,但公共设施的建设与城镇化的发展不匹配。一些地方政府没有依据城镇建设发展规划和城镇人口大规模增加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教育用地,造成学校建设用地紧张。有的地方由于地价上涨,严重影响到了原有规划教育用地的开发使用,造成学校整体上总量不足,新校发展建设规模滞后于城镇化发展规模。为了解决附近学生的就学问题,只能扩大班级规模。

2.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校际差距大

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直接导致了校际间的差距,出现了一些优质学校和一些薄弱学校,二者在中央和地方的教育经费投入上存在很大的差别。地方政府为了提高政绩,把教育经费更多的用于重点学校和升学率高的学校的建设,忽视了薄弱学校的发展,这也就导致学校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学生家长为了让孩子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想尽一切办法,甚至不惜重金进入重点学校,择校现象层出不穷,这也导致了优质学校人满为患,只能通过扩大班级规模来解决学生人数过多的问题。

3.城乡义务教育失衡,教育移民现象突出

城乡间义务教育发展失衡和教育移民是造成城镇小學班级规模不合理的重要原因。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以及农村中小学校布局的调整,义务教育也在此基础上发生重大的变化。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许多农村小学合并形成了中心学校,家校距离加大,学生需要到距离家比较远的地方求学,甚至需要住宿。与农村寄宿制小学的条件相比,城镇寄宿制小学能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很多农村学生选择到城镇择校就读,给城镇小学的招生带来更多的压力。

4.教师编制管理存在缺陷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展开,学校开设的科目不断丰富,专业教师处于紧缺的状态,但相应的教师编制却没有增加。由于教师短缺,学生数量多,学校只能通过扩大班级规模来解决学生的就读问题。同时,学校中还存在行政、宿管等岗位挤占编制的现象,没有为教师的进修培训、病假等留足额外编制,甚至还有的教师在编不在岗,导致专业任课教师短缺,部分学校只能通过扩大班级规模来解决教师编制短缺的问题,避免财政扣减超编人员的人头经费。

5.利益群体博弈与权力寻租

当前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为权力寻租提供了机会,这是出现利益群体博弈与权力寻租的根源所在。进入城镇优质小学就读已经成为学校、家长、教育部门等各方力量维护自身利益的博弈场。一些学生家长为了让孩子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纷纷指向城镇优质学校,一些人满为患的优质学校不得不扩大班级规模来安排这些择校生。

三、针对“大班额”问题提出的建议

1.推进教育立法,规范学校建设与运行

推进教育法规的制定,尽快制定《教育设施规划建设管理条例》,保障小学教育在法律制度范围内运行。教育设施专项规划和建设应当符合国家和省市地区有关城镇住宅区配套建设小学学校的标准和规定,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小学建设布局专项规划。综合考虑实际区域内的人口容量和分布,学校建设应与城镇化发展和人口增长相适应,科学规划学校的数量和规模,解决学生入学难问题。政府应加强对规划预留学校用地的管理,保障基本的教育用地的数量,使学校建设与城镇化发展同步。加快推进教育立法,为解决小学教育“大班额”问题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

2.均衡配置区域内教育资源,转化薄弱学校,增加优质学校数量

采取切实有效的均衡配置优质教育资源的措施,采取弱势强补的原则,将优质教育资源向薄弱学校适当倾斜,原则上采取教育公平的原则。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指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支持力度,尤其是在师资的配备上给予照顾,以调动薄弱学校的办学积极性,更加注重公平。解决大班额问题,必须从均衡配置区域内的教育资源和缩小校际之间的办学差距着手,将薄弱学校转变为优质学校,扩大优质学校的数量,保证学生都能享受到相对公平的优质资源,避免重点学校和中心学校学生数量较多,达到控制班级规模的目的。

3.扩建城镇学校,增加城镇学校容量

伴随着城镇化的速度不断加快、规模不断扩大,新建小区不断增加,相应的城镇学校也应该不断地加以扩建。各级政府应该依据城镇建设发展规划和城镇人口持续增加的情况,科学地制定城镇小学发展规划,扩建城镇小学,通过扩充城镇学校容量来满足适龄学生入学的需要。

4.促进小学阶段民办学校的发展

各级政府应出台有利于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和资本投资民办教育,调动社会力量和资本的办学积极性,为家长和学生提供更多的教育选择。政府应该对义务阶段民办教育按全国生均经费适当地给予补助,各级政府也应设立民办教育专项资金对民办教育进行扶持。稳定民办教育的师资队伍,改善民办教育的教师待遇,逐步实行民办与公办教育中教师同工同酬同福利制度,让有能力的民办学校承担起义务教育的责任,接受片区内学生,进行学生入学分流,有效解决生源过度集中。政府和家庭共同承担部分上学费用,既保证了学生能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促进了民办教育的发展,又可以有效缓解公办学校学生人数太多带来的压力。

5.加强学校管理,规范招生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在遵循义务教育“就近入学”原则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制定招生计划,规划学校的招生范围和招生人数。择校必须在不损害其他就近入学学生权利和教育利益的情况下进行,政府和教育部门应该有效引导择校行为,将其作为就近入学的补充。严格监督学校的招生行为,在不超过规定的班级规模人数的情况下,允许招收择校生。政府可以制定一定的择校收费标准,规范择校收费。在制定收费标准的过程中,除了教育行政部门和物价局的参与,还要广泛地听取各个阶层家长的意见。学校应该加强管理,建议通过考试的形式进行招生,以维护教育的公正性。学校要及时公布择校生的名单,接受群众监督。规范招生,不得损害就近入学学生的教育权利和利益。

6.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留住学生

由于近年来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以及其他教育政策的支持,学校硬件设施配备和学校环境等方面都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师资配置方面存在的差异才是最突出的问题。因此,要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培训农村教师等有效措施,培养优秀的农村教师。搭建农村学校教師与城镇学校教师交流合作的桥梁,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联合办学,进行合理的教师流动,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管理水平,将农村薄弱学校转变为高质量的学校,以方便农村学生就近入学,缓解城镇学校班级规模过大的问题。

7.调整教师编制,规范编制管理

调整教师编制,规范编制管理是解决“大班额”的重要举措。充分考虑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学生人数的差异,重新核定教师编制。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采取师生比或者班师比的方式来重新核定教师编制。教育部门可以在总编制范围内,使教师由“单位人”变为“系统人”,要根据生源变化和学校布局调整的情况,合理调剂学校之间的编制余缺,按规定增加缺编教师[1]。适应教学的实际需求,灵活调整教师编制,缓解小学师资结构性矛盾,实行动态管理。另外,寄宿制学校要考虑到为生活老师等留足编制。要加强教师编制管理,严禁挪用、挤占、截留教师编制。

参考文献

[1] 梁永良.我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大班额”现状分析[J].河北教育:综合版,2009(6).

[责任编辑:白文军]

作者:田宝军 穆冬雨

加大投入解决教育资源短缺论文 篇3: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路径选择

本文系2016年度河北省党校系统科研项目课题成果(课题编号:27)

摘 要:当前,河北省既面临全国“三期叠加”的普遍矛盾,又面临结构性矛盾突出、大气污染严重的特殊问题,适应新常态压力更大、任务更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河北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必然选择。本文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背景,分析了河北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在加大创新投入,人才培养,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河北;创新驱动;京津冀

2014年2月26日,在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座谈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此后中央政治局分别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这给河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三年来,河北也更加积极的主动对接京津,充分发挥紧邻京津的优势,承接来自京津的产业转移,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化解过剩产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加速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当前,河北也面临着多少年来少有的压力和挑战。曾经引以为傲、赖以发展的钢铁、煤炭等传统产业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约束越来越强化。虽然有一些新兴产业逐渐兴起,但由于刚刚起步还不能支撑起全省经济发展。河北必须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坚定地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京津的科技、人才、资金等优势转化为自身优势。创新驱动,是河北实现从经济大省到经济强省的重要途径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的必然选择。

一、河北省创新驱动发展的制约因素

目前河北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存在诸多不足,总体创新能力较弱,处于全国平均水平线之下;从创新驱动评价指标来看,河北主要指标排名较低;科技进步环境较落后;创新投入严重不足;科技活动产出水平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较少,效益水平较低。本地高校科研机构相对较小、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供给不足、高层次人才短缺等。主要制约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科技创新投入不足

2015年,全省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为45.50亿元,比上年减少了5.82亿元;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占当年全省财政支出的比重为0.81%。2015年,全省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352.1亿元,比上年增加37.9亿元,增长12.1%;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为1.18%。虽然比上年提高0.11个百分点,但是同2015年全国平均水平2.1%的差距仍然很大,同其它创新投入较高的城市相比差距更大,比如北京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为6.01%,天津为3.08%,上海為3.73%,另外山東、湖南、江苏、浙江、广东、山西等省份都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

2.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短缺

从总体看,河北较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匮乏。同经济的快速发展相比河北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短缺问题显得更为突出。河北创新型人才储量较少,截止到2012年底,河北专业技术人才总数为160.8万人,其中高技能型人才仅为106万人。高技能型的领军人才更是稀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至关重要,尤其是创新型人才。虽然河北在人才的培养、引进等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但是仍存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科技领军型人才引进困难,以及存在一定程度的人才流失问题。使得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仍严重匮乏,同一些发达的创新型城市、省份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已经严重阻碍了河北加快转型升级以及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在人才质量竞争力方面,河北2010年在全国31个省市排名中,排在第23位;2011年排第24位。省会石家庄2010年在全国32个城市的人才综合竞争力排名中仅仅排在第25位。在人才的培养方面,河北在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以高等教育为例,京津冀的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严重失衡。“211工程”院校北京有26所,天津有3所,河北只有1所河北工业大学,而且是在天津境内。

3.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

一直以来,河北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大量的科技成果、专利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2013年河北全省科技市场成交水平居全国第24位。北京的科技成果只有1%左右转化到河北,一半以上转化到珠三角、长三角地区。河北与北京近在咫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一方面需要提高我省的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另一方面也需要充分利用京津科技资源,努力将京津的科技成果更多的吸引到河北来,从而能够更好更快地提高河北的创新能力和水平。

4.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

河北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造成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现象依然存在。科技研究成果束之高阁的同时企业却缺乏核心的技术;高科技企业急需创新型人才,求而不得,同时存在大量科技人才“不接地气”......种种这些矛盾,是长期以来河北经济的一个“软肋”,也是河北创新驱动发展遭遇的“肠梗阻”。这说明科技成果和经济没有完美结合,科技优势还没能够完全转化为经济优势,科技人员和企业需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最关键的是要真正发挥企业创新主体的作用。近年来,虽然河北大力鼓励企业进行创新活动,企业的研发经费支出也一直不断增长,但是企业的整体创新水平仍然不高。全省只有6%左右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了研发机构,7%左右的企业具有研发活动。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同一些创新型省市相比相差更多。

二、河北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选择

1.加大创新投入,构建多元化创新投入体系

从国际来看,创新型国家的研发投入强度都在2%以上。2016年我国平均研发投入强度也已经超过2%。目前河北的研发投入仅仅为1.18%。因此,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河北要把发展的基点转到科技创新上。针对目前河北研发投入强度较低的现状,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加大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投入,确保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尽快达到全国平均水平。鼓励资源向创新领域流动和汇聚。同时研究如何通过加大政府的科技投入强度来带动全社会科技投入规模,特别是激励、带动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推动全省研发投入水平的提高,尽快达到全国研发投入强度平均水平,为创新驱动提供基本保障。另外还应加强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扶持,通过搭建多种形式的科技创新的金融服务合作平台,来吸引政府资金、民间资金参与有关科技创新的投融资。形成政府引导、企业投入为主、金融资金支撑的多元化创新投入体系。

2.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从世界产业发展历史来看,一些关键技术和发明几乎都源于企业。企业是研發活动的参与者也是研发活动的受益者,企业也最了解市场上需要什么样的创新产品。但是,目前全省的财政科研经费投入到企业的比例很低。政府应将财政研发经费投入重点向企业倾斜,改变只注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现状。应当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使企业能够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另外,还要激发企业家精神,引导企业本身加大研发投入。引进、学习、吸收先进技术,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重点扶持一些企业建立研发机构。鼓励和支持企业走出去,主动与高校、科研院所、政府等开展各种形式的协同创新。打破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限制,联合建立研发机构和其他技术创新组织。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各个科技创新参与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一种全新的创新合作关系,真正实现优势互补、多方共赢。

3.积极培育、引进创新型人才

首先,要加大教育的财政投入。河北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创新型人才匮乏是明显的短板。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实现创新驱动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大力提高教育投入,特別是高等教育财政投入。这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本保障。政府财政投入是教育发展资金的主要来源,在加大政府教育投入的同时还应当不断提高政府财政投入效率。其次,还应创新教育投入模式,鼓励社会基金、民间捐助等方式的教育资金筹措模式。提高河北的教育水平,培养出更多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高精尖创新型型人才。

其次,通过与京津合作创新人才培养途径。河北的教育和人才培养水平同京津差距较大。追赶京津教育并非一朝一夕。在京津协同发展的大好时机下,河北可以充分利用国家的政策优势以及毗邻京津的地理优势,同京津两地进行深入合作,实现远程协助、共享教学资源等等。通过借助京津的教育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尽快提高河北的教育水平。

最后,通过引进高端人才提高河北创新型人才规模。通过优化人才的发展环境,给于高端人才更加优厚的待遇,出台更人性化的人才引进政策,构建人才交流平台,充分利用京津地区高等教育资源丰富、高端人才密集的特点,引导人才在京津冀区域内流动。实现同京津的人才对接,将更多高端人才吸引到河北。

参考文献:

[1]胡长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历史选择与实现路径[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5,(2).

[2]张慧君.发挥创新驱动在供给侧改革中的战略引领作用[J].理论视野,2016,(1).

[3]白津夫,刘中伟.经济新常态亟须创新驱动发展[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5,(4).

[4]曹建萍.以五大发展理念助力实现中国梦[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

作者:张巍

上一篇:信息时代学校网络教学分析论文下一篇: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