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园林建筑艺术论文

2022-04-18

摘要:乡土资源是指我们身边的地域特色、民间艺术及学生特长和生活实际,我们在生活中细心观察,潜心研究,科学整合乡土资源,将它们应用于思品课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国园林建筑艺术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国园林建筑艺术论文 篇1:

科普旅游的发展与完善

基金项目:本文章受到以下项目共同支持,2013年度研究生科普研究能力提升类项目(2012KPYJD10-19,2013KPYJD2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2CJY088)、2012年北京市社科联青年社科人才资助项目(2012SKL027)。

作者简介:张祖群(1980-),男,湖北应城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副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遗产旅游。王波(1985-),女,黑龙江省绥化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遗产旅游。

【摘要】北京园博会是将生态发展、花卉产业和科普相结合的一个好的案例,展现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其科普旅游体现在主展厅、花卉文化、各地展园三个方面。科普旅游存在联动性差、内涵挖掘不足、文化产品的开发不足、缺乏美感解说等缺憾。最后提出强化园博会生态科普旅游措施:第一,增强园博会生态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功能;第二,深入挖掘花卉产品、科普产品及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第三,园博会可以定期举办一些科普展览活动,增强科普旅游的可观性;第四,开通园博会自助生态科普旅游专线。

【关键词】北京园博会;科普旅游;教育功能

doi:10.3969/j.issn.1007-0087.2014.04.002

一、科普旅游形式与作用

(一)概念界定

1.生态旅游。20世纪80年代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首次提出生态旅游的概念,并不断地随其发展和普及。欧洲美国不同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不断地对其内涵进行充实,并将生态旅游从口号变成一种旅游产品、旅游行为和旅游管理方式。1992年,美国生态学会界定生态旅游概念:以了解当地自然区域的历史知识和环境文化为目的而开展的旅游活动,且要尽量使生态系统完整性不被改变,并为当地带来经济发展的机遇,让居民受益。1994年,澳大利亚联邦旅游部界定了生态旅游的概念,指出生态旅游是以大自然为基础,涉及环境的教育、生态环境保护,使之在生态上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综述国内外学者给出各种影响力的生态旅游的定义,有两种观点值得重视:第一,有学者认为生态旅游是促进自然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形式,目的是观赏和研究野生动物、自然环境及其文化景观特色,且在财政上提供自然保护的资金,在就业上为当地居民创造机会,在环境教育为社会公众提供平台[1]。第二,有学者指出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原则为指针,而开展一种了解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旅行活动,是一种实现社会经济效益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边缘性生态工程[3]。刘家明(1998)总结认为生态旅游分为广义和狭义:狭义生态旅游是指包括次生植物在内的植被景观的天然环境进行生态回归游;广义生态旅游是指除了狭义外,还包括使旅游地具有可持续发展特征的并在各项旅游活动和规划中贯彻生态旅游观点[4]。

2.花卉旅游。花卉旅游是从农业生态旅游中发展而来,它以花卉的培育和生产为基础,以花卉观赏与科普体验为主要旅游对象,以花卉文化为主要旅游载体,它是一种新型的综合性的旅游形式[5-6]。陈俊愉、高翅、周武忠等学者在花卉赏析学、生理学、种植学等研究基础上,提出发挥花卉的旅游观赏功能,文化产业功能。这样可以狭义和广义界定花卉旅游:狭义花卉旅游是指在花卉基地中开展旅游活动。广义的花卉旅游是指将花卉文化和旅游文化在旅游活动中展现出来,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

3.花卉生态旅游与科普旅游。近年来,我国一些学者提出走生态农业发展之路,借助旅游活动和现代科技手段而开展的一种生态农业科普旅游,以普及生态农业科学知识为出发点,以提升农业旅游价值为目的,促进农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和谐。而生态农业科普旅游的界定:即以农业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为目标而开展的了解生态农业并普及生态农业科学知识的一种新型旅游活动模式[7]。花卉生态旅游是生态农业科普旅游的一种形式,它包括两个线索:①作为一种高层次旅游活动,将花卉的生产、栽培、应用、加工、文化、艺术和游客参与、民俗风情体验等融为一体,其旅游内容包括:都市农业田园风光、农村生活习俗、花卉生产工艺、花卉栽培高新技术、各类花卉品种,以及游客对花卉产品加工制作、花田农作的体验;②在花卉生产技术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来的,在其建设开发、经营管理等环节中体现出一定的花卉科学知识及花卉文化知识,使游客在旅游活动中获得花卉科学知识和花卉文化知识的普及教育[6]。因此,可以将花卉旅游与科普旅游结合起来,通过彼此之间联动性促进花卉产业与科普产业的发展。

(二)科普旅游

科普旅游是科技和旅游有机结合的高层次文化旅游,是以旅游资源中的科技成分和要素为基础,利用各种自然和人文景观,形成新的旅游活动产品的旅游形式[8]。人们不仅能从中感受到旅游本身带来的感官刺激,还能通过导游的讲解和亲身的实践操作,学习到旅游产物背后蕴藏的科学知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普旅游作为非大众旅游的一种方式,日益成为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

科普旅游开发模式包括以高科技为主、以自然景观为主和以历史遗迹为主三大类[9]。科普旅游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包括工农业科普旅游,生态科普旅游,博览会、科技馆、科普公园等主题科普旅游,海洋天文气象科普旅游[10]。具体包括多种科普旅游谱系[11]。其中,以工业、生态、基地为载体的科普旅游范式最为突出。北京以中关村为中心,北到上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南到锦绣大地高科技农业园区,东到中国科技馆,西到北京植物园,包括10多条科普旅游专线、30多个景点[12]。园博会的科普旅游是以科技、生态和基地为载体科普旅游形式。

(三)科普旅游作用

发展科普旅游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一,使身处“闺阁”科学掀去神秘面纱,走入寻常百姓家,有利于科学知识、科学理念的传播,提高国民科学素质;第二,可以增加科研院所的收入,以游养研,以游促研[13];第三,为科普找到了新载体,将科普融入旅游活动之中,可以提升人们对科普的兴趣,不仅有利于推进科普的全民化,也有利于科普活动的深入开展,更有利于提升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第四,扩大科普文化的影响,同时促进科普文化产业的发展,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可以获得科学知识,进而增加旅游的体验和感受。因此,发展科普旅游有利于发挥其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提高文化消费总量和水平,从而转化为文化产业发展内生动力[14]。而生态科普旅游具有以下功能:①生态科普旅游可以提高旅游的休闲质量,吸引更多的人来旅游,促使更多的人去做旅游;②生态科普旅游是科普的极好载体,可以增强科普的教育效果,让人们在休闲、娱乐中轻松快乐地接受科普,在“游山玩水”中增长科学知识。

(四)述评

作为生态农业科普旅游的一种形式——花卉生态旅游,由于其花卉蕴含着大量的花文化,在花卉科普旅游的过程中,不但可以观赏花卉,而且可以充分了解我国花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将花卉产业的发展与科普产业相结合的一种有效的模式便是大力挖掘和发展花卉生态科普旅游,而北京园博会的科普旅游无疑是将生态发展、花卉产业和科普产业相结合的一个好的案例。北京园博会的科普旅游是将农业生态旅游中的花卉旅游与科普旅游结合起来,展现可持续发展理念。

二、北京园博会科普旅游内容分析

(一)北京园博会科普旅游内容展现

1.主展厅内的科普教育。北京园博会的主展厅分为八大主题,并分别展览相关内容,这些展览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而且具有科普教育价值。游客不仅可以观赏各式各样的花卉植物,而且可以体验现代化高科技及现代艺术,充分感受我国博大精深的科技文化魅力(表1)。

北京园博园既是以高科技为主的科普旅游开发模式,又是以生态自然景观为主的科普旅游开发模式,其景区内,两者之间衔接的恰到好处,现代化的高科技与现代化的建筑融于自然之景中,同时自然景观因现代生态技术的应用更彰显生态价值。园博会利用其生态功能和园林建筑艺术开展生态科普旅游,并增加一些科普体验活动,让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充分感受生态在人们生活中的价值作用,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2.科普旅游中的花卉与其文化。花卉文化在我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花卉旅游之所以能大力发展在于中国特色的花卉文化。自古以来,我国就有花市、花卉、花节之说,相传在清乾隆年间,广州已有了年宵花卉。如今,我国各个地区的花市、花卉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着。各地每年都会开展梅花、菊花、牡丹花等花卉旅游项目。花卉文化是花卉旅游开展的灵魂,只有充分地将花卉文化的内涵挖掘并展现出来,才能让旅游充分体现出花卉的魅力,在游览的过程中学习到花卉的常识和文化内涵,也达到科普的目的,这也增加了游客对花卉科普旅游的兴趣,进一步促进花卉科普旅游的发展,更促进了科普产业和花卉产业的发展。

表1  园博会主展馆的展览内容与科普教育

主题 展览内容 科普教育

在园中 月季菊花展、球根花卉展、国兰、西洋兰 可以领略各花展之风韵,感受花之神韵,了解花之品种及其意蕴。

在画中 多彩世界、万花筒、圆林城市建设成就展、卢沟运筏图 打造万花筒走廊,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动态《卢沟运筏图》全景影像还原元代卢沟桥一带的日常景象,还有《拱极城外》、《追忆宛平城》、《卢沟晓月》、《未来宛平城炫彩景象长廊》等

在心中 新优特花卉、新奇特植物 包括观根茎类、多浆多肉类、食虫类、观果类、观花类等近30个品种的新奇特植物

在家中 客厅、书房、餐厅、庭院、阳台、绢花花艺 家庭园艺展示区,倡导绿色环保家居理念,游客可以学到家庭园艺的技巧和方法,构筑自己的家庭花园。

在梦想 植物小百科、许愿墙、花卉拼图、娟人展示 用展柜、平面喷绘、多宝格等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绢人艺术为主),还有园林知识互动体验区,通过游戏互动向人们宣传园林、花卉、环保等

在展望 花卉及花艺用品展卖 花卉园艺产品,种类繁多,可以增长园艺知识。

在感悟 高占祥艺术摄影展、奇石盆景书画展 为观众提供艺术赏析的空间和审美体验。展陈以写意手法,展现人文艺术与园林风景的完美融合

在回味 园博特许商品售卖 园博会的特许商品和特色纪念品,具有纪念意义

(资料来源:园博会调研和文献[15])

3.科普旅游中的各地展园与其文化。北京园博会的另一大特点是各地园林的展现,各地园林格局特色。园博会共有“五展园”,即传统展园、现代展园、创意展园、国际展园和湿地公园。典型园林特色与科普教育对接主要有宁波园、武汉园、闽园、南宁园、成都园、鄂尔多斯园、晋园、北京园等。园林的科普价值不仅体现在各地独具特色的园林文化中,还体现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中,园林将古典园林的文化意蕴与现代化的建筑设计相融合,融入整体生态园之中,体现了与大自然的和谐之美。除了花卉文化、园林文化等科普教育价值之外,园博会的科普教育价值还包括现代化的建筑设计、高科技的应用、花卉植物的培植等科普知识。因此,园博会除了具有生态科普旅游功能外,还具有科技等其他形式的科普旅游功能。

(二)科普旅游存在的缺憾

科技与旅游相结合既是一个必然趋势,又是一种双赢组合,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其发展前景看好,二者结合所衍生出来的经济增长点,所产生的经济助推力不可小觑[16]。现阶段我国生态旅游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生态科普旅游就理所当然成了其发展的新方向。虽然生态科普旅游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但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比如大多数生态园都没有设立专门的科普教育中心和教育宣传基地,无法为人们提供体验学习平台。再加上导游素质较低,所以生态园等基地很难发挥相应的教育功能等,这也制约着生态科普旅游的发展[17]。此外,还缺少对科普旅游产品文化内涵的挖掘。北京园博会虽然处处体现出强大的科普教育功能,但是这些科普功能并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这影响了科普旅游的发展,从而影响了科普产业、花卉产业及旅游产业的发展。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

1.各产业间的联动性比较差。科普文化产业、花卉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缺乏足够的联动性,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没体现出来,从而制约了彼此之间的增效促进作用。如花卉产业与旅游产业、科普产业三者之间的链接薄弱,其联动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导致生态科普旅游业的发展较弱。

2.园区对花卉文化的内涵挖掘不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追求日益提升,渴望体验和感受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活动。园区虽然大量引进奇花异草,但是对其科普知识的解说以及内涵的意蕴体现不足,对于很多游客而言只是走马观花式的观赏,缺少了心中的感受,进而严重影响游客对园博会的印象,从而影响园博会的持续发展。正如在调研中其中一位访谈者所描述的:“这里的各展园在外面看感觉很好,应该很有特色和内涵的,但是当我们走进去游览的时候,发现很空洞,缺乏内涵,而且太小了,根本没有表现出来应有的特色,可观赏性很差。”此时,另一个女孩子也插话道:“我和她的看法一样,而且这里的游览设施几乎没有,应该多些游玩的设施。”(田野访谈人杨某和刘某,年龄25左右,性别女,文化程度本科,地点合肥园,记录人王波。)。

3.花卉旅游产品、科普文化产品的开发不足。由于缺乏对产品文化内涵的挖掘,所以开发出的产品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对游客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不足。访谈中部分内容:“‘您说的是园博园的主题吉祥物纪念品吧?’‘嗯,是的,就是那个纪念品。感觉一般,和上次的奥运会吉祥物似的,没有什么新意。还挺贵呢’”。想要吸引更多的游客购买并欣赏文化产品,要不断开创新意。园博会蕴含着丰富的科普知识,如生态修复学、园艺学、植物学、园林景观学以及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理念等。因此,可以通过科普旅游的形式将这些科普知识传播给大众,不仅是对科普思想和科普精神的弘扬,更是对生态文明发展理念的传承。并从传播科普知识逐渐升华到科学思想、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传播。同时,科普旅游又推进科普事业和科普产业发展。

4.各地缩微园林缺乏对特色与内涵的环境解说。花卉在园林造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对花卉的意蕴缺乏解说,人们缺少对其的了解,所以使园林缺少了原本的意蕴。在访谈中,当被问及到:“是不是学到了好多知识,认识了好多花?北京园博会是否具有科普功能呢?徐先生想了下,缓慢地说:‘有,但是一般。之前知道的还是知道,之前不知道的还是不知道。’我纳闷的问:‘我也转了一圈,我看到植物的旁边都是有文字的解说的啊。’徐先生补充道:‘那些解释太过乏味,和百度百科上的没什么区别,我觉得既然是博览会,应该突出它的意义,让我们这些游客真的可以有所收获。可以考虑些新颖的方式,而不是立一个冰冷的板子,而且,板子也不多,上面的解说也不是很清楚、不吸引人。’”(样本徐氏父子,父35岁,文化程度大学,子6岁左右,上幼儿园,记录人张丽红,访谈地点主展厅大厅。)由于并不是所有的游客都对园林花卉园艺等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因此,对园林景观的游览更需要园林内的解说,才能满足游客的好奇心与获取科普知识的欲望。同时,园林的建设注重将其蕴含的景观美融入整个环境中,游客才能真正享受此次游览的乐趣,达到游览目的。相反,若缺少美感与解说,这不仅影响科普教育知识的传播,而且影响游客对其文化的心灵感受。

三、增强园博会生态科普旅游的措施

科普旅游是一种面向公众、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的科普教育活动,它将科普教育基地与休闲旅游融为一体,让公众更好地接近科普活动,进而了解科普,使其融入并丰富公众的科学文化生活,以达到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目的。科普旅游在我国兴起时间虽不长,但它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让游客在轻松游玩中感知科学和知识的魅力,这是具有持续生命力的内在动力,能够促进科普事业的发展。

1.增强园博会生态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功能。可以借鉴北京植物园的科普传播的方式方法。植物园科普工作主要包括整理保存展区物种信息、维护物种展示牌、举办科普展览、组织游园活动及实施科普项目等几个部分,它们相互独立又互为依托[18]。其中重中之重是植物科普馆,它面向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普及植物和环境科学知识,使游人理解植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宣传植物园在保护物种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对日益严峻的城市环境、生态问题的关注。同时科普馆还将成为广大群众参与植物科普活动的基地,带动北京植物园科普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提高全民的科普素质。北京园博会拥有着比植物园还要多的科普知识,而这些科普知识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和形式展现给游客们,如可在各景区内增设解说系统和解说牌,让游客在感受生态景观神奇的同时学习到生态文化知识,真正享受到游中寓教的科普旅游的乐趣。

2.深入挖掘花卉产品、科普产品及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文化内涵是花卉产业、科普文化产品及旅游产业的灵魂,缺乏灵魂的产业将失去发展的活力。因此,只有深入把握文化的内涵,才能把握产业的发展方向与动力,进而开展相关的科普旅游活动,让人们参与到科普中去,充分体验和感受科技文化的魅力,从而促使人们加入到科普知识的认知从静态展示到动态体验的活动中。北京园博会展览的世界各地的奇花异草、精雕石刻,而每一种文化艺术产品的背后都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只有将其寓意展现解说出来,游客才能真正领悟到文化艺术的价值所在,才算不虚此行。

3.园博会可以定期举办一些科普展览活动,增强科普旅游的可观性和可感性。通过在园区内建设专门的科普展览馆、陈列厅,定期的展出一些关于各地珍奇植物,及其相关标本资料等,对广大游客和中小学生开展环保教育和科普教育。并且在苗圃中,设置专门供游人体验植树种草的工具、场所以及负责培训的工作人员。让人们在体验到美丽风景的同时,学习到新的、在城市生活中不可能体验到的知识经验。

4.开通园博会自助生态科普旅游专线。这既是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也是对科普教育的传播与弘扬。正如北京市郊有大大小小的农家乐庄园,市区里的人们在休闲时间可以携家带口来到这里,将学习种菜、养花儿、垂钓等,将生态保护、科普教育和休闲游览集于一体,这种形式不仅仅是一种自然观光旅游,更是一种注重保护自然的旅游活动和科学教育活动的高层次结合,使人们在紧张工作之余得到了放松,同时也学到了一些实用的小技能,这也不失为一种新形式的生态科普旅游。北京园博园里拥有的奇花异草更是举不胜数,这里的旅游资源将更具有吸引力,因此,园博园应该增设其生态科普旅游专线。

四、结束语

北京园博会的科普旅游无疑是将生态发展、花卉产业和科普产业相结合的一个好的案例。在2013年园博会举办期间掀起全民科普高潮,但是各产业间的联动性比较差、园区对花卉文化的内涵挖掘不足、花卉旅游科普文化产品的开发不足、环境解说不足等成为后园博时代需要解决的短板,需要将园博用地与科普产业链打造、城市建设、生态保育、文化软实力建造等有效联系起来。

参考文献:

[1]Boo,E.Planning for Ecotourism[J].Parks,1991,2(3):4-8.

[2]Boo,E.The ecotourism boom,planning for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Wild land and Human Needs,A Program of WWF,WHN Technical Paper Series with the Support of U.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Paper,1992:(2)3-10.

[3]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J].经济地理,1996,16(1):106-112.

[4]刘家明.生态旅游及其规划的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1998,9(3):327-331.

[5]金晓雯,夏云.谈花卉生态旅游园区规划[J].山西建筑,2011,37(36):166-167.

[6]黄蓉,和太平.花卉生态旅游的特点及规划之对策[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7(3):73-76.

[7]雷和涛,廖允成.浅析杨凌生态农业科普旅游开发[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 (2):102-105.

[8]刘丹,刘元晨.对沈阳科普旅游开发的思考[J].产业,2007,(15):239-240.

[9]王力峰,范新宇,阳国亮.自然保护区科普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以广西花坪自然保护区为例[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52-57.

[10]李成芳.科普旅游——科普工作的新方向[J].学习-刊,2013, (4):43-44.

[11]韦强,杨德清,许玲,季申芒,刘飞,廖景平.发展科普旅游促进公共科学素质建设[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08.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J].论坛暨第十五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8:260-266.

[12]齐彦收.探讨科普旅游理论与实践[N].大众科技报,2009-6-9(B04).

[13]杜建立.科普旅游热起来[N].北京日报,2000-7-4(16).

[14]杨铭铎.促进科普资源与旅游资源有效结合[N].黑龙江日报,2012 -2 -27(12).

[15]于立霄.园博会主展馆九个展区诠释美丽家园[EB/OL].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710/16/967001_298965789.shtml.2013-5-31.

[16]谢雨萍,耿文辉.桂北地区生态农业科普旅游开发初探[J].大众科技,2009(3):127-128.

[17]王国莉,骆海峰,陈鸣春,李丘民,洪冰冰.发观光农业生态园的规划设计与五个案例[J].生态环境,2005(3):141-144.

[18]佚名.植物园的科普长廊[J].生命世界,2012,(2):36-45.

Popular Science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about Beijing Garden EXPO

ZHANG Zuqun1,2 ;  WANG Bo1

(1. 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Beijing 100070;

2.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Beijing 100101)

作者:张祖群 王波

我国园林建筑艺术论文 篇2:

乡土资源在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

摘 要:乡土资源是指我们身边的地域特色、民间艺术及学生特长和生活实际,我们在生活中细心观察,潜心研究,科学整合乡土资源,将它们应用于思品课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乡土资源;兴趣;运用

近年来,随着中小学课程的大规模改革,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教育上受到了普遍关注,尤其是作为树立学生道德水准的思想品德学科,更应该整合乡土资源。

一、运用乡土资源,创设课堂情境

在讲《世界文化之旅》这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向海自然风光”进行导入,当同学们看见丹顶鹤在自由自在地飞翔时,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向海!丹顶鹤!”很自然的导入“小到一个地区,大到一个国家都会有它不同的文化特色。这些多样的文化特色组成了多元文化的‘地球村’,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踏上‘世界文化之旅’,领略璀璨迷人的世界风光。”将我县自然景观整合到课堂,使学生倍感亲切,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运用乡土资源,解决教学重点

在讲《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一课时,利用县里的民间艺术来阐述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一教学重点。我设计了“谈一谈——感受中华文化的特点”这一活动,让学生将课前调查的能体现我县乡土文化的物品进行展示。在这个活动里,有些同学让自己的爷爷奶奶制成木雕作品或剪纸作品,有的将在本县旅游照片拿到了课堂。

三、运用乡土资源,弥补教材局限

在这一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对我国的影响,我利用我县新修建的“墨宝园”的艺术特征进行引导。让学生了解墨宝园是一座集国内外当代书法名家书法作品碑刻艺术和园林建筑艺术为一体,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于一身的书法主题园林,是充分展现通榆地域文化、生态旅游文化特色的文化园林,是中国第一个大地印章园林景区。从而更验证了中华文化对我国有着深远的影响,在这个环节里,乡土材料起到了教材所不能比拟的作用。

四、运用乡土资源,丰富情感体验

讲《情趣与兴趣》这一课时,利用学生特长来展开教学,让他们说说自己的興趣爱好,并且适当进行表演,他们将绘画作品、笛子、葫芦丝、舞蹈带入了课堂,通过他们的表演很自然地引出情趣。通过此环节的设置即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又活跃了课堂氛围,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乡土资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宝库之一,只要我们有心,注意挖掘乡土资源并进行合理的整合,它就会像一股清泉不断地滋润着思想品德课堂,为教学注入生机和活力,使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作者单位 吉林省通榆县第二中学)

作者:李艳辉

我国园林建筑艺术论文 篇3:

人民币上的真实风景

第一套人民币第3版100元背面颐和园万寿山

颐和园,位于北京城西北郊,原清代皇家花园和行宫,距离天安门20公里。颐和园是集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之大成的杰作,也是世界最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颐和园在1998年11月成功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

第二套人民币2元背面延安宝塔山

延安宝塔山古称嘉岭山,位于延安城东南,廷河之滨。在山上可鸟瞰延安整个城区。因山上有塔,通常称做宝塔山。山高1135.5米,山上宝塔始建于唐,平面八角形,九层,高约44米,楼阁式砖塔。宝塔山是革命圣地延安的重要标志和象征,“只有登上宝塔山,才算真正到了延安”。

第四套人民币1元背面八达岭长城

八达岭长城史称天下九塞之一,是万里长城的精华和杰出代表,也是万里长城向游人开放最早的地段。八达岭地理环境优越,自古以来就是通往山西、内蒙古、张家口的交通要道。迄今,八达岭长城已接待中外游客1.2亿多人次,370多位外国元首及世界风云人物在此留下足迹。

第一套人民币第5版100元背面北海公园

北海公园位于北京市区的中心,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之一,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全国占地68公顷(其中水面39公顷),主要由琼华岛、东岸、北岸景区组成。北海园林的开发始于辽代,1925年北海开辟为公园对外开放。

第二套人民币3元背面井冈山龙源口石桥

龙源口位于井冈山下。是与井冈山资源共享的国家级风景区,井冈山斗争的第一个保卫战和抗日史上第一个大胜仗——龙源口大捷便是在这里发生的;境内还有在井冈山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啾溪党支部旧址。这里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休闲度假、疗养健身的好去处。

第四套人民币2元背面南天一柱

钱币上的图案做了艺术处理——让巨石屹立在大浪之中,显得雄浑壮观,实际上这块石头的位置是在沙滩上。科学家说近几年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也许有一天2元人民币上的图案会变成现实。“南天一柱”据说是清代宣统年间崖州知州范云梯所书。

第四套人民币5元背面巫峡

巫峡自巫山县城东大宁河起,至巴东县官渡口止,全长46公里,有大峡之称,以幽深秀丽闻名于天下。巫峡两岸群峰,以十二峰为奇,它们各县特色,尤以神女峰最为纤丽奇俏。“秀峰岂止十二座,更有零星百万峰。”峡中云雾轻盈舒卷,飘荡缭绕,为群峰平添了几分绰约的风姿:流传至今的种种神话传说,更为之增添了奇异浪漫的诗情。

第四套人民币50元背面黄河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是黄河流域的一大奇观,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壶口位于陕西省宜川县与山西省吉县交界处。黄河流至壶口时,宽约400米的河床突然收缩到四五十米,河水奔腾倾泻而下,犹如从一巨型壶口倾倒而出,所以起名“壶口”。由于河水的侵蚀作用,壶口瀑布每年都会向上游移动一小段距离,50元人民币上这个场景。几百年后会永远地消失在咆哮的黄河水中。

第五套人民币1元背面三潭印月

人民币上的图案并非完全写实,摄影师所在角度只能拍到两座石塔。三潭印月,杭州西湖十景之一,位于西湖中部偏南,与湖心亭、阮公墩鼎足而立合称“湖中三岛”,犹如我国古代传说中的蓬莱三岛,故又称“小瀛洲”。北宋时已成为湖上赏月佳处。明人张宁诗云:“片月生沧海,三潭处处明。夜船歌舞处,人在镜中行。”

第四套人民币10元背面珠穆良玛峰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峰顶岩石面海拔高达8844.43米。珠穆朗玛峰峰顶岩石面高程测量精度±0.21米,峰顶冰雪深度3.5米。在第四次珠峰综合科考中,地质学家在珠峰地区采集到了拉伸變形的岩石样本,经过分析测算发现,在1300万年以前,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可能比8848米要高出很多,曾经超过12000米。

第四套人民币100元背面井冈山

井冈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的中段,古有“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之称。1927年,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上,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天下第一山”。

第五套人民币5元背面泰山观日峰

不过这个图案采用了空间“蒙太奇”的手法。把“五岳独尊”的石刻和泰山主峰两个场景放到一起,在现实中是看不到这样的景观的。泰山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第一高山,虽然它的海拔只有1546米,但却有极崇高的地位,是帝王祭祀天空和大地的地方,向世人宣布自己的皇位是顺应天道的。

作者:洪 鑫

上一篇:建筑会计工程造价论文下一篇:职业学校会计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