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数学厌学的心理分析和对策

2022-09-11

所谓中职生就是在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 他们是经过重点高中、普通高中选拔过之后, 没办法才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因此, 中职生中“学困生”的比例偏高, 数学学科的厌学生人数相对数字较大。

1 中职生数学厌学的心理分析

分析当前中职生学习数学的心理问题, 笔者认为大致存在下列几种现象。

1.1 非自愿进校, 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

有的中专生初中毕业后因各种原因本来就不愿继续就读, 迫于家长要求, 无奈才随便选择了一所中专学校。还有少数是家长根本管不了学生, 被当作包袱甩到学校的。这些学生大部分都对学习抱无所谓的态度, 因而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出现“逃学”行为。在市区学校的调查显示, 只有38.4%的同学的专业是自己选的”, 超过62.6%的同学在选择专业时“听从了家人或朋友的意见”, 还有44.2%的学生在填报专业时对自己的专业“一无所知”。如此的专业志向与兴趣, 又怎能有学习的积极性?

1.2 文化基础差, 产生厌学心理

“大学扩招, 中专难招”的事实, 使得目前中专生源质量下降已是不争事实, 中专学校出于生存已经失去了目标。学生的学习动力严重不足, 产生厌学心理与行为, 形成学习上的恶性循环现象:越不努力成绩越差, 成绩越差越厌学。与小学、初中的数学学习相比, 职中数学教学更注重应用, 有的学生可能也想用心学、有目的去学, 无奈数学知识不够扎实, 怎么努力也学不好, 继而影响专业课的学习, 造成厌学心理。

2 当前中职学生数学厌学问题的对策探讨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 当前中职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问题的形成, 既有学生主观因素, 也有现实教育的客观因素, 既有智力因素, 也有非智力因素的。面对中职学生的种种心理问题, 笔者认为可以克服和避免的, 具体可从以下几项工作着手。

2.1 教师的角色意识要改变

(1) 要做“指导型”的教师。

以人为本, 突出学生发展是《标准》的一个核心理念。这就要求教师要把学生看成是发展中的人, 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教学中要把学生看成“主体”, 要把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数学教学的终极目标。

教师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好课堂教学这种设计与组织不是以教师为“主宰”, 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设计和组织, 要给学生提供时间、空间和环境, 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思维空间、有发挥才能、挖掘潜能的机会,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在学习有困难、有疑问时, 教师给予学生指导和引导, 从而实现教师从“主宰型”向“指导型”的实质性转变。

(2) 要做“合作型”的教师。

在教学环节中, 教师不只是讲授者和权威, 教师更应该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引导者、组织者、评判者和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课堂上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讨论 (名符其实) 交流, 讨论中教师要当好顾问, 帮助学生解决讨论和交流中产生的问题, 又要有效地组织讨论和交流, 还要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充当对话者的角色。通过讨论、交流, 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自己的思考和认识, 从而发展学生思维。通过交流与合作, 加强师生之间交往, 融洽师生关系, 通过交流与合作, 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通过交流与合作, 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 有利于消除学习数学的消极心理。

2.2 教学过程要改善

(1) 精心设置情境。

教育心理学认为, 学习兴趣是学生探究某种事物从事某种活动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经济、最活跃的因素。德国教育学家斯多惠说:“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的接受或被动地工作, 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任何方法都是好的。学生要有主动性, 就得对所学材料发生兴趣。”因此, 对于具体地教学内容, 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2) 精心设计参与条件。

保持学生的信心, 提高学生的勇气。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应当是开放性的, 如:“你为什么会这样做?”、“你认为接下来会出现什么情况?”、“关于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看的?”、“你还有不同意见吗?”、“如果……那么……”——这类开放性问题, 会刺激学生自己产生具有新意的问题, 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并获得相应的成功经验, 从而促进他们创造性思维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2.3 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要重视培养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还应当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下面主要就兴趣、意志、习惯等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能直接转化为学习动机.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如果学生对数学具有高度的学习热情, 就会津津有味、不知疲倦地进行学习, 这就会大大的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可通过介绍古今中外数学家的成才之路等数学史料及数学的广泛应用, 运用直观手段, 创设情境, 精心设疑, 让学生以疑激思、以疑获知, 组织游戏、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并努力使这种兴趣逐步稳定, 直至发展成兴趣。

(2) 意志是攻关的利剑。

意志在学生掌握知识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不可低估。如果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 就会在学习上苦下功夫, 锲而不舍, 从而取得好的学习成果。

教师应当在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操究过程中设置一定的困难, 有意识地磨练学生的意志。设计的提问或练习, 要有一定的坡度和跨度, 鼓励学生不畏困难, 知难而进, 定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 让学生学会用意志的制止功能排除不良情绪 (如恐惧慌张、挫折感、悲观失望和狂喜等) 的干扰, 强迫自己保持平静的心境面对数学学习。

(3) 习惯是成功的保证。

如上分析, 中职学生人群特殊, 自控力往往不强, 数学教师应因势利导, 重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重点培养如下良好的学习习惯:课上集中注意、认真听讲、积极思维、发言、作业规范、书写整洁、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 非一日之功, 需要经过严格训练、长期培养。教师要注意言传身教, 潜移默化, 坚持不懈。

摘要:中职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 学生容易产生厌恶、敷衍、畏难等心理问题。本文从当前中职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问题分析入手, 并相应地提出防治策略:教师本身要转变自己的角色;要科学调节教师的教学行为;要注重教学过程的改善;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关键词:中职生,数学,厌学,心理分析

参考文献

[1] [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基础[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

[2]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M].长春: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3] 周冠生.个性心理学[M].上海:上海知识出版社, 1987.

[4] 黄希庭.心理学[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2.

上一篇:助产专业妇产科实验教学改革初探下一篇:论机械制造行业的税务筹划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