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院校土地资源专业论文

2022-04-26

摘要:地方本科院校开展内部专业评估可促进本科专业健康持续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竞争力。以X大学校内专业评估为案例,分析地方本科院校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本科院校土地资源专业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本科院校土地资源专业论文 篇1:

新建民族本科院校应用转型发展的困境突围

摘 要:新建民族本科院校的应用转型发展是高校建立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的时代趋势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新建民族本科院校只有清晰认识了自身在转型发展中的困境和不足,彻底解决了制约转型发展的瓶颈问题,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从而实现满足民族地区需求和自身长远发展的双赢局面。

关键词:新建民族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困境突围

新建本科院校的应用转型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探索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均衡配置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实践尝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新建民族本科院校作为新建本科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经专升本教育资源重组和多学科发展后,如何在短时间内适应新形势下以培养应用人才为目标的转型发展,成为其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新建民族本科院校由于其特殊的地域性、民族性以及制约办学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交通、师资等各方面因素影响,其转型发展之路,必将如履薄冰,困难重重。本文拟从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深入分析新建民族本科院校应用转型所面临的各种困境,并提出实现困境突围的相应对策略,以期对新建民族本科院校的应用转型发展有所裨益。

一、我国民族院校发展现状

民族院校是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独特而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党和国家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而建立的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 是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研究我国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传承和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基地, 是展示我国民族政策和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1]目前,我国除了由中央民委直属管理的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大学外,其余民族院校都属于省属民族院校,分布于四川、青海、西藏、云南、贵州、广西、内蒙古、湖北等省份,旨在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1998年以前,我国只有13所民族院校,原广东民族学院在1998年更名为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现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后,只有12所民族院校。在1950年-2000年间,由于历史原因、政治原因和民族统战工作的需要,这12所民族院校中的大部分都经历了建校、撤校、恢复建校和更名等复杂的办学历程。2000年后,教育部又批准组建了内蒙古民族大学,新建了四川民族学院和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截止目前,全国共有15所民族院校,在这15所民族院校中,除四川民族学院和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是新建本科民族院校外,其余13所民族院校都具有研究生招生资格并开办有双语专业。这13所民族院校由于办学历史较长、办学经验丰富、学科专业扎实,加之国家扶持力度大,其在发展过程中具有稳定的生源和趋于完善的学缘结构,其综合实力在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壮大,在为民族地区培养人才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四川民族学院和呼和浩特民族学院作为新建的两所民族本科院校,从地域上看,都处在民族腹地,一个地处康巴藏区核心地带,一个地处内蒙古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腹地。两所学校都经历了由专科向本科的升格转型,其本科办学历史相对较短,办学规模相对较小,办学经验相对不足。同时,两所学校取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和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的时间相对较晚,其学科专业发展和教学水平整体实力偏弱,因而学校的内涵建设和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相比于内地其它本科院校,差距明显。就发展而言,两所学校的办学基础比较薄弱,如教学、科研和学科专业建设起点不高、优势不明显、特色不突出,尤其在教学中,还未完全摆脱以往专科的教育模式,本科教学的合力还未真正形成。因而,如何实现从结构到形态、从形式到内涵的应用转型,是摆在新建民族本科院校面前急需破解的一大难题。

二、新建民族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困境分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这对建设好应用型本科高校提出了更高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有别于传统的学术型大学,其职能内涵更加广泛,不仅关注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的实用价值,而且更加注重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现实意义。新形势下,高校应用转型发展为新建民族本科院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应用转型发展所面临的困境是多方面的。

(一)办学定位不明确制约转型发展

新建民族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不是学校高低层次的简单划分,也不是学科门类的简单划分,而是要根据其办学职能来准确规划学校的发展。新建民族本科院校办学定位不明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定位没有立足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二是没有对人才培养层次进行细化分类和深入思考,没有充分考虑量入为出的因素,在人才培养上具体表现为“重管理和轻质量”;三是没有充分挖掘办学特色,具有同质倾向,没有在同类同层次学校中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也就是俗话所说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办学特色。新建民族本科院校办学定位的不明确还表现在不能够清晰找准学校在人才培养中的位置和主要的服务面向,办学定位不够接地气。除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外,办学类型定位、办学层次定位和学科专业定位的不科学性也是新建民族本科院校办学定位不明确的具体表现。

(二)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不平衡制约转型发展

新建民族本科院校由于地处民族地区,民族性和地域性特色明显,在发展上虽注重对民族性特色的挖掘,但民族内涵发展没有形成系统,其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没有得到更好优化,其内部质量,无论是教学质量还是管理质量没有形成有效的保障体系。内涵发展是新建民族本科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长期追求的目标和必经阶段。同时,新建民族本科院校的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呈现出一种不平衡状态,具体表现为,外延发展的规模与数量还不能完全满足本科院校的标准,如师资队伍整体数量和质量,校园规模,学科专业等与教育部规定的合格本科院校差距明显。整体来看,新建民族本科院校的内涵发展特色不够鲜明,外延发展的活力不足,这是两者之间不平衡的具体表现。内涵发展是关键,外延发展是前提,两者之间的不平衡会从根本上制约新建民族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

(三)办学资源配置不合理制约转型发展

办学资源是一个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它包含了无形办学资源和有形办学资源两种形态。就无形资源的配置而言,新建民族本科院校由于办学历史不长,经验不足,其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还未形成稳定的品牌资源、校园文化资源、知识资源和制度资源。[2]所谓品牌资源指的是一个学校的品牌价值和社会认可度,这对于一个本科院校来说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办学积累来获得社会的满意与认同,新建民族本科院校由于升本时间较短,其品牌资源的形成还需经过长时间的办学实践来形成,因而其品牌资源无法在短时间内发挥应有的效益。校园文化资源是每一所大学耐以生存和发展的文化基础,它包含了一所大学的办学精神,信仰传承和办学理念的凝练,是大学文化软实力的体现。新建民族本科院校由于对民族性研究不够深入和系统,对地域性特色挖掘不够,短时间内也无法使校园文化资源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知识资源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能不能把现有的科研成果和知识专利转化为实用价值,并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对提升大学办学水平至关重要。新建民族本科院校由于科研成果较为单一,研究面窄,转化率低,知识资源的核心竞争力还未真正形成。制度资源是否健全,体现出一个大学内部治理和管理的综合水平,新建民族本科院校由于内部机构不完善,制度建设不健全, 直接影响了其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因而制度资源在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中发挥的实际作用较小,制约学校的转型发展。

除无形办学资源外,人力资源、硬件资源、经费资源等有形资源也会都对新建民族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和制约。大学人力资源的核心是专业教师,新建民族本科院校的专业教师队伍,一部分来自于升本以前的专科学校甚至中专学校,另一部分来自于自主考核招聘的具有硕士学历以上的青年教师,因而其专业教师队伍的整体学历和素养不高,同时,教师队伍的编制数量也未达到合格本科学校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水平的提升。办学的硬件资源直接受限于学校可使用的校园面积,新建民族本科院校校园面积都不大,因而生均享有的校园面积不多,其硬件设施建设的规模和水平与其它民族院校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在经费配置方面,国家对新建民族本科院校的扶持力度逐年在加大,具体表现为教育经费投入占比逐年在增加,但经费的有效利用率低,存在重复建设和低效能建设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经费的显性浪费。

总体来看,办学资源配置不均衡是制约新建民族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一大难题和困境,需要有效和合理配置办学资源,使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的效益得到最大发挥,才能更好助力新建民族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

(四)改革创新驱动不足制约转型发展

改革创新是大学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对于新建民族本科院校而言,改革创新是一把双刃剑,改的好与不好,直接关系学校转型发展是否彻底,是否真正实现了从学术到应用的转变。新建民族本科院校改革创新驱动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科、专业建设不能适应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如优势学科不突出,基础学科建设不扎实,特色专业建设特色不够;二是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创新不足,行政化色彩较重,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促进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不利于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 不利于调动社会资源服务于办学的积极性;三是教育质量提升度不够,在日益繁荣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各高校之间的竞争也将日趋激烈,各高校之间竞争的实质是人才培养质量的竞争,而教育质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教育质量是新建民族本科院校提升竞争力的固本之源,如教育质量的提升度不够,将直接影响学校综合实力的提升;四是育人机制创新不足,由于升本时间不长,理念落后,管理体制僵化,新建民族本科院校育人机制还未能实现协同分化和多元并进的局面,尤其是在国家招生政策变革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办学规模的稳定。

三、新建民族本科院校应用转型发展的困境突围策略

(一)科学定位——盯准四个方面

新建民族本科院校要实现应用转型发展必须要科学定位学校的发展,理顺四个层面的关系,一是办学层次,二是办学功能,三是服务面向,四是资源利用。

作为民族院校来说,其办学类型在学校创建过程中已被明确,那就是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而对于办学层次而言,新建民族院校由于受自身条件限制,目前只能立足于培养本科人才,但这只是暂时的办学层次定位,学校要转型、要发展,须适当考虑和制定办学层次的长远目标,把专业硕士教育纳入办学层次规划中,充分发挥民族特色和地方优势,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兼顾专科教育,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探索符合地方民族院校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办学功能包含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新建民族本科院校在应用转型发展过程中应摆脱过去专科教育以人才培养为主的单一办学功能,要坚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协同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

服务面向是要解决学校办学是面向行业还是社会、是面向地区还是全国的问题。新建本科院校所在地大多为地级市,其根基在地方,这就决定了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的面向为地方。[3]新建地方民族本科院校是新建本科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其服务面向也应当为地方,只不过是面向民族地方性和民族地区行业型。

资源利用对于新建民族本科院校来说尤为关键,应当有效利用外部资源如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人力资源是关键,学校的发展需要靠人才,无论是管理人才还是专业技术人才,是每一所大学必不可少的,人才短缺是制约新建民族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短板之一。如何妥善解决人才短缺问题,新建民族本科院校可以加强校校合作力度,引入外校兼职教师来充实教学队伍,也可以聘请行业精英担任专业教师,同时也要加大内培力度,培养专业技术扎实的教师队伍,从而不断壮大师资实力。物力资源中最重要的是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来解决办学硬件规模不足的问题,因而新建民族本科院校可以利用身处地方的优势,合理规划新校区建设来解决校园占地不足的问题,从而扩大硬件规模。财力资源是每一所大学赖以生存的基础,新建民族本科院校由于生源规模数量少,其经费来源主要靠政府划拨,学校可用于发展的资金相对较少,要实现应用转型发展,充实的财力保障是关键,因而新建民族本科院校须加强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拓宽融资渠道,争取更多的经费来支援学校的发展。

(二)管理改革——紧咬机制创新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的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曾提出:“要推进高校管理体制改革, 激励教师专注于教育, 鼓励教师终身从教。”从中不难看出,高校要发展,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 去行政化渐成大学内部管理改革的共识, 并开始在大学制度层面加以推进。[4]众所周知,现代大学是社会融合的产物,它深受社会、市场等外在因素的制约,为社会服务已成为现代大学的重要职能,如在管理上还固守传统,将变得越来越不合时宜。新建民族本科院校由于地处民族地区,其社会服务功能要想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最大的功效,管理改革迫在眉睫。如何才能使改革出实效 ,新建民族本科院校需要紧咬机制创新不放松,着重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创新制度,建立健全的制度保障体系,使学校各项日常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创新管理方式,减少行政手段对教学工作的干预力度,逐步实现管教分离,让学校行政工作全方位为教育教学服务;三是创新治学渠道,鼓励具有高学历行政人员主动到一线教学岗位教书育人,从而减少学历人才浪费现象;四是创新管理理念,理念是管理改革的先导,应积极吸引专家、学者融入学校的管理层中,鼓励一线教师参与学校的综合管理,形成管理的意见氛围,从而逐步转变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使学校的发展得到最大优化。

(三)内涵发展——凝练办学特色

内涵发展就是通过大学利益相关者的治理关系重构而实现的优质发展,简言之,就是以追求治理质量为核心诉求的发展。[5]无论什么类型或层面的教育,其本质的回归需要重建教育观,在源头上指引教育真正走上内涵发展的道路。新建民族本科院校要真正实现内涵发展,首先要转换顶层设计,明确发展目标、明确发展道路,明确发展主题、明确发展机制,形成发展合力。其次,实现内涵发展,要加强对自身的研究和学习,可以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定期评估学校发展现状,找准问题,加强整改。还有就是要从民族性上深下功夫,凝练办学特色。办学特色是现代大学赖以生存的生命力和活力,凝练办学特色就需要重建教育观,应坚持以办学理念为先导,加强大学校风、校训精神的建设,注重培育民族院校的优良作风,形成推动学校发展的精神基石。办学特色是每一所大学赖以生存的传统,但又与固守传统相区别,因而要用发展和创新的眼光来看待学校内部的治理关系,妥善处理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如院系、师生、行政与教学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办学效益。良好的内部治理关系是大学内涵发展的核心目标,是凝练办学特色的首要前提。新建民族本科院校只有在形成良好制度保障的前提下,才能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传统等民族特色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凝练,融入到学校的整体规划和发展理念中,以期区别于其它本科院校的一般化发展,从而实现自身的独特发展,进而实现应用转型发展。

(四)学科建设——优化专业结构

高校的办学特色, 应该从学科特色开始。特色学科就是学校的优势学科, 是在适应社会需要和学校环境的基础上, 通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形成的。[6]新建民族本科院校由于办学时间不长,学科专业建设基础还比较薄弱,与综合性实力强的大学相比,差距明显,要实现转型发展,必须加强学科专业建设,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一是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师资优势和办学经验,积极改造传统学科,让其优势得到最大发挥。二是要因势利导,逐步淘汰和整合不适合地方发展需求的老陈专业。三是要充分发挥教学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新建一批具有前瞻性的专业。四是要不断加大学科建设与整合的力度, 重视学科与学科间的交流,力求在学科交叉点中逐渐形成学科发展的特色和多元化层次,从而构建人才培养质量的“支撑点”, 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特色。五是要不断优化学科结构,使之与民族地缘区域的人才需求“契合点”相匹配。六是要以学科为支撑,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创新专业设置,培育特色专业,合并相近专业,淘汰落后专业,使之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逐步使专业与市场需求相平衡,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有效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五)教学变革——注重实践应用

随着“互联网+”大时代的到来,大学传统课堂教学的方式正在发生悄然的改变,陈旧、僵化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大学教学的需求,教学变革势不容缓。新建民族本科院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变革,提升教学质量。一是要改变以往课堂教学中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应当增加课堂教学的互动性,适当增加课堂探讨内容,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充分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要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模式,应用型大学一个最显著的标致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因而要改变“班级授课”的单一形式,尽可能多搭建教学实践应用平台,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三是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时代环境,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多增加网络远程选修课程的数量,从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选择性,满足学生多样化的知识需求。四是开发校校、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让学生有更多深入高水平大学、行业进行交流和实践的机会,使人才培养更加灵活和多元。

(六)人才培养——瞄准目标改革

对于新建民族本科院校来说,要实现应用转型发展,人才培养是关键。人才培养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的培养,二是对教师的培养。对学生培养来说,目标改革是首位,应坚持个人本位价值目标、社会本位价值目标、知识本位价值目标、文化本位价值目标的统一。[7]个人本位价值目标的制定应当以增进学生的知识能力、研究能力、学习能力为主。社会本位价值目标的制定应当坚持人才培养目标客体与社会主体需要之间的相互统一。知识本位价值目标的制定应当坚持学生对知识的创新、对科学的探求,并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知识本位观和行为观。文化价值目标的制定应当坚持多元文化价值取向,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能力。对教师的培养,目标也是关键,除了个人本位、社会本位、知识本位、文化本位价值目标外还应当制定符合教师自身发展的激励目标、学历提升目标。新建民族本科院校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教学任务重、科研压力大、职称晋升难,是最为普遍的现象,因而学校要制定符合教师职业发展的激励目标,应包括经济上的激励和职务晋升上的激励,从而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同时,新建民族本科院校的教师学历层次整体不高,学校应当制定完善的教师进修和学历提升的目标计划和制度,加强教师队伍的素质建设,增强教师教学、科研的综合实力。只有充分理顺人才培养的内在逻辑,制定清晰的目标改革计划,才能更好地促进转型发展。

四、结语

新建民族本科院校的应用转型发展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事关民族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成效,应当引起学校自身的高度重视。由于受自身和外在因素的制约,新建民族本科院校应用转型之路困难重重,面临的困境是复杂和多样化的,因而要在应用转型发展中成功实现困境突围,需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并进行全面改革,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不断积累办学经验,不断提升办学实力,真正做到为民族地区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转型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新建民族本科院校只有坚持以发展的理念为先导,保持清晰的发展思路,坚持改革,锐意创新、注重实践应用,才能对学校的转型发展有所增益,从而为民族地区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单位:四川民族学院)

参考文献:

[1]杨胜才.论民族院校独特的文化功能[J].高等教育研究,2006(10):12-13.

[2]陈奎庆,汪国余.多校区办学条件下充分发挥办学资源效益研究[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6(12):47-48.

[3]张铁岩,刘铁雷.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的战略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15(2):25.

[4]朱为鸿.大学管理去行政化的文化藩篱与实践导向[J].高校教育管理,2011(2):5-6.

[5]刘雨辰,武红霞.内涵发展视野下我国大学治理的创新[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62-63.

作者:高鸿

本科院校土地资源专业论文 篇2:

从高校内部专业评估看地方本科院校专业建设

摘 要:地方本科院校开展内部专业评估可促进本科专业健康持续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竞争力。以X大学校内专业评估为案例,分析地方本科院校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内部专业评估 地方本科院校 专业建设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国际化、多元化发展趋势及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使高等学校呈现出明显的地方化趋势[1]。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及其本科专业数量都在不断增加。为了保障专业办学的质量,地方本科院校纷纷开展学校内部专业评估,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竞争力。本文通过X大学校内专业评估,分析地方本科院校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

一、地方本科院校专业评估实施情况

开展内部专业评估是地方本科院校质量保障的主要内容,对于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构建教学质量长效保障机制具有重要意义[2]。X大学地处广东省某地级市,1958年建校,时为地方师范专科学校,2000年升格为省市共建本科院校。现有两万余在校生,1200名教师,17个二级学院,61个本科专业,是地方本科院校的典型代表。2013年,对全校17个二级学院已有两届毕业生的39个本科专业进行了办学质量考察评价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学校专业结构优化调整的主要依据。

(一)专业评估体系的构建

科学的专业评估指标体系是衡量高校本科专业建设的直接依据。X大学遵循科学性、导向性、全面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制定专业评估方案和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括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与利用、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教学质量与效果、招生与就业、开放办学等7个一级观测点,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执行、专业负责人、专业教师结构、实验室管理与利用、高考录取情况、就业率及就业质量等23个二级观测点[2]。

(二)专业评估程序与方式

专业评估分为自评和专家组实地考察两个阶段。首先,各二级学院对照《本科专业办学质量评估方案》对本科专业进行逐项自评,填写专业办学基本状态数据表,并按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撰写专业办学质量自评报告供专家组考察评价前审阅。然后,专家组进行实地考察,主要采用听取专业情况汇报、咨询专业办学现状有关问题、讨论专业设置与发展问题等形式进行。专家组给出每个专业写实性结论,指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综合全校专业评估结果,提交全校专业评估报告,提出专业调整优化的方案。

二、从专业评估中凸显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发展过快,布局不合理

由于办学定位不准确,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自主办学意识不强,没有从自身客观情况出发,一味效仿重点大学,盲目追求学科门类综合齐全,导致一些专业设置不能适应社会需求,毕业生就业困难。如X大学升格为本科院校仅10余年,本科专业就有61个,覆盖工学、理学等10大学科门类。由于规模过大,导致教学投入不足,特别是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设备、图书资料、实训基地等方面建设严重滞后,专业的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难以得到保障[1]。

同时,专业设置没有整体规划,专业结构、层次布局不合理。大多数学校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实行按学生规模划拨教学经费的制度。各二级学院为扩大学生规模纷纷开设新专业,导致专业设置交叉重复。如X大学农业科学学院申办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而旅游与地理学院则申办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7个管理类专业分散在5个不同的二级学院,校内师资得不到共享与利用,导致办学效益低下。

(二)人才培养方案不明确,专业特色不突出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功能,也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定位于教学型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但是,由于师资和办学条件的局限性,许多专业人才培養方案的目标、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大同小异,前后内容缺乏内在的逻辑关系和系统性的研究论证,学科知识积累较弱。课程设置不合理,没有连贯的知识体系,经常出现“因人设课”或“选修课选而不修”的现象。很多专业没有建设理念、目标,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大多借鉴其他高校特别是名牌高校的做法,未对专业未来发展进行深入思考。也正因为如此许多专业存在特色不突出、方向不明确的问题,一谈特色就是“应用性、实践性”等老生常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特色。

(三)师资力量薄弱,专业负责人缺乏

由于地方本科院校大多数处于中小城市,经费投入少,教学条件有限,教师待遇、工作环境、发展平台与重点大学相比差距较大,很难引进和留住优秀人才,造成专业师资队伍结构不平衡[3]。首先是受招生财政影响,许多学校连年扩招,而新教师引进不足,导致很多学校生师比远远高于教育部规定的18:1的合格要求,X大学的生师比一度达到25:1;其次,由于历史原因,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传统专业师资力量相当强,但是招生就业不尽如人意。由于人员无法安置,学校只能继续少量招生,造成师资力量的闲置和浪费;而一些招生、就业均较好的新办专业,普遍都面临专业背景、高学历高职称教师紧缺的局面,有的专业具有专业背景教师仅1-2人。如新闻学、心理学、会计学、园林、艺术设计等专业,专任教师数量缺乏直接影响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再次,地方本科院校专业负责人制度不完善,专业负责人是专业建设的核心人物,直接关系到专业办学质量的高低。很多二级学院对专业负责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根据专业发展需要对专业负责人的遴选和培养,有些专业临时指定专业负责人应付评估,影响了专业教学团队培养,使专业不能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实践教学条件不足,教学效果不佳

目前,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或多或少负有一定债务,X大学也不例外,至今仍负债4亿多。经费短缺直接导致实践教学条件不足。首先是实验、实训场所不足,特别是文科类专业,基本上是几个专业实验室共用一个电脑机房,而这也是很多地方本科院校偏爱设置文科专业,扩大文科专业招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实验室建设落后,实验室人员队伍配备不齐,设施设备简陋、陈旧,不能提供充足的实践训练;再次,实习、实践效果无法保证。由于连年扩招,学校已有实习基地不能满足学生实习需求,相当一部分学生只能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实行分散实习,许多校企合作的校外实践基地流于表面,只停留在基层服务方面,缺乏更深入的技术合作研究和事务活动。学生在实习、实践的过程中不能得到有效的专业指导,很难学以致用,实习实践效果大打折扣[4]。

四、地方本科院校专业建设发展路径

(一) 加强专业建设论证,调整优化专业布局

根据国内外专业未来发展趋势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开展专业建设的模式研究,深入探讨分析专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充分考虑已有的教学条件、师资队伍、相关学科专业的发展及资金配备情况及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社会环境和综合实力[5],通过全面的论证及分析,准确把握专业建设方向,调整优化专业布局,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共享。

(二)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凝练专业特色

按照人才培养规律和教学大纲要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课程建设,突出地方本科院校专业应用性特点,提高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同时,作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师资力量的限制,只有通过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发挥团队研究力量,才能在某些领域取得学科研究的优秀成果,为专业特色建设奠定基础[3]。要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把握机遇,在专业设置上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学科及专业优势,凝练专业方向与专业内涵,实现专业特色的“异质性”发展。

(三)优化师资队伍,深化团队建设

注重高层次高学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优化师资队伍的学历、职

称、年龄结构;鼓励青年教师通过深造、进修、访学、参加学术会议等方式提升业务水平,强化专业理论基础,优化专业知识结构;培养和树立一批专业带头人,建立合理的教师梯队,加强“双师型”教师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科研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5]。

(四)加强产学研结合,提升实践能力

增加专业建设资金投入力度,优化、整合实习、实训共享平台,有效利用校外基地等实践资源,实现校内、校外、课堂、社会的互补和整合,为学校提供实践条件,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加强产学研合作的力度,开展“订单式教学”,聘请一批实践经验丰富、具有高级职称的“兼职教授”,改善师资队伍结构,聘请企业、行业专家参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提升教师与学生的整体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杜才平.地方本科院校专业设置:现状、问题及结构调整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1,8:62-64.

[2] 罗大玉,杨胜宽等.地方本科院校开展内部专业评估的意义——以乐山师范学院为例[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26(11):1-3.

[3]马骥,李坚.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特色专业建设现状及模式分析[J].大学教育,2014,1:97-98.

[4] 赖超颖.加强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完善文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1:145.

[5]徐颖,刘晓燕,施微.新专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1:13-14.

基金項目:韶关学院第十二批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SYJY121145)

作者:吴邵兰

本科院校土地资源专业论文 篇3:

“互联网+”新经济形态下本科院校财经专业人才产学研协同育人培养模式分析

摘 要:新的经济发展环境下,本科院校产学研结合发展即在人才建设和培养中,充分发挥学校、科研单位、企业等力量,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促进人才优势的提升。本文主要以“互联网+”新经济形态下,本科院校财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结合产学研合作协同培养专业人才的现状,探讨了具体的人才培养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新经济形态;本科院校;财经人才;产学研

“互联网+”新经济形态下,对教育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科财经专业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但是结合当前社会发展,对财经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也对财经专业人才的培养较为重视。财经类本科院校对产学研结合的研究,要立足经济发展现状,完善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功能,深入推进产学研结合发展模式,促进人才质量的提升。

1 “互联网+”新经济形态下财经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1 学生方面

当前发展阶段,本科院校财经专业的学生对忽视了对自身的认识,很多学生认识到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忽视了其他方面能力的锻炼和提升。互联网的发展,学生接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同时时代发展对学生的技能和知识等方面的要求也在革新,很多学生对专业的认识不充分,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同时,学生的时代性特点比较明显,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较深,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学生可以及时获取信息,但是这也给学生的自律和学习自觉性提出了要求。

1.2 学校方面

本科院校在发展中,产学研合作发展的模式也在不断推进,但是互联网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科院校的教师大多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体系,但是实践能力相对较差,难以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以更好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当前阶段中,很多培养出的人才无法满足财经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双师型教师相对较少,加上原有的考试模式,影响到学生技能的提升。除此之外,新经济形态下,对财经专业教师利用网络教学的能力也有了新的要求,如翻转课堂、情景教学等,要求教师能借助网络更好地开展教学。

1.3 校企合作方面

校企合作联合办学是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模式,在具体的实践中,很多企业的积极性并不高,影响到校企合作的深入退关。尤其是互联网发展,本科毕业生难以满足财经类企业的人才需求,影响到校企合作的深化。

1.4 忽视了产学研内部机制的构建

产学研协同培养财经类人才,主要包括内部产学研和外部产学研合作机制。但是长期发展中,高校产学研只重视了外部合作机制,却忽视了内部机制的建设,认识到该模式的多元主体,没有认识到高校自身建设的重要性,还有一些产经类高校自身的科研实力相對不足,导致其在产学研合作办学中处于被动地位,也影响到最终的实效性。

1.5 高校产学研结合忽视了人才的培养

高校发展中,当前的产学研结合多是以一些科研项目为依托,形成的短期的写作方式,忽视了对高校自身需求的考虑,弱化了其中人才培养的功能和教育的目的,忽视了教学实践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2 深化财经类本科院校产学研结合的对策探讨

2.1 促进产学研结合机制构建

高校的产学研结合过程中,包括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功能。在具体的实践中,必须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功能,需要在了解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强调不同主体的功能。

其一,在科学研究方面,所选的科研课题,必须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现状结合,了解实际需求,了解项目的可操作性,并组织建设多层次的团队,形成科研体系,积极带领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和实践,了解实际,踏踏实实进行科研工作。

其二,在人才培养方面,要转变传统的财经类人才培养方式,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设人才培养基地,采取学生由学校到企业,再从企业到学校的交叉式人才培养,同时要以学生为主体,将人才培养与科研结合,发挥科研与社会服务对人才培养的作用。此外,还要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本科院校的教师,很多没有校外实践的经验,比较重视理论研究,但是实战经验方面相对不足,要适当引进企业等优秀人才为财经类专业学生授课,通过讲座等形式充实学生的学习内容,并积极鼓励教师参与科研,推动产学研深入发展。

其三,在社会服务方面,要结合高校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培养高素质人才,并开展多形式的政策宣传,做好信息服务工作,促进文化传播,为高校财经类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多的渠道,促进财经类专业设置和课程的改进。

2.2 发挥互联网优势,促进高校产学研深度结合

新的发展时期,财经类专业人才建设,要充分借助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完善课程建设的内容,并开发互联网课程,财经行业当前发展较快,要从财经岗位的实际着手,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合理调整和安排教学内容,教师开展互联网教学,并积极优化校企合作平台,加强学校教师、企业对接人等之间的联系,将互联网知识和财经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融入到学生课程知识内容的讲解中,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的财经行业发展信息,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

3 结语

综上所述,对本科院校的发展来讲,重视财经专业人才的培养是重要的内容,一方面能有效提升财经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能提升本科院校的竞争力。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财经行业得到了新的发展,对人才也有了新的要求,要将人才培养与互联网有机结合,加强对产学研协同培养人才的研究,探讨新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更多的财经类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丽荣.财经类院校本科复合型法学人才培养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9,10(09):36-37.

[2]董莉平.论财经类本科院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的创新[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35(03):179-181.

[3]张维,徐锡玲.财经类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产学研建设体系探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7(06):38-40.

[4]郝尉君.基于校企合作视角的高职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6(08):388.

课题:基于互联网+背景下财经类应用型人才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研究(课题编号:GBB1318038)

作者简介:孙明昕(1984-),女,黑龙江人,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项目管理。

作者:孙明昕

上一篇:高职院校党员信息管理论文下一篇: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保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