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心理调整方法研究论文

2022-04-26

摘要: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心理弹性(Resilience)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研究界长期认为压力\逆境影响人的发展功能的传统认识被动摇。本文对中职生心理弹性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对心理弹性的界定、研究工具、相关影响因素和干预方法进行综述,并就心理弹性的概念、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及研究本土化问题四个方面进行述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自我心理调整方法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自我心理调整方法研究论文 篇1:

豫北地区传统武术比赛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调查与分析

摘 要 本文以新乡市第二届“人防杯”传统武术比赛为契机,对100名参赛队员进行赛前心理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检验分析,武术运动员在赛前产生不同的心理状态,会影响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术水平的发挥.表明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与比赛成绩有着一定的关联。并提出进行赛前心理训练与调控方法,帮助运动员调节心理状态,以取得更好的比赛成绩。

关键词 传统武术比赛 赛前心理 调控

一、前言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选手杜丽在女子十米气步枪决赛的争夺中,发挥失常,痛失首金。但在随后的几天调整后50米步枪3×20决赛中,她顶住压力,成绩打破该项目的奥运会决赛记录摘得桂冠。运动员比赛失利的原因多而复杂,从国内外许多文献、体育资料可以分析出,运动员在比赛中因心理因素方面造成失败的占79%,因技术不足的仅占11%左右。可见,在比赛中,心理因素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国外对心理训练非常重视,他们认为:“运动员比赛的成功率70%归于其他方面,而30%应属于心理训练。”国内的体育心理学专家们指出:“现代运动竞赛不仅需要消耗运动员很大的体力,而且还需要消耗他们很大的心理能量,如果运动员所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机能不完善,即使技术水平好的运动员也不能在比赛中取胜。”由此可见,心理因素在当今的体育竞赛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武术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由于武术项目种类繁多,技术动作难度高,所以对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提出了不同的心理要求。武术比赛的成绩高低不仅取决于赛前训练的技术水平,而且取决于临赛场技战术的发挥水平。赛前训练技术水平是临场发挥的前提,临场竞技状态是赛前技术水平训练的结果。有效动员并保存自己的身心能量,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将它们最大限度地发挥到比赛中,使其在比赛中获得成功将是我们所要研究的目标。

此次运动员赛前心理研究主要针对传统武术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和调控。

二、研究对象

豫北地区新乡市第二届“人防杯”传统武术比赛的A、B、C、D、E五个组别中,在参加比赛后的运动员分别随机抽取30名,共150名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

三、研究的理论背景

赛前心理状态的概念及划分。竞赛开始以前,运动员对竞赛的认识及由此而产生的情绪体验,使身体功能发生某些条件反射性变化,这称为运动员的赛前状态。赛前心理状态有以下四种类型:

(一)赛前过分激动状态,特点是运动员情绪高度紧张,对比赛任务表现得过度焦虑、惊慌甚至害怕。在这种状态下,运动员的情绪很不稳定,往往注意不集中,知觉不准确,动作不协调。

(二)赛前心理淡漠状态,特点是运动员情绪低落、心理过程缓慢、知觉范围缩小、注意涣散,致使运动员萎靡不振,甚至不想参加比赛。

(三)赛前盲目自信状态,特点是运动员情绪愉快,但盲目乐观,对即将进行的比赛的复杂性和困难估计不足,相信能轻易取胜。

(四)赛前最佳竞技状态,特点是运动员对比赛任务有清楚的认识,情绪饱满,渴望参加比赛,而且知觉精确、思维敏捷、动作反应快。由于运动员的性格、比赛经验、训练程度等不同,会使运动员产生不同的赛前状态,并出现不同的比赛结果。

四、结果与分析

传统武术比赛运动员基本情况分析。运动员参加比赛的次数:参加比赛的次数跟赛前心理状态有一定的关系,据统计参加过一次比赛的有27人占总人数的18%,参加过2-3次比赛的65人占总人数的43%,参加过4次及以上比赛的有58人占总人数的39%。得出参加比赛的次数对赛前心理状态有影响。参赛次数越多的运动员比参赛次数少的运动员赛前心理要稳定一些。

表1 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目的

参加比赛目的 人数(人) 所占总人数比例(%)

获得锻炼 20 13%

交流提高 57 38%

取得名次 73 49%

从表1可知不同参赛目的的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也不同,一般初次参加比赛的选手,都不会把取得名次为第一目的,他们是想通过参加比赛检验一下自己的水平,参赛经验不足的则比较紧张因为他们感觉很多因素都是未知的而感到焦虑。而交流提高的运动员心态放得比较平静,因为没有取得名次的硬性指标只要是能将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并通过比赛观察到别人的优点。想要取得名次的运动员,因为参赛经验丰富相对来说心理素质要好些,但也存在一定的赛前心理状态,比如遇到强大的对手。

表2 赛前心理状况分析

赛前心理状态 人数(人) 所占总人数比例(%)

赛前过分激动状态 62 41%

赛前心理淡漠状态 12 8%

赛前盲目自信状态 30 20%

赛前最佳竞技状态 46 31%

从表2可以看出,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总体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障碍和缺陷,只有少数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稳定,这也和运动员的赛前的心理训练、参赛的次数多少,有着很大的关系。这体现出本次比赛中的赛前心理状态差的要多于心理状态好的运动员,也就是说大多数运动员赛前的心理训练都没认真的对待。随着武术项目技术水平不断发展和提高,不仅是技术动作的较量,更是心理上的内在比拼。谁的心理素质好,心理状态稳定,无抑制感,动作技术就会自然轻松,在比赛中就会充分的发挥最大的潜力,取得胜利。

对运动员在赛前心理压力及不良心态的表现及反应。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剖析:赛前过分激动状态:所占总人数比例41%.具有这种心理状态的运动员对在即将到来的比赛中,发挥自己的水平战胜对手信心不足,情绪过于激动、兴奋、失眠。在生理上常表现为:呼吸和脉搏加快,两腿无力、坐卧不安、尿频。赛前心理淡薄的运动员所占总人数比例8%,具有这种心理状态的武术运动员对即将到来的比赛责任心不强、兴趣冷淡、没有信心参赛,这种运动员在赛前感到浑身无力,甚至想睡觉,经过正常的准备活动后仍然没有运动情绪,生理状态也处于低水平。赛前盲目自信状态:所占总人数比例20%。主要表现在对即将到来的比赛采取不重视的态度,对比赛的复杂性估计不足,过高估计本人的力量,因此比赛结果往往是成绩下降,甚至是出乎意料的失败。赛前最佳竞技状态:所占总人数比例31%,就是运动员在比赛中充分发挥自己潜力时所处的身心状态,它的主要心理特征是精神与身体有非常协调的感觉,思想高度集中,无抑制感。

表3 赛前心理状况所带来的影响

影响 人数(人) 所占总人数比例(%)

负向影响水平降低 73 49%

正向影响超常发挥 35 23%

没有影响正常发挥 42 28%

从表3中可以看出有七成运动员认为自己在比赛时的技术发挥受到赛前心理的影响,当面对技术水平高的选手或当自己的参赛顺序靠前等,就认为自己的水平不足以战胜对手,情绪过于低落,比赛是在失去自我控制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成绩往往达不到原有水平。其中49%受到的是负向影响导致发挥失常水平降低。有些运动员在比赛中充分发挥自己潜力时所处的身心状态,比赛对他来说是可以将压力转换成动力,它的精神与身体有非常协调的感觉,思想高度集中,有创造感和表现的欲望。其中23%受到的是正向影响而超长发挥。但也有一部分参赛的目的就是学习和交流,比赛对他们压力不大,只要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就可以,仅有28%的运动员认为自己的水平发挥没有受到影响,由此可以推断出赛前心理与比赛成绩有高度的相关性。

在赛前心理与比赛成绩有高度的相关的情况下,进行赛前心理训练与调控就尤为重要。

表4 赛前心理训练与调控

赛前心理训练 人数(人) 所占总人数比例(%)

是 28 19%

否 122 81%

从表4可以清楚的看到,大多数运动员没有专门进行过赛前心理训练,少数进行过赛前心理训练,而心理训练的内容也仅是针对赛前心理调节。从而使赛场上因各种心理状态影响到技术水平的发挥。

表5 赛前心理紧张产生的时间

紧张产生的时间 人数(人) 所占总人数比例(%)

赛前三分钟的准备活动 78 53%

比赛前一小时 45 30%

比赛前一天 27 17%

根据调查(表5),说明越临近比赛,运动员心理越紧张。当运动员临赛前出现紧张状态时,要加以调节。心理调节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放松休息、鼓励和赞许、复习动作、注意力集中、自我暗示。

表6 赛前进行心理调控的方法

心理训练方法 人数(人) 所占总人数比例%

放松休息 27 18%

鼓励赞许 43 29%

复习动作 30 20%

注意力集中 21 14%

自我暗示 29 19%

从表6看出,赛前心理状态调节方法运用放松休息调节法占18%,教练员对运动员进行指导或自己调节,使其身体放松,心理平静,从而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的机能,达到进入最佳竞技状态的目的。运用鼓励赞许调节法占26%。主要是教练员和队友通过鼓励和赞许等方法来增强运动员的自信心,使运动员学会全神贯注于自己训练或比赛所要求的目标上。运用复习动作调节法占20%,通过复习动作,来转移注意力,调节情绪。注意力集中调节法有14%。主要采用“视觉守点法”,“视觉追踪法”和“意守法”等方法使运动员的注意力集中,使运动员学会全神贯注于自己比赛的要求上,不受外部环境刺激和内心杂念的干扰。而自我暗示调节法是经常对自己说话。这种暗示能影响个体的心理能力,比如强化意志力,增强自信心等。

由此可以看出调节心理状态的方法很多,在大多数人的训练比赛中也可行,所以各种方法都要懂得以便灵活运用。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武术比赛运动员基本情况

80%的运动员有两次以上的参赛经验,参赛目的也主要以交流提高和取得名次为主。初次参加和比赛经验不足的运动员很大部分都抱着交流提高的目的来参赛。无论运动员报以什么目的,都存在一定的赛前心理状态。

2.赛前心理状况

这次传统套路比赛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总体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障碍和缺陷,只有少数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稳定,这也和运动员的赛前的心理训练、运动的级别和参加比赛的次数多少,有着很大关系。本次比赛中赛前心理状态差的要多于心理状态好的运动员,大多数运动员赛前的心理训练都没有认真对待。

3.赛前心理状况所带来的影响

70%运动员在比赛时自己的技术发挥受到赛前心理的影响,在赛前心理与比赛成绩相关联的情况下,进行赛前心理训练与调控就尤为重要。80%运动员没有接受过赛前心理训练与调控,赛前心理训练与调控需要加强。

(二)建议

1.要端正运动员的比赛动机,帮助运动员树立对比赛胜负的正确认识。

2.教练员要熟悉运动员的个性特点,及时把握运动员的情绪变化,这对稳定运动员的情绪起着决定性作用。要促进队员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以发扬密切合作的精神。

3.目前运动员在训练中只注重技术训练,忽略了心理训练对比赛的重要性,学生在技术训练的同时,要结合心理训练方法,把心理训练合理的运用到技术训练中,学会调整赛前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 马勇通,菜圆圆.谈武术运动员赛前的心理控制和调节[J].搏击.武术科学.2007.7.

[2] 谷振伟,刘涛.黑龙江省女子武术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9.4.

[3] 刘军,常生.武术散手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及训练方法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5.1.

[4] 施翔.武术运动员赛前的心理状态及其调整[J].常熟高专学报.2009.7.

[5] 徐曼.浅析武术套路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和调整方法[J].搏击.武术科学.2005.6.

作者:李宗强

自我心理调整方法研究论文 篇2:

中职生心理弹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摘 要: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心理弹性(Resilience)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研究界长期认为压力\逆境影响人的发展功能的传统认识被动摇。本文对中职生心理弹性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对心理弹性的界定、研究工具、相关影响因素和干预方法进行综述,并就心理弹性的概念、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及研究本土化问题四个方面进行述评。

关键词:中职生;心理弹性(Resilience);回顾;展望

作者简介:陈婧,湖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心理学;屈正良,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职业技术教育硕士生导师、教授,研究领域:职业教育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湖南 长沙 410128)

中职生心理弹性(Resilience)的研究始于探讨逆境及危机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受一些传统观念的影响,早期的心理学家偏向于从消极角度判断处于逆境中的青少年最后发展的结果都趋于不良。直到Seligman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积极心理学”的概念,一批心理学家才逐渐转向以积极的视角来看待逆境中的青少年,其发展结果不但没有出现适应不良的情况,反而会出现积极的适应特征。视角的转换与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相关,中职生的心理弹性开始备受关注。

在国外,对于心理弹性各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成果。我国有关心理弹性的研究才起步,相比于国外仍具有一定的本土特色,鉴于此,本文将回顾和梳理国内中职生心理弹性研究的动态与进展,结合国外研究成果,指出我国研究还需加强之处,以及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

一、对心理弹性的研究回顾

1.心理弹性的界定。“心理弹性”这一概念的提出,最初是受到物理学中弹性力学的启发。1950年,美国Black1首次提出的ego-resiliency(自我心理弹性)这一概念,自我心理弹性的确立使得resiliency(心理弹性)这个术语在心理学术界正式开始被使用。但由于心理弹性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学术界關于其界定还暂未统一。本研究基于Masten提出的心理弹性的概念是指尽管在有挑战性或有威胁的情况下,个体成功适应的过程、能力或结果。归纳心理弹性有以下三种定义倾向:

(1)能力性定义:又称特质或品质性定义,认为心理弹性是指个人以一种健康的、适应性的方式应对压力的能力。WernerE.E于1995年提出心理弹性是个体能够承受高水平的破坏性变化,同时表现出尽可能少的不良行为的能力;Herrman.H等人也提出心理弹性从根本上来说是尽管遇到了逆境,但能够积极地适应,或者是保持或恢复精神健康的能力。

(2)结果性定义:强调心理弹性是个人发展的结果,侧重个体在严重危险下还能适应或发展良好的这一结果,如Rutter定义心理弹性是个体处于高风险中作为发展成果分配的积极成果。

(3)过程性定义;认为个体在重大逆境中的积极适应过程。Luthar指出心理弹性是个体处于重大灾难或困境中还能积极适应的一个动态过程;美国心理学会将其定义为:个人面对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重大压力的良好适应过程,即对困难经历反弹能力,形象地展现了个体在遭受不利处境或危险后未朝着创伤方向发展,而是主动进行自我调整,从困境中反弹,达到或超越危机前的能力层次的一种过程;Campbell-Sills也表明心理弹性是一个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尽管经历了重大的逆境或创伤,但表现出积极的适应。

综上所述,心理弹性定义包含两个判定是必需的:个体所处困境、逆境或者压力的情景,个体良好适应或成功应对。

2.国内外有关心理弹性的研究方法。国内有关于中职生心理弹性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定量研究,涉及的研究量表一般是直接引用并修订国外成熟的心理弹性量表,使其本土化,或自主编制心理弹性量表进行测量。其中范芳修订的Wagnild,Young编制的韧性量表(RS),于晓楠和张建新修订的Connor和Davidson编制心理弹性量表《CD-RISC》中文版,李海垒和张文鑫等修订的AustinG与DuerrM编制的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HKRA)都应用较为广泛。倪倩钰、田俊也初步评价了心理弹性量表(RS-14)中文版量表的效度与信度,表明修订后的量表可用于考察中国国内普通成年人心理弹性。也有部分学者进行了心理弹性量表的编制,如:胡月琴、甘怡群编制的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RSCA),张敏、卢家楣编制了更为精细化的青少年情绪弹性量表,梁金勇和程诚编制了适用于成年人的中国成年人心理弹性量表等。此外,也有学者采用实验法进行研究,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结论。由于心理弹性的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其保护性因素与危险性因素的界限并不明显,国内学者采用质性方法进行研究后也取得了有价值的成果。

3.我国中职生心理弹性的发展现状研究。张旭东研究发现中职生心理弹性现状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在性别、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曾彦莹对848名在校中职生中职生发放问卷进行心理弹性现状和特点的调查,结果表明,在多个维度上中职生存在显著差异:自我效能维度上男性中职生心理弹性水平显著高于女性,女性的心理弹性显著高于男性,非独生子心理弹性显著高于独生子女,来自农村的中职生心理弹性显著高于来自城市的中职生。

4.中职生心理弹性发展的保护性因素与危险性因素研究。在压力的早期研究中,研究者主要探讨导致个体消极适应的危险性因素(risk factors),这些危险因素主要来自消极的自我概念,背景性经历(如早产、母亲的围产期压力、贫穷等)家庭功能失调、社会支持的缺失等;直到Emmy Werner研究夏威夷的Kauai岛上儿童的保护因素(protect factors),发现在不利条件,如社会经济劣势和相关风险:父母的精神疾病、虐待、社会暴力、慢性疾病和灾难性生活事件等,仍有一些儿童适应良好并健康的发展。至此,保护性因素与危险性因素开始贯穿整个心理弹性的研究过程。

危险性因素通常被定义为阻碍个体正常发展,使个体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伤害或者处于不利地位的生物的、心理的、认知的或环境方面的因素。一般与贫困或负面结果相关联,如贫穷、母亲的教育水平低、低的社会经济地位、低出生体重、家庭不稳定、父亲缺席等。

保护性因素(protective factor)与危险性因素相对,保护性因素与危险性因素相对立,指对某种环境风险的调整、改善或者一个人对一些易诱发适应不良结果的环境危害的反应。已有研究显示将心理弹性的保护因素分为个体(内部)因素与环境(外部)因素:

(1)个体因素。个体因素又称内部因素,指个体具有的保护作用的心理能力和特质。国外研究者认为心理弹性的内部保护因素包含两类,一类是生物及生理因素,另一类是心理因素。我国对于中职生群体的研究则主要围绕自尊、社会认知等方面。

在心理弹性的众多影响因素中,有研究表明自尊的影响最大。林玉香研究发现,农村中职生自尊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农村中职生心理弹性与自尊呈现极显著正相关,高心理弹性的中职生在自尊上显著高于低心理弹性的中职生。

社会知觉是个体觉察到社会性事物的刺激,与此对应地表现出自己的态度或者是行为,是我们试图了解和理解自身及其他人的过程。目前我国关于社会认知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社会能力自我觉知(包括自我效能感)、人际关系认知、自我认知等几方面。

认知在心理弹性的发展机制中有重要作用,心理弹性高的个体能更积极认知。此外,人际认知是社会认知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身处压力、逆境的青少年发展的主体保护因素,研究发现相较于低心理弹性组同辈,高心理弹性组青少年具有相对更准确的人际关系认知。自我弹性能够预测心理弹性的发展,一般自我效能感高的中职生可能体验更多的主观幸福感,两者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

(2)环境因素。心理弹性的另一个组成部分是环境因素,指家庭、学校和社区或同伴的环境中所拥有能促进个体复原的因素,如家庭的和谐、家人之间关怀、支持等与外在支持系统。

大量研究发现家庭是个体心理弹性的情感支持的主要保护因素,对个人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单亲家庭与非单亲家庭的中职生在心理弹性发展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前者显著高于后者。也有研究发现家庭亲密度不同的中职生心理弹性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中职生的父母关怀越多,心理弹性越高,反之越低。家庭中不同的教养方式也会影响中职生的心理弹性,在权威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子女心理弹性比专制型、溺爱型的子女心理弹性水平更高。

对于中职生来说,外在支持系统一般主要是指同伴支持、教师支持以及社会支持等。学校是中职学生的主要生活场所之一。积极的学校氛围以及良好的同伴与师生关系等有利于心理弹性的培养,亲密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发展良好的个性品质,提高其适应环境和社会的能力。由此可见,学校为中职生心理弹性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积极的学校氛围、良好的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是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之一。此外,社会支持不仅是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更有利于心理弹性的发展,其中领悟社会支持对心理弹性直接效应显著。

5.我国中职生心理弹性的干预方法研究。许多研究者近年来摈弃传统改善危险性因素的做法,转向关注个体自身及个体所在环境中的保护性资源。有研究者将保护性因素分为个体因素、人际与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归纳总结如表1)。美国加州大学的Richard Bandler和John Grinder创建的NLP一(Neuro-Linguistic-Programming),即神經语法程式学或称作身心语言程序学,通过改善学生心理弹性组成的七个因子来提高学生的心理弹性,以及Macleod等通过训练个体的注意偏向(如只对负性或者中性情绪信息产生注意偏向),来改善其情绪易染性,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而国内,大多数研究者干预研究采用团体干预法,如唐立等将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参赛选手选取8名作为实验组,对照组7名,采用团体辅导对实验组进行干预,结果显示:团体辅导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技能大赛参赛选手的心理素质。还有学者基于积极心理学与信息时代相结合的视角认为青少年的心理弹性可以通过在网络的使用中培养积极情感、自我效能感加以提升,但目前这种方法尚停留于理论研究阶段。

二、对以往研究工作的评述

综上所述,我国中职生心理弹性研究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际干预都还需进一步加强。

1.进一步明确心理弹性的界定。国外的研究者认为心理弹性的界定不统一是阻碍该领域研究进展的因素之一,我国的研究者对心理弹性理解也是各执所见,这给心理弹性的操作性定义也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对评定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构成很大的挑战。因此,制定统一的心理弹性概念,是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研究方法多元化。我国目前对于心理弹性的研究多采用定量研究,而其所采用的量表多是国外的量表的修订版。需要编制更适合研究中国人的心理弹性量表,提高定量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其次,定量研究需要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定量研究结果的精确度虽然比定性研究要高一些,但观察法、访谈法及个案研究等定性研究可以为研究者提供更加深入和细致的信息。再次,对心理弹性研究多以横向研究为主、缺乏纵向研究,纵向研究的加强能描绘出被试心理弹性的动态变化,因此必须结合横向与纵向研究,为不同时期的中职生心理弹性干预提供进一步的实证依据。最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将其他学科先进的研究方法、手段等引入到心理弹性研究中来,从生物学的角度更深入地分析心理弹性的机制,运用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的先进成果,从分子水平来探讨心理弹性的生物基础,这可以使心理弹性的实验研究更具有科学意义。

3.研究对象更广泛,研究内容更丰富、全面。当前虽有关于心理弹性保护性因素大量的研究,但研究中职生还是相对狭窄,缺乏大规模、精细化的研究。另外,干预研究的内容多是对国外文献翻译与重复验证,心理弹性干预试验质量也普遍不高,设计不够严谨,干预方法单一,很多干预也暂时还停留在理论阶段,因此需要提高干预方法的质量及加强干预方法的实证研究。最后,对于中职生心理弹性与其他心理因素之间的相关研究探讨得还不够全面。

4.研究的本土化是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基于我国对心理弹性的研究起步较晚,心理弹性的结构、模型、方法和影响因素等相关研究多是以借鉴和翻译西方为主,真正本土化的研究较少,尤其是亟须工具。在独特的传统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研究亟须开发具有高信度与高效度的本土化研究工具,才能获得符合中国人心理弹性状况和特点的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1] Masten A S, Best K M, Garmezy N. Resilience and development: Contributions from the study of children who overcome adversity[J].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1990, 2(4): 425-444.

[2] Smith B W, Dalen J, Wiggins K, et al. The brief resilience scale: assessing the ability to bounce back[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 2008, 15(3): 194-200.

[3] Epstein R M, Krasner M S.Physician resilience: what it means, why it matters, and how to promote it[J]. Academic Medicine, 2013, 88(3): 1-303.

[4] Luthar S S, Cicchetti D, Becker B.The construct of resilience: A critical evaluation and guidelines for future work[J]. Child development, 2000, 71(3).

[5] Herrman H, Stewart D E, Diaz-Granados N, et al.What is resilience?[J]. The Canad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11, 56(5): 258-265.

[6] 许渭生.心理弹性结构及其要素分析[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4):136-141.

[7] 畅相韦.心理弹性概念研究综述[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1):88-90.

[8] 周会娜.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弹性研究[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05):92-95.

[9] 倪倩钰,田俊.心理弹性量表信度和效度評价及应用[J]. 中国公共卫生,2013,(10):1524-1527.

[10] 张敏,卢家楣.青少年情绪弹性问卷的研究报告[J]. 心理科学,2010,(01):24-27.

责任编辑 秦俊嫄

作者:陈婧 屈正良

自我心理调整方法研究论文 篇3:

大学生心理控制源的特征及其对学业成绩的影响

摘 要: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广东某高校53个专业660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研究了大学生心理控制源(IE)的分布特点,用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心理控制源与学业成绩(AP)的关系,用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心理控制源对学业成绩的预测力。结果表明:大多数本科生为内控特征者;心理控制源与学业成绩负相关关系显著,内控特征者的学业成绩高于外控特征者;心理控制源对学业成绩有预测作用,心理控制源是学业成绩的负向预测源。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控制源;学业成绩;特征;影响

Rotter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心理控制源(locus of control)是有关个人性格及(或)行为与事件结局间关系的泛化性期待,这种泛化性期待与个体的行为模式直接相关。个体之间存在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的差异,这种差异导致个体对事件结果和对自己行为期待的不同看法,内控者相信自己的努力程度能够决定事件的好坏,当他们希望获得成功时就会全力以赴地工作,外控者则相反。[1]高秀梅采用问卷对大学生心理控制源等进行测量,研究了心理控制源与学习动机的关系,结果表明内控特征者学习动机更强。[2]既然心理控制源与学习动机直接相关,那么学习行为和效果也可能与心理控制源相关,例如,大学生厌学可能是身心健康出现问题。罗清旭对488名大学生心理控制源和学习成绩进行调查,发现大学生心理控制源倾向与学习成绩之间没有明显关系。[3]傅茂笋等以295名医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学生学习成绩和个性特征与心理控制源倾向的关系,结果表明情绪稳定、性格偏内向和非精神质特征可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心理控制源偏内控者学习成绩高于偏外控者。[4]但是,现有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样本量偏少等问题,也未能系统刻画心理控制源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因此,系统研究大学生心理控制源的特征,及其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积极意义,研究结果可为加强学风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实证依据和新的工作思路。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广东某高校53个专业的在校本科学生,每1个本科专业、每1个年级选择1个班级作为被试(共有285个班级,含专业方向班),样本具有很大的代表性。最小样本为学生个体(人),共有6648名学生(男生4241人,女生2407人)参加测试。本次调查有效样本为6600人(男生4211人,女生2389人),无效样本为48人,样本有效率为99.28%。

  二、研究工具

(一)大学生基本信息问卷(自编)

主要包含学号、性别、年龄、生源地、专业、年级等人口学信息。

(二)内在—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I-E量表)

该量表共含23 个项目和 6 个插入题。每个项目均为一组内控性陈述和外控性陈述,要求被试从中选择一个,对外控性选择记分,得分范围在 0(极端内控)到 23(极端外控)之间。心理控制源得分低者内控性较强,心理控制源得分高者外控性较强。I-E量表由Rotter在1966年编制,由于该量表在多种类型的样本中应用过,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0[5],所以本研究未对I-E量表进行效度、信度检验。

  三、研究方法

(一)数据获取

1.心理控制源数据采用IT技术进行数据收集

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到计算机房回答基本信息问卷和I-E量表,所有被试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参与调查。研究者在现场指导,施测前向学生明确调查采用匿名形式,问卷前面也有清楚的指导语,以保证绝大部分的被试认真作答,所有被试在25分钟内回答完问卷并当场提交。调查问卷系统设定了学号判断、漏答判断和重复答卷判断,有效减少了无效问卷的数量。

2.学业成绩直接从学校综合教务管理系统的成绩库中获取

以被试该学期所学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为记录内容,计算每个学生的平均成绩和班级平均成绩,并以平均成绩最低班级的平均成绩为基准值,其他班级的平均成绩与基准值相减获得各个班级的调整值;用调整值对每个学生的成绩进行调整,使得个人成绩具有可比性。

(二)统计处理

使用SPSS 15.0对大学生心理控制源、学业成绩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包括F检验、t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

四、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心理控制源的特征

有效被试的心理控制源得分的分布情况见表1,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2。根据心理控制源的总均分(M)及其标准差(SD),将所有有效被试按照“总分

对心理控制源的界定根据两个维度,即内控特征(IE≤11)、外控特征(IE≥12)。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在有效被试中,内控特征者(IE≤11)为4427人,占67.1%(表1)。心理控制源(IE)的平均得分为9.71,全距较大(0至22),但总体分布比较集中(中分组占70.3%),具体详见表2、表3。

(二)心理控制源与学业成绩的相关分析

为了研究心理控制源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对二者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二者负相关关系非常显著(r=-0.086**,P=0.000)。相关系数为负,表示随着大学生心理控制源得分增加,学业成绩有下降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内控特征者学业成绩较好。

(三)学业成绩对心理控制源的回归分析

在初步了解大学生心理控制源与学业成绩的相关关系后,本研究用回归分析方法確定心理控制源与学业成绩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1.学业成绩对心理控制源的线性回归分析

以学业成绩(AP)为因变量、心理控制源(IE)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表4)。

表4数据表明,调整确定系数值为0.007,F值为49.063,在0.000的水平上显著。心理控制源对学业成绩的最优非标准化回归方程为:AP=67.161-0.126×(IE)。从方差解释比例来看,心理控制源解释了学业成绩的方差变化的0.7%。心理控制源对学业成绩有预测作用。

2.学业成绩对心理控制源的曲线回归分析

以心理控制源(IE)作为预测变量、学业成绩(AP)为效果变量进行曲线回归分析(表5、图1)。

从表5和图1可以看出,直线回归、二次曲线回归、三次曲线回归的结果相似,3种回归的拟合优度值都已经达到显著水平。大学生学业成绩会随着心理控制源得分的增加而下降,即内控特征者学业成绩好,内控性越强的学生学业成绩越好。从确定系数看来,观测值对三次曲线的拟合值最高,其具体方程模型可表述为:AP=66.826+0.026×(IE)-0.018×(IE)2+0.001×(IE)3。心理控制源对学业成绩有预测作用,是大学生学业成绩的负向预测源。

五、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从Rotter社会学习理论的角度,系统研究了广东某高校53个本科专业4个年级6600名大学生心理控制源的分布情况、等级百分比等特征,利用相关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心理控制源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利用线性回归、曲线回归的方法研究了心理控制源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作用和预测力。

(一)大多数本科生是内控特征者

有效被试的心理控制源平均得分为9.71(≤11),内控特征者(IE≤11)占67.1%,表明大多数本科生为内控特征者(IE≤11)。这与杨琳静在公安院校大学生所做的研究结果不同[6],但与研究者以往在广东某高校大学新生中所做的研究结果相同。[7]研究者认为,在学习中,绝大部分本科生会认为事件取决于自己的努力程度或相对持久的特性,这种观念会使他们在学习中付出更多的努力以取得更好的学业成绩。

(二)心理控制源与学业成绩呈显著负相关

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心理控制源与大学生学业成绩有非常显著的线性负相关关系,內控特征者学业成绩高于外控特征者,内控性越强的学生越能取得好的学业成绩。这与罗清旭的研究结果不同,与傅茂笋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研究者认为,心理控制源是个人对于自身还是外界决定成败的一种心理认知,内控特征者认为学业成绩好坏与自己的努力程度息息相关,会产生积极持久的学习行为,所以有较好的学业成就;外控特征者认为学习成败由外部因素决定,学习中的情感反应消极,学业成绩较差。实证研究结果验证了Rotter的社会学习理论。

(三)心理控制源是学业成绩的负向预测源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学业成绩随着心理控制源得分的增加而下降,外控性越强的学生学业成绩越差,心理控制源是大学生学业成绩的负向预测源,具体方程模型可表述为:AP=66.826+0.026×(IE)-0.018×(IE)2+0.001×(IE)3。研究者认为,内控特征者的行动力更强,他们在认定了自己的选择之后,会用积极主动的学习行为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聚焦于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学业成绩更好,而外控特征者则相反。因此,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心理控制源对大学生的学业成绩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研究结果丰富了以前的结论。

大学阶段正值个体心理发育日趋成熟、适应社会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学业成绩受智力、非智力因素的综合影响,其心理健康和学业状况从微观上看影响个体发展,向外延伸会影响家庭和学校,从宏观上看则关乎整个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8]所以,高等学校应当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下探讨大学生的认知因素,根据心理控制源存在内控、外控差异的特点进行认知归因训练,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另一方面,大学生要不断调整自己的认知观念,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近景与远景的关系,从多元的角度客观地认识自己的潜质,有机地解决智力活动和非智力活动的心理冲突,不断增强信念,积极面对学习中的挫折与困难,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自我价值。

总体上讲,本研究以广东某大学53个本科专业6600名本科生为对象,样本量大且具有较好的代表性。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本科生为内控特征者,心理控制源与学业成绩负相关关系显著,心理控制源是学业成绩的负向预测源。实证研究结果验证了Rotter的社会学习理论,丰富了以前的研究,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本研究未涉及影响学业成绩的其他智力、非智力因素;其次,本研究是基于同一所高校的问卷调查,没有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一些特殊学生的心理控制源等做深入的个案分析,有待以后进行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ROTTER J B.Generalized Expectancies for Internal Versus External Control of Reinforcement[J].Psychological Monographs:General and Applied,1966,80(1):1-28.

[2]高秀梅.大学生心理控制源与学习动机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0,28(4):599-603.

[3]罗清旭.大学生控制源倾向及其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5):44-49.

[4]傅茂笋,李军,侯淑君,等.医学生学习成绩和个性特征与心理控制源倾向的关系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7(2):26-28.

[5]于欣.心理控制源评定[M]//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3:265-266.

[6]杨琳静.关于公安院校学生心理控制源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15(4):94-97.

[7]高秀梅,李文利,徐文歆,等.大学新生心理控制源、学习动机和学业成绩的关系[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0(2):99-103.

[8]高秀梅.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征及其对学业成绩的影响[J].高教探索,2020(1):43-47.

(责任编辑 陈春阳)

收稿日期:2021-05-21

作者简介:高秀梅,广东海洋大学副校长,三级教授,管理学博士。(湛江/524088)

本文系广东省科学计划项目“多科性海洋大学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粤科计字〔2007〕173号,广东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课题),广东省高等教育改革项目“学分制背景下大学生学业支持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粤教高函〔2015〕173号),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立项建设项目“广东海洋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粤教高函〔2016〕233号)的成果之一。

作者:高秀梅

上一篇:电视现场直播观念管理论文下一篇:住宅建筑节能评估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