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下体育论文

2022-04-17

摘要:随着我国国力的逐步增强,民生逐步提高,社会力量逐步进入到竞技体育领域,并有星火燎原之势,这一现象引起国内外众多媒体的一致关注。采用文献法、推理逻辑法等,提出随着我国实力的增强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一现象的出现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必然性,必将成为举国体制的有效补充和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经济体制下体育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经济体制下体育论文 篇1:

经济体制下的体育经纪人

[摘 要]竞技体育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运行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中介机构的广泛介入,近年来我国的体育市场迅速发展,迫切需要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体育经纪人才。随着中国体育不断地走向市场,体育经纪人的重要作用受到更多的关注,而中国缺乏合格的体育经纪人这一现实已被认为是中国体育产业化进程的一大制约因素。

[关键词]竞技体育 经纪公司 经纪人 市场经济

作者:郭科伟

经济体制下体育论文 篇2:

市场经济体制下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变异与优化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国力的逐步增强,民生逐步提高,社会力量逐步进入到竞技体育领域,并有星火燎原之势,这一现象引起国内外众多媒体的一致关注。采用文献法、推理逻辑法等,提出随着我国实力的增强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一现象的出现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必然性,必将成为举国体制的有效补充和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经济条件下举国体制的发展要通过对项目进行合理定位,放开思想,解放体制,积极引进社会和市场资源等路径来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

关键词:市场经济;举国体制;关天朗现象

Key words:market economy; national system; Guan Tianlang phenomenon

2013年4月,我国14岁小将关天朗在美国奥古斯塔国家高尔夫俱乐部表现优异,成为历史上美国大师赛最年轻的参赛者。由此引发了国内外的热评,成为继丁俊晖、李娜之后我国职业体育成功的又一案例。4月13日的英国《金融时报》甚至在头版最显著的位置刊登了关天朗在大师赛上挥杆击球的照片,照片标题为“中国体育变革的推动者”[1]。那么,未来我国的体育改革到底要走向何方呢?是不是意味着举国体制在市场经济下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逐步被若干个关天朗、丁俊晖等所替代,市场完全可以代替政府,成为未來竞技体育发展的必选项?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以及未来竞技体育发展的基本方向。

1 关天朗现象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产物

今天,世界竞技体育是一种组织严密、运作规范、参与人数众多、耗时耗力的一项社会活动,长期的投入意味着背后必须依靠强有力的经济后盾。事实也证明,奥运奖牌榜上的排名与国家的实力(包括硬实力与软实力)有着高度相关性,即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一个国家体育的崛起往往也意味着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通常而言,国民财富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用于体育的消费会出现一个跨越式发展的阶段。由发达国家的经验显示:当经济水平人均GDP达到1 000美元时,就意味着该社会逐步进入休闲时代。用于休闲的支出会急剧增长,特别是一些消费较高的项目如高尔夫、保龄球等会在短期内得以快速发展,以美国为例,由人均GDP决定的居民消费能力是影响高尔夫球俱乐部发展的重要经济指标。“若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在同一水平人均GDP下,高尔夫球俱乐部的发展程度应是相同的”[2](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在1970年,美国的人均收入近5 000美元时,系数下降至0.63,随经济的增长,系数不断升高,说明在1970年人均收入接近5 000美元时,是高尔夫球俱乐部发展最快的时期,俱乐部增长比例高于经济增长比例,其他时期略低于经济增长比例。“总体上,这一系数保持在0.5~2.0之间”[2]。这一现象在八十年代的日本和九十年代的韩国都得以印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见表2),人均收入和国民财富都得以快速发展,人均收入正处于5 000美元这一拐点,尤其是高收入人群数量的快速增长,为高尔夫运动的普及与发展奠定了人力、物力基础。休闲需求得以快速释放,以高尔夫为代表的休闲运动必然成为人们的新宠,目前,中国高尔夫消费人群已达100万人,且这一数量还在以每年30%的速度快速增长,由此新生代高尔夫球员在国内逐步成长成为必然。

2 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产生到变异的必然性分析

不难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会有更多的关天朗、丁俊晖、李娜等明星破茧而出。“关天朗推动中国体育变革”无疑是指举国体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突破与创新问题。那么,这种现象是对举国体制的否定与消解,还是体制之内新生力量的萌生,会继续推动原有体制的不断完善和自我更新呢?

2.1 举国体制产生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首先应回顾一下举国体制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优缺点。建国之初,百废待兴,政治孤立,因此竞技体育担负起强盛民族、民族自立的沉重使命。1952年6月成立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由于西方欧美国家在政治上对中国实行封锁政策,中国积极向苏联学习:成立体育学院、集中训练优秀运动员、举办全国运动会等等,在人才培养上动用国家行政力量,对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集中管理即后来所称的“举国体制”初步形成。其后这一模式不断充实、壮大、成熟。

举国体制的形成有其历史必然性。首先,薄弱的经济实力是举国体制的现实选择。经过近百年的外强侵袭,国家一穷二白,发展体育事业所需的场馆、设备乃至人才都极为匮乏,要实现迅速提高必须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予以发展。其次,我国国家机构实行的是民主集中制,这种体制在建国之初发挥了极为巨大的作用,是前期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的直接制度动力。第三,举国体制下的三级训练网的形成符合当时社会心理。百年屈辱之后的独立解放,由此而来的巨大自豪感产生出惊人的爆发力。在此背景下不难理解“三年赶英,五年超美”的宏伟甚至不切实际目标提出的社会心态了。在这种极度爱国情绪左右下,急于展示民族崛起的姿态,在政治孤立的局面下体育承担了这一历史责任,由此举国之力,成国之事成了当时唯一的、必然的选择。第四,当时的政治形势也决定了举国体制的形成。当时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对中国采取经济上压制,政治上独立的政策,而作为近邻的苏联既有地缘优势(中苏直接接壤)又有着制度上的相似性,当时从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都以“老大哥”为模板,举国体制下的苏联迅速成长为世界体育强国,与美国共同称霸世界体坛,在这种政治环境下,我国选择以苏联为榜样的举国体制成为必然。第五,传统文化对举国体制的形成也有着或多或少的推动作用。流传两千余年的儒家文化熏陶下的国民以国家荣誉为荣,因此视举国体制为自然,由此举国体制得以确立。后有学者将之定义为“以奥运会等重大国际赛事取得优异成绩为目标,以政府为主导,以体育系统为主体,以整合、优化体育资源配置为手段,动员、组织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在国家层面上形成目标一致、结构合理、管理有序、效率优先、利益兼顾的竞技体育组织管理体制”[3]。事实也证明,这一体制在集中资源、有限发展重点项目上具有极大优势,我国在奥运会、亚运会上的表现也充分证实了这一点。

2.2 市场经济中举国体制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尽管市场在竞技体育事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部分项目已经走向职业化道路,完全由市场承担。但是并不意味着举国体制作用的消失,即使在欧洲职业化程度极高的足球中也是如此。以德国为例,自1998年开始,德国足协一方面要求职业足球俱乐部在其青年梯队培养方面加大投入。另一方面通过地区范围内的天才球员发展计划,筛选并培养11岁至16岁的天才球员。其目标是将足球俱乐部中190万青少年培养到18岁,使其将来具备成为德甲或者德乙职业球员的潜能,并取得好成绩。足协专门成立专门机构对在训青少年进行评估和排名,对极具天赋的少年实施“天才球员发展计划”,1.4万11岁至14岁最具天赋的球员在全德国366个培训网点接受天才球员发展计划的培训。然后,通过职业俱乐部的竞训中心和精英足球学校进行继续培训[4]。这种管理机制无疑是利用足球的影响力与足协的管理方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足球行业实施了真正的“举国体制”。这一计划的实施对德国足球运动的普及与提高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2012-2013欧洲冠军联赛中,德国的拜仁与多特蒙德力克其余四大联赛,甚至连号称宇宙队的巴塞罗那也甩在身后,提前将冠军杯的决赛留在德国,无疑是对德国足球水平最好的诠释。

不难理解,竞技体育的发展需要坚实的人力资源,而广大的爱好者与参与者是构成竞技体育金字塔塔尖的底座。如何协调塔底与塔尖的关系,疏通由下向上的通道,使得优秀人才得以迅速成长、发展,最终达到塔尖,为国、为俱乐部、为个人争取效益与价值的最大化是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而协调广大的群众基础必然需要高效有力的管理机构,无疑举国体制可以实现这一目的,甚至在市场经济中,这一体制更具优势。市场本身带有一定的盲目性、随意性,追求利润,缺乏宏观和长远的规划是资本市场固有的弊病。而举国体制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弊端,从行业本身出发,制定出良好的发展规划,为行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另外,市场经济中举国体制的实施优势与劣势并存。劣势在于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流动完全按照市场需求流动,不接受行政计划的直接调节,任何方案的实施需要整合的因素众多,各利益主体之间达成协议必然涉及相互之间的利益冲突,这为构建良好的上行机制造成阻力。优势在于市场经济更容易吸纳社会资本的介入。通常而言,计划经济的存在是基于物质基础比较贫乏,要满足不同主体存在、发展需要宏观计划调整,而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的,也就是社会资本较为充裕。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举国体制需动员国家人力、物力发展某项事业必然会汲取社会资源,占用其他事业发展所必须的资源,因此往往会引起部分群体的不满。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为人诟病的主要原因就是金牌数量增长与青少年体质下降之间的矛盾。而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流动是市场的自然选择,不会引起该方面的顾虑。我們可以简单地将举国体制理解为一台水泵,在计划经济中这台水泵要将资源汲入到竞技体育中来,由于总体经济水平与竞技体育所需要的经济条件之间差距极大,因此这一水泵需要更大动力才能将资源源源不断地输送上来。而在市场经济中,社会总体经济水平较高,几乎与竞技体育所需经济条件相持平,因此,水泵无需动力(或极少动力)就可将资源纳入到竞技体育中来。

2.3 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变异势在必行

举国体制在集中资源、有限发展重点项目上具有极大优势,这一点无论是国外先进经验还是我国在奥运会、亚运会上的表现都充分证实了这一点。然而,随着时代发展,举国体制自身弊端越来越明显。

首先,举国体制强调资源的集中,过多占用社会资源,这样必然会挤占其他行业(甚至行业内部)有限的生存空间,由此造成造成群众体育、学校体育发展不畅,导致国民体质下降,我国数十年来青少年体质数据连续下降就是明证。而举国体制中的运动员也被当作夺金工具,缺乏人文关怀,运动员伤病多、退役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整个体育行业,尤其是垫脚运动员情况更为突出,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其次,举国体制有碍竞技体育职业化发展进程。作为不同利益主体,举国体制的以国家利益为主,而职业化则强调企业、运动员为主体。同一赛场上上,由于不同主体利益的冲突必然会引起冲突。以我国网球为例,李娜等“金花”在体制内参赛、训练积极性都不高。而一旦走向职业化道路,其自身潜力得到极大释放,并充分展示了我国女网实力,为个人、国家争得荣誉,实现了共赢。在此意义上,举国体制的变异反而更好地促进了竞技体育的发展,特别是在职业化、市场化成为竞技体育发展的大背景下,对原有体制进行改革成为必然。

最后,政府为了提高办事效率,倡导通过委托、承包、采购等方式购买公共服务[7]。以前依靠海量的人才储备来支撑竞技体育发展的时代一去不返,很多俱乐部、训练队,依靠培养队员参赛获得比赛奖金、转会费等维持队伍运行。例如广州恒大就为我国职业足球树立了一个正面典型。从队员引进、队伍管理、教练聘用以及薪酬制定等各个方面,整个俱乐部严格按照市场规律运作。在健全的制度基础之上才在中超乃至亚洲得以迅速崛起,最终问鼎亚俱杯。除了俱乐部名利双收之外,恒大还为国足提供了大量的优秀运动员,兼顾了国家与俱乐部双方面的利益,这种职业化做法已经远远超出原有举国体制的范畴,一味依赖计划调控已经无法满足竞技人才的正常流动和职业赛事的举办。由上,传统的举国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3 社会力量的介入是举国体制创新的基本方向和优化的助动力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过程之中。如何借助体制优势,振兴我国体育事业才应该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对此,体育局局长刘鹏同志在2008年指出:“对举国体制的完善,我们要从更加宽广的视角来观察、思考、设计和统筹。[5]”关天朗、丁俊晖、李娜以及广州恒大的成功无疑为体制的改善与发展提供了一个发展的样本和方向。

随着国力的增强,民间资本日益活跃,并逐步涉足于各个行业,甚至石油、铁路、通信等领域都出现了民资的身影。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政府要自我革命,主动放权,“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6]。社会力量介入竞技体育无疑是当前政府积极倡导的行为,且是解决举国体制本身痼疾最好的良方:首先,社会力量(家庭资助)的介入拓宽了竞技体育资金来源,摆脱了举国体制挤占社会资源的痼疾;其次,李娜、丁俊晖、关天朗等人的成功仅仅是其成长、成才的一种选择,是将体育运动作为人格完善、素质提高的一种方法(途径)。这些人未来可以选择的道路极为多样,自然不必沦落为从事某项运动的工具。另外,对于一些像高尔夫、台球等在国内尚不普及的项目,知名运动员的成功无疑是对举国体制的一种完善与补充。这意味着一些国际上职业化程度高,推广力度大的个体项目,完全可以依靠市场运作代替计划培养。当然在此意义上,市场与计划并非相互排斥,而是在不同领域各自起到应有的作用。

4 市场经济条件下举国体制的优化路径

4.1 市场经济条件下举国体制观念的解放

首先,体育“强国梦”的实现需要举国体制纳入市场元素。传统观念中,举国体制是计划经济的一个范本,举国体制要在市场经济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应该首先解放旧有观念。特别是当前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过程中,需要举国体制与市场经济的协调发展。其次,举国体制中应确立“体育为人”的本质属性。原有的举国体制无疑是为了夺金目标的达成,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全球化在竞技体育中的深刻影响,竞争和共享已经不是最好地概括体育精神的词汇,体育和国民身体素质成为判断一个国家是否强大的坐标[8]。随着社会发展,政府角色逐渐由“行为者”变为“管理者”,尤其是发达国家对待体育的方式越来越向我们证明,只有做到体育为人才能真正实现体育强国的目标,也只有体育为人,才能真正调动社会上的有利资源,真正实现举国体制。

4.2 准确定位,明晰政府与市场责任

按公共经济学理论,体育具有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两种属性。提高国家声誉与国民体质的是公共产品;满足私人交往、精神愉悦等为目的是私人产品。这就要对不同体育项目进行准确分类。另外,任何项目发展都应考虑其投入与产出的性价比问题,对于国家而言,追求项目的效用最大化,而市场追求项目的价值最大化。站在投入—产出的角度,可将当前我国的竞技体育发展情况可分为以下八种(见表3)。

对于投入较高而价值也较高的项目,如高尔夫则应侧重于市场化运作,充分吸引社會资金的介入,对于投入高效用高的项目则主要由国家承担。对于投入较高,而效用与价值都较低的项目就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予重点发展。通过对项目的合理定位,准确掌握不同项目发展的不同规律,将其分为市场化运作与国家负担相结合。

4.3 原有举国体制的优化与创新

首先要拓展选材范围,以全体青少年为发展对象,让他们充分享受体育权利。其次是改变参赛体制。让传统三级训练体制外的、具有天赋的青少年充分享有参赛资格,提高体制内外竞争力度。最后,体育主管部门应将所有体育事业作为公共事业予以发展。从德、法等国的经验来看,在青少年阶段其主管部门也给予充分关注。以法国为例,其基础阶段的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以俱乐部、体育协会为核心,各单项联合会依托各级俱乐部和体育协会,负责各项目青少年运动员的选材和训练工作。法国共有18万个俱乐部、体育协会,总计1 600万会员,占法国总人口的27%。各级俱乐部、体育协会以培养青少年的运动兴趣、发现体育人才为宗旨,构成了遍布全国、布局合理的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材选材体系。这为法国的竞技体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见图1 )。

5 结束语

诚然,我们在面对关天朗、李娜、丁俊晖等体制外明星的出现应抱有欣喜之情,并将之作为未来中国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型注入新型燃料。当然,任何一种体制都是特定历史的选择,举国体制亦是如此,我们只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发展现有理论,使之不断地发挥应有作用,泥古守旧只能被历史淘汰。

参考文献:

[1]英国媒体高度关注关天朗[N].新华社,2013-04-13.

[2]郁小平,夏洪胜.中外高尔夫球俱乐部发展条件比较及中国高尔夫球俱乐部发展预测[J].体育学刊,2004(7).

[3]苗治文, 李勇勤, 张大庆.论举国体制的改革与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6):741-743.

[4]李岩.德国足球协会天才球员发展计划效果评估[J].体育与科学,2012(8).

[5]刘鹏.在2008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的讲话[EB/OL]. http: //www. sport. gov. cn/show_info. php? n_id=30224. 2008-01-08.

[6]李克强: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EB/OL].http://lianghui.people.com.cn/2013npc/n/2013/0317/c359033-20816427.html.

[7]萨马兰奇.体育是青少年成长的助推器[EB/OL].新华网,2008-08-21.

[8]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推进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EB/OL].中国新闻网,2013-07-31.

作者:杨木森

经济体制下体育论文 篇3:

试论体育产业在我国经济体制下的发展及前景

[摘 要] 我国的经济经历了一个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我国的体育产业才得以兴起。市场经济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本文以我国经济体制及经济发展状况为背景,分析了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及前景,同时也指出了我国体育产业在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市场经济 体育产业 发展 前景 对策

一、前言

体育产业已成为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开拓新的消费热点、拉动消费扩大内需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20年来,我国体育产业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得到迅猛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体育本体产业、体育相关产业和以体育与主导业务的企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步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人民收入快速提高和余暇时间的增多,人们对体育的需求日益增长,体育消费市场不断扩大,我国体育产业将面临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我国体育产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发展及前景

1.经济转型是体育产业的孵化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体育产业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体育产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讲是要靠经济增长推动的。经济增长反映出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大幅度提高,体育也成为经济增长的受益者。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基础,经济增长既创造了全社会的体育需求,又增加了体育供给。同时,经济发展水平亦是制约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决定着体育需求与供给,乃至体育市场与体育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从GDP增长来看,我国的GDP由1990年的18547.9亿元提高到了2002年的102397.9亿元,年均增长9.3%,相当于世界GDP平均增长速度的3倍以上。2004年我国GDP增幅为9.5%,达到136515亿元,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居民人均消费水平达4000元。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六。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近几年我国城乡居民用于文化教育、娱乐休闲的支出明显提高。城镇居民用在文教、娱乐休闲、医疗保健和交通等支出比重已占到32.5%。 这标志着在市场经济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新世纪体育产业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2.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升级促进体育产业的大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我国居民体育消费需求升温。从本质上讲,体育消费属于满足人们享受和发展需要的消费。从现在至21世纪中叶,中国社会将实现由第二步发展战略向第三步发展战略的转变,这一时期的总趋势是人们对物质消费品的需求增势将会减弱,而对服务消费品,尤其是与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直接相关的服务消费品的需求将会迅速上升。体育产业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产业,体育消费是能给人们带来健康、欢愉、享受的消费。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和对生活质量的需求是无限的,人们对体育的消费需求也将无限。

近年来,体育消费品在我国大中城市和部分富裕农村地点相继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正是社会消费结构合乎规律的变化给体育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助力的体现。随着居民家庭收入、个人收入的增长,体育消费也随之增长。据国家信息中心统计,我国城镇居民从1992年~1997年5年间,在运动娱乐方面的人均消费支出已从84元增加到221元,年均增长20.2%,体育消费增长快于收入增长。1994年~1998年我过城市人口体育消费倾向是1.5,即城市人口收入每增加1%,体育消费就增加1.5%。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随着我国国民经济迅猛发展,这种在20世纪末已经显现出来的趋势,在新世纪中将会更加明显。需求结构的变化会带动消费结构的变化,随着体育消费市场不断扩大,我国体育产业势必会得到迅猛发展。

3.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体育消费群体和体育市场

截止1998年,我国家人口已达到12.48亿,家庭总户数3.3297亿个,据推测到2010年人口总数将达到14.23亿,2020年前后将突破15.18亿,2038年前后达到峰值15.85亿,其后将出现缓慢的负增长。新世纪我国的人口压力仍然很大,但对于体育产业来说却是一个发展机遇。人口的增长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居民收入水平增长同步,在这种条件下,人口基数的增长意味着支付消费需求的增长,这必然会带来体育需求的增长,我国的15亿人口无疑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体育消费群体,并以他们活跃的体育消费能力创造世界上最大的体育市场。

4.体育用品出口业促进我国体育产业迅速发展

我国体育用品业是改革开放后,在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成功地接收了发达国家和地方体育用品工业的梯度转移而迅速发展起来的。1998年,世界体育用品联合会委托KSA独立顾问公司对世界体育用品的调查显示:“中国是世界体育用品生产商的可靠基地,是名副其实的世界体育用品制造大国”;“中国已经拥有全球65%以上的体育用品生产份额”。近年来,我国体育用品出口到一百多个国家,一直保持着20%以上的年增长幅度。2003年体育用品出口总额已达78.19亿美元,占2003年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1.78%。在广东省体育用品出口额占到全部出口额的三分之一。体育用品的大量出口为我国出口创汇、扩大就业、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有重大贡献。

5.奥运经济为我国体育产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2008年的29届奥运会即将在北京举行,巨大的奥运经济将为我国体育产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据专家分析,北京举办奥运会将掀起一个能持续7年~10年的奥运热潮,2003年北京奥运经济推介会上介绍,预计未来7年里只北京投资和消费市场的总需求将超过3万亿人民币,这将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极大的发展空间。

三、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体育产业存在的问题

1.市场化改革导致居民对未来预期不佳,体育需求受到限制,制约了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传统的福利体制被打破,社会保障制度还有待完善的情况下,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对居民体育消费的预期产生了较大影响。在市场化改革以来,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对居民的消费心理造成了巨大冲击,这些改革提示人们公共福利支出将大大减少,个人的指出预期将大幅度增加,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支出预期,迫使居民储蓄意愿增加,消费倾向下降。同时,为了社会保障,人们需要交纳各种费用以预防可能失业带来的困难。总之,消费者为了应付将来的子女教育、养老、医疗、住房等,边际体育消费倾向下降,形成紧缩效应。这意味着我国有效体育需求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受到限制,从而制约着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

2.产业结构还有很大的缺陷

市场化改革以来,虽然我国体育产业得到较大发展,但产业结构有很大缺陷,主要表现在本体产业发展还够大,没有形成支柱性优势。当前,三大支柱在本体产业(竞赛表演业、健身娱乐业、无形资产开发经营业)规模还有限,市场运作也不够规范。现在,我国的体育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发展缺少可持续性活动,市场竞争力不够强,产业质量亟等进一步提高。

3.市场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程度还不高

目前关于提高市场的管理方法还不够完善。在提高市场管理的实际中,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通过高层次立法予以明确,如:管理权限的明确划分,执法程度的完善和统一,法律责任的界定等。

4.体育用品出口缺乏自主品牌,只是处在产业价值链低端的制造环节

我国体育用品出口的产品中,大部分只是单一的加工,外商控制着技术、品牌、市场,我们只是凭借着廉价的土地、大量的技术工人和劳动力、丰富的原材料等方面的优势赚取微薄的加工费,虽然出口量大,但附加值低,企业盈利水平低。

四、对策

1.通过政策来实现居民收入及其消费的稳定增长

首先,继续提高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并使这种收入增长形成一种制度,改善居民对未来收入与支出的预期;其次,改善企业体制,放开国有企业工资,尽快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员工的激励机制,以此增强企业活力,企业的发展才有内在动力,企业的经营收入也会有大幅度提高;再次,利用经济手段缩小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我国的税制还不够健全,应当加大对高收入阶层的征税,开征遗产税、赠与税等,这样可以提高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同时缩小收入差距。

2.建立富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体育产业资本投资体制

国外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发展实践已充分证明,体育产业资本投资是实现体育产业超常规发展的有效途径。随着中国加入WTO、申奥成功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实行体育产业资本投资的条件已经成熟。中国能否建立起促进体育产业升级、创新的体育产业资本支持体系,关系着在今后几十年的时间里,中国跻身世界体育强国之列的成败得失。因此,中国需要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体育产业资本投资成功的经验上,认真探讨中国体育产业资本投资途径,建立起富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体育产业资本投资体制,进一步推动中国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

3.加强体育产业发展的法制化建设,健全体育市场管理的相关法规

目前,当务之急是加快高层次的立法,尽快出台一些全国性的体育市场管理条例,明确管理部门的职能、管理范围、管理权限、界定进入市场的专业技术条件、资格及审批程序。规定各类市场主体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规范体育市场的主体,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对体育市场的管理、监督和调控。

五、小结

我国体育产业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热潮建立并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产业,我国体育产业虽然发展很快,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就总体而言,全国产业规模还不是很大,发展很不平衡,结构不够合理,体育产业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够完善。体育产业政策和法规建设也不适应产业的发展。现在我国的体育产业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加强体育产业发展的法制化建设,遵循市场规律放手让市场来发展体育产业,实现体育产业的市场化,是今后体育产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我国体育产业绚丽前景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陈 剑:2004北京奥运经济报告[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2]刘 卫:市场化改革与居民体育需求[M].体育文化导刊,2006.5

[3]鲍明晓:国外体育产业形成与发展[J]. 体育科研,2005.5

[4]李荣日:我国体育产业领域划分在认识[M].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7

[5]刘运祥:中国与发达国家体育产业资本投资现状研究[M].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6

[6]席玉宝:我国体育用品出口状况分析[N].体育科学.2005.12

作者:程重国 刘新卯 贾玉林

上一篇:大数据金融监管论文下一篇:儿童性小学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