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人员守法观念研究论文

2022-04-27

司法人员守法观念研究论文 篇1:

建构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义、内核及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强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法治化营商环境通常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社会经济交往中,通过有效的制度,严格规范的执法,公正严明的司法,对市场主体人身、财产权益实行全面、平等的保护,对市场管理行为实施有序的制约,并将社会经济交往的主要环节纳入法治化轨道,进而形成的公平公正的社会经济交往的制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法治氛围及社会意识。
建构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义

建构法治化营商环境是关涉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重大决策。有安全、有序、规范的营商环境,才能切实维护国家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才有包括投资者、企业家在内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2019年初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强调了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重要性。新时代新形势下,营商领域更需要突出强调国家政治安全,通过法治的方式,建构有效的防范与处置营商风险的机制,通过法律实施维持、维护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商业秩序,建立保护经营者权益与政治安全、国家利益有机统一的体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实现社会安定人民安宁,则需要平衡经济交往中各类利益关系、调节规范经营者的各类行为,保证营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商业纠纷得到正确处理,使营商关系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为此,要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基本导向,充分关注市场主体权益保护、市场秩序稳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建构法治化营商环境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法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其良性运行的根本保障。改革开放经验告诉我们,经济发展离不开法治,改革开放越深入越要强调法治,新时代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更需要法治。就营商环境而言,还面临着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如政府对经济交往行为及市场存在干预不当、管理不到位、地方保护;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甚至侵害市场主体人身财产权利的事件时有发生;经济交往中利益失衡、道德失范时有出现。为此,需要把建设法治体系、发挥法治功能等依法治国举措,贯彻到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具体实践之中,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改革,依法保护产权以及市场主体各项合法权益,以更有力的法治举措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没有包括法治化营商环境在内的依法治国战略推进,则难以形成稳定有序的经济交往秩序。

建构法治化营商环境是完善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保障和目标,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而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势必要求法治的全面介入,包括营商环境法治化在内的“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途径。根据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要求,营商环境法治化的展开尚有不足,部分规范未能全面反映社会经济生活条件的客观要求,一些治理规则的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够强;经济管理中权责利不够明晰、相互推诿现象较为突出;地方营商规范不透明、不协调现象还存在;一些管理者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和守法观念不强,等等。为此,必须通过法治路径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营商环境的制度建设及执行能力,增强经济交往中按制度办事、依法办事意识,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效能。
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基本内核

平等保护。平等是法治的基本属性。要把“平等”贯彻到经济交往各个环节,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保证各类主体依法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法律保护,共同履行社会责任。

财产权利的平等保护是基础。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以“平等保护”为重心的优化营商环境的方向和举措。2017年最高法印发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为改善营商环境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见》。这些法规性文件或解释,均特别关注并着力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财产权益。《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总体要求中,确立了产权保护“坚持平等保护”原则。并就“完善平等保护产权的法律制度”专门作了规定。关于产权平等保护也是随后颁行的《民法总则》的一大亮点。其中,第113条明确规定,民事主体的财产权利受法律平等保护。这一规定对于社会经济交往的主体行为及财产权益保障具有普遍的引领、指导价值。

产权平等保护还必须坚持“全面保护”。《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指出,“保护产权不仅包括保护物权、债权、股权,也包括保护知识产权及其他各种无形财产权”。与此相对应,《民法总则》特别规定了股权与其他投资性财产权利、数据及虚拟财产权利等直接涉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财产权条款。就此而言,这种规范模式更加贴合《意见》关于“全面保护产权”以及“产权知识系统”架构要求,更切合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的时代主题,亦为产权平等保护的切实兑现奠定了逻辑基础。

公平公正。公平公正是法治的基本要求。法治化营商环境离不开公平公正理念的全面贯彻。立法应当确立公平公正的制度体系;执法、司法必须坚持权利平等和执法、司法公正,有效防止执法、司法腐败,并建构制约腐败、体现公平公正的多种程序机制。法治化营商环境离不开公平公正的各项规则、程式的切入。只有公平公正的机制得以建构,市场主体及交易行为的信心才能得到树立,秩序才能得以维持。

就主体权益而言,公平公正意味着在规则适用时不得作任何歧视性、偏向性判断或处置。经济交往中的各类主体的财产权得到公平公正的法律保障,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各种所有制经济主体转换为民商事交往的主体身份,如公司法人、合伙组织及其他投资性机构,则应按照“公平竞争、平等保护、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基本法则,处于平等地位,遵守相同规则,公平承担法律设定的责任。

执法、司法机关在程序中必须遵循公平公正这一法治精神,保护各类财产权益和企业家的人身财产安全;要重视执法、司法操守,依法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充分发挥监督机制的功能,建立健全涉产权错案防范纠正和责任追究机制,存在违法情形的,要依法依纪严肃问责。

遵法守信。遵法观念是法治的基石。法治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正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的,“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便是经济交往主体法治信仰和遵法观念的全面树立。

主体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在法治化体制下应当是一种常态。除了经济交往主体树立法治意识之外,还需要各类管理者、各种监管机构确立遵法守序观念。国家机关、各类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模范守法;建立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建立司法、检察、监察及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

广义的“遵法”还应当包括对“公序良俗”的维护与遵从。就法治化营商环境而言,要求市场交往、政府管理均应遵从包括党和国家公共秩序要求以及有益的经济交往习俗。一般而言,在法律规定比较原则或存在空白的情形下,可以在不违背公序良俗、不损害第三人权益条件下,积极援用公共秩序要求、本区域内各类习惯进行市场交易和管理。就财产权益而言,许多纠纷涉及政策性因素或市场交易习惯,为衡平、保护财产权利主体不同的权利要求,需要通过行为人及裁判者主动关注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与各类交易习惯,以衡平当事人财产权益,切实平等保护主体的财产权利。

守信是人类社会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诚信这一道德规范法律化的重要表征之一。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建构,要将守信贯彻到经济交往各个环节。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行为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使守信成为全体人民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建构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路径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指引。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也是法治化营商环境建构工作的核心要素。营商环境法治化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保障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积极协助执法、有效监督司法,切实维护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权利。

营商环境法治化作为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兑现人民主体地位及利益需要,用法律的形式充分反映和保障人民在营商中的民主权利;保证经济交往主体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涉及营商环境的经济和社会事务;保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法治原则能够在营商环境法治化工作中得以充分体现,保证经济交往各类组织、公民一律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

充分发挥制度的保障、激励作用。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首先是有关营商的制度体系的建设。这一制度体系建构,需要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全过程,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增强经济交往相关法律法规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

要加强立法工作,重点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权益保护、市场秩序稳定、经济发展保障方面的立法;加强市场监管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方面的立法;加强经济交往中涉及民生就业保障、体制创新、经济安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立法。做到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有力保障涉商领域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构,必须强化法律的实施环节,特别是各级行政机关、司法机关要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创新执法司法体制,完善执法司法程序,真正做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要严格执法责任,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加快建设职能科學、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为此,要建立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对涉及经济交往中的重大问题,需要通过公众参与、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路径,确保决策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制度,推进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推进经济交往领域综合执法,加强统一领导和协调,防范部门利益影响行政执法效率;强化对行政执法队伍的权力制约、监督。

要完善涉及经济交往的民事、行政、刑事审判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让经济交往主体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为此,要建立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的良好机制,建立防范领导干部干预司法的机制,健全尊重并执行法院生效裁判的制度,建立健全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建立司法人员责任追究制度。同时,要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涉及“营商”的公益诉讼职能,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积极推进经济交往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就营商环境建构而言,要坚持依法治理的系统化、综合性,深入经济交往多层次、多领域开展多形式法治创建活动,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支持各类经济交往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发挥经济交往各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依法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要特别发挥各类行业协会和其他商会组织在营商环境法治化进程中的积极作用。建立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参与社会事务、维护公共利益、预防违法犯罪的制度化渠道。支持行业协会、商会组织发挥行业自律和专业服务功能,发挥社会组织对其成员的行为导引、规则约束等方面的作用。支持行业协会、商会组织在维护主体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作用,积极引导和支持经济交往主体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研究员、江苏高校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婷

作者:眭鸿明

司法人员守法观念研究论文 篇2:

如何培养公民的宪法意识

摘 要 随着依法治国的推进,法治的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而对于宪法意识价值、现状的研究则是树立法律意识的根本,本文意从这些方面入手探析培养宪法意识的对策,以期能为我国的法制建设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

关键词 宪法意识 价值 现状

培养什么是公民,公民享有哪些基本的宪法权利,他们如何行使这些基本的宪法权利,这些才是真正需要加强的宪法教育。基本的宪法规范虽然是宣传的基础,但是,宣传的目的不在于让公民记住某个具体的宪法条文,而是尽力使其具有一种宪法的意识,一种为自己的宪法权利作斗争的精神。我们知道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从广义上来说它包括具有该国国籍的所有人。所以对公民宪法意识的培养要针对不同的公民主体进行,正所谓“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就本文的需要而言,我认为可从以下两大方面进行分类。

一、对青少年宪法意识的培养

古语有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青少年是祖国的下一代他们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阶段,有较强的可塑性。但宪法意识的形成不是自发的,必须经过有意识的培养,才能使青少年形成遵守宪法、捍卫宪法、崇尚宪法、信仰宪法的基本理念,宪法意识也才能真正成为青少年健康的人格心理结构中的重要内容。提高广大青少年的宪法意识和法制观念,要以各类学校为重点,广泛开展宪法的学习教育活动,使他们在青少年时期就懂得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了解掌握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权利义务等基本知识,养成按照宪法的规定从事各项活动的正确观念,培养爱国守法的良好品质,做新时代需要的“四有”新人。

首先,对宪法知识的学习不仅要加强教育的力度更要扩大普及的范围。 青少年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是他们获得宪法知识的主要渠道,在课程的教与学过程中,要注重对青少年宪法意识的培养,采取多种形式向他们灌输宪法基本知识和思想。在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可以随时举办一些活动。如模拟进行选举和被选举,使得这项基本的公民权利让青少年以权利主体的身份去切实学习它、体会它。这样的宪法掌握了是活的是能够用的而不是机械的,不是只知权利本身而不知加以享受的。在课堂外也要多组织青少年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让他们直接参与人大代表的选举,在每年的12月4日组织他们进行法制宣传活动,在这种与社会互动的学习中,青少年与社会其他公民都是学习宪法的受益者。

其次,宪法意识的培养要求有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

学校是一个缩小化的社会,当今社会要求依法治国。同样,依法治国的理念也当然地适用于依法治校。建设健康向上、宽松自由的校园文化是我国素质教育下的应有之举。然而,我国目前学校管理制度还不很完善,忽视学生合法权利是普遍存在的现象,针对权利的救济途径更是无从提及。如对考试作弊,很多学校只是规定了严格的处罚措施,却极少规定学生有申辩的权利。杜绝考试作弊是绝对应该的,它如同杜绝社会违法犯罪,但是自从有阶级以来违法犯罪有出现过停止吗?没有。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为犯罪进行辩护的制度,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自从出现考试以来,作弊有过销声匿迹吗?没有。所以,随着学校管理制度的发展势必要出现申辩规定,这是对学生民主权利意识的一种培养,也是一种进步。当然,这并不是要培养学生犯了错也要死不认错的大无畏精神。

如此理解那就大错特错了。在此只是要论证(尽管推理缺乏周延)民主政治的建设,宪法意识的培养要靠学校自身率先垂范的合理性。在日常的教学、生活、学习、娱乐中,学校要基于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因势利导,融合进现代民主宪政文化的价值取向,提高和锻炼其民主实践能力。这样,才能把对青少年宪法意识的培养纳入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从而长期持久地开展下去。

二、司法人员和行政执法人员宪法意识的培养

司法人员作为专门的法律工作者,其社会角色和工作性质决定了他在社会成员宪法意识培育中的引领作用。司法人员如何看待和认识宪法,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影响国民乃至整个国家的宪法态度。行政执法人员处于法律实施的第一线,他们很多的行政行为都与公民息息相关,可以说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法律意识的高低公民最有切肤之感。因此,对司法人员和行政执法人员宪法意识的培养是对整个国家公民宪法意识培养的重要一环。

1、对司法人员宪法意识的培养

首先,对司法人员宪法意识的培养必然要求司法人员具备与法治国家要求相一致的法治意识,法治意识是法治社会的司法人员应当具备的首要的宪法意识。司法人员自身要严格遵守宪法。实践中,司法人员要全面理解宪法的价值,按照宪法的基本精神进行司法,处处严于律己,带头守法。在我国这种司法尚未完全独立的情况下,司法人员在权与法、情与法发生冲突的时候,要义无反顾的站出来,维护宪法的尊严;在纠纷出现时要依照法定的程序解决纠纷,维护和保障公民权利;在行使司法权时更要具备强烈的权力制约意识,使公权力的行使在民主制度下得以有效制约。

其次,司法人员应当在司法过程中尊重当事人的意愿,维护当事人的尊严,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和应有利益,因此,保障公民权利的意识是司法人员应具备的宪法意识之一。司法中做到“权利优先权力”,时刻铭记“法不授权不得为,法有授权必须为”,“法无禁止皆权利,法无禁止不得罚”,强化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司法保护,依据宪法保障公民权利。

2、对行政执法人员宪法意识的培养

首先,行政执法人员要树立“依法行政”的意识,真正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行政执法人员以行政主体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必须服从法律、依据法律。法律的权威性是由法律的国家意志性、强制性、稳定性、社会性、正义性和科学性决定的,宪法和法律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另外,行政执法人员在行政中必须树立人权保障、平等、程序正当、高效行政的观念。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公民宪法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意识既然作为一种抽象的精神现象,只有在长久的社会实践中才能成型确立。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公民的宪法意识的培养应贯穿始终。

参考文献:

[1]胡弘弘.论公民意识内涵[J].中国公法评论网,2006年12月1日.

[2]刘淑君.论宪法意识[J].社科纵横,2004(3).

[3]吴邦国.深入领会宪法精神 牢固树立宪法意识,新华网,2009年2月28日.

(作者单位:周口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作者:杨雪丽 镐朝丹

司法人员守法观念研究论文 篇3:

司法腐败之社会人文环境因素探析

[摘要]司法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是滋生和助长其他腐败的重要原因。在人文环境之中,历史文化传统、现代人文理念与司法腐败都有着一定的关联,只有树立对法律的信仰、对职业的忠诚,推进司法职业道德建设,保持社会道德与舆论的高压态势,才能推进反腐进程。

[关键词]司法腐败;历史文化传统;现代人文理念

腐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颗毒瘤,而司法腐败则是加速这颗毒瘤蔓延的生长剂。从犯罪学或者越轨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司法腐败是“犯罪”或“越轨”的一个种类,应从“环境”和“素质”两个方面来理解犯罪或越轨的原因。即,作为犯罪或越轨的发生机理,外部的“环境”因素与个人的“素质”因素应该是相互影响、相互建构的。

一、司法腐败的现状和危害

去年,重庆“打黑”短短数月内,重庆市公安系统即有二十多名处级以上警官、一百多名警员纷纷落马。随之,又一集体沦陷的司法“城堡”——重庆市法院系统亦被收复。此后,这股肃清司法腐败的强力旋风席卷全国,全国公安、法院、检察院、监狱等部门相继查处了一批又一批涉及司法腐败的官员,既有省部级的司法高官,也有基层普通司法、执法人员。

司法,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保障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的廉洁和公正是全社会的希望所在,也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关键所在。如果司法本身出现腐败,那么它的危害将是灾难性的,它不仅会玷污法律的尊严,损害司法机关的形象,毁坏人民群众对法治的信仰,更严重的是,它还将危及政权的稳定,所谓“司法不公,政权危矣”!因此,近年我国在反腐败过程中,也始终把司法腐败作为重点领域,不断加大惩治力度。

为何司法腐败如此盛行,甚至是令人震撼?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笔者仅以社会人文环境视野,从我国传统文化和现代人文观念入手剖析司法腐败的复杂成因。

二、人文环境下的司法腐败之原因探析

(一)历史文化传统与司法腐败

1.伦理性文化之“熟人”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典型的以熟人为纽带的关系社会。梁漱溟在把中国社会和西方社会进行了对比之后断言,中国社会既不是社会本位,也不是个人本位,而是伦理本位,也即是熟人关系本位。在我们的传统思维里,“熟人好办事”、“关系网”、“裙带风”把搞关系走后门放在第一位的观念由来已久。虽然社会变迁,人们已经在较大的环境中活动,但是熟人社会并未因现代社会的发展而消亡,民众的心理惯性仍然受传统文化影,比如,犯事打官司,冒出的第一个想法是“在法院有何关系?”;找律师,也要找“在法院有关系的”律师。可见,熟人社会正以新的形式活在我们身边。熟人之间的请托、拉拢、腐蚀、贿赂他人的陋习引发寻租行为泛滥,潜规则暗流猖獗,进而造成社会诚信缺失、腐败滋生。可见,“熟人社会”与司法腐败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2.官本位文化之“人治”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虽有先进的“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精华,但“官贵民贱”、“官位崇拜症”显示了它巨大的历史惯性和生存活力,一直为封建社会的思想主流。“学而优则仕”,爬官和求仕,理所当然地成了一代代中国人条件反射式的思维定势。由“官本位”思想衍生出来的特权等级观念、“任人唯亲”的思想使贪污受贿、腐化堕落人治观念大肆蔓延成为一种必然现象。权钱交易,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等早已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在这种思想文化的影响下,“刑不上大夫”,“吏治—人治—家长制—言堂”的传统经久不衰、顽固不化,始终居于中国传统文化主导地位。这种“人治”代替“法治”,权大于法,以言代法,以案谋私的观念成为司法腐败现象的深刻的思想根源。

3.公法文化之“息讼”思想

中国传统社会是国家优位理念支配的社会,传统法律文化的属性是公法文化。统治阶级大力追求“无讼”的境界,把诉讼看成为礼所不容。孔子也曾说过:“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1] 在这种思想文化的影响下,再加上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导致了“国政”的原型实际上乃是“家务”,诉讼也自然成了“父母官诉讼”,这样的诉讼不可避免的滋生司法腐败。因为无讼的追求,一方面导致诉讼的缺乏和对诉讼程序的轻视;另一方面,即使在诉讼不可避免的时候,“法官”无视证据规则的制约,主观臆断,司法腐败由此而生。正如道格拉斯所言,“正是程序决定了法治与恣意的人治之间的基本区别”.这种厌讼文化的影响下程序的正义被搁浅。

(二)现代人文理念与司法腐败

1.物质利益原则的负面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商品化经济,其基本运行机制是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这就容易导致一些单位和个人发展为极端的利己主义。渗透到司法领域,其负面影响是导致司法人员发生道德价值观念的异化。我们必须承认官员在道德方面存在着差异,当从腐败中获得的收益大于道德方面的成本时,他就会选择腐败,对公共利益的道德诉求被漠视甚至抹杀。这一利益导向,为获取物质利益为指向的腐败行为提供了基础。使得以司法权牟取非法利益的现象肆虐。这种非经济的强暴力给寻租者带来了个人收益,使得社会财富在不均等竞争中受到破坏和掠夺,公众利益却因此受损,因而也就成为我们制约和反腐败的原由。

2.司法亚文化的负面功能

亚文化是与主流文化相对应的概念,司法亚文化,要求其群体成员采用符合其亚文化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处理司法活动,对那些不愿意接受其价值规范、不认同其行为模式的人将其边缘化。在司法亚文化群体中,因为使用越轨或违法手段处理问题,已经成为其成员遵从和信奉的规范,司法人员以其特定身份、特定权力使得他们的越轨或违法犯罪活动得以以“执法”的名义进行。这样在司法亚文化群体内,腐败已经形成“潜规则”与“逆淘汰”,在这个环环相扣的腐败网络中,就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官员只有适应这种潜规则,常常才能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因此,在侦察、起诉、审判、矫正、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等各个环节都能看到司法腐败的阴影。

3.后现代思潮的消极影响

随着全球化的步伐加快,西方的文化也随之影响着各国。后现代主义思潮兴起于西方,90年代迅速在我国蔓延,极大的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它不是一种简单的统一的思想学说,而是一种复杂的丰富的泛文化思潮。其主要的特征是反对权威、强调多元化、开放性、崇尚不确定性。这种思潮浸透着认识论上的极端的批判主义和绝对的无政府主义、相对主义、自由主义、反规范主义。“怀疑一切,怎样都行”,既表现为激进的批判运动,又表现为阻碍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保守主义。这种思潮可能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乃至造成极端的躁动、摇撼和紊乱。其渗透在司法领域给司法人员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表现在:政治观念模糊;价值观失衡;责任意识淡化;理想信念失落;行为方式失范,反规范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所追求的价值观颠覆了我们对法的认识,在司法领域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三、反腐败之期待

(一)形成“规则”社会的理念,树立对法律的信仰,对职业的忠诚

畅游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法律信仰始终找不到生根发芽的土壤,而这个无以植根的法律信仰,恰恰又是当今反腐败的关键所在。“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2]法不是只靠国家来加以维持的,没有作为法主体的个人的守法精神是不能维持的”。[3]反腐败的成功不仅需要我们制定出完善的法典,更要唤起司法职业人员和普通民众内心对法律的信赖、信任和尊重,培养他们对法律的忠诚和信仰,以及对职业的尊重。只有对法律的信仰和虔诚,才能将法律内化为一种民族的精神,只有如此,才能推进反腐败进程。

(二)推进司法职业道德建设,铲除司法腐败赖以生存的思想土壤

司法人员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职业道德与一般社会道德相比,有着更为严格的职责性、强制性和自律性,这是因为,司法人员职业道德从属于政治权力,承担着维护社会正义的重大职责,其一切职业活动都与权力的运作紧密相连。因此,对司法人员的职业道德的要求应当高于其他职业道德的要求。而我国目前司法腐败层出不穷的现象与司法人员整体素质不高、道德修养偏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司法腐败越来越严重的背景下,推进司法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使他们做到“德化于自身、德化于本职、德化于社会”,能够从根本上维护司法公正,铲除司法腐败的土壤。

(三)破除对现行司法体制的习以为常,保持社会道德与舆论的高压态势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也出现了多种价值观并存的情况。价值观的多样性并不意味着我们的价值取向上的多元化。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关系的本质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和践行与之相适应的价值观。对于司法人员来说,必须具备良好的法治价值修养,努力的符合法律设定的价值方向,而不能用自己的价值判断取代法治的价值判断。在行为的选择上,应作出正确的法的价值选择。在思想观念上,应破除对现行司法体制的习以为常和对司法公正、司法独立的疑虑,从而破除在潜规则的引导下对司法腐败现象不敢或者不愿排斥的惰性,保持司法人员特有的职业道德要求。

[参考文献]

[1]论语.颜渊.

[2][美] 哈罗德.J.伯尔曼著.粱治平译.法律与宗教[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13.

[3][日]川岛武宜.现代化与法[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19.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根治司法腐败的路径研究(编号:09C1222)”。

作者:龙屏风 谢薇

上一篇:应对文化差异实现目标论文下一篇:电信企业文化建设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