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论文

2022-04-15

摘要:随着汽车工业及其新技术的发展,要求汽车生产制造与检测维修等专业人才的培养也要进行相应的变革,创建一种适应新形势、新需求的一种培养教育模式。因此,作为高职高专的汽车类技术专业的一门基础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改变传统的教学特点,避免以往的重理论轻实践等弊端。通过对各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实现与时代接轨、与需求接轨的目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职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职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论文 篇1:

“三线精神”与高职《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融合浅探

摘 要:为改进《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思政弱化的现象,同时继承和传承“三线精神”,文章结合高职教学的特点和实际,以“三线精神”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为指导,解读与剖析“三线精神”融入高职专业课的目的和意义,并初步探索了《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与“三线精神”融合的思路和途径。在创新教学的基础上将“三线精神”的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有机结合。

关键词:三线精神 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

1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交换水平不断提高,为各种文化、思想的传播提供了多元和便捷的渠道,给《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各类专业课应该同向同行,相互互补、形成协同效应。”[1]三线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三线精神”历经岁月沧桑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为《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重要素材。专业课不仅要蕴含专业化的高职技能,也应充分利用专业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把技能教育和思想教育结合。

“课程思政”在高职专业课程中运用和“三线精神”已有广泛的研究。李伟[2]对山东某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建立了评价机制,从而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周秀敏[3]提出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高校学生信息获取途径的新媒体素养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高校应该高度重视并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关婷[4]和孙春华[5]提出加强“课程思政”的运用,把“课程思政”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利用教学方法寻找专业课与“思政”理念的契合点,并通过教师讲授、案例操作、项目实施等融入途径进行实施。而田晨旭[6]阐述了“三线”精神是特定时期对于民族精神的新的继承与发扬。陈先兵[7]提出三线建设锻造出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为主要内容的“三线精神”。

本文结合以上两点,将“三线精神”与《汽車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课程思政进行结合,形成以“三线精神”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和勇于创新的主要内容为指导,并初步探索了高职专业课与“三线精神”融合的思路和途径。

2 “三线精神”与高职专业课融合的思路

2.1 把握“三线精神”的核心

“三线精神”是新时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三线精神”,学生不仅可以真正体验到三线建设者的强烈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而且可以真正体会到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团结合作和不断创新。 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持续引入“三线精神”,以崇高的理想信念影响学生,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对世界、对生活看法和正确的价值观。

2.2 坚持“有机结合”原则

将“三线精神”融入专业课程并不能代替专业知识,也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更不能本末倒置。在教授专业课知识的过程中,巧妙抓住二者的结合点,两者相互配合共同推进。教师以专业知识为教学切入点的同时,挖掘三线建设的榜样力量,将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三线精神”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让学生深刻体会三线建设的不易,提高工作意识,树立新时代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使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也获得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提升。

2.3 强调“创新教学”思维

创新在于教学的理念、方式和内容的不断创新。首先,课堂应该由学生进行主导,教师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并根据他们的能力进行教学。专业知识和道德教育要有相应的针对性和启发性,增加课堂互动环节,课程内容不能空洞、积极避免满堂灌的现象。其次,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在课程中加入视频,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选取“三线精神”的思政内容不仅要积极向上和正能量,还应该尽量做到新颖。“三线精神”融入《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不断探索的过程,而创新思维是课程思政教学越走越远不可或缺的保障。

3 “三线精神”与高职专业课融合的途径

3.1 “三线精神”融入专业课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进行教学,在系统传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深挖“三线精神”在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以三线榜样的力量,传播“艰苦创业”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实践环节,对学生进行分组,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养成以无私奉献为核心和以团结协作为标志的“三线精神;在理论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不断鼓励学生勇于创新,看待问题能有不同的观点和解决问题有不同手段。“三线精神”融入到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专业课知识也能不断积累,还能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将“三线精神”教育与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不仅人生价值观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还有助于专业课程知识积累和技能的不断提高。

3.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实施者,“三线精神”与《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融合要求教师具有更高的教学能力,因此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尤为重要。如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三线精神”与专业课的融合提供师资保障。首先,需要加强教师的育人意识。教学工作不仅是让学生在《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专业知识的提升和专业技能的掌握,还应该结合“三线精神”对学生的心灵进行塑造,从而提升个人的精神世界。其次,强化教师的授课能力。当代大学面对问题生积极思考、获取有效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和积极互动交流的特点,专业教师需要及时更新课件、教案,熟练使用职教云、超星等线上教学平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和参与性,增强课堂教学的时效性。第三,专业教师除了有扎实的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技能外,还应当积极学习“三线精神”的相关知识。通过多元学习方式加大专业教师“三线精神”培训力度,例如积极组织集中学习和网络自学等。提高专业教师思政水平和政治人文素养,同时增强专业课程知识点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教师的亲和力,从而进一步提高课程的时效性。

3.3 开发完善专业教材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材是专业教师教学实施和学生学习必要的学习资源。可见拥有一本好教材就显得尤为重要,将“三线精神”融入教材中,同时结合课程设计,把“三线精神”案例融入教学内容。同时,学生在课外阅读教材时,能够充分激发学习兴趣,还能树立正确的人价值生观。另外,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推动融入“三线精神”的专业教材建设,例如,通过在教材中相关知识点附上二维码和链接嵌入“三线精神”视听资料。使《汽车電工电子技术》课程教材立体和饱满,使抽象的课程思政教育具体化。从而形成多渠道、多形式、系统化的专业课程资料库。

3.4 促进考核与评价多元化

改进《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有效性与学生认同度的评价指标,形成“课前讲述、案例实践、期末师生互评”三者结合的考评模式。课前收集三线建设相关的科学家、工程师和感人事迹等,课前讲述进行分享,师生一起学习三线榜样精神。另外,《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加入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养成以无私奉献为核心和以团结协作为标志的“三线精神。期末时结合课程特点与学生成长规律,将德育评价与知识技能融合考核,设置科学合理的考评标准。同时教师也接受学生的打分评价,得到高分有助于教师在课程思政改革中获得成就感和增强信心。获得低分评价可以真实反映“三线精神”融入专业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和提升教学方法。因此施行师生双向互评是有效推动课程思政改革的动力。

4 小结

“三线精神”融入《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特点明确的工程。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思政教学的能力,注重课堂形式的多样性和有效性,避免生硬说教,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深挖“三线精神”与《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结合的方法,将思政教育与知识技能有机结合,使专业课程的实现高职学生的育人功能,又能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素养。在学生和教师两受益的同时,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三线精神”。

参考文献:

[1]冯刚.习近平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述的理论蕴涵[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4(3):170-180.

[2]李伟.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04):7-10+16.

[3]周秀敏.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20):47-49.

[4]关婷.“课程思政”在高职专业课程中运用的方法策略探析[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20,34(05):84-89.

[5]孙春华,陈雪芳.高职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20,31(03):5-8.

[6]田晨旭.传承“三线”精神 铸就民族之魂[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20):161-162.

[7]陈先兵.论“三线精神”的理论内涵和重要价值[J].攀枝花学院学报,2020,37(04):23-29.

作者:冯银汉

高职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论文 篇2:

关于高职《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思考

摘 要:随着汽车工业及其新技术的发展,要求汽车生产制造与检测维修等专业人才的培养也要进行相应的变革,创建一种适应新形势、新需求的一种培养教育模式。因此,作为高职高专的汽车类技术专业的一门基础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改变传统的教学特点,避免以往的重理论轻实践等弊端。通过对各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实现与时代接轨、与需求接轨的目的。

关键词: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作者简介:孙涌(1983.2- )男,天津市塘沽区人,汉族,助教,工学学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通信及设备。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是汽车类专业的职业基础课程,是汽车技术后续课程的先导,是学习汽车电子和汽车相关技术的必备前提。传统的《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在教学上多采用教室面授的教学模式,为了提高学科与实践之间的联系,以及把电工电子技术融于汽车当中,满足时代的需求、社会的需要,同时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在教学中应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理论知识服务于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理念,并且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辅助手段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加以思考。

1 教学模式

对于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1 基础理论教学平台 以够用、必需为度,将经典与现代的知识有机结合,打破原有的汽车电工电子的教学顺序,以具体工作项目为导向,重新组建知识结构,将知识应用于具体工作任务,通过对工作任务的完成来学习相关知识。在完整系统的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突出课程的实用性和应用型,内容以服务于后续课需要为尺,加强针对性。适时将新技术融入教学中,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中激发创新意识,把握现代技术的发展趋势。教学过程由浅及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以取得最佳效果。

1.2 实践实训平台 实验课以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为主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习主动性,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目标。为配合高职高专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实践能力的基本要求,本平台以课题为媒介,旨在使学生熟悉电工技术的常用元器件和基本电路形式,同时,将基本技能和能力的培养融于实践与实训过程中,针对性和实用性强。实践与实训内容包括基础性实验和应用性实验两部分。实践教学实施过程采用两种形式。其一,指定实验。以教师为主导,教师提出实验课题、实验的目的、仪器设备、步骤、要求;其二,开放实验。学生为实验的主体,自拟实验课题、选择仪器设备、制定实验步骤、处理和分析实验结果、数据,教师提供实验资料、解答实验问题,起服务作用。

1.3 软件仿真教学平台 EDA技术是在电子CAD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计算机设计软件系统。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T(计算机辅助测试)等技术发展的产物。利用EDA工具,电子设计师可以从概念、算法、协议等开始设计电子系统。用于电子电路仿真的“虚拟电子工作台”(EWB)软件,目前适于教学应用。EWB模拟了一个实际的电子实验平台,兼有计算机辅助分析和设计功能,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意识,培养创新精神,丰富学生课外自我训练和科技活动,与多媒体课件相互配合,可丰富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活跃学习氛围。

2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教授学生技术、提高学生能力最直接的手段,也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此应该做多方面的思考。

2.1 启发式教学:电工电子技术是现今世界科技发展的重要产业技术,也是汽车技术现代化的主要方面,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跟踪国内外教育思想和教育规律的研究成果,按照人的认识规律进行教学活动。在本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每一部分均从器件、电路产生的背景和需求谈起,然后讲清其在系统中的作用、结构的构思方法、分析问题的特殊方法、适用场合以及存在的新问题等等,再现“器件、电路的获得过程”,并为解决新问题作好铺垫。

2.2 互动式教学 :每一堂课均设有“设计问题”、“引导思考”、“假设结论”、“探索求证”等环节。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听完每一节课后都感到值得回味,可以在不同层次上举一反三。这样,使得课堂教学生气勃勃,师生互动,具有启发性。

2.3 讨论式教学加强习题课和讨论课:通过多年实践证明,开设习题课和讨论课是教学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开阔学生的思路,巩固了理论基础,联系了实际,扩展了知识范围。同时也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综合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收到很好的效果。

2.4 案例分析法: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为了提高学生们将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往往引入若干个现实中的具体案例。让学生们通过自己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其收效甚好。

3 辅助教学手段

为了提高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效果,充分利用蓬勃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也是在改革中应思考的一个重要部分。

3.1 多媒体教学:面对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在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中采用多媒体相辅助,不一味的赶时髦,也不原封不动的采用多媒体展示教学内容。而是对于抽象、需要表现结构组成及动作过程的部分用多媒体素材库与传统教学方式结合穿插讲授,寻求最佳的表述方式。对于讲座类型的内容,则采用电子教案方式讲课。对于教学过程中需自学的内容,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放在网络课堂上运行。 对实验教学,准备采用电子教案和录像片的方式,便于学生反复观看,反复琢磨。

3.2 利用网络资源:利用丰富的现代网络资源,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科技信息和行業信息,同时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在更多的方面去了解和掌握课程内的知识。因为网络的公开性和大众性,教师可以将网络内任何一个有助于学习的资源只通过提供网站地址告诉学生,从而简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和学习的效率。如此一来,教学环境就从小小的学校扩大到了整个网络社会,学生可以从网络里了解相当一部行业内专家们的意见和观点,从而扩大自己的视野,增强自身的能力。

作者:孙涌

高职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论文 篇3:

高职院校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摘 要]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该课程还是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学生学习和掌握汽车电子基础理论、汽车电修技能的重要途径。结合本课程的特点以及鹤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的专业特色,将创新教育融入《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同时,还对该课程教学改革方法进行了探究,提出了一些思路。

[关 键 词] 高职;汽车电工电子技术;一体化教学

近几年,随着汽车产业发展步入黄金时期,许多高职院校开设了汽车类专业,并将《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作为汽车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不仅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电子技术、车联网技术等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也是汽车类专业学生素质形成的关键性课程之一。该课程在汽车专业建设以及课程体系设置中有着重要的基础性地位。

本文结合我院的专业特色,针对《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这门课程提出了“一体化教学”的实践教学模式,对《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考核手段进行了改革。

一、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授课方式陈旧

在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影响下,许多高职院校在《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能与时俱进,仍然重理论而轻实践,或者是实习实训教学依附于理论课程;不能将创新教育融入该课程,不注重先进教学工具的使用,实习实训的教学内容也多为演示性实验,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综合分析和设计能力的培养。

(二)实习实训环节缺失

职业教育发展多年以来,高职院校对专业基础课的评价标准,仍然是停留在实习实训数据统计是否完整、合理,实习实训内容是否符合大纲要求,实习实训报告格式是否正确等方面,并没有把考核的重点放到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和动手能力上去。同时,实习实训课程的课时比重在实际上课中与教学计划上有严重出入。

(三)缺乏创新教育

作为近几年才开设的《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先进的教学手段使用较少,缺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自主型实习实训和综合型实习实训,学生学习热情度不高,导致专业基础课知识掌握不牢固,影响后期的专业课学习。

二、教学方法改革措施

(一)教学模式“一体化”

我院汽车工程系根据自身的专业特色,开设了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制定课程教学计划时,把那些具有相同的、共性的原理知识,与实践课程内容重新融合。打破以往传统的课堂讲授和实习实训分开进行的教学模式,将理论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有机地整合成一体。在汽车工程系专门配置“一体化教室”,集理论授课、多媒体教学、实习实训为一体,采用教师边讲授、学生边操作的授课模式,有效地保证了学生在授课时间内充分理解理论知识及其相关应用。

例如,在讲授继电器、接触器章节的时候,由于知识内容具有较强的关联性,我们将相关实习实训结合起来,教师在“一体化教室”先讲授相关理论,学生在听完理论讲授的时候即可在“一体化教室”动手操作进行实习实训,进行实习报告和实训总结。

通過一体化教学,不仅可以将理论知识授课与相关实习实训同时进行,而且,对于理论基础较差的职业类学生,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助于促进他们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理解和掌握。

(二)教学过程“一体化”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理实结合比较紧密的专业基础课,所以对教学过程的一体化改革是该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环节。根据我院自身的专业特色和授课内容的特点,将演示法、现场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相互渗透融合,交互应用于该课程的讲授。

(三)教学考核“一体化”

教学考核是一门课程在期末授课结束时,对该课程的总结和评价。《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所采取的教学考核一体化,不仅仅是通过试卷、作业等传统方式对学习该课程的学生进行考核,对学生在实习实训过程中专业知识运用能力的评估是该课程教学考核一体化的重要环节。将该课程的理论测试成绩和实际操作考核评分通过权重系数合理地结合在一起得出总评成绩。理论测试与传统的考试相同,采用卷面考试得出分数;实际操作考核评分主要通过实习实训的过程考核,根据学生操作的熟练程度、正确与否进行评分。

总之,《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实践与探索,为我院其他专业技术基础课程的建设和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课的教学质量为重点,结合教学实践不断创新,不断探索课程的改革模式,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好基础,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拓宽学生的就业面,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志荣,田光达.实用汽车电工电子技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顧善东.深化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J].交通职业教育, 2007(2).

[3]左铁镛.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中国高等教育,2007(23).

[4]莫惠林,杨近,娄斌超.对技术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8(2).

作者:杨晶

上一篇:高校财务误区分析研究论文下一篇:学生主体性健美操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