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的基本矛盾研究论文

2022-04-29

摘要: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三农问题的解决显得尤为艰巨。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问题不仅关系到中国农村的发展,而且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农村公路是与三农关系最为直接的基础设施之一,对于农业实现产业化、农村实现现代化、农民实现增收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主要研究农村公路的发展对黑龙江省三农问题解决的作用和影响。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三农问题的基本矛盾研究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农问题的基本矛盾研究论文 篇1:

解决“三农”问题之途径

【摘要】小城镇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是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探索的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文章从新农村建设路径探讨入手,引入国外小城镇建设的模式,分析了我国的小城镇建设的现状,并提出几点质疑。

【关键词】小城镇建筑 “三元模式”

一、“三农”问题途径之辩

“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突出,是“三农”问题最重要体现。如何协调这些矛盾,解决“三农”问题?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代表性的是城市化与农村本土化。

一些学者认为,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市的转移,应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导方面,即新农村建设首先应减少农民,其次才是建设。华生强调,我们的城市化率是很低的,在30%之下,跟世界上一般发展中国家的路径严重偏离,这是我们国家新世纪发展的主要矛盾。陈剑波提出,新农村建设是伴随着我们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茅于轼说,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农民逐渐减少的过程,减少到哪里去?减少到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农民进城。如果没有城市化,眼睛光看着农村,做新农村建设一定要失败的。

以温铁军为代表的学者坚持,新农村建设的根永远在农村。目前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还远远不能将大多数农村人口转移出去,另外,中国农村的土地还不具备私有化的条件。当前为使农民富于、农村发展、必须进行乡村建设,并谋求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他指出,有些人认为只要加快城市化进程就能解决,这个似乎是有一点简单了。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印度等一些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都比我们高的多,但其实只是把农村的贫困人口空间平移到了城市,变成大城市郊区的或者大城市城中心的大型贫民窟的人口。农村建设的问题非但没能解决,更加剧了城市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恶化。

二、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小城镇建设

1、小城镇建设的兴起

实践表明,仅围绕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的二元结构的互动转化并非有效:城市化进程增长缓慢,环境污染加剧;农村剩余劳动力“候鸟”式的迁徙转移,既加剧了交通运输压力,也困惑着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城乡社会的稳定。新农村运动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有助于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然而却会扩大土地资源的非生产化使用和消耗大量的建材等类资源,以及加剧农村的面源污染和阻碍农业的规模化经营。鉴于此,一些学者从城、乡之外的角度出发,把“三农”问题的解决途径放到了小城镇建设之上。费孝通在江村调查中就意识到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与乡村工业的关联性,提出“小城镇,大问题”的观点。他认为,小城镇作为农村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信息、金融等中心,是城乡经济协作互补的结合点。温铁军指出,在人地关系高度紧张这个内在的基本矛盾制约下,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很大程度上要靠农村外部条件的改善,要让农民在耕地以外找到生存和发展的新空间——小城镇。他又强调,小康城镇既能够使农民群众基本上享受到小康社会应该享受到的现代生活,又同时使它维持了自己传统乡土社会的基本的文化特征。陆学艺也曾多次论述过小城镇建设之必要性: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在全国开展以发展小城镇为中心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运动,很有必要,是扩大内需,使过剩的产品、过剩的劳动力找到用武之地,走出当前经济困境的一步活棋。

2、小城镇建设——“三元结构”模式

城市与乡村是性质不同的两种社会、经济与景观实体,两者在空间上具有比较明确的行政管理界限,但二者又是动态变化的——乡村不断地向城市转换。小城镇便是这一转化过程中的中间态主体:同乡村相比,它是一种发展和进化了的高级形态,是一种以非农产业人口和非农产业活动为主体组成的社区,在地域、人口、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既同乡村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又有着明显的区别。同城市相比,它又明显地保留着更多的“乡村性”,其经济的聚集程度、结构的现代化程度、集聚所导致的效应均不如城市明显,但从一般意义上说其自然生态景观优于城市。

从图1可知,以小城镇为轴心的“三元结构”是指在空间发展上形成城市、小城镇与农村三足鼎立格局:城市中高度聚集的人流、物流、财流和信息流,通过合理有效地的流动,扩散到农村中去。在这一过程中,小城镇起了关键性作用,其合理的聚散功能,使城市高度发展的工业化进程向农村延伸,从而达到工业反哺农业的效果;农村相对过剩的劳动力又有了新的就业空间,农民就业与脱贫的进程也进一步提高。这样,在空间集聚上形成一个中间大、两头小的人口分布“橄榄形”结构,这不仅有利于全国社会的稳定,也是实现我国新农村建设、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途径。

3、国外小城镇发展的有关理论

(1)美·托达罗(M.Todaro)在《人口流动、失业和发展》中认为,由于城市中失业的存在,农村劳动者在决定是否迁往城市时就不能仅仅考虑城乡的实际收入差距,同时要考虑城市的就业率或失业率,即在城市中找到工作的概率。其对小城镇发展的含义是:不应单纯地依靠工业扩张解决发展中国家的严重失业问题,而应该同时发展农村经济。城市创造的就业机会越多,失业问题越严重,这客观上是鼓励小城镇的发展,并认为只靠城市发展解决不了所有的经济、社会问题、作为“城尾村头”的小城镇应该承担起这个重担。

(2)农村发展理论中的小城镇观点。第一,自下而上理论:基本需求首先必须与实际的国土相适应,立足自身的资源,通过增加自力更生的能力而获得发展。沃尔特·斯托尔(WalterStohr)等人认为,自下而上发展战略不是单一的战略,它与专门的社会、文化、历史、机构框架相关。以各地的自然人文和制度资源的最大利用为基础,以满足当代居民的基本需求为目标,直接面对贫困问题,应依托农村而发起和控制。第二,自中心发展理论:D·圣海斯等人提出,在区域生产力发展过程中,主要是在地方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尽可能长期依靠当地资源,应用小规模技术组织劳动密集型生产,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区域外部的依赖性,形成地方综合经济圈,直接满足区内人口的基本需求。当然这不是自给自足,并不排斥区内有效资源超过当地需求情况下出口。中心发展应满足以下前提条件:区位远离大型工业中心,具有相对均衡的资源优势,国家鼓励地方发展并给予经济资助。

三、小城镇发展之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1、优势

城镇作为上联大中城市,下接广大农村的中间站,具有产业集聚、人口集中、信息接纳与辐射、引导农村消费等功能,对解决三农问题也有其独有的效果:第一,农村城镇是乡镇企业发展的理想聚集地——以农副产品为对象的深加工企业既要贴近原来产地,减少运输费用和交易成本,又要面向市场需求向人口比较密集的地域集结,使生产者能够较快地获取市场需求变化的信息。第二,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和转移作用,可有效地解决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既发挥分流作用,防止农村人口过快涌入城市,又发挥其截留作用,避免素质较高的农村人口、资金过快流出农村。第三,城镇在接受城市辐射中的接应和延伸作用,加速了农村工业化进程,增加农民务工收入,促进和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第四,在实现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过程中的带动与示范作用,提高了农民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

2、问题

“农村病”是对农村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社会病态现象的集中概括。它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及乡镇企业、小城镇有了一定发展后,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滞后于农村工业化、非农化,农村劳动力和其他农村经济要素的流动受到制度或政策性力量阻碍,大量剩余劳动力和业已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仍然滞留于农村而引发的社会经济问题。

我国农业的发展可以说是基本停滞,甚至出现局部的倒退,根本原因是广大农民对农业的兴趣较之农村改革初期明显降低,以农为本的传统行为观念正在向农业副业化模式转变。随着人口增长和农村家庭日益核心化,农地细碎化趋势有增无减,农户的经营负担越来越大,势必将主要劳动力、劳动时间和资金投入比较收益较高的非农产业。人口城乡迁移门槛和二元户籍制度,又使农民不愿意放弃作为生存之本的小块土地的经营权。强壮劳动大都已转移从事非农业,长年从事农业劳动的主要是“386199”部队(妇女、儿童、老人),抱着“不想多搞”、“不想不搞”、“不想搞好”的心态,农业的停滞乃至萎缩将难以避免。

3、质疑

(1)小城镇建设的最终途径是工业还是农业?以华西村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地区的小城镇建设,其无论是城镇建设、GDP创造值、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福利保障都堪称我国城镇的前列。然而,这些城镇的建设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大都靠乡镇、民营或私营企业发展加工业、服务业、轻工业等起家,而看不到一丝农业为主流的影子。试想,假如我国在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都以此为标准来发展小城镇,逐步把农业“副业化”,那么若干年后,岂不说生态环境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就是我们的基本生活保障——粮食问题都无从解决。故本文认为,在小城镇建设中首先应当考虑的是如何发展农业生产,怎样尽量向农业现代化靠拢,以“农”字当头,以农产品深加工以及相关产业为契机,来建设小城镇。

(2)小城镇的建设是否以取消城、乡“二元结构”为目标?对于小城镇建设的最终目标,本文认为,以大城市为蓝本没有必要。当今社会,人们除了追求大城市的繁华与时代感,更追求一种恬静与自我发展。小城镇建设,当务之急更应从本身的优势出发,利用其天然资源而建成一所现代小康城。另一方面,许多学者建议“取消户籍制度,使城市与农村居民身份平等”,其实,只要是小城镇建设真正实现了,农村真正发展了,农村居民的身份地位自然而然的就提高了。如今城市就业压力大,工人不在是“铁饭碗族”。按许多人的说法,工人的生活还不如农民有保障,应为农民还留有最基本的“根”——土地。“土地现在多金贵啊”、“当农民也没什么不好”,这也能反映出一部分农村人的心声。此外,若真正追求城、乡居民的身份平等,那么手中有土地的农民和“一无所有”的工人本身就是有差别的。与其喊出口号“取消户籍制度”,不如想些更可行的办法,让小城镇发展起来,使农民获得真正实惠的利益,消除城、乡之间的差距。

【参考文献】

[1] 毛锋、张安地:“三元结构”发展模式与小城镇建设[J].经济经纬,2007(5).

[2] 温铁军、徐雪:走好城市化的道路[J].财经专题,2000(5).

[3] 王志强:小城镇发展研究[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4] 陶永强: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小城镇建设[M].新华出版社,2007.

[5] 袁中金:中国小城镇发展线路[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李晓霞

三农问题的基本矛盾研究论文 篇2:

基于三农视角对黑龙江省农村公路发展的思考

摘要: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三农问题的解决显得尤为艰巨。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问题不仅关系到中国农村的发展,而且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农村公路是与三农关系最为直接的基础设施之一,对于农业实现产业化、农村实现现代化、农民实现增收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主要研究农村公路的发展对黑龙江省三农问题解决的作用和影响。

关键词:农村公路;三农问题;黑龙江

引言

三农问题的提出过程由来已久。温铁军教授(1995)提出用“三农问题”取代“农业问题”,1996年发表的《制约三农问题的两个基本矛盾》一文中首次对 三农这一概念及其内涵进行了全面阐述。进入新世纪,李昌平写给朱镕基总理的一封信引起了政府、社会的极大关注。著名农业经济问题专家林毅夫(2006)指出,三农问题事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2004—2010年连续七个中央一号文件,对三农问题寄予高度关注,反复强调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路是农村地区最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之一,它的建设集中体现了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农村公路,在经济学意义上属于以政府投入为主的非经营性项目,终极目标是为了实现效率和公平。农村公路的建设与发展事关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对促进农村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陶峰、王俊建,2006)。马书红、周伟(2007)认为,农村公路作为农村地区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在解决农民出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时期,农村公路的建设和发展对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影响不容忽视。

一、农村公路发展与三农的关系

新时期,农村公路的建设和发展不单单是为了改变“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落后路面状况,而是肩负着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重大责任。下面笔者将从农村公路发展与三农关系入手,进行系统分析。

1.农村公路发展与农业的关系。农村公路的建设和发展是农业走向产业化、实现现代化经营的前提。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化首先要有便捷的交通做基础,而农村公路是农村与外界联接的最重要的交通方式,由此可见农村公路的发展水平是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瓶颈。

在19世纪20年代,屠能的农业区位论把交通运输作为一个重要因素来系统研究农业生产力的空间布局状况。屠能通过一系列假定得出这样的结论:为获取最大利润,全国各地的农业经营就取决于离中心城市的距离而决定的运费。于是,就以中心城市为中心,由近及远形成一系列的同心圆,构成了该国的农业布局。该理论把农业看成一个产业进行经营。当前农村公路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简要概括:一是农村公路的发展能够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为第二、三产业的提升创造条件。二是农村公路的发展给更多的农民创造了外出机会,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速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村土地向集中化、规模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使农业生产更加趋于合理。

2.农村公路发展与农村的关系。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公路的发展有了更高、更远的要求。农村公路的建设和发展从内部来讲最直接受益者是生活在该区域的农民,通过农村公路的建设可达到改变该区域村容村貌的效果;从外部来看农村公路的建设加强了农村与外界的联系,加快城镇化的进程,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改变。另外,伴随着金融危机的发生,农村公路的建设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开拓农村市场、刺激农村消费、拉动内需的责任。继而,无论从农村内部发展、外部需求或国家战略高度来讲,加快农村公路的建设和发展都是现实所需。

3.农村公路发展与农民的关系。“如果村村通路,那么农村就可以和市场连接起来,农民就可以进人到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根据乐观估计,到2020年中国城市人口最多占60%,还有40%的人口(近6亿人)生活在农村,如基础设施不改善,这6亿人的生活水平仍“跟非洲一样”。为此,农村公路作为农村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它的发展和完善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提升、生活方式及消费方式的改变密切相关。同时,农村公路的建设和发展还是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以人为本,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近年来国家制定和实施惠农支农政策所遵循的一项原则,农村公路建设和发展的着眼点也越来越多的落在维护农民利益上。

二、黑龙江省农村公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黑龙江省农村公路发展现状

根据交通部综合规划司对农村公路的界定,农村公路主要是由:县道、乡道、专用公路(指起通达作用的公路)、村道所组成。“十一五”期间黑龙江省农村公路建设成效显著,在投资规模、建设规模、通畅率上都实现了突破。2006—2008年全省农村公路投资规模从73亿提升到107亿;在全省公路建设三年决战期间(2007年初至2009年末),全省农村公路共完成建设里程66 899公里,年均建设里程在2万公里以上;按照通水泥(沥青)公路的标准,乡镇通畅率从2006年的80%提升到2009年的94.3%,而行政村的通畅率提升幅度更高,从2006年的36.1%提升到2009年的90.4%。到2010年底,全省931个乡(镇)中有894个乡镇实现公路通畅,通畅率为96%;在9 121个行政村中有8 821个行政村实现公路通畅,通畅率为96.8%。① 以上数据充分说明,“十一五”期间黑龙江省农村公路在建设规模、建设速度和发展水平上均有较大提高,为实现黑龙江省农村公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但同时也应看到黑龙江省农村公路的发展与发达省份还存在一定差距,发展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

(二)黑龙江省农村公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路面等级低。黑龙江省农村公路路面等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路面技术等级和路面类型。从笔者搜集的数据资料可知,尽管2005—2008年黑龙江省农村公路的建设规模和建设速度在不断增加,但农村公路的路面等级与技术等级仍然偏低。截至2008年,黑龙江省县级公路还存在34.063公里等外路和26.832公里无路面公路;乡级公路的等外路公路数为10060.088公里和9 328.875无路面公路。由此可见,农村公路路面的技术等级与类型是制约黑龙江省农村交通和客运发展的重要因素,是黑龙江省农村公路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2.农村公路客运基础设施不健全。农村公路客运基础设施包括:客运站(场)、候车亭、招呼站、路标指示牌等。目前,黑龙江部分市县的农村公路客运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公路的发展不协调,这一因素严重影响到农村公路作用的发挥。经何英(2010)测算,佳木斯市农村客运基础设施与农村公路协调能力为中等水平,农村公路建设速度远远超出农村客运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滞后的客运基础设施不能适应新的时代的发展,也不能广泛地发挥公路运输的作用。笔者调查资料也显示,截至2010年底,黑龙江省建成和运营的客运站559个,②按照一个乡镇一个客运站的标准,全省931个乡镇中还有372个乡镇没有客运站。

三、加快黑龙江省农村公路发展的建议

1.提升农村公路技术等级与路面质量。从县乡农村公路建设等级和路面分布类型来看,黑龙江省农村公路中还存在大量的等外公路和无路面公路,而农村公路技术等级与路面等级直接影响农村公路作用的发挥。为此在农村公路的建设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提升黑龙江省农村公路建设的技术等级和路面质量;在农村公路的管理和养护阶段,运用相应的法律措施如《黑龙江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及2011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黑龙江省农村公路条例》中的规定加强农村公路的管理和养护。与此同时还应借鉴发达省市农村公路建设的成功经验,坚持建设、养护、管理并重的原则,根据当地农村公路发展的实际来保证农村公路技术等级与路面质量,促使农村公路在改善农民出行,拉动城乡经济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及新农村建设中发挥自身的作用。

2.完善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要将农村公路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客运站场、简易站和招呼站)有机结合起来。与此同时,要抓好农村客运枢纽站、普通乡镇客运站、候车亭和招呼站四级站场体系建设,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本地区的农村客运站场建设规划和建设标准,努力实现农村公路和农村公路基础设施的同步规划,合理布局农村客运站场。根据当地实际,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和建设资金,将目前还没有建设乡镇客运站的372个乡镇,每个乡镇建设一个简易客运站场,将乡镇下属的行政村建设一个候车亭或招呼站,既而为通畅工程的实现奠定基础,减少或避免“通路不通车”现象的发生,来推进黑龙江省农村公路建设。

参考文献:

[1]吴敬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三农问题[J].宏观经济研究,2002,(6).

[2]曼昆.经济学原理:第3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林毅夫.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J].世纪桥,2006,(4).

[4]何英,郑大光,郭翔宇.农村客运基础设施与农村公路协调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以佳木斯市抚远县为例[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5]李盛霖.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面完成“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任务 ——在全国农村路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www.moc.gov.cn,2010-12-04.

[6]张丹丹.农村公路对三农的影响机制及多重效应[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责任编辑 陈鹤]

作者:郑大光,李德丽

三农问题的基本矛盾研究论文 篇3:

乡村振兴战略下田园综合体建设路径研究

摘要: 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下应对“三农”问题的新战略,是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性必然选择。田园综合体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为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创新而提出的,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沿阵地和重要抓手,具有先进性、典型性、示范性意义。文章立足于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花香漓渚”田园综合体的建设,进行个案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田园综合体的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和进一步探讨,并得出田园综合体建设需要注重的几方面问题。

关键词: 乡村振兴;田园综合体;花香漓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兴旺,如何依托乡村资源挖掘乡村产业特色,促进乡村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带动乡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全面发展,是乡村振兴这一课题的重中之重。2017年2月5日,“田园综合体”作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亮点措施被写进当年中央一号文件,这不仅是中央在新形势下对农业农村发展做出的重大政策创新,也是赋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更是搭建乡村三次产业融合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平台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推手。2017年7月,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花香漓渚”田园综合体项目顺利通过财政部申报答辩,成为全国首批15个国家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之一,作为具有丰厚历史底蕴及山水资源和经济基础的绍兴立足于已有的美丽乡村建设基础,积极投入田园综合体的创建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乡村振兴:新时代下“三农”问题的新思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改革的首要问题,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温铁军于1996年首次提出“三农”问题,并认为制约 “三农问题”的矛盾主要在于人地关系的高度紧张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制约。[1]12纵观改革开放40年来的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的“美丽乡村”建设目标,再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包含“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标的“乡村振兴”战略,一系列针对“三农”问题的改革举措使得我国农村农业发展的实践基础越来越丰厚,学术界对城乡关系、“三农”问题的认识也愈加成熟。由于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体制结构导致不少人对中国农村存在着巨大的偏见,认为农耕文明所代表的是落后的生产方式、生活观念,建设农村、改造农村的目标也是把乡村建设成城市。[2]110习近平总书记曾经以“乡愁”一词表述了乡村建设的意义和旨归,认为新农村建设一定要符合农村实际,符合自然规律以及天人合一的思想,要让居住在这里的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变化,乡村振兴战略正是着眼于时代发展的主要矛盾而做出的新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①乡村振兴以“乡村”替代“农村”,是站在更高更长远的层次上把乡村视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和文化单元,而非城市的依附品和城市发展的供给方,以新型农业化的路子实现乡村的品质发展、融合发展、全面发展,其中强调的不仅是乡村的产业、经济的振兴,更着眼于乡村生态、社会治理、传统文化等乡村精神内核的振兴。

二、田园综合体: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沿阵地

2017年2月5日,“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新型产业发展的亮点被写进当年中央一号文件,“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②。田园综合体作为中央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探索上的一大创新,一方面,基于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更为综合性、创新形式的抓手,通过试点建设并得以推广,有利于对乡村建设开拓更广泛的思路;另一方面,基层田园综合体建设实践近几年悄然兴起,也反映出基层发展实际的需求。

首先,笔者认为认识田园综合体需要把握它所包含的几个重要关键词:一是有条件,二是农民主体,三是产业融合。其中“有条件”是田园综合体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并不是每一个农村都适合搞田园综合体,它是需要较高条件和一定标准的,主要体现在乡村的功能定位准确、产业基础较好、生态环境良好、政策措施有力、运行管理顺畅等;“以农为本”是田园综合体的目标旨归,田园综合体的参与主体和受益主体必须是农民,搞乡村建设围绕农业的综合性开发、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农民的生活质量提升,最终带动乡村的全方位振兴;“产业融合”则属于田园综合体的内在要求,通过基础产业的延伸,带动配套产业、支持产业、衍生产业,实现产业链的再升级、再完善,充分发挥产业价值的乘数效应。

其次,田园综合体模式的本质特点及最大优势就在于其“综合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产业融合:田园综合体首先是以现代农业、农村发展为基础,充分集聚农村分散的资源条件,将第一产业(农、林、牧、渔)、第二产业(特色手工业、环保产业)和第三产业(旅游业、体验、文创、休闲、康养等)充分融合,实现现有产业和发展载体的升级换代。(2)城乡融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城镇化必须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城市工作必须同‘三农’工作一起推动”,因此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是城乡一体化的重中之重。田园综合体并非追求原始的复古,而是在保留原生态乡村风貌的基础上实现基础设施、民生保障及基层治理方式的现代化提升,最终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共享经济体,新型社区、产业平台、新生活方式中心、商旅景区四位一体的美丽乡村综合体。[3]92 (3)“三生”融合:田园综合体是生产、生活、生态的同步提升和全面改善的重要平台。通过发展高端農业、有机农业提高农业产值,融合“农业+旅游”“农业+休闲养生”“农业+文创”“农业+教育”等综合农业开发,发展农业新业态,以提升农业生产活力、农民生活水平、农村生态面貌,使乡村成为农民、创业者、体验者共建共享的理想家园。

三、“花香漓渚”田园综合体建设的案例研究

(一)“花香漓渚”田园综合体试点的创建条件

“花香漓渚”作为全国首批15个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之一,具有良好的建设条件。第一,自然禀赋优越。漓渚镇因有漓水渚山,故名漓渚,是著名的中国花木之乡,素有“国兰祖地”“春兰故乡”的美誉;同时,该镇距离杭州市33千米、距萧山国际机场仅20千米、距上海185千米的地理位置,区域位置优势明显。第二,核心产业突出。花木(兰花)经济的核心产业优势明显,尤其是花木经济作为绿色农业的属性,能够较好地与农业观光、文创经济、高端研发、体验游园等结合,利于基础产业的再延伸。第三,基层治理水平较高。柯桥区多年来坚持“抓党建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党建”的理念,通过基层党建责任清单化、工作标准化、管理项目化、推进有形化,不断完善基层治理,使得漓渚镇在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时具有良好的组织动员能力。第四,美丽乡村建设基础扎实。近年来,柯桥区致力于打造经济发达地区“美丽乡村升级版”,充分发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引领力、凝聚力和推动力;尤其是2017年9月绍兴市全面开展“五星达标、3A争创”工作,坚持以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打造和谐、富裕、美丽、文明的美丽乡村升级版,已取得明显成效。

(二)“花香漓渚”田园综合体试点的建设路径和具体做法

1.立足乡村振兴,加强统筹谋划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在试点申报成功后,柯桥区迅速成立“花香漓渚”田园综合体建设领导小组,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副区长任副组长,加强田园综合体试点工作统筹指挥。二是强化规划引领。邀请省级规划专家参与项目规划,高起点编制田园综合体试点方案和花市建设规划、花木为主的农业产业规划、路网交通规划和旅游发展规划。三是突出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漓渚镇支柱产业花木(兰花)经济,通过打造千亩花市、千亩花田、千亩花苑,做大做强产业优势。四是注重统筹发展。全面推进以花溪老街为重点的集镇改造、以“花香漓渚”为主题的田园综合体试点、以花满棠棣为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三位一体”的城乡统筹发展。

2.围绕产业兴旺,加快项目推进

围绕生产体系,漓渚镇开展了土地流转、兰花产业基础设施提升、兰花种苗选育项目。围绕产业体系,通过打造棠棣村3A级景区,实施精品民宿改造提升等工程,改建提升农旅融合的基础设施,达成产业链的延伸。围绕经营体系,主要对经营场所、花木展示、展销交易市场进行改建提升,完善花木综合交易集散配套设施建设;围绕生态体系,主要开展项目区土地流转后的土地质量提升工程;围绕服务体系,通过计划建设农耕博物馆、农业公共服务中心等设施强化田园综合体的农耕文化传播、现代农业公共服务等;围绕运行体系,主要通过成立绍兴柯桥花香漓渚田园综合体开发有限公司,以镇、村两级集体为主体,控股综合体开发公司,引进区旅发集团、区供销社等社会资本,在确保综合体开发姓“公”的前提下,为村级集体和农民提供保障。

3.注重机制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1)强化产业支撑机制。建设以物流基地、苗木交易市场、盆景世界、鲜花市场、兰花展厅、配套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千亩综合性花市。以花木示范、五彩花海、休闲体验、艺术摄影为主要内容的千亩花田。以兰花培育、兰花展销、科普教育、休闲观光为主要内容的千亩花苑。通过三个千亩级项目建设,辅以3A级景区村创建、文旅产业引进、农业多业态发展等,推动以兰花为特色的花卉产业向农文旅“三位一体”的深度融合。(2)探索多元投入机制。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柯桥区政府承诺试点期间共安排38 7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引入社会资本22 600万元;引进公有制经营主体参与田园综合体开发,鼓励和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参与田园综合体开发建设,出台扶持优惠政策,实施漓渚“花商回归”计划。(3)加强主体培育。一方面,努力培育一批以花卉营销、园艺工程类龙头型营销大户或企业、培育一批以兰花种植为代表的现代设施农业经营主体;另一方面,鼓励引进一批以花海果园为主业的种植大户,进一步改善漓渚镇现有产业主体结构和规模。(4)强化科技创新支撑。柯桥区政府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杭电”)达成协同建设田园综合体协议,依据田园综合体在产业、资源、政策等优势与杭电在学科、人才、科技成果等综合优势,打造以智慧农业为核心的新型创新服务平台。(5)深化土地利用机制改革。实施以土地流转为主要形式的多种土地利用机制,在原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激发土地规模效应,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增加单位土地效益。由村集体集中流转收储用于千亩花市、千亩花田、千亩花苑三个项目建设。(6)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完善配套建设,特别是在物流、互联网+、价格形成机制、植物检验检疫、农业技术推广等方面进一步提供和丰富公共服务产品。(7)完善基层治理。通过“五星达标、3A争创”工作,在村级开展A级景区村庄创建,全面开展以党建为引领的,富裕、美丽、和谐、文明村庄建设。

四、产业先行带动融合发展的漓渚模式带来的启示

(一)注重民间参与,激发主体活力

强大的产业规模必然催生大量的产业人才和产业资本。在田园综合体“政府+市场+社会”的三方主体中,市场与社会具有较强的参与能力和较大的参与空间,但这需要政府具有较好的引导能力和组织能力。一方面,通过号召一部分龙头企业先行转变经营模式、承接优质项目、带头转型升级,继而带动民间资本广泛参与,激活产业内生动力;另一方面,民间产业群体多分散于全国各地且经营模式相对单一,同时市场逐利性驱使更多经营户选择投入小、见效快的简单经营,而田园综合体投入较大且收益期长,难以立竿見影,因此对民间资本的吸引力有限。假若在政府引导效应不佳时,民间容易产生与政府政策相左的对抗性意见和力量,因此,在具体组织过程中需要政府科学规划、审慎开发,充分听取各方意见,民主决策,充分调动起本土民间力量的参与。

(二)注重产业升级,发展现代农业

以产业先行打造田园综合体固然有着坚实的经济基础,但其潜在的影响是,一方面可能形成产业发展路径依赖,造成传统产业升级及高端产业开发延伸受阻。笔者在调研中发现漓渚花木小镇多数以种植、销售花木的农户不愿投入过多的人力、财力搞创新,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也不全面,对新兴产业领域的探索积极性不够高。在这一情况下,要实现“农业+N”的再升级,势必需要政府推动,号召龙头企业率先作为,依托专业农村合作社平台加以宣传和推广,制定更多鼓励性政策积极吸纳产业人才参与开发,通过个别项目做强做大,吸引社会关注,增强产业发展活力。另一潜在的影响是地方过度依赖原有产业基础,忽视生产、生活与生态的融合。就漓渚花木小镇来讲,生态与生产的融合具有天然一体性,花木本身的观赏价值、环保价值具有其他产业不可替代的优势;同时在发展农旅结合上也具有独特的天然优势。因此,田园综合体在开发建设时必须要把优质、绿色、环保型产业的发展放在首位,通过市场引导、政策引导逐渐淘汰或剔除污染较大的产业项目,通过现代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着重探索循环农业、绿色农业项目的落地实施;同时,强化农业生产与田园生活的统一和谐,注重田园、家园综合建设,注重现代技术与东方文化相结合的生活理念的培育,加强基础生活设施的改善。

(三)注重城乡互动,促进融合发展

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评审专家张成源认为,“田园综合体要符合诗意栖居地的定位,要能够激活乡村价值和归属感,同时要具备休闲度假的功能。”[4]这就从内涵上阐释了田园综合体不仅仅是乡村发展的单向度工程,而是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先行者与引领者。它的产业发展是以更开放的姿态积极走向城市,迎接城市,而不是仅自娱自乐的小打小闹。“花香漓渚”田园综合体一方面积极探索建立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另一方面依托现有环境资源、社会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一年一度的兰花展、山地自行车比赛、各类主题书法展、乡村摄影展等,不仅给宁静的乡村带来了新活力,也满足了城市群体对田园风光的需求,强化两者间的互动互通。因此各地在创建田园综合体时的站位一定要超越乡村,从城乡融合发展的角度考量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从体制机制及资源利用上打通城乡壁垒,在坚持产业特色的基础上做好乡村旅游建设,以城市活力盘活乡村资源,使田园综合体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标杆。

五、田园综合体的建设路径探讨:精准施策与制度供给

(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避免同质化雷同发展

中国幅员辽阔,乡村更是千差万别。田园綜合体的建设一定要立足当地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在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尊重当地民俗的前提下,对当地农村的资源条件和乡村传统文化等进行充分调研考察和系统梳理,并综合利用。在产业发展上,避免跟风模仿、雷同发展,应根据独特优势选择优势产业,结合现代农旅一体发展,扬长补短。在规划上,地方政府需高瞻远瞩,站在城乡融合发展的角度对田园综合体的建设目标和功能进行科学、准确定位;重点抓好农业产业区、生活居住区、文化景观区、休闲聚集区、综合服务区等五大功能区和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生态体系、服务体系、运行体系等六大支撑体系,[5]47把农业园区规划、城镇建设规划和旅游规划结合起来对城乡空间进行综合性科学统筹规划,突出规划的前瞻性和协调性,既要坚持创新、又要延续文化根脉,实现个性化发展。

(二)改革制度、创新发展,破除资源流通壁垒

笔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不少田园综合体所在的各村村干部反映,在项目落地方面,有意向的不少、有规划的不少,但政策无法提供有效供给,导致项目落地困难,综合体建设滞缓。田园综合体作为国家试点,必然需要政府大胆创新、科学谋局,尤其在制度上,政府要为现代新型农业的开发和运作提供必要且合理的制度,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尤其是土地方面,通过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等一系列制度改革加快农村闲置土地最大化利用,在保证耕地红线不被突破的前提下,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配置农业用地、建设用地指标,为盘活农村闲置资产、土地及其他资源带来新的运行机制注入新的活力。笔者认为,不能流转的土地就无法实现让其合理、充分发挥价值,三次产业深度融合也将是空谈。作为试点建设的田园综合体在建设过程中,必然要做一些创新、做一些尝试、做一些改革,若在制度上一味按部就班则无法引领城乡融合的新型发展;同时,各地领导干部在改革创新上要敢作为、敢担当,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奉献精神和“钉钉子”的实干精神,如此才能从实际出发,逐步破除城乡资源在流通领域的壁垒。

(三)以农为本、为民谋利,建立各方共建共享机制

目前,我国的田园综合体多以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民众参与的方式进行,然而往往会强化政府主导,忽略民众参与,这就导致政府“剃头担子一头热”,忙里忙外风风火火劳心劳力,而老百姓却浑然不知,也不理解政府所做为何,参与度不高自然无法积极投入其中。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要建设成为具有示范意义 “人人可以诗意栖居的田园”,必须要把农字摆在首位,以农为本、为民谋利;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把农民的利益放在乡村建设的第一位,警惕社会过剩资本借机与民争利,坚决拒绝面子工程。在项目开发上,既要合理引入社会资本又要注重对农民利益的保护,对较为成熟的农旅项目,可通过农村集体资产入股强化村民参与,实现村民生产生活一体化。在重要项目引入上,要实现充分的民众参与和民主自治,通过村党员大会、村民大会共商共议有关事项,做到各项工作透明、公开。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强化对乡村社会组织的建设及管理,尤其要对于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等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加以扶持和引导,注重民众自治组织的培育,提高基层自治及发展能力。

(四)重视人才、盘活人才,制定引才育才常态机制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人才。田园综合体的建设,人才保障同样重要。因此,地方政府务必加强田园综合体的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引入高端产业技术人才,挖掘本土“田专家”“农艺师”等实践人才,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人才队伍,打造一支三农服务型人才队伍,多维度提供田园综合体人才保障。一是强化基层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干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组织、动员、宣传、规划方面献言献策;积极发挥基层普通党员在群众中的积极影响力、号召力,通过服务广大基层群众,以党建引领乡村富裕、乡风文明、乡村美丽、社会和谐。二是建立人才保护、培育机制,对本土传统产业人才进行保护,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延续本地特色文化及独特产业;同时,通过田园综合体的配套设施,如乡村振兴讲习所、实践基地等加强相关产业人才培育机制建设,对接高校、研究院、培训学校等,邀请相关专家、技术达人、创业先锋现场培训讲解,积极培育一支懂现代农业、爱乡村事业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三是制定人才引进政策,制定相关政策并积极宣传吸引有志于农村开发且有意向成为新型农民的人回归乡村、扎根乡村,尤其是对于产业延伸具有推动作用的高技术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文创型人才,地方政府可每年有针对性地制订较为完善的田园综合体建设人才计划、出台相应的鼓励优惠政策,制定专门的人才引进指标,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引进各界人士参与田园综合体建设,共建田园诗意乡村,共享田园发展福利。

注释:

①引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人民日报,2018-02-05(1)。

②引自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2016年12月31日。

参考文献:

[1]温铁军.“三农问题”的症结在于两个基本矛盾[J].群言,2002(6).

[2]刘忱.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文化复兴[J].中国领导科学,2018(2).

[3]李青海.田园综合体建设的路径选择[J].经济论坛,2017(9).

[4]秦汉川.“田园综合体”模式:乡村振兴的可操作样本[N].中国建设报,2019-01-24.

[5]伍应德,陈建强. 加快推进六盘水市田园综合体建设的思考[J].现代化农业,2017(12).

作者:毛睿佳

上一篇:港口装卸与搬运课程设计论文下一篇:手机图标设计与标志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