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的权利限制论文

2022-04-15

摘要:知识产权制度在赋予权利人专有的知识产权的同时,也对该权利给予相应的限制,这种限制一般只限于财产权,并且具有有限性和法定特征。对知识产权予以限制,体现了知识产品权益分配的公平正义观,体现了知识产品的社会属性,体现了知识产权人的社会责任,协调与平衡了知识产权人的专有权利与公众对知识和信息的利用需求。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知识产权的权利限制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知识产权的权利限制论文 篇1:

知识产权中的权利限制

摘要:学术界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研究不断深入,而对于知识产权的限制以及相关的反垄断问题的系统研究却相对欠缺。在此笔者尝试就知识产权权利限制的分类和调整知识产权权利限制的利益衡平原则作简要分析论述。研究知识产权权利限制的目的旨在寻求垄断与限制间的平衡点。完善知识产权和反垄断法的立法,使其在符合宪法、民法的原则的前提下适应不断更新的知识和科学技术的保护,是实现利益兼顾之衡平原则,建立知识产权权利合法、合理运行的法律框架与运行机制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知识产权;权利限制;运行机制;利益衡平

虽然法律本身不能直接带来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但完善的法律可以创建出科学、合理、高效的制度作为科技进步的孵化器。 知识、法律、经济三者有机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刺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因此,完善知识产权和反垄断法的立法,使其在符合宪法、民法的原则的前提下适应不断更新的知识和科学技术的保护,是实现利益兼顾之衡平原则的重要途径。

一、遵循民法基本原则,制定知识产权的原则框架

知识产权的私权性决定了其必须受到民法基本原则的限制,在民法的框架体制内运行。民法中的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原则、权利滥用、禁止等原则的效力贯穿所有的民事活动中,包括行使知识产权的行为都不得违反这些原则。而同时因知识产权的自身特点需要建立一套适应其遵循、促进其发展的特殊原则。

利益衡平原则:以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和文化技术的传播,有利于技术知识的产生者与使用者的互利,并达到权利和义务的平衡为宗旨的利益衡平原则 ;

合理使用原则:在部门法的规定范围内善意行使知识产权,不得滥用其既得权利的合理使用原则;

动态分析原则:部门法没有涉及到的各类型权利间的冲突解决以原则上保护在先权利,并根据实际情况考虑的动态分析原则;

适用性原则:以利益衡平原则为基础,知识产权权利保护期限的设定需突出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原则 ;这些原则都可明确成文,从而使知识产权制度更具弹性和适用性。

二、增强法律的现代化,不断更新完善专门法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很多新生事物涌入了知识产权领域。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商标、专利和版权外,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生物技术、网络域名、商业方法、集成电路、数据库、传统知识、遗传资源、民间文学等词语不断丰富知识产权的客体与对象 。知识产权的各专门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知识产权保护的难点之一就在于及时准确地确定和扩大权利的客体与范围,知识产权应有足够的适用的具体规范以供选择。我国的知识产权法起步晚,技术力量弱,因此各法律专门委员会应加强包括法律人员、科技专家以及贸易专家的队伍建设,借鉴他国的成功经验,更新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专门法,明确法律规范,增加法律的确定性。

明确法律概念。对于存在一定共性但个性差异较大的情况,我们可以倚仗原则性的条款加以包含,但出现在专门法中的条款应该是具体解决个体权利保护的依据,因此需要明确法律概念,以避免可能因含义模糊所产生的歧异,造成权利人与潜在权利人的不必要的智力与财富的耗费,减少社会资源总体的浪费。

增加保护客体。传统意义上的如作品角色名称,作品名称;新生的如域名、基因等遗传资源信息、民间文学、商业方法、传统知识等都应该列入知识产权的保护客体,给予合理的保护 。

制定较高层次的专门的软件及数据库保护法。在遵循宪法、民法及知识产权法特别原则的基础上对各类知识产权的权利范围加以合理限制,最大程度避免可能引起的权利间的冲突。从促进文化科技传播、造福人类角度考虑,最大程度的产生社会利益应该是解决软件的著作权与专利权之争的切入口,借鉴二者的优势制定较高层次专门的软件及数据库保护法规。

三、以健全的反垄断法规范知识产权权利的行使

知识产权的公益性又需要法律的调整,我国目前正着手制定第一部反垄断法,现行的相关法律是1993年制定的《反不正当竞争法》, 它虽然对设计知识产权的垄断或限制竞争行为作了一些直接或间接的规定,但这些规定与实际情况有较大脱节,而且极为散乱、不明确,缺少可操作性,因此迄待专门的反垄断法的出台。

第一,反垄断法应侧重于对垄断行为的规制。建立统一体系,以原则性条款与列举形式明确反垄断法规范的垄断行为 。

第二,对某些性质模糊,难以确定是否构成垄断的行为,必须在慎重考虑企业的行为意图、行为方式以及行为后果等因素后,综合其合理性加以判断。

第三,利益权衡上侧重于对社会主体利益的长远性、全局性保护。一般说来,当权利人在行使知识产权超出法定范围,与反垄断法通过保护竟争所要实现的社会整体目标相冲突时,反垄断法便优先适用,以对知识产权的行使行为加以必要的限制,在保护这种权利的同时,防止和控制其被滥用,从而弥补传统民商法调整的缺陷,以不断解决个体的营利性和社会公益性的矛盾,调控和促进社会经济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

四、正确处理知识产权国家保护与国际公约遵守间的关系

科技的进步一旦离开国际社会的合作将难以实现。国际公约向发展中的国家开启了了解高新技术和与世界手牵手的机会,但同时也将超前的不适应发展中国家国情的规则一并塞到他们的手中。因此,为维护国家利益,作为发展中国家一员的中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性地加入一些国际公约,或提出保留条款。对此也有相应之规定:“关于行使与贸易有关知识产权的有效和适用的办法,同时考虑到各国法律体制的差别”;“承认最不发达国家在其国内实施法律及其细则方面享受最大程度灵活性的特殊需要,以便使它们能够建立一个坚实和有效的技术基础”。因此,对于某些权利的保护,我们也可以不同于某些发达国家的高度保护主义,而是在有利我国知识技术发展的前提下,采用较低水平的保护。

总之,限制权利的目的不在于取消权利,而在于实现权利;不在于消减和缩小权利,而在于扩大权利,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在宪政模式和法治系统之内确定权利的合理边界。

作者单位:邯郸职业技术学院

(编辑 雨露)

参考文献:

[1]杨春福.权利法哲学研究导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4-6.

[2]梁慈星.民法总论[M].法律出版社,2003..7-8.

[3]程燎原,王人博.权利及其救济[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15-20.

[4]刘春田.中国知识产权评论[M].商务印书馆,2002.28-30.

[5]【日】富田彻男著,廖正衡译.市场竞争中的知识产权[M].商务印书馆,2002.48-50.

[6]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法和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90-92.

[7]王先林.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M].法律出版社,2001.40-42.

[8]吴汉东.知识产权法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50-52.

[9]郑成思.知识产权法[M].法律出版社,2003.48-50.

作者:陈艳峰

知识产权的权利限制论文 篇2:

知识产权权利限制的特征及其合理性探析

摘 要:知识产权制度在赋予权利人专有的知识产权的同时,也对该权利给予相应的限制,这种限制一般只限于财产权,并且具有有限性和法定特征。对知识产权予以限制,体现了知识产品权益分配的公平正义观,体现了知识产品的社会属性,体现了知识产权人的社会责任,协调与平衡了知识产权人的专有权利与公众对知识和信息的利用需求。

关键词:知识产权;权利限制;公平正义;利益平衡

作者:杨利华

知识产权的权利限制论文 篇3:

专利权限制的法律体系重构

摘要:专利权具有天然的扩张性,专利法因此构建了复杂而系统的权利限制制度。专利权的扩张始于权利界定,其特殊的权利表达和确认制度,都离不开限制。面对迅速扩张的专利权,有必要拓宽视野,建立更为完整的专利权限制体系。

关键词:专利权;扩张;限制;限制体系

一、引言

专利制度自1624年建立以来,在传统的民事法律制度外创设了新的私权——专利权。从专利制度建立到今天虽不足四百年,与其他民事权利相比,专利可谓新生事物,然而,其发展变化却极为迅速,尤其是专利权的扩张。

专利权在一定条件下适度扩张是合理的,例如适应新技术发展而允许对与硬件结合的软件进行专利保护。而专利权的不适当扩张,必然损害公众的利益,甚至背离法律保护的目标,日益扩张的专利权保护已经侵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基本人权并影响到其发展权。专利制度在超过最优点之外进行扩张所带来的危险,与该制度随着复制成本的持续下降而面临被毁灭的危险是一样大的。AIDS药物专利之争,“达菲”专利许可问题,引发了专利权与公众的健康权孰轻孰重的争论;6C联盟对国内企业强行收取DVD专利费事件,让我们看到了专利权的“威力”;“问题专利”现象提醒我们注意专利法自身存在的制度缺陷。“任何权利,惟于合法限制之范围内,有其存在。”人类财产制度的历史显示,对私人所有权的限制自所有权诞生那天起就存在。因为个人是生活在社会共同体中的,共同体的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赋予个人对财产所有权是为了更有效地利用财产,因而有利于整个社会。专利权作为私权利当然也应受到法律的限制已经成为公识。

与传统民事法律相比,专利法本身已构建了较为体系化的权利限制制度,现有研究基本上立足于对专利权权利行使的限制问题,多关注于如何利用和完善权利行使限制制度以限制专利权的扩张。然而,面对迅速扩张的专利权,这种狭义的专利权限制制度似乎难以发挥有效的限制作用。有必要拓宽视野,建立更宽阔的专利权限制观,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完整的专利权法律限制体系。

二、两种不同的专利权利限制体系观

大约一、二百年前,在有影响的法、德民法形成时,较强调对财产权(或物权)的权利保护,而不强调或忽视对这类“绝对权”、“对世权”的权利限制。故在这些民法典中“权利限制”条款虽然存在,但是其存在方式是散乱的,其表述方式是不合逻辑的。一、二百年前产生的各类民法典及随后产生的民法典,至今没有在财产篇或者物权篇中将权利限制系统化,而现代国际上发展起来的知识产权制度,则更多地重视了权利限制并且已经日渐系统化。以我国知识产权法为例《专利法》第48条到51条、第63条均属较成体系的权利限制条款。并且这些权利限制制度已经非常细化和系统化了,知识产权法律在历经曲折之后,形成了完善的“权利限制”体系。专利法中的权利限制不仅是目前所有立法中内容最多、规定最为复杂的,而且已制度化、体系化。

1.狭义专利权限制体系:关注权利行使限制

现有专利权权利限制研究多关注于对专利权行使的限制研究,有观点认为:“权利限制”,就其本质讲,指的是有的行为本来应属侵犯了他人的权利,但由于法律把这部分行为作为侵权的“例外”,从而不再属于侵权。因此,有些国家的法律中,把“权利限制”称为“专有权所控制的行为之例外”。虽然有观点认为知识产权的权利限制可以分为广义的限制和狭义的限制:(1)基于权利本身的“静”的限制,主要是知识产权的权利保护范围及排除范围(客体)的划定;(2)基于权利的行使与利用的限制,这是限制“动”的表现。狭义的限制则仅指“动”的限制,既基于权利的行使与利用的限制……但仍指出,严格意义上,知识产权的权利限制主要指狭义上的限制,即只对在一定时间与地域内所获得的知识产权的权利人在行使与利用知识产权方面所进行的限制。基于这种认识,现有研究一般认为专利法中规定的限制制度包括以下两类:(1)“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行为”或“侵权例外”,用于调整专利权人与专利技术使用者之间关系的限制,限制专利权的不当行使,避免妨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一般包括:专利权用尽后的使用或销售、先用权人的实施行为、运输工具临时过境的使用、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的使用、个人非营利的使用。(2)“强制许可”,用于调整专利权人与社会整体利益的限制,以防止专利权人滥用专利权利。

2.广义专利权限制体系:包含权利界定和权利行使

笔者认为,专利法中的权利限制体系不应局限于权利行使,还应包括权利界定,这样可以从专利制度的整体出发,揭示权利限制制度的内涵,整合专利权利限制制度,充分发挥这一制度的功能和作用。其原因在于:

(1)特殊的权利界定制度:界定权利与限制权利同步进行

一般而言,有形财产由于具有物质存在和稳定的客观外化的个性,使得权利界定既方便易行又清楚明确。为创设物权只需将财产特定化,并确定财产的管理者即可,“法律只要确认财产在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过程中的私有权,权利人不需要任何手续而自动取得财产的私有权。”因此在获权阶段一般并不会出现权利界定的扩张问题,有形财产可以不关心权利界定中的权利限制问题。而无形的专利权却与此不同,由于发明无特定的物理形态,不占有特定的空间,使得人们无法像对待有体物那样,借助或依赖物(物的物理特性或边界)的本身来对其加以确定。法律为界定发明设计专利的制度和工具:书面文件。

专利法首要的任务就是确定专利的排他性的范围之边界。必须竖起栅栏,以界定发明人获得垄断权利的范围。必须以简单的方法为发明人和公众提供清楚划定的受保护区域的起点和终点,如果不能勾画出发明,专利机制就无法为发明人对其发明提供有效的控制。任何一种财产不仅必须能够以一定的方式独立存在,还需能够通过这种存在呈现其与其他事物(特别是与同类其他事物间)的区别,否则人们无法准确判断该客观事物存在与否,也谈不上对其进行识别和权利界定。这就是所谓的财产的特定性或特定化。专利文件不仅以文字方式固化了发明创造,也为实现对发明进行特定化提供了条件和形式。而书面文件对发明创造的固化是通过文字描述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其实质就是通过文字限定发明创造与现有技术的联系和区别来定义发明。

在引入专利权利要求书机制前,确定发明范围的唯一方法是要求对发明进行描述,这个任务现在由专利权利要求书来完成。随着专利权利要求书机制的建立,书面描述法律发展成为限制向专利申请中增加新事物的一种方法。权利界定时的限制是起点上的限制,如果放弃或者不重视起点上的限制,等于敞开了专利权利扩张的大门,待到行使权利时再予限制,可能不仅为时已晚,还十分困难。因此,专利权的限

制应始于专利权的权利界定。专利从其起点——起草申请文件时,就迈开了权利扩张的脚步,在申请人与专利局之间为未来的专利权展开了权利扩张和限制的角力。

(2)专利审批程序与物权登记的不同:确认权利并限制权利而非仅仅表证权利

由于有形财产具有物理存在方式,可以占有,其权利可以通过占有来体现和实现。因此有形财产一般不需要经过法定审批程序来确认和表征其权利,法律赋予了占有财产的人直接表征物权的效力,即不仅仅推定占有人有权利,而且推定他有所有权。占有即推定为所有的公信力规则最初适用于一切有形财产,随着经济发展,交易领域和类型的扩大,一方面为了方便地产权的管理和征税并使不动产脱离政治或身份色彩成为纯民事权利,另一方面为了使得登记财产具有对抗世人的效力,便于世人了解谁是产权主体和财产情况,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确立了不动产登记制度,可以说,物权登记是保障交易安全和效率的重要手段,登记是物权之权利表征的另一种形式。

工业产权的登记与不动产的登记似乎存在不同,不动产的登记只是对既有占有或所有事实的登记与公开,而工业产权的登记有确认权利(是否合乎法定要件,可授予专有或专用权)、赋予权利和公开权利三种功能。严格而言,专利权的获得必须经过专利审查部门的审查,判断申请是否符合专利的授权条件,这一程序在物权登记中是没有的,完成这一程序所要解决的问题——对拟获得专利权的申请文件中所描述的技术方案进行分析、评价,以做出是否符合专利法规定的授权条件的结论,其实质是确认是否具有权利,而非仅仅表证权利的存在。

由于物权的权利确定较为简单容易,人们依据物的本身从表面或借助于技术手段就可既方便又准确无误且较为容易地就物权的边界做出判断并达成一致,因此为尊重民事主体的意思自治,法律没有必要为物权的权利确认规定审查制度。而且,物权的权利扩张一般发生于权利行使之时,从而引发争议,这时法院才会对争议之权利取得进行评价,由于这种评价相对比较简单,由法院在决定进行何种救济之前附带进行就可以了。而对于专利权,由于涉及复杂、繁多的技术问题以及高度复杂的专利法规则,普通社会公众甚至法院要进行这种评价难度都很大,因此需要借助专业的机构——专利局,在专利权产生的起点上就进行审查,而不是等到在专利权行使产生争议后再由法院来解决。专利审查的实质性问题之一就是以技术事实和专利法规则限制申请人可能的权利扩张。因此,审查程序中亦包含权利限制问题,这种限制在物质性财产中并不存在。

例如:一项发明要具有可专利性,其条件之一就是必须不是现有技术的一个显而易见的应用或者扩展。这个条件就阻止了在无谓损失和过度寻租将成为严重问题的情形中获得一个财产权。专利局通过审查,把试图将权利扩张到显而易见的应用或者扩展中去的申请驳回,实际就是对这种企图进行权利扩张的行为进行限制。

一般而言,物权只在权利行使时才有权利限制问题。与有形财产不同,无形的专利权基于其特殊的权利表达形式和权利界定与确认制度,专利权的限制与权利界定和确认同步产生,甚至互为条件,权利限制问题在权利表达与获得确认过程中不仅已经出现而且是极为重要的问题。不仅如此,技术进步的永续性、无限性导致可专利主题始终处于扩张之中。专利授权条件等随着技术进步,面临更复杂的问题,影响更为深远和广泛,如果专利权的限制制度不考虑专利权的限制有别与物权限制的特点,不顾及专利权的限制始于权利界定的事实,而照搬物权限制制度,只强调对权利行使的限制,那么这种专利权限制制度起码是不完整的,也无法实现对专利权的有效限制。

因此,本文认为,应当扩大权利限制的视野,将权利界定纳入限制体系之中,为充分发挥权利限制制度的功能和作用,必须从整体出发,挖掘权利限制制度的内涵,整合、重构专利权利限制制度。

三、专利权利限制体系的重构

在狭义专利权限制体系观之下,现有专利权权利限制研究必然将其权利限制体系的构成要素局限于以下范围:就主体要素而言,局限于专利权行使的主体——专利权人,以及对权利行使行为进行调整的主体——法院。就权利限制体系的结构和内容而言,局限于侵权的“例外”和强制许可等限制制度。

由于专利从其权利获得到权利行使的全过程中都存在扩张的条件和可能,因此,其权利限制制度应贯穿始终。基于广义专利权限制体系观,本文提出应重新构建完整的专利权利限制体系。

1.权利限制体系的主体

(1)申请人:专利权利限制的最初主体。

专利权人以及合法的权利使用人属于专利权利限制体系中的主体应无争议,可能存在不同意见的是申请人能否成为限制体系中的主体。可能会有人提出疑问,作为申请人,他只是提出了专利申请,尚未获得专利授权,因而还不是专利权人,怎么会有限制其权利的需要呢?

事实上,由于申请人在撰写申请文件时具有追求强专利的需求,申请人可能会利用将存在与发明人大脑之中的、或客观存在的技术方案向书面文字记载的技术方案转化的过程,撰写保护范围尽可能宽泛的权利要求,因此申请人为了能获得保护范围较宽的专利权,在起草专利申请文件时就已开始实施扩张行为。而且,申请人个人自己撰写的专利权利要求如果能够被授予,则该专利权利要求实际上就如同私人起草的确定该专利财产权利的法律。法律应对这种起草行为进行调整和限制,专利申请人应当是最初的被限制主体。因而,专利申请人也应纳入权利限制的主体之中。

(2)专利局:权利限制的执行者

作为专利法规定的专门审批机构,专利局代表国家承担着对专利申请是否符合专利法规定的授权条件的审查任务,是专利权的确认和授权机关。毫无疑问,专利局在专利权的确认和限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如有研究者指出,政府在知识财产上有着比在物质上更深的涉入,几乎所有可以为私人所有的物质财产都已经是有主的,政府不再从事分发土地财产的事务,所有涉及土地以及动产的交易都是私人性的,但在知识财产的情况下,政府仍然非常多地从事着给予专门授权的事务。专利局作为授权专利的专门机构在现代社会的重要地位已逐渐为人们所接受,然而,一个尚有争论的问题——作为专利审查授权机关,专利局的法律地位以及其审查授权行为的性质如何定位?这关系到法律如何设计专利权限制制度以及如何为专利局配置限制权和具体手段。

已有观点认为,专利局是具体权利的确权机关而不是一般的行政监管机关,专利审批授权是一种新型财产获得方式。还有观点认为,这种授权、注册等事务不属于行政授权或许可,而只是对民事权利的初步确认,这实际上是主张专利审查具有鉴别确认性质。总之,专利局对专利申请的审查涉及权利授权的实质性条件,需要判断申请是否符合专利的授权条件,其实质是确认是否具有权利,因此专利局充任了专利权这种新型财产权利的确认机构。而物权的登记只是

对已有占有或所有之事实的登记与公开,并不涉及能否授予财产权利的实质问题。因此,专利局是权利确认机关而非权利登记(证明)机关,与登记机关相比,负有更多的审查义务与职能。为完成权利鉴别、确认任务,并应对申请人可能的扩张行为,必须明确专利局作为权利限制的执行者之地位,专利局应具有限制专利权扩张的职能,并为专利局配置相应的法律制度。

(3)法院:现实世界动态平衡的调整者

专利权人行使权利产生争议形成诉讼后,法院作为争议的处理机关,必须运用法律规则合理地界定专利权的范围。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拒绝专利权人对其权利要求做扩张性解释,其实质就是限制专利权人的扩张行为。法院拥有的解释权利要求的权利,甚至就可以理解为对权利扩张进行限制的权利和手段。通过法院的合理界定,在权利人企图扩张权利与法院适当的对权利人的限制之间寻求平衡,可以说法院是实现专利权在现实世界的动态平衡的调整者。

司法救济原本是为了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利而设置的,然而,专利权人有可能不适当地行使权利,滥用法律赋予其的保护手段,或者在诉讼中利用权利要求解释中的空间,企图将自己的专利权扩张到权利之外去。而法院在审理专利侵权纠纷中,必须依法合理确定专利的保护范围,拒绝专利权人的权利扩张,因此,法院的司法审查也包含对权利的限制。

(4)反垄断机构:特殊情况下的权利扩张的规制者

由于专利被认为是合法的垄断,最初专利领域被排除了反垄断法适用的可能性。美国早期的观点认为,法院推定专利持有人有保留发明的权利,这就应该包括其指定其他人可以在哪些方面使用其发明的次要权利。在包含了捆绑行为的Henry v.A.B.Dick案的判决中,法院的逻辑暗示了对专利持有人违反反垄断法所提起的积极抗辩将归于失败。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对专利权扩张进行规制的立法采用了二元结构,既专利法和反垄断法共同加以规制。1988年修改的美国专利法针对搭售行为是否构成专利权滥用增设了反垄断规则的审查。可见,反垄断机构在限制专利权的扩张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对于一般性的专利权扩张,专利法本身可以加以调整。如果专利权人扩张其权利违反了反垄断法从而构成了垄断,则应当由反垄断法进行规制,因此,反垄断机构也是专利权的限制主体之一。

(5)立法机构:扩张与限制新的平衡规则构建者

立法机构在某种意义上看也应纳入专利权的限制主体。因为技术发展速度之快,特别是新兴技术领域的不断涌现,专利法在发明人与社会、公众之间构建的平衡不断被打破,因此专利立法机构应随时关注专利权扩张与限制之间的互动,及时调整法律以维持动态的平衡局面。美国国会正是通过及时行使立法权,通过制定《哈奇一韦克斯曼法》对专利法的修正:一方面给予药物专利权人专利保护期的补偿,另一方面又向仿制药物企业提供“安全港”条款,允许其在专利尚未到期前使用专利进行实验,既为原创药物企业提供有效的创新激励,又为仿制药物企业在专利期满前开始启动食品和药物监管部门(FDA)的检测提供安全港,从而扫除了及时向公众提供低价药物的法律障碍,以便专利期满后仿制药物可以及时推向市场,在扩张与限制之间寻求平衡与和谐。可见立法机构在法律规则层面上,通过对扩张与限制的积极协调,充当了新的动态平衡的规则构建者的重要角色。

2.权利限制体系的结构

(1)权利表达中的限制:文件规则

由于发明创造的无形性,使得人们无法以发明创造本身来体现其权利,法律创设了独特的权利表达方式——书面文件。书面描述要求申请人在专利说明中提供对于发明的描述以便告知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PHOSITA),在申请者递交申请的同时已经拥有了该项发明。书面描述的基本功能在于防止申请者将新事物加入到专利说明中去,或者换句话说,将保证专利所有权人的请求权限制在那些已经详细披露的申请范围以内。

申请人必须将客观存在的发明创造以文字表达方式转化为书面文件。而借助文字实现的书面描述与被描述对象之间不可能完全一致,正如布拉德·谢尔曼和莱昂内尔·本特利指出的,在书面文件和无体财产之间总是存在着一道间隙,为防止申请人利用这种间隙扩张其财产范围,法律为专利文件规定了许多严格的限制条件。专利法要求专利权人明确表述发明的特定目的或者用途,这些要求都限制了该财产的范围。通过对权利要求的起草方法施加更多的控制,以及通过对控制纸张的大小、边宽以及图纸的格式、大小和比例,法律就限制了用来说明该发明的方法,而这样一来,就限制了所保护无体财产的范围。

有形财产依据自己的物理存在限定其权利边界,在界定权利范围时一般不会涉及限制问题。而专利却不同,专利的权利表达依赖限制,权利要求书本身就是通过限定发明创造的边界,来表达和界定权利的。表面上看,权利要求是描述其发明创造,实际上是由申请人先自我限制。

文件撰写中的限制虽属于形式性条件限制,但由于书面文件承担着记载和表达专利的内容、表示权利范围的重要任务,对权利要求撰写的限制性规范直接影响实体权利能否获得及其权利范围的大小。为避免文件撰写者借机扩张权利,也为尽可能方便阅读者阅读并确定专利的保护范围,法律规定了书面文件的一系列限制性规则,如说明书的充分公开、权利要求必须得到说明书的支持等,这些限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重要性和作用不应被忽视。

(2)权利确认中的限制:授权条件

可专利主题、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等实质性条件,是法律为发明创造获得专利权在不同方面设置的门槛,这些条件或门槛实际上构成了授予专利的实质性限制,只有满足法定条件的发明创造才能获得专利权。

从实行专利制度的目的看,专利制度的正当性是建立在通过鼓励和刺激有用的创新以追求更大的社会利益基础之上的。因此申请专利的发明必须是创新性的新技术,“专利局要看申请人究竟是往技术宝库里增加一种新的技术,还是要从技术宝库里把已知技术拿出来,占为己有”。可专利主题的限制,保证了产业政策和公共利益的实现。新颖性标准将专利限制于发明的新技术范围内,阻止现有技术获得专利。创造性标准将发明限制于满足一定创造性高度的发明创造,将显而易见的、无需太大成本就可获得的技术排除在专利之外。实用性标准则拒绝向离市场尚存有较大距离的技术授予专利权。通过执行这些标准,实现对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之限制。

(3)权利行使中的限制:侵权例外、强制许可和反垄断

为了避免专利权妨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和创新活动,法律一般都规定下列行为不视为侵犯专利权:专利权用尽后的使用和销售(权利用尽)、先用权人的实施行为、运输工具临时过境的使用、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的使用、个人非营利的使用。为防止专利权人拒绝实施专利,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法律还规定了强制许可制度。这些制度都对专利权人的权利行使设置了一定的限制。

另外,专利权人必须合法恰当地行使所拥有的专利权,如果企图将权利延伸至自己的专利权范围之外,则可能构成权利滥用,也应受到法律的限制。如果滥用专利权,扩张其权利构成垄断,则应当受到反垄断法的规制。

(4)权利救济中的限制:权利要求的解释

由于专利的保护范围是由文字形式的权利要求确定的,一旦发生专利侵权纠纷,需要通过对权利要求的解释来确定专利的保护范围。由于文字是意思的符号,文献中的措辞不具有精确性,无法足够准确、精密地描绘发明创造。对词汇的不同理解,往往意味着不同的保护范围,专利权人为提高胜诉的机会,常常会试图对权利要求作扩张性解释,以扩大其专利的保护范围。法院则应当合理地解释权利要求,公正地在专利权人与公众之间划清专利权人享有排他权利的界限。法院通过对权利要求的解释,确定专利权利要求真实的含义,其目的就是通过从具有多种含义的描述专利所保护的发明的文字中复原真实的发明以确定其保护范围。在权利要求的解释中,扩张与限制常常发生激烈的冲突,限制专利权人的扩张性解释需要制定有效的解释规则。

责任编校 秋 泉

作者:徐棣枫

上一篇:国内外传媒网站管理论文下一篇: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