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财会个人总结论文

2022-04-18

摘要:现阶段越来越多的学科以社会和企业的需求为导向进行教学,中专财会专业也不例外,根据市场经济的变化和企业需求的增多,对其教育进行了改革。因此本文将从社会对中专财会专业学生的要求出发,结合现阶段中专财会教育的现状,来提出相关措施以满足社会对财会专业的职位需求。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金融财会个人总结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金融财会个人总结论文 篇1:

信息技术与金融专业课程整合的思考与实践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传统的经济金融理论与实务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一方面金融服务的种类、投资衍生品种越来越多,现代财务制度的建立,这些都使金融和财会业务越来越复杂;另一方面,金融电子化、财会电算化的发展和应用日新月异,如电子结算、电子对账、电子商务的支付、网上银行、网上保险、网上证券、网上理财等。在金融领域每个月都有新的业务产生和新的技术应用。这些都对金融职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专业建设方案和人才培养目标已经不能适应如此动态和迅速变化的市场的需求。因此,经济金融理论与实务迫切需要通过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来创新一批新的课程和新的学科。

网络金融课程就是因教学需要,尝试性地将信息技术和金融理论与实务相融合的产物。网络金融课程的建设也是顺应金融电子化和财会电算化的发展趋势,而对其从业人员素质提出新要求的必然选择。

网络金融课程定位

金融类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院校。网络金融课程的培养目标是通过理论与技术的学习与实践,培养适应金融电子化业务发展的操作员与技术维护人员。所以,网络金融课程在教学方面的重点是注重信息技术在金融业务中的应用。例如:金融电子化业务解决方案的分析,以及如何结合不同金融企业的业务特点选择解决方案;金融电子化业务软硬件的现状与发展;金融电子化业务的技术应用与维护;金融电子化业务的安全评估与风险防范等。

学校对网络金融课程的定位是:以技术应用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重点的金融业务电子化的技术应用与技术维护的专业课程。网络金融课程通过以技术应用提高营运业务能力为主线设计教材体系;以网络经济特征和金融电子化为引导,以电子货币、网络金融产生与发展、网络金融业务营运模式、网络金融服务与清算、网络金融经营管理、网络金融业务监督、网络金融安全等为主要内容。网络金融教材以基础理论够用为度,专业技术与业务应用突出其针对性和实用性。

网络金融课程的内容

网络金融课程的内容由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经济理论、金融理论与业务等部分组成,并形成八大知识模块。

第一知识模块由信息技术、网络经济理论、金融电子化理论整合形成网络金融理论综述;第二知识模块由电子技术与货币理论组成,有机地将虚拟货币与实物货币理论进行融合,形成网络金融的货币理论;第三知识模块由计算机软件技术、网络技术和金融业务知识整合形成网络金融主要业务平台功能综述;第四知识模块由计算机软件技术、网络技术和银行业务等知识整合形成虚拟银行业务平台功能综述;第五知识模块由计算机软件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银行会计知识整合形成电子支付平台功能综述;第六知识模块由计算机软件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管理技术和金融管理知识整合形成虚拟金融管理平台功能综述;第七知识模块由计算机软件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风险管理技术和金融监管知识整合形成虚拟金融监理平台功能综述;第八知识模块由计算机软件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和金融安全管理知识整合形成虚拟金融安全管理平台功能综述。

网络金融知识模块中对学生技能培养的标准设计

网络金融课程的八个知识模块中,有三个模块着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为此,学院根据需求制定了以下标准,请见下表。

网络金融实践教学设计方案

利用信息化技术处理金融业务的特点是按软件提供的模板进行操作,所以,熟练应用软件是基本技能。

网络金融课程模拟实习主要分两种途径进行,一是整合利用免费网络资源进行模拟操作,二是利用综合实验室的业务系统平台和应用软件对网上银行、证券和保险进行模拟实践。但是,模拟实践与真实业务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因为各家金融机构不会将自己正在使用的软件卖给学校或其他机构作模拟练习,除非他们自己对员工进行培训。另外,对于一些小软件可以通过安装与运行来了解其功能。例如,CA证书软件、电子钥匙、数字签名、客户管理等软件。

虽然利用免费网络进行模拟操作成本很低,但网络资源是有限的,并且有些业务在网络上是不可能进行模拟的。例如,CA认证、电子钥匙加解密、数字签名、客户管理等。如果将以上两种途径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可以起到互相补充的作用。

1.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网上银行实习模拟

网上公司银行服务模拟:网上银行服务中一般可以为注册用户提供如下网上公司银行服务模拟。东亚银行http://www.hkbea.com.cn/maindoc/whp_servchina/,进入东亚银行网站主页,选择网上公司银行服务,然后在下拉菜单中选择示范,网上公司银行服务流程与内容就会根据你的选择进行演示,多次重复实践就会熟悉该软件的功能与如何操作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个人网上银行业务模拟:网上银行个人业务模拟一般由花旗银行http://www.citibank.com.cn/portal/citiwm_home_center.jsp、招商银行www.cmbchina.com、中国建设银行www.ccb.com、中国银行www.bankofchina.com、中国工商银行www.icbc.com.cn、广东发展银行www.gdb.com.cn、深圳发展银行www.sdb.com等网站提供。虽然各网站提供的服务或业务分类有细微的差异,但是基本功能是相同的。首先选择一家网站,进入主页面,选择个人银行模拟,或选择个人银行菜单,在下拉菜单中选择演示项目,个人银行业务流程以及内容就会根据你的选择进行演示,多次重复实践就会熟悉该软件的功能与如何操作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电子支付安全模拟主要是通过对中国金融认证中心http://www.cfca.com.cn/网站的浏览和学习,通过知识园地、解决方案和产品与服务,了解电子支付安全的要求和流程,以及电子印章、金融信息安全管理机制和相关软件的应用。学生也可以通过对不同网站的比较,了解目前网上银行的现状与功能。

2.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网上证券模拟实习

模拟炒股的证券服务系统由盛润2000、胜者之星、证券之星、天一证券等网站提供。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家网站注册参加模拟炒股。注册成功后系统会给模拟炒股者提供虚拟资金50万元或10万元人民币,模拟炒股者在网上炒股,除了资金和股票是虚拟的,其他操作与真实炒股没有区别。例如:选股、委托买入或卖出、撤单、查询等。通过一或两个月的操作,学生自己可以根据虚拟账面资金分析自己的成绩。另外,也可以进入招商银行网站选择手机银行演示,模拟仿真手机炒股。

3.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网上保险模拟实习

进入保险网站后,可以了解我国保险业网上业务开展状况,查看各家保险公司网上保险业务的种类,了解网上投保的流程,了解各险种的特点与利益。例如: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有限公司http://www.tplic.com/,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http://www.chinalife.com.cn/,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http://www.picc.com.cn/cn/index.shtml,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https://www1.aia.com.cn/aia/等,都可以查询相关的内容。学生也可以通过对不同网站的比较,了解目前网上保险的现状与功能。

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

在改革网络金融课程的教学方法上,学校利用博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http://hexun.com/zjswljrzy)。学校的博客教学网站主要包括:案例、电子货币、教学视频、网络金融关键词、网络金融机具、网络金融拓扑图、网络金融在线测试、网络经济、网上保险在线实习、网上银行在线实习、学生作业、中国金融认证中心等。

学校的网络金融课程在历时五个月的教学中,采用博客这种新的教与学的互动模式进行试验,参与试验的学生是金融专业05级两个班的103位学生。实验初期,学生对新的教与学的互动模式不太适应,不知道如何学习与交流,但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都进入了状态,部分学生讨论的话题还有了一定的深度。例如:探讨网络钓鱼、Q币问题等。103位学生都创建了自己的博客,并对博客教学的方法、教学内容进行了讨论,很多学生还发表了自己的学习体会、网上调研的心得与调研报告。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访问量达到10182人次;对教学内容发表的评论达1972人次;对教学内容的疑惑与见解提交的留言有720人次。其中,孙丽丽同学的作业还被其他院校的教师引用。

采用博客教学最突出的效果是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拓展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空间;开放式教学吸引了更多的其他学校师生、行业职员参与交流讨论,扩大了交流的范围和受益的群体。

总结历时五年的信息技术与金融专业课程整合的思考与实践,学校深感虽取得了一点成绩,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同时也面临许多困惑。例如,有些软件在实验室只能做部分实验,整体运行缺乏应有的数据资源。如果能与金融机构共同建立校内实验室,并且聘请行业专家管理和指导学生,或者对过去的数据进行修改,替换真实的客户名、单位名等,也许就会缓解运行缺乏数据资源的矛盾。另外,利用免费网络资源虽然成本低,但是存在不可控、不确定的因素较多。因为,免费网络资源针对的群体是消费者而不是学生,提供的资源也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不是教学需求,这些都是学校不可控的因素。所以,目前可利用的网络资源也不足,课程整合不能完全依赖免费的网络资源。如果有某家金融机构建立有偿网上金融业务培训,并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或者学校与行业机构在校外共同建立培训基地,面向社会有偿提供网络金融业务培训服务,也许会缓解这一矛盾。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金融专业课程整合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与实践,课程内容与教学实践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作者简介:

李逸凡,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是现代教育技术与应用;

张劲松,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信息技术系副教授,浙江省《网络金融》精品课程主持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网络金融》主持人;浙江省中小企业创业指导师。

王媛媛,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信息技术系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是信息技术教育管理。

作者:李逸凡 张劲松 王媛媛

金融财会个人总结论文 篇2:

基于社会职位需求的中专财会教育分析

摘 要:现阶段越来越多的学科以社会和企业的需求为导向进行教学,中专财会专业也不例外,根据市场经济的变化和企业需求的增多,对其教育进行了改革。因此本文将从社会对中专财会专业学生的要求出发,结合现阶段中专财会教育的现状,来提出相关措施以满足社会对财会专业的职位需求。

关键词:社会职位需求;中专财会教育;实践能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不管是从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呈现上升趋势,因此对财会专业学生的需求就增加了,与此同时对其要求也有了一定的变化。

一、社会对中专财会专业学生的要求 社会对中专财会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新的需求,从专业理论角度上来说,有决策知识、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等,从个人基本素质角度上来说,要有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能力、优秀的职业道德素质等,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要求有较强的财会实践能力。学习财会知识的目的就是将所学知识用到实处,比如要能编制会计报表,能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能核对公司的相关账目等。

(2)要求有及时更新财会知识的能力。由于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较快,加上各个企业的经济情况不同,因此没有完全相同的会计工作方法以及核算等流程,这就需要学习财会专业的学生有灵活的头脑和肯努力学习的态度,能跟随社会和企业的要求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

(3)要求有良好的个人素质。由于财会人员不仅需要与税务部门、银行等相关的部门进行交流和沟通,还需要跟公司的各个部门进行沟通,因此财会人员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二、现阶段中专财会教育的现状

(1)教育目标与企业需求有所出入。企业对实战经验比较看重,但很多中专院校重视财会理论知识,注重安排的课时是否按时完成,不注重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知识互通性,导致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差,这就与社会和企业对财会专业的要求不相符,也不利于学生的就业。

(2)学生的知识面有限,并且灵活性不高。财会专业的学生不仅仅需要学习和掌握财会知识,还需要掌握其他相关知识,但实际上由于中专财会教学没有脱离书本,过分强调了专业性,忽视了其他知识,导致了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窄,缺乏处理事情的灵活性。

三、基于社会职位需求的中专财会教育措施

(1)以丰富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强弱与理论知识丰富与否是有一定关联的,因此要帮助学生打好理论基础,首先将书本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对比较实用的知识重点讲解。其次是要渗透与财会专业相关的知识,比如税法、金融等方面的知识,这样学习对知识的吸收效果比较好,也能掌握比较全面的财会知识。

(2)增强实践性教学内容。社会对财会专业的学生要求是进入工作岗位后,能迅速地融入工作中,能胜任本岗位的工作,因此学校需要重视财会专业的实践性,多进行财会软件的学习,利用多种模拟仿真的方式增强其实际操作能力。比如在教学内容方面,多结合当下社会和企业的需求进行因材施教,尽可能接近企业的实际操作过程,提高学习的真实性和学生的适应性。另外就是采取产学研的教学方式,通过与一些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教学基地,使学生能了解更多企业对财会专业的要求。

(3)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教学。例如,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能更加清楚地讲解如何进行账务操作等,比较形象,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也比较深刻。

(4)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的教学水平来自教师自身完善的知识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只有具备了这两点的教师才能教育出好的学生。因此教师需要经常与企业的财会人员进行沟通,了解实际的财务操作流程,或是学校组织教师进行专业培训等,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水平。

四、结语

社会要求财会专业的学生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优秀的个人素质,但现阶段的教学在这些方面的培养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不能满足社会职位的需求,因此本文提出了以丰富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增强实践性教学内容等措施,以满足社会职位的需求。

参考文献:

[ 1] 杨向苗.浅谈中职财会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 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3(4).

[ 2] 周友炳.财会专业的校企合作之我见 [ 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3(10).

作者:端木传泰

金融财会个人总结论文 篇3:

以课程开发为突破口的高职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摘要]高职营销专业建设的难点和重点是实践教学环节,如何有效训练学生的营销胜任力、如何区别于中职营销专业的培养定位解决营销技能下移的现象是高职营销人才培养的关键,目前国内外尚未形成行之有效的训练学生营销技能的实践教学模式。文章尝试把“实践导向建构模式”应用于金融营销的实践教学,以课程开发为突破口,探求出一套有效的适用于高职营销类专业、可推广的实践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职营销 实践教学模式 课程开发

[作者简介]周叶芹(1964- ),女,浙江嵊州人,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财会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金融、统计和职业教育;任俊俏(1977- ),女,浙江东阳人,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财会金融学院,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为金融、投资和高职课程改革。(浙江 杭州 310018)

一、问题的提出:新形势下高职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有一定的缺陷

近几年来,政府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政策导向为我国的高职教育开启了新的篇章,《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更是为高职教育应该怎么办指明了方向,实践教学环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职业教育专家的积极推动下,全国上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理念”“实践导向型”课程开发理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广和运行,并且在很多工科类的专业实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对于商科类特别是营销专业来说,其实施效果却不是非常明显。目前,我国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普遍面临着以下问题:(1)基于“项目驱动,任务导向”的实践教学呈现技能下移现象。由于没有一种能较为成功地体现高职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所以,高职营销实训与中职营销实践教学模式有着雷同的现象,这直接造成了高职营销的实践教学普遍呈现技能下移倾向。(2)基于能力分解训练的能力总和难以形成营销综合能力。相对于工科专业的技能形成来说,营销岗位职业能力更多地表现为智能性、模糊性和多变性的特点,所以经过营销能力各环节模块训练的学生往往难以形成其营销综合能力,即营销技能获取很难通过能力分解训练的综合来完成。(3)现有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式难以形成营销岗位胜任力。实践证明,从根本上影响个人营销绩效不是传统的学术能力和知识技能,营销职业胜任力形成有其一定的特殊性,相对于专业知识来说,工作态度、社交能力、生活方式、外在形象等非专业知识因素对营销胜任力的形成往往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综上所述,营销专业技能的形成必须以营销实战为背景,以真实的营销职场为舞台,以真实的营销事件为道具。而目前我国尚未形成有效的营销技能训练的实践教学模式。

二、解决问题的途径:以课程开发为突破口的高职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

本研究以高职营销类专业职业能力形成特点分析为基础,结合高职学生的认知特征,把“实践导向建构模式”应用于金融产品营销实践教学,以课程开发为突破口,从课程内容整合、课程开发运作(包括实践平台开发和实践载体选择)、课程开发团队和课程开发评价等四方面展开,以金融产品营销专业為实践载体来具体阐述。

营销专业的建构模式实践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首先,利用建构主义的相关原理对实践课程的展开顺序以及课程内容的组织和实施进行重新整合;其次,通过选择学生受益面较大的行业以及操作性较强的产品为实践对象,引入企业运作模式,从而为学生建立一个真实的职业场景;第三,构建教师、师傅以及校友多层面的教学团队,鼓励教师采用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最后,通过建立专业岗位职业能力环节考核体系和绩效考核体系,以保证建构模式的有效实施。以工作实践为主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用任务进行驱动,建立以行动体系为框架的现代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结构,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中建构知识,达到有效训练学生营销胜任力的目标。

三、以课程开发为突破口的高职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实践——以高职金融营销专业为例

(一)整合课程内容,开发综合实践课程,构建科学、有效的金融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以金融营销专业培养目标、学生毕业后能胜任的职业岗位、岗位所必备的素质能力分析以及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为依据整合课程,构建金融营销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组织实践教学课程内容,开发“金融产品营销岗位实训”综合实训课程。

专业建设项目组在不断总结金融营销专业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对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以及实践教学课程内容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构建科学、完善的金融营销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1.构建以金融营销职业能力培养以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中心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通过构建“两层一贯穿”的课程结构体系来实现实践教学的有效性、连续性和完整性。两层是指实践性课程教学分为实习以及实训两个层面,针对职业知识课和职业能力课采用不同的实践形式;一贯穿是指通过从大一到大三分五个学期开设金融产品营销岗位实践课程,使专业技能培训模块不断线。

其中,职业知识课教学通过明确实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中突出实践性以及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突出实践性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践性;职业技能课教学通过课程知识内容与技能培养相互融合,理论和实践教学场所相互融合以及金融产品营销岗位实训课程的设置形成了上下贯通的理实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把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作为交叉点和教学重点。

2.利用建构主义原理开发“全程导入式整合性”实践教学课程——金融产品营销岗位实训。为进一步提升专业实践教学的有效性,项目组结合金融营销职业能力形成的特点以及高职学生的认知特征,专门开发了“金融产品营销岗位实训”课程(如图所示)。该课程以有效训练学生的金融营销以及营销管理能力为主线,利用建构主义原理对专业实践教学课程的展开顺序及课程内容的组织和实施进行重新整合,贯穿大一到大三始终,体现了综合性实训的特征。

(二)建立课程运作平台

校企共建金融服务公司,为学生构建营销实战职场,以营销实战为背景,以真实的营销职场为舞台,以真实的营销事件为道具,形成校内外一体化的实习、实训、就业基地。

金融服务公司作为金融营销专业校内实训基地,通过在各岗位实训模块教学中引入合作企业的金融产品,和企业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经营环境,让学生在校内进行实战训练。同时,在校外与合作企业共建学生顶岗实习平台,通过阶段性的工学交替以及第五学期校外顶岗实习,最终实现校外、校内实训基地的有效融合。

(三)开发课程實践载体

根据任务中心模式,从大一开始选择操作性较强的金融产品为实践对象,引入企业运作模式,通过金融产品营销岗位实训课程以及毕业综合实践课程的介入,借助于学生展业实践和合作企业不定期的产品培训以及职业技能培训平台,为学生营造真实的营销事件。以金融产品知识理解、客户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以及开展金融营销业务等三大典型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为依据,结合学生的认知特征和智力特征,将其转化为学习性的工作任务,并通过教学项目来组织实施,实现了课程学习性任务与岗位工作任务、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有效对接。

(四)设计课程评价体系

创新课程考核体系,建立准员工制的考核制度,保证营销实践教学质量。根据不同金融企业岗位特点以及校内外课程特征,建立专业岗位职业能力环节考核形式、绩效考核形式以及合作企业的准员工制考核形式等多元化的考核体系。

根据高职教学特点,金融营销专业采用以学期为单元,对学生进行学期考核和年度技能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其中职业知识课实践性考核分布在各课程中,通过大型作业、调查、讨论等形式,根据相关成绩进行考核并计入该课成绩总分;职业核心能力课则根据营销专业“技能培训计划”、金融产品营销岗位实训课程的总体要求以及各职业岗位模块的特征,制定出学生每一岗位模块应达到的专业技能标准,学期末按照标准对学生进行综合技能考核。

“金融产品营销岗位实训”课程作为金融专业营销胜任力形成的关键课程,直接引入企业考核制度,制定校内与校外实践动手能力教学标准,实现学生知识考核和业绩考核的有机结合。同时根据各岗位实践模块的教学特点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法。

1.校内各岗位实践课程模块考核一般采用各岗位实践模块知识考核和展业业绩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商业银行个人客户经理岗位实训和保险客户经理岗位实训课程在进行必要的金融产品知识考核外侧重于业绩考核以及学生实训的过程考核,根据考核要求,所有学生一学期必须完成一定量的客户拜访和销售业绩才能达到合格的标准;证券与期货经纪岗位实训课程在完成必要的业绩任务后采用课证合一的考核方法;汽车金融则重点考核学生对流程的掌握。

在这样的考核体系下,学生要拿到该课程各模块的合格成绩,除了必须对相关产品知识、营销知识等理论知识有所掌握,还必须考核其客户信息收集、整理、拜访以及签单等过程,同时,把上述过程量化成考核指标。经过一学期信用卡销售岗位实训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沟通能力、对专业的认同度、学生的吃苦耐劳能力、学生对产品的熟悉程度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作为金融营销专业实践性教学内容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实践性教学中融入相关的考证内容,并要求学生考取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2.校外顶岗实习采用模块考核与成绩评定办法。校外综合实训模块采用学生顶岗实习的模式,该课程成绩的考核原则上以所在公司对学生的考核为主要依据,考虑到学生顶岗实习也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因此课程实习要求完成的实训报告和实习体会是课程合格的必备条件。即校外综合实训总成绩=岗位考核(60%)+实训报告的质量(30%)+课程配合情况(10%)。

(五)构建课程开发团队

构建教师、师傅以及校友多层面的教学团队,通过系统性的实践辅导把学生“扶上马再送一程”。

结合新时期高职学生的认知特征和营销能力形成特点,把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专业综合能力的辅导和培养从大三延到大一,从校内延伸到校外,从在校生下延到毕业生。由企业专家师傅与学院专业教师共建实习、试用、就业三位一体“校企结合”教学团队。

新构建的教学团队由三个层次所组成。第一层次,专业负责人(专业主任)领导下的校内专业教师团队:各模块金融产品营销岗位实训课程校内指导老师;第二层次,校外企业指导教师团队:校外各模块对口就业接受单位顶岗实习指导老师;第三层次,学生及校友团队:由在校学生担任的各模块工作室业务负责人管理公司与业务,各模块就业单位则由能胜任助理教师岗位的校友所组成。

校内各岗位实训模块的部分师资直接来源于合作企业,由校内专任教师执教的岗位实训模块则普遍采用合作企业专家协同的形式来开展教学(如聘请合作企业培训师对金融产品知识和营销技能的穿插培训等等)。校外顶岗实习模块的教学团队分别由校内和校外指导教师共同组成,并通过组建“校企合作”管理中心进行有效管理。其中校内指导教师通过借助于“金融产品营销岗位实训——校外顶岗实习”课程以及“毕业综合实践”课程采用定时、定点到企业现场指导、电话指导、在线指导以及视频互动等方式指导学生的顶岗实习,帮助学生顺利转入试用,校外指导教师则重点进行现场指导。

(六)开发“课程综合实践”综合实践课程,强化训练学生的营销思维能力,突出高职与中职的区别

重视高职与中职的差异化培养,强化营销思维能力的训练。根据高职营销专业学生的认知特征,开发“课程综合实践”课程,采用分层推进的形式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全程导入式综合思维能力训练分为:(1)职业岗位调查:要求按照统计调查的基本方法完成专业职业岗位调查并形成规范的调查报告;通过第一模块教学来完成。(2)营销技能大赛:要求学生完成简单金融产品营销策划方案。(3)毕业综合实践——企业营销策划方案:通过校外顶岗规范性指导,训练学生市场调研能力、分析策划能力;通过毕业综合实践顶岗企业营销策划方案设计教学项目的组织与实施,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四、结束语

高职营销专业建设的难点和重点是实践教学环节,如何有效训练学生的营销胜任力、如何区别于中职营销专业的培养定位解决营销技能下移的现象是高职营销人才培养的关键,项目组成员以金融营销专业为实践载体,以金融行业营销岗位的需求为导向,以胜任金融营销岗位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结合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智力特征,按照金融营销职业能力形成路径,采用全程导入、全程渐进的方式,由易到难、由仿真到实战引导学生建构知识,形成营销胜任力,并在做事中学会做人,探索出了一条“通过整合性的实训课程设置培养高职营销类专业营销能力的实践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企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研究分卷(上,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周叶芹.高职金融营销专业实践性教学的建构模式[J].职业技术教育,2007(1).

作者:周叶芹 任俊俏

上一篇:民营企业财务管理论文下一篇:环境会计应用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