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企业会计信息有效监管论文

2022-05-01

【摘要】当前,商业保理监管部门从商务部划转到银保监会,行业正处于监管过渡的清理规范期,发展遭遇了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因此研究如何促进平稳过渡对商业保理行业具有重要意义。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剖析企业会计信息有效监管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剖析企业会计信息有效监管论文 篇1:

现金流量表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摘 要:现金流量表是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动态监管企业的重要工具可有效反馈国有企业在某时间段内的投资、经营以及筹资情况,有利于国有企业扩展自己的市场份额,加强企业自身影响力,也是规避风险的措施,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帮助决策层改善企业经营状况。

关键词:现金流量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动态监管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国有企业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现金流量表可反映企业经营、筹资或投资等出现的可控风险,可在帮助决策层制定预防风险的计划和完善的投资计划,以合理的投资决策统筹计划,确保企业效益最大化。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收支情况的重要表现方式,简单明白的表明企业的经营状况,编制并不复杂,确认的会计元素不多,能有效准确的反映企业的流入流出,本文从现金流量表结构剖析现金流量表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一、现金流量表在国有企业中的作用

1.规避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现金流量表所能直观反映的,国有企业在施工工程或维修等方面统筹失利,会造成财务资金的浪费,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决策层可从现金流量表得出企业的资金状况,有效避免企业资金运转不灵,规避因财务风险导致的企业现金流断裂,且现金流量表强调了会计信息质量重要性,对国有企业的发展经营起到了重要作用好。

2.反映经营水平

国有企业因缺少竞争压力,行之有效的体制改革往往难以推进,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的经营压力也会随之增大,为确保企业的正常经营和生存发展,国有企业应保有充足的现金量,可保持企业的日常运转,如企业内运转资金不足,会影响国有企业的收支平衡,国有企业活动的现金流入是和销售、预售等方面有关,现金流量表可有效反映经营情况,将企业或取得情况进行准确反馈。

3.辅助账目核算

国有企业收到的本期、前期销售和预收的电费现金、应收电费票据到期以及贴现收到的现金等等均包含增值税,现金流量表可帮助国有企业进行此科目的现金核算,现金流量表和销售和预售的电费收入现金均都有核对关系,如施工企业本期收到的本期、前期工程结算收入和预收工程款现金、生产输送有关的业务收入、劳务业务收入等。

4.说明企业现金流入、流出

现金流量表可反映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取得的的现金,企业的生产与发展均和现金流量息息相关,通过减去为处置这些资产而支付的有关费用后的净额,计算得出国有企业在长期资产处置过程中发生的现金流出与流入的差额,从而反映国有公司的经营状况。

5.反映其他营业单位现金净额

现金流量表可反映企业处置国有企业子公司以及其他营业单位所取得的现金,减去营业单位的现金等价物和现金余额等相关处置费,得出净额。

6.反映企业投资情况

国有企业投资活动情况可通过现金流量表反映具体情况,有利于决策层完善投资方略,可保证国有业资产安全,分散投资,降低投资支付所面临的活动风险,利于国有企业所选择适合投资的长期债权投资、短期债券投資、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企业在投资活动时会用到大量现金,投资未获得收益会对企业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决策层可根据现金流量表预测资金流动对企业的影响,通过企业收到投资活动有关资金,根据有无达到预期,反映投资活动合理性,进行完善的规划,使企业充分利用闲散资金获取更多的投资效益。

7.帮助企业核算税费

现金流量表可反应国有企业按照规定支付的增值税、所得税等各种税费,对本期发生并已经支付的税费、以前各期发生的税费和预交税费進行有效反馈。

二、现金流量表对国有企业的重要意义

所有企业的本质是追求利润最大化,通过运营获利发展,现金流量表可反映企业利润变化,如现金流量表为负,企业将无法正常发展维持。通过不断筹集,获得更多以利润,取得更多发展,对企业资金进行安排,保持现金流量流入与流出,维持现金流量的平衡,对国有企业的发展有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和运营的作用,现金流量表可促进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使企业利益最大化,实现自己的经营目标,促进企业的改革与发展,需重视现金流量表的准确性,充分利用现金流量表,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企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现金流量表的重视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拓展投资渠道,实现企业的价值,通过现金流量表可得出国有企业的营运指数、盈于现金保障倍数等指标,进而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做出评论,通过分析经营现金净值流入和投资如资源的比例,对企业的经营业务效率和企业获取现金能力进行总结。

通过现金流量表可体现出企业盈利能力质量,也可对企业偿债能力作出分析,现金流量表的的作用多种多样,对企业的意义重大,可根据现金流量表分析企业资金流动是否合理,根据现金流量表的分布特征调整企业经营方略,同时现金流量表也对财务报表做重要补充,相比资产负债表更全面的反映企业经济活动,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

三、现金流量表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分析国有企业的资产,得出决定性依据,给决策层提供财务状况说明,使企业实现自己的价值最大化。企业重视现金流量,可依据企业资产得出企业的价值,利用现金流量表作参考实践企业的价值,现金流量表显示资金流入越多说明企业的利润获得更多,财务风险越小,可投资的空间更大,风险更小,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可改善企业单位经营不善,依据国有企业的现金流量可分析出企业资金安全程度,并对企业林润进行合理估算,充分利用现金流量表发挥财务部门的作用,提高企业的经营质量,企业财务管理的优质可保证使企业更稳定的运营和发展,提高企业的业绩,使国有企业更合理的控制作业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合理规划人工费用、维修费用、施工工程、材料费用等,对财务的估算预测起到重要的帮助作用。提高预测水平,可事前控制企业承担的风险,提高财务管理的工作质量通过重视、合理运用现金流量表,提高国有企业内部的内部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作用,使决策层对企业经营进行有效设计,使企业更加合理的运行,结合国有企业实际情况,对企业财务预算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统筹,可使各部门效率更加高效,责任更加明确,财务工作人员可修正预算与实际的差异,使企业经营更加合理化。

四、结束语

现金流量表对企业的意义重大,国有企业的现金流与企业的经营发展关系密切,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良性现金流,企业决策层认真研究分析现金流量表,根据现金流量表分析企业资金流动是否合理,拓宽企业盈利空间,全面地了解企业的运营状况以及企业的发展趋势,以及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决策和具体事务的改善,科学预测企业的发展趋势,避免企业发展所可能遭遇的财务风险,减少不良影响,可使企业更加健康持续的发展,进行合理的投资、决策并统筹计划,实现对企业的动态监管,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拓展投资渠道,实现企业的市场目标,确保企业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庆政.探究现金流量管理措施及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J]. 财经界:学术版,2016(6):210-210.

[2]王曼云.现金流表在电力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及管理措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21):159-159.

[3]谢德仁,张梅.论商业银行现金流量表的重构--兼析我国商业银行可持续分红能力[J].会计研究,2016(3):21-28.

[4]许子琳.浅谈现金流量表如何反映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 现代职业教育,2016(6):166-167.

[5]吴翊,张丽,吴立翔,等.现金流量表分析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0):1496-1497.

作者:杨晓彤 杨苗

剖析企业会计信息有效监管论文 篇2:

监管过渡期我国商业保理行业发展困境与建议

【摘要】当前,商业保理监管部门从商务部划转到银保监会,行业正处于监管过渡的清理规范期,发展遭遇了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因此研究如何促进平稳过渡对商业保理行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介绍行业发展背景,以统计调查的方法揭示行业现状,从监管环境趋严、税收负担增重、资金来源受限、会计处理分歧、政策扶持缺失及专业人才不足六个方面剖析阻碍该行业发展的原因,并相应地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商业保理;监管政策;税收;会计处理;融资

2019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多策并举、多管齐下,让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再降1%。商业保理行业作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提升供应链金融服务的重要渠道而受到关注,《民法典合同编》也将保理合同列入了典型合同。行业迎来发展机遇,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一、商业保理行业的发展现状

2018年5月,商务部发布了《商务部办公厅关于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和典当行管理职责调整有关事宜的通知》(商办流通函[2018]165号),商业保理的监管责任部门正式从商务部转移到银保监会。从此,商业保理行业的监管进入了新纪元,跨入强监管时代。2018年下半年以来,全国各地方金融监管局陆续挂牌成立。2019年10月,银保监会印发了《关于加强商业保理企业监督管理的通知》(银保监办发[2019]205号)。天津、深圳等各省地金融局开展了商业保理行业清理规范工作。当前,银保监会正在抓紧制定《商业保理企业监督管理办法》,并且在市场准入办法出台之前,原则上暂停商业保理企业的登记注册。

目前整个保理行业还没有建立起便捷而准确的统计体系,想获得行业的全面数据异常困难。本文样本获取时间为2020年2月末,筛选自“企查查”中名称含“商业保理”的企业,剔除分公司和办事处后得出。

(一)发展趋势

存续的商业保理企业有10 684家,经营状态为撤销、注销、迁出、吊销(简称“非正常”)的有1653家。存续的企业中,注册数量从2014年起显著增加,于2016至2018年期间逐年稳步增长,在2018年达到2970家。2019年注册数量急转直下,仅有773家。2016至2018年期间,商业保理企业的经营状态以平均每年400余家的速度转为“非正常”。甚至有26家“非正常”商业保理企业是在2019年刚刚成立的。也就是说,“非正常”状态的样本企业大部分是注册后四年以内就结束了经营。

(二)地域分布

商业保理企业注册在全国28个省区市,分布较为广泛,同时由于试点发展的模式又呈现出了明显的聚集性,仅分布在广东的就有七千余家,占了总数的67%,此外注册较多的还有天津、山东、上海、福建等地。广东省内则主要集中在了深圳及广州。

(三)资本规模

根据统计,商业保理企业注册资本的金额在3万人民币至50亿美元之间,注资涉及人民币、美元、港元、欧元四种货币。人民币注资的企业中注册资本在5000万元及以上的有6595家,占比64.85%,其中: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的就有3722家。外币注资的企业中,除了一家注册资本是1000万港元,其余企业注册资本折合人民币均在5000万元以上。

(四)企业类型

商业保理企业有10 654家注册为有限责任公司,有23家注册为股份有限公司,还有零星注册为有限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以及外商投资企业。统计显示商业保理企业分布在其他金融业、商务服务业、货币金融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批发业、资本市场服务、保险业、机动车、电子产品、零售业、租赁业等不少于28个行业中。其中:金融服务业及商业服务业是依监管划型标准的划分,其余则是对保理业务所服务领域分布情况的划分。

(五)职工规模

据统计,参保人数为0的商业保理企业占到了89.11%,参保人数在30人以内的占到了10.50%,30人以上的则只占到了0.38%。可见,商业保理行业整体处于起步阶段,管理不规范,执业人员有限。

二、商业保理行业的发展困境

商业保理行业在全国各省区市的分布既存在普遍性,又体现出集中于试点区域的特征,企业类型主要为有限责任公司。虽具有金融企业的属性,但行业归类尚未统一整合。注资金额范围宽泛,有1/3左右的企业不足5000万元人民币。社保缴费人数少,反映出行业人才缺乏,失联、空壳的企业不在少数。当前,商业保理行业处于过渡到银保监会旗下监管的清理规范期,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主要体现在监管环境趋严、税收负担增重、资金来源受限、会计处理分歧、政策扶持缺失及专业人才不足六个方面。

(一)监管环境趋严

2018年5月银保监会接管以后,随着各地金融监管机构的成立,行业迎来重新洗牌。大量空壳公司将被清退,正常展业的公司则将面临更加严格而明确的监管规范。

1.清理规范强度增加

新监管环境下,2019年新注册企业数量呈断崖式下降,转为“非正常”经营的企业数量平稳增加。2020年3月5日,深圳更是一次性公布了5238家疑似“失联”的商业保理企业名录。《天津市商业保理试点管理办法(试行)》(津金监规范[2019]1号)对保理行业的资产规模、股东资质、业务范围、资金管理、信息披露等方面也做出了规定。银保监会正在抓紧时间,制定全行業统一的监督管理办法及市场准入办法,原则上暂停了商业保理企业的登记注册。这一系列迅猛的动作导致整个行业的发展停滞,由于配套政策还未出台以及行业定位的不确定性,市场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恐慌状态。

2.业务经营范围受限

银保监会《关于加强商业保理企业监督管理的通知》明确了业务监管指标,七项业务“红线”限制了商业保理企业的业务范围。监管指标中对保理业务单一集中度及关联交易均做出了限制,应收账款占比分别不超过同一受让人风险资产总额的50%及关联方的40%。这对那些主要以集团内部业务为开展对象的,或对外部大型企业单一授信较高的商业保理企业产生了重大影响。此外,监管指标中也对保理业务杠杆倍数做了明确的限制,即保理业务风险资产不得超过净资产的10倍,限定了保理业务规模的上限。

3.行业监管细则尚待明确

银保监会《关于加强商业保理企业监督管理的通知》更多的是框架性的规定,具体操作上还需要进一步发布细则才能更好的落实。如监管指标中虽然界定了不良资产的划分和最低风险准备金率,但是风险计提标准仍不明确。随着保理业务的开展,保理业务余额是实时变化的,风险资产的金额也相应的发生变化,那么应该以什么样的频次、以哪些时点来确认风险资产总额,继而计提风险准备?不同资产类型、不同风险程度的风险准备金率是否一样?计提的风险准备金如何监管和使用?这些问题都尚待明确。

(二)税收负担增重

商业保理企业需要缴纳的主要税种有增值税、城建税及附加、企业所得税及印花税。其中:城建税及附加的税负由增值税税负决定;印花税仅对其所列举的凭证征税,商业保理合同不在印花税列举的范围内,故不需要计税,税负主要体现在资金账簿印花税上。以下主要阐述增值税及企业所得税对商业保理行业的税收影响。

1.增值税

营改增后商业保理行业流转税率上升,并存在重复征税的现实状况,同时也无法在税收方面享受优惠政策,导致商业保理企业增值税税负重。

(1)税率上升,存在重复征税现象

在当前增值税收缴中,我国商业保理企业一般纳税人按6%的税率征收,而“营改增”前营业税率仅为5%。“营改增”后虽然被允许抵扣进项税额,但是实际可以抵扣的金额却非常有限。只能在日常办公耗费、差旅费、办公用房的取得、修缮、装饰及租赁等管理费用和固定资产相关支出上尽量取得符合抵扣条件的凭据以抵扣税款。而作为保理业务成本结构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利息支出却不能抵扣。与此同时,商业保理企业一般纳税人开展融资保理业务的收入只能依规向客户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客户所承担的保理利息支出也不能抵扣进项税额,实质造成了在增值税征收上保理行业被重复征税的现实状况。

(2)行业税收优惠政策未能享受

我国对商业保理行业的税目没有进行专门明确的划分,对于传统金融机构的税收政策未能引入进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简称“36号文”)附件3免征增值税的范围第二十三项包含金融同业往来利息收入。这意味着金融企业间可以较低的资金成本进行资金拆借,而商业保理企业虽被划归金融服务业,却不在该项优惠政策所列举的金融企业范围内,不能享受该项政策,融资成本高。此外,金融企业放款后,自结息日起90天后发生的应收未收利息暂不缴纳增值税,待实际收到时再缴纳。这里的金融企业也仅限于文件内所列举的金融机构。这表明,本已处于弱势的商业保理企业在税收优惠政策上也没有得到同等的支持。

2.企业所得税

(1)未能适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

虽然商业保理企业从业人数较少,大部分企业盈利水平也不高,但是由于资产规模普遍较大,导致不能适用小型微利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尤其是各试点地区纷纷要求商业保理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且为实收货币资本,意味着商业保理企业只能按25%的一般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2)风险准备金不得税前扣除

商业保理企业根据监管要求,需在企业所得税前按融资保理业务期末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风险准备金,该条监管要求的制定明显参照了传统金融企业的监管办法,但是却未能参照金融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相关规定,不能在所得税前扣除,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三)资金获取受限

资金规模成为商业保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它决定着企业可以受让应收账款的数量。商业保理企业普遍面临着资金来源受限与融资成本过高的难题。

1.资金来源受限

商业保理企业自有资金的来源包括注册资金和经营盈余。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不同,商业保理企业不得从事吸收存款和同业拆借等金融活动,资金量非常有限。近年来,上市公司暴雷事件频出,为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爆发,金融监管持续高压,保理企业的融资渠道受到了诸多限制。国有大型企业集团的财务公司逐渐收回了对保理公司的融资额度,银行渠道的授信也日趋严苛,P2P、私募基金、金交所以及地方各类交易场所等融资渠道被紧急叫停,保理企业借款融资困难重重。随着我国唯一一家商业保理上市公司“成也保理”在2019年8月宣告退市,商业保理企业上市融资的路也没有走通。

2.融资成本过高

商业保理企业为轻资产企业,由于是新兴行业,成立时间普遍不长,很少能提供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连续三年盈利情况良好的财务报表,因此被识别为较高风险等级的行业,发债融资基本不可能实现。即便一些保理公司有着强大的国企集团背景,也很难获得资金方的青睐,他们普遍会要求商业保理企业提供集团公司的担保,并且占用集团公司的融资额度,导致银行融资成本较高。此外,再保理融资、资产证券化、信托资管计划等操作程序复杂,对保理业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融资的难度。

(四)会计处理分歧

会计准则中没有明确商业保理企业的会计处理,目前可以作为参考依据的文件也不多。2016年天津市财政局、天津市商务委员会、天津市金融局关于天津市商业保理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有关事项的通知(津财会[2016]40号,简称“40号文”)作为一则地方性文件出台,要求辖区内商业保理企业参照执行。同年,悦达保理研究院立项《商业保理业务会计核算規范》课题,2017年10月,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商业保理专业委员会发布了针对该课题研究成果的征求意见稿(简称“征求意见稿”),建议会员企业参照执行。然而,以上两个文件在会计处理上存在着一定的分歧。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风险准备金计提

对于保理风险准备金,“40号文”分别在费用类科目和负债类科目中设置了“提取融资保理风险准备金”和“融资保理风险准备金”两个保理专用会计科目,要求企业对融资保理业务期末余额计提风险准备;而“征求意见稿”中则是通过两个所有者权益科目——“利润分配——提取一般风险准备”和“一般风险准备”进行核算,按应收保理款本金余额或税后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两种不同的账务处理规定,不仅导致了会计利润总额及资产负债结构的差异,也导致了风险准备金计提口径的分歧。

2.会计科目划分

“应收保理利息”作为二级会计科目,“40号文”中将其设在“应收利息”一级科目项下,而“征求意见稿”中则将其设在“应收保理款”一级科目项下。不同的划分标准不仅影响了会计报表列报的可比性,而且影响了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于监管指标中期末保理业务余额的理解。

3.报表项目列报

两个文件均要求“应收保理款”在财务报表项目“应收账款”中列报。“40号文”规定在资产负债表“应收账款”项下单独设置“应收保理款”项目,按资产账面价值期末余额列报,反映企业发放的保理款。但是在无追索权的保理业务中,“应收保理款”金额为“未确认买断保理收益”抵减“买断保理业务本金”后的余额,而并非企业发放的保理款,此处易造成理解歧义。而“征求意见稿”中规定期末“应收保理款”减去对应的资产减值准备后与未实现保理利息收入、未实现保理服务费收入的差额计入资产负债表“应收账款”项目,反映应收保理款的净值。两者规定不一致。

因会计准则未明确商业保理企业的账务处理和报表列报,在会计实际操作中,更多的是依赖会计人员自身的判断,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受到了很大影响。如保理业务模式多样性对账务处理的影响;新收入准则及新金融工具准则对会计核算调整的影响;商业保理企业的财务报表采用一般报表格式,还是金融报表格式对财务列报的影响等。为了更好满足监管的要求及提供可比会计信息,统一会计核算及报表格式迫在眉睫。

(五)政策扶持缺失

1.自身很难享受中小企业优惠政策

国家为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推出了一系列税收优惠及财政返还措施,然而这些政策大多仅适用于《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所列举的行业中企业规模划型为中小微级别的企业。由于商业保理行业属于金融服务业,虽在本行业内部为小微型企业,却无缘享受国家政策红利。

2.未适用金融行业对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

近年来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政府刺激及调节市场经济的主要金融渠道,监管考核指标进一步向小微企业倾斜。符合条件的银行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允许申请再贷款。而商业保理企业作为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的补充渠道,又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还未获得倾向性的监管支持、财政补贴及风险补偿激励。

(六)专业人才不足

从商业保理企业参保人数统计情况来看,绝大多数企业没有自己的专职员工,从业人员可能在股东方兼职。员工的专业性、稳定性难以保障,复合型高端人才缺乏。随着行业监管压力增大,相关财税政策密集出台,结合保理业务多样性的发展,商业保理执业人才亟待培养,与政府部门的沟通有待加强。

三、对发展商业保理行业的建议

目前商业保理行业需尽快出台统一的监管及市场准入办法,完善管理细则及相关的配套政策。找准行业定位,加大扶持力度,推动人才培养,确保监管平稳过渡。

(一)尽快细化监管规则,适当放宽监管指标

1.尽快细化监管规则

建议尽快完善行业监管细则,有效提升监管。首先,根据风险资产所划分的风险类别进行分类管理。其次,明确风险准备金的计提时点、不同类别风险资产的计提标准以及计提的风险准备金如何监管和使用等。

2.适当放宽监管指标

监管指标中对业务集中度及杠杆倍数均做了比较严格的限制,而实际操作中,这恰恰与组建商业保理企业的立项初衷——满足所在集团公司供应链融资需求相矛盾。虽然国家鼓励行业投身于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但是为了将企业业务整体风险及经营稳定性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建议监管部门分阶段、有梯度的限制商业保理企业的业务集中度,使其现阶段经营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二)顺应减税降费政策,明确行业税收规定

1.解决重复征税问题

对于改革导致的政策不配套,在商业保理企业增值税收缴方面,有两种建议:一是比照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适用金融同业往来利息收入增值税免税政策;二是比照融资租赁行业,以扣除借款利息的方式进行差额征税。

2.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根据《金融业企业划型标准规定》(银发[2015]309号),商业保理企业依规模应被划分为小微企业,建议税务部门考虑金融行业的特点完善对小型微利企业的划分标准,使符合条件的商业保理企业也能享受优惠所得税率。同时,建议参照传统金融行业执行贷款损失准备金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相关规定,享受金融企业利息收入90天增值税优惠政策,以推动行业发展。

(三)拓展商业保理企业融资渠道

1.鼓励金融机构支持

银行、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仍是商业保理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将其对商业保理的扶持纳入到对中小企业融资的考核中去,适当放松金融机构对保理企业的融资限制,通过再贷款、定向降准等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对符合产业发展导向的保理企业给予融资支持,降低保理行业融资成本。

2.拓展多样化融资渠道

金融管控的目的在于规范行业的发展,扩大资金规模更是为了加强资产的流动性。所以建议不断完善保理资产证券化业务流程以提高效率,使更多有优质资产且符合资信条件的保理企业参与进来。拓展再保理融资渠道,在明确保理行业总体杠杆和类别标准的情况下,适当放开同业拆借等限制。

(四)制定行业会计准则,颁布实施管理细则

鉴于现存规定在会计科目设置及会计处理方面存在分歧,急需统一而明确的保理业务会计准则出台,对行业会计核算、计量和信息披露作出统一的要求。确定行业财务报表类型,统一财务报表格式,规范会计报表的列报,方便商业保理企业提供可比的、明晰的会计信息;结合多样化的业务模式,为商业保理企业设置统一的会计科目,明确会计核算方式。同时,建议金融监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明确风险准备金的计提口径及计量方法。

(五)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增强激励引导措施

商业保理作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途径,在现阶段,建议政府给予行业适当支持:包括推出风险补偿、利差补助、贴息等政策,进行行业税费的部分减免,以及加强财政补贴激励等。促进商业保理企业按照金融业划型标准享受中小微企业优惠政策。引导行业更好的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降低实体经济资金成本。

(六)增进人才交流,加强沟通反馈

在完成行业的清理整顿后,空壳公司及违规经营企业退出市场,监管将步入常态化。届时,市场对专业化人才的需求增大,人员稳定性要求增强,以解决实际操作难题,探寻行业发展道路。建议积极发挥商业保理协会的作用,把从业人员组织起来,在行业内部加强交流和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合规意识、专业程度及风险管理水平。集思廣益,激发行业从业者工作积极性,主动加强与国家金融监管、税务、财政等部门的沟通和反馈,及时反映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困难,提出切合实际的建议以寻求支持。积极参与到规则的制定中去,做好对外界的宣传,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马华忠.金融监管背景下我国商业保理发展问题研究[J].吉林金融研究,2019,(07):62-64.

[2]冯黎黎.商业保理业务规范发展之路[J].银行家,2019,(05):123-125.

[3]尹石莹.浅析商业保理公司的税收政策[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8,(06):183-184.

[4]袁甝.浅析国企集团旗下商业保理公司应对风险和资金难题的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2019,(14):132-133.

[5]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商业保理专业委员会.商业保理业务会计核算规范(征求意见稿)[Z].2017-10-18.

作者:韦梦姣

剖析企业会计信息有效监管论文 篇3:

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近年来,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虽然大多数企业都进行了内部控制建设,但许多企业的内部控制是有名无实,有制度无执行,有构建无效果。本文在阐述内控有效性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企业内控普遍存在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按层次进行分析并密切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构建内部控制以提高内控有效性的建议。

一、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概念

(一)内部控制有效性内涵及特征 内部控制有效性是指当对企业实施了内部控制之后其应该对企业各方面状况产生积极、正面、改善的作用,并由此基本或充分实现预先设定的内部控制的目标。与“有效”相反的状态即“失效”则反映内控行为的实施不但对企业丝毫不起作用,达不到预定目标,有时甚至产生反面效果,与设定的内控目标背离。可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与其目标实现有着基本相同的内涵。内控预设目标实现了,内控结果就达到了,就充分说明内控的有效性。因此,内控目标的实现与否即是内控有效与否的衡量标准。

内部控制由若干具体政策、制度、程序和方法组成,其实施的有效性应具有下述特征:一是整体性。由于内控是为企业目标服务的,因此内控的部分有效不能代表整个企业内控实施的有效。二是层次性。内部控制的整体目标需要分解到各个层次和环节,对内部控制执行而言,详细而贴切的目标才能推动执行力的发挥。三是联动性。由于企业生产运营是一个完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某一层次上内控的失效会直接或间接引发其他层次或环节内控的失效。因此内部控制作用的有效发挥有赖于各环节的协作或协调。四是阶段性。由于内部控制必须和企业的现实发展规模、组织结构及战略相匹配,其“有效”的概念会随企业发展的进程而产生变化,只有把握这种变化,分阶段确立内部控制的目标,才是适合企业现实的、有效的。注意到这些特征才有利于更好地提升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二)企业内部控制应实现的目标 内控目标是为企业目标服务的。内部控制应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从内部控制的发展来看,内部控制从最早的内部牵制阶段发展到目前企业风险管理框架阶段,其目标也已从最早的查错防弊发展到如今为企业的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的真实性和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性提供合理保证的层面上来。必须说明的是,我国企业众多,规模和行业各异,并且差异很大,就内部控制构建而言有的早已建立了完善的内控框架或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有的则根本没有完善的内部牵制制度。鉴于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因企而异”来总结内控的目标是关键问题。在总的、长期的目标——为企业的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的真实性和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性提供合理保证的前提下,每一个企业都应根据自身的发展阶段安排自己的内部控制短期目标或阶段目标,如这些目标可以是查错防弊,资产安全性、会计信息真实性等。

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现状及失效分析

(一)我国企业内控有效性的现状 考察内控有效性必须分析企业内控建设的目标。笔者从不同企业现有内控目标人手,将企业归纳为以下几个类型:

一是被动型(无目标型)。在我国,被动实施内控行为的企业不少。如果进行内控,基本上是基于外在压力而不是内在动力。实践中,被动型企业主要有民营企业和小企业,其大都因为营业执照年审、税务检查等事项的要求定期不定期地接受外部审计,因此被动进行内部控制。因此,这部分企业内控行为的产生主要是为了满足监管部门对于信息提供和披露的需求,其内控建设是无目标的。

二是盲目型(目标模糊型)。已经意识到内部控制会对企业产生良性影响,也试图通过内控建设寻求管理上的改善。但由于对内部控制的概念、控制目标的确立、应遵循的控制原则等不清楚,盲目地将其等同于企业管理制度,形式上制定一系列基于本企业认识水平的“内控制度”;有的企业虽有内控制度,却有章不循,只是将已订立的企业内控制度印成手册、文件,以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和审计,遇到具体问题随意性很强,使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这类企业内控基本上是失效的。

三是主动意识型(差错防弊型)。目前,以查错纠弊为内部控制主要目的的企业相对较多,认为保护资产安全、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客观是十分必要的,并且也积极为本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安排和筹划,其措施主要以业务授权、职责分工、双重记录、定期核对等为主,有内控制度常规运行。这一类企业尤以中小型企业居多,其中中小型国企也占很大的比重。但这类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停留在内部会计控制上,参与内控管理的也仅仅是财务人员。即这类企业仅为自己设定了浅层次的内控目标。

四是常规型(经营目标型)。这一类企业将协助实现经营目标,达成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作为构建和实施内控的目标。这些企业已具备了充足的内控意识,建立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控制制度和体系,控制范围已经超越了会计和财务,深入到了企业的各个角落,并从各个环节对企业实现经营目标进行控制并产生作用。这一类企业以大中型企业为主。

五是战略发展型(风险规划型)。随着COSO委员会于2004年6月提出《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IntegratedFramework),内部控制理论上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内控目标被界定为四类: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以及合规目标。我国也开始借鉴COSO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的成果,于2007年7月和9月分别颁布实施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均借鉴了其中的成果。鉴于此,许多大型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如中国联通、神华集团等公司均从战略和风险控制的角度进行了相应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的构建和实施,并且已经初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更多的大型公司目前正在或尚未进行风险管理框架的构建,就目前内控实施的效果来看,效果并不明显。

事实上,从企业数量上,前三种企业占我国企业的绝大部分,并且后两种企业也常常由于某些更深层次的原因导致内控失效,这从我国某些上市公司中如“银广夏”、“科龙电器”等公司的案例中就能看出。

(二)我国多数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原因分析 主要包括两个最根本的问题:

一是内部控制环境问题。内控环境是内控得以合理构建和有效实施的土壤和基础。目前内控环境存在的根本问题也有两个,其主要关乎内控构建和实施的“态度”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1)治理结构问题。治理结构是企业内控建立和实施的背景,并且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处理不好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从实践中看,无论是小的家族式企业还是上市公司这样的大企业都存在比较严重的治理结构问题,理论界和学术界对此有充分的探讨。在此要说明的是,治理结构问题很大程度涉及的是内部控制的主体是否有意识、有意愿、不抵触、积极主动进行内

控制度构建和执行的问题。如果内部控制的主体“意愿”较差,内控的建立和实施就没有“根”,因此,不理顺治理结构,内控的良好效果不可能产生。(2)观念和意识问题。部分企业从高层开始就对内控的重要性没有应有的认识,多数人也缺乏这方面的理论培训和实践经验。更多企业则是各级员工对内控缺乏正确认识和深刻了解,不少人认为那是高层的事,会计人员的事,部分部门的事,于己关系不大。这些现象充分说明了企业环境建设的土壤没有培育好,必然导致制度制定无法合理、完善,制度执行缺乏力度。

二是内部控制与企业条件不匹配,导致内控的效果欠佳。这是企业内控构建和实施的“能力”问题,或者说是“技术性”问题。(1)对于什么是内部控制,如何构建内部控制很困惑,因此部分企业没有成形的内控制度,这主要以小型的民营企业为主。(2)内控制度已制定,但制度与企业组织结构等不配套。由于“嵌合度”低,无法运行,制度便成了摆设。这种情况多是由于企业有内控构建意识,但缺乏经验,借鉴外来已有制度造成的,说明企业并未对自身进行过深刻的审视和剖析。(3)内控制度本身设计有缺陷,合理性、系统性、协调性、平衡性差,责权利划分不当,这就造成执行的成本过大,执行中繁琐,矛盾过多,甚至造成冲突和杂乱无章,无法体现效率,因此很难实施。(4)控制流程与作业流程配套吻合度低。没有选取或设计出最佳的线路,路线重复多,配套性差,缺乏合理的关键控制点设计,因此无法产生良好效果。(5)有内控制度,也在一定层面上运行,但缺乏监督和反馈机制,使制度运行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我国企业实现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建议

(一)构建有效内部控制的基础步骤分析构建内控制度是提升内控有效性关键的一步,其基本思路如表l所示。

如表1所述,内控制度构建思路的关键点在于:

一是认清或审视企业自身是规划有效的内部控制的起点和要点。内控制度事实上具有很强的“特色性”,不同企业之间的内控制度差别很大,没有一套标准的内控制度是可以适合所有企业的。因此企业必须认真分析自身的行业、治理结构、规模、产品特性、经营特点、生命周期和战略等,从而制定出适合本企业的内控制度。

二是必须制定本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如小企业和大型企业不可能具有同样的内控目标,因此应在充分认清企业自身的基础上合理制定适用于本企业的内控目标,不要任意跨越和拔高,以切实做到现实可行。

(1)短期目标。短期目标是内控基础环境和基础工作缺乏的企业尤其要重点考虑的问题。由于被动型企业和盲目型企业没有明确的内控目标,过去内控方面也缺乏一定的基础工作,因此其应着眼于实现向主动意识型企业的过渡,即明确短期目标,将保护资产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作为其目标。其中,要保证将“查错防弊”切实做好,对于这类企业而言,这样的短期目标通过努力是能够达到的。主动意识型企业应在维护已有“查错防弊”目标实现的基础上向“经营目标型”企业过渡,将控制的范围扩大,在会计控制的基础上建立起管理控制的框架,切实把管理控制做好,从而协助企业经营目标实现。

(2)长期目标。内控的长期目标是指与企业的长期发展即战略相联系的目标。战略决定企业大的方向是否正确,决定企业未来的命运。小企业也应该有自己的发展战略,内部控制必须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而服务,是公司战略目标实现的保证。从战略分析人手,企业战略目标应进一步细化为企业内部控制目标,从而使内部控制切实为企业战略服务。

三是内控制度(流程)构建的“匹配度”问题。在将内部控制的目标分解之后,制度(流程)的制定就必须围绕这些目标来进行。在明确内控主体和客体的基础上,为了保证制度(流程)能够有效运行,制定与本企业组织框架相匹配、其本身也具有内在联系的一系列内控制度。内控构建的最高境界是将内部控制与企业的组织机构整合为一体,使组织、结构、流程、环节本身就是内部控制的有机组成部分。

四是内控制度实施的执行力问题。这首先体现的是制度权威的问题,如果内部控制的主体对内控制度的权威性有所质疑或动摇,或一定程度上持不坚定的态度,那么内控制度的实施必然受严重影响。因此,在这个环节上对待内部控制的态度是关键。

五是内部控制监督的日常化、持续化问题。内部控制机制必须包含对其自身的监督机制。对内部控制进行监督与评价,是内部控制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骤,并且是最后的、也是保证内部控制有效性最重要的步骤之一。监督是为了“控制”内部控制,使之在既定的轨道上运行,向正确的目标迈进。由于内部控制是一个日常的、持续的活动,该活动一旦失控,将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因此,对内部控制的监督也就应该日常化、持续化。评价是另一方面,从这两方面来说,内部控制都是过程导向的而不是结果导向的。

(二)提升内控有效性的措施保证内控长期发挥作用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内部控制环境建设应作为理念渗透于企业每一个员工的意识之中。内控环境建设是软环境和硬环境建设的统一,是一个长期性、战略性的问题。理顺公司治理结构是首当其冲的要点。企业的领导者应充分意识到,内控的观念和意识绝不仅仅限于企业的高层,应注重全体员工内部控制理念的培养,将这一理念融入到企业文化的建设中,实现每一个岗位、每一位员工都主动、自觉自愿执行而不是被动接受内控制度。

二是内部控制设计应具备科学性和系统性。科学性首先体现在要对企业“量体裁衣”,其次是内控制度本身内在机理符合客观规律,符合逻辑。系统性则体现在内部控制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内部控制的各部分应该有机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相互联结、互动的整体,这是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层次性、联动性和整体性要求的体现。

三是内部控制建设的动态性问题。内部控制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完善的过程,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必然波及内控的建立与实施,因此,动态性体现在要随时结合企业变化的特点,挑战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由于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具有阶段性特点,所以内控需要不断修正来实现内部控制阶段性的目标。

四是充分考虑成本一效益原则。首先,针对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内部控制切不可有制度无实施,有构建无效果。制度建设有成本,如果没有制度实施带来的效益,这样的成本就是完全的浪费。其次,内部控制绝不是越详尽越好,再完善的内部控制也只能提供必要保证而不是绝对保证,过度控制只会造成成本高昂、不能灵活变通,破坏企业的平衡。因此一定要掌握好内部控制的“度”。最后,遵循成本一效益原则,就是要解决好“嵌合度”问题,将内部控制不留痕迹地融入组织管理的各个方面,尽力避免将内部控制视为一种独立的、辅助的部分。这样才能降低成本,产生良好的控制效益。

作者:刘瑞文

上一篇:科学有效调节幼儿园体育课论文下一篇:电力系统城乡信息网络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