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渠道开阔管理论文

2022-04-18

【摘要】近年来,惠农政策对农村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原本单一的村庄迎来了多元转型,村民对惠农政策的心态发生了现代性变迁,对惠农政策的关注度明显降低,且评判标准和关注重点也都发生了偏移。为此,惠农政策应顺应多元的村民变化和社会转型,借助多元的社会力量,对村庄和村民的发展权重新做出考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视野渠道开阔管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视野渠道开阔管理论文 篇1:

企业基层渠道管理人员绩效考评模式研究

摘 要:本文结合渠道运营管理系统,分析研究企业基层渠道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模式问题,阐述了基层渠道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的现实意义和基本因素,特别是对量化的绩效考核指标予以分析,从而调动基层一线人员积极性和一段团队的整体绩效问题。

关键词:基层管理 渠道管理 绩效因素 绩效考核 绩效指标

随着宏观经济的快速增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整个企业的管理模式也会不断变化,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包括财务管理、销售管理、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重要组成方面,而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特别对于通信企业的渠道运营来说,结合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考评体系,是渠道运营良性健康发展的强心剂。整个企业从原来的不成熟到成熟,渠道管理体制从不完善到完善,从依靠领导者的直接管理控制到管理体系的形成、绩效考核机制发挥作用,是从一个阶段到一个阶段的上升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特别对是渠道管理人员的绩效管理绩效考评机制是对传统人事管理的改革、修正、补充和完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现代化的企业管理逐渐对企业员工的素质,特别对开封联通这个传统的通信企业来说,对新型渠道运营的具体基层管理者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于这些基层管理者的绩效考评机制,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源考评和日常工作业绩考评的一个难点,因为基层管理者也由以往的单一行政管理转向更多的企业化、市场化,由简单的人事考勤规章制度转向一套考核指标及管理措施组成的,能比较完整地表达评价要求及结果的系统。

一、建立基层渠道管理人员绩效考评机制的目的及意义

1.渠道管理人员绩效考评机制比传统的目标管理更加细化完善,更加科学。通过不断引入新的管理理念、科学方法和领导艺术,及时完善绩效考评机制,才能使渠道管理人员绩效考评机制管理由经验、粗放向科学、精细转变,才能更好适应企业工作与经济的发展、适应人的能力培养与人全面进步的需要。

2.为了全面发挥新绩效考评的作用,激发一线基层渠道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也为了能使这些一线管理者能够以身作则,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提高整体一线团队的工作效率和效能。

3.新时期,基层渠道管理者主要负责小组或小团队的拓展、销售等职能,而且越来越多的担负起了直接的管理职能,建立对于基层管理者的有效绩效考评机制,可以促进企业良好氛围的形成,创造优良的工作环境和文化环境,是对基层渠道管理者一项重要任务,因为只有基层渠道管理者的绩效考评合理有效,才能促使这些渠道管理者进一步提高小组或团队的效率、增强团队协作能力、促进整体绩效提升。

二、现阶段企业中对基层渠道管理人员的绩效考评的不足

1.年度或半年考评,时间跨度过大。目前大多数企业习惯采用以“年”为单位的考评方式,而且在考核过程中缺乏明确、及时的指导,导致问题不能及时发现,难以弥补,从而致使对跨年度办理的事项也会产生相应影响。

2.考评方式设定过于简单。考评方式由于主要以员工述职为主,上下级评价为辅,缺乏科学性,容易在执行中造成一定程度的管理混乱或流于形式,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对参与考评者也会产生厌倦情绪。

3.考评指标内容与实际工作脱离。绩效考评的内容往往以品质类、业务能力类和执行能力等定性描述为主,缺少量化指标的考评。并且在实际执行时往往重整体部门绩效考评,轻个人团队考评。

4.考评体系与激励机制脱钩。绩效考评的目的为了奖励先进、鞭策后进。但在实际考核中由于没有相应配套措施加以保障,评优、选先、选拔、晋升等实际操作中与考评结果往往脱钩,人治管理的文化传统与绩效考核的现代管理模式相抵触时,绩效考评的初衷和意愿得不到体现。

三、分析基层渠道管理人员的特性,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1.专业素质能力因素。优势:要求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视野开阔,求知欲强烈,学习能力较强,知识面宽,有的综合素质比较高。劣势:人员层次来源不同,素质不均衡,教育背景和年龄往往差别很大,对执行具体工作时有不同理解。

2.对工作的态度因素。优势是处在一线,强烈的自尊和价值实现愿望较强,有成功的自我意识。劣势是容易习惯既定工作习惯,不利创新,难于接收新变革,要么积极要么消极,心态不稳定。

3.激励因素。优势是物质激励为基础,但又希望得到精神激励和他人肯定,渴望通过工作成就证明自己的能力,注重他人、组织及社会的评价。劣势是有时过于注重物质激励,相互比较的、论资排辈情绪化等。

4.个性因素。优势是因为基层管理人员一般较年轻,有时候不受传统束缚,有创造性但又不稳定性,有创新精神希望展现自我。劣势是社会经验不足,人际关系较窄。

四、提出基层渠道管理人员绩效考评机制的对策

1.完善现有的渠道绩效管理考评机制。完善现有绩效考评机制,健全相应的绩效工资制或者技能工资制。在岗位职责中明确的规定企业基层管理人员不但自己的工作内容和考评指标,并且规定团队或班组的整体绩效考评指标,要求要达到什么效果和目标等等。

2.完善考评方式和反馈流程,提高考评质量。丰富考核技术方法,使考核流程简单化。提高考评质量,明确考核标准,合理化考核内容,使基层渠道管理人员的考核与中高层管理者的等级之间区分更加明显,使考核人员能够准确的判断和评价,减少因没有明确具体的量化考核办法而造成评价考核不够准确,从而影响了考核质量。建立绩效考评反馈机制。制定阶段性的绩效考核,并及时反馈,使考核更具时效性,并通过反馈机制实时监控调整,调整下一阶段的工作。

3.设计基层渠道管理人员考核指标体系。设计考核指标的时候,应该在全面掌握工作性质、内容,充分进行岗位分析的基础上,对各种生产型、职能型、营销型的基层管理人员区别对待,制定适合不同阶层、岗位、工种的考核指标。关键考核指标的确定依据原则有:一是直观具体可操作性。关键考核指标应该具体明确,易于理解,才能让被考核的管理人员知晓工作目标,进而在指标指导作用下使工作行为更为有效。二是完成指标的难易程度适度。对于各种工作来说,各自的绩效考核指标完成的难易程度需平衡适度,使各部门的被考核管理人员公平考核,不因所在岗位的不同而出现工作难易程度差别很大的情况。三是指标稳定性和灵活性结合。使绩效考核指标需在一定时期稳定,才能使员工目标专一,集中力量做好考核指标所要求的工作,另外也要有适度的灵活性,在指标设计上有灵活空间,尽量做到考评的动态平衡。

指标解释:上级管理职能部门下达相应年度月度考核指标,月度环比分析,并结合全年累计指标综合考核结果。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层渠道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管理,应量化考核标准,明确考核目标,定性与定量结合。对基层管理人员的绩效考评机制需要体现为一定的量化标准,考评的内容应尽可能细化。考核实施过程应明确考评组织的实施者负责考评重要要素的制定、强化执行和绩效评估,避免考评工作流于形式,被各部门内部弱化、趋同。同时要坚持现实表现和发展潜力结合,有效运用考核结果,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奖惩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卫星.绩效考评机制探析.中国星空 2011年第七期

[2]张培德李刚 .绩效考核与管理. 2008

[3]董福荣.国有企业经营者绩效考评机制的缺陷与对策. 学术交流.2005

[4]沈翌.企业文化与绩效考评机制协同发展路径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08

[5]杨竹. KPI在知识型员工绩效考评机制中的应用研究.研究与探索.2012

[6]侯金茹.电信绩效考核管理.运城年鉴2007

作者简介:孙恒,身份证号:412301198205021014,河南工业大学2011级全日制MBA,师从管理学院院长魏明侠教授,研究方向为运营管理,目前工作单位为开封联通公司,主要从事过市场销售、渠道管理、宣传管理等工作

作者:孙恒

视野渠道开阔管理论文 篇2:

心态变迁影响惠农政策评价

【摘要】近年来,惠农政策对农村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原本单一的村庄迎来了多元转型,村民对惠农政策的心态发生了现代性变迁,对惠农政策的关注度明显降低,且评判标准和关注重点也都发生了偏移。为此,惠农政策应顺应多元的村民变化和社会转型,借助多元的社会力量,对村庄和村民的发展权重新做出考量。

【关键词】村民 惠农政策 绩效 现代性变迁

2003年以来,经济发展引发的农民流动、农村空壳化现象逐步显现,“三农”问题也在这一时期凸显。为了能够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中央持续推出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成为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大举措。惠农政策在逐步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中,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术界的相关研究也不计其数。然而在已有的相关研究中,缺少以村民和村庄本身转变为基础而展开论述的研究。

山西省XXX镇,地处山西中部地区,镇内村民世代耕种、繁衍生息。在近年来国家和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拉动下,该镇较为全面地落实了各项惠农政策,对该镇村庄的风貌、村民的生活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总体来说,该镇是研究惠农政策效果的良好范本,也是分析村民心态变迁与评价惠农政策的理想对象。

现代化进程中村民心态的变迁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农村地区外出务工村民数量逐渐增多,这使得村民的视野逐渐开阔,同时也引发了村民心态的转变。封闭的村庄传统在各种文化、现象、生活模式的冲击下渐渐消散,逐步将村民由传统引向现代。这一方面为村庄转型提供了契机,一方面也对惠农政策提出了更多的新要求。

村民心态的拓展。在与外界的交往中,村民接触到了农业以外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并被多元的城市社会所吸引,再加上电视、网络媒介的催化,使村民的视野得到了很大提高,村民心态的拓展成为一种必然。当然,这里所说的心态拓展,主要是指村民在与外界交往的过程当中,所呈现出的一种视野方面的扩大,如对事物的评判有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对事物发展的判断有了更为长远的预见、关注的生活范围有了更大的空间等等。

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到2011年末,中国大陆地区城镇人口比重达51.27%,数量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这表明,我国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村民群体,已经在逐渐脱离乡村生活,特别是逐渐发生现代化转变的村民,更是被拉入到了不可逆转的潮流,其社会心态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首先,在国家意识、法律法规、权利观念等具有全社会性内容的认识上,有了社会性的转化;其次,村民的生活视野已不仅仅限于村庄的内部。随着对外交流活动的拓展,外部环境对村民的发展愈加形成更为重要的影响。

在访问的五个村庄中,村民以外出务工者居多,务工收入基本是村民现金收入的全部。与此同时,村民在与城市交往的过程中,心态拓展显而易见:首先是视野外化。对于村内事务,村民具有不关心、不了解的倾向。特别是年轻人,对镇政府如何落实惠农政策并不了解,对村内平日事务也不关心。在他们眼中,与自身生存相关的信息已大部分不在农村,与镇内和村内信息相比,他们更加需要获得的是外部信息,以便获取更多的生存收益;其次是生活社会化。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网络、电视等新闻媒介早已进入村民的生活,各种法制节目、娱乐节目早已成为村民津津乐道的话题。通过这些,村民对于事物的认知更加趋向社会化。

村民心态的公民化。在与外界交往中,村民对外界产生了一定的依赖,即自身的生存和生活水平与外界有直接相关性。在这种必须的交往中,村民渐趋融入城镇化浪潮。然而,这并没有使村民摆脱村庄的弱势。一方面,大部分村庄在城镇化的浪潮中逐渐走向空壳化,一方面,逐渐向“市民”过渡的村民成为了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在这种情况下,村民对自身境遇产生了一定的诉求,其核心就是应该与市民拥有平等的公民权利。

从问卷结果上来看,该镇的村民也出现了这样的趋势。比如,要求将养老保险的发放金额与市民进行比较,以及对村内政策的落实要求公开、公正等等。

村民心态变迁影响惠农政策的绩效与评价

从近几年来看,我国惠农政策的实施方式,是以标准化的实施方向和管控方式为基础,并在这种方向和方式上不断进行完善、走向成熟。这样看来,在惠农政策落实的十余年中,虽然实施方式立足的基础基本没有发生变化,但村庄却发生了多元转型,村民也发生了心态的现代化变迁。这些转型和变迁,使得惠农政策的绩效和实际投入发生了偏差,与村民的期望发生了错位。

促使村民关注度发生变化。惠农政策,本着惠民利民的原则,以国家补助为经济基础,通过各种社会力量,在农业生产、社会保障、生活发展、基础设施等各个方面,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提高村民身份地位,提升村民生活水平。在访问的五个村庄中,惠农政策对村庄的发展和村民的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中,村容和村民生活方面都有了很大提升,水、电、公路、公共设施方面有了很大改善。具有生存危机的孤寡老人、村中有名的贫困户,生活都得到了较大改观。这样的惠农政策实施效果,有着可喜的成就。

针对关注度变化这一话题,问卷中具体设计了两道问题。其一,在访问中,有190人对惠农政策的了解度做了回答,其中,选择“比较了解”的有11人,选择“听说过”的有55人,而其余124人均选择了“没听说过”。当然,这样的选择情况需要放在具体环境中来加以分析。在惠农政策的分类选项中,村民对农业补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生活发展措施等的参评率很高,而这些选项恰恰是惠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结果,一方面说明了村民对与自身利益直接相关的措施或者政策,有一定的观点和态度,另一方面则说明了村民对村内的政策程序不了解;其二,在对“您认为惠农政策给您的家庭带来哪些影响”这个问题的回答中,大部分人选择了“没大的影响”。这样的结果,也从侧面论证了村民对惠农政策落实的细节、步骤没有太大的关注动机,因此是村民对惠农政策关注度降低的明显体现。

在访问的五个村庄中,村民外出务工比例高、重要收入来源于外部是五个村庄的共性。因此,惠农政策的实施绩效内化,村民心态的开阔及外赖性增强,使得惠农政策实施效果大打折扣。绩效内化、需求外化是目前惠农政策实施过程中的一个被忽略的重大问题。

导致评判标准发生偏差。在村民整体走向现代化变迁的今天,村民心态的拓展及公民化转变并不能替代农村历代沉淀下的底蕴,淳朴、善良、浓厚的乡土气息依然是村民最为本质的性格,这使得在这种现代化的蜕变过程中,村民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摇摆不定,以一种极为复杂的情感看待着惠农政策。

从传统标准来看,惠农政策的发展,不但免去了长久存在的农业税,还对耕作者进行了相应的农业补贴。对于仍然在一定程度上持有传统观念的村民来说,这种政策的施行,无疑缓和了其自身与政府之间的“对立”。与此同时,惠农政策对村庄的补助,也推动了村庄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给村民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因此受传统观念影响的村民,给予了惠农政策很高的评价;从现代标准来看,尽管惠农政策的实施,使性情淳朴的村民的幸福感得到提升,但村民心态的现代性变迁,也使得其对惠农政策的评价有了变数。例如,惠农政策在访问的这五个村庄的施行,沿袭了传统的指令性模式,无论是农业补贴还是基础设施建设,均遵照上级指示和村干部的意向自行决定,而只有危房改造、低保户等限定名额的项目才是由集体决定。虽然这样的政策施行模式在传统的集体经济时期不失为一种高效的治理模式,但是通过访问发现,随着村民心态的拓展与公民化转变,地方政府这种落实惠农政策的模式使得惠农政策的绩效发生了偏移。

首先,村民心态的拓展,使得其对事物的判断更加全面与开阔。在惠农政策的绩效参评中,村民先将自身的所得与市民相比,并将自身的所得与村庄内外环境联系在一起,进行综合比较和评价。此种比较和评价方法,使得村民认为政策落实与自身生活的相关性较小,因此与期望相比,产生了相当的落差感。

其次,在惠农政策的落实方面,XXX镇采取标准化的政策落实方法,使受惠主体处于被动承受地位。无论政策落实是否做到了对于资源的合理整合,以及是否使村民得到了更高的收益,村民作为受惠的一方,大都没有获得到参与的权利,只是在低保户等名额限定上,具有较小的选举权。同时,该镇在惠农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没有做到公开透明,使村民对各项政策的落实有了一定的疑虑,受访村民认为,自身对政策的具体落实,应当具有一定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总之,访问的结果表明,惠农政策的标准化实施与村民心态的公民化之间发生了抵触,并且使得惠农政策的实际绩效大打折扣。此外,由于地方政府承担惠农政策的具体实施方案,而该镇惠农政策的落实,明显没有满足村民的现代化心态变迁带来的新诉求,因此出现了中央地方双层评价的现象。

关注重点偏移。一是金钱视角向发展视角偏移。发展权,即发展主体对经济、政治等一系列发展收益所享有的分享权,也是村民作为经济发展的参与主体所应当享受的公民权利。虽然这种诉求在以往封闭的农民思想中并不存在,但是在外部环境的催化下,便使得村民的这种诉求强烈地表达了出来。作为弱势群体的村民,在与外界的比较中,产生了强烈的公正诉求,其实际上就是发展权的一种表达。这点在XXX镇的惠农政策落实绩效中也有一定的体现。在对“您还在哪些方面需要获得帮助”的回答中,生活保障、教育、新技术的选择率位列前三并远远高于其他选项,从中可以投射出村民对自身生活的担忧和对提高自身生活水平的渴望。而惠农政策的落实,恰恰在村民的发展权问题上没有做出足够的考虑;二是基础获益向制度获益转变。村民心态的公民化,带来的是对自身权利的诉求,同时也伴随着对机制的诉求。在访问中,对于惠农政策的实施,村民希望村干部可以做到公开透明,并希望可以打破政策落实过程中的被动承受体身份,可以通过自身的参与来配合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对惠农政策中的农业补助等资源具有一定的支配权。

从受益主体视角完善惠农政策

惠农政策自实施以来,农村的现代化变迁便与国家引导和社会发展多元互动,这不仅转变了村庄的风貌,更是对村民的心态变迁产生了深远影响。惠农政策不断补充与完善的历史,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村庄与国家互动发展的历史。作为受惠主体的村民,是惠农政策的最终感受者与历史评判者,因此,惠农政策的实施必须与村民心态共进,这才是政策成功的前提条件。

首先,政策实施与村民发展相捆绑。在访问的五个村庄中,务工是村民获取收益的主要渠道,农业相对收益的逐年下降,使得务工收益的地位凸显,也使得村民收益与村集体相分离,这直接导致村民对村庄的关注度逐渐降低。因此,可以将政策落实与村民发展相捆绑,使惠农政策的落实能够基本解决村民的生存发展问题。比如,可通过将资源合理集中、政策补贴更多地向村民发展项目偏移,来拓展村庄的发展,使村庄的发展逐步与社会现代化的脚步相协调,继而从村庄自身内部提升村民的状态,抬高村民的社会地位。

其次,政策实施半自主化。改革开放源于对计划经济与指令式发展模式的打破。然而,尽管经过30多年的蜕化与演变,在广大农村地区,集体模式仍然有深刻的烙印。在惠农政策的实施中,大都以指令性方式为主。这样的实施模式,虽整齐划一、方便管理,却损失了资源效能,不能兼顾各村和个人的实际情况。同时,也不能忽视村民心态现代性变迁而引发的参与热情。总之,在实施惠农政策过程中,应该坚持半自主化,即在国家和政府进行宏观引导的基础上,由村民根据自身需要与实际环境进行适当的选择,实现惠农政策的政府与村民共同参与、多元互动和各种资源合理分配的目的。

再次,政策实施机制完善化。惠农政策,是对我国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的归纳,并没有统一的实施方案。访问的五个村庄关于惠农政策的实施,只是按照标准惯例,对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补助等项目进行标准化落实,在实施目标、信息收集、信息反馈等方面,缺乏相关的职能与职责。同时,由于监督机制的不完善,也滋生了一些贪腐现象,给惠农政策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应从政策法规的合理制定入手保证政策实施的完整性,也应合理兼顾村民的诉求,将其与村民心态变迁进行一定的调和,提高政策的实际实施效果。

最后,帮扶主体多元化。惠农政策作为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其实施过程受国家和政府主导,初衷是为了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提升农村经济的竞争力,使农村由被输入逐步走向自主输出的过程。然而,村民心态的拓展和公民化,对惠农政策的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今的村庄早已不是独立封闭的个体,而是处于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参与者,其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在很多方面受到了市场的节制。而且,村民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同样也离不开市场经济。因此惠农政策的有效实施,必须从整体上考虑农村与整个社会的互动关系,这样才能把握农村发展的规律和关键。与此同时,由于村民是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群体,因此单纯通过政府力量来拉动村庄变化、引导村民变革是很难成功的。这意味着,村庄的变化需要社会力量的帮扶与接纳,同时,也可以通过引入社会组织、商业群体等机构,来创造良好的环境,培育村民的现代性心态,从而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促进村民较早地发挥出自身应有的力量。

结论

惠农政策的实施与完善,起始于我国市场经济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化转变时期,也面临着村庄与村民的转型。因此,对于惠农政策的实施评价与绩效,也属于变动性大、预期性较低的阶段。惠农政策的投入,如果合理规划使用,可以推进村民、村庄顺利完成现代化转型。目前村庄的生存与发展逐渐更多地依赖于外部环境,惠农政策的实施方向与方式对于村民和村庄的发展至关重要。面对多元转变的社会环境与多元交流的村庄,我们应该使惠农政策的实施方向和实施手段与整个社会环境,特别是与村民的转变相适应、相协调。也就是说,惠农政策不但要与社会转变相契合,而且要谋求共同发展,并通过对惠农政策实施手段、实施方向等多渠道地进行疏导,使村庄和村民的转变得以有序进行。

作者:加芬芬 吴晓燕

视野渠道开阔管理论文 篇3:

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政治安排和实职安排问题探讨

[内容提要]阐述营口市党外代表人士政治安排和实职安排的实践、瓶颈问题,提出党外代表人士政治安排和实职安排的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对党外代表人士政治安排和实职安排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党外代表人士;政治安排;实职安排

日前,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加大党外代表人士的选拔任用力度”,“切实搞好党与党外代表人士的合作共事”。党外干部作为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选拔和任用关乎全局、涉及长远。

一、加强党外代表人士政治安排和实职安排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党外代表人士政治安排和实职安排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需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个特点和优点。在这个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并与之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党外代表人士是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做出较大贡献、有一定社会影响的非中共人士,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坚定拥护者和直接参与者,在反映统一战线各方面成员诉求、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加强民主监督、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培养选拔一批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亲密合作、经得起考验的党外代表人士,依法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是参政党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的重要途径和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组织保证。我们党同党外人士在国家政权中的合作共事越充分,越有利于发挥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优势。

(二)党外代表人士的政治安排和实职安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这就需要不断巩固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广泛凝聚起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准确把握党外干部的智力资源优势为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支撑。一则党外干部专业特长突出,在某一专业领域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对某些问题钻得比较深,研究得比较透,他们在决策过程中往往发挥着先导作用,并且在执行过程中能够体现决策者的意图,实现决策目标。二则党外干部组织资源丰富,依托党派、团体组织丰富的理论资源和厚实的调研资料,党外干部不仅能积极出主意想办法,使党委政府的决策更民主、工作更科学,而且往往能收集到基层的真实情况,使决策更科学、更有针对性、更能解决问题。三则党外干部行业代表作用明显,瞄准区域发展的重点和难题,集合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展开科技攻关、管理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将党外知识分子的个体优势转化为整体优势,把党外知识分子的智力资源辐射到发展的各个领域,促进小康社会全面向前发展。

(三)党外代表人士的政治安排和实职安排是实现统一战线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实现统一战线长远、健康、可持续发展,根本任务是人的可持续发展。没有人的培养和选拔,没有大批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通力合作的党外代表人士,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的发展就会成为空话。特别是当前,统一战线处于整体性新老交替和政治交接的关键时期,加大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选拔力度尤为重要。我们党在长期的统战工作中,十分重视做好党外干部工作,一大批党外干部在党的领导下,风雨同舟、荣辱与共,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把做好党外干部工作提到事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高度,加强对党外代表人士的团结、培养是统一战线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必须大力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把握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的特点和成长规律,着力培养一批有素质、有影响、作用大的党外代表人士,加大党外代表人士的政治安排和实职安排,推动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发展。

二、党外代表人士政治安排和实职安排的实践与瓶颈

近年来,中央先后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措施,形成了党委领导,组织部门和统战部门具体实施,其他部门协调配合的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格局。

(一)党外代表人士政治安排和实职安排的实践。以我市党外代表人士政治安排和实职安排为例,几年来,我市在党外干部工作上做了积极的实践与探索。

1.实职安排方面:(1)市本级安排情况。安排党外人大副主任1人;党外副市长1人;党外政协副主席4人,占市政协领导班子的50%。在34个市政府职能部门领导班子中安排党外干部12个,占35.3%,其中正职4名,已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市级法院配备1名党外副院长,市检察院尚未配备。(2)各市(县)区安排情况。6个市(县)区安排党外人大副主任7名;党外副市长、副区长6名;党外政协副主席16人,占市(县)区政协班子总数63%。政府职能部门共安排了19名党外领导干部。法院安排了3名党外副院长、检察院安排了1名党外副检察长。

2.政治安排方面:(1)市本级安排情况。市第十四届人大327名代表中有党外代表85名,占代表总数的26%。人大常委总数为40人,党外常委4人,占常委总数的10%。第十一届市政协375名委员中,党外委员222名,占委员总数的60.7%,84名常委会组成人员中,有党外常委51名,占60.7%。(2)各市(县)、区安排情况。市(县)区人大代表总数为1 162人,党外代表为311人,占代表总数的27%;常委总数为119人,党外常委20人,占委员总数17%。市(县)区政协委员总数为1 340人,党外委员797人,占委员总数60%;常委总数为209人,党外常委131人,占常委总数的63%。

目前,我市党外代表人士的安排已经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但在一些方面还没有完全达到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如:省委要求党外人大代表应占整个代表总数的三分之一,我市为26%;中央要求党外人大常委应占常委总数的35%(根据辽宁实际,省委没有明确要求),我市42个常委指数,应该14个左右,我市为4个;省委要求加大党外干部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选拔任用,力争在3年内逐步配齐,我市市、县(市)区检法两院14个,现在只有5个安排了党外领导干部;省委要求,各市应根据工作需要,选配党外代表人士担任人大常委会、政协副秘书长,我市尚未配备;按照要求,省政府工作部门选配有党外干部的领导班子应占政府工作部门领导班子总数的40%以上,各市可明确需要配备党外干部的工作部门的应当比例,并在5年内按规定比例配齐,目前,我市达到35.3%,还有空间。

(二)党外代表人士政治安排和实职安排的瓶颈。1.培养选拔党外干部认识不够到位。在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中,虽然中共中央有明确规定,并且带了头,但很多地方对党外干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没有真正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有的认为党内具备条件的人多的是,用不着到党外去找,有的认为行政领导班子中有党外干部,工作起来不方便,有的甚至认为培养选拔党外干部仅仅是一种姿态,是“政治需要”,而不是“工作需要”。究其原因,是这些地方党的主要领导缺乏统一战线意识、多党合作意识和广纳群贤意识,在健全和完善我国现行政治体制上缺乏长远眼光,同时对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又缺乏硬性的考核激励措施,从而造成个别决策领导和执行部门在思想上没有形成压力,在行动上缺乏动力。

2.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不够协调。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组织部门和统战部门相互协调和密切配合。但是,在一些地方和单位,组织和统战部门在开展这项工作中,却明显地存在着“两驾马车”现象。由于党外代表人士是统战部门的主要工作对象,所以发现和培养党外干部后备人员是统战部门的职责。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当统战部门将发现和培养出来的党外干部后备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向组织部门推荐之后,却往往是“杳无音讯”。这种现象,严重挫伤了党外代表人士的上进心,影响了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统战部门的工作效率。这主要是由于在实际工作中,组织部门与统战部门相互之间配合不够协调,党外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尚未完全形成造成的。

3.党外干部选用视野不够开阔、使用不够大胆。物色推荐党外干部视野狭窄表现在习惯把眼睛只盯着民主党派代表人物、从少数人中选人,没有真正消除部门、行业、身份和所有制的限制,不仅影响了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质量,而且影响了其他党外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安排使用党外干部工作中存在片面性,表现在有些地方和单位有意或无意地将党外干部安排在业务技术部门,安排在副职岗位上,而不能像使用中共党员干部一样使用党外干部,对那些具备了担任政府重要部门领导职务和一把手条件的党外干部不能放手使用。这些都是因为某些地区和部门党的主要领导在思想上对“党的领导”的理解和认识比较片面和机械。

三、党外代表人士政治安排和实职安排的思考与探索

加强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实践,是统一战线的一项全局性、战略性和基础性工程,统战部门要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的政治安排和实职安排的有效途径,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

(一)党委重视,形成合力,加大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任用力度。党委重视是做好党外代表人士政治安排和实职安排工作的根本保证。统战部作为党委主管统一战线工作的职能部门,要积极主动争取党委对党外干部工作的重视。统战部通过常委会等各种方式,汇报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并呈请同级常委会研究,提出相应的规定和措施,为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和保障;经常与同级党委主要领导汇报沟通和交流党外工作,提高他们对党外干部的关注程度,从而使各级党组织和党政领导从战略大局上来理解和认识党外干部安排工作的重要意义。要大力宣传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方针、政策,大力宣传党外代表人士先进典型,在广泛宣传中营造环境。通过对党政领导的重点宣传,对党员干部的反复宣传,对全社会的普遍宣传,起到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消除阻力,推动工作的作用。扫除认识上的障碍,就会为党外干部政治安排和实职安排的全面推动打开了“思想通道”。从营口市情况看,近两年,通过积极争取党委领导重视,我市在开展全市择优选任领导干部工作中,市委专门设置了5个副局级党外领导岗位,职位面向全市党外人士实行公开选拔,最后有5名党外干部脱颖而出,走上了领导岗位。在我市新成立的北海新区管委会领导班子中,也配备了一名年轻的党外干部任管委会副主任,为我市实现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中率先崛起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加强管理,完善制度,推进党外干部工作的制度化。加强统筹协调,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门牵头负责、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建立组织部门、统战部门和相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进一步规范推动党外干部培养选拔操作程序。在操作过程中,组织部门和统战部门要做到“六联合”,即联合发文部署、联合物色推荐、联合教育培训、联合考察人选、联合监督管理和联合研究上报。建立“五个一”工作制度。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组织部和统战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坚持落实“五个一”工作制度,即:一起制定目标规划,一起确定后备干部名单,一起搞好培训教育,一起选拔使用,一起跟踪管理,为党外干部的培养教育和选拔使用工作提供开放性的工作平台。建立“两部”协商机制。在党委领导下,统战部与组织部在党外干部推荐、培养、考察等工作程序,形成了统战部具体负责,组织与统战两部门共同培养、推荐、考察、提名党外干部的工作机制。建立党外干部考核和回访制度。将党外干部年度考核情况记入个人档案,每年定期不定期向党外干部和所在单位了解履职履责、廉洁自律以及政治经济待遇落实情况。对党外干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对其存在的不足提出希望与要求,做到在使用上高看一眼,在要求上一视同仁。党外干部每年也要向统战部门进行一次书面述职述廉,使统战部能较全面的了解党外干部的工作生活情况。通过建立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使党外干部工作做到了有章可循,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我市从2003年开始建立了市委组织部、统战部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对上级重要会议的贯彻落实及培养选拔党外干部等重要问题进行经常性的研究磋商。大力实施“115工程”,即每年推荐10名可供近期安排使用的县处级党外干部;重点培养100名党外后备干部队伍;建立500名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立完善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统战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有关社会团体积极发挥作用的党外代表人士推荐机制。

(三)开阔视野,勇于突破,不断拓展党外干部安排使用的领域。党外人才分布于各行各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阔视野、拓宽渠道,由单纯依靠组织部门和统战部门物色推荐党外人才向由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各级非中共组织共同物色推荐拓展,逐步形成党内党外互动、上下左右联动的物色格局,真正使党外优秀人才都能进入党委和领导的视野。要注重从教科文卫系统、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国有企业中选拔干部,还要积极探索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选拔党外人才担任领导职务的有益做法,逐步消除部门、行业、身份和所有制等限制,真正对党外人才物色推荐实现全覆盖。组织部门和统战部门要工作创新,引入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大力实施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按需聘任等方式选拔优秀党外人才。通过到法律院校或上级检察院、法院机关通过交流、竞争性选拔或公开招考等方式解决检法两院党外干部安排问题。县(市)区党外干部的来源问题,可以从大中院校、科研院所引进,县(市)区没有大中院校、科研院所,要注意从事业单位,比如医院、中学等高级知识分子比较集中的地方选拔一些人,给他们一个台阶,从事行政工作,锻炼一段时间,引进到党政行政机关里来。另外,在每年新毕业的大学生,考入的公务员里面,一些优秀的人才,有意识地留在党外,作为党外干部来培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进一步加大党外干部在各级政府工作部门的选配力度,加大党外正职安排力度,对符合任职条件的党外干部,可根据工作需要选拔担任部门(单位)行政正职。”注重把那些既有业务专长和代表性,又有较强参政议政能力和一定组织领导能力的党外干部选拔进领导班子乃至担任行政正职。加强党外干部在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安排的同时,也要注重党外干部在政府其他工作部门的选配力度,不断拓展党外干部安排的领域。

课题组组长:孙新宇,女,原营口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

课题组成员:王 煜,男,营口市委统战部机关党委副书记兼调研室主任

付育新,女,营口市委统战部统战理论研究会秘书长(执笔)

以上人员均为“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基层统战工作理论本溪研究基地”特邀研究员。

责任编辑/刘顺宝

上一篇:责任保险基本特征论文下一篇:群体互动社会公正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