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历史教学论文

2022-04-15

【摘要】历史解释能力是高中生必备的核心素养,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以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从史料教学与历史解释能力概述入手,深入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从整体上创新,提出合理的教学策略,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优秀的人才。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史料历史教学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史料历史教学论文 篇1:

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史料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学科素养

摘要:史料教学是高中歷史教学中比较常见的方式,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有非常关键的影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利用史料教学发展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及认知,不断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引领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史料教学;历史解释

引言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高中历史这门学科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以史料教学为依据,关注对多种教育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确保学生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教学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的现状

(一)忽视对学生的恰当指导。

有的高中历史教师没有摆脱传统教学模式束缚,将工作重心放在知识传授上,没有沉下心来研究学情,教师对核心素养形成的引导作用无法得到有效的体现。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停滞不前,尚未形成良好的历史解释学科能力,历史解释能力不够理想。这一点使得学生对历史这门课程提不起兴趣,个人的历史材料解读、分析、运用能力不容乐观。

(二)教学主体认知偏差

有一部分教师仅以教材历史知识传授为核心,将学生视为整个课堂教学中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忽略了学生的自主实践,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全权包办所有的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因此,史料得不到学生的感知和重视,学生自主思维的机会比较少,造成自主实践的能力和意识不够理想,最终导致历史解释能力的形成无从谈起。

(三)教学内容冗余

与其他学科相比,历史这门课程的理论性比较明显,理论板块所占用的比重相对偏高。因此教师一方面需要关注知识的简单输出,要求学生进行识记和分析,另一方面是要采取挑战可行的教学策略,合理取舍课堂教学内容。有必要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强教学知识内容(尤其是直观史料)的有效率,为学生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及锻炼提供时间条件,留下思考和阐述的余地。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教学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策略

(一)选择运用好史料资源

教师对学生的引导非常关键,教师需要针对性的改革教学模式,比如在利用史料指导学生时,教师需要以学生的自主思考为基础,提升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通过学习能动性的有效调动激发设置不同的历史问题,让学生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形成个人的历史知识解读能力和理解水平。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理解能力由此得到锻炼,同时能够产生由内而外以及发自心底的学习意愿,意识到历史学习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会主动跟上教师的步伐和节奏,高效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时,教师则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与之对应的视频资料,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进行有效解读、阐述。教师提供足够的、合适的材料,预设好学生思维推进的逻辑路线,使学生的感官得到了全面的刺激,产生更多的学习与热情,个人的历史思维和学科能力提升效果将较为明显。

(二)凸显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

新课改明确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科学的史观与核心素养的形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教师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针对同一历史事件或人物提供两种以上的史学观点并以文字史料的形式呈现到课堂上,留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选择机会和思考空间,侧重区分史实与解释,使他们能对各种历史现象加以理解和评析。将课堂归还给学生,学生才更有可能对历史人物和事件持以审视的眼光,为对史料展开理解、识别、解析、阐述活动提供可能性。

(三)筛选使用好教材内外资料

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教师需要合理取舍教学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着眼于史料教学精心筛选教学资料。教学环节积极融入更有效的史料,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实践,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解释能力。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一课“富商大贾周流天下”板块中的货币现象的过程中,教师则可以使用历史图片展示货币的历史发展流程,让学生能够通过对货币知识的分析及研究,进入课前预设好的思维逻辑线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和体系,个人的历史解释能力也得到了间接的培养和锻炼。教师需要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注重对教学大纲的分析及研究,剖析其中的重难点知识,明确后期的教学改革方向和策略,实现教学活动的顺利落实。

结语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非常有必要,教师需要掌握史料教学的重点及难点,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一能力。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彰显学生主体价值,关注对学生的恰当指导,重新调整课堂模式,在增减教学内容的过程之中,为学生的历史学习营造良好的外部空间和环境。

参考文献

[1]贾艳. 浅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史料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J].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19, 000(010):P.44-45.

[2]盛佳敏. 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教学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的思考[J]. 山海经:教育前沿(23):1.

[3]赵正国. 浅谈如何运用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J]. 才智, 2019, 000(020):178.

作者:史前进

史料历史教学论文 篇2:

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史料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摘要】 历史解释能力是高中生必备的核心素养,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以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从史料教学与历史解释能力概述入手,深入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从整体上创新,提出合理的教学策略,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优秀的人才。

【关键词】 高中历史 史料教学 历史解释能力

0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要求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深化学生思想,创新现有的教学模式,灵活引用历史史料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提升学生的解释分析能力与历史信息获取能力,全方面发展。

一、史料教学与历史解释能力概述

(一)史料教学

史料主要是指历史材料,其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文字史料,另一种是非文字史料,可以有效的促使学生加深对历史的理解。以文字史料为例,当前较为常见的有笔记、史书、典籍、铭文、碑文等,非文字史料的形态较多,如建筑、文物、古料、化石等,可以供人们参考。史料是人们研究历史的关键点,也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合理的史料教学,可以促使学生加强对历史知识的认知,提升自身的历史信息分析能力,并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完善的历史观念与历史思维,落实现阶段的素质教育。

(二)历史解释能力

历史解释是指在明确的历史史料与历史史实的基础上灵活应用理论方法进行逻辑分析,以此为基础对历史进行客观的评价与分析,加强对历史事物、历史现象以及历史人物进行深入的了解,提升自身的基础能力。历史解释能力是学生对历史史实分析评价能力,对于高中生来说良好的历史解释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对历史史实的分析与评价,形成正确的历史认知,全方面发展。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教学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靈活应用历史事件与故事开展历史教学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衍生出大量的历史故事,呈现出独特的历史内涵,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很据实际教学内容进行知识扩展延伸,适当引入历史故事进行教学,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进而积极主动进行学习,提升自身的历史素养。历史故事通常具有丰富的故事情节,通过中心人物的发展进行故事演变,教师可以通过故事进行历史分析,展现出生动形象的历史事实。与此同时,灵活应用历史故事还有助于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不断提升自身的历史解释能力,例如,以“责任内阁制”为例,教师在讲解知识点时,深入进行分析,并通过故事进行引导,教师向学生讲述“不懂英语的国王”,英国国王安妮没有子嗣,在其逝世后由其远亲乔治一世担任,但乔治一世并不会说英语,并且其对国家事物不关心,促使英国的内阁行政大权转移到财政大臣沃尔波尔手中,并产生英国的第一任首相,通过以此故事为例,引导学生们进行深入的分析,如分析乔治一世丧失了哪种权力?学生通过故事进行整体的分析,加强知识的扩展延伸,明确其历史发展背景,深入分析英国民主的发展历程,进行合理的史料分析,探讨历史的内涵,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历史史实的认知,表达出自身的看法,提升其历史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二)促使学生主动进行探索提升积极性

对于历史学科来说,受其自身的性质影响,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自身的探索能力培养,以课程为基础,为学生选择合理的历史史料,促使学生进行合理的历史探究,激发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感受历史的真实性,在实践分析中提升其历史问题分析能力,加强历史解释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合理选择教学材料,保证其符合学生的需求,遵循内容的全面性,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例如,以实际为例,教师在讲解“百家证明与儒家思想”内容时,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材料,以西周理论制度、礼乐制度地位、礼崩乐坏等,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并进行自主分析,加深对“百家争鸣”的理解,分析其思想产生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讨,相互进行帮助,利用史料分析百家争鸣对我国思想发展产生的影响,并进行小组总结,加强思想上的认知,提升自身的历史分析能力。

(三)明确史料学的要点充分发挥出教学优势

实际上,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主要教学目的是促使学生加深对历史的认知,从整体上进行完善,并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启发,因此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确其史料学的重要性,深入分析其应用要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加强对知识的分析,如在讲解“马关条约”内容时,教师为学生构建一组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的对话,促使学生感受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分析战争为中国带来的影响,李鸿章说:台湾已经是阁下之物,何必急于一时呢”,伊藤博文说:“肚子饿得很,想要现在就吃”,促使学生对其情感进行分析,提升历史解释能力,产生爱国主义情怀。

结论

综上所述,现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历史解释能力与历史素养是教师教学的重点,因此应积极进行教学理念创新,从整体上进行完善,灵活利用历史史料促使学生感受历史内容,提升自身的历史核心素养,实现全面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李海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史料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J].课程教育研究,2019(10):19.

[2]宋羿竺.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史料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02):137-138.

[3]范华春.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育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1):64-65.

[4]高俊凤.史料实证素养下的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探索[J].基础教育论坛,2018(35):30-32.

作者:符容容

史料历史教学论文 篇3:

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史料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摘要】  史料教学可以突出历史教学特性,体现历史教学的客观性。随着信息化发展,历史教学不单单是枯燥的学会历史知识,还需要通过学习历史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觀,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独立思维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上难点,需要教师通过史料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在历史的具体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本文通过分析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引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史料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以及培养的具体方法策略。

【关键词】  高中历史 史料教学 历史解释能力 培养策略

引言

随着新课标的持续推进改革,人们对于素质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高中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对于学生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应该放在首要地位。不同于以往的对于历史知识文字叙述能力的培养,如今的教学方向侧重于对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以及对于历史的概括表达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史料是可以反映真实的历史时期的材料,对于学习高中历史具有重要作用。

一、史料教学的作用

(一)学习兴趣培养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最大的动力。教师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不仅要重视强化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史料教学的方式,通过介绍真实的历史材料,变枯燥课堂为故事大讲坛,使学生对于历史有更多理性的认识。

(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培养

通过对历史的解读可以加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努力,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在于可以很好的将历史与实际生活结合,使得历史问题具有启发性,培养学生辨析史料的能力。以史为鉴,只有学生对史料进行客观分析,才可以对历史做出科学评价和理性认识。能力的培养往往需要长时间的日积月累,在史料教学的训练下,学生变得更加熟悉历史,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最大限度地从历史材料中获取最有效的信息。

二、史料教学在培养历史解释能力方面的具体应用

(一)循序渐进培养阅读方式

为了能让学生提高历史解释能力,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会从史料中最大限度的获取有效信息。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首先指导学生寻找材料中关键信息,然后再对文章进行精读以梳理关键人物的时间、地点、活动情况,最后对于历史内容进行对比分析。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阅读方式的培养,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模式。教师指导学生对于历史结果的大胆质疑,敢于存异,勇于思考。将阅读材料进行合理总结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学习以及对于历史的认识。

(二)由浅入深转换知识为技能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就是对于历史知识死记硬背,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采用新式的学习方式。将历史现象与史料相结合,将史料与现实相对照,让学生的记忆与实际相结合,从而提高历史解释能力。例如在高中历史课堂上,对于对比古今中外的土地改革事件,教师就可以先帮助学生建立历史进程线索图。这种线索图可以是图片也可以是时间轴的形式。通过系统的网络知识结构,对比各个时期,各个国家的土地改革情况,然后将他们根据时间线进行分类,配合一定的史料补充说明该改革制度的优势和劣势。在该课程学习结束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分析,将所学知识转换成相应的技能。例如对于土地改革是否有助于中央集权,同学们开展辩论赛,进行积极讨论。这样,每一位同学都能分享自己的见解。通过开展辩论比赛,变枯燥课堂为故事大讨论,使学生对于感性历史有了更多理性认识。

(三)适当补充,应用历史唯物主义解释历史

对于学生的历史材料分析能力,一直是高考考试的重点考察内容。为了提高解释历史的能力,可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教学补充。比如说在高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在讲述古代奴隶制度与封建制度的变迁这一课中,可以把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运用在封建制度的产生过程上。封建制度是由战国时期的铁器到牛耕的使用后产生的。通过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思想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明白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加深对于课堂的认识。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它是区分其他思想的核心标志。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的存在于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矛盾体,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对于事物前因后果的分析,可以加深对于历史的解释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解释深度。在教学上,做到适当补充相关史料,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由渐入深,构建知识体系结构。

三、结束语

史料在高中历史的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他可以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史料教学在培养历史解释能力方面的具体应用有:一、循序渐进培养阅读方式;二、由浅入深转换知识为技能;三、适当补充史料和应用历史唯物主义解释历史。史料教学可以突出历史本体特性,体现历史教学的客观性。随着信息化发展,历史教学不单单是枯燥的学会历史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上难点,需要教师通过史料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在历史的具体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由渐入深,构建知识体系结构。

[ 参  考  文  献 ]

[1]谢波.史料教学与其它教学方法的整合[J].上海教育科研,2005(2):88-89.

[2]龚爱琴.在史料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历史教学问题,2005(2):103-104.

[3]李稚勇.论史料教学的价值——兼论中学历史教学发展趋势[J].课程.教材.教法,2006(9):61-66.

[4]张静轩.关于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历史教学,2007(8):5-10.

作者:詹三宝

上一篇:铁路污水处理论文下一篇:4G无线通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