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史料教学论文

2022-04-17

摘要:当今越发重视素质教育,越发提倡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学生,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教材上的知识,更要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我发展,提升学生投身社会实践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想符合这种时代要求,就要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让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互为补充,彰显出前所未有的教学效果,这应该是每位中学教师的教学追求。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高中历史史料教学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历史史料教学论文 篇1:

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策略研究

[摘  要:高中历史史料教学就是培养学生整合史料、分析史料的能力,也是保证学生能够“攻克”高考材料分析题的重要教学过程。但是从目前现状来看,高中历史史料教学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样问题表现为很多学校的史料教学流于形式化,没有很好地进行历史知识的拓展,也没有有效归纳整理史料的方法。因此,急需对高中历史史料教学进行有效的改革。笔者认为可以结合北宋党争这一板块进行史料教学新方法的探讨。

关键词: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改革;策略;北宋党争]

史料教学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这一板块教学不但有利于高中历史学科素养的形成,而且还是高考中的重要内容。因此,高中史料教学的重要性是非常强,非常明显的。通过对现实情况和学术研究领域观察,我们能够发现业界人士和相关学术理论研究者往往对“高中实践教学”这一问题给予很高的关注度,尤其很多学术理论研究者在这一方面进行了相当深入的研究,也产生了许多的研究成果。可以说这一客观现实值得我们去审视,因为任何一项议题的确立往往需要立足于一定的热点和研究趋势至上。这样才能够使自己的学术研究和整个学术界的研究动态相吻合,这是笔者选择“高中史料教学”这一议题的根本原因所在。通过对相关领域已发表学术论著的研读,笔者发现很多观点和方法值得借鉴,但是由于学者自身研究方向限制和现实因素,该问题的研究尚有很多空白之处,这可以说是前人研究的遗漏之处,但这恰恰为新的研究的提供了一定的方向和空间,这样学术研究才能够不断创新。笔者在捕捉该问题的研究新空间和新角度之时,选择了以北宋党争为例,探究高中历史史料教学,希望为相关研究添砖加瓦。

一、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概述

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部分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训练学生研读史料、整理史料,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提炼观点的能力。这一部分教学内容以史料为基本素材,在开展形式上主要表现为进行反复的训练。

可以说史料学教学是高中历史教学中难度较大的部分,这一部分在要求学生掌握相关历史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学生对于一些史料能够有着高度的敏感,就是能够在所研读的史料中发现一些问题。

二、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现状

高中历史史料学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史料教学形式化、教师没有进行很好地历史知识拓展,更没有进行史料整理方法的归纳。这样一来,就使得高中生经过一系列的学习,但是却没有积累到太多史料整理能力。

很多高中历史老师在进行史料教学的时候往往就是把史料读一遍,如果是文言文的话稍微翻译一下,然后直接给出问题的答案。可以说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丝毫没有输出有价值的东西,学生自然在课堂上也没有太多的收获。

三、北宋党争板块史料教学的有效展开

北宋党避免对史料的研读。笔者就以北宋党争板块史料教学为例,谈几点对教学开展路径的看法。

(一)北宋党争相关核心知识的梳理性传授

北宋黨争在高考试题中出现诚然以考察学生研究史料能力为主,但是也考察关于北宋党争的相关核心知识,总体上来说,要求学生对北宋党争产生的背景、发展过程、其对北宋的影响等相关的知识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也许这些知识能够材料中体现,但是如果学生能够有一个清醒的知识脉络,那么能够很快对史料进行归纳,从而快速精确地整理出问题的正确答案。毕竟高考不仅是解题准确性的较量,更是解题速度的较量。

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对北宋党争相关核心知识进行梳理性的传授。这种传授变为为教师应该对北宋党争相关核心知识进行系统性的整理,背景有那几条、在每个时间段都有哪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党争对北宋影响都有那几条。教师以板书的形式呈现,并且要求学生记笔记,教师再对每一条进行深入的讲解,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二)北宋党争相关史料的介绍

青年宋史学者赵俊其先生曾经说,对于史料的高度敏感来源于对史料的高度熟悉,只有对于一些经典史料进行深度的熟悉,才能够从史料中看出一些问题。因此,史料教学中不可缺少对一些重要历史事实相关史料的介绍。以北宋党争为例,其经典的史料主要来源于《续资治通鉴长编》和《宋史》两部文献。但是对于普通高中历史老师来说,整理这两部文献当中关于北宋党争的史料显然不现实。但是罗家祥先生的《北宋党争》和赵俊其先生的《北宋异论相搅思想研究》中积累了大量关于北宋党争的史料,高中历史老师可以从这两部著作当中摘抄相关史料,从而整理成相关的素材,从而让学生平时进行史料阅读训练。

教师还应该对一些史料进行有效的介绍,让学生了解一些史料叙述的历史事件的真实性以及史料的整理校勘情况,这样才能够使学生能够多角度去看待史料。

(三)对史料整理方法归纳性讲授

其实史料教学的核心目的还在于培养学生的史料整理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学生在熟悉史料的基础上掌握一些史料整理的方法。宋史名家雷家宏先生指出,方法是教不会的,但是可以可以训练会。这种思想在高中史料教学中也是非常适用的,也就是说教师应该对常用的史料整理方法进行有效的归纳,然后让学生在有效掌握基本史料整理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反复的练习,这样学生自然能够对史料整理方法进行熟悉的掌握。

以北宋党争相关史料为例,主要的史料整理方法如下:在看待一份史料时首先应该看这份史料都涉及到那些历史人物,这些人物属于新党还是旧党,如果属于旧党是旧党中的哪一派。然后再看一份史料中主要侧重于哪个历史事件以及看该史料对于新法的态度如何。如果能够掌握住这些方法和角度,那么很快就能够提炼出问题的正确答案。

参考文献

[1]贾文晋.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探讨[J].高考,2021(13):103-104.

[2]高小伟.史料实证引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效果研究[J].高考,2021(11):51-52.

[3]洪波.史料实证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探析[J].中学教学参考,2021(10):75-76.

[4]傅俊玉.试析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素养培育存在的误区与对策[J].考试周刊,2021(23):133-134.

[5]马渭夏.史料实证素养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落实研究[J].考试周刊,2021(19):125-126.

陕西省汉中市汉台中学  723000

作者:刘峻昊

高中历史史料教学论文 篇2:

核心素养指导下的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探索

摘要:当今越发重视素质教育,越发提倡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学生,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教材上的知识,更要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我发展,提升学生投身社会实践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想符合这种时代要求,就要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让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互为补充,彰显出前所未有的教学效果,这应该是每位中学教师的教学追求。鉴于此,本文对核心素养指导下的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核心素养指导;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教学策略

一、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作用

1、有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

在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水平。将历史史料应用于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对史料内容进行分析和判断,能够使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发现更多问题,并通过自身的努力或与同学的合作交流而解决相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同时,通过有效的论证分析,学生可以得出历史结论,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求证意识,对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历史思维品质奠定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基于史料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2、有助于高效达成教学目标

新时期背景下,史料作为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有利于提高历史教学效果。在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师对史料内容的积极运用,有助于高效达成教学目标。首先,在史料运用过程中,教师以及学生可以对史料内容进行深入的挖掘、分析和探讨。该过程既是教学相长的过程,又是促进我国高中历史教育改革发展的过程。其次,在史料教学中,学生能够更为深入的理解历史背景及历史环境,可全面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此同时,倘若师生可以對史料内容加以充分利用,还可弥补传统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不足,有利于促进高中历史教育的升华。

二、核心素养指导下的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策略

1、创新故事导入

众所周知,兴趣是驱使学生进行一切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所以高中历史教师在运用史料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尽量做到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进而促使学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创新故事导入教学的方法,利用生动形象地历史故事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还可以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在执教“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相关内容时,就可以为学生讲述一个历史故事:“罗莫洛是一个仁慈、善良的贵族,也是罗马一支军队的首领,他在生前立遗嘱,希望在死后可以把自己的一半财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以及战死士兵的家人。但是,当他死后他的家人却没有履行他的遗嘱,于是那些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就将罗莫洛的家人告上了法庭。”之后让学生们思考法官会如何判决,从而可以让学生对罗马法的起源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

2、设置问题情境

史料实证是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和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教学情境的方法来实现,通过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进而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实证意识。

例如,教师在执教“甲午中日战争”时,就可以选用“黄海海战”这一史料设置问题情境,通过选取当时上海的时政画报《点石斋画报》与日本海军大本营的《黄海海战记事》中的两则史料创设情境,并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问题:“中日双方对黄海海战的记载有哪些不同?你认为原因是什么?”“你们如何解释甲午战争北洋舰队为何会全军覆灭呢?”从而通过探究思考可以让学生明白史料不等于历史事实,要学会从史料中整理出历史事实。

3、采取史料对比

高中历史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还要注重提升学生的辨析能力,进而可以采取史料对比教学的方式,指导学生全面运用自身所具备的历史知识和思辨能力,仔细比较与分析不同的史料,并探究不同史料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进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辨析能力和历史解释能力。

例如,教师在执教“‘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课时,就可以为学生提供以下史料,史料1:人教版教材中关于西周礼乐制度的介绍;史料2:西周礼乐制度的历史地位阐述,礼乐制度可以看作是西周的治国之道;史料3:《论语》中提到的“礼崩乐坏”以及《庄子》中提到的“道术将为天下裂”。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上述三种史料进行对比探究,并要求学生分析“百家争鸣”为何是我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从而可以让学生明确这一历史事件发展的因果关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4、组织课外探究

历史研究不是无意识地去发现,而是要主动提出问题,通过对史料的挖掘、搜集和整理来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发问,提出有价值、并且有能力进行研究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会有机会去练习自己学到的历史研究方法,并形成自己对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独特观点,并形成独立自主的历史研究观念。

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创立历史情境,让学生就同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产生的不同观点进行辩论,并针对历史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除了课堂教学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等校外资源,组织历史探究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历史学科所独有的魅力,学生也可以近距离观察历史遗迹或历史文物,阅读一手历史史料,从中体验历史的叙事结构和叙事方式,并在实践活动了解史料实证的重要性。

5、完善多元评价

教师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时,不能只针对作业完成程度或考试成绩进行定论,还要考核学生对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掌握能力,并对史料搜集、史料整理、史料解释和史料运用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在考核学生的史料搜集能力,可着重考察学生对史料搜集渠道的应用和扩展能力,查看学生能否通过各种工具搜集到有价值的史料;在考核学生史料整理的能力时,可着重考察学生的史料真伪辨别能力,了解学生对于史料真伪的判断标准,并对其进行方法上的指导;在考核学生史料解释能力时,可着重分析学生在进行史料解释时是否保持了客观的态度、科学的解释逻辑和批判性的解释思维,分析学生在史料解释中出现的问题并予以纠正;在考核学生的史料运用能力时,可以让学生写一篇历史研究小论文,让学生在论文中记录自己的史料搜集、整理和解释过程,并根据史料提出自己的历史观点,寻找可靠史料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只有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考核,教师才能了解学生对于历史核心素养的真实学习情况,并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在学习中提出问题,经过独立思考后尝试解决问题,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要及时进行指导,并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进行纠正,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内涵。

三、结语

史料是人类历史文化的重要呈现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高中历史学科具有较强的人文性特点。将历史史料运用于高中历史教学中,可帮助学生结合历史真实事件而学习课程。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史料作为重要的辅助素材,灵活运用史料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教师也要根据教学实际调整教学策略,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彰显历史课程的魅力,推动高中历史教学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宣.新课改"核心素养"目标下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14):1.

[2]朱晓丽.对核心素养培养视域下的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相关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11):56.

作者:董会娟

高中历史史料教学论文 篇3:

核心素养指导下的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探索

【摘 要】随着高中教育发展进程的加快,历史学科的教育地位越来越高。新时期,在高中历史学科教育中,教师应以核心素养理念为重要原则,通过史料教学,能够满足该教学需求,既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又能为学生更好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从当前高中历史学科教学实践看,教师在史料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可能影响教学效果。对此,本文主要立足核心素养的视角,阐述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作用和分析史料教学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历史;史料教学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教学发展需要,而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学习兴趣,而且对提升学生历史素养发挥积极的作用,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史料的教育价值,并有效应用于历史课堂教学之中,彰显历史史料教学的优越性。由于当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未能对史料加以充分运用,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所以深入探讨史料教学问题尤为重要。

一、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作用

(一)有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

在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水平。将历史史料应用于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对史料内容进行分析和判断,能够使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发现更多问题,并通过自身的努力或与同学的合作交流而解决相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同时,通过有效的论证分析,学生可以得出历史结论,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求证意识,对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历史思维品质奠定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基于史料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二)有助于高效达成教学目标

新时期背景下,史料作为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有利于提高历史教学效果。在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师对史料内容的积极运用,有助于高效达成教学目标。首先,在史料运用过程中,教师以及学生可以对史料内容进行深入的挖掘、分析和探讨。该过程既是教学相长的过程,又是促进我国高中历史教育改革发展的过程。其次,在史料教学中,学生能够更为深入的理解历史背景及历史环境,可全面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此同时,倘若师生可以对史料内容加以充分利用,还可弥补传统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不足,有利于促进高中历史教育的升华。

二、高中历史史料教学中的问题

(一)教师运用史料的能力不足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对史料的运用能力不足。首先,部分教师的史料应用意识薄弱,缺乏相关教学经验,导致其中史料运用过程中,不能得心应手,降低史料教学的实效性。其次,多数教师在历史课程教学中,未能积极有效的将新教学理念应用于史料教学中,导致学生与历史学科素养提升失之交臂。最后,在教育教学发展中,对历史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但许多历史老师并不具备收集与整理历史史料的能力,不能满足史料教学的实际需求,无形中阻碍历史教育的发展进程。

(二)教材史料运用不充分

基于核心素养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材中增加许多史料内容。但由于教师未能对史料内容进行充分挖掘与利用,导致史料教学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首先,受传统教育思想理念的影响,教师不习惯应用历史材料。甚至认为,历史材料的运用,无疑是增加教学难度。其次,许多历史教师仍然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认为直接将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学生即可得高分,即完成教学任务,忽略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更不愿意深入挖掘历史史料。

(三)史料运用中忽略学生的实际

目前,高中历史教师在运用史料的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众所周知,历史是对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历史记载,贯穿多个历史发展时期,许多史料内容晦涩难懂,增加学生的理解难度。如若教师在运用史料过程中,未能对史料内容作进一步的解释,则会失去史料教学的意义。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教学内容时,有许多文言文史料,学生要想充分了解史料内容,必须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史料阅读。无形中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甚至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

三、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史料教学建议

立足于核心素养的教育背景,高中历史教学活动要得以有效开展,有必要加強对史料内容的运用,以彰显史料教学的优越性。鉴于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作为历史教师,有必要进行深入的教学反思,并充分认识到史料教学的重要性,以采取一系列建议,加强对史料教学的应用。

(一)教师加强对新课标教学要求的理解

史料是反映历史背景与环境的重要载体。学生通过对史料的学习,能够更好地把握历史真实事件,并对历史学科知识有深入的理解和认知。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加强对新课标教学要求的理解,以深入挖掘史料内容。通过对历史学科试题的分析来看,历史情境类的题目相对较为多元化,材料信息更为复杂,试题更具开放性,加大学生的答题难度。新课标背景下,要求历史教师既要注重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和学科技能,又要将教学目标以及课程内容等细化,提倡教师积极挖掘教材之外的史料内容,以扩充教学资源,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更好理解历史知识,提高历史学习成绩。

(二)教师提高自我专业素养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应用史料而开展教学活动,有必要积极提高自我专业素养,以充分发挥史料教学的价值。首先,教师应注重加强自身知识体系的建构与完善,不断提升自我的史学素养。一方面,教师积极丰富史学理论,增强自我对历史学科及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教师应积极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总结经验,使史料教学更加适应高中历史教育的发展需要。其次,教师应注重对教学知识体系的建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既要掌握历史教材,又要对其它学科内容有所掌握。如在讲解“红军长征”这段历史时,教师可通过地理学科中的地形与地图知识,增强学生对“二万五千里”路程遥远概念的理解,从而体会到红军长征的不容易,进而深刻领悟长征精神,达到历史教学的情感目标。

(三)培养学生对历史史料的探究兴趣

要充分发挥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价值,作为历史教师,有必要积极培养学生对历史史料的探究兴趣,进而为学生深入学习提供动力。首先,激发学生对史料的好奇心。例如,在《兩次鸦片战争》的学习中,教师为激发学生对史料的好奇心,可以为学生预留课后问题“当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为什么还会爆发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基于该问题,教师鼓励学生查阅史料,了解当时真实的历史,为引导学生主动探寻客观历史真相创造良好条件。其次,将历史史料应用于辅助课堂教学活动中,使学生了解真实的历史,并能够从不同立场进行历史真相还原。例如,在学习《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教师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搜索学习资料,对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诞生之间的关系缕清,并能够还原历史真相,从而加深学习印象和提高学习效果,全面提升自身的历史核心素养能力。

(四)历史史料运用应符合学生认知水平

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在运用历史史料的过程中,应注重与学生认知水平保持一致性。例如,在《古代政治制度》的教学中,许多史料内容为文言文的形式。对于多数学生而言,存在阅读障碍,难以理解史料内容,更无从谈及发挥史料对学生学习的辅助作用。所以,教师在运用史料过程中,可以对史料内容进行适当的解释,促使学生更为直观的了解史料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史料运用对历史教学虽然有帮助,但教师需遵循“适度”的原则,如若过于频繁应用史料,可能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与史料教学的初衷相违背,更不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四、结束语

就高中历史学科而言,具有较强的人文性特点。如若学生不具备较高水平的历史核心素养,则难以有效学习历史课程。将历史史料运用于高中历史教学中,可帮助学生结合历史真实事件而学习课程。目前,高中历史教师在史料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基于核心素养的背景,建议历史教师采取如下建议:一是加强对新课标教学要求的理解;二是提高自我专业素养;三是培养学生对历史史料的探究兴趣;四是历史史料应用中需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基于此,有利于在提高学生历史学习成绩的基础上,提升其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彩霞.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能力培养途径探索[J].高考,2020(33):45.

[2]何爱慧.史料实证与课堂教学研究——以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两次鸦片战争》为例[D].青岛大学,2020.

[3]张雪.求真向善:高中历史“史料实证”和“家国情怀”培养路径探究与实践[D].青岛大学,2020.

[4]闫加玲.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研究——以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为例[D].牡丹江师范学院,2020.

[5]刘佳卉.栾川县域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应用调研与案例设计[D].河南大学,2020.

[6]江波.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教学史料植入的方式探究[J].文理导航(上旬),2020(05):49.

[7]冉丽娜.试论“121”课堂模式下史料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优化策略[D].西南大学,2020.

[8]熊敏.史料实证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以昌宁一中为例[D].西南大学,2020.

作者:胡晓娟

上一篇:科学道德科学技术论文下一篇:时效性大学生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