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域变化生产机会论文

2022-04-22

内容提要:针对国土开发失范、区域间社会经济发展差距持续扩大等区域问题,“十一五”规划对我国区域开发秩序进行了主体功能区专题规划。主体功能区格局下,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本质发生了深刻的转变,即由原先的经济结果均衡调整为区域功能协调、结果公平。由此,在新型的区域协调格局下,作为区域协调发展决定因素之一的资本流动机制,必然相应的发生新的变化。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开发区域变化生产机会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开发区域变化生产机会论文 篇1:

区域开发中触媒项目选择与综合效应量化评估

摘要:成片区域重建开发是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需要开发初始阶段找到能真正具有触发与引领作用的触媒项目以形成聚集规模效应并拉动整个区域发展。基于区域开发特点,分析触媒项目的类型特点与选择。在分析触媒效应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开发中触媒项目综合效应的三维分析框架:活力效应维度、空间效应维度和时间效应维度,系统构建了综合效应评估体系。最后以徐汇滨江“梦中心”触媒项目为例进行实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触媒项目三维度综合效应分析及量化评估,可以科学选择和确定区域开发的触媒项目,优化触媒项目开发,引导和加快区域建成与发展。

关键词:区域开发,触媒项目,触媒综合效应,量化评估

1 引言

本研究所称区域是指需重新规划的成片开发建设区域,它可以是新城范围,也可以是城区内需拆除重建的更新区域。区域开发从规划到建成发展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区域开发初始阶段,首要的是找到具有触发与引领作用的项目,由此吸引其他项目导入,形成聚集规模效应并拉动整个区域发展。此类项目即为触媒项目。可见,寻找触媒项目并评价其触媒效应,进一步筛选与评估导入项目的价值及其外部综合效应,对实现区域开发建设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借由化学中“触媒”的概念,1989年美国建筑师韦恩·奥图和唐·洛干提出了“城市触媒”理论。“城市触媒”指能够对城市开发和建设产生影响,或激发或抑制城市特定区域其他相关元素,从而对区域或城市发展的进程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的新元素。“城市触媒”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而“触媒项目”则是指其中能够在区域开发中具有启动和激发作用的物质性项目,它能够对区域发展产生重要的引导和拉动作用。

目前,对触媒的研究主要是探讨城市触媒项目类型及其对城市的触媒效应等。城市触媒项目类型研究主要包括交通枢纽建设、旧城改造、房地产开发等。触媒效应则有多种分析。陈旸等指出城市综合体是重要触媒,具有活性、修改性和选择引导性,并提出了其触媒效应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特征。石海洋等剖析了作为城市触媒典型代表的高铁枢纽,对城市经济、社会、空间结构产生的触媒效应,并将触媒的催化作用归结为激发、强化、修复和创造。金广君等则解析了城市触媒的激发与引导作用。

可见,对触媒项目在区域开发中的作用及其开发对区域建设产生的综合效应还缺少系统化、结构化的研究。而这种综合效应分析与评估往往对于区域开发中项目的先期选择、影响预判、调整优化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并关系到区域开发的成效与成败。

鉴于此,本文基于区域开发特点和触媒理论,尝试建立触媒项目综合效应的分析框架和评估体系,科学选择和确定区域开发的触媒项目。最后以徐汇滨江“梦中心”触媒项目为例进行实例分析,评估“梦中心”触媒项目对区域开发建设的综合效应和特点。

2 区域触媒项目及综合效应的作用过程分析

2.1 触媒项目选择

从广义上来说,“城市触媒”不仅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区域开发所选的“触媒项目”则是从狭义的角度来定义,即物质性项目。它是指区域开发中一系列有限的但可及的,能够有效触发和引领项目周边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从而带动区域开发建设的建筑物、场所等新物质元素。

区域触媒项目从开发模式上一般分为政府主导型、政企合作型、多方混合型等;而从功能上,可以分为路桥、交通枢纽等市政基础设施,剧院、展览馆、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商业综合体、会展中心等综合商业商务项目,著名地产商或产业商主导的品牌产业项目,主题公园、娱乐设施等旅游休闲项目,等等。

从开发定位和目标上来说,开发区域可分为多种类型,如交通枢纽型、商务中心型、文化产业型、高新产业型、大型居住型、新城开发型、旅游休闲型区域等不一而足。由于不同类型的触媒项目所能产生的触媒效应以及对区域发展的作用各异,因此针对不同类型的开发区域,应在明确区域开发定位的基础上,科学分析和评估触媒项目的综合效应,选择出最符合区域发展目标的触媒项目。通过对触媒项目的准确选择和合理布局,使其所产生的触媒效应能够有效地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激发区域开发活力,引导区域有序发展,推动区域整体开发进程。

2.2 触媒项目作用过程

最初,在区域中引入新的触媒项目;一旦项目开发就如平静的湖面滴入一滴水,即刻打破平静,它开始激发和影响相邻范围内各要素发生变化,带动其发展;随着触媒影响的扩张和传递,相邻空间范围的价值明显提升,从而吸引更多的新元素(项目)聚集到触媒项目周围;在这一个过程中,触媒项目和被吸引的新项目等发生共振和融合,形成更为强烈的触媒体,作为区域的新增长点,影响更大的区域空间范围。在这期间,初始触媒项目也能够完成渐进式的自我成熟和更新过程。如此这样类推下去,就在区域中形成了一系列的联动反应,推进区域开发的进程。由于每个触媒项目自身影响能力有限,这样的触媒作用并不可能无限地影响下去,随着空间距离变化,这种作用影响力会逐渐削弱,而随着开发时序的变化,这种作用影响力会趋于稳定。

可见,区域开发中触媒项目的引入具有显著的激活区域活力的作用,能够有效激发区域要素的连锁反应。同时,这种效应因空间聚集、扩散以及时间持续性会在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分圈层、分阶段表现出不同的作用结果和特征。由此,对于区域触媒项目综合效应的分析和评估应综合考虑活力、空间和时间三个维度。

3 区域触媒项目综合效应的三维分析框架

区域触媒项目的选择应根据区域类型、触媒项目类型进行针对性地评估和判断。基于触媒项目作用过程的分析,原则上区域触媒项目综合效应评估应主要基于以下三维分析框架。

3.1 触媒项目活力效应及活力维度构架

城市活力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城市发展的能力和潜力,是一个城市对于生命机能、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支持程度。城市活力体系包括经济活力、社会活力以及生态环境活力,且相互关联密切,共同支撑了城市活力体系。触媒项目的开发建设作为区域开发的切入点和动力,可从其对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所产生的作用影响大小评估其区域活力效应。

经济活力决定了一个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能力和潜力。触媒项目对区域开发的经济活力效应是衡量触媒项目综合效应的最基础评估要素。触媒项目的经济活力效应评估,在区域开发层面,主要体现在触媒项目的产业聚集能力、商业办公开发项目聚集能力和周边房地产增值提升能力。

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会降低企业成本、加快创新,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触媒项目若能促进产业聚集,说明该触媒项目的开发,是一个有效的催化剂,其开发所带来的激发性,能够迅速在区域内凝聚相关产业,促进产业内部或上下游产业间的分工协作,加速实现产业的高度集约和聚集,从而创造巨大的聚集经济效益。这类触媒项目的典型代表是以产业功能为核心的项目,如上海嘉定的“金融谷”项目、上海徐汇滨江的“梦中心”旗舰项目等。对产业聚集的衡量,需要重点关注区域内触媒项目开发所引起的产业聚集规模、产业经济贡献(如税收、GDP)、产业间关联度、产业与区域规划匹配度等的变化。

商业是经济发展程度高低、经济实力是否雄厚的重要标志。触媒项目的开发若具备聚集商办项目的能力,将直接促进区域功能集聚、土地集约利用和人口集聚,推动区域经济持续有效发展。这类触媒项目的典型代表是城市综合体、商务园区等。衡量商办开发项目的聚集,关键要关注区域内触媒项目开发所引起的商办规模和集中度的变化。

区域土地和房地产增值是衡量区域开发经济活力的最直观要素和重要条件。触媒项目的开发若能带来区域综合条件的改变,优化交通条件、基础设施配套、商服繁华度等区位因素,则会直接激活区域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从而保障区域可持续滚动开发和保障整个区域经济良性发展。衡量土地和房地产增值,需要重点关注触媒项目建成后该区域的土地成交价格、住宅成交均价、写字楼租金的变化等因素。

社会活力是触媒项目对区域开发的社会发展影响能力,主要表现在对区域人口的导入能力、区域品牌的塑造能力和社会就业的拉动能力。

人口导入是区域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触媒项目应具有强大的人口导入能力。对于城市开发,尤其是一些新城或再开发区域,人口导入是重中之重。相较于区域的自我衍生、无序开发,触媒项目的引入应该要带来更强的人口吸纳能力,吸引人口在此集聚并从事各种生产、服务、消费和社交活动,由此利于相关商业及公共设施建设和运营。具有这类效应的触媒项目典型代表是轨道交通和旅游地产。衡量人口导入能力,重点关注触媒项目所引起的人口数量变化,包括常住人口净增加量、流动人口净增加量、总人口增量等指标。

区域品牌是区域总体特征给内部与外部公众的印象和感受的总和,包括经济品牌、历史品牌、科技品牌等,是区域社会活力的重要体现。触媒项目作为区域开发中的触媒点,担负着重要的功能角色,应利于塑造和提升区域品牌价值。好的触媒项目就是一张重要的区域品牌,能为区域形象添砖加瓦。例如,茅台酒厂已经成为茅台镇的重要名片。

社会就业是稳定区域发展的关键因素。触媒项目应有助于拉动社会就业。触媒项目的开发从建设到运营都能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并且这种就业的拉动作用不仅限于触媒项目本身,其所产生的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作用可以进一步拓宽这种社会就业拉动的影响。衡量社会就业的拉动,最重要的是要关注该区域新增就业机会和失业率的变化。

环境活力作为能够影响和制约人们生产、生活和身心健康的物质因素总和,是评价触媒项目对区域现代化程度和区域活力影响的重要指标。触媒项目作为区域开发的标志性项目,应能直接或间接提高区域环境的质量,不论是由于项目建设本身还是项目开发所引起的区域规划调整。触媒项目对环境活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公共空间环境的提升度、对人文氛围的营造感等方面。

3.2 触媒项目空间效应及空间维度构架

触媒项目开发所引起的在空间上呈现出一定变化特征的效应即为空间效应。假设周边环境都是均质分布的,那么空间效应呈现出由内向外梯度衰减的规律性,即以触媒项目为中心,呈同心圆式地向外逐层衰减。触媒项目的这种空间效应特征,会对周边的投资取向、商品流通、人才流动、地价变化等产生诱导,由近及远梯度衰减。

因此,对于空间效应的评估可以根据所受触媒项目影响的大小及距离触媒项目的空间距离远近从内向外划分成三个圈层,即触媒圈、核心圈和辐射圈。而效应圈层的大小,则与触媒项目自身的开发规模、功能配置、区位条件和品牌形象等紧密相关。

触媒圈指最直接受到触媒项目激发的空间范围。触媒项目一旦开发,触媒圈因其地缘优势受到最直接和强烈的激活效应影响,形成空间集聚,具有最佳的区位价值和开发潜力。这种空间集聚往往能迅速带来产业集聚和人口导入,在短期内助推触媒项目的发展,使其拥有更强触媒强度。

核心圈指由于触媒项目和触媒圈的开发成熟,触媒效应逐步扩散的空间范围。随着触媒项目开发的不断成熟,会和被吸引过来的新项目发生一个共振、整合的过程以形成更强大的触媒体,继而产生次生触媒效应,扩散至更远的空间距离。在核心圈内,触媒效应虽没有触媒圈的强烈,但这种衍生传递的触媒效应仍具有带动核心圈内各经济、社会等要素发展的有效作用。

辐射圈指触媒效应逐渐减弱直至消失的区域。在辐射圈中,触媒项目开发所产生的触媒效应扩散仍存在,但其区位价值和经济社会影响已远弱于触媒圈和核心圈,并且由于每个触媒项目自身影响能力有限,在辐射圈的最外层触媒作用影响力会近乎消失。

3.3 触媒项目时间效应及时间维度构架

由于触媒项目开发所引起的在时间上呈现出一定变化特征的效应即为时间效应。时间效应评估可主要考察以下三个阶段的变化情况。

初始期。触媒项目的建设处于起步阶段,概念性的规划等能为其带来一定的市场、投资等关注。但是,新触媒项目仅仅对周边产生小幅的影响。这一阶段的触媒项目还处于积蓄能量的状态,效应有小幅的显现。

成长期。相对于初始期来说,触媒项目会对区域开发产生较为显著的作用和影响,有一个集中释放的过程,包括:提升区域经济、形成社会影响力等。这些都是随着触媒项目的不断成长和发展,触媒作用被不断放大的结果,往往这种作用会随着触媒项目的不断增强在运营后的一段时间内迅速增大。

成熟期。开发效应主要体现在触媒项目对区域影响效果的积累上,在这个阶段,周边的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仍然受到触媒项目开发的影响。但相对于成长期,这种影响将会越发接近极限,影响程度较之前趋于缓和,最终将会达到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

4 区域开发触媒项目综合效应评估——以徐汇滨江“梦中心”为例

4.1 徐汇滨江触媒项目——“梦中心”概况

作为上海“十二五”规划六大重点发展的区域之一,徐汇滨江将打造成独具魅力的文化传媒区、国际商务商贸区及充满活力的滨水新城区。2014年3月20日,上海徐汇滨江西岸传媒港内的旗舰型文化创意地产项目“梦中心”正式启动,预计2017年落成。“梦中心”位于徐汇滨江WS5单元的西岸传媒港内,呈现一个“T”型区域,由内向外:“梦中心”,作为“东方梦工厂”主要的业务板块之一,是最重要的旗舰项目,将以动画制作产业为核心打造成集现代传媒产业、剧场影院群落、时尚餐饮商业等为一体的上海城市新地标;西岸传媒港,是集现代传媒、文化休闲、演艺娱乐、商务旅游为一体的高端影视制作和现代传媒产业集聚区;徐汇滨江WS5单元,将重点发展高端商务、文化展示、配套精品商业、休闲旅游等产业。本文以“梦中心”文化创意地产为例,分析并评估“梦中心”作为触媒项目在徐汇滨江区域开发中的触媒效应,从而验证“梦中心”作为徐汇滨江触媒项目的科学性。

4.2 “梦中心”综合效应评价体系的设立

活力维度的构建。文化创意触媒项目是以文化创意产业为核心的空间载体,主要服务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生产、传播、消费等用途。文化创意触媒项目的开发应能激发经济要素的发展,包括创造产业经济收益、优化文化创意产业链、形成房地产增值和带动文化休闲娱乐消费等;同时也要具备触发社会活力的能力,例如导入区域人口、塑造文化品牌、拉动社会就业、保护历史文脉等;再则由于其自身的产业特性,对于环境也应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提升公共空间环境和营造人文环境等。因此,本文基于前文中对触媒项目综合效应的一般分析,并结合文化创意触媒项目的特点,提炼出“梦中心”文化创意触媒项目活力效应维度的指标。

空间维度的构建。以“梦中心”为中心点,划分出三个圈层进行研究,分别为:触媒圈——“梦中心”,核心圈——西岸传媒港,辐射圈——WS5单元(并假设在辐射圈之外的为无影响区域)。

时间维度的构建。分为三个阶段来做评价,分别为:“梦中心”开发运营的初始期、成长期和成熟期。

4.3 评估模型及数据处理

模糊层次分析法是由层次分析法改进而得来的一种分析方法,它是基于模糊集合理论中的模糊一致关系和模糊一致矩阵来进行分析的。本文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通过德尔菲法广泛征求相关学者、专家等的意见,来确定活力效应指标之间的权重关系。具体方法如下:

模糊判断矩阵的构造。模糊判断矩阵是用来表示各指标之间相对重要性的比较,比较时采用“0-1”标度法。当重要性比较标度tij>0.5时,表示行指标比列指标重要;当重要性比较标度tij=0.5时,表示行与列两个指标同等重要;当重要性比较标度tij<0.5时,表示列指标比行指标重要。其中,若i指标相对于j指标的重要性为tij,则j指标相对于i指标的重要性就为tji=1-tij。

模糊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及一致化处理。如果模糊判断矩阵T=(tij)n×n,满足tij+tjk=tik+0.5,则称该模糊判断矩阵T=(tij)n×n是模糊一致矩阵。如果当模糊判断矩阵不符合一致性时,则需要对其进行一致化:

首先,按照公式(1)对模糊判断矩阵T=(tij)n×n按行求和:

(1)

然后,按照公式(2)做数学变化:

(2)

即可得到模糊一致矩阵P=(pij)n×n。

模糊判断矩阵的权重计算。目前,对于模糊判断矩阵计算权重主要有3种方法,分别为方根法、元素与权重关系法和按行求和归一化法。综合考虑3种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和简便性,本文选取按行求和归一化法来求解权重wi,计算公式如(3)(4)所示:

(3)

(4)

由此,便可以得到文化创意触媒项目活力效应指标体系的权重组合,结果如表1的权重和权重排名两列所示。

然后根据文化创意触媒项目开发在某阶段某圈层对某指标影响的大小进行0-10的评分,分数越高则产生的效应越大,然后再与各指标权重进行加权求和,从而得到“梦中心”的综合效应评估结果,如表1所示。

4.4 触媒项目综合效应评估结果分析

从评估结果来看,“梦中心”开发的综合效应评分按阶段从高到低分别为:成熟期(17.62)>成长期(14.63)>初始期(6.99)。理论上综合效应评分最高为30,但必须适度考虑三圈层的梯度衰减现象,因此“梦中心”开发的综合效应在成熟期末总体较好。由此可以得出,“梦中心”作为徐汇滨江区域开发的触媒项目,拥有较好的触媒综合效应,能够激发并拉动徐汇滨江区域的整体发展。

活力效应方面,“梦中心”开发能为区域带来较大的活力效应,对于文化品牌塑造成效大、产业经济收益创造显著、人文环境营造良好,而对于房地产增值的影响则先弱后强。根据表1的评估结果,文化品牌塑造和产业经济收益创造在三阶段中始终分列第1位和第3位,人文环境营造也基本稳定在第2-3位,而房地产增值的排名则稳定向上。对于文化品牌的塑造,借力美国“梦工厂”强大的品牌形象,“梦中心”将要打造成为中国目前最大的动画生产基地、技术研发高地和人才孵化汇聚之地,品牌效应突出,将成为区域文化的新名片;针对产业经济方面,由“梦中心”带动西岸传媒港的发展,将最大程度发挥现代传媒产业集聚区的经济效益;同时,“东方梦工厂”的引入能够带动起传媒类文化创意的氛围,吸引大量动漫、电影等制作企业和人才涌入,营造出区域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于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由于初期“梦中心”更多起到的是产业导入的作用,借由产业黏性带来产业集聚,而对于区域房地产增值作用并不明显,但到了成熟期,“梦中心”将连同西岸传媒港甚至是WS5单元,形成一个更大的“城市触媒”,其整体开发的综合效应将带动起区域房地产的明显增值。

但从评估结果看,“梦中心”开发在某些方面的表现仍不够理想,最为突出的是对人口的导入不足以及文化休闲娱乐消费的带动效果欠佳。目前与“梦中心”邻近的地铁线路只有11号线,可达性不足,将直接影响到人流的引入,不利于消费带动,并且由于“梦中心”本身的物业配比不尽合理,仅14.52%的商业用地和一些零散的文化设施,根本无法吸引大量的人流在这里汇聚,也无法提供足够的文化休闲消费场所。同时,在西岸传媒港和WS5单元开发中,也都没有针对商业、娱乐休闲功能配比的弥补方案,因此区域内无法吸引大量人口聚集,文化休闲娱乐消费带动不理想。

空间效应方面,“梦中心”的引入激发了区域的空间效应,整体上触媒圈、核心圈、辐射圈内综合效应呈现梯度衰减的规律,其中辐射圈较核心圈的衰减程度,比核心圈较触媒圈的衰减程度更明显。主要是因为西岸传媒港相比于WS5单元与“梦中心”拥有更相似的产业定位和基础,对“梦中心”开发影响的敏感性和接受性都更强一些。

时间效应方面,整体上初始期、成长期、成熟期的综合效应呈现上升的规律,这是基于对“梦中心”打造成国内最大的动画基地及其开发规划实现的预期。时间效应有两大特征:一是从成长期到成熟期的上升幅度较之前有较明显缓和的趋势,这是由于随着“梦中心”的开发运营逐渐成熟,其效应水平将会逐渐趋于一个稳定的水平;二是初始期内产生的综合效应较成长期内仅略小了一点,主要是由于初期“梦中心”在媒体宣传和规划设计、公开等方面已抢占先机,让企业、投资者和潜在消费群体等尽早产生心理预期,使得综合效应在初始期末端就能有较明显地显现。

5 结论

本文基于区域开发特点,运用城市触媒理论,系统构建了区域开发触媒项目的综合效应分析框架及评估体系,并以徐汇滨江“梦中心”触媒项目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主要结论如下:

一是区域开发需要选择和确定触媒项目,来触发和拉动区域发展。通过分析和评估触媒项目的综合效应,来明确导入项目的价值及其外部综合效应,对科学选择和确定区域开发的触媒项目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是区域开发中触媒项目的综合效应分析框架包括活力效应、空间效应和时间效应。其中,活力效应表现为对经济、社会、环境所产生的作用影响;空间效应依次在触媒圈、核心圈和辐射圈呈现出由内向外梯度衰减的规律性;时间效应分为初始期、成长期、成熟期,表现出一个由积蓄到释放再到持续的过程。在触媒项目的选择过程中,需要同时考虑和评估三种效应及其相互作用。

三是以“梦中心”文化创意触媒项目为例进行实例分析,得到“梦中心”作为徐汇滨江区域的触媒项目,产生的综合效应总体较好,能够激发并拉动徐汇滨江区域的整体发展。其中,活力效应较大,尤其对于文化品牌塑造成效大、产业经济收益创造显著、人文环境营造良好,对于房地产增值的影响则先弱后强,但对人口导入以及文化休闲娱乐消费带动的效果尚不理想;空间效应整体上呈现梯度衰减的规律,其中辐射圈较核心圈的衰减程度,比核心圈较触媒圈的衰减程度更明显;时间效应在初始期、成长期、成熟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参考文献:

1.Wayne·Attoe,Donn·Logan.American Urban Architecture Catalysts in the Design of Cities[M].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9

2.张俊霞.触媒视角下轨道交通站点与城市空间的整合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重庆市人民政府.2010.08

3.孙乐.历史街区复兴中的城市触媒策略研究.山西建筑.2008.15

4.罗秋菊 卢仕智.会展中心对城市房地产的触媒效应研究——以广州国际会展中心为例.人文地理.2010.04

5.陈旸 金广君 徐忠.快速城市化下城市综合体的触媒效应特征探析.国际城市规划.2011.03

6.石海洋 侯爱敏 吉银翔 赵鑫.触媒理论视角下高铁枢纽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江苏城市规划.2012.04

7.金广君 刘代云 邱志勇.论城市触媒的内涵与作用——深圳市宝安新中心区城市设计方案解析.城市建筑.2004.01

8.李晶 蔡忠原 郭芳.触媒效应影响下城市新区开发模式研究——以西安曲江音乐厅及周边地段为例.华中建筑.2015.08

9.汪胜兰 李丁 冶小梅 陈强 蒋小荣.城市活力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以湖北主要城市为例.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3

10.刘黎 徐逸伦 江善虎 吴庆明.基于模糊物元模型的城市活力评价.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0.01

11.侯荣涛.经济活力评价体系构建及对福田区实证分析.经济师.2015.06

12.包锦阔.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市场论坛.2011.05

作者简介:

何芳,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管理与房地产。

李文颖,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管理与房地产。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71473179),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何芳 李文颖

开发区域变化生产机会论文 篇2:

区域功能协调下的新型资本流动机制研究

内容提要:针对国土开发失范、区域间社会经济发展差距持续扩大等区域问题,“十一五”规划对我国区域开发秩序进行了主体功能区专题规划。主体功能区格局下,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本质发生了深刻的转变,即由原先的经济结果均衡调整为区域功能协调、结果公平。由此,在新型的区域协调格局下,作为区域协调发展决定因素之一的资本流动机制,必然相应的发生新的变化。本文在辨析传统资本流动机制的基本特征及其流动效应的基础上,论证了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实施对资本流动机制的新要求,提出了新型资本流动机制的特点和资本流动的内涵,并就新型资本流动机制构建中的突出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区域协调;区域功能;主体功能区;资本流动

针对国土开发失范、区域间社会经济发展差距持续扩大等区域问题,“十一五”规划对我国区域开发秩序进行了主体功能区专题规划。主体功能区格局下,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本质发生了深刻的转变,即由原先的经济结果均衡调整为区域功能协调、区域生活质量大致相当。由此,在新型的区域协调格局下,作为区域协调发展决定因素之一的资本流动机制,必然相应的发生新的变化。但在具体如何构建新型资本流动机制、明确各种资本目标、促进各种资本合理流动等方面还缺乏系统研究。从主体功能区要求和传统资本流动机制特征出发,系统研究区域功能协调下的资本流动机制,对于推进形成我国主体功能区,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力求区际公共服务均质化,具有重要意义。

1.传统资本流动机制的基本特征及经济效应

在传统的同质平滑型假设下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思路中,资本流动机制以市场驱动为主,主要着眼于区域经济增长。不同地区的投资环境从而投资收益率高低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由此引发了区域间经济协调的问题。

传统资本流动机制的资本类型主要是物质资本,物质资本作为实现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在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1.1 资本流动的驱动力

传统资本流动机制下,物质资本的流动动力主要有市场机制、市场机制为主的市场政府双动力机制以及政府指令(命令)机制。

1.1.1 市场机制。

传统资本的流动机制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的。以斯密(Adam Smith,1776)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认为,“看不见的手”能够实现稀缺资本的长期有效流动。新古典经济学派则通过数理分析证明,完全竞争市场形成的均衡价格能够引导资本有效流动,这种由市场力量实现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就会使资本达到最优的流动。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Oliver•Williamson,1989)通过实证的研究,提出倒“U”型理论。发现区域差异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呈倒“U”型,即地区差距在发展的初始阶段会扩大,达到一个高峰后会随着经济发展而逐渐缩小。法国经济学家佩鲁(F.Perroux,1955)从抽象的经济空间出发,提出了“增长极”理论。强调了某些主导部门或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所形成的资本、技术高度集中,进而形成增长极,能够对邻近地区产生的强大辐射作用,从而带动发展。赫希曼(A.O.Hirschman,1968)将发展的正面效应称为“涓滴效应”,将发展的负面效应称为“极化效应”;谬尔达尔(G.Myrdal,1957)则分别称为“扩散效应”和“回波效应”。这就是所谓的“谬尔达尔—赫希曼模式”。资本流动市场机制的优点在于:供需双方由价格调节,资本由价格信号引导并按利润最大化原则进行流动,从而实现均衡发展。其不足在于不能兼顾经济发展的社会利益,不能形成发展的长效协调机制。

1.1.2 市场主导的市场政府双动力机制。

罗森斯坦—罗丹(Paul Rosenstein—Rodan,1943)、纳克斯(R.R.Nurkse,1967)、刘易斯(W.A.Lewis,1954)、T.西托夫斯基(T.Scitovsky,1976)等人根据第三世界国家的不平衡发展和发展中国家如何选择发展途径提出平衡发展理论。提出在整个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同时大规模投资,通过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全面发展,来彻底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实现工业化或发展。罗森斯坦—罗丹、纳克斯分别提出了“大推进”理论和“低水平均衡”理论。艾伯特•赫希曼(A.O.Hirschman,1958)、罗斯托(Walt W Rostow,1963)、谬尔达尔(G.Myrdal,1944)等提出了不平衡增长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要谋求发展,就必须集中力量将有限的资本资源有选择的集中流动在某些产业和部门,使这些产业和部门首先得到发展,然后通过投资的诱导机制和产业间、地区间的联系效应和驱动效应,逐步扩大其他部门和地区的投资,从而实现全面的发展。这也就是赫希曼的“引致投资最大化”理论和“联系效应”理论。区域梯度转移理论则以工业生产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认为一国经济在发展中应将资本集中流动在高梯度区域,让其优先发展起来,然后再带动梯度区的发展,进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进步。双动力机制中政府对市场干预的“度”不易把握,政府和市场如何分工才能既使社会福利最大化又保证资本流动成本合理等问题都没有解决。

1.1.3 政府计划机制。作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要素之一的物质资本,其稀缺性在发展中国家表现得尤为突出。为了避免市场配置资本要素的盲目性、事后性、滞后性以及外部不经济等市场特性,使物质资本能快速、集中地流动到经济发展最迫切需要的领域,更有效的发挥欠发达国家稀缺的资本资源,一些发展中国家依据各自发展战略,以中央政府不同程度的计划(或规划)来代替或部分代替市场机制。但计划机制难以实现资本流动的长效机制,治标不治本,受决策者的偏好影响,有时甚至违背经济规律,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

1.2 传统资本流动机制的经济效应

传统资本流动机制主要是关于物质资本在市场或政府驱动下单纯逐利,从收益率低的地区、部门向收益率高的地区、部门转移,加剧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从表1和图1中可以看出,在1996-2006年期间,我国地区收益率呈现出发展的不平衡。西部地区的收益率一直处于较低的状态,特别是1999年和2003年,东、中、西部各地区的收益率分别是9.556%、6.39%、1.968%,22.52%、18.235%、12.65%.数据显示,虽然2003年较之前有较大比例的增长,但差距依然不小。

由于地区资本收益率的差异性,我国1997-2007年10年间的地区投资也呈现出不平衡趋势。东部地区远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如表2、图2所示。2007年东部总投资72 311亿元,占全国总投入的53.6%,中部总投资34 231亿元,占全国总投资的29.2%,而同期西部投资28 251亿元,占全国总投入的17.2%。我国的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投资拉动型的经济增长,资本收益率的地区差异所引致的投资的地区差异导致了我国经济增长及人均收入的东中西部差距,如表3、图3所示。1997年,东部与中、西部的人均GDP差分别是4 791.5元、5 548.3元,而2007年东部与中、西部的人均GDP差分别增加到15 968元、18 228元。差距分别扩大了233%、230%。

传统资本流动机制以单纯资本逐利为导向,引致区域发展失衡协调性减弱的同时,其本身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机制僵化。比如传统资本流动机制很少将资源和环境考虑在内,只是把劳动和资本作为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而忽视了环境资本、生态资本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性。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人力资本学说虽然补充了资本流动的缺陷,但还是无法全面系统的回答经济和环境、资本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①。

2.区域功能协调要求新型资本流动机制

主体功能区划方案是引导和约束未来人口分布、经济格局、国土开发、城镇化布局和产业集群发展的总体策略,将对规范空间开发秩序、优化空间结构产生长远、重大的实质性影响。《规划》指出:“在满足跨行政区之间进行区域合作的基本要求方面,必须注意解决生产要素流动的体制缺陷和政策障碍,采取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区域合作新模式”。区域功能协调互动发展的目标由单纯注重区域经济增长转变为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构建合理有序的国土开发空间秩序。在新型功能协调互动发展视角下,新型资本流动机制以基于不同功能区差别化的资本类别、目标明确的资本流向、分工合理的资本效应以及多元化、复合型、分层型的机制本身特征,将有力的推进主体功能区的合理有序形成;积极推动国土开发空间秩序的规范构建,逐步推进形成主体功能清晰、发展导向明确、开发秩序规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区域开发格局。

2.1 资本类型

新型资本流动机制的资本类型分别为社会资本、产业资本、生态资本、环境资本、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

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是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这些资源同为大家共同熟悉或认可的制度化的持久关系网络。丰富的社会资本能协调人们的行动,增进社会成员的安全感和信息共享,提高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进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产业资本。产业资本和相关产业的耦合可以优化产业集群,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产业转移。目前,我国产业资本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第一、第三产业的产业资本投入不足。

生态资本。生态资本是指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的实用价值,呈现出来的各环境要素的总体状态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有用性,比如美丽的风景向人们提供美感、娱乐休息,以满足人类精神和道德的需求等生态服务功能②。随着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瓶颈日益紧迫以及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市场化的集聚发展导致自然环境的全线崩溃,生态资本越来越受到重视。生态资本就是能够带来社会经济收益的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③。

环境资本。环境资本,一般可分为有形环境资本(或硬环境资本)与无形环境资本(或软环境资本)。有形环境资本,主要包括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的生态环境 ,以及交通 、电讯 、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的硬环境;无形环境资本则更多地强调制度、机制、观念等因素④。环境资本的积累可以增进社会福利、提高生活质量。

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凝结在人体中,通过物化于商品或服务以增加效用,从而获得收益的一种资源。一般是通过教育、职业训练、医疗保健、迁移和“干中学”等人力投资而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熟练程度⑤。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中最为活跃,弹性空间最大的资本类型,人力资本的积累需要大力发展教育,而教育又能够改善人权、促进社会公平。

金融资本。金融资本是金融业垄断资本与非金融业垄断资本的溶合与混合生长。金融资本包括垄断性商业银行资本、垄断性保险公司、投资银行和其他垄断金融机构的资本。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完善,金融资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井喷”效应日益凸显。

2.2 区域功能下资本流动机制的特点

主体功能区以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和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其推进形成的两大重要目标,以资源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以及未来发展潜力为分析评价指标将现有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区域功能协调发展的新型资本流动机制包含着主体功能区划的政策导向和战略意图。也就是说,要促进优化开发区域实施自主创新,转变增长方式,优化经济结构;促进重点开发区域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支持限制开发区域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实施产业转型,实现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适度发展,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支持禁止开发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区域功能协调下资本流动机制的特点有:

2.2.1 分层型。

《规划》指出,构建主体功能区,分两个层面推进,一方面,要从国家层面对有全局影响的区域进行主体功能定位,另一方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要明确本辖区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主体功能资本流动机制下资本的流动也是国家资本的纵向流动与各省区资本横向分层流动相结合。不同的资本在不同资本效应的驱动下流向不同的区域功能区,实现不同的资本目标。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更多的流向优化发展区和重点发展区,生态资本和环境资本则流向禁、限区较多。

2.2.2 多元化。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意味着不同的区域承载着不同的功能、不同的发展模式、不同的发展机会。与各区的发展重点相配套的新型资本流动机制其资本类型也是有重点但多元化的。优化区主要致力于加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资源集约利用、严格环境保护标准;重点开发区将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集群和人口集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限制开发区将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形成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稳步推进区域内的人口平稳外迁;禁止开发区的主要任务是建立由中央财政直接支付的生态保护和管理维护机制、促使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环境保护、人口有序转移等提供生态财富的活动。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重在经济发展,为禁限区生态和环境的保护提供经济支持,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在该区的流入和循环保证了优化区产业升级,能耗节约,人力资本集聚。生态资本和环境资本在禁限区的合理流动促进资源保护生态文明,为全体公民公共环境逐步实现均等化创造必要条件。

2.2.3 复合型。

主体功能区划作为新时期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一种新思路,在空间层面上要做到公平与效率并举、开发与保护同行。主体功能区必然会使未来的空间结构复合化,相应的,空间管制方式也就会形成“让发展(经济)”和“不让发展(经济)”两种取向⑥。新型资本流动机制从各规划区的区域功能出发,在总结各类资本的相应驱动力和流动规律的基础上,从资本类型、资本流动的目标、资本流动的方向、资本流动的驱动力、资本流动的方式、资本流动的效应等方面来系统分析这一新型的资本流动机制内涵。不同的资本按照不同的驱动力流向对应的主体功能区域,实现既定的区域功能目标。各个类型资本通过相关主体功能区在宏观上形成了一种相互影响,彼此关联的复合资本体系。如图4所示。

3.区域功能协调发展的新型资本流动机制

区域功能协调发展的新型资本流动是新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大动脉,是实现四大区经济社会公平、效率协调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在新型资本流动机制下,社会资本、产业资本、环境资本、生态资本、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在四大功能区内以及四大功能区之间结合自身特性和各功能区发展目标有序合理流动。如表4所示。

3.1 优化开发区

促进优化开发区域自主创新,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是其发展的重点,继续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和我国参与全球化的主体是其发展目标。因此,优化开发区的资本流动紧紧围绕产业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经济资本,积极聚焦优化开发区产业升级、资源节约、教育技术大力提升,以市场为主政府宏调双管齐下推进资本要素充分流动。在保证优化开发区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政府牵头启动优化开发区生态资本和环境资本的流动,也就是以政府为杠杆出力点转移部分优化开发区的经济资本为禁、限区的生态资本、环境资本,实现各类资本协调互动。

3.2 重点开发区

重点开发区发展的重点主要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等以实现逐步成为支撑全国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重要载体的发展目标。鉴于次重点开发区将成为我国区域功能协调主要的经济增长区之一,产业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仍是重点区的主要资本类别,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在重点区的流动有助于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发展;市场机制仍是重点区的主要调节机制,但重点开发区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兼顾资源的承载力和环境的发展能力,适势推进环境资本和生态资本的流动,并建立各种资本流动和互动的长效机制。

3.3 限制开发区

限制开发区的发展思路是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实施产业转型,实现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适度发展,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建成全国的重要生态保护区是其发展目标。生态资本和环境资本作为自然环境的保护资本,能有效地改善、修复、维护限制开发区的资源破坏和生态环境。限制开发区的资本流动机制要重点发挥政府的政策协调和融资功能,确保限制开发区生态资本和环境资本来源供给的及时足额到位并且专款专用。财政补偿和政府转移支付是生态资本和环境资本的主要来源,大部分的民间资本与各种环境和生态税收将进一步成为环境资本和生态资本的主要来源之一。限制开发区同时也会发展一些环境可承载范围内的产业,产业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与生态资本、环境资本协调互动,共同促进限制开发区的良性循环。

3.4 禁止开发区

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是禁止开发区的发展主题,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建成全国的生态区是其发展目标。资本类别主要是生态资本和环境资本。禁止开发区以不开发为代价,为全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而基本公共服务是全国居民都应该享有的。政府主导针对禁、限区的补偿机制问题是实现功能区域协调的关键所在,补偿主要包括税收补偿、财政补偿以及部分民间资本。

3.4.1 税收政策。

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由于其发展方向是全国的生态区,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开发受到限制甚至禁止,区域内部税收收入有限,地区公共服务投资自我无法实现均等,为国家发展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牺牲,承担了成本。因此,可在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根据工业产出和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征收环境税和生态税以激活并持续供给生态资本和环境资本,从而提高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态补偿质量,刺激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产业资本、金融资本、环境资本和生态资本的循环,进而推进全国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实现主体功能区和谐建设。

3.4.2 财政转移支付。

财政转移支付作为政府宏观调控之最终落脚点和最具影响力的政策工具,在新型资本流动机制中同样不可或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环境资本和生态资本流动需强化政府的协调能动性,充分发挥政府的权威优势。

我国财政收入由2000年的13 395.23亿元上升至2007年51 304.03亿元,同时财政支出也从15 886.5亿元上升至49 565.4亿元,直观数据显示财政收入和支出都有大幅增长,但环境和生态建设方面的支出较之幅度过低。而禁止、限制两区大部分基层地区财政十分紧张,给他们划拨的中央财政也仅够维持本区域的基本项目。因此,可在中央机构以及各级政府部门设置生态环境管理委员会和办公室,专门通过各种途径吸纳并管理和运用环境资本和生态资本。从而保障环境资本和生态资本的专款专用和良性循环。

3.4.3 完善法律法规保障。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已经颁布实施了一系列环境法律,如《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控制环境的法律。国务院和地方也相应制定了相关行政法规,初步形成了环境法律体系。但我国的法律体系并没有充分考虑环境软法的约束作用。要建立以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系统的平衡为目标的环境法治,须努力设计一种内外兼顾、软硬兼施、制约与激励相容的环境软法和硬法合作机制。使得环境资本和生态资本的运作有法可依,各种资本在四大区域的流动有法可循。

3.4.4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国家补偿资本毕竟杯水车薪,新型资本机制下要充分扩大民间资本来源,拓展途径,有效利用民间资本来促进生态发展和环境保护。大力发展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环境和生态旅游,促进政府主导、企业运营的社区经济构建等区域特色第三产业将成为新型资本流动机制的又一亮点。

4.新型资本流动机制构建存在的问题

4.1 各类资本界定不明确,作用有限

新型资本流动机制涉及的产业资本、生态资本、环境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等六大资本中,生态资本、环境资本和社会资本从概念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都在理论界存在争议。所以,这三大资本是否能顺利的推进主体功能区格局的发展;是否能够实现其经济功能;其流动能否带来客观的经济效应都存在异议。

4.2 各类补偿机制的实施难度较大

由于生态资本和环境资本产权界定不明晰,财政补偿效果甚微;其他补偿资本主体的收益得不到切实的保护,投资信心不足使得环境资本和生态资本流动困难;同时各类补偿机制的实施缺乏法律法规的有力支撑和保障。各类补偿机制实施的可能性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4.3资本的结构不合理,民间资本的作用得不到发挥

长期以来,我国资本流动渠道的单一性及偏低的官方利率,导致了民间资本流动的活跃。目前,我国民间资本的流动规模日益扩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仅民间拥有的金融资本已超过了9 000亿元,相当于GDP的6.5% ,其中包括居民的储蓄、国债投资、股票购买等证券资本,个人拥有的金融资源远超政府所有。合理的运用民间资本将有利于新型资本流动机制的合理构建,有利于区域经济和谐发展。但民间资本是不能够充分计量的,研究难度大,新型资本流动机制未能充分考虑民间资本。

注 释:

①王贵明,匡耀求.基于资源承载能力的主体功能区与产业生态经济[J].改革与战略,2008,(4).

②D. Pearce,R. K. Turner.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 Economics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Harvester Wheatsheaf[J]1990.

③武晓民,罗剑朝,邓颖.生态资本及其价值评估方法研究综述 [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④李萍,张雁.论西部开发中的环境研究 [J].社会科学研究,2001 .1-2.

⑤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38.

⑥黄锐,欧阳东 社会资本理论的演进与争议 [N].商业时报,2009.02-4—6.

⑦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Z].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参考文献:

[1]侯晓丽 贾若祥 我国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体系探讨[J].中国经贸导刊 ,2008,(2).

[2]刘赣州.中国资本配置优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3]王双正,要雯.构建与主体功能区建设相协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8).

[4]侯景新,尹卫红.区域经济分析方法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周宏春,刘燕华.循环经济学 [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9).

[6]《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R].2006.

[7]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 [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8]Paul N Rosenstein-Rodan.Problems of Industrialization of Eastern and South-Eastern Europe. [J]. Economic Journal 1943.

[9]佩鲁.略论“发展极”概念[J].应用经济学,1995(2).

[10]中国环境法制 [M].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1994.

作者:滕堂伟 魏红林

开发区域变化生产机会论文 篇3:

黄河三角洲区域旅游联动开发实证研究

[摘要] 区域旅游联动开发是旅游资源同质、旅游竞争弱势地区发展旅游业的有效战略。区域旅游联动开发以核心—边缘理论、产业集聚理论、区域旅游共生理论作为理论基础,需要一定的实施条件。黄河三角洲两大主体城市滨州与东营空间邻近,交通便捷,自然条件相仿,旅游资源大同中亦存小异,联动开发条件得天独厚。黄河三角洲区域旅游联动开发可通过统一规划、整合开发,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打造精品、联合营销,组建机构、推动合作等措施来实现。

[关键词] 区域旅游联动开发;核心—边缘理论;产业集聚;旅游共生;黄河三角洲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已于2009年11月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区内最重要的两大城市,滨州和东营都将旅游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予以优先培育,旅游开发的力度不断增强。但两市地理空间邻近,旅游产品趋同,都以滨海湿地生态为主要特色,若固步自封、相互设防,势必会导致重复建设、无序竞争。因此,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实施联动开发,共塑黄河三角洲旅游品牌应是两市旅游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区域旅游联动开发的内涵

区域旅游联动开发已成为当前国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区域旅游联动开发是指打破传统行政界限对构建大旅游圈的束缚,根据地理空间的邻近性、旅游产品的内在关联性,开展跨行政区联合与协作,通过“资源和市场共享”、“产品差异化开发”,形成产业集聚优势,打造区域旅游品牌,实现区域旅游利益最大化,促进各旅游地的共生共荣。[1]78区域旅游联动开发需要具备两大条件: 第一,旅游资源同质或互补。同质旅游资源通过整合开发可以强化共同优势,产生规模集聚经济效应,并可根据旅游者差异化需求,进行有针对性和各有侧重的资源开发,构筑多层次旅游产品体系,形成旅游大区。旅游资源互补可以强化旅游地的独特卖点与竞争优势,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延长游客逗留时间,提升旅游吸引向性。但需指出一点,实施区域旅游联动开发,区域内各旅游地资源品质差距不能太大。倘若相差甚大,竞争优势突出的强势旅游地一般会对弱势旅游地产生屏蔽效应,抑制其发展,而受替代效应的影响,弱势旅游地的发展将举步维艰,最终会陷入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联动开发的基础条件也就不复存在了。第二,区域联系具有便捷性。交通要素是旅游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旅游地要实施联动开发,除旅游资源同质或互补之外,交通联系还必须便捷,空间上既要保持相邻性,交通网络上也要保证便捷性,这样便于旅游廊道的构建,从而推进区域旅游一体化进程。[2]

区域旅游联动开发是规避区域内同质旅游地之间恶性厮杀、建立双赢甚至多赢格局、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3]但现有文献表明,对于区域旅游联动开发的研究目前多集中于旅游业发达、已开展区域旅游合作的地区,如长三角、珠三角等,尤为强调竞争优势突出或资源互补型旅游地之间的联动,而较少关注区域内经济落后、旅游资源同质、旅游发展热情高涨、竞争有余而协作不足的弱势旅游地之间的联动。通过旅游联动开发,实现此类弱势旅游地的共生双赢将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区域旅游联动开发的机理

(一)结构演化

美国区域规划专家弗里德曼(J.R.Friedmann)1966年提出了解释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的核心—边缘理论模式。他认为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由核心区和边缘区组成的。核心区域一般是指城市或城市集聚区,具有较高的创新变革能力;边缘的界限根据与核心区的依附关系来确定,是经济较为落后的区域。核心—边缘理论为区域旅游联动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发展核心、带动边缘是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空间战略举措。[4]区域旅游开发要树立区域合作的“大旅游”理念。区域中各旅游地均符合核心—边缘结构范式,有着自己独立的核心区与边缘区,而且核心与边缘之间是相对的,两者既联合又牵动,是一种平等竞争、优势互补、合作双赢的空间结构形态。通过廊道构建、空间协调、形象叠加、时空演进等联动开发战略举措,可打破各旅游地的现实均衡,突破区域界限,遵循旅游市场需求规律,进行旅游资源深度整合与旅游产品谱系设计,共同构筑新的区域旅游核心—边缘结构,使更多边缘融进核心,实现资源互享、市场互有、利益互惠、风险共担,推进区域旅游一体化。[5]这种结构变化见图1。

产业集聚能够带来外部规模经济效益,使区域能够获得竞争优势。集聚会导致竞争增强,但这种竞争的层次更高,其结果不是一种“零和游戏”(ZeroSumgame),即一方受益一方受损,而是“正和游戏”(PositiveSumgame),即双方均获益。正如Michael E.Porter所言,产业在地理上的集聚,能够对产业的竞争优势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1]79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区域中各旅游地不仅要面对外部市场的巨大竞争压力,更为重要的是区域内同质旅游地之间的空间竞争愈加激烈,由此导致的内耗严重制约着旅游地的发展。而旅游地联动开发,可使旅游产业布局形成空间聚集,区域内同质旅游地可以集聚整合价值链中的强势部分(核心优势),实施信息、教育、培训、研发、销售的共享,以强化共同优势,产生集群效应与规模经济;区域内异质旅游地可以强化比较优势,在重新定位与分工的基础上构建区域完整产品链,实现旅游要素一体化经营与旅游价值链的重构,形成相关产品协作网络化格局,缓解内部对抗性竞争,实现共生双赢,提高抗风险能力和规模经济效益。

旅游共生是指区域内和区际间出于对整个(或局部)市场的预期目标和总体经营目标的考虑而自愿采取的一种合作经营方式,这能产生“剩余”,也能达到1+1>2的效果,表现在共生单元(旅游地或企业)竞争力的增强上。[6]旅游共生有两层内涵:一是同质共生,它是指同类旅游地之间开展跨区域的对称互惠合作,在合作基础上对区域内旅游资源进行系统整合,错位开发,强化共同优势,提升整体竞争实力,以避免彼此雷同、相克;二是异质共生,它是指异类旅游地之间可以取长补短,互惠双赢。异质共生包括三种类型,即区域内不同旅游地之间的横向共生、不同产业要素的纵向共生、旅游地和产业要素的混和共生。既可以表现为强强技术互补合作,也可以是强弱资源与资金、技术合作或弱弱联动开发。[7]区域旅游共生关系的形成一般需要具备以下四个条件:一是区域内旅游资源同质或互补以及具备良好的空间关系或交通网络。二是具备共生界面,有经济、政治、地缘文化上的联系,或资源、市场、信息、人才等要素上的交流。三是共生方式取决于共生单元之间的相似度或互补度。同质旅游地可以强强联合,形成规模经济和集群效应;异质旅游地可以优势互补,满足旅游者多层次需求,提升整体竞争力。四是存在区域旅游发展的共生环境。旅游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共生环境,尤其是自然环境规定性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将决定旅游业能否获得发展。

三、黄河三角洲旅游联动开发研究

(一)联动开发的背景与条件

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南部的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地域范围共19个县(市、区),包括东营市、滨州市,潍坊市的寒亭区、寿光市、昌邑市,德州市的乐陵市、庆云县,淄博市的高青县,以及烟台市的莱州市。作为黄河三角洲两大主体城市,滨州与东营地域相连,文化趋同,交通便捷,公路密织如网,自然条件相仿,湿地景观、海滨滩涂是两地共有的独特景观,且规模大、档次高。由于开发晚,人为干扰少,多数旅游资源都保留了原生性形态,贴近当前旅游者回归田园、拥抱自然的旺盛需求,市场开发潜力巨大。两市很容易被旅游者感知为同质型文化地理单元,能够整合成为具有统一形象的旅游地。大同中亦存小异,总体而言,滨州人文资源多于东营,惠民县是孙子故里,孙子文化扬名四海,备受海内外商界政界推崇;魏氏庄园是国内三大地主庄园之一;博兴县是董永故里,天仙配故事动人,韵味十足;邹平县是范仲淹故里,其“先忧后乐”思想世代流芳。东营自然旅游资源胜于滨州,黄河口风情浓郁,泥海滨滩涂宽浅坦荡,三角洲湿地自然、神秘、诱人,非常适合开展高层次生态休闲度假旅游。此外,胜利油田工业文化景观也颇具特色,为自然景观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黄河三角洲大开发背景下,滨州与东营旅游业发展迅速,但囿于行政藩篱,双方旅游开发单打独斗,竞争激烈,效益低下,两市旅游收入在山东省17地市中位居后列,见表1,是山东省旅游经济边缘区。滨州与东营两市当前应抛弃单打独斗思想,以“资源共享、位势叠加”为原则,实施弱弱联合开发,共创“黄河三角洲生态旅游”这一品牌,以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的总体竞争力。

(二)联动开发的措施

1.统一规划,整合开发

(1)旅游资源整合

旅游资源整合是区域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第一,资源类型与等级整合。要站在区域高度,重新审视区内各类旅游资源在其地域单元内的地位与作用,确定主要优势资源;对各类旅游资源重新进行价值评估,以确定其资源品位,构建旅游资源新等级体系;与周边旅游地进行比对,确定整合后的区域旅游资源比较优势,筛选区域开发的重点优势资源。[8]站在黄河三角洲区域高度审视,滨州与东营两市资源类型较为齐全,但区域资源总量并不丰富,丰度不足,高等级资源数量较少,难以形成规模景区。最具亮点的当属两地共同拥有的湿地景观,应整合这一优势自然旅游资源,突出“神奇黄河口、生态大观园”的主题,重点发展古贝壳自然遗迹、湿地生态休闲旅游,同时拓展孙子文化、石油工业观光等文化产品体系,以满足多样的市场需求。第二,资源空间整合。根据区内旅游资源适切度,确立旅游资源开发时序与开发规模。滨州与东营两市经济欠发达,旅游开发不能散点开花,当前可借助“好客山东休闲汇”主题活动,充分利用典型湿地景观,贴近目标市场需求,重点开发具有参与性、原生性的生态旅游产品,如湿地观鸟、垂钓、狩猎、滨海拾贝、品尝野果等,以凝聚人气。

(2)旅游产品整合

旅游产品整合是区域旅游整合开发的核心内容。第一,在科学、客观、全面评价的基础上,选择发展潜力大的“资源前沿区域”重点培育,打造颇具影响力的旅游精品;第二,注重资源的互补性,杜绝雷同开发与产品同构,跳出滨州、东营的圈子,站在山东全省的高度,以合作姿态和联动优势构筑东部海滨、中西部历史文化、北部黄河三角洲湿地三大旅游产品,增强区域旅游产品的完整性和吸引力;第三,着眼于整个区域重新组合旅游线路,滨州与东营应重点突出以黄河入海奇观和原始湿地风貌为特征的生态旅游,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青岛、威海、烟台、日照四市的特色海洋旅游圈和中西部的济南、泰安、曲阜、淄博、潍坊的历史文化民俗旅游圈中具有关联性、互补性的特色景点有机串联,促进城市群域内客源流动,形成经纬交织、有机联系的旅游点—线—面圈层。

(3)产业空间整合

第一,树立“大旅游”观念,优化组合区域内各种旅游产业要素,构建一个内聚力高、自我调适功能强的旅游空间组织,以实现规模经济和集群效应;第二,在开发层次与开发时序上,两市相互衔接,联动递进,滚动发展,达到时空上的有机整合与有序运行,变“一次性开花”为“系列产品持续创新”,构建区域完整产品链;第三,加强旅游廊道建设,有机串联类型相异、特色各具的景区景点,逐步由核心、放射双向联系向网络一体化发展,构建核心—节点—网络型区域旅游新板块,并适时与淄博、潍坊等外廊区域实施链接,依托山东旅游的双核——济南与青岛,构筑一个区内一体、区外联动的新核心—边缘结构,共创山东半岛蓝色旅游新品牌。

2.政府主导,企业参与

区域旅游发展的起步阶段,旅游产业要素发育滞缓,仅凭市场机制调节短期内难以创造区域旅游联动的充足条件,政府在区域旅游联动发展中扮演着主导角色,对旅游经济过程多方干预,直接支配旅游资源,主导旅游景区建设,成为区域旅游联动发展的实际推动者。滨州与东营两市刚刚启动旅游,旅游企业力量薄弱,市场主体责任无力承担,加之市场体系不健全,地方保护主义与行政区经济壁垒盛行,生产要素跨区域自由流通与整合受阻,区域间旅游企业的联动举步维艰。而要清除区域旅游联动的深层次制度性障碍,创建区域旅游联动的良好大环境,必须依靠政府的强力推动。在政府主导型旅游联动模式下,两市政府首先要转变观念,突破地域行政区划,密切合作,以开放、平等的姿态构建区域旅游联动发展的平台。一要加快培育本区域市场主体,促进市场发育,协调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关系;二要优化本地旅游投资环境,提高本地企业竞争力,开放本地市场;三要合理分工,突出地区优势,积极开展政府间的互动交流,发展跨市旅游经济实体,在资源、资金、人才等要素上互通有无,形成整体竞争优势。

3.打造精品,联合营销

黄河三角洲区域内众多旅游资源具有跨区域特质,但目前的开发是基于行政区划,各自为政,竞争无序,星星满天,未见月亮,真正叫得响的、值得看的跨区域旅游精品项目稀缺,难以满足现代旅游市场的需求。区域旅游联动开发要通过共建与打造旅游精品项目来推动,使旅游精品建设成为跨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的有效载体与最佳平台,并通过资源共享、品牌共用、市场共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与产业优势。[9]滨海湿地是滨州与东营两地共同拥有的高度特异性旅游资源,是黄河三角洲区域的标志性品牌,其“新、奇、旷、野、美、趣”的原生态特色具有无穷的魅力,完全可以打造成具有全国甚至世界知名度的旅游精品。要以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为龙头,有效整合区域内价值突出的各类资源,将神奇黄河口、生态大观园、梦幻石油城、孙子故里、宋代棣州古城、滨海渔盐、沾化枣林等特色资源巧妙结合,打造出一个共同的、具有独特吸引力的黄河三角洲区域旅游品牌形象,用整体形象弥补自身个体形象不突出的现状,以提升区域旅游的整体吸引力。同为弱势旅游地区,旅游营销专项资金有限,捆绑营销应是滨州与东营两地旅游品牌共同建设与推广的必要渠道,当前,有必要构建黄河三角洲区域旅游联合营销机制,以改变滨州与东营两市旅游营销各自为战、四面出击、花费巨大而效果有限的局面。一方面,可在统一的旅游营销广告设计下,在市场营销中统一打“黄河三角洲”牌;同时借船出海,借力山东省当前大力推广“好客山东”旅游品牌的时机,将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旅游产品与山东省内优秀旅游品牌进行捆绑,向国内外市场推销。另一方面,两市之间要加强相互促销,互换客源,形成“黄三角人游黄三角”的内部良性互动大格局。

4.组建机构,推动合作

在现行条块分割管理体制和以地方利益为重的现实下,要使区域旅游联动发展迈向全方位、多层次、高效益之路,必须组建职能化的旅游联动协调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咨询、服务与保障等工作。[10]通过前文分析,滨州与东营两市旅游联动开发的条件可谓得天独厚,当前应通过政府推动和旅游企业、行业协会广泛参与,组建黄河三角洲旅游发展管理委员会,见图2,协商两市之间的重大旅游合作事项,包括统一规划旅游资源、共塑旅游形象品牌、共建旅游信息平台、规范旅游行业管理、图2黄河三角洲区域旅游联动开发模式图共拓开发资金来源,同时建立健全利益分配、调控监督、法律约束、风险承担等管理机制,在制度层面保障黄河三角洲旅游区域“共有、共建、共管、共享”的联动发展目标,防范两市区域旅游联动开发中的机会主义行为,提升黄河三角洲区域旅游产业总体竞争力。同时做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之间的有效对接,推进两大国家经济战略区域中相关城市群旅游业的共生共荣。

[参考文献]

[1] 邱继勤,朱竑.川黔渝三角旅游区联动开发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2(20).

[2] 孟爱云.基于竞合的东北区域旅游发展问题探讨[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3):7173.

[3] 刘锋.中国西部旅游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167168.

[4] 唐仲霞,王有宁,马占杰.基于核心边缘理论的青藏地区区域旅游联动开发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6468.

[5] 汪宇明.核心—边缘理论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运用[J].经济地理,2002,22(3):372375.

[6] 邹统钎,陈序桄.乡村旅游经营者共生机制研究——以北京市怀柔区北宅村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9):7379.

[7] 吴泓,顾朝林.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旅游竞合研究——以淮海经济区为例[J].经济地理,2004(1):104109.

[8] 王凯.跨界旅游目的地整合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9] 邓燕萍.推进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的策略探析[J].求实,2006(5):4547.

[10] 李娟文,倪外,沈华玉.关于中部六省旅游联动共谋中部崛起的探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8(1):2428.

[责任编辑:赵玲]

作者:陈玉涛

上一篇:商贸企业财务风险控制论文下一篇:礼仪课程渗透幼儿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