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区可持续发展论文

2022-04-17

【摘要】针对横水河灌区在管理运行和改革发展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灌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并对灌区前景作出展望。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灌区可持续发展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灌区可持续发展论文 篇1:

对宁夏七星渠灌区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七星渠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宁夏)引黄七大干渠之一,与古老的唐徕渠、秦渠、汉渠、汉延渠齐名,是卫宁平原历史最久、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综合效益最好、社会关注度最高的引黄自流干渠。七星渠开凿于汉武帝时期(约公元前100年),相传其地有泉七眼,原有柳青、贴渠、大滩、李滩、孔滩、田滩六渠,七星渠位列其他六渠之首,因形若七星而得名。“七星渠”一名始见于明《宣德宁夏志》。整个渠道宛如一道绿色长龙,蜿蜒在卫宁平原水乡的南缘,是中宁人民的母亲渠。

灌区的管理现状

七星渠灌区位于卫宁平原黄河以南,西由中卫市沙坡头区申家滩七星渠引水口,自黄河南岸无坝引水,东北至青铜峡水利枢纽,北靠黄河,南至香山,东西长87.6公里,南北宽1.3~11 公里。灌域自流流经中卫市沙坡头区永康镇、宣和镇,中宁县舟塔乡、宁安镇、新堡镇、恩和镇、鸣沙镇、白马乡和青铜峡市峡口镇等三个市、县的9个乡镇,至峡口镇新田村流入黄河。引水口设计引水流量61立方米每秒,干渠总长87.6公里。灌区内自流灌溉面积2.16万公顷;沿途有清水河,单、双阴洞沟等大小山洪沟道28 条直接入渠或穿渠而过。主要分支有高干渠、康滩渠、柳青渠和南北渠,高干渠渠道全长33 公里。担负着固海和固海扩灌、红寺堡三大扬水灌区的8万公顷农田、生态灌溉和60万人、30多万头牲畜饮水的供水任务,是卫宁灌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水源工程,更是中部干旱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水利支撑。

(1)基于水资源的科学合理调配为灌区水管理创立了丰碑。在2000多年发展过程中,七星渠由小到大、由短到长、由低到高。明正统四年(1439年),卫宁灌区有13条正渠,灌溉面积1.53万公顷,其中七星渠长21.5 公里,灌溉面积0.14万公顷。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灌溉面积0.53万公顷,渠长延长到68公里。新中国成立初期,灌溉面积发展为0.94万公顷,引水流量37 立方米每秒。随着灌溉面积的增长,引水量不足的矛盾日趋突出。1978年,渠口由泉眼山北侧延伸到中卫申家滩的羚羊夹渠口,将羚羊夹渠口部分渠道并入七星渠,七星渠延长29.5公里,达到87.6 公里;进水口水位抬高11.1米,流量为49 立方米每秒。同年,高干渠修建成功,支干渠长33公里,设计流量7立方米每秒。1996年,宁夏实施宁夏扶贫扬黄灌溉一期工程,将七星渠、高干渠作为水源工程进行扩整,七星渠设计流量增加至61 立方米每秒,高干渠设计流量增加至46 立方米每秒,自黄河泵站扬水设计引水流量37.7 立方米每秒,干渠总长达120.6 公里。2000多年来,勤劳智慧的灌区人民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调配水管理经验。

(2)水工程安全为灌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一是对辖区的山洪沟道进行治理。七星渠全长87.6公里,渠道经过的主要山洪沟道有: 阴洞梁沟、曹家山沟、白鹅子沟、石黄沟等28条沟道,相继通过治理沟道、对跨渠的沟修建输水渡槽或排洪渡槽以及输水涵洞或排洪涵洞等措施,使得七星渠沿线的防洪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自1978年以来,共有效排除38次山洪险情。二是七星渠的发展也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而步入快车道。渠道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灌溉不仅限于自流而且为扬水灌溉的发展积累了经验。在扬水灌溉发展过程中,在渠道沿线先后采用了天车、锅驼机、柴油机、水轮泵、电灌站等动力设备,为扬水灌区打破了水资源的瓶颈制约。灌区流经之地,除个别有少量库灌区外,绝大多数地方没有水浇地,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相当差。扬水灌区的运行,为宁夏中部干旱带形成了一套完善配套的电力系统,使中宁县、同心县、海原县、红寺堡开发区都有了集中成片的灌溉农业区,为中部干旱带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为维护少数民族的团结和稳定,为山区经济建设、生态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精细化的管理机制促进了灌区的水生态效益突显。多年来,加强灌溉管理,发展节水农业,灌区引水量逐年减少,也是缓解宁夏水资源短缺的有效之举。近年来,七星渠灌区开展了以节水为中心的系列工作,灌区引水量从1980年的每亩2881.5立方米下降到1998年的2043.6立方米,降幅达29%;2014年,全年引水8.994亿立方米,灌溉面积9.15公顷;与1998年相比,灌溉面积增大了3.81倍,引水量只增加1.22倍,节水效果明显。一是七星渠傍河靠山,地形起伏,蜿蜒蛇行,断面不规则,比降不尽合理,弯道多。仅邵桥到吴桥不足3 公里渠段,就有近似直角的弯道5处。为此对七星渠进行了10次裁弯取直,裁弯长度达51.73公里,占原渠长68公里的76%。二是更新进水闸和节制闸及闸门268座,杜绝了跑、冒、漏的现象。三是1996年以来经过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水源高干渠扩整项目、水源七星渠扩整项目和宁夏引黄灌区续建配套改造项目等工程的实施,解决了部分渠道过水能力不足、滑塌渗漏严重等问题,提高了渠道水利用率。四是水生态灌区趋于显现。清罗元琦有“垂杨垂柳依平潴,拂水拖烟翠浥裾。梅雨乍添新涨满,踏青人上七星渠”之诗句。泉眼山漏水弯子古称铜钱拜,两岸生长的柳树,相传为清光绪年间所植,至今逾百年,仍在不断生长,目前绿化易林渠道95公里,种植乔木7.61万株,形成了绿色生命线,尤其在还未砌护的渠段,生物固堤效果好,减少了水的渗漏。

灌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1)灌区骨干工程老化严重。一是因历史欠账多,灌区骨干工程建设仍是突出短板。引黄灌区骨干渠道砌护率不到50%、部分建筑物老化、农田水利设施标准不高、田间工程设施完好率不足60%、水资源浪费仍然存在等严重制约灌区工程效益的发挥,极大地影响灌区当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二是灌区防洪设施标准低,排洪设施不完善。由于灌区加强防洪功能和无序增加开发土地,出现了防洪设施增加而上下游沟道阻塞或无序占用土地开发种植的现象。

(2)灌区作物种植结构和布局不合理。宁夏是农业省区,农业生态用水量占全区总用水量的近90%,远高于全国62.8%的比例。扬水灌区、自流灌区农业种植均以玉米为主,其次为枸杞、经果林等。受市场调节,灌区群众只追求局部效益最大化,导致灌区作物种植结构和布局单一化,时段性需水集中,不仅导致供需水矛盾加剧,而且部分作物得不到适时灌溉,同时种植方式落后,严重制约灌区的经济效益的发挥。

(3)灌区高效节水项目水平低。一是受传统灌溉方式和灌溉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及技术水平的影响,还受农村土地承包到户分散种植、作物品种不一的限制,致使灌区的水资源利用不充分;加之灌溉方式不尽科学合理,水利用效率不高,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仍低于全国0.52平均值。灌区作物大部分仍采用大田漫灌。二是目前玉米灌溉用水粗放,灌区还存在粮食作物比重过大的问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低。三是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只对扬水工程干渠、支干渠和七星渠、高干渠进行防渗砌护,没有对整个灌区采取全面节水措施。灌区内局部田间虽然也采用了喷灌、滴灌、沟灌等高效节水的项目工程,但都是分散的、局部的、独立的,节水项目难以达到原有节水目标。四是节水项目的后续管理跟不上。大部分农民用水者协会有名无实,缺乏科学有效的节水工程长期管护机制,重建轻管甚至只建不管的现象依然存在。

(4)灌区群众的水忧患意识亟待增强。长期以来,农户的节水意识不强,亩次灌溉用水量多少和自身利益关系不大。一些地区和部门水安全意识不高,对日益严峻的水资源短缺形势认识不够,全社会节水氛围未能形成,公众节水、惜水、护水意识仍较缺乏。

灌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做好工程项目储备,解决工程问题,确保灌区水安全。自1998年以来,在水利部,宁夏财政厅、水利厅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先后通过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和水权转换项目等项目资金,解决了系统的“卡脖子”以及对老旧建筑物的安全鉴定和行水应急工程。七星渠南靠香山及麦积山,山洪入渠频繁,干渠沿途有17条山洪沟直接入渠,有19条山洪沟穿渠而过,防洪任务非常艰巨。干渠以北是人口密聚的中宁县城和沙坡头区及中宁县部分乡镇。在汛期,干渠渠堤不但成为当地城区和乡(镇)村生活的天然防洪堤,而且保护中兴、迎大、卫宁3条公路和福银高速公路的中宁段,以及羚羊寿渠、南山台子干渠、固海同心干渠、固扩干渠的安全。但随着工程老化,需要更新改造的工程项目逐年增多,因此争取立项解决工程存在的问题已迫在眉睫。对骨干工程的防洪设施进行更新改造和续建配套节水,改善工程运行状况,是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的先决条件。在进行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以及水权转换项目等工程的同时,既要适时对运行接近设计年限或超年限的建筑物进行安全鉴定(建于1957年的红柳沟渡槽经安全鉴定维修后仍能满足运行要求),又要适时进行灌区水生态文明建设,逐步向生态型灌区过渡发展。

(2)合理配置水资源,拓宽供水领域,确保灌区用水效益增高。依据水利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在充分利用现有扬黄水向灌区农业、城乡生活和工业基地配置的同时,按照高水高用、低水低用划分原则,加大对城市、生态、设施农业、工业供水的力度,增加水费收入,建立灌区的引(扬)黄水、外调水和当地库井水联合调度、相互补充的水资源配置模式,统筹配置区域水资源,实现工程的良性运行。根据《宁夏高效节水灌溉“十三五”规划》和《宁夏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总体实施方案(2013—2017)》,到2017年全区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将达到20万公顷。灌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为中心,大力推广节水控灌技术,逐步将传统农业改造为节水高效农业,发展具有区域优势的经济作物和特色农业,扩大经济作物、饲草、瓜菜等的种植面积,重点发展蔬菜、瓜果等种植,提高作物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调整灌区作物种植比例,粮食作物中降低小麦、水稻的种植比例;经济作物以瓜类、林果、蔬菜、中草药等优势特色作物为主;饲草以发展苜蓿为主。灌区玉米不仅高产、节水,而且还是发展畜牧业的基础饲料(草),在引(扬)黄灌区发展农作物推广地膜、节水控灌等栽培技术,提高农作物的水分利用率。

(3)科学优化调配水量,统筹配置灌区耗水量,提高灌区水利用效率。一是进一步加强用水管理和节约用水,在灌区全面实行小畦灌、水肥控制灌溉等一系列节水新技术措施。二是黄河枯水年少引和少耗用黄河水,在有井渠结合灌区,增加井灌次数,超采地下水来满足枯水年份灌区的需水要求;黄河丰水年多引黄河水,以补充枯水年份对地下水的超采,对灌区用水进行多年的调节和平衡。三是枯水年在保证工业、城镇生活和农村人畜用水的前提下,首先,减少和压缩部分生态环境用水,如湖泊用水;其次,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压缩水稻种植面积,减少耗水作物,增加节水作物,以减少和压缩农业用水。四是在排水明沟上建立临时抽水站,利用灌溉退水和排水沟排水来满足灌区需水要求。

(4)树立水资源配置能节水,核算也能节水的理念,创新用水管理的长效机制 。宁夏当地水资源量多年平均为11.63亿立方米,而可用量只有4.5亿立方米,人均当地水资源量只有176 立方米,仅占全国人均值的1/12,加上国家分配宁夏的过境黄河水,人均占有量仅627 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3,是全国水资源最为匮乏的省区之一。七星渠灌区多年年均引水量8.5亿立方米,其中为扬水灌区配置水量5.0亿立方米,约占年均引水量的60%,为自流灌区配置水量3.5亿立方米。一是在全灌区的各级政府要更加注重节水理念的宣传教育,增强灌区群众及用水户对节水的认同感,促使“要我节水”到“我要节水”的深刻转变。在全社会形成“节水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使节水和惜水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节水不是以牺牲灌区局部经济发展和降低灌区群众的生活质量为代价,而是为灌区社会带来净利润的增加。二是要树立长期以来把水资源当作纯“自然物”取用的理念,要作为资产,按照资产运营规则进行经营管理的观念,将水资源纳入运行管理的内部成本核算,建立水资源资产账户。三是要界定初始水权、使用权和收益权,允许用水户依法依规进行使用权的交易,用水价杠杆增加用水户节约用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用水户真正得到实惠,让节水增效发挥应有的社会及经济效益。四是做好灌区水资源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需要综合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来实现,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抑制灌区水资源需求增长趋势,来平衡较为不利的水资源状况。在供水上,要协调各方竞争性用水,加强管理,通过工程措施改变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来适应生产力布局。

经过多年的发展,宁夏七星渠灌区在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等多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是按照水利新常态的理念仍存在工程老化、种植结构不合理、用水效率低等问题。因此,要做好工程项目储备,合理配置水资源,拓宽供水领域,创新用水管理的长效机制,促使七星渠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作者:张锋

灌区可持续发展论文 篇2:

横水河灌区可持续发展初探

【摘要】针对横水河灌区在管理运行和改革发展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灌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并对灌区前景作出展望。

【关键词】灌区可持续发展困难对策建议前景

横水河灌区是凤翔县三大灌区之一,该灌区自1963年建成以来,经过50年的运行,灌区的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进和完善,内部管理日趋合理,服务质量和水平有了长足发展,服务领域拓展到工业、城区供水,实现了由单一为农业服务向为国民经济全方位服务的大跨越,水管单位体制改革基本完成,自身建设显著加强,为保证灌区粮食安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但是随着和谐社会建设步伐的加快和水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横水河灌区的建设和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不适应”和“不符合”的问题,如何适应新形势发展的变化和要求,更好的把握发展规律,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推动灌区迈上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轨道,值得我们沉思,是需要我们解决的新课题。

1 横水河灌区在管理运行和改革发展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1.1是灌区管理体制有待改革完善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县上将灌区管理单位实行财政差额拨款管理,这种管理模式的弊端日益凸现,突出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其社会性、基础性和公益性的特征,虽然我们灌区承担着极其繁重的抗旱减灾、防汛保安、保护生态等公益性任务,但长期得不到公共财政的应有补偿,客观上加剧了灌区管理经营困难的矛盾。

1.2 是部分设施老化失修,影响灌区整体工程效益的发挥

横水河灌区为四座水库联合输水的自流灌区,干渠有总干、东干、南干、西干和群力输水干渠五条,有效灌溉面积8万多亩,由于建设年代早,设计标准偏低,施工质量不高,缺乏必要的维修和养护,致使工程逐年老化,工程效益不能充分发挥,加之灌区无力按规定计提折旧费和工程养护费,导致渠道越来越短,灌溉面积越来越小,效益越来越低。部分渠道成了“半截子渠”、渠道淤积严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灌区整体效益的发挥。

1.3是职工队伍建设还不能适应现代化水利发展的新要求。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推进可持续发展水利,干部职工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还不强,对灌区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还不够,推进水利技术创新、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建设的步伐还比较缓慢,驾驭现代灌区发展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2 横水河灌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中央出台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若干政策措施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以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摆在了突出位置,实施灌区节水改造和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横水河灌区也迎来加快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破解制约灌区发展的困难和问题,要求我们更加自觉、更加坚定的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需要我们继续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加强依法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1要在思路创新上实现新突破

坚持把解放思想贯穿于灌区建设和管理的全过程,以解放思想引领思路创新,以解放思想推进灌区改革,以解放思想推进灌区科学发展,从满足于过去的成绩中解放出来,从传统经验中解放出来,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对灌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以“促进人水和谐,加快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为主题,牢固树立抢抓机遇的意识,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全方位加强灌区管理,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全力保障粮食安全、防汛安全和生态建设,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2.2 要继续做强项目建设,恢复和提高设施服务功能

积极响应中央惠农政策,抢抓国家加大投资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的历史机遇,进一步加大项目前期和争取工作,努力恢复和提高灌区水利设施的服务功能。一要继续做好南干改造续建项目的衔接工作,足额落实配套资金,保障二、三标段项目建设顺利实施。二要积极配合实施好姚家沟、桃树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提高水库运营、防洪保安能力。三要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沟通和协调,把西干东段的清淤、改造纳入议事日程,抓紧做好更新改造规划,争取列入国投项目或财政拨款渠道维护项目,改变西干长期无维修、投资无来源的局面。四是适应农村经营机制变化,进一步加强用水者协会管理,强化各级责任,最大限度的发挥灌区的工程效益。

2.3 推进科技创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益

灌区“三情”监测、水量调配、水库信息采集等管理手段比较落后,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水利的要求。因此要按照水利信息化促进水利现代化的思路,大力实施科技兴水战略,加强灌区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改进管理方式和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同时加强标准化量水设施建设,努力做到计量准确,切实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益,

2.4 是深化改革,增强发展活力

一要巩固水管体制改革成果,落实好维修养护经费,加快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良性机制。二要加强已成和新建工程管理落实管护责任,促进水利设施长期发挥效益。三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以科学发展的理念武装思想,指导工作实践,健全完善目标责任制考核机制,求真务实抓好工作落实,全面提升灌区工作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3 横水河灌区发展前景展望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灌区投资力度的加强,灌区面貌焕然一新,水库运行安全,渠道行水畅通,水利风景处处可见,灌区发展进入良性轨道。生态农业,节水型社会初步形成。人水和谐,以水为主题的项目遍地开花,带动灌区经济迅速发展。灌区水库相续完成除险加固,干渠改造全线贯通,生态供水、生活供水、灌溉用水、工业供水全面实施,田间配套标准逐年提高,区域经济强劲发展。库、渠、田环境优美,人、山、水自然和谐。灌区方方面面有潜力,处处见生机。项目带动,科技渗透,水农结合,一个充满朝气的灌区必然有其美好的前景。

作者:冯恩儒

灌区可持续发展论文 篇3:

邹城市西苇水库灌区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首先介绍邹城市西苇水库灌区存在的问题,重点论述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对实施西苇水库灌区末级渠系改造后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分析,对环境影响作简要评价。

关键词西苇水库;灌区;存在问题;对策分析

1西苇水库灌区概况

西苇水库是邹城市唯一的一座大(2)型水库,以防洪、灌溉为主,兼顾工业供水及渔副业生产。1959年10月开工兴建,1960年6月基本建成,位于城东新规划区内,坐落于白马河支流大沙河中段,现有流域面积113.6km2,总库容10194万m3,兴利库容4111万m3,死库容765万m3。西苇水库灌区建于1961年,包括6个镇街140余个村庄。设计灌溉面积7.74万亩,有效灌溉面积4.43万亩,主干渠系有2条,即南干渠和北干渠,灌区干支渠总长度118km,渠首年引水量78万m3。

2存在问题

1)灌区末级渠系老化失修严重,灌溉面积减少,灌溉效益衰减。灌区末级渠系大部分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造,现已运行四十多年,期间曾多次进行维护、修补,但从未进行过大的整修改造。经过长时间的运行,支渠渠系老化、淤积严重,部分渠段渠底冲刷严重、基础悬空、渠墙抗稳定性差且部分渠段坍塌,现已无法正常使用。

2)水商品意识淡薄,水量分配缺乏统一的计划。在水量分配上没有统一分配计划,“行政命令水”“亲戚感情水”的现象时有发生;加之灌区上下水商品意识淡薄,水成本意识不强,水费计收的不合理等因素,造成了灌区收取水费困难,工程维护经费不足,灌溉面积减少,灌溉供水质量下降。灌区管理在总体上没有形成一套责权利明晰的水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3)渠道防渗率低,防渗质量差,供水价格低,水费收取率低。灌区渠道跑、冒、漏、渗现象十分严重,渠道防渗率低,水浪费较为严重;水价较低,很多单位用水后拖欠或不交水费,灌区收支入不敷出,难以维持正常的运行和维修,使工程难以正常发挥作用,降低了抗旱能力。

4)缺乏自动控制,无法优化配置水资源。目前灌区水的调度仍然以人工为主,时效性差,难以满足水量的实时调度。同时,由于不能准确地进行流量调配,无法科学地实现水资源合理利用,使有限的水资源更加匮乏与浪费。

5)田间没有量水设施,灌水无法计量。限于当时技术条件和管理体制,灌区支渠以下田间渠系没有设置量水设施,灌水无法计量,灌多灌少一个样,灌区水费不是按方收取,而是按灌溉面积平均收取,即所谓“喝大锅水”。长期以来,农业灌溉“喝大锅水”是造成群众不愿自发节水和水资源大量浪费的一大根源。

6)水利投入不足,缺乏保障機制。长期以来,对灌区的投资无论是再建设还是对运行时间长、骨干设施老化严重的灌区往往只是杯水车薪;同时,在工程建设与管理上,缺乏自主性,存在“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这往往造成了灌区投入的严重不足,形成了“只用不建 ”的局面,没有水利投入的保障机制。加之节水灌溉投入不足,不能充分调蓄和高效利用水资源,不仅导致有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而且也难以解决干旱缺水对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

3治理措施和对策

3.1末级渠系维修改造

1)输、配水过程中的水损失主要有蒸发和渗漏。利用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渠道防渗技术对38km的渠道进行防渗,可提高渠系水的利用系数和渠道抗冲能力,减少渠道的淤积,降低灌溉成本。

2)渠系建筑物改造及配套:①渠系建筑物改造。新建渠系建筑物30座、改造渠系建筑物29座。②利用渠系闸门自动监控技术,对闸门实时监测,实现闸门前后水位的自动监测、过闸流量的实时计算、闸门开度控制等,对水量实时调度,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3)整治田间工程。疏浚排水沟道22.20km。

4)建设测水量水设施。装备轻型装配式田间渠道量水设备,如装备矩形渠道量水槽和农渠标准化定型量水嘴等。

5)建设信息化系统。建设办公自动化及灌区基础资料的数字化系统,建设灌区综合数据库,建设信息监测系统、通信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

3.2建后管护

1)管理体制:根据灌区工程管理现状和农田水利工程管护的发展方向,工程管护的总体思路是大力推行农民用水户协会模式,加强水库管理局、镇、村三级对工程管理的指导、监督、评价等。

2)运行机制:通过农民用水户协会调解农户间用水矛盾,向用水户收取水费并按合同上缴供水管理单位。提高了用水效率和管理水平,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繁荣农村经济,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3)服务体系建设:农民用水户协会是经过民主协商、经大多数农民用水户同意并组建的非营利性用水服务组织。其宗旨是农民互助合作、自主管理、自我服务。接受水行政主管部门政策指导和专管机构的业务技术指导,使专业管理和民主管理相结合,完善了社会化服务体系。

4)水价改革:在末级渠系工程改造,灌区田间工程和测水量水设施建设完成后,在此基础上建立以农民用水户型式为主的运行管理机制,进行灌区田间末级渠系水价测算规划,结合工程水价,形成灌区终端水价,全面实施灌区水价改革,实现灌区“三位一体”目标。

4效益分析和环境影响评价

4.1经济效益

实施本项目后,可新增改善灌溉面积4.2万亩。三年后,每年可新增粮食生产能力671.75万kg,增加经济作物产值336.5万元。每年共增加农业收入1344.12万元。可减少灌溉用水量,缩短灌水时间,降低劳动强度,节省大量农民用工。

4.2社会效益

1)以大力发展农民用水户协会为主要内容的工程管理机制改革,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为水利工程重建轻管、管理不善的问题,能大大提高工程的利用率,延长工程的运行年限,节省工程维护费用,节省农民灌溉费用,并且促进按用水量征收水费,建立了良好的灌水秩序、减少了水事纠纷。

2)改善种植业结构,扩大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将为灌区农业用水提供保证,大幅度提高水利化程度,提高灌溉水保证率、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不仅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而且有利于优化种植结构,并促进高产、高效、优质农业的发展。

4.3环境影响评价

工程的实施降低了灌水定额,一般不会形成渗漏,可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对地下水的污染。

参考文献

[1]刘建军,葛岩,张淑芬.辽宁省大型灌区现状及节水改造技术[J].水利发展研究,

2006,8:31-33.

[2]韩旭升,王峰.胡家岸灌区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改革探讨[J].山东水利,2006,

11:19-20.

作者:赵 艳,许开峰,聂井良

上一篇:网络化法制教育论文下一篇:统计学物业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