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灌区工程经济论文

2022-04-17

关键词:地铁降水;强渗透性;资源性回灌;数值模拟随着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基坑工程降水规模越来越大,消耗了大量的地下水资源。近年来北京地铁施工降水量每年约2亿m(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2017),施工降水通常直接利用市政污水管网排放,造成地下水资源的极大浪费,使极度缺水的北京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某灌区工程经济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某灌区工程经济论文 篇1:

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的建设与管理

摘要:为了响应我国农业改革新政策,部分农村生产组织已开始以水利部门为中心,逐步加强灌区续建设施建设,并使之与城市经济的主要特点相结合,实现当代农业全面发展。同时,节水改造工程建设是水利工程建设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具有提高工程建设安全性、增强工程整体质量、完善资金管理等重大责任。本文主要以金沈站灌区为例,详细分析了金沈站灌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内容与面临的不足,随后提出颇具针对性的有效建议,希望为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建设与管理

引 言

金沈站灌区主要包括三座泵站及11.1KM干支渠渠道,项目位于庐江县东北部,灌区受益范围为白山、盛桥两镇4个行政村,面积1.24万亩。金沈站灌区工程自1966年建设以来,已运行50余年,在长时间运行当中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水利部门可以对灌区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尽可能提升灌区内水土资源利用率,大幅降低灌区工程渗漏、坍塌以及淤积等现象的发生,对老旧失修建筑物重新建设与及时维修,继而推动农牧业经济繁荣发展。

1、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的建设

1.1渠首和渠系的建筑改造

在对金沈站灌区进行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建设时,对灌区的实地考察至关重要,通过深入考察能全面掌握灌区实际情况,对设施老化程度、老化部位有一定了解,并以此制定相关补救措施。在引水建设工程内,要将除险加固措施始终贯彻到项目施工中,在规定时间内更新与维修内部仪器设备,对加坝与加閘进行科学处理。同时,若是发现灌区存在破损老旧的建筑,就必须对其进行加固或维修,根据节水需求引入新的先进节水设备,达到配水实际标准。钢筋混凝土是金沈站灌区应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材料,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时极有可能发生塑性收缩现象。为了防止塑性收缩导致的混凝土裂缝,在浇筑混凝土过程可以在混凝土内加入适量混凝土纤维,加强混凝土构件的防裂性与防渗性[1]。

1.2对输水工程的改造

在对金沈站灌区输水工程加以改造时,如果工程功能有着小幅度衰退或者设计方面存在部分不足,就必须结合当前输水系统才能对其进行改造。其次,某些渠道工程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会大幅降低其过水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水利部门也需要对渠道进行改进与优化,充分扩大水资源利用率。

1.3对排水技术的改造

据调查,在金沈站灌区长时间使用时,部分渠道易存在老化或者功能逐步丧失等情况,尤其是排洪涵管方面。由于排洪涵管渡槽功能丧失及涵管排布缺少合理性等原因,极有可能导致渠道水患严重,这就使得水利部门必须对排洪函管进行有效疏通,必要时设置排水闸或者排涝泵站。

1.4对灌区水量的配置技术进行改

自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就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经济上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供应紧张问题,甚至会造成社会秩序混乱。为了优化水资源分布结构,水利部门应对城市用水与农业用水展开资源调查,通过修建抽水泵站来提高水资源分配合理,并结合调度水库以及江河水合理调度灌区各类水资源,改良灌溉项目[2]。

2、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管理中的问题

庐江县泵站灌区“三达标一美丽”项目是合肥市“三达标一美丽”水利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金沈站灌区项目位于杭埠河灌区尾部,距渠首水源龙河口水库最远距离约100km。由于输水距离远、损失大、时间长,杭埠河灌区建成半个世纪以来,灌区尾部水资源短缺一直是制约灌区发展的主导因素。为了缓解灌区尾部水资源短缺状况,杭埠河灌区尾部建设了诸多补水泵站,金沈站补给灌区工程自1966年建设以来,已运行50余年,目前存在工程老旧失修或损毁严重、缺少控制设施、量测与管理设施不健全、灌区信息化程度偏低等问题。为提高金沈站灌区水资源利用率、保障灌区运行安全,促进灌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及乡村振兴对灌区供水保障服务等的需求,按照合肥市和庐江县“三达标一美丽”实施方案建设安排,实施金沈站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项目是必要的[3]。

3、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的管理

3.1构建质量管理体系,强化质量控制

在金沈站灌区工程管理过程中,相关部门应着重研究如何有效控制工程质量。例如工程负责人必须承担起对工程质量负责的重任,同时现场管理机构起到辅助作用帮助工程负责人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管理,施工单位通过建立三检机制培养具备专业化的质量管理人员,进一步优化和健全工程质量保证体系。除此之外,在工程完工后要通过第三方质检才能交付给甲方,对于质量不符合相关标准或者设计没有满足要求的地方,必须打回重新更改,合格之后再次进行验收[4]。

3.2加强工程合同的管理,重视工程经济投资

在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合同管理是除了工程质量之外最受各方重视的一项环节,与工程管理水平有着密切联系。各项工程项目合同在签订之后都要交给建筑管理处负责人再次签字,并加盖建管局公章后才能处于有效状态,合同条款必须遵循公平、合法、准确、可行的原则,并在招标文件中注明。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配套设施建设资金难以全面落实,所以还应加强对项目投资方面的控制。一是严格控制工程项目变更,防止投入资金过量,对工程施工计划进行更改时,也应当遵守变更程序,并提交报告给建管部门获得批复同意后方可进行;二是做好现场计量签证工作。在工程量签证中,应当严格地根据合同中关于计算方法的规定条款进行实际计量,经制造商、监理单位和施工管理人员的签章同意后方可生效。而一旦实际量大于合同中规定的标准量,则应当详细分析误差因素,以防止重复计量和过度计算[5]。

3.3做好工程资料的整编,强化档案管理

在节水改造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建设效果离不开工程资料带来的帮助,这也是工程管理和改扩建工程的重要参考依据。基于此,相关工作人员要对工程资料进行整合,提升资料管理效率,继而推动工程建设效果进一步增强。其次,参建单位要对工程各环节所产生的资料进行收集与管理,从根本上促进档案资料与工程建设协调发展。在工程结算之后,工作人员要采用档案整编方式对工程资料进行整理与归档,同时在档案管理系统中保存,推动工程资料规范化发展。

总 结

近些年,我国农业正朝着现代化方向稳步发展,为了维护农业发展平衡,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积极开展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所以,在今后灌区工程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应以自身工程建设为前提,进一步提升工程管理水平,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尽最大努力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继而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高升.浅述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管理[J].治淮,2021(07):58-59.

[2]苏惠.某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管理及效益[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20(04):34-37.DOI:10.19733/j.cnki.1672-9900.2020.04.10.

[3]陈守伟.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的建设与管理[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2):114-115.DOI:10.13616/j.cnki.gcjsysj.2019.11.249.

[4]刘伟全.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管理研究[J].河南科技,2018(17):75-76.

[5]吴永鹏.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的建设管理[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7,46(09):69+71.

作者简介:叶彬,(1988-),男,汉,安徽舒城,本科,工管股副股长,助理工程师。

作者:叶彬

某灌区工程经济论文 篇2:

强渗透地区地铁降水回灌方案研究

关键词:地铁降水;强渗透性;资源性回灌;数值模拟

随着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基坑工程降水规模越来越大,消耗了大量的地下水资源。近年来北京地铁施工降水量每年约2亿m3(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2017),施工降水通常直接利用市政污水管网排放,造成地下水资源的极大浪费,使极度缺水的北京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强化行业节水,全面提高重点领域节水水平,加强施工降水综合利用,严禁直接排入污水管网(北京市人民政府,2016)。如何开展施工降水综合利用成为政府部门和科技工作者面临的问题。

施工降水的人工回灌近年来受到关注,对于防止地面沉降,保护地下水资源具有重要作用(陆建生等,2014;曹丙海,2017;胡冰冰等,2021)。以往研究大多集中于降水回灌对地面沉降的控制,姚旭初等(2005)应用数值模拟法对某工程水源热泵项目抽水回灌方案进行了可行性评价,张瑛颖等(2007)提出了数值法能够对基坑降水方案和回灌方案设计提供参考,耿冬青等(2011a)综合运用解析法和数值法对基坑降水和回灌系统进行了设计并应用于工程实践中;还有多位学者开展了不同回灌方案下基坑周围地面沉降的预测分析,以期为工程施工提出有益的理论指导(姚纪华等,2013;黄英超等,2014;景刘闯等,2015;王国富等,2017;王鹏等,2018;姚燕明等,2020)。对于基坑降水的资源性回灌还没有较为系统的研究,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标准和具体操作方法。

北京地铁房山线北延线某地铁站施工降水量大,为保障施工安全,节约地下水资源,需要开展地铁降水人工回灌工程。该区域回灌场地有限,含水层渗透性强。本文以北京地铁房山线北延线某地铁站施工降水工程为例,在分析工程特点及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提出降水资源性回灌方案,构建地下水流数值模型,模拟降水回灌后区域地下水位变化趋势,评价回灌方案的可行性,评价回灌对降水区的影响,为回灌方案实施和应急措施制定提供技术支撑,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方案参考。

1工程概况及水文地质条件

北京轨道交通房山线北延线工程某地铁站位于京沪铁路和北京西三环交叉位置的东北方向,其施工需进行降水排出施工区。该工程附近没有可用的市政管网供排水,附近仅有丰草河河道,且河道内有高压连接线站,下游河道未疏通,为防止电站倒塌,不能向下游河道排水。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同时避免地下水资源浪费,需要对地下水进行回灌处理。该工程降水量大,计划施工最大排水量约为16×104m3·d-1,排水周期为一年。

工程所在区域位于永定河冲洪积扇中部,为永定河冲洪积平原,地势平坦,地面标高40.2~44.97 m。该区气候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多年平均降水量572.5mm,降水多集中在6—9月份。丰草河河道穿过工程所在区域,为季节性河流,河道宽13~26 m,距离施工车站34~38 m。区域第四系厚度约40 m,岩性为砂卵砾石,含水层为单层潜水含水层,渗透性能好,野外抽水试验结果显示工程区域地层渗透系数为204.92m·d-1。地下水位埋深24 m左右,水位降深5m时,单井出水量约为5000 m3·d-1。该区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和侧向径流补给,地下水由西北向东南方向径流,水力梯度为1.5‰~2.0‰,侧向流出区外。地下水动态主要受大气降水影响,每年7—9月丰水期水位开始上升,到2—3月达到最高水位后逐渐下降,至次年6月水位最低,年变幅约为2~3 m。

2回灌方案设计

2.1回灌方式分析

地下水人工回灌方法一般分为地面入渗法和地下灌注法两大类(冶雪艳等,2011)。地面入渗法主要适用于地表土层透水性较好,包气带厚度在20 m以内的地区。地下灌注法主要指管井注入法,又称深层回灌法,是将回灌水源通过钻孔、大口径井或坑道等直接注入含水层中的方法。地下灌注法又分为无压回灌、压力回灌和真空回灌3种(耿冬青等,2011b)。影响施工降水回灌的条件主要有回灌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回灌水源的水量和水质、回灌方案的经济可行性等因素。

工程区域地下水位埋深约为24 m,包气带厚度较大,不适宜采用地面入渗法进行回灌。由于地铁施工设计排水量大并且排水周期长达一年,为满足回灌需求,进一步分析地下灌注法的适宜性。地下灌注的回灌入渗能力主要受场地条件、地下水类型、含水层的渗透性、含水层厚度等因素的影响:1)工程降水回灌,需要有适宜的地下水回灌场地;2)地下水类型主要分为潜水和承压水,潜水含水层回灌体现为含水层孔隙的填充,承压含水层回灌表现为含水层体积的膨胀,因此潜水含水层更有利于地下水回灌;3)含水层的渗透性直接影响回灌效果,地下水回灌一般选择在岩性为砾石和中粗砂等渗透系数大的地区,渗透性越强可回灌的水量就越多;4)含水层厚度决定了含水层的储水空间,含水层厚度越大,可回灌量相对越大。分析工程周边场地情况和水文地质条件可知,距离降水区东北部约500 m有河道及两岸可作为回灌场地,工程所在区域含水层为渗透性极强的潜水含水层,并且含水层具有一定的厚度,为回灌提供了必要的储水空间,该区适宜采用地下灌注法进行施工降水的回灌。

2.2回灌方案

選择新丰草河下游段,距离地铁降水区约500 m的河道南岸有限场地区域作为回灌区,东西长350 m,南北长14 m。回灌区北侧距河道6m。根据历史资料以及野外抽水和回灌试验确定单井回灌量为1920m3·d-1,布设85眼回灌井,其中84眼管井和1眼大口井。回灌井每排42眼,东西向每眼井间距8m,共计2排,南北向间距10m。在东侧开挖一口直径2m大口井,用于提高回灌能力,进行应急回灌或洗井排水(图1)。施工排水利用封闭输水管线输入回灌池,经由池底输水管道分别向水井内注水回灌。

3回灌方案评价

3.1数值模型

为论证回灌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并概化了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建立了区域地下水流数值模型,用于回灌方案的模拟和预测。模拟区以抽水井群和回灌井群为中心,充分考虑井群影响半径,考虑区域地下水流场,以远大于井群抽水影响半径的范围划定模拟区边界(图2),东西向和南北向距离约15km,模拟区面积90.9 km2。模拟区域范围远大于基坑降水及回灌影响半径,因此模拟区域边界为定水头边界,西部AB边界为定水头边界,水头值为28~30m,东南部CD边界为定水头边界,其余边界为零流量边界。模型底部为隔水边界,顶部为开放边界。含水层概化为均质各项同性含水层,空间网格剖分为10m×10m的正方形网格。含水层渗透系数为200 m·d-1,且认为在回灌过程中渗透系数保持不变。该项目地下水流动问题用公式(1)来描述。利用2014年6月—2015年6月水位数据进行模拟验证,一个月为一个时段,结果表明建立的数值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水位变化过程(图3),可以用于回灌方案的预测。

3.2回灌方案评价

3.2.1方案可行性评价

利用模型模拟抽水区水位维持在14.05~14.5 m,回灌区回灌量为16×104m3·d-1的情况下,回灌井的水位变化情况。模拟结果显示(图4、图5):回灌5d后回灌井群中心地下水水位标高上升到30.1 m,距离地面14.3m;回灌10d后,地下水水位标高为32.6 m,距离地面11.8m;回灌15 d后,回灌井水位标高为33.9m,距离地面10.5m;回灌365 d后回灌井水位距离地面5.3 m。结果表明,以16×104m3·d-1的回灌量回灌365 d,研究区回灌井水位未超过地面,说明本回灌方案能够满足回灌需求,方案可行。

3.2.2井间距的影响

为研究井间距对回灌区水位变化的影响,在设计方案即南北两排井间距离10 m的基础上,改变两排回灌井南北方向的距离,设置南北向井间距离为50 m和100 m两种情景,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图6):当南北向井间距离由10 m变为50 m时,回灌区水位比井间距10 m时降低0.7 m;当井间距离增大到100 m时,回灌区水位较井间距10 m时降低1.5 m;即增大回灌井间距离,回灌后水位上升幅度有所减小。但设计方案井间距离10 m时,能够满足回灌的需求,考虑到场地条件的限制及工程经济性,可以选择井间距离为10 m作为回灌井设计方案。

3.2.3回灌对抽水区的影响

为研究回灌对抽水区的影响,利用模型模拟仅有回灌情况下的地下水位变化。在不抽水情况下,回灌井中心地面标高为44.4 m,初始水位为20.25 m;回灌5d后,回灌井中心处水位为30.1 m,上升了9.85 m,距离地面14.3 m。回灌90 d,水位距离地面5.7 m;365 d后,水位距离地面2.6 m(图7)。在抽水井处,水位逐渐上升,90 d后从初始的21.06 m上升到27.4 m,365 d后水位上升到31.8 m,水位共上升了10.74 m。回灌使抽水区水位平均上升了4~6 m,回灌影响半径约为2000 m。由此可知,由于回灌区地下水位上升,部分地下水从高水位的回灌区向低水位的抽水区径流。因此若排水时间越长,则回灌区向抽水区地下水径流量越大,需要排出的水量也越大。

4结论及建议

1)回灌区位于永定河冲洪积扇中部,含水层渗透能力强,在有限场地条件下,通过合理布局回灌井,利用管井注入方式进行回灌,具备16×104m3·d-1的回灌能力。回灌区对降水区水位产生一定影响,需在回灌过程中,监测降水区和回灌区水位变化,以应对回灌期间可能产生的突发情况。该回灌方案成功应用于北京某地铁站降水回灌工程中,為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2)利用数值模拟技术,从区域尺度进行模拟,并满足场地尺度精度要求,能够为回灌方案提供较为准确的模拟和预测结果,模拟预测不同回灌情景,为回灌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3)基坑降水资源性回灌为施工降水综合利用提供了途径,是保护地下水资源的有效手段,对提高建筑行业节水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在强渗透性的适宜回灌的区域,类似工程广泛开展施工降水的资源性回灌。

作者:欧志亮 沈媛媛 许亮

某灌区工程经济论文 篇3:

优化:优化水利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摘要:根据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对水工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优化,使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实践环节等各方面更趋合理;高职特色更加鲜明;较好地处理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关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水利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优化

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非常重视,同时也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指明了发展的方向。专业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石,是实现“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的纲领性和指导性教学文件,是合理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和实现培养高质量技能型人才的保障。因此,优化专业培养方案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近年来通过参加教育部水利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培养目标制订,专业调研、走访用人企业和单位、专业建设顾问委员会研究论证等对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重新构建了课程体系。通过几年的实践,人才培养定位合理,人才培养目标明确,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毕业生普遍受到了用人企业和单位的欢迎,得到了用人企业和单位较高的评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获得了较丰硕的成果。

一、制订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优化专业培养方案构建合理课程体系总的指导思想是,突破原有思维定式和以往水利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紧紧把握国家水利发展战略和水利行业发展规划,按照水利施工企业、水利行业等用人单位对水利工程专业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在突出培养高素质应用性技能人才这一目标下,优化专业培养方案,合理构建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内容结构和学时分配,以求得整体最优。

2.基本原则。基本原则是,(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把德育放在首位;(2)理论教学以实际应用为目标,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强化应用为重点;(3)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突出高职教育针对性强、实用性强、实践性强的特色,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关系;(4)从专业培养方案的整体优化考虑,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和课程门类,精简各类课程的理论学时,加强各实践性教学环节,强化工程训练,突出工程实际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突出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处理好学生当前就业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二、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1.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为使水利工程专业更好地符合高职高专以就业为导向、服务为宗旨,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方向,符合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制订更适合用人企业和单位需要的培养方案;进一步掌握水利工程专业毕业生的思想状况、择业意向、工作适应情况、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情况及对往届毕业生的工作表现情况的评价,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我们对江苏省水利厅、淮河水利委员会沂沭泗管理局、徐州市水利局、徐州市水利建设有限公司、江苏科兴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等单位以及江苏省4个市的14个水利部门、18个施工和监理企业进行调研。调研的主要内容有:(1)高等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就业岗位群调研;(2)水利行业对水利工程专业毕业生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技能及专业综合应用能力要求调研;(3)对我校以往水利工程专业毕业生工作情况调研。

2.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专业教研室对调研成果进行梳理和研究;通过专业顾问委员会对该专业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进行分析论证;在参加教育部水利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全国高职高专水利类院校(或专业)进行的水利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和定位的基础上,并通过反复的讨论、研究和论证,最终确定出了水利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水利工程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实践能力强、良好团队合作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熟练的职业技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能力,掌握必需够用的水利工程专业知识,面向水利工程建设第一线从事中小型水利工程的初步设计、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及组织管理、工程概预算和招投标、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灌区规划与管理等工作,能满足水利建设生产一线和地(市)级以下水利基层单位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使学生达到“懂设计、精施工、会管理”的要求。

三、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生规格合理构建了由公共课程、专业基本技能课程、专业核心技能课程、职业拓展课程四部分组成的水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①公共课程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实用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等数学、体育、军事理论、就业与创业指导、大学语文。②专业基本技能课程。水利工程制图及CAD、水利工程测量、工程力学、结构力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电工电气设备基础、建筑材料、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水力学、水利工程经济、水工钢筋混凝土与砖石结构、工程水文与水利计算。③专业核心技能课程。水泵与水泵站、农田水利、水工建筑物、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组织设计与概预算、水利工程经营管理、水利工程施工资料管理。④职业拓展课程。建筑概论、工程监理、乡镇给排水、水利法规、水利应用文写作、水利工程新知识新技术进展、专业英语。同时建立了与其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校内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有:水利工程识图与大作业、水利工程测量实习、工程力学实验、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实验、电工与电气设备实验、建筑材料实验、水力学实验、金工实习、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实习、水力学综合实训、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综合实训、水利工程认识实习、水泵与水泵站综合实训、农田水利综合实训、水工建筑物综合实训、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综合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18个方面。为加强校内实践环节教学建立了水工模型室,包括各类水工建筑物、水泵、水泵站、取水建筑物等36个模型。为满足现场教学和实习需要建立了9个校外实习基地。

四、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

1.减少理论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对高等职业教育十分重要,原培养方案中对实践教学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影响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在优化的培养方案中,对实践环节进行了统筹规划,精心制订了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训练的内容和要求,对有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普遍增加了实践教学时间和内容,专业课和主要专业基本课程均增加一周的综合实训,使实践教学周数超过总教学周数的1/3。同时,为突出实践教学各门课程,均精简了理论教学时数和理论推导,各门课程理论部分的内容不局限于课程的理论体系,以工程实践中“必需、够用”为度,突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清晰和基本方法的应用,重点讲清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2.加强现场教学。水利工程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为使专业课的基本理论与工程实际有机结合,我们分两次安排了为期两周的认识实习和现场教学,第一次安排在第三学期,为有关专业基础课教学提供必要的感性认识;第二次安排在第五学期专业课教学期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建设实习基地,在实习基地现场讲解坝、闸、涵、桥、灌溉排水工程、泵站工程、降雨和径流观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水利工程枢纽组成、建筑物组成、建筑物结构和作用、特点、布置、尺寸确定的方法以及工程运行管理等。为学生今后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情景模式,使学生身临其境,将工程实际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培养了学生工程意识、加强了对工程概念的理解,为专业课学习和今后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3.处理好针对性和先进性的关系。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学不胜学。对于高职教育既要加强针对实际生产需要,当前正在使用的常规技术、常规工艺和常规方法,又要学习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为了处理好针对性和先进性的关系,新的培养方案要求各门课程以常规技术、工艺和方法为重点,突出应用技术的针对性,但同时也要求在授课、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方面兼顾介绍新成果、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设备及应用,使同学了解、应用和掌握先进技术。

五、取得的成果

通过实施新的培养方案,取得了如下成果。(1)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使公共课程、专业基本技能课程、专业核心技能课程、职业拓展课程以工程实际应用为重点,在实际应用上找到了结合点。(2)较好地处理了公共课程、专业基本技能课程、专业核心技能课程、职业拓展课程的课时比例关系。(3)出版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两部,其中一部教材为编著,一部获得国家精品教材、一部获得省级精品教材;出版两部工学结合教材;编著出版案例教材一部;发表多篇教学研究论文。(4)较好地处理了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关系。(5)较好地处理了现实需要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既满足了上手快、站稳脚的现实需要,也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水利工程专业毕业生在普遍受到用人单位欢迎的基础上,更受青睐。有的毕业生参加工作后很快进入“角色”,即可独立进行工作,有的毕业生毕业一至二年后即成为单位的技术骨干,或主持负责某项工作,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作者:刘家春,张子贤,陈建,史志鹏,何婷婷

上一篇:农产品贸易发展论文下一篇:国际投资中责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