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法律援助产生思考论文

2022-04-30

摘要:高等法律院校法律援助机构是高等学校的法学院教师和学生的社会实践组织。我国高校法律援助制度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制度不健全、资源短缺、没有一个完备的社会支持体系,其发展面临着许多困境。我国建立高校法律援助制度是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的需要、是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同时也有利于解决社会弱势群体诉讼难问题。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大学生法律援助产生思考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学生法律援助产生思考论文 篇1:

论大学生法律实践活动的模式与路径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随着中国社会的深度发展与民主法治事业的进步,法治人才的培养愈发重要。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当代大学生,基本的法律素养与法律意识的培养显得格外重要。就目前的现状看,我国的法学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却存在重视理论知识的讲授,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现象。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实践;新型模式

作者简介:张盼盼(1996-),女,汉族,江苏淮安人,淮阴师范学院法律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4级学生。

随着中国社会的深度发展与民主法治事业的进步,法治人才的培养愈发重要。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当代大学生,基本的法律素养与法律意识的培养显得格外重要。就目前的现状看,我国的法学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却存在重视理论知识的讲授,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现象。因此本文主要对大学生法律实践活动的现存模式与路径以及如何完善进行分析。
一、大学生法律实践活动的基本样态

本文拟将大学生法律实践活动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专业类法律实践活动与非专业类法律实践活动;专业类法律实践活动是指法科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理论进行较为专业化的实践活动,其目的是为了培养法科学生的法律思维,包括:模拟法庭、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社会实习、普法活动等;所谓非专业法律实践活动是指非法科学生进行法律素养与法律意识培养活动,其目的是为了应国家法治建设的需求,懂法、守法的基础,主要包括:普法教育、规章制度考试、辩论赛、演讲比赛等。

(一)专业类法律实践活动

1.模拟法庭

“模拟法庭”一词语是舶来品,又称模型法庭,最初来源于美国法学院中的moot court课程,是指通过模拟的民事或刑事诉讼案,来教授法庭程序、证据规则、法律辩论和具体审判制度的一种教学方法。[1]在我国,模拟法庭一般是指法律职业技能训练的实践场所,为实施实践教学计划提供基本的物质条件,具体是指在法学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扮演审判人员、公诉人、书记员、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等角色,通过案情分析、法律文书准备、预演、正式开庭等环节模拟刑事、民事、行政审判及仲裁的过程。模拟法庭不仅有利于巩固在校法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还能锻炼学生法律实践技能,提升素养。孙晓楼指出:“研究法律者,只有法律知识,断不能算做法律人才;一定要于法律学问之外,再备有高尚的法律道德。”[2]

2.社会实习

社会实习是为了让在校大学生对本专业更加了解,增强其就业竞争优势,从而找到一份合适的职业,为毕业后步入社会做准备。法学专业的社会实习主要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公证机关等进行。法科学生在系统学习法学专业课程之前,通过社会实习,能够初步了解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律师事务所等部门的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和工作制度,从而熟悉法官、检察官、律师等行业的法律职业的性质、特点、从业条件和职业纪律,培养其对本专业的兴趣,提高其对本专业的认知,强化其对本专业的意识,为以后法学专业课程的系统学习打下基础。

3.法律援助

通常认为,1945年亨利七世统治时期,英国议会通过的一项旨在保证贫穷的民事诉讼当事人获得免费的律师帮助及免除其所有费用的法令,创设了贫穷的诉讼当事人获得律师免费帮助的权利,可以视为法律援助制度的历史起源。[3]也有人認为,这一历史甚至在往前追溯到苏格兰1424年的一项法规所创立“穷人登记册”制度。这一制度规定,在册者只要提起诉讼,就可以免费得到法律顾问和代理人的帮助。[4]法律援助一般是指由政府直接或间接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的相关人员,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给予免费或由当事人分担一定费用提供法律服务的法律保障制度。[5]大学生法律援助组织通常以高校法学院为主导的学生社团组织,由学院老师领头,在校法科大学生为主体,面向社会,无偿为公众服务的公益性组织。据相关材料调查显示,我国最早出现的从事法律援助方面的组织是武汉大学的“社会弱者权利保护中心”。2003年9月1日颁布施行《法律援助条例》后,我国法律援助事业进入法律化阶段。[6]

此外,法律咨询和普法宣传也是较好的法律实践活动,但非本文关注重点。

(二)非专业法律实践活动

非专业法律实践活动相对于专业法律实践活动来讲比较简单,包括普法教育、规章制度考试、辩论赛、演讲比赛等,通过简单的形式,让非法学学生参加到法律实践中,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与法制观念。就近年来大学生杀人案,“口舌之争怒杀舍友的马某某”,“药某某撞人后连刺八刀”等,[7]无不透露现今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通过基本的法制教育来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每位大学生在步入大学时所必修的课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对培养学生法律意识有一定的作用。
二、目前大学生参加法律实践活动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现存模式的利与弊

著名法学教育家孙晓楼先生提出:“在研究自然科学的课程像物理、化学、生物等,因为要重视实验,所以不可无实验室之设置。研究法律的当然也应当注意法律的实验,所以于学校的设备方面,所谓法律的实验室,即是模拟法庭,也不可不加以相当的注意。”[8]可见模拟法庭在法学教育中具有较高地位。它是让学生亲身参与,运用课堂中所学到的实体法、程序法的知识及司法基本技能等综合运用到实践中,以达到活学活用的程度。它锻炼学生关于法律实践的基本技巧和创造性思维,培养高尚的法律职业道德、职业素养以及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精神。但是,再好的实践模式也存在弊端,受教学大纲、授课时间、人员设备等因素的限制,模拟法庭变得更加“模拟”,更加趋于形式化。

就法律援助活动来说,在我国,法律援助存在很大需求缺口,但是大学生法律援助组织只是一个以在校法学生为主体,面向社会,无偿为公众服务的公益性组织,与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相比,组织、纪律、经费都没有保障,这无形中对大学生参加法律援助也产生了阻碍,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法律援助活动趋于形式化。同时在校大学生接触的案件范围极为狭窄,能实施法律援助的案件几乎局限于民事案件;再加之大学生精力、能力所限,以及缺少必要的合作平台,大学生法律援助组织本身的发展也不足。至于社会实习这种法律实践活动形式,受制于教学安排和学生精力所限,其功能发挥仍然有限。和其他专业的实习性质不同,法律人才是应用型人才,如果学生只知理论,而不能实际解决现实案件,那就十分悲剧。[9]非专业类法律实践活动所存在的最大问题仍是形式主义。

(二)现存模式的改进

根据上文现存模式的利弊分析可见,现存模式最大的弊端就是形式主义。模拟法庭是各大高校所青睐的教育模式,运用好意义非凡,运用不好只是一种形式模拟法庭。大学生法律援助组织的问题在于学生操作技术性不强,通过实践暴露出学生法学基础薄弱,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更加努力学习。充分调动高校法学院在职教师中从事兼职律师的人员,积极主动开拓法律援助案件来源,通过“老师—法律援助组织—大学生”模式将大学生法律援助组织与社会中的法律案件结合起来;[10]另外,建议将实习移至大三、大四分段进行。
三、大学生法律实践活动新型模式

“互联网+”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形态,对于社会各个领域都影响巨大,它是一种资源优化配置的调节方式,更是一种高效的媒介工具,是大数据时代下萌发的产物。[11]

(一)“线上”模式

在此,通过借鉴目前较为流行的“线上”活动模式展开联想,从而创新出新型大学生法律实践活动模式。所谓线上活动,通常用来形容淘宝之类依托于网络,在网络上进行的活动,重要信息通过网络进行发布,后期沟通、洽谈同样利用网络媒体等。网络,作为非正式学习的重要载体,它对个人能力的提升有较大的帮助。目前大学生最主要的娱乐休闲是玩手机,不同于传统娱乐方式,网络环境下的休闲挤占了大部分的时间[12],因此笔者认为可以有效利用大学生休闲时刻。大学生法律援助组织的主要人员就是学生,其中不乏计算机水平高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媒体将法律援助组织所解决的案件制作成微信文章发表至权威微信公众号或专门申请微信公众号、QQ或微博来发表,并通过微信留言和公众号的智能交流与需要法律援助的群体进行沟通或帮助。

(二)“线下”模式

线下模式是与线上模式是相对应的,一般的线下模式是指区别于网络的现实生活中的活动模式[13],在此,结合上文的线上模式,合理利用线下接触,能够使大学生法律实践活动更有意义。根据线上模式与有需求的同学、老师或校外人员进行交流,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挑选出具有高价值的案件,并且实地交流。例如:当各地的大学生法律援助组织属于全国性的法律援助协会,某市大学的微信公众号的知名度较高,所接触的需要进行法律援助的案件较多并且分布地区比较多。此时,可以通过其他各个大学作为该某市大学作为代表,进行线下实地交流。如此一来,一能充分运用各个大学的资源,二也不会占用学生较多的课外时间,同时不会耽误法律援助组织成员的学习。
[ 参 考 文 献 ]

[1]刘晓霞.模拟法庭[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5.

[2]孙晓楼等.法律教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2.

[3]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各国法律援助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5).

[4]张耕.法律援助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10).

[5]谭志福.高校参加法律援助的价值分析[J].政法论坛,2014(5).

[6]郑汉颉.浅议大学生法律援助存在的意义[J].法律论文网,2009(11).

[7]颜素珍,刘柱占.大学生法律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7(12).

[8]王健.研究法律教育的开路先锋——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论析[J].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15(8).

[9]庄菁,陈莉.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07(8).

[10]高勇,李恩华,郭博远.论大学生法律援助模式的完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2.

[11]朱振.“互联网+”背景下的开放教育法学专业课程实践研究[J].科技视界,2014.

[12]周颖,王铟.网络时代中学生的线上及线下休闲活动与学习的关系研究[J].基礎教育,2006(6).

[13]刘铁,李桂,卢宏亮.线上线下整合营销策略对在线零售品牌体验影响机理[J].中国流通经济,2014(11).

作者:张盼盼

大学生法律援助产生思考论文 篇2:

论建立法学实践教学的法律援助制度

摘要:高等法律院校法律援助机构是高等学校的法学院教师和学生的社会实践组织。我国高校法律援助制度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制度不健全、资源短缺、没有一个完备的社会支持体系,其发展面临着许多困境。我国建立高校法律援助制度是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的需要、是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同时也有利于解决社会弱势群体诉讼难问题。我国应尽快制订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出台《全国高等院校法律援助管理条例》;建立分工明确的双层管理体制;努力促使资金来源渠道多元化;优化人员结构、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将高校法律援助工作纳入政府的法律援助系统;高校应以法学实践教学为目的开设诊所法律教育课程,以完善我国的高校法律援助制度。

关键词:法学;实践教学;法律援助

作者简介:张翼杰(1966-),女,汉族,山西隰县人,法学硕士,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民商法与法学教育研究。

高校法律援助机构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依托学校设立,面向社会开办的,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无偿法律服务,集法律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服务、法学研究和司法救助等多种职能于一体的公益性组织。

2003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条例》的颁布,确立了“以政府法律援助机构为主导,以民间公益组织为补充的中国法律援助模式”,标志着我国法律援助制度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正式确立下来。高等法律院校法律援助机构作为我国法律援助的生力军,其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但是,在我国现有法律援助模式下,高等法律院校作为教育机构,在完成教书育人为社会培养输送专门性法律人才专职工作的同时为社会提供法律援助,往往因制度不健全、经费紧张、人力不足等因素的制约,而使高校法律援助工作陷入困境。在我国法学教育日益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今天,高等法律院校法律援助工作如何完善制度走出困境,同步实现优质法律人才的培养与优质法律援助服务的开展,这是高校法律人需要认真研究的一个问题。

一、我国高等法律院校法律援助的现状

高等法律院校法律援助机构是高等学校的法学院教师和学生的社会实践组织。早在1992年5月,我国第一个高校法律援助机构——武汉大学“社会弱者权利保护中心”成立,这标志着我国法律援助工作在高校法律人士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中揭开了序幕,随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华东政法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贵州民族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院校纷纷成立了各自的法律援助机构。作为政府法律援助机构的补充,这不仅壮大了我国法律援助的队伍,也为我国高等院校设立法律援助机构,开展法律援助工作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同时,高校法律援助机构在法律援助工作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目前,我国国内有800多所法学院,但现在只有50多家高校法学院建立了自己的法律援助中心,高校建立法律援助中心的数量较少,同时,在已经建立的高校法律援助中心中,许多法律院校的法律援助中心形同虚设,无援助业务,参与法律援助的高校法科学生比例也是少之又少,很不利于法学应用实践教育的开展。可见,我国高校法律援助制度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制度不健全、活动资源短缺、没有一个完备的社会支持体系,其发展面临着许多方面的困境:

(一)高校法律援助机构设置混乱、相关的制度不够完善,社会认同缺位

目前,我国高校的法律援助机构基本上都是由高校自主决定设立,隶属于高校学生处、团委、教务处、法律院系或校属的律师事务所,基本上得不到地方司法行政机关的支持。这种状况,使得各高校的法律援助案源缺乏、水平不一,常常是流于形式,出现发展的不平衡,社会对高校法律援助认同缺位。

(二)高校法律援助组织经费不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条例,政府法律援助机构经费可来源于财政拨款支持和社会捐助,而非政府法律援助组织的经费来源方式各不相同,而以高校法律援助组织为典型的社会自发产生的法律援助组织,经费来源渠道却相当狭窄,许多高校法律援助中心的资金来源,大多是依赖学校拨款,基本上是学生的社会实践经费或共青团活动经费,其金额十分有限。现今,虽然我国少数高校法律援助组织和法律诊所也能够吸引外来援助,尤其是基金会的赞助,但外来的资金援助也存在不稳定性和短期性,同时,一些基金会的审查普遍非常严格,要求申请对象首先要具备足够的影响力,这使得建立不久的或正在发展中的尚不成熟的许多高校法律援助中心陷入经费紧张的僵局,很难正常开展业务。

(三)高校法律援助组织人员缺乏

我国高校法律援助组织的成员,大多是在校的法学专业的大学生,尽管很多高校为法律援助组织配备了指导老师、管理干部或辅导员,但是他们都是兼职的,本身还负担着繁重的教学行政工作,所以主要的法律援助工作基本上是由大学生承担,而高校大学生流动性大这一特点,造成法律援助组织缺乏稳定的人员,开展工作没有连贯性、完整性,从而限制了法律援助的广度和深度,很难长期持续下去。

不容置疑,高校的法律援助也有其自身的优势。大学生拥有对法律的更高的热情与信仰,他们把为弱者提供帮助与服务视为学习的机会与使命,因而尽心尽力,力求最好。与部分的专职律师相比,大学生没有繁忙的工作,不期待物质上的回报,可以一心一意地为需要的人提供法律援助。

(四)高校法律援助组织制度不完善

高校法律援助组织虽然也有一定的章程或者规定,但作用不大。许多院校的法律援助组织,其章程大多由大学生自己制定,缺乏发展战略。高校法律援助组织往往和课程相联系,大学生往往只有一个学期或者一个学年,有些人只是为了获取学分,集体意识、发展意识和长远意识比较缺乏这使得高校法律援助中心缺乏完备的制度保障

二、我国建立高校法律援助制度的必要性

(一)高校法律援助是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的需要

2011年8月,教育部针对我国法学高等教育在应用型、复合型职业法律人才和涉外高端法律人才培养方面的严重不足,推出了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第一个关于法学高等教育的专门指导性文件,也是教育部在社会科学领域最先实施的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其目的是通过研究制定法律人才培养国家标准、创新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以提升法律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提高法律人才的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的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需要的卓越法律人才。在我国法学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高校法律援助机构作为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却显现出发展后劲不足,难以胜任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的弊病。

(二)高校法律援助是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的需要

我国目前的法学教学大多采用的是以理论学习为主,以实践应用为辅的教育模式。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中,各大学的法学院系主要采用课堂案例教学、模拟法庭、旁听案件审理、毕业实习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上实践教学模式虽然对加深学生的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具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对于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却存在局限性。而高校法律援助是要求学生直接参与案件的调查、咨询,直接与当事人接触,了解案件情况、提出解决方案,恰好可以有效地弥补这一缺失。一个案件在实际办理过程中,需要经过接待、询问、调查、建议等一系列流程,涉及各类案件纠纷、多个法律部门、多门社会知识,如果说案例教学和模拟法庭可以称之为模拟演习,那么,法律援助却称得上实战演练,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实现法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三)高校法律援助有利于解决社会弱势群体诉讼难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尽管大部分人口的生活已经达到小康水平,但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弱势群体存在,我国现阶段正在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法律援助以社会弱势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帮助他们解决权利受到侵犯诉讼难的问题。因此,高校法律援助对改善民生,完善社会弱者扶助体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高校法律援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高校法律援助并不是一种单纯的法学教学模式,而是高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以及社会各界力量支持下的一种社会公益活动,高校法律援助这种公益活动通过法制宣传、法律咨询、撰写法律文书、代理诉讼等法律服务活动,一方面,可以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公益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每一位公民,无论在社会上或经济上处于强势或者弱势,都能享有平等的诉权,都可以通过公正的诉讼程序来解决纠纷,而这些正是宪法赋予的权利,同时,也能使大学生在法律援助活动中提高实践能力,培养社会责任心,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所以,高校法律援助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求。

目前,我国对法律援助工作的基本定位是:既是政府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应尽责任,又是全社会和法律服务者应该关心的社会公益。因此,我国在设立国家法律援助机构的同时,应当努力调动全体社会力量,鼓励社会团体、高校、妇联及工会建立法律援助机构,开展力所能及的法律服务工作。

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由于其成员主要来自法律院系的教师和学生,其中许多教师本身具备兼职律师资格,有着丰富的办案经验,相对于其他法律援助机构而言,具有自律性强和法律专业性突出的特点,已经成为我国民间法律援助的主要力量。所以,高校利用自己便利的法学资源,开展法律援助工作,一方面可以减轻政府法律援助工作的压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促进高等法学教育模式的重新架构,是高等院校法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三、建立完善我国高校法律援助制度的建议

(一)尽快制定专门法律援助立法

从世界各国来看,在法律援助开展得好的国家,其立法也往往比较完善。就我国目前的状况来看,我国法律援助制度最直接的法律依据是国务院颁行的《法律援助条例》。之外,关于法律援助的规定还散见于刑事诉讼法、律师法以及相关的法规和行政规章中,法律援助制度作为与中国贫弱老百姓关系最密切、最广泛的制度,是法治意识普及的最佳途径。它的立法意义远非其他一般的救助措施所能及。笔者认为,应当借鉴国外立法的先进经验,制订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十分必要。

待条件成熟后,还可以出台《全国高等院校法律援助管理条例》。给予高校法律援助机构一个通行的标准,将高等院校法律援助的范围、管辖、责任等进行专门的法律调整。

(二)建立分工明确的双层管理体制

立足我国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目前的发展现状,我们认为,我国高校法律援助机构应该采取政府和高校共管模式,即建立分工明确的双层管理体制。政府和高校双方在范围和管理权限上应明确责任,赋予司法行政部门对法律援助机构的设立、工作范围、人员资格的认定等方面有行使管理和监督的职能,而对于法律援助的日常工作、内部人事制度、具体操作程序则应以高校职能部门管理为宜,双方应当互相沟通协调,确保高校法律援助工作顺利有序进行。

(三)努力促使资金来源渠道多元化

经费来源问题一直是高校法律援助机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解决高校法律援助机构资金问题必须拓宽渠道,需要政府、社会、高校和机构本身等多个方面共同努力,政府应当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对法律援助工作进行资助,包括高校法律援助机构,设置法律援助专项基金提取制度,即政府每年可以从社会营利法律服务机构如律师事务所、公证处、仲裁委员会等提取一定比例的费用,作为援助基金,然后由专项基金委员会按计划给各法律援助组织拨款,同时,高校也应该从校总经费中拿出一部分用于支持本校的法律援助机构,高校法律援助机构自己也应该努力从社会经济实体中争取赞助,以满足各高校法律援助中心的正常工作需要。

(四)优化人员结构、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为了提高高校法律援助机构办理案件的能力,援助机构必须保证一定数量的相对固定工作人员,以保证援助工作的连续性与有效性,保证它的良性发展。

面对高校法律援助机构人员流动大、人员不稳定的现实状况,高校应为其援助机构配置专、兼职律师以及相关的管理人员以缓解上述的矛盾。同时,为学生代理诉讼提供一定的辅导,从而保障所办理的案件的质量。对积极从事法律援助工作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并建立高校法律援助评定机制和办案补贴费等激励机制,以保障援助者稳定性,调动援助者积极性。

(五)将高校法律援助工作纳入政府的法律援助系统

高校法律援助机构应该纳入政府的法律援助系统,确认高校法律援助人员包括学生具有承办案件的资格。这种确认并不等同于法律对于公民代理人身份的承认,而是对于法律诊所与学生代理案件资格的总体认可,它对于法律诊所作为一个法律援助机构的存在能提供很好的基础。在资格认可的程序和形式上,高校大学生法律援助机构可采取注册为独立社团形式,注册登记成为独立社会团体,其会员外出办案,以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的身份出现。因此,法律援助机构可以到相关的行政部门登记注册,使法律援助的主体身份合法化。也可以采取设立高校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形式,将学生的法律援助工作纳入政府的法律援助工作之中,规范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的行为,便于政府统一监督和管理。

(六)以法学实践教学为目的,开设诊所法律教育课程

建议设有法律援助机构的高等院校应当加强法学教育的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引进英美法系的判例式教学法,同时将“诊所法律教育”作为一门实践课程来开设,加强理论和实践结合,将这种教学模式作为学校教学改革的一部分。即依托高等院校法律援助机构,探索判例式教学法,开设诊所式法律实践教学课程,要求法学专业毕业生必须办理一起援助案件,并且将案件处理结果作为评定成绩的指标,直接与奖学金挂钩等机制,以提高法科学生的实践能力。现实社会的发展已经表明,法学实践教学改革较好的法学院校大多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法律援助机构,融合当前盛行的诊所式法学教育模式,建立法律诊所教育中心,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为社会需要的人提供了法律服务,取得了较大成绩,值得借鉴。将法律援助引入高校,如同为工科学生提供实验室,是培养法科学生能力的必要环节。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的建立,为大学生的教育培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有效地促进了教育功能的实现,为法科学生教育的职业化提供了切入点,应该引起各法学院校的足够重视。

高校法律援助是我国司法救济的一种重要补充形式。高校法律援助活动能够锻炼学生的法学实践能力,促进法学教学改革,也能让学生了解社会,为社会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 参 考 文 献 ]

[1]郑磊.中国高校法律援助制度分析[J].法制与经济,2009(7).

[2]杨钰明,陈宇平,张邦铺.论我国高校法律援助制度的改革与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8(8).

[3]叶竹梅.我国高校法律援助工作的困境与对策探讨[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8).

[4]林晶.我国高校法律援助制度的发展对策研究[J].天津法学,2011(1).

[5]陈坤.基于当前我国高校法律援助工作的几点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3(5).

[6]张雪瀛.高校法律援助事业的历史使命及进路探析[J].东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2).

作者:张翼杰

大学生法律援助产生思考论文 篇3:

论高校法学院系在新农村法治建设中的功能重构

摘 要:高等院校法学院肩负着为社会服务的职责,促进新农村法治建设是其社会职能中一项艰巨而重大的职能。法学院学生服务农村的机制上尚存在较大的缺失,应发现自身优势,具体研究农村实践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互动之间的可行性。针对法学院服务农村法治建设路径中的缺失,建立奖励机制,构建农村实践与教学课程系统等方式进行改革,从而完善法学院在农村法治建设中的服务内容,达到共赢的局面。

关键词:乡村建设运动 新农村法治 法学院

加快新农村法治建设是当今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必然要求。依法治村,用法律来推进农村的社会发展,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实际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中之义。作为科教兴农的主力军,高等院校的法学院系也应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法治建设,为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高校参与农村建设的历史继承性

早在20世纪20~30年代梁漱溟教授就发起了“乡村建设运动”,这是中国农村社会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社会运动。“乡村建设运动”是知识界投身于乡村建设中的一场运动。它不仅是农村落后破败的现实所促成的,也是知识界对农村重要性自觉认知的产物。1999年北京大学的林毅夫教授,在理论界正式提出“新农村运动”的概念。而且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出台之前,很多地方的基层已经有了农民和青年知识分子相结合的多种创造。温铁军教授对新农村建设也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村运动(国外)+新乡村建设试验(国内)+N个缓解三农矛盾的基层经验(地方)。再到2005年6月,中共中央下发的《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建议》,其要求从2006年开始,每年选拔一定数量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争取用3到5年时间基本实现全国每村至少有一名高校毕业生的目标。对此,可以看出知识分子进入基层在新农村建设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并且青年学子们进入基層与农民面对面,切实地帮助农民是具有可行性的。

虽然从根本上说农村建设主要还是产生于本国农村实践,但也是知识分子理论联系实践本土化认识的过程。并且,在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乡村经济现在还处于发展阶段的过程中,各高校的农学院已经开始了如“农业大篷车”等多种方式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进而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水平,加快经济建设。在亟需法治建设的乡村,高校法学院要如何融入到农村,为农村释放出最大的能量,正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二、高校法学院校在新农村法治建设中的功能厘定

在构建农村法治的实践中,其主体必然是农民,而为农民提供服务的除政府机构外,还有一些就是我们各高校所培养的知识分子。各大高校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既能帮助农民解决切实问题,又能培养大学生本身的实践技能,这种合作达到了互利共赢的效果。

(一)法学院为新农村提供人才补给

高校大学生为农村法治推广主力。新农村法治建设,需要大批专业的高素质法律人才来进行推进,高校正是高素质人才的“储备站”。全国农村人口占据全国人口的80%,如果仅单靠乡镇的司法人员进行推广,自然是杯水车薪,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校大学生虽然无法直接参与立法、执法当中,但却能对农民法治理念推广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在地市高等院校发展速度快,与所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结合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由于各大高校人才储备量大,对于农村法治化推进的力度也就越强、辐射面也就越广。新农村法治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它涉及到科学的法治理念,又涉及到专业的法律知识。而这些复杂繁多的法制资源,只可能由专业的人组成的法律团队所掌握,这样的团队往往存在于高等院校当中。高等院校具有知识创新、知识生产、知识传播、知识应用及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自身优势,应充分利用这些有效资源,参与到新农村法治建设中去。

(二)法学院是“新村官”的培养基地

高校为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各方面的专业人士,有一部分毕业后主动加入到新农村的建设中——现在大学生“村官”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高校法学院毕业生法制观念强,这些人充实到农村基层,他们的法治意识也会被带入到工作中。这样“新村官”既可以增强基层执政人员的执政能力,还可以通过日常工作来帮助农民提高法律意识。

(三)法学院为农民提供法律帮助

高等院校具有信息资源广、人才资源多等优势,而且相对于农村,高校接收和更新法律知识也更为便捷。由此,高校法学专业师生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将这些资源注入农村,如在农村做法律宣传、普及法律知识等。同时还可以为农民提供法律援助,切实解答疑问和解决实际案件,使农村的法律服务体系更为完善。只有贴近农民,从细节处入手,帮助他们了解法律、参与到法律活动当中,维护他们的合法利益,才能让农民了解何为法治,何为权利,进而培养他们对法律的信任,使他们逐渐了解法律的权威性。

(四)法学院为新农村村干部提供法律再教育

高等院校法学院可以利用其学术研究的专业性,针对农村现有村干部的自身情况,进行法律再教育,这样可以促进村干部再提高,并且对其职位上所需法律知识进行添补。这种法律培训机构可以设在学校内,也可以设立在农村基层,并且可以作为常设机构,定期有针对性地对农村村干部进行法律培训。

三、高校法学院参与新农村法治建设的有效路径

近年来,我国的法学教育蓬勃发展,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普通高校都开设了法学专业,如果让法学专业的师生都投入到农村法律服务当中,那么无疑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法律服务发展的人力困境。高校要帮助农民参与到农村的法律服务中,既要考虑具体可操作性,也要考虑到其有效性。

(一)“1+1”小社团的形式

“1+1”小社团,是由农村学生为主,城市学生参与为辅,自主地进入农村提供法律服务的形式。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高中生成为大学生,这其中就有包括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农村地区的高中学生。这些来自农村地区的大学生,他们本身对所生活的农村地区的情况比较了解,也对参与农村法律援助抱有极强的热情,并且他们能更快找到适合的切入点,从而更好地为农民提供法律咨询等法律服务。城市学生在其带领下,也能以轻松的态度快速适应农村的实际情况,培养为农村服务的热情。这种学生自发地社团式的模式,可以方便快捷地以最大的影响力进行法律宣传,深入到农民生活中。

(二)高校组织参与到农村法律援助中

高校可以利用寒暑假期间,由学校组织,在法学教师带队,针对高校所在地或者附近的农村进行法律援助宣传。这种模式组织性强,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有针对性地对农民提供法律宣传,能取得较好的宣传效果,并且可以分时段、分主题有组织地进行宣传。譬如,在暑假,留守在农村的一般都是老人、妇女与儿童,可以根据他们关心的问题,如夫妻之间家庭暴力、离婚纠纷问题,还有帮助老人讨要赡养费的问题等;在寒假,农民工都返乡过年,这时可以针对他们组织关于农民工讨薪、劳动合同纠纷等问题进行宣传。

(三)校地合作在农村设立法律援助站

这种模式具有可持续性,能够常年为需要援助的农民提供帮助。这种援助站是以农村的司法部门为依托,在农村有固定的服务场所。当村民有疑问或是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很便捷地在援助站获取到法律援助,不会再有诉求无门之感。法学院师生在这里生根,既可以辅助本地专门负责乡镇农村法律援助的专职人员的工作,并且还能完善农村法制体系。与此同时,还为在校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案源。如哈尔滨商业大学法援工作部与松北区司法局合作,一方面增强了在校大学生服务社会的功能;另一方面,学校的法援工作部也争取到了政府部门在案源、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四)运用互联网等远程教育进行宣传

这种方式便捷,所需经费少,而且能快速传播法律知识。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12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其中,55.8%来自农村。当下的农民对于网络的掌握程度不亚于城市人,所以运用网络途径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以作业或课题的形式,将法律知识做成有趣的网络视频,如做成“微电影”式的小段故事,从中穿插法律知识,或定期进行点对点的远程教育,在网上为农民解答法律问题。这种形式,可以将单一的普法模式变得多元化,具有趣味性,让農民更容易理解接受。

四、高校法学院参与新农村建设中需要完善的相关问题

(一)完善服务路径

“1+1”这种模式多数情况下是没有专业老师带队,由于学生的知识面可能还没有达到一定的全面性,所以对于农民的帮助范围可能是有限的。以高校组织的参与到农村法律援助中,这种模式持续时间短,而且有可能会流于形式,变成一场“走秀”。以上两种模式还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周期性不确定,也有可能以一次而告终。这种不能保持周期性的法律援助,可能不能真正地培养出农民的法律信仰。保证定期是农村的法律意识传播的必要前提。

而设立援助站的模式,稳定性与周期性强。但所参与的人员有可能都是由学校主管部门自主决定的少数人,并不是由学生本身决定的,这样可能会抑制大学生的参与的热情。保持大学生的积极性,是大学生服务农村法制建设的根本。

(二)应健全大学生奖励机制

参与农村法律援助,并不是人事层面那种学校与学生之间的隶属关系,完全是看大学生志愿者的自觉性和热情,并且法律援助工作是无偿性质的。但是大学生在提供法律援助的时候,往往是牺牲自己的时间、精力和物质利益,他们对于参加农村法律援助完全是靠着兴趣、热情和对这份事业的追求来维系的。就目前来看,高校对于法律援助的大学生很少有激励的机制,我们不可预知,在这种既没有物质回报,也没有精神嘉奖的情况下,那些支撑他们的感性动力到底可以持续多久。教育部与学校共同应建立一个“个人信用”的机制。对于多次参加农村法律援助的学生,在其“个人信用”档案中加分,并且毕业时为学生出示有关参与村法律援助的证明或者证书,这样也有助于解决大学生毕业找工作的问题。

(三)将选课系统与农村实践相结合

从热情、积极程度上看,大一、大二的学生刚进入校园对新鲜事物比较好奇,所以加入到农村法治建设的实践中更为踊跃;而大三、大四的学生因为各种过级考试、考研、找工作等事情,没有精力与时间再参与到法律援助上了。但是,专业知识的积累和把握的程度正好与其热情度呈反比,即大一、大二的学生热情高涨,但专业知识缺乏;而大三、大四的学生有了扎实的基础,却再无服务农村的意向。这样,会使农村法律援助的成效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学校应将农村法律援助加入到选修课程中,在某一个学期的特定时段进行,加入学分制,这样还能将教学环节与农村的实践活动相契合,消除教学中与现实脱钩的“死角”。并且可以依照学生的年龄、专业、兴趣及个性特点的不同,来进行选修课的实践内容,这样既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积累了实践经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只有奖励机制的完善,调动起大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让学生自主的进入到新农村法制建设中。

(四)政府提供专项资金为经济后盾

总体上来说,进行农村法律援助的资金来源要么出自个人,要么依靠学校拨款或社会捐助等方式,很少能获得政府提供的援助资金。在这种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必然无法持续性、周期性地进行农村的法律援助。政府应设立一个有关法律援助机构的专项拨款,并纳入到每年的财政预算中。学校内部,也应该保证每年给法律援助机构提供一定的经费,并且应注意争取社会上的一些资助。在每个学期时候可以组织一次学生内部的捐款活动,捐赠一至两元钱,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道德情操,又在学生可承受的范围内得到了一部分农村法律援助资金。

(五)补充现行《法律援助条例》或专门制定《大学生法律援助条例》

“依托高等学校而自愿投身于法律援助事业的高校大学生法律援助机构,具有民间组织的特点和自身独特的社会定位,在近几年已成为一项新型的法律援助类型,是我国法律援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现行立法中,没有关于学生参与法律援助工作的明确规定。学生均是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到农村法律援助当中来的。但是我国目前对于学生参与到法律援助的工作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的支持,学生参与法律援助的身份缺乏明确的定位。学生在受理案件、调查取证、会见当事人和代理出庭等的权利义务不明确,这不利于大学生法律援助的开展。并且一旦发生纠纷,如何保障学生的权益,这是中国法律制度中的空白区域。大学生法律援助缺乏法律制度的保障,应及时进行立法填补。

(六)培养大学生的“乡土情结”

高校在参与到农村法治建设的过程中,提供的不应该仅限于法律援助,还应传播一种情怀,这也是一个新的思考点。很多农村学生在学校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慢慢淡忘“乡土情”,反而以做城里人为荣,呆在乡下为耻。国家倡导高校毕业生进入基层就业,但是又有多少大学生以这个为首要目标?从农村走出来的学生不愿意回归乡村,何况是城市大学生?高校在新农村法治建设的过程中,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不仅仅帮助农民树立法律信仰,还可以让大学生本身看到农村现状,让他们亲身参与到乡村建设中,使农村变得有序,从而体会到乡村的可爱。农村建设需要大学生新鲜血液的注入,农村的法治建设更是需要受过专业教育的法律人的支持。

五、结语

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三农”问题突出、城鄉二元分割的体制下,为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今天进行的新农村建设,与以往的“乡村建设运动”有着不同的背景及时代意义,这也决定了当代大学生特殊的历史使命。

新农村法治建设,需要高等院校提供专业法律人才的保障与支持;高等院校也可以从中来培养更多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只有两者紧密结合,才能迸发出最明艳的光华——在提高农村法律意识、使其更为稳定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高校自身人才培养的蜕变。高校服务于新农村已经是一种趋势,是完善法制建设的一种有效的途径,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年度项目(13B022);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研究扶持共建项目(13B026);2014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校法学专业为服务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温铁军在“北京市农业现代化研讨会”上的演讲.人民网,2006.10

[2] 于国强.近年来高等院校服务新农村研究评述[J].科技信息,2012(22)

[3] 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数据平台,2013.1.15

[4] 朱雅静.大学生法律援助制度的现状及模式设计[J].经济研究导刊,2011(9)

[5] 邓琦.论高校大学生法律援助模式的改革与发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7)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法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8)

(作者简介:邓琦,副教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法理学、法律史学研究;许鑫,硕士,研究方向:法学理论。)

(责编:贾伟)

作者:邓琦 许鑫

上一篇:浅谈国际贸易高职团队建设论文下一篇:网络与大学生德育教育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