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会计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论文

2022-04-29

【摘要】近年来,我国财政部门实施并推广了一系列的政策及改革方案,其中就包括了新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因此,本文主要通过介绍新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来解析其创新之处,并根据这些来研究新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资产管理的新要求。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资产会计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资产会计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论文 篇1:

议新《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 资产

摘 要:固定资产是科学事业单位进行科研、生产的重要物质和技术基础。随着我国会计制度的循序改革,现有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逐步加快,原有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已经跟不上时代的需求,修订后的《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科学事业单位应当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于之前的固定资产要补提折旧。本文针对此背景,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变化和完善进行了相关阐述。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 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 变化 完善

一、引言

近几年,随着我国财政改革制度的不断深入,原有的会计系统已难以适应不同事业单位的需求。为了满足事业单位财政改革以及财务管理制度改革的需要、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财政部对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进行了修订,根据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修订印发了《事业單位会计制度》。会计从业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用原来的会计制度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总是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新问题,而对于这些新问题,旧的会计制度条文难以给出很好的解决办法,未解决这一困扰,国家财政部适时修订了陈旧的会计制度,补充了一些新的内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从而得以修订刊发。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自从全面实施以来,发挥了其巨大的作用,这种作用的发挥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即继承和发扬。继承的作用是说,这个制度虽然是新的,但是它并没有全盘否定之前的制度规定,而是采用一种批判继承的态度,科学分析了之前制度的合理内容,加以保留,用来处理类似的问题时尚能借助之前的处理经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发扬则是说它在继承的同时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增添了很多新内容,对于一些新问题的解决十分奏效。固定资产的核算是否合理,管理是否规范与事业单位效益性评价以及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能否得有效保障有着直接的联系,新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核算相对于旧制度来说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有了些新的变化。

二、关于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的变化

1.事业单位开始对固定资产作虚提折旧处理。旧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没有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折旧问题作出细致规定,事业单位在估算资产价值时通常只是参照之前的数据,进行简单的计算,这样不仅很不科学,也缺乏信服力。新制度规定,事业单位应当对文物和陈列品、动植物、图书、档案、以名义金额计量的固定资产以外的其他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按月计提折旧,但不考虑残值。这些改变因为切实反应了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这一财政支出项目的消耗水平,所以它可以为公共产品支出费用核算以及成本计算提供相对精确的数据,从而使得事业单位在管理固定资产时更加明晰,操作也更为简单化。

2.原有固定资产建立新账时暂不补提折旧。根据《衔接规定》,原有固定资产建立新账时暂不补提折旧,但2013年1月1日起新增的固定资产,应按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个月起开始计提折旧”的要求计提折旧。

3.外购固定资产处理发生改变。新制度要求,事业单位购入不需安装的固定资产,按照确定的固定资产成本,借记固定资产,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与旧制度相比,唯一的区别是将固定基金科目取消,取而代之的是“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事业单位在购买固定资产时已经计入了“事业支出”“经营支出”等相关科目,如果在提取折旧时在计入以上科目,明显的就增加了总费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新制度将提取折旧时作为冲减非流动资产基金处理作为规定。

4.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可在进行企业所得税申报时扣除。虽然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不计入成本或支出,但是因为计固定资产进行了折旧,所以在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的时候,应该进行相应的纳税调整并在税前将折旧进行扣除。

5.准确获知成本的固定资产按名义金额入账。以往事业单位在处理资产转移的操作中缺乏制度指导,存在步骤混乱,无序操作的问题,导致固定资产流失,新制度的优点在于以下几点:①标准规范,操作方便,符合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②在入账之后,这些资产就会体现在财务报告中,从而有效的防止了国有资产的流失。试想之,如果事业单位的账目在新制度的指导下做的很完美,上级来监督时看到账目清晰,而且没有任何错误,每一个问题都有章可循,有据可查,那么怎么还会给那些别有用心的蛀虫以可乘之机呢?所以说,只要每个人都能认真负责,认真贯彻落实制度条文,并且尽快熟悉新制度的应用,那么准确获知成本的固定资产按名义金额入账并不是什么难以实现的事。

三、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完善

1.恰当时引进新的核算方式。较之旧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新制度借鉴企业核算固定资产的方法,增加了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处理。各事业单位依据自身固定资产的性质灵活的选择适合的折旧方法。

2.建立健全制度,贯彻制度的落实工作。为了账目明晰,应该将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落实到位。应该按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真正地 、切实地把责任贯彻到具体哪一个人身上,做的有的放矢。并将固定资产六大类进行分类,进行每一项的细致登记[4]。建立健全的固定资产明细账制度,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做好账实一致相符,不留漏洞。按照“管理人员集中管理,使用者分散使用”的制度来约束,能使信息透明化,更有效的管理好固定资产。

3.强化意识 、提高素质 ,做好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决定行为、引导行为,而行为反应意识。事业单位应提高管理人员的法制道德意识,加强管理层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关于管理层意识的引导可以通过一些普及活动、强化会议来进行,而管理层人员不仅应该好好珍惜这些活动和会议带来的学习机会,还应该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主动要求进步,那样才能把意识和素质教学贯彻到心里去,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去,真正做到尽职尽责,忠于职守,兢兢业业,不辜负祖国和人民的期盼。

4.事业单位管理监督固定资产人员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新制度的要求需要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断提高加强,固定资产相关职业人员的知识水平不断提高,只有相关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才会使得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处理日常事务中活学活用,尽快将新的制度规定应用到新问题的解决当中去。[5]若是事业单位只重视某一方面技能或者某一种人才的培养,就会使得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整体能力提高不明显,这不利于整个单位的共同进步。毕竟解决每一个问题靠的是整个团队的精诚合作而不是某一个人的个人能力发挥,所以说要全面提高事业单位管理监督固定资产人员的整体素质而不是搞个人英雄主义发挥。

四、结语

固定资产核算过程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在会计核算的工作过程中,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是重中之重,真实的反映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价值以及在日常生活中资产的变化。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实现了会计规范与其他财政法规政策的有机衔接,体现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并对相关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国有资产得到了更为有效的保护。对国有资产的保护就是对纳税人合法权益保护,就是对国家和人民的负责。

参考文献:

[1]陈敏,沈俊玲,肖海英等.对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解读与思考[J].会计之友,2013,(5):11-15.

[2]敬海斌,于润吉.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重点、难点释义[J].中国卫生经济,2013,32(8):78-80.

[3]财政部编写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解读[Z].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

[4]相力华.完善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几点建议[J].财务与会计,2011,(2):50-50.

[5]刘冬梅.关于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思考[J].商业会计,2013,(17):32-33.

作者:刘伟霞

资产会计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论文 篇2:

新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资产管理的新要求

【摘 要】近年来,我国财政部门实施并推广了一系列的政策及改革方案,其中就包括了新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因此,本文主要通过介绍新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来解析其创新之处,并根据这些来研究新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资产管理的新要求。

【关键词】新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资产管理

一、前言

在党的十八大以后,随着深化改革的全面部署以及公共财政体制的不断改革,我国的科学事业单位需要面对更加复杂的资产管理工作。新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包括科学事业单位的类型、单位性质及业务特点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所以,如何去实施并推广新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就成了一个重要问题。

二、新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创新之处

1.新增会计业务及核算内容

新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公共财政体制的不断改革下,新增了许多会计业务。其中包括国有资产的管理、对政府的各项收支进行分类、政府各部门的预决算以及国库集中支付等会计业务。这些会计业务既有利于公共财务体制的改革落实,又能满足资产管理的需要。同时,新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也增加了核算内容,在固定资产折旧以及推销无形资产等方面。这样做的目的是能更加全面、真实、有效的反映科学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便于科学事业单位进行资产管理,防止资产流失。

2.改进会计科目体系及财务报表体系

新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会计科目体系上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对原有的体系进行了梳理,在取消了一部分会计科目的同时,也增加了一些会计科目,并且新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完善后的各个会计科目的作用也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以后的会计实务操作提供了依据。新的会计制度中细化了各类收支科目,有利于进行收支核算。同时也增加了财政补助结转等各项科目,以满足资产管理的需要。新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财务报表体系方面也有着不小的改进,取消了原有财务报表体系中的资产负债表收支项目,增加了财务报表体系总的财政补助收支表并改变了格式。

3.改进核算方法

在新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第一次采用成本核算方法。就是在科技产品这一栏的下面另设两个明细科目,分别是生产成本和产成品。其中,生产成本是生产过程中需要的成本,而产成品是指入库的实际成本。

三、新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资产管理的新要求

1.加強公共财政的会计核算

新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强调了会计核算的重要性,而且重新界定了会计核算口径,并明确了各个会计科目应该进行的收支明细核算。在新的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也规定了部分财务处理流程和核算内容,其中包括财政补助的收支情况及财政补助的结余和结转情况等。

2.加强会计信息中的会计指数

会计指数是用来分析研究市场价值评估和绩效考核之间的关系,在财务方面,具有完善和提升财务信息管理的作用,有效地解决了以前财务信息与影响因素分析不充分的问题,能为企业提供详细的分析数据。

(1)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经济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以至于会计信息也成了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会计指数,更是对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作用。会计指数具有全面性、真实性、有效性以及具体化等特点,能充分反映财务状况及利用会计信息。

(2)加强经济管理

经济管理是指我们国家对社会经济管理所实行的宏观调控,这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内容,是一项长久且有效的改革工作。会计指数也会满足市场经济中的许多需求,与传统的会计有较大的差别,更加全面、具体、准确、有效,且对市场经济的分析更透彻。会计指数分析市场经济能够做到“快准狠”,是加强经济管理的有力措施,还能提高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预防市场经济中存在的诸多风险。

(3)多方位发展

会计指数有强大的理论支撑,同时也更符合实际需求,还有着全面性、真实性、有效性以及具体化等特点,是一项重要的分析手段,也更具参考价值。所以,会计指数不仅对于企业财务状况方面极为重要,对于国家事业单位、机关、军队等都有着较大影响。会计指数已不知不觉的朝着多方位发展,同时,它也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多方位发展。

3.加强资产管理

资产管理不断规范,监督力度不断加大。比如公司小王作为会计,利用工作优势开具现金支票,但却未登记入账,也不会在银行调节表中体现出来。这种贪污罪就很难侦查,但是如果公司应用最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就会将财会与审计分开,增强监督力度,避免这类事件的发生。而且即使贪污事件发生,也能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理。

要努力开展国库资金安全大检查、财政授权支付和工资统发检查等一系列财政检查工作,确保了财政资金运行安全。开展“雁过拔毛”专项整治,认真落实数据核对、全面自查、专项督查和交叉检查工作,完成财政综合办公系统建设,提高机关工作效能,夯实财政发展基础。

四、结语

新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实施及推广,是我国会计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我们要重视新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深入研究其创新之处及其对资产管理的新要求,从而提高我国科学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毕莹.论新《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J].中国总会计师·月刊.2014,09(134):64-65.

[2]祁娴,吕庆立.浅析新《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J].经济研究导刊.2015(5):237-239.

[3]周慧.新《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10):71-72.

作者:张艳玲

资产会计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论文 篇3:

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资产科目核算若干问题的探讨

隨着近年来围绕公共财政体制建设,预算管理、国库集中收付、政府收支分类、政府采购、国有资产管理等各项财政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原1997年颁布实施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已经无法满足会计信息使用人的要求。为了实现会计标准与财政制度改革的有机衔接,更好的实现政府信息公开,财政部新颁布了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自2013年1月1日起执行。

本文仅以资产类科目为例,对新旧制度中下资产类会计科目的具体核算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 新旧制度下资产类会计科目的比较

财政部对1997年7月印发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预字[1997]288号)(以下简称旧制度)进行了全面修订,并于2012年12月19日发布了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会[2012]22号)(以下简称新制度),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其中,资产类会计科目变动较大的主要有存货类以及资产折旧(摊销)类。

1、存货类科目的整合

新制度下统一使用“存货”科目取代旧制度下的材料、产成品和成本费用科目。

2、资产折旧/摊销概念的引入

新制度引入了“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要求事业单位按照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或制度规定确定是否计提折旧,这一处理兼顾了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双重需要,促进事业单位落实“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资产管理理念和原则,同时为事业单位进行内部财务管理提供财务数据支持。

3、基建账并账处理

新制度要求事业单位对于基建投资,在按照基建会计制度规定单独建账、单独核算的前提下,需定期将基建财务账相关数据并入单位会计“大账”。因此,增加了“在建工程”科目。

4、新增了资产盘点损溢处理

对于资产损溢的过度处理,新增了“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作为过渡科目。

二、 核算方式和内容的变化

1、 存货科目。

存货科目主要是整合了旧制度下的材料、产成品和成本费用科目,在记账上统一作为“存货”入账。在核算方式和内容上没有太多实质性的变化,属于变化比较小的科目。

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新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中固定资产标准比原《规则》有所提高,即:通用设备(原一般设备)单位价值标准由原来的500元提高到1000元,专用设备单位价值标准由原来的800元提高到1500元。因此,由于固定资产科目概念的变动,部分在旧制度中计入固定资产的,在新制度下由于单位价值标准提高,应计入存货科目。相应的固定基金应转为事业基金。

2、 资产折旧及摊销

(1) 资产价值的确定

对于事业单位实务中普遍存在的对于接受捐赠、无偿调入资产计量口径不统一、账外资产长期游离在会计账之外等问题,新制度进一步明确了不同情况下资产的计量原则。如果某项资产没有相关凭据、同时在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也无法取得的情况下,要将所取得的资产按照“名义金额”入账,即可以按照“1元”的名义金额入账。但同时要求,事业单位必须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以名义金额计量的资产情况。

这些规定提高了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完整性,有利于促进取得的资产及时入账,通过资产的账实核对手段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

(2) 累计折旧及摊销

旧制度没有对资产进行折旧和摊销的概念,新制度则引创新引入了“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但在计提折旧/摊销时不同于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计提处理方式。对于固定资产,企业会计制度上的计提处理是借记支出。但在新制度下,则是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同样,对于累计摊销,在企业会计制度下是借记支出,贷记长期资产,直接减少资产的账面价值。但在新制度下,则是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贷记“累计摊销”。

3、 在建工程

旧制度下,事业单位的基建投资执行《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与基本建设相关的资产、负债及收支都只在基建账套中反映,基建账数据与单位会计“大账”长期分离,影响了财务数据的完整性和及时性。新制度要求事业单位对于基建投资在按照基建会计核算规定单独核算的同时,应定期将基建账数据并入单位会计账。这一规定有助于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完整性,为事业单位全面加强资产负债管理、防范和降低财务风险。

但是新制度并没有明确规定基建账相关数据定期的具体期间,比如按月、季还是半年,或者是按照工程完工程度等标准,新制度都没有予以明确,因此在实际操作上可能更多还是单位在会计制度大原则下,自身灵活制定会计处理方法。

同时由于基建账的核算是基于《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的,其使用的会计科目和核算内涵与新制度并不完全一致,因此在并账会计处理上,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国家相关财政部门应尽快根据新制度对原有的《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进行相应修改,提供实际操作规范的指引。

另外,新制度将在建工程分为建筑工程和设备安装,分别规定了会计处理方法。

4、 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

出于加强资产管理和核算的需要,新制度新增加了“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按照新制度的规定,事业单位应加强资产的财务管理。在资产清查或盘点处理上,对于未处理完毕的资产应使用本科目作为过渡处理。旧制度对于此方面则是空白。

作者:王宁宁

上一篇:法学专业毕业写作提纲论文下一篇:关于职业幸福感的幼儿教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