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管理学论文

2022-04-15

中国管理科学事业是在几乎“空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以来基本上是以学习、模仿和跟踪国际上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为主每年4月种子还没下种,就预测出10月份全国粮食收获时的总产量,且26年来每年度粮食预测的“丰、平、歉”方向全部正确,总产量的平均预测误差为抽样实割实测产量的1.9%。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种子管理学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种子管理学论文 篇1:

广告快乐教学在种子经营管理学课程中的应用

摘 要:本文通过将广告快乐教学观念融入种子经营管理学课程,兼顾广告教学和快乐教学的方式,探讨广告快乐教学在种子经营管理学课程中的应用,为提高种科专业及其他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种科创新性人才提供借鉴。

关键词:广告快乐教学; 种子经营管理学课程

1.研究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的重要指示强调,现代农业的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当今社会,一粒小小的种子可以决定社会继替,甚至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种子经营管理学》是种科专业培养人才的一门必修课,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是学习该专业其他课程的基础[1]。然而种科专业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常常持厌学态度,觉得理论偏多,在实际运用中的价值不高,不愿意学。如何将这门课变成有趣味,能赢得学生认同感的课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理论知识,并能活学活用,是种科专业老师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2-3]。

2.《种子经营管理学》广告快乐教学模式研究

快乐教学法指的是教育者正确应用适应学生年龄特点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积极性,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教育方法[4]。广告学是一门颇具开拓性、创造性和发展性的学科,它与社会实际生活的關系极为密切[5]。借鉴广告学原理进行教学实践,将其快乐教学法的元素引入种子经营管理学课程,旨在通过将广告以学术性的途径与种子经营管理学科相结合,将其市场经营理念、方案策划、实施途径等融入种子科学中,为更好地经营种业,发展种业学科,提高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拓展学生思维,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6]。主要内容有:

(1)应用广告学吸引学生高度关注,加入趣味性语言增添快乐元素。如郑州郑研种苗科技有限公司的广告语“产好种子,做大品牌,交真朋友”,湖南湘研种业有限公司的广告语“试种者成功,推广者致富”,南京绿领种业有限公司的广告语“孕育强势品牌,共赢天下财富”等,这些具有挑战性和鼓动性的话语,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种子科学的价值,能吸引学生高度关注所学习的种子经营管理知识内容,这也是成功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第一步[7]。

(2)应用广告学和趣味快乐教学语言激发浓厚的兴趣。例如让学生就作物新品种的经营,拟出有创意的广告进行课堂讨论,贯彻新品种的培育、改进、研发过程、专利申请等相关知识,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活跃气氛中掌握本章节的内容。

(3)应用广告学和快乐教学模式诱导强烈求知欲。将学生投入市场,去农资市场上寻求答案,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市场是广大的,是多变的,能充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学生能尽快掌握理论化的知识点。

(4)应用广告学和快乐教学法促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课堂教学中只有成功调动并实现了以上标准,才能顺利实施愉快教学。种子经营管理学课程理论众多,有些不太好理解,能主动学习的学生少之又少,因此,能促成学生自主学习是非常不容易的[8-9]。

3.种子经营管理学渗透广告快乐教学法的新特性

广告快乐教学法的精髓在于与时俱进,跟进热点,顺应时代潮流,发展学生个性,将广告创意及快乐模式引入种科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学生的利益、兴趣和要求出发,合理设计教学方案;在课堂中灵活地掌控教学过程,随机应变,根据具体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在课后督促和指导学生做好课后实践式作业,调查了解学生的教学效果,阶段性地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的经验教训,以便在后续的教学中加以改进和提高。这些教学理念和思想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

此外,对于不喜欢农科,经常逃课、缺课的学生而言,依托广告学快乐教学模式理念,将广告学与种子科学联系起来,通过交叉学科的感染力,有助于打开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

4.结论与展望

将广告学和快乐教学模式相结合,并引入到种子经营与管理课程中,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激情,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有些学生对于本专业不感兴趣,想让他们学好本门课程非常困难。采取轻松活泼的快乐教学模式结合有趣的广告教学模式,能让他们或多或少对本专业本课程有些许兴趣,对于其他本身就好学的学生而言,更是如鱼得水,能加深大家对于知识点的印象。采用新方法教学,老师需要多准备流行的种科广告语言,多了解当前社会中种子经营管理方面的动态,采用幽默、有趣、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与学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身的授课水平。

参考文献:

[1]杨静美,叶滔,蒋锋,等.《种子经营管理学》翻转课堂渗透快乐教学的探索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6):149

[2]陈雪梅.理论课程教学中愉快教学法的应用研究——广告学原理教学中愉快教学法的实践初探[J]高教论坛,2006,(3):118-120

[3]高灿红,张文明,郑文寅,等.《种子经营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J]园艺与种苗,2017(09):57-59

[4]何竞平.浅谈快乐教学法在高校广告学课程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3(2012):192-193

[5]张毅飞.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广告学教学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4):114-115

[6]彭云玲,慕平,方永丰,等.“种子经营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4,(3):1-3

[7]张学霞,钱文霞,拓守君,等.大数据时代广告学教学实践探索——以北方民族大学广告学专业教学改革为例[J]教育评论, 2015(11):153-156

[8]刘树奎,王祥翠.谈广告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作用,中国电力教育,22(2008):65-66

[9]张毅飞.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广告学教学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4):114-115

作者:杨静美 崔华威 刘冠明 郑奕雄 杨妙贤

种子管理学论文 篇2:

首个本土管理学奖励基金出炉

中国管理科学事业是在几乎“空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以来基本上是以学习、模仿和跟踪国际上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为主

每年4月种子还没下种,就预测出10月份全国粮食收获时的总产量,且26年来每年度粮食预测的“丰、平、歉”方向全部正确,总产量的平均预测误差为抽样实割实测产量的1.9%。国际上,粮食预测通常只能提前两个月,发达国家的平均误差也为5%左右。

这样的准确率,来自陈锡康提出的投入占用产出技术和进行全国粮食产量预测研究。

10月18日,陈锡康和复旦大学管理科学系主任朱道立一起分享了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评出的首届“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一等奖。

该基金是由李岚清出资的中国管理学界的第一个奖励基金,奖励在管理学领域做出卓越成就的中国人。

管理的力量

今年70岁的陈锡康至今还记得1959年在四川资阳的情形。当时粮食减产,大家只能吃红薯粉,发霉的红薯粉比树叶还难吃。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统计系工业统计专业的陈锡康感叹,“如果能预测粮食会减产,提前准备就好了。”

粮食是13亿中国人的命脉,提前半年的精确预报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可以让政府有充足的时间安排粮食的收购、储存、运输、消费、进出口等,还能为农业生产计划和调度,制定有关工业发展计划提供决策支持和参考。

20年后的1979年,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和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给中科院下达了进行全国粮食产量预测的任务。陈锡康便开始全力从事投入占用产出技术和进行全国粮食产量预测研究。

当时,国际上预测谷物产量方法主要采用气象预测法、遥感技术和统计动力学生长模拟法进行预测。由于当地面作物未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很难应用遥感技术做可靠的预测,目前气象科学发展水平又很难对15天以后的气象状况进行精度较高的预测,所以这些方法的预测提前期一般为2个月,发达国家的预测误差通常为产量的5%~10%。

投入产出分析是美国科学家W.Leontaef所创立,曾获得1973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编制投入产出表并加以应用。其主要不足之处是没有反映占用与产出之间的联系,也没有解决非线性和动态问题。

陈锡康利用管理工程和系统科学方法进行农作物产量预测,提出了新的系统综合因素预测法。

2005年5月初,陈锡康提交的预报显示,2005年全国粮食将增产,产量为9550亿斤,棉花将大幅度减产,预计产量为575万吨,油料产量为3060万吨。

当时,农业部门对2005年粮食生产并不乐观,认为能维持2004年水平就很好了。理由之一是2004年全国粮食获得大丰收,粮食产量比2003年增加776亿斤,增长幅度为我国建国以来最大的一年。根据历史经验,大丰收后一年的粮食产量往往下降。理由之二是,2004年天气条件特别好,2005年天气可能不如2004年。

陈锡康和他的研究小组经过实际调查、详细分析和利用预测模型反复计算,得出2005年我国粮食产量将继续增产,但增长幅度小于2004年,棉花将大幅度减产的结果,并提议可能需要进口,中央领导阅后批给国家发改委予以落实。

2005年国家统计局公报显示,我国粮食产量为9680亿斤,棉花产量为570万吨,油料产量为3078万吨。陈锡康的预测得到证实,误差仅分别为产量的1.3%、0.9%和0.6%。

“这是综合考虑了影响粮食产量的各种社会自然经济等要素的结果,如天气能影响粮食总产,粮价也能,比如2000年到2003年,偏低的粮食价格,影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也使得全国粮食总产走低。此外,如农作物施化肥,用一点点时,可能效果明显,但逐渐增加用量,并不会使产量跟着节节高,化肥的效力是有限的,过量不利于增产。

“我们下一步将研究预测矿石产量、汇率等。”陈锡康说。

李岚清的管理学情结

“复旦管理学基金会,奖励在管理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工作者,十分看重管理学理论符合中国国情,借此推动我国管理学长远发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学学科,提高我国管理学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这是当初李岚清设立复旦管理学基金会的初衷。”该基金会副理事长、原外经贸部副部长刘山在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记者。

刘山在透露,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退休后出版了两本书——《李岚清教育访谈录》和《李岚清音乐笔谈》,获得200万元稿费。李岚清从事教育管理整整十年,他一直认为中国现在改革开放后飞速发展,各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管理是一个薄弱环节。一个国家要成为强国,不仅需要在物质建设上面有很多成就,同时也要在管理学上有很大成就,否则将阻碍经济的发展,便有了设立奖励基金会的想法。

200万设立一个奖励基金是不够的。李岚清把龙永图、刘山在找去,两人以前都是在外经贸部做李岚清的助手。李岚清说,要集点资来成立这个基金会,但是我们先不在国内集资,因为在国内集资,很容易在国有企业集资,这等于向国家拿钱。他要龙、刘通过关系在海外集资。

2005年9月16日,中国管理学界的第一个奖励基金——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经上海市民政局批准设立,该会属于非公募性质基金会。按照李岚清的意愿,该奖只奖励在管理学领域做出卓越成就的中国人。每年设“管理学杰出贡献奖一等奖”1名,奖金50万元;“管理学杰出贡献奖二等奖”1名,奖金20万元;“管理学杰出贡献奖三等奖”1~3名,奖金10万元。评奖主要涉及“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三个子领域,每年相对集中一个领域依次举行。

“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虽然设在复旦,但它面向全国。参评者不受地域、单位、身份的限制。今年共收到来自全国24个省市的62份有效申报材料,其中以高等院校为主,基本上能代表管理科学与工程的最高水平。”基金会理事长、复旦大学校长王生洪说。

王生洪教授介绍说,评奖采用严格的程序。

中国需要自己的管理学大师

“中国管理学只有短短20年的发展历史,但它的重要性越来越显现。”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华宏鸣教授说。“文革”以前,中国高校中几乎没有一个明确的管理学科,中国的管理实践基本上是“长官意志式”的计划管理模式。1977年复旦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管理科学系”,1978年中国正式确定改革开放国策后,管理学科在中国各个高校中大量出现。

中国管理科学事业是在几乎“空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以来,基本上是以学习、模仿和跟踪国际上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为主,这一阶段出现的中国管理学专家在结合中国国情方面有独特的创造和贡献,但与国际级的管理大师相比距离尚远。中国需要有自己的管理学大师。

“当然,管理科学发展到今天,不少方面似乎已趋于完美,很难有所突破,出现大师级的人物越来越不容易。但是机会仍然是存在的,严格地说,管理学科还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学科,特别是它的多学科交叉性,突破和创新的生长点还很多,需要鼓励年轻的一代去探索、去挖掘。需要有适当的政策、措施来引导推动。设立复旦管理科学奖可以看成是这方面的措施之一。”华宏鸣教授说。

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龙永图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表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和国家具有多少资源很重要,如何整合资源更重要,整合就是管理,管理能力越强,整合资源的能力就越强。管理就是一个协调和组织,怎么建立和谐社会,管理科学因素很重要。”

龙永图认为,中国的管理学科和国外管理学科不具有可比性,虽然有共同的标准,但是因为各有各的特色,所以很难评价,不像自然科学可以那么容易判断,因为管理科学既是自然科学也有社会科学,我们要吸收传统管理的经验,也要吸收国际管理科学的养分,从而形成中国特色的、中国本土的管理科学。

作者:吴芳兰 项 莉

种子管理学论文 篇3:

管理学术的前景:一组实在而反动的命题

老友慕云五曾写过一篇“皇帝的新衣:中国管理学术界现状”的博文。他虽然是西安交通大学工科出身,却对数学模型在管理研究中的应用颇多微词,还拉了国内某知名管理学术杂志的W老师,某商学院院长S教授做“帮凶”,特别讽刺中国的管理学术是“离开了实践的土壤,管理学的研究如无本之木。缺乏扎实地治学方法,缺乏认真研究实践的习惯。一切从书本来,一切回到书架上去”。并断言,“绝大多数的管理学术研究都是‘皇帝的新装’”。果然,文后的跟帖不仅毁誉杂陈,还间有谩骂轰鸣。其实爱穿唐装的他并非管理学界中人,怕是做了几年《管理学家》杂志的执行主编,浸淫于斯,才发此感言。

比较老友,我对管理学术的了解可能稍多一点儿,也写过几篇不那么主流的学术文章。扪心自问,还算是看过些东西,经历过些事情,且常常以己之愚钝,对管理诸事思之念之。可悲地是,自己对当下管理学术的认同竟然是越来越少,一股脑儿地离经叛道。虽绝不敢自诩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但质疑的种子最终发了酵,酿出的只能是“毒酒”。希望借助《管理学家》的平台,实实在在地求教于各路方家。

预设:管理学院中的学术研究主要针对的是有人参与的组织管理问题,含盈利性组织和非盈利组织。

命题一:管理世界的所谓规律大多数是人类社会实践早已累积下的常识,主流管理学术中大多数采用抽样方法获得数据,并通过越来越复杂的统计分析所进行的研究,更多地是在检验常识,并往往证明了常识的正确性。当然,有时候也会离谱到连常识都不如。

推论Ⅰ很遗憾,在管理学术圈,伟大的统计学沦落为包装工具。

推论Ⅱ间接地,管理就不可能是科学,把管理当科学或工程研究的优秀学者们,可以在应用数学系或应用工程系就职,管理是有求于你,但不要越俎代庖。

命题二:管理世界的核心特征是“情境性”,那些被包装成“规律”的常识,在特定的情境中很可能失效。但正确的做法,并非是完全否定常识的意义,而是专注于研究情境的特异性,并重点检讨其中“人”的非常态表现。

推论Ⅰ很显然,案例研究是管理学术最值得信赖的研究方法。

推论Ⅱ案例研究不需要复杂的数学方法,最重要的研究工具是研究者本人,而且他/她们的知识结构应该主要由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分析、少量的经济学,以及一点点刑侦学的常识组成。而高水平的研究者还需要有非同一般的直觉和洞察力。

推论Ⅲ很不幸,今天主流的大多数管理研究学者,不仅知识结构存在本质性缺陷,而且已经严重到分不清什么是真正的管理问题。不要再整天聒噪那些与国际管理学术界接轨的大话了,国际轨道本身就是问题的根源。可以算作例外的有Schein, E.H., Maanen, J.V.等少数专家。

命题三:中国管理研究的关键问题是揭示“真相”,即中国的各种组织到底是些什么人,在什么情境中,又是如何被组织起来完成既定目标的。

推论:不要太迷信问卷,不要迷信访谈时企业上上下下的夸夸其谈,只有靠自己的眼睛、经验、长时间地深度介入,以及洞察力才能获得较有效度保证的研究成果。尽管寻找真相在中国很难、很难。

命题四:中国组织管理研究的当务之急是对“权力”的剖析,即质疑并检讨权力的来源、正当性、有效性,并通过权力的视角揭示组织目标(战略—和谐主题)、合作秩序(组织结构及运行机制),以及组织绩效间的紧密关联。当然,还要关注组织的约束条件。

推论:对于那些靠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中少数当权者的不正当关系所崛起的显赫企业,就不要再侮辱“魅力型领导”、“核心竞争力”、“价值链”等等管理概念了。

命题五:基于命题1—3的立场,聚焦命题4—5的探讨,管理研究才能真正服务于中国组织实践的切实进步。

也许以下两条不算是严格的命题。

命题六:鉴于中国管理学术界,也就是管理学院主要花纳税人的钱却很少为其提供回报的现状,国家就不要再为管理学院“输血”了,把节约下来的宝贵资源提供给那些无力读书的大、中、小学生吧。

命题七:如果管理学院的学者们不能从各类组织中获得资源进行真正有用的学术研究,就去创业吧,就请走进各类组织直接参与管理实践吧。否则,就请加入到日益浩荡的失业大军,与被我们耽误了的管理学院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们同甘共苦!

上述幼稚言论,尽管反动透顶,但却出自真诚。顺便也代慕云五回答一位网友的质疑,除了牢骚,好像还有那么一丁点建设性。

耳边总响起北岛的诗句,我多加了两个字,真的,“我—不—相—信”!

链接阅读

皇帝的新衣:中国管理学术界现状

慕云五

和国内某著名管理学术杂志的编辑W老师聊天,发现他很痛苦。他每日审阅的稿件很多,按照他的原话,恨不得把这些来稿的主要文字全部删掉,只保留头尾,但是头尾的结论又过于平常,因此,不登也罢。若按照此标准,该杂志就办不下去了。所以,他还必须接受这个事实,他还没有愤世嫉俗到自砸饭碗的地步。

这是怎么回事呢?

目前的管理学术文章有点类似于经济学的文章,喜欢用数学说话。也就是所谓实证研究。这个实证研究,不是“根据实例来证明”的研究方法,而是用数学公式来证明的方法。笔者上个月和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院长石教授也谈到这个问题,他说他看论文的习惯是只看看结论是什么,中间部分可以不看。那些数学证明多数情况下,不是错误的,就是虚假的,或者是毫无意义的。

错误的,这个判断容易下也不容易。对于管理研究中的科学的层面,建立模型是可以的。由于管理行为的复杂性,在建立模型的时候,有些看似不重要但事实上很重要的因素没有考虑进去,所得的数学模型可能根本就是错误的。另外一方面,也恰恰因为这个复杂性,美好的模型建立起来是很困难的。

虚假的,这个很常见,学术造假在我国并非新闻,在自然科学领域,通过捏造或者篡改试验数据得到结果的事情很多。在管理研究中,利用虚构调查统计的办法得到满意结果也很常见。

毫无意义的,这个可能是根本的一个问题,对于管理研究的某些领域,硬生生弄个模型并且用数据研究,本来就是毫无意义的。

所以我十分理解W编辑的痛苦,他常常面对的就是这种大家都明白是无意义的,却非要这么做的皇帝的新衣。造成这种 “惟模型”现状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不外乎环境(学术评价标准)以及个人素质,甚至包括对这门学问的认识。

学术评价标准就像企业中的考核体系,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和事业长期化,并因此设计了考核体系,去引导组织中的每个个人和组织朝共同的目标努力。就以《管理学家》杂志社为例,编辑的考核办法就是看你写出来的文章或者约来到稿子是不是足够好,销售人员的评价标准是业务量。这样,有好稿子就能换来读者的支持,有了业务量就有钱继续维持这个事业。如果换一个考核标准,编辑的任务是卖版面,发有偿文章,那么结果就很可怕了,也许短期能够赚到钱,但是,杂志就彻底砸掉了,不能做到编辑独立的杂志是绝对不能成功的!然而,恰恰是不当的学术评价体系,养活了无数个内容粗俗、唯利是图的学术杂志(我们随便在网上搜一下,就能看到很多卖杂志版面的广告)。

学术评价标准就是学术工作者的考核体系。目前中国学术研究机构(包括大学)的学术评价标准非常差劲!最突出的问题是只追求数量不考虑质量。据说,如果一个得过诺贝尔奖的外国学者在没有得奖前在中国的大学求职,恐怕连教授的职称都得不到,因为他的论文发表数量不够。其实,我还是很理解为什么我们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因为没有一个客观公正的学术评价机制。我们还做不到在外国通行的“同行评价”,而只能靠行政手段制定游戏规则,以便于让无学术鉴定能力的人也能轻松完成考核。联想到杂志,如果没有一个有水平的主编,再好的考核制度也未必能得到好的结果。我的结论是,现有的学术机构组织设计不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一切改良措施都无济于事。

在这样的学术评价标准下,学术工作者就只能超水平地多发些文章,难免文章掺水,甚至造假。

以上说的是环境影响,对于所有的学术门类都适用,具体到管理研究领域,假如排除了这方面的影响,如果对这门学问的认识不够,是无法提出正确的有价值的创见的。认识不够,大致分两个方面,第一,轻视实践,第二,学习不够。

相比其他学问,管理学很年轻。如果从法约尔和泰罗算起,也不过100年左右。进入大学,那就更晚了。六七十年前,管理学的大师梅奥在哈佛大学的教授职位是属于工业研究的。管理学发展史告诉我们,管理学来源于实践。由于我们在《管理学家》杂志开设了大师的栏目(其实就是管理学思想史),我比较熟悉这些情况,例如法约尔是法国一个煤矿企业的总经理,出身于工程师;泰罗从工人干起,成长为工程师,通过动作研究开启了科学管理时代;吉尔布雷斯是建筑商;巴纳德是新泽西贝尔电话公司的总裁。这些大师都是从实践产生了理论总结的冲动。可是管理学进入象牙塔之后,和实践越行越远,以至于以造模型为乐事,这是东西方现在都有的倾向,然而尤以中国为甚。离开了实践的土壤,管理学的研究如无本之木。缺乏扎实地治学方法,缺乏认真研究实践的习惯。一切从书本来,一切回到书架上去。

除了不重视实践,中国的管理学者还不重视学习。谈到这里,我想起一个工作中碰到的实例。有许多读者来信问到,你们杂志怎么总是介绍老外的管理学成就,而且有些太久远了,和现在有关系吗?我的回答是,第一,介绍经典作为一个栏目并不代表杂志的全部内容;第二,深度介绍经典是为了正本清源,我们不知道管理是怎么来的,不知道整个管理知识都有哪些内容,是不容易了解管理的,以为管理就是几本坊间热炒的管理畅销书,那就大错特错了;第三,某些出现很早的管理理论至今并不过时,例如从古典大师法约尔开始的职能组织形式,至今仍然是最佳的小型制造业的组织形式。第四,中国目前管理学术界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对前人成就缺乏老老实实的总结,动不动就着急创新,中国的企业可以跨越式地直接从计划经济进入现代企业时代,并在跨越中谋求解决所有问题,可是学术的跨越,并不因为知识断档而着急过,中国的管理学术界就像不足月出生的孩子,高速发展的经济像激素一样催肥了学者们,他们在各处忙碌走穴的间隙,登一登学术研究的楼梯,立即喘气,终于露出了骨子里的虚弱。

以上就是目前国内管理学术研究的一个侧面,我们不能因此抹杀部分学者的严谨态度和成就,但是事实告诉我们,绝大多数的管理学术研究都是“皇帝的新装”。

作者:韩 巍

上一篇:母婴护理学论文下一篇:减速器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