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

2024-04-10

《四川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通用8篇)

篇1:《四川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

四川省种子检验人员专业知识考试试卷(Ⅰ)(室内检验员)

一、选择题

从四个备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要求的一项填在括号内;每小 题1分,共20分;答案选错、未选或多选者,该题不得分也不扣 分

1.在执法部门查处的下列经营活动中,哪项属于销售假种子的行为?()A.销售已变质的发霉种子 位B.销售纯度为85%的玉米种子

单C.把乙品种种子标注为甲品种进行销售 作D.大豆种子标签标注发芽率为“85%”,而实际发芽率只有75% 工

2.发牙率属于种子质量特性中的()A.物理质量 B.生理质量 C.遗传质量 C.卫生质量

3.关于种子发芽率和活力的含义和区别,下列哪种表述最为准确?()A.发芽率高的种子,其活力必然也高

B.发芽率是比活力更敏感的种子生理质量指标

C.两批发芽率相同的种子,其种子活力可能具有较大差异 D.发芽率和活力是不同的指标,两者之间没有关系

号4.根据《标准化法》的规定,目前我国标准划分为()考A.国家标准、专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B.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C.国际标准、国家标准、部门标准和内部标准 D.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内部标准

5.下列选项中,三种作物均属于禾本科的是()A.棉花、大豆、油菜 B.油菜、西瓜、辣椒 C.稻、小麦、玉米 D.玉米、棉花、大豆

名6.下列选项中可以不在标签上具体标注的是()姓A.育种家种子 B.原种

C.杂交亲本种子 D.大田用种

7.根据种子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下列哪个机构承担种子质量检验工作()

A.农业部门设立的种子质量检验机构

B.技术监督部门设立的种子质量检验机构 C.种子科研部门设立的种子质量检验机构 D.具备相应检测条件和能力,并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考核合格的种子质量检验机构

8.标签标注的生产商是指()A.最初的商品种子供应商 B.种子生产企业 C.种子生产基地 D.种子销售部门

9.在下列检验项目中,检测时需要使用对照样品的是()A.发芽试验

B.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鉴定 C.水分测定 D.净度分析

10.净度分析时,需将分析后的各组分重量之和与原试样重量进行比较,核对分析期间物质有无增失,如果增失差距超过原试样重量的量达到下列中的哪项,则净度分析需要重做。()

A.2% B.3% C.5% D.6%

11.当玉米种子水分约处于14%时,测定方法应选用()A.低温烘干法 B.高温洪干法 C.高水分预先烘干法 D.直接烘干法

12.用烘箱法测定种子水分时,应当全部除去的是()A.自由水

B.自由水和束缚水 C.自由水和化合水 D.束缚水和化合水

13.主要农作物种子标签除一般农作物种子通用标注内容外,还需要加注生产许可证号和以下哪项?()

A.种子批号 B.经营许可证号 C.品种审定编号 D.检疫证明编号

——1—— 14.某一小麦种子发芽试验4次重复的百分率分别为96%、94%、98%、95%,则发芽率为下列哪个结果?()

A.95.75% B.96% C.95% D.95.8%

15.在净度分析中,重量为10.00~99.99g 的试样称重应精确到()A.4位小数 B.3位小数 C.2位小数 D.1位小数

16.在发芽试验中,由于生理休眠的原因,在试验期间保持清洁和一定硬度,并有生长成为正常幼苗潜力的,应记录为哪一类?()

A.硬实

B.新鲜不发芽 C.死种子

D.不正常的幼苗

17.种子活力测定可以()A.提供有关高发芽率种子批的田间出苗潜力的信息 B.提供种子发芽的潜在能力或胚具有的生命力的信息 C.提供种子在适宜条件下长成正常植株的能力的信息 D.提供种子在室内条件下长成正常幼苗的能力的信息

18.进行其他植物种子数目测定时,如果送验者所指定的种难以鉴定,则采用()A.完全检验 B.有限检验 C.简化检验 D.不完全检验

19.一份样品水分测定后得到以下数据:样品盒和盖的重量为4.005g,样品盒和盖及样品的烘前重量为8.648g,样品盒和盖及样品的烘后重量为7.891g,则这份样品的水分应为()

A.16.3% B.15.6% C.17.2% D.16.6%

20.在下列选项中,两个检验项目的最终结果都保留一位小数的是()A.净度、发芽率 B.发芽率、生活力 C.净度、品种纯度 D.生活力、水分

—— 2——

二、判断题

在每小题的括号内填入判断结果,你认为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正确的得分,判断错误或不作判断的不得分也不扣分

1.种子生活力和发芽率是衡量种子生理质量的不同指标,具有完全不同的涵义,但是在有的情况下,两者的测定值是基本一致的。()

2.如果某一类杂质或某一种其他植物种子的重量百分率达到或超过0.5%时,该种类就应在结果报告中注明。()

3.发芽试验时,如果样品在规定试验时间内只有几粒种子开始发芽,则试验时间可以一直延长,直至达到其最高发芽率。()

4.在发芽试验的初次计数时,发育良好的正常幼苗应从发芽床中拣出,对可疑的或损伤,畸形或不均衡、严重腐烂的幼苗或发霉的种子通常到末次计数。

()

5.重量测定的试样是从供检样品中随机选取并均匀混合后分出的一部分种子。()

6.推荐性标准并不要求有关各方执行,但在一定条件下又必须强制执行。

()

7.当需磨碎的禾谷类作物种子水分超过16%,豆类和油料作物种子水分超过18%时,必须采用预先烘干法。()

8.种子标签标注的质量指标必须根据国家规定的种用标准进行标注,不得改变。()

9.检测机构对检验报告所有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10.分装的种子应当注明分装单位和分装日期,而种子质量应当由原种子的供应位负责。()

三、填空题

根据题意在每题的划线部分填入一个最为准确的词语;每题1分,共20分;错填、不填的不得分也不扣分

1.有些种子收获后直接进行发芽试验,其发芽率很低,因此农作物种子的发芽技术规定中建议在发芽试验前先进行 处理。

2.净度分析中,如果各组分最终结果的总和100.1%,那么应从组分 中减去0.1%。

3.对某一小麦种子进行净度分析,其中其它植物种子的重量百分率为0.04%,最后结果应填报为。

4.品种纯度是指品种在 方面典型一致的程度,用本品种的种子数占供检本作物样品种子数的百分率表示。5.重量测定的方法有百粒法、和全量法三种。

6.种子活力是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与种子田间 质量密切相关。

7.种子发芽需要的外部条件有、氧气、温度和光照。

8.种子检验就其内容而言,可分为扦样、和结果报告三部分 9.在一次发芽试验中,四次重复中正常幼苗的平均结果为78.5%,最后应修约为 %。

10.需要磨碎的油料种子如果水分超过 %,则采用预先烘干法。11.采用半试样进行净度分析时,应对每一份半试样的所有组分分别进行计算,百分率应计算到 小数。

12.幼苗鉴定中,在判断子叶和初生叶的损伤时应采用 规则,即如果整个子叶和初生叶组织有一半或一半以上具有功能,这种幼苗可列为正常细菌。

13.参加田间质量鉴定的专家应当具有、具有相应的专门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从事相关专业领域的工作五年以上。

14.杂交水稻三系育种中的“三”系分别是不育系、和恢复系。15.种子是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的,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是。16.种子标签标注的“生产年月”是指种子 的时间。

17.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巳经实施监督抽查的企业,自扦样之日起6个月内,本级或下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该企业的同一 种子不得重复进行抽查。

18.根据子叶出土的状况,可将幼苗分为 和子叶留土型两类。

19.与种子检验有关的国际组织中,ISTA代表。20.同一测定项目两次检验结果所容许的最大差距是 超过这个限度则足以引起对其结果准确性产生怀疑或认为所测定的条件存在着真正的差异。

四、简答题

每小题5分,共20分

1.小麦种子试验样品重量为121.2g,净度全试样分析后,净种子重量为115.1g,其他植物种子重量为3.370g,杂质重量为1.130g,请计算该样品的净度值(要求写出每个计算步骤和最后结果)

2.净度分析中已有其他植物种子的重量百分率和种类的测定,简述为什么还要进行其他植物种子数目测定?

3.发芽试验的第一次试验结果为94%、78%、92%、80%,第二次试验结果为86%、74%、81%、71%,第三次试验结果为90%、91%、94%、85%,请根据95规程要求,报出符合要求的结果,并说明原因。(注:重复间最大容许差距89-90,12;84-86,14;81-83,15。两次试验间容许差距77-84,6;85-90,5)

4.种子在植物学、农业生产和《种子法》中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3——

2.请阐述净度分析中四种容许差距表的含义?并举例说明如何正确使用四个容许差

表?

表2同一实验室内同一送验样品净度分析的容许差距(两尾测定),表3同一或不同实验室内来自不同送验样品间净度分析的容许差距(一尾测定),表4同一或不同实验室内进行第二次检验时,两个不同送验样品间净度分析的容许差距(两尾测定)

表5净度分析与标准规定值比较的容许差距(一尾测定)

五、论述题

要求围绕题意展开一定的论述:每题15分,共30分。)

1.某检验员采用两分半试样进行净度分析时,按下列程序操作:①从送验样品中直接称取两分半试样;②分离并分析每份半试样中的各个组分,用千分之一天平进行称重;③用各组分的重量除以试样的原始重量来计算各组分的重量百分率;④直接计算两份半试样的各组分平均值,计算净度结果;⑤净度结果最后保留2位小数。请你按照《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对其操作程序进行评价。

—— ——4

篇2:《四川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

【发布日期】1992-04-28 【生效日期】1992-04-2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黑龙江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

(修正)

(1984年1月17日黑龙江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根据1992年4月28日

黑龙江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关于

修改《黑龙江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第一条 为了加强农作物种子的管理和建设,保护品种选育者和种子生产者、经营者及使用者的正当权益,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根据国家有关种子工作的方针、政策,结合我省情况,特制定《黑龙江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

第二条 第二条 本条例所指的农作物种子包括粮食、油料、薯类、麻类、甜菜、蔬菜烟草、瓜果、药材、饲料、牧草、绿肥等农业生产上种植用的籽粒、果实和根、茎、苗、芽等繁殖材料。

第三条 第三条 本条例适用于农作物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经营及使用的一切单位和个人。

第四条 第四条 农业生产必须使用良种,要逐步实行品种布局区域化、种子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质量标准化,有计划地组织供种(简称“四化一供”)。目前还不能实行计划供种的地方,要组织指导好广大农民自用种子的选留。

第五条 第五条 省种子管理局负责管理全省种子工作,其任务是:

(1)执行和监督执行国家有关农作物种子的方针、政策和法规;(2)制定并监督实施农作物良种繁育、推广规划;(3)制定种子繁育、推广和经营管理的制度;(4)负责品种试验、示范和审定的组织工作;(5)制定农作物原(良)种生产和种子检验、仓储、包装等技术标准,保证种子质量;(6)培训种子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7)对种子企事业单位实行管理和指导。

地、市、县种子管理处、站除执行上款的(1)、(2)、(3)、(4)、(6)、(7)等项外,还负责组织农作物品种的审查,并组织种子公司做好“四化一供”和指导农民自用种子的选留。

省、地、市、县种子公司的任务是负责本公司经营范围内的农作物种子生产、加工、检验、经营、推广工作。

国营农场总局和烟草、轻纺、医药系统(糖用甜菜、亚麻、烟草、药材下同)可根据需要设立专业种子公司,负责本系统的种子经营管理业务。专业公司在种子业务上受省种子管理局的管理和指导。

第二章 科研育种

第六条 第六条 农作物育种单位和育种者,要从当地生产需要出发选育新品种。农作物的品种选育,必须符合适期成熟、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育种目标。

第七条 第七条 育种单位或个人在培育新品种的同时,要根据该品种的特证、特性研究出一套相适应的栽培技术,提供生产上应用。

第八条 第八条 除国家组织的攻关项目外,全省农作物的育种和与育种有关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技术研究方面的协作,在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的主持下,由省农业科学院负责组织。

第九条 第九条 全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的搜集、整理、保存、供应、研究和利用,由省农业科学院负责组织和办理。

第十条 第十条 凡从国外引入的品种资源,必须经过检疫、隔离试种,确认无检疫对象后,方可利用。

从国外引入品种资源,须将引种名单、说明书以及少量种子送交省农业科学院登记、编号和保存。

凡向国外提供农作物品种资源,按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关于农作物品种资源对外交换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章 品种审定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农作物新品种实行省一级统一审定的制度。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和地、市以及国营农场总局品种审查委员会,由有关部门的领导、专家和农民代表等组成,按不同作物设专业组。

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的职责是:(1)审定省内选育的新品种及外地引入的品种;(2)确定品种推广区域;(3)重新审定需扩大推广区域和在推广中需终止推广或缩小推广范围的品种;(4)审定参加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品系、品种和杂交种及其亲本,并组织品种试验工作;(5)新品种与新创造的品种资源的登记、编号、命名、发布和颁发证书。

各地、市和国营农场总局的品种审查委员会,辅助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做好上述工作。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向省品种审定委员会报审的品种,必须按照省人民政府有关规定办理。需报国家审定的品种,由省审定委员会推荐。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凡是审定通过的农作物新品种,育种单位必须向种子推广部门提供原原种,由指定的种子生产单位加速繁殖、推广。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未经审定或审定不合格的品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任意散发或用于生产,不得报奖,不得经营、推广和宣传。

第四章 种子生产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种子生产要按照原原种--原种--良种的程序进行。原种一代必须采用原原种直接繁殖,或用株(穗)行圃、株(穗)系圃、混系繁殖圃(简称“三圃”)法生产。良种应用原种或用原种生产出来的良种进行生产。严禁用配制杂交种的父本种子和投入大田生产的种子作繁殖用种。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农作物品种的原原种、原种和杂交种,由种子部门根据生产需要统一计划、统一组织繁殖、制种和供应。两杂亲本的原原种和原种由省、地(市)或指定县的种子公司按品种育成单位和适应地区统一安排生产和供应。

国营农场系统和经纺、烟草、医药系统,应按第十六条规定的程序繁殖自己所需要的原种、良种。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育种单位生产的原原种和原(良)种场生产的原种、良种,除自用于再繁殖的种子外,按计划交给同级种子公司统一调拨,种子公司必须按时收购。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种子生产要建立基地,实行种子生产专业化。种子基地包括国营原(良)种场、国营农场、各种子公司 农村建立的特约繁殖基地(种子专业户)和“小南繁”基地。

(一)国营原(良)种场除用育种单位提供的原原种进行繁殖以外,常规品种可通过“三圃”法自行生产原种。

(二)省原种场主要生产跨地区使用的原种;地、市原种场生产跨县使用的原种;县原(良)种场生产当地使用的原种、良种。

(三)国营原(良)种场,要用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耕地面积繁殖原种、良种。其土地、资产和农副产品等国家财产,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

(四)国营原(良)种场上缴良种,出现口粮、饲料不足部分,已由粮食部门供应的,继续供应;没有供应的实行以种换粮,种子纳入国家库存,粮食由粮食部门按购价换给。特约种子基地的口粮、饲料原则上要自给,个别不能自给的,由粮食部门按成本价卖给。

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良种繁育要加快繁殖速度。凡用原原种进行繁殖的小麦、大豆、玉米等作物都要进行单粒点播,水稻单株插秧,高梁、谷子精量播种。对二代原种繁殖主要采取定量稀植的方法,提高繁殖倍数。原原种和原种只能用于种子的再繁育。

第五章 种子经营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一条 农作物种子由种子公司经营,杂交种子一年一供,常规种子每三年供一次。种子公司要根据方便群众的原则,建立门市部、代销站和代销点。

农民自产的小杂粮、小杂豆、小油料和瓜、菜种子,可以在城乡集市贸易市场上出售。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二条 农作物种子的调运,交通运输部门要给予优先安排,及时安全承运。

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三条 经营良种贯彻以质论价、优质优价政策。种子的收购和销售,要执行全省统一价格,向下浮动要自行定价,提价须经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四条 第二十四条 种子公司供应的种子必须保证质量。农业生产单位和农民个人有选购良种的自主权。用户因种子不符合质量标准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由供种单位负责赔偿。

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五条 农作物种子的进出口贸易业务,由省种子管理局审核,报请中国种子公司办理。动用国家粮食指标的,报请国家农业、粮食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六条 第二十六条 种子公司经营的种子,实行微利保本原则,做到自负盈亏。其利润用于种子建设。

第二十七条 第二十七条 种子公司收购的粮、油作物种子,在销售时,属于粮油征购任务部分的,实行以粮换种。种子在贮藏、加工过程中的合理损耗,由当地粮食部门按规定核减库存。

第二十八条 第二十八条 经营单位之间、经营单位和生产单位之间预约繁殖种子,要实行合同制,按《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规定办理。

第二十九条 第二十九条 特约繁殖基地所繁殖的两杂亲本和配制的杂交种子,上交时不顶粮食征购任务,销售时不以粮换种;因此影响繁殖单位完成粮食包干任务的,由粮食部门核减包干任务。

第六章 救灾备荒种子

第三十条 第三十条 救灾备荒种子,由农业部门提出贮备计划并负责检质,由粮食部门按作物进行收购、贮备、调拨和供应。

第三十一条 第三十一条 救灾备荒种子要按国家、省、地、市、县分级贮备。动用本级贮备的,须经本级农业、粮食部门批准;动用上级贮备的,须经上级农业、粮食主管部门批准。

第三十二条 第三十二条 各级种子公司要根据生产需要搞好隔年良种的贮备。凡计划外的隔年良种贮备所需资金,由下达贮备任务单位安排。

第七章 种子检验和检疫

第三十三条 第三十三条 省、地、市、县和国营农场总局所属的种子行政管理部门要设立种子检验机构,配备专职检验人员。检验员由省种子管理局考核发证。

种子检验员必须按照省种子检验技术规程进行种子检验,任何人不得干预或妨碍种子检验员的正常工作。

第三十四条 第三十四条 农作物种子经检验合格后方可繁殖、收购、销售。

因种子质量问题发生的争议,由上级种子行政管理部门的检验机构负责仲裁。

第三十五条 第三十五条 凡需调出省、地、市、县的农作物种子,必须经种子检验机构和植物检疫机构检验、检疫,领取合格证后方可调运。交通运输、邮电等部门凭合格证办理承运和邮寄,无合格证的不得受理。

第三十六条 第三十六条 生产单位和农户自繁自用的种子,要自行检验,并受种子检验机构的检查指导。

第三十七条 第三十七条 因遭受自然灾害或其它原因需使用不符合标准的种子时,需由种子检验机构发给特许证,并经检疫部门检疫后,方能种植。

第三十八条 第三十八条 进出口种子的检疫,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植物进出口检疫条例》办理。

第八章 种子加工和贮藏

第三十九条 第三十九条 各种子公司经营的种子必须进行精选加工处理,严格执行省种子分级和贮藏、包装、运输标准,不符合规定标准的种子,不得调运和销售。

第四十条 第四十条 各种子公司和国营原(良)种场地有种子仓储、晾晒、烘干、精选、拌药等设施,要配备专职种子加工机械员、种子贮藏保管员。第九章奖励和惩罚。

第四十一条 第四十一条 有下列先进事迹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一)认真贯彻执行种子工作方针、政策、法规,对种子建设做出较大贡献的;

(二)在种子科学理论和技术上,有显著成绩的;

(三)在新品种选育、引种和品种资源的搜集、保存、利用上有显著成绩的;

(四)在品种审定、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良种繁育、推广、经营、贮藏、检验、检疫等工作上,做出显著成绩的;

(五)在种子加工机械化和提高种子质量上有显著成绩的。

第四十二条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和县以上人民政府给以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除给以行政处分和没收其非法收入外,可处以罚款;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一)种子生产、经营单位的领导工作失职,经营管理混乱,造成严重损失的;

(二)违反种子工作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程,造成种子混杂或大量坏种的;

(三)在品种选育、试验和种子生产、经营、检验、检疫等工作中玩忽职守,弄虚作假或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的;

(四)阻碍、破坏新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审定推广和种子生产的;

(五)在品种资源保存工作中,因工作失职造成严重损失的;

(六)擅自提高种子销售价格的;

(七)私自引入未经检验、检疫的种子,并用于生产,造成危险性病虫、杂草蔓延传播的;

(八)擅自动用救灾备荒种子影响生产的;

(九)侵占国营原(良)种场、种子公司、育种单位的土地、固定资产、育种材料、农副产品等财产的;

(十)擅自散发、销售未经审定和审定不合格的品种,使农业生产单位或农户造成严重损失的;

(十一)未取得检验、检疫合格证,运输、邮寄种子的,或交通运输、邮电部门不凭检验、检疫合格证而办理承运的;

(十二)将不准出国的品种和品种资源直接或间接运出国境的。

第九章 附则

第四十三条 第四十三条 凡省内过去颁布有关种子的规章与本条例有抵触的,一律以本条例为准。本条例如有与国家有关法规抵触的,按国家的法规执行。

第四十四条 第四十四条 省种子行政管理机构和各专业种子公司,可依照本条例制定实施细则。

第四十五条 第四十五条 本条例修改权属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本条例的具体应用由黑龙江省农牧渔业厅进行解释。

第四十六条 第四十六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篇3:《四川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第1550号) 公布了第五批农业部批准的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机构名单,我省种子质量监督检验站榜上有名,成为西南地区第一,个获准开展农作物品种真实性检验的单位。至此,四川省种子质量监督检验站检测项目范围扩展至农作物种子净度、水分、发芽率、品种纯度、品种真实性等。

应用分子检测技术开展品种真实性检测,为打击“套牌”制售假冒品种、保护农作物品种知识权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四川省种子质量监督检验站获准开展农作物品种真实性检测,使四川省种子质量安全监控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对于进一步强化种子质量安全监管,净化种子市场环境,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和种子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我省种业健康发展,将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篇4: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规范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申请、审核、核发和监管,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受理、审核、核发和监管工作。

第四条负责审核、核发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办理条件、程序等在办公场所公示。

第五条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有利于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提升农作物品种选育和生产水平、促进公平竞争的原则,依法发放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

第二章生产许可

第六条生产主要农作物商品种子的,应当依法取得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许可证(以下简称种子生产许可证)。

主要农作物杂交种子及其亲本种子、常规种原种种子的生产许可证由生产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其他主要农作物的种子生产许可证由生产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

生产所在地为非主要农作物,在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为主要农作物,生产者申请办理种子生产许可证的,生产所在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受理并依法核发。

第七条申请领取种子生产许可证,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申请杂交稻、杂交玉米种子及其亲本种子生产许可证的,注册资本不少于3000万元;申请其他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许可证的,注册资本不少于500万元;

(二)生产的品种通过品种审定;生产具有植物新品种权的种子,还应当征得品种权人的书面同意;

(三)具有完好的净度分析台、电子秤、置床设备、电泳仪、电泳槽、样品粉碎机、烘箱、生物显微镜、电冰箱各1台(套)以上,电子天平(感量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和万分之一)1套以上,扦样器、分样器、发芽箱各2台(套)以上;申请杂交稻、杂交玉米种子生产许可证的,还应当配备pcr扩增仪、酸度计、高压灭菌锅、磁力搅拌器、恒温水浴锅、高速冷冻离心机、成套移液器各1台(套)以上;

(四)检验室100平方米以上;申请杂交稻、杂交玉米种子及其亲本种子生产许可证的,检验室150平方米以上;

(五)有仓库500平方米以上,晒场1000平方米以上或者相应的种子干燥设施设备;

(六)有专职的种子生产技术人员、贮藏技术人员和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格的种子检验人员(涵盖田间检验、扦样和室内检验,下同)各3名以上;其中,生产杂交稻、杂交玉米种子及其亲本种子的,种子生产技术人员和种子检验人员各5名以上;

(七)生产地点无检疫性有害生物;

(八)符合种子生产规程要求的隔离和生产条件;

(九)农业部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八条申请种子生产许可证,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种子生产许可证申请表;

(二)验资报告或者申请之日前1年内的年度会计报表及中介机构审计报告等注册资本证明材料复印件;种子检验等设备清单和购置发票复印件;在生产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种子检验室、仓库的产权证明复印件;在生产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晒场的产权证明(或租赁协议)复印件,或者种子干燥设施设备的产权证明复印件;计量检定机构出具的涉及计量的检验设备检定证书复印件;相关设施设备的情况说明及实景照片;

(三)种子生产、贮藏、检验技术人员资质证明和劳动合同复印件;

(四)种子生产地点检疫证明;

(五)品种审定证书复印件;

(六)生产具有植物新品种权的种子,提交品种权人的书面同意证明;

(七)种子生产安全隔离和生产条件说明;

(八)农业部规定的其他材料。

种子生产许可证申请者已取得相应作物的种子经营许可证的,免于提交前款第二项规定的材料和种子贮藏、检验技术人员资质证明及劳动合同复印件,但应当提交种子经营许可证复印件。

篇5: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管理措施论文

2构建良好的种子质量监督管理制度

种子的质量关系到农业的增收增产,关系到农民是根本利益,为了有效保证农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对种子质量予以严格把关。同时,还要求从事农作物生产和经营的个人和单位,对农作物的种子质量彻底负责、对农民利益负责、对农业负责以及对国计民生负责等。基于上述认识,从事农业种子生产和经营的个人和企业,必须认真地接受农业种子管理部门的有关种子质量的监督管理,并贯彻落实责任风险承诺制,凡是申请农作物制种的个人或企业,都必须持有法人本人签署的制种基地质量认可的承诺书、制种基地产值收益的承诺书以及制种基地相关风险的防范承诺书等。其中,制种基地质量的认可承诺书的内容必须包括制种区域的具体面积和关于实施隔离区的办法、与周边的村组相互隔离的有效处理措施以及关于隔离效果不好的处置措施等,从而保证种子生产的质量与安全。另外,生产和经营的个人或者企业还需及时向管理部提交检查申请,从而有助于进一步确保种子的质量与安全;如发现有从事劣等种子、倒卖种子、抢购套购、假种子者,必须按照相关规定与法律法规予以严惩。

3建立制种企业考核信誉评定制度

农业局要结合质量抽检结果、生产经营行为、基地农户投诉、公众评价等相关信息,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开展企业信誉评定,实施信誉等级分类监管,推行违规企业“黑名单”制度,作为淘汰退出机制的依据。由农业局、种子企业代表,种子管理站有关专家组成考评组,实行定期或不定期对制种企业考评,其结果体现企业生产实力、管理水平、诚信度、公信度和受欢迎度而作为企业入驻开展种子生产准入的依据。如果种子生产企业出现企业入驻手续、资料不齐备,不按时登记备案;隔离区不达标;苗期去杂不彻底,检查后在花期之前未作全面处理;花期去雄不彻底,散粉株超标;种子收购没有兑现合同承诺,收购中出现打白条,群众满意度差等情况,经农业主管部门提出整改意见,生产企业不整改落实的,农业局将向省种子管理部门上报建议取消制种许可,下年度不给予备案。4建立和完善种子经营档案管理制度尽管市场经济是当前经济的.主流,但在市场经济中,有一些商品属于特殊的商品,如种子。种子经营者一定要对种子经营档案做好必要的管理,这在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有着明确地规定。为此,经营者要积极建立起关于种子的经营档案,强化种子标签管理,同时种子管理部门对经营者的经营档案做好定期的检查。种子标签是指印制、粘贴、固定或附着在种子、种子包装物表面的特定图案与文字说明。《新农作物种子标签和使用管理办法》详细地规定了种子标签应标注如下内容:作物种类、种子类别、品种名称;种子生产经营者信息(含种子生产经营者名称、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编号、注册地地址、联系方式);净含量、质量指标;检测日期和质量保证期;品种适宜种植区域、种植季节;检疫证明编号;信息代码。种子标签如果存在不符合《新农作物种子标签和使用管理办法》内容的,有关管理部门应及时地查处[2]。

5完善技术和售后服务层面建立管理制度

种子经营与其他经营一样,需要技术服务和售后服务,只有充分地做好技术服务和售后服务,才能保证商品赢得更多顾客青睐与信任,并获得更好的市场。为此,从事于种子经营活动的个人及单位,均应做好种子技术的服务和种子售后的热情服务工作。经营者可以聘请一到二名技术人员从事技术服务,以保证农民在购买到种子后,不再为售后服务而担忧。

6做好各部门的协调工作及舆论监督工作

种子经营者和当地农技推广部门一定要搞好关系,应加强平时的联系,积极交流有关种子技术层面的工作,同时主动做好对品种情况的反馈工作,从而有助于当地农技部门做好技术上的服务的精确工作。另外,加大舆论的宣传力度,并要求各个制种企业与乡镇等都必须全面做好舆论与社会的监管工作,同时,还需通过网站、广播、电视等媒体形式,加强对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相关管理工作的宣传,以营造出社会重视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监管的舆论环境[3]。

参考文献

[1]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J].种子世界,(9):1-5.

[2]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J].中国农技推广,2016(8):27-32.

篇6: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

1基本内容

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

(2005年1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50号公布,自2005年5月1日起施行。)2第一章

第一条 为了加强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管理,维护种子市场秩序,规范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抽查(以下简称监督抽查)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监督抽查是指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种子管理机构和种子质量检验机构对生产、销售的农作物种子进行扦样、检验,并按规定对抽查结果公布和处理的活动。

第三条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抽查的组织实施和结果处理。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的种子质量检验机构和(或)种子管理机构(以下简称承检机构)负责抽查样品的扦样工作,种子质量检验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机构)负责抽查样品的检验工作。

第四条 监督抽查的样品,由被抽查企业无偿提供,扦取样品的数量不得超过检验的合理需要。

第五条 被抽查企业应当积极配合监督抽查工作,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监督抽查。第六条 监督抽查所需费用列入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预算,不得向被抽查企业收取费用。第七条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已经实施监督抽查的企业,自扦样之日起六个月内,本级或下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该企业的同一作物种子不得重复进行监督抽查。3第二章

监督抽查计划和方案确定

第八条 农业部负责制定全国监督抽查规划和本级监督抽查计划,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全国规划和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监督抽查计划。

监督抽查对象重点是当地重要农作物种子以及种子使用者、有关组织反映有质量问题的农作物种子。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种子质量单项或几项指标进行监督抽查。第九条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计划向承检机构下达监督抽查任务。承检机构根据监督抽查任务,制定抽查方案,并报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查。

抽查方案应当科学、公正、符合实际。

抽查方案应当包括扦样、检验依据、检验项目、判定依据、被抽查企业名单、经费预算、抽查时间及结果报送时间等内容。

确定被抽查企业时,应当突出重点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第十条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查通过抽查方案后,向承检机构开具《种子质量监督抽查通知书》。

《种子质量监督抽查通知书》是通知企业接受监督抽查的证明,应当说明被抽查企业、作物种类、扦样人员和单位等,承检机构凭此通知书到企业扦样,并交企业留存。

第十一条 承检机构接受监督抽查任务后,应当组织有关人员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监督抽查规定,熟悉监督抽查方案,对扦样及检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预案,并做好准备工作。

各有关单位和个人对监督抽查中确定的被抽查企业和作物种类以及承检机构、扦样人员等应当严格保密,禁止以任何形式和名义事先向被抽查企业泄露。4第三章

第十二条 执行监督抽查任务的扦样人员由承检机构指派。到被抽查企业进行扦样时,扦样人员不得少于两名,其中至少有一名持种子检验员证的扦样员。

第十三条 扦样人员扦样前,应当向被抽查企业出示《种子质量监督抽查通知书》和有效身份证件,说明监督抽查的性质和扦样方法、检验项目、检验依据、判定依据等内容;了解被抽查企业的种子生产、经营情况,必要时可要求被抽查企业出示有关档案资料,以确定所抽查品种、样品数量等事项。

第十四条 抽查的样品应当从市场上销售或者仓库内待销的商品种子中扦取,并保证样品具有代表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扦样:

(一)被抽查企业无《种子质量监督抽查通知书》所列农作物种子的;

(二)有证据证明拟抽查的种子不是用于销售的;

(三)有证据证明生产的种子用于出口,且出口合同对其质量有明确约定的。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被抽查企业可以拒绝接受扦样:

(一)扦样人员少于两人的;

(二)扦样人员中没有持证扦样员的;

(三)扦样人员姓名、单位与《种子质量监督抽查通知书》不符的;

(四)扦样人员应当携带的 《种子质量监督抽查通知书》和有效身份证件等不齐全的;

(五)被抽查企业、作物种类与《种子质量监督抽查通知书》不一致的;

(六)上级或本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六个月内对该企业的同一作物种子进行过监督抽查的。

第十六条 扦样按国家标准《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扦样》执行。扦样人员封样时,应当有防拆封措施,以保证样品的真实性。

第十七条 扦样工作结束后,扦样人员应当填写扦样单。扦样单中的被抽查企业名称、通讯地址、电话,所扦作物种类、品种名称、生产年月、种子批重、种子批号,扦样日期、扦样数量、执行标准、检验项目、检验依据、结果判定依据等内容应当逐项填写清楚。被抽查企业如有需要特别陈述的事项,可在备注栏中加以说明。

第十八条 扦样单应当有扦样人员和被抽查企业负责人或者其授权的人员签字,并加盖被抽查企业的公章。扦样单一式三份,承检机构和被抽查企业各留存一份,报送下达任务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一份。

第十九条 被抽查企业无《种子质量监督抽查通知书》所列农作物种子的,应当出具书面证明材料。扦样人员应当在查阅有关材料和检查有关场所后予以确认,并在证明材料上签字。第二十条 被抽查企业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扦样或拒绝在扦样单上签字盖章的,扦样人员应当阐明拒绝监督抽查的后果和处理措施;必要时可以由企业所在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予以协调,如企业仍不接受抽查,扦样人员应当及时向下达任务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情况,对该企业按照拒绝监督抽查处理。

第二十一条 在市场上扦取的样品,如果经销单位与标签标注的生产商不一致的,承检机构应当及时通知种子生产商,并由该企业出具书面证明材料,以确认样品的生产商。生产商在接到通知七日内不予回复的,视为所扦种子为标签标注企业的产品。5第四章

检验和结果报送

第二十二条 承担监督抽查检验工作的检验机构应当符合《种子法》的有关规定,具备相应的检测条件和能力,并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格。

农业部组织的监督抽查检验工作由农业部考核合格的检验机构承担。

第二十三条 检验机构应当制定监督抽查样品的接收、入库、领用、检验、保存及处置程序,并严格执行。

监督抽查的样品应当妥善保存至监督抽查结果发布后三个月。

第二十四条 检验机构应当按国家标准《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进行检测,保证检验工作科学、公正、准确。

检验原始记录应当按规定如实填写,保证真实、准确、清晰,不得随意涂改,并妥善保存备查。

第二十五条 检验机构依据《种子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和相关种子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并根据国家标准《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所规定的容许误差对种子质量进行判定。

第二十六条 检验结束后,检验机构应当及时向被抽查企业和生产商送达《种子质量监督抽查结果通知单》。

检验机构可以在部分检验项目完成后,及时将检验结果通知被抽查企业。第二十七条 被抽查企业或者生产商对检验结果有异议的,应当在接到《种子质量监督抽查结果通知单》或者单项指标检验结果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下达任务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报告,并抄送检验机构。逾期未提出异议的,视为认可检验结果。

第二十八条 下达任务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企业提出的异议进行审查,并将处理意见告知企业。需要进行复验的,应当及时安排。

第二十九条 复验一般由原检验机构承担,特殊情况下,可以由下达任务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其他检验机构承担。

复验结果与原检验结果不一致的,复验费用由原检验机构承担。

第三十条 复验按照原抽查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在原样品基础上或者采用备用样品进行。

净度、发芽率和水分等质量指标采用备用样品进行复验,品种真实性和纯度在原种植小区基础上进行复查,特殊情况下,也可以重新种植鉴定。

第三十一条 检验机构完成检验任务后,应当及时出具检验报告,送达被抽查企业。在市场上扦取的样品,应当同时送达生产商。

检验报告内容应当齐全,检验依据和检验项目与抽查方案一致,数据准确,结论明确。第三十二条 承检机构完成抽查任务后,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将监督抽查结果报送下达任务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第三十三条 监督抽查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监督抽查总结;

(二)检验结果汇总表;

(三)监督抽查质量较好企业名单、不合格种子生产经营企业名单、拒绝接受监督抽查企业名单;

(四)企业提出异议、复验等问题的处理情况说明;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6第五章

监督抽查结果处理 第三十四条 下达任务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汇总结果,在农业系统或者向相关企业通报,并视情况通报被抽查企业所在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省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向社会公告监督抽查结果。

第三十五条 不合格种子生产经营企业,由下达任务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企业所在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据《种子法》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对不合格种子生产经营企业,应当作为下次监督抽查的重点。连续两次监督抽查有不合格种子的企业,应当提请有关发证机关吊销该企业的种子生产许可证、种子经营许可证,并向社会公布。

第三十六条 不合格种子生产经营企业应当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整改:

(一)限期追回已经销售的不合格种子;

(二)立即对不合格批次种子进行封存,作非种用处理或者重新加工,经检验合格后方可销售;

(三)企业法定代表人向全体职工通报监督抽查情况,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

(四)查明产生不合格种子的原因,查清质量责任,对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理;

(五)对未抽查批次的种子进行全面清理,不合格种子不得销售;

(六)健全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并按期提交整改报告;

(七)接受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整改复查。

第三十七条 拒绝接受依法监督抽查的,给予警告,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被监督抽查的种子按不合格种子处理,下达任务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予以通报。7第六章

监督抽查管理

第三十八条 参与监督抽查的工作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秉公执法、不徇私情,对被抽查的作物种类和企业名单严守秘密。

第三十九条 检验机构应当如实上报检验结果和检验结论,不得瞒报、谎报,并对检验工作负责。

检验机构在承担监督抽查任务期间,不得接受被抽查企业种子样品的委托检验。第四十条 承检机构应当符合《种子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不得从事种子生产、经营活动。

承检机构不得利用种子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参与有偿活动,不得泄露抽查结果及有关材料,不得向企业颁发抽查合格证书。

第四十一条 检验机构和参与监督抽查的工作人员伪造、涂改检验数据,出具虚假检验结果和结论的,按照《种子法》第六十二条、第六十八条的规定处理。

第四十二条 检验机构和参与监督抽查的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第二款、第四十条规定,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暂停其种子质量检验工作;情节严重的,收回有关证书和证件,取消从事种子质量检验资格;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8第七章

篇7:《四川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

【发布日期】1992-06-22 【生效日期】1992-06-2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种子管理实施办法

(1992年6月22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43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第一条 为加强农作物种子管理,维护种子选育者、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保证种子质量,促进农牧业生产的发展,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农作物种子,是指粮食、油料、棉花、蔬菜、瓜类、麻类、甜菜、烟草、药材、绿肥、牧草、草木花卉、果树等播种用的籽粒、果实和根、茎、苗、芽等繁殖材料。

第三条 第三条 在自治区范围内从事农作物种子选育、生产、经营、使用和管理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 第四条 自治区各级人民政府农牧业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农作物种子工作。旗县级以上农牧业主管部门设置的种子管理机构,负责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 第五条 种子管理机构应坚持为农牧业生产服务,负责新品种引进、区域试验、生产示范和种子生产、加工、检验、贮藏、调运以及良种推广、供应工作,定期组织品种更新和更换。

第六条 第六条 自治区各级人民政府应积极扶持种子事业的发展,把良种生产推广列入农牧业生产发展计划。有关部门对原种和良种繁殖、生产、经营、推广,在资金、贷款及化肥、柴油的供应等方面列入计划,优先安排。

第二章 种质资源管理、品种选育与审定

第七条 第七条 自治区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搜集、整理、鉴定、保存和利用工作,由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和畜牧科学院负责。

从国外引进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将引种名称、说明书及适量种子,送交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或畜牧科学院登记、译名、编目,并报中国农业科学院备案。

第八条 第八条 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由自治区农牧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农牧业生产发展需要,组织农牧业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进行。

第九条 第九条 新品种引进,由自治区、盟和设区的市种子管理机构统筹安排,组织旗县级以上种子管理机构办理。经营种子的单位和个人,未经种子管理机构同意,一律不准由外省区擅自引种、调种。

第十条 第十条 自治区农牧业行政主管部门设立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负责农作物品种审定工作。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由农牧业行政主管部门、种子管理机构、农牧业科研单位、农牧业学校、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和技术监督部门等单位的科技人员组成。品审委员会由单位推荐,自治区农牧业行政主管部门聘任。

盟、设区的市设立农作物品种审定小组,负责新品种的初审和推荐。

报请审定的农作物品种,须经过自治区、盟和设区的市两级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自治区境内选育和由区外引进的品种,必须经审定、认定通过,才能推广应用。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由自治区农牧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农作物品种审定工作所需经费列入同级农牧业事业费预算。参加预备试验、区域试验、生产示范及报审的品种,申请单位需缴纳费用,费用标准由自治区农牧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农作物品种报审,必须符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农作物种子实施细则》和《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的规定。

第三章 种子生产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自治区应有计划地建立种子生产基地,实行专业化生产。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种子基地包括国营原良种场,特约种子村、种子户及其他繁种基地。

种子生产实行计划管理。每年由旗县级以上农牧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生产需要,提出种子产、购、销计划,逐级上报,由自治区计划和农牧业行政主管部门下达。旗县级种子管理机构与生产单位、农户签订种子产购合同。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国营原良种场是重要的种子生产基地,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减免粮油定购任务;特约种子生产基地的农户,按照种子部门收购种子数量核减相应的粮油定购任务,也可由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核减粮油定购指标。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商品种子生产单位和个人,必须具有与种子生产任务相适应的技术力量和生产条件,由旗县级以上农牧业主管部门核发《种子生产许可证》,并严格执行农作物品种标准和原良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杂交种子和常规种子的原种,由种子管理机构统一计划,组织生产;杂交种子亲本,由盟、设区的市以上种子管理机构提纯、繁殖;杂交种子制种和常规作物原种提纯、扩繁,由旗县级种子管理机构组织生产;苏木乡镇农牧业综合服务机构可为种子管理机构代繁种子。

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原种生产和亲本提纯所需费用,由旗县级以上各级财政适当补助。

第四章 种子经营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一条 主要农作物种子实行专门经营。各级农牧业种子公司是经营农作物种子的专门机构。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安排可用作种子的农产品收购计划时,应当优先保证种子的收购。

杂交种子和常规作物原种,一律由旗县级以上种子公司经营。

农业科研单位、农业院校,可以经营自育的、并经审定通过的种子。

苏木乡镇农牧业综合服务机构,可以零售由旗县级种子公司批发的农牧业种子,也可以为旗县级种子公司代销农牧业种子。

农民可上市销售自产的小杂粮、小杂豆和常规蔬菜种子。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二条 经营种子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具备国家规定的经营条件,并持有旗县级以上农牧业主管部门核发的《种子经营许可证》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

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三条 种子的调出调入,应列入产、购、销计划。

自治区内调运种子,由盟、设区的市以上种子管理机构签发准运证;调出自治区的,由自治区种子管理机构签发准运证。

调运或邮寄种子,必须具有种子质量检验和植物检疫合格证书。

第二十四条 第二十四条 主要农作物种子价格,应按国家和自治区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章 种子检验和检疫

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五条 农作物商品种子实行检验制度。各级农作物种子检验机构负责种子的质量检验。

技术监督部门负责种子质量的监督检验和仲栽检验。

第二十六条 第二十六条 种子质量检验,严格执行国家《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农作物种子分级标准》、《牧草种子检验规程》和《牧草种子质量分级标准》。国家尚未制定标准或标准偏低的,可执行地方标准。

第二十七条 第二十七条 种子检验员,由旗县级以上各级种子管理机构考核,报同级农牧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发给《种子检验员证》。

种子检验员持证检验,并签发《种子质量合格证》。

第二十八条 第二十八条 农作物种子病虫害和杂草的检疫,由植物检疫机构依照国家有关植物检疫法律法规办理。

第六章 种子储备

第二十九条 第二十九条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根据自然灾害发生规律,确定种子储备数量。

种子储备,包括良种储备和救灾备荒种子储备。

储备种子所需资金,由同级财政部门根据财力适当拨周转金或给予贴息贷款解决。储备种子产生的政策性亏损,由同级财政部门给予适当补贴。

第三十条 第三十条 农作物良种,由农牧业种子管理机构储备。自治区和盟、设区的市种子管理机构储备杂交种子亲本和常规作物原种;旗县级种子管理机构储备杂交种和一级良种;生产单位和农户储备自用的农作物良种。

第三十一条 第三十一条 救灾备荒种子,由粮食管理部门储备。储备数量,由各级农牧业行政主管部门与粮食管理部门商定,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由粮食管理部门储备。

使用救灾备荒种子,须经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由种子管理机构负责种子质量检验,粮食管理部门供应。

第七章 罚则

第三十二条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未按规定对外提供或引进种质资源的;经营未经审定通过的种子的;未按规定取得《种子生产许可证》、《种子经营许可证》、《种子质量合格证》和《营业执照》擅自生产、经营种子的;到种子基地哄抬种价、抢购种子的;销售质量不合格种子,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的;伪造篡改检疫证明的;无理干涉或妨碍依法执行公务的,均按《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农作物种子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处罚。

第三十三条 第三十三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的上一级管理机构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在接到复议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第三十四条 自治区糖用甜菜种子生产、经营的具体办法另行规定。

第三十五条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执行中的具体问题,由自治区农牧业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三十六条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篇8:《四川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

一、审定权限过于集中, 导致品种覆盖面积过大、不能更科学、准确地为各地选择最恰当的栽培品种, 形成事实上的种子垄断

《种子法》[1]中第15条:“主要农作物品种和主要林木品种在推广应用前应当通过国家级或者省级审定, 申请者可以直接申请省级审定或者国家级审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和主要林木品种实行省级审定。”此条款基本上确立了品种的国家、省两级政府的审定权原则。

中国国土面积辽阔, 不说我们整个国家, 就一个省的面积, 与世界上很多国家 (如日本等国) 的国土面积相当, 在如此辽阔的农业生产面积上仅以一个机构, 想达到品种准确覆盖, 完全是理论性的, 事实是不可能的。何况农业又是紧密依靠千变万化的大自然, 一个品种在生产中的丰产性是与自然及栽培条件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不同地域的土壤类型、肥沃程度、地下水位高低、初终霜的早晚、遭遇自然危害几率, 以及个人种植时间的早晚、施肥量的大小等栽培习惯、种植水平, 机械化程度等, 各有差别。只有常年耕种在这块土地上的农民自己才最了解。无论如何高明的专家也不可能给出适合所有农民的准确方案。最终, 最有资格行使品种选择权的, 仍然应该是最有实践经验的耕种者——农民。由此不难看出:比起全国、全省的大面积品种覆盖的审定方式, 小面积、有针对性的、具体的、指定范围的基层品种审定则更为科学准确。

由于品种审定机构覆盖不了千变万化的自然及栽培条件, 导致在一些地区 (地块) 本应在生产上使用的品种得不到审定, 造成了大型种子育成及生产单位的垄断经营, 也造成一部分非品种的“品种”在市场上非正常流通。所以品种审定权须放开, 应灵活、具体化, 要给予农民团体在所种植区域和栽培面积内的自主确定生产用种的区域性审定权。如果我们将眼光聚焦国外, 日本的农协组织就有权审定推广适宜当地栽培的品种, 其推广区域可以是临近的几个县或更小范围。

二、品种审定人员组成不够合理, 应增加基层专家、农民专家的比例

国家级、省级品种审定委员会的成员大多也都从事育种工作, 他们也希望自己育成的材料被推广。审定通过的品种, 大多是国家、省级少数专家自己育成的品种, 国家级及省级专家终究人数较少, 由少数人主宰这一具有十分强势经济活力、蕴涵巨大财富之农业领域中的种植业的命脉, 有很多弊端。它为行业的无理垄断, 披上了合法的外衣。为形成种植业最高层的“利益集团体”成为可能。即使是对自己提升的品种施行回避制度, 但只要这个高层利益团体一旦形成, 那么一切防范措施都是表面的, 对这个团体内成员间的“互惠”不会有任何影响。

而当地的专家和有经验的农民专家, 对当地综合条件更加了解, 最知道当地所需的品种。并且通过具体试种能更直观地得出哪个品种更适合当地种植。况且, 品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 使他们能发自内心地表达出所最需要的品种的真实意愿。可见, 国家及省级专家对新品种的认可, 远不如实际操作者具体实践后的认可。

从上述分析看出, 只有增加基层专家、农民专家的比例, 将品种审定权交给农民, 才是品种审定、推广的进步。

三、有限下放的品种审定权缺乏实际可操作性

《种子法》第15条还规定, “在具有生态多样性的地区,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设区的市、自治州承担适宜于在特定生态区域内推广应用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和主要林木品种的审定工作。”这一规定看似审定权下放了, 其实这只不过是从“高空”降到了“半空”, 缺乏实际可操作性。生态的多样性、相似性是不以行政的区划而决定的。生态的相似性是相对的, 多样性是绝对的。生态上多大程度、多大面积的差异算是“特定生态区域”?难以界定, 基本成了行政部门可做可不做的工作。最终, 仍是在不同耕种条件下的农民, 一定程度地蒙受着政策上的无视。

四、育种目标须改进, 要增加更科学的内含

《黑龙江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2]第6条:“农作物育种单位和育种者, 要从当地生产需要出发选育新品种。农作物的品种选育, 必须符合适期成熟、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育种目标。”此育种目标与现实生产实际出入甚大, 多有不妥。

育种目标是未来所育出品种类型的框架, 任何人育出的品种都须在这框架之内, 否则不能被推广。所以这是一个专业上最基本的原则问题, 因此这一目标必须即有时代色彩, 紧密服务于生产实际, 又要有切实的科学性。其不妥之处及应改进内容如下:

1. 所谓的“适期成熟”, 应准确细划到在匹配的栽培条件下的适期成熟。

要具体考虑土壤的基础肥力、施肥量、播种期、定植密度、受光条件优劣、水量丰歉、水温及地温高低等因素。水稻等移栽作物应考虑秧苗大小, 提早育苗 (如水稻的“地下水自动喷雾增温控温水稻育苗技术”、“水稻两断育秧”及“三膜覆盖技术”及常规提早育苗) 等新技术是否采用。而现行的《种子管理条例》所指的“适期成熟”, 是指在固定的传统栽培技术条件下, 同一积温带的整个稻区。也就是只考虑到温度, 而其他影响熟期的自然、人为因素均未予以考虑。这是必须增改的内容。

2.“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应具有更科学的含意和正确解释。

在抵御人为难以准确预测、无法控制和人为不可左右 (如气候中的低温寡照、高温灼伤大风大雨等) 不利自然因素、甚至自然灾害时, 要求品种有较强的耐受力和最小的减产幅度, 具有宽幅的适应性。这种情况下必须要求品种“抗逆性强、适应性广”。而针对相对稳定的已知、可知 (如盐碱地、砂流地、低温低洼地等) 自然条件等不利因素, 就没有必要非用少数几个品种垄断代替, 而是要求有专化性的品种适应这一地区 (域) 。因此, 条例中的“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应改为在抵御人为难以预测、控制的自然灾害时, 育成品种要抗逆性强、适应性广。而并非对所有不利因素具有广意的“抗逆性强、适应性广”。

五、应加入品种与新技术的相互协调、促进, 避免挤压、排斥等相关内容

随着农业的发展, 一些新技术不断涌现, 这些新技术一般要求相配套的、差别于现有品种的新型品种相搭配。但《条例》却没有给出有关新技术所需品种的支持性规定, 使一些全新技术的推广无合法的配套品种可用, 导致这些技术推广时常常与种子法 (规) 相违背, 不能大面积、合法地推广应用。所以品种审定应给新技术以足够的业务空间支持。要求在新技术推出时, 能及时给出最适合这一技术的品种。如果没有恰当的品种, 应允许与这一技术相配套新的品系, 在生产上试验, 供农民审定通过并推广使用。切实使品种审定制度成为新术的研究及推广的有力保障, 还原品种与栽培技术间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原始关系。改变品种审定制度成为新技术推广的障碍这种现状。

六、应增添育种者对所育成品种在生产使用期间的跟踪服务制的内容

《条例》第7条“育种单位或个人在培育新品种的同时, 要根据该品种的特征、特性研究出一套相适应的栽培技术, 提供生产上应用。”此款的缺欠在于育成后一次性地提出栽培技术方案, 这是远远不够的。就水稻而言, 致病生理小种在变, 栽培技术、农业机械、甚至气候等都是变化的, 所以栽培技术也不能一成不变。条例应增加:品种育成者要根据品种上年的表现及相关因子, 每年度须作病、虫害趋势预测, 栽培技术最新提示, 以及即时性技术跟踪服务等内容条款, 承担起作为育成者所应该承担的义务, 惠及于民。

总之, 应通过各地农协组织使品种的审定推广面积逐渐连片到县、市、省、国家。最终形成从基层到国家级的金字塔形的品种数量布局。国家级专家则须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把关性研究等工作中, 为品种审定前提出警示, 为品种审定时提供参考意见;总结各主要种植品种在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大面积栽培中应注意的问题;提供全局性 (较大范围) 的病、虫情预报等。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15条有关规定, 在实际执行运作中存在着弊端;《黑龙江省种子管理条例》第6条、第7条, 关于育种目标及育成品种相应栽培技术等条款不够准确、科学, 有必要补充相关内容, 予以修订。

关键词:种子法,种子管理条例,品种覆盖,行业垄断,条例修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4.

上一篇:校运会开幕式广播稿通用下一篇:大学生网上党课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