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和谐发展探析研究论文

2022-04-26

摘要:银行业作为一个国家的服务行业,在分配社会利润这个大蛋糕的结构中存在着非市场性特征和固定利润分配机制。由于在2011年底某位银行管理人员提出银行的利润太高以至于不好意思公布,这就引发了对于银行“暴利说”的讨论。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银行和谐发展探析研究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银行和谐发展探析研究论文 篇1:

论后危机时代的“碳金融”

[摘要]进入后危机时代世界各国,均把目光投向了低碳经济这一新的经济增长点。碳交易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碳金融”已是大势所趋。本文在分析“碳金融”发展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探析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碳金融;低碳经济;商业银行

自美国次贷危机演化成为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以来,世界各国及时采取了比较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成功预防了世界经济重蹈1929年大萧条的覆辙。随着危机的缓和,全球经济进入一个相对平稳发展期。但是,由于固有的危机并没有完全解决,世界经济仍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我国已步入后危机时代,在这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后危机时代,商业银行如何把握低碳经济这一新的经济增长点,创新发展“碳金融”,扭转金融业靡靡不振的局面是我们亟待讨论的课题。

一、 “碳金融”在后危机时代的地位

“碳金融”泛指所有服务于碳排放交易市场的金融活动。在京都议定书的框架之下,国际排放贸易机制(IET)、清洁发展机制(CDM)和联合履行机制(JI)协同作用,帮助缔约国完成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同时催生出一个以二氧化碳排放权为主的碳交易市场(简称碳市场)。碳市场的交易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减排配额通过交易平台易手,派生出类似期权与期货的金融衍生品;另一方面是相对复杂的以减排项目为标的的买卖。“碳金融”就是围绕碳市场开展直接投融资、碳指标交易和银行贷款等金融活动。在我国,“碳金融”紧紧围绕低碳经济展开。

发展“低碳经济”是战略性决策。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世界各国所达成的普遍共识,以破坏资源环境为代价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是难以为继的。而低碳经济以其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特点为各国所青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今,全球经济复苏指日可待,为了能够尽快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各国都不约而同的把目光投向了“低碳经济”。美国政府将新能源和环保产业作为经济复苏的战略重点,2009年2月美国通过总额达7870亿美元的刺激经济方案,其主要投资领域就是新能源;欧盟计划在2013年之前投资1050亿欧元用于创建具有国际水平和全球竞争力的“绿色经济”;英国提出以发展低碳经济与数字经济来构建英国未来;日本则将低碳产业作为新增长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实施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方案中,用于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资金就超过2000亿元。一场低碳经济的争夺战,已在全球范围内悄然打响,这对我国来说,如何抓住这个机遇将是一个挑战。

“碳金融”在我国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我国目前仍然是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为主体的经济,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的比重一般为2/3。这种典型的碳基能源经济,使我国经济和能源结构的高碳特征十分突出,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较高,节能减排形势非常严峻。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由高碳能源经济向低碳与无碳能源经济转变,是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迫切要求和战略选择。我国必须坚定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另外,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2012年以前不需要承担减排义务,在我国境内所有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都可以按照《京都议定书》中的CDM机制转变成有价商品,向发达国家出售。通过CDM项目减排额的转让收益可达数十亿美元。依托CDM的“碳金融”在我国应该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参与碳交易活动,中国的“碳金融”市场潜力更加巨大。谁能抢占先机,早一步占领这块“处女”地,谁就能在中国未来的碳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从国际市场来看,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自2004年起,全球以二氧化碳排放权为标的的交易总额,从最初的不到10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700亿美元,四年时间增长了70倍,交易量也由1000万吨迅速攀升至27亿吨。发达国家通过CDM购买温室气体排放额度的需求为每年

2亿—4亿吨,每吨的价格在15—20欧元,最高时甚至达到25欧元。二氧化碳排放权如同大豆、石油等商品一样自由流通,极大丰富了碳交易的金融衍生品种类。

全球碳交易在2008—2012年间,市场规模每年可达600亿美元,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容量为1500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商品交易市场。进军海外市场,必定大有可为。因此我们追逐“碳金融”并不是赶时髦,确实是大势所趋。随着我国更加积极地参与抑制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商业银行更应当尽快抓住这一机遇。

二、商业银行如何发展“碳金融”

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具有深远的意义。这场次贷危机使银行家们清醒的意识到,回归实业才是走出危机的最好选择。金融业是建立在实业的基础上,不搞实业只搞金融必然会产生动荡。只有把金融落实到实业,才能保障金融业的平稳发展。而“碳金融”无疑是诸多实业中的“明星产业”,谁能够发展好“碳金融”,就意味着谁能够“笑傲江湖”。当然,在中国碳市场短时间内不能够为大多数人所重视,这并不意味着“碳金融”在中国行不通。虽然是我国并不缺少经济增长点,我们有大量的基础建设要做,短时间内无暇关注。但是在不久的将来,“碳金融”必将席卷我国金融市场,商业银行早一步介入,就能够早一点熟悉交易流程,积累宝贵经验,占据市场分额。

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是体现社会责任感的最佳途径。我国“碳金融”是紧紧围绕低碳经济展开的,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盲目追求GDP的高速增长,不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长此以往必将贻害无穷,这样的GDP被形象的称为带血的GDP。低碳经济正是要用可持续的理念,以低消耗、高效率的发展来打造绿色GDP。作为商业银行应当牢牢把握这一趋势。支持低碳经济、支持绿色产业。这不仅仅是出自商业银行自身利益的考虑,更是体现了保护环境资源的社会责任,发展“碳金融”恰恰能达到双赢的地步,既赢得利润又赢得广泛的社会赞誉。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优势得天独厚。西方发达国家高能耗产业技术革新和设备更新的成本十分高昂,温室气体减排成本较高。而在中国进行CDM项目,减排成本较低,据专家预测可低至每吨十几欧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显示,目前中国提供的二氧化碳减排量已占到全球市场的三分之一左右。预计到2012年,中国将占联合国发放全部排放指标的41%。我国目前正大力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努力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走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会投身到由“高碳”到“低碳”甚至“零碳”的转型中,也必然有大批项目可以被开发为CDM项目。巨大的减排成本差异和愈来愈多的CDM项目,必将促使发达国家的企业积极进入我国寻找合作。

在我国发展“碳金融”既是难得的机遇,又是严峻的挑战,我国商业银行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碳金融”之路。

我国商业银行应当寻求与政府合作,大力宣传低碳产业。碳金融是一个政策性强、参与度高和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它要求政府、企业、商业银行三方面共同协作。这就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制定一系列标准、规则,提供相应的投资、税收、信贷规模导向等配套政策。企业依据自身特点,更新设备、改进技术。商业银行积极参与节能减排领域的融资活动,扶持低碳企业,共同经营CDM项目,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此外,商业银行应当加强宣传推广,要让政府、企业充分意识到CDM机制和节能减排所蕴涵的巨大价值,推动项目业主和开发商根据行业、自身发展计划,扩大国际合作,积极开发CDM项目,力争使政府、银行、企业三方利益最大化。

我国商业银行应当积极进入全球“碳金融”市场。我国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国,在国内拥有很多节能减排项目,但是由于我们长期以来缺乏碳交易的意识,没有发现“碳金融”及其衍生品的巨大价值。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借鉴国外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探索和研究国际上的碳交易机制,积极参与到全球“碳金融”市场。据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仅2007年5月份,全球CDM项目就新增157个,其中65个项目来自中国,我国在新增项目方面遥遥领先,几乎是第二名印度的两倍,遥遥领先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截至2010年1月19日,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全部CDM项目为2369个,在联合国已注册的中国CDM项目有701个,该项目个数占全球份额还在不断扩大。随着CDM体制逐步深入我国市场,更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关注和利用CDM商机,我国商业银行应当扶持和引导我国企业走上国际碳市场。

我国商业银行应当加快环境金融产品创新,积极参与绿色资本市场建设。商业银行在参与构建我国绿色资本市场时,要把低碳经济和金融创新的互动放在一个有机的系统里。商业银行要探索能够提高环境质量、转移环境风险、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以市场为基础的金融创新。商业银行可以探索设立与环境相关产业的风险投资基金,绿色金融和企业债券的发行,开发相应的环境金融衍生工具。在转型经济国家得到广泛应用的国家综合环境基金,对我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可以借鉴联合国、世界银行和国际金融公司的环境基金,在大中城市建立地方环境基金,重点支持地方低碳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建设,支持低碳经济项目、环境保护项目,从而实现低碳经济和金融创新的双赢。

我国商业银行应实施绿色信贷政策,积极开展碳排放交易的项目贷款业务。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商业银行依据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发布的《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违法的企业和项目进行信贷控制,确立了在信贷领域环境准入门槛,通过绿色信贷切断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无序发展和盲目扩建的资金来源,并加大节能项目节能减排重点项目贷款、节能减排技术创新贷款等绿色信贷的供给, 促进节能减排。当然,绿色信贷并非毫无风险。绿色信贷评估涉及面广,评估成本比较高,而且一部分信贷项目的经济效益并不太好。为此,我国商业银行应与政府部门紧密合作,建立绿色长效机制,适当降低节能减排领域的金融准入门槛,为重点节能环保项目提供信贷支持,允许企业可以用节能技术作为信用担保融资,从而有效保障“碳金融”交易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玉宇.我国碳金融发展及碳金融机制创新策略〔J〕.上海金融,2009,(10).

〔2〕任卫峰.低碳经济与环境金融创新〔J〕.上海经济研究,2008,(03).

〔3〕王兆焕.浅谈商业银行利用清洁发展机制大力开展碳交易金融业务〔J〕.金融经济,2009,(02).

〔4〕王元龙,田野.碳金融的发展与商业银行的应对〔J〕.中国科技投资,2009,(07).

〔责任编辑:张志臣〕

作者:武峰鹏

银行和谐发展探析研究论文 篇2:

中国商业银行高利润率与金融创新

摘要:银行业作为一个国家的服务行业,在分配社会利润这个大蛋糕的结构中存在着非市场性特征和固定利润分配机制。由于在2011年底某位银行管理人员提出银行的利润太高以至于不好意思公布,这就引发了对于银行“暴利说”的讨论。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商业银行;高利润率;利润分配

一、引言

在一个社会中,如果要想使其持续稳定,经济和谐发展,那么这个社会中的利润分配一定要公平合理。根据中国银监会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24万亿元,同比增长18.9%。工、农、中、建、交这五家大型国有控股上市商业银行的利润相比去年增加了25%,达到6743.67亿元,除了这五家国有商业银行以外,其他大部分商业银行的利润也有大幅度的提高。

在我国银行业利润持续增加的时候,我国的实体企业的发展形势却面临比较严峻的考验。2011年下半年我国制造行业出现效益下滑,部分企业亏损,实体企业的出口下降幅度逐月增大;外部市场需求减少,加之企业生产成本上升,致使资金链供给紧张。从这些现象我们可以看出,在我国的实体企业面临经营不善,效益下降,濒临破产等困境的时候,我国的银行业利润却日益剧增,表现出严重的非市场性。

二、我国银行业高利润原因分析

在经历了2008年的次贷危机之后,目前全球经济正处于缓慢的全面复苏阶段,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在2010年全球1000家大银行的税前利润达7090亿美元,增幅高达77%,相比2008年也就是金融危机中最严重的一年有了巨大的提升,也仅比金融危机前的最高水平低了9.8%。虽然2008年以后,全球经济都受到打击,但是中国银行业进入“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的数目不断增加,银行一级资本、净利润和总资产数额均保持增长势头,银行利润率也不断攀高。我国银行业在全球的地位在2008年以后得到极大的提升。

通常情况下,如果一家银行的利润率比较高,说明这家银行的盈利能力比较强。然而商业银行的固有总资产、是否上市、存贷款规模、现金所有量等多方面因素又共同影响着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但是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商业银行的相关指标和影响因素发现,与国外商业银行不同的是,中国商业银行的利润水平很大程度上受到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历史及金融经济环境的影响重大,主要体现为以下五个方面:风险共担机制在我国银行业与企业之间并不健全;中国的资金供给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中国居民长期保持高额的储蓄率;高利差收入保证了银行利润的稳定性;商业银行的利润以其高利差为基础;金融市场结构长期以间接融资占主体,金融市场尚不完善。

三、商业银行的利润率和金融创新之间的关系

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深化,要想使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也随之发生变迁,就必须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在核心竞争力和组织形式方面进行相应的变革。在目前情况下,我国的商业银行实行分业经营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原因在于我国的金融体系和市场还没成熟到发达国家的水平,监管机构和设施还不是很完善。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这必然会增加社会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使得资产市场上出现了大规模的金融创新。这不仅会使我国金融结构进一步优化,而且还会带来其他的一些附加问题。具体而言,一方面,金融创新可以使商业银行通过金融工具按照自己的利润最大化原则更加灵活的调度资金,扩大利润空间。另一方面,金融环境的变化使得商业银行承受着比以前更大的压力:第一,金融创新影响商业银行的投资收益。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上各项制度、法规的日趋完善,金融工具种类的日益增加,使得企业融资成本逐渐下降,这就使得商业银行不得不被迫下调收益率,银行利润下降。第二:金融创新使银行负债成本上升。由于大规模金融工具的出现,消费者投资渠道增多,这会减少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甚至出现脱媒问题。

四、有效调整银行业高额利润的政策

1、坚定不移的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要严格按照利率市场化的各项制度要求,由资产市场上资金的供求状况来决定我国的利率水平,而不是由政府按照事先制定好的计划决定资金的流向与流量,努力实现金融市场自由化并积极与国际接轨。

2、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规范化市场金融

建立规范化的金融市场要求我们要针对我国金融市场还很不完善的弱点,增加对金融市场的建设力度,围绕着利率市场化这一核心,制定一套既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又可以实现与国际接轨的金融监管体系,不断完善我国的资本市场,使其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3、建立与实体经济间的风险共担机制

从发达国家银行业的发展历程来看,最关键的一点是务必处理好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当地政府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地调整相应的政策,减轻商业银行在利率方面的垄断,另一方面,企业作为银行的主要客户之一,银行在扩张自己业务的同时,必须考虑企业的发展状况,将企业的盈利情况与自身的发展做一个很好的结合。

4、大力发展创新型金融市场

创新是一个行业不断发展的灵魂,想要建立创新型的金融市场,必须做到以下两点。第一,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资产市场不完善的缺点逐渐暴露出来,同时这也发映出我国的资本市场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第二,发达国家的同业经验表明,要想增加银行的盈利能力最为关键的是要把具有较强议价能力的销售业务作为发展的核心。

五、结束语

通常来说,商业银行获得的高额利润得益于其强大的盈利创利能力,但就我国的银行业现状而言,一方面是银行整体规模的迅速扩张,另一方面是有限的盈利渠道,大部分利润来源于利差收入,缺少灵活多变的金融投资工具供消费者选择。因此,为了完善我国的金融环境,实现银行业的合理健康发展,要在尽可能保证现有盈利水平的基础上大力进行金融创新,研发更加贴近市场的金融工具,进一步的进行市场化改革,稳定商业银行的利润区间,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绿色健康发展。(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陆军,魏煜.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与资产负债结构分析.金融研究,1999

[2]姚勇,董利.中国商业银行盈利分析.南开经济研究,2005,(2)

[3]贺业.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中国市场,2011,(5)

[4]张春林.中国银行业盈利模式转型探析.现代商业,2011,(15)

作者:孙晨晨

银行和谐发展探析研究论文 篇3:

包容性增长研究现状述评

摘 要:包容性增长是近十年来国内外提出的新理念,其核心是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是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增长。包容性增长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决定因素。从包容性增长基本内涵认知为切入点,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包容性增长理论与研究的现状,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对今后研究的重点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包容性增长;机会平等;和谐;可持续发展;创新社会管理

一、基本内涵认知

亚洲开发银行在2007年提出包容性增长的理论观点,用以提醒其成员国注意经济快速发展中出现的失衡问题,倡导经济将建立在更自由、更开放、更公平的基础之上。之后许多研究者进行了较为深入地研究,对包容性增长的内涵也给出了不同的界定,主要从过程、结果维度、收入与非收入维度、收入增长是否有必要、包容性增长测度的难易程度以及创新等几方面展开[1]。

包容性增长的概念是国际组织在过去的十几年间逐渐完善的概念,总体而言,包容性增长是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2]。具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针对有可能或者已经存在的发展失衡、分配不公、社会差距持续扩大、弱势群体利益得不到很好地保护等有违可持续发展宗旨的各种情形,通过各种手段来矫正失衡,使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改善和谐发展。本质上讲包容性增长是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增长相对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强调经济增长与其他方面增长的协调发展,是一种公平合理地共享发展机会、分享发展成果的理念[3]。也就是说,从一个国家的国内来看,包容性增长应该是和谐、可持续的增长,在增长的同时,保障财富分配公平,不造成巨大的贫富差距,向低收入人群倾斜,使所有人都从增长中获益。就国际宏观方面而言,包容性增长应该是一个国家的增长,应当以不损害或抑制另一国增长、不给对方带来危害为前提,实现国家间协调、和谐增长,在共赢多赢中实现共同发展。当然一般来说包容性增长主要还是在一个国家范围内,而各国之间包容性增长,更多的是指贫困国家在全球区域性增长过程中能够受益更多。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一)理论研究

1.问题的缘起。贫困问题一直是困扰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大威胁,联合国、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以及世界各个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也一直致力于解决这一问题。造成贫困问题的原因有很多,经济的快速增长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许多亚洲国家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使得穷人数量由1990年的9.45亿缩减到2005年的6.04亿,导致贫困率显著下降,但同时出现只有小部分人获益于经济增长的情形。弱势群体、尤其是少数民族,在偏远农村的人们和妇女并没有按比例受益于这种快速的经济增长,从而越来越被边缘化[1]。很显然经济的高发展造成的这种贫富差距,如果任其蔓延和发展,会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及政治稳定的隐患。因此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形成是人们对于贫困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4]。

2.研究内容与重点。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主流经济学家的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可以不断地产生,技术就可以不断地进步,经济就可以持续不断的增长[5]。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世界各国经济增长以追求GDP为目标。但是二战之后,在一些国家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由于人类经济活动特别是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使得环境状况日益恶化,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经济发展、资源利用以及环境保护所构成的矛盾已成为当时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于是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需要一种经济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互融合的协调发展方式,由此产生了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经济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过渡。在对传统经济增长理论进行批评的基础上,学术界从研究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动力转向了研究经济增长的后果和质量,形成了包容性增长理论[5]。

早在1966年亚洲开发银行就提出“要对地区和谐增长作出贡献”,这被视为包容性增长思想的萌芽。对于“包容性增长”概念的界定,在早期的文献中很难找到。在近十几年存在一些类似的或不同的表述形式,如:对穷人友善的增长、不平等减少的增长、相对益贫式增长、共享式增长等等。2006年为研究亚洲未来发展趋势以及亚洲开发银行的发展战略,亚行组建了由经济学家、企业高管组成的专家小组,该小组于2007年撰写了调查研究报告,提出亚行关注的重点应从应对严重的贫困挑战转向支持更高和更为包容性的增长的建议[1]。这次的报告提出包容性增长关注于快速创造经济机会并且使它惠及包括弱势群体在内的广大群众,也是目前公认的首次提出包容性增长这一经济学概念。

这次调查报告提出之后,包容性增长问题的研究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展开,尤其是政策制定者以及学术研究者在近几年来对其的理论认识和概念的研究颇多。无论是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还是一些专家学者对包容性增长研究基本都是围绕其概念和本质展开研究的,因而减少不平等成为政策开发关注的重要主题。目前理论上主要是从政策层面以及分析增长不包容的原因上提出研究结果,即由于两极分化、机会不均等以及各个国家体质上的制约导致了经济发展的不包容,因而需要通过高速、有效、科学以及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最大限度地为人们创造就业与发展机会,提倡公平参与与平等地获得机会,确保缩小贫富差距,保障广大群众得到最低限度的经济福利。

(二)应用研究

纵观包容性增长的理论,对于包容性增长的应用研究范围是极其广泛的,或侧重于政治领域,或偏重于经济文化领域,或重点解释社会问题。但除了亚行等组织外,学术界很多是处于零散研究状态,试图解释包容性增长的实质,因而主要的应用研究更侧重于经济和社会层面,世界各国以及一些合作组织主要侧重于方法的研究,目的是为其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在包容性增长的政策与措施上,研究者Ali可谓是佼佼者,其主要从五个方面分析:一是认为促进有效的可持续发展在实现包容性增长中起了重要作用,提出了提供就业机会和促进生产有利于实现包容性增长;二是建议政府解决制度缺失,维护法律秩序,确保人们在新的机会中平等参与及受益;三是提出开发人力资本以支持包容性增长;四是建议政府在确保包容性发展的同时需要与私营部门和民间团体建立起合作的伙伴关系;五是提出包容性增长中相互关联的经济、政治及社会维度应相互增强,从而促进包容性增长[1]。总之,包容性增长的策略研究主要围绕提供就业机会,解决人们的收入,帮助弱势群体等展开。

三、国内研究现状

(一)理论研究

1.概念的提出。2009年1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提出“统筹兼顾,倡导包容性增长”,这是作为国家层面中国首次公开倡导“包容性增长”的概念[1]。随后2010年9月,他再次发表了题为《深化交流合作 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致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也再次强调包容性增长,并将其写入“十二五”规划中[1]。之后国内外许多研究者进行了较为深入地研究,对包容性增长的内涵也给出了不同的界定。对中国这样一个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差异明显的大国而言,倡导包容性增长具有深刻的现实背景,这一概念的提出为中国研究和实现包容性增长奠定了基础。

2.问题的缘起。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成为中国经济的主旋律,人们一味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形成唯GDP发展方式,从而带来一系列的经济发展差距问题、环境问题等。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社会经济利益关系复杂度日益增加,整个社会分化日益严重,矛盾和冲突日益凸显,导致中国出现区域差距、城乡差距、产业差距、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差距,形成普遍不平等竞争格局[1]。以中国城乡居民收入为例,其收入差距比(见表1)。

由上页表1可知,虽然1998年以来农村居民收入实际增速第一次超过城镇居民,但城乡收入比确实呈现增长趋势,由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2.5∶1增长到2000年的2.79∶1,到了新世纪这种差距比仍然在增大,2005年之后每年都在3.2∶1以上,可见,目前中国城乡差距仍然比较大,而且有呈现逐渐加大的趋势。

经济非均衡发展在中国较为普遍,既有区域间的不平衡,也有区域内部的不平衡,这正是学术界一直关注的差异化现象与旅游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的问题,恰恰与包容性增长理论相吻合,是对可持续发展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经济的增长方式已经从过去的一味追求数量增长过渡到质量增长,再到和谐发展增长阶段,在经济数量增长的同时考虑到如何实现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势必会成为今后学术界研究的方向,包容性增长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一脉相承,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包容性增长理论在中国的发展是唯GDP指导思想下的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经济、社会、环境问题引起必然结果。

3.研究内容与重点。纵观国内学者研究的成果,目前主要从三个方面取得了研究进展:一是从包容性增长的背景、内涵分析,如蔡荣鑫(2009);余闻(2010);汤敏(2010);王军(2010);孙翎(2010);范轶琳(2011);任保平(2011)等。二是研究包容性增长的作用,如:马晓河(2010);庄健(2010);汤敏(2010);黄铁苗(2010);俞宪忠(2010);任保平(2011)等。三是对包容性增长的途径进行了探索,如:蔡荣鑫(2009);黄铁苗(2010);赵海均(2010);周建军(2010);李长安(2010);王克群(2010);余闻(2010);庄健(2010);任保平(2011);贡森(2011)等。可见,国内外对于包容性增长的研究更多是侧重于理论分析和研究,揭示包容性增长理论的内涵和本质,分析包容性增长的特征,进一步深化以人为本的理念,丰富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强调和谐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对中国政府提出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深化。

(二)应用研究

经济学家关注贫困问题,研究经济的包容性增长,在国内外专家学者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中国的研究更多是从一个国家或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宏观层面展开,更多是侧重于理论分析和研究。中国当前经济总体形式运行良好,但区域经济热点延展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并存是当前中国经济存在的主要结构性问题,中国各地兴起了规模不等的经济区,纷纷在加强合作,谋求共同发展,目前学术界也积极运用包容性增长理论指导中国经济方式改变、产业结构转型。如:蔡荣鑫(2009);赵海均(2010);周建军(2010);王克群(2010);余闻(2010);庄健(2010);任保平(2011)等。但是对于将包容性增长理论应用到某一区域或者某一产业则极少涉及,国内申世军(2010)将这一理论运用到债券市场,贡森(2011)对推进包容性增长的社会政策进行了研究;李震(2010)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角度分析包容性增长;徐耀(2010)研究人力资源开发就业促进与包容性增长。

近年来随着学术界对包容性增长理论研究的深入,随着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各种社会现象的凸显,中国的一些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也逐步运用这一理论的核心原理,深入研究中国经济增长与社会就业、传统文化、人的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道德伦理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这些研究对中国经济战略的制定、产业转型与升级优化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的破除都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也进一步践行了中国提出的“坚持科学发展观,注重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研究的重点

(一)主要问题

1.理论研究不足,概念界定不清。虽然学术界、各国各地政府已经逐渐关注包容性增长问题,但国外关于包容性增长的研究仅仅十年左右的时间,国内的研究刚刚起步,总体上理论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包容性增长内涵的界定、本质的揭示,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学者基本上是从自己研究的角度去剖析。目前关于包容性增长虽然研究者普遍认同机会平等下的共同增长,但并没有一个普遍认同的国际上认可的概念,总体上缺乏对这一理论的深层次分析,如包容性增长的作用机理、包容性增长动态过程模拟等基本上国内、国外学者的研究均未曾涉及。

2.定量研究深度不够。由于概念的界定尚不清晰,学术界的研究偏重于问题的缘起、内涵的分析、政策的解释等,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从方法论上来看停留在传统的定性的描述,基本上没有定量的模型的建立、指标的确定和测量的标准规定等。国外仅有的定量研究也仅仅是建立函数来分析现状,判断其增长是否具有包容性,而对包容性增长的过程、增长的机理、增长的趋势、增长的结果等动态过程没有研究,对包容性增长的程度、指标评价、协调优化体系等更是没有系统研究。

3.实践研究不能满足需要。国内外在近几年也在积极尝试用包容性增长理论指导实践,但实践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提高。目前对于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的包容性增长的研究国内外均很少,虽然关于包容性增长的政策与对策研究已经有不少成果,但大多数研究范围大、视角宽、政策空,对策与路径的研究全面但不具体,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尤其存在着针对性不够的问题,研究比较笼统,没有根据具体的情况提出可行性建议,而且目前的路径与对策缺乏长时效性。大量的实践工作有待于理论的指导并总结提高上升为理论。

(二)今后研究的重点

1.跨学科多角度研究理论。包容性增长理论自产生以来,其理论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已经引起世界范围内除经济学家以外的很多学者的关注,目前社会学、管理学学者也分别从其学科领域对包容性增长理论进行探讨。随着经济增长与政治、社会、环境等问题的密切关联,未来的研究将会呈现跨学科综合研究趋势,会深层次融合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管理学、社会学、地理学、环境学等多学科,并且从多角度全面而深入剖析包容性增长理论的内涵、本质与特征等。

2.定量研究经济增长的动态过程。在经济发展的历程中,世界各国基本上都已经过渡到从追求经济增长的量到追求经济增长的质。在这个演进的过程中,发达国家将会进一步关注经济、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经济增长状况进行定量的评价体系和指标将更加完善;对于中国等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研究会联系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具体情况,动态地研究包容性增长的过程,以消除现已存在的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非均衡发展问题。

3.研究趋向实践问题。十多年来,学术界的研究更多是从宏观上展开,较少有人联系文化或联系某个产业、某个区域进行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实际上区域非均衡发展在中国是客观存在的,即使是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也同样存在着经济非均衡发展问题。如何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实现从数量增长到质量增长是今后学术界研究的方向与重点。另外非均衡发展在某些产业中也同样存在,如旅游产业,即使在旅游业发达的地区也普遍存在。未来几年,将包容性增长理论运用到产业经济、区域经济研究中会成为一个热点和趋势,运用包容性增长理论对社会、经济、文化领域的研究广度和深度将进一步增加。

五、结束语

包容性增长是与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科学发展一脉相承的,自亚洲开发银行提出包容性增长的概念以来,包容性增长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人们也应用其指导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非均衡发展问题,但目前利用理论指导各国各地区的实践力度不够。经济非均衡发展在中国较为普遍,既有区域间的不平衡,也有区域内部的不平衡,这正是学术界一直关注的差异化现象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恰恰与包容性增长理论相吻合,是对可持续发展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随着经济增长对社会、文化等领域影响的加大,包容性增长具有广阔的研究空间,有待学术界进一步研究和发展,会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和趋势。

参考文献:

[1] 刘嫦娥,等.包容性增长研究述评[J].经济学动态,2011,(2):96-99.

[2] 张国献.当前国内包容性增长研究述评[J].现代经济探析,2011(2):56-60.

[3] 申世军.刍议债券市场在包容性增长中的功能和作用[J].金融发展研究,2010,(10):57-59.

[4] 蔡荣鑫.“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形成及其政策内涵[J].经济学家,2009,(1) :102-104.

[5] 任保平.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报告(2011)——中国经济增长包容性[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6] 李震,等.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角度看包容性增长[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2) :28-30.

[7] 徐耀.人力资源开发就业促进与包容性增长[J].创新时代,2010,(10) :30-32.

[8] 范轶琳,等.包容性增长研究述评[J].经济管理,2011,(9):180-184.

[9] 贡森.民生为向:推进包容性增长的社会政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0] 林毅夫,等.民以共享式增长促进社会和谐[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11] 郭晓华.浅谈包容性增长与社会和谐[J].决策,2010,(10):83.

[12] 蔡丽波.包容性增长命题[J].商周刊,2010,(21):33-35.

[13] 李靖.包容性增长意在当下[J].中国纺织,2010,(11):42-43.

[14] 王忠文.包容性增长的划时代意义[J].观察与思考,2010,(11):53.

[15] 胡锦涛.深化交流合作 实现包容性增长[N].人民日报,2010-09-17.

[16] 周建军.如何理解包容性增长[N].人民日报,2010-10-27.

[17] 孙翎.包容性增长与基本社会保障均等化——基于机会平等的视角[N].光明日报,2010-10-19.

[18] Ali.IInequality and the imperative for inclusive growth in Asia[J].Asian Development Review.2007,Vol.24(2):1-12.

[19] Acemoglu D.Directed Technical Change[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2002,Vol.70:781-809.

[20] Ad Bergsma.The Psychology of Happiness;A Good Human Life [J].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Vol.11:659-661.

Comment on the Research of Inclusive Growth

JIANG Li-qin

(Commercial Collage of Southern Yangtze University,Wuxi 214122,China)

Key words:inclusive growth;level playing field;harmonious;sustainable growth;innovating social management

[责任编辑 刘娇娇]

收稿日期:2012-03-18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JUSRP211A66);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10YJA790206)

作者简介:蒋丽芹(1971-),女,江苏姜堰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区域经济等研究。

作者:蒋丽芹

上一篇:加强技工学校班级管理论文下一篇:音乐教学学习兴趣培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