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生因素决定下的企业战略论文

2022-05-01

随着信息化与全球化席卷全球,针对新需求与全新的技术特点,产业在原有价值链基础上,寻找全新发展模式迸发出全新业态。分解、融合、新业态,成为产业价值链运动的三大核心规律。全球化一词最早是由特·莱维于1985年提出,用于说明此前20年间国际经济发生的巨大变化,即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中的扩散。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内生因素决定下的企业战略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内生因素决定下的企业战略论文 篇1:

企业战略决定的内生因素探讨

摘 要:文章从战略管理发展的几个学派出发引出企业战略决定因素问题,建立4个分析假设模型,并对企业的内生因素决定企业战略的作用形式和作用机制进行深入分析。作用形式包括:企业战略类型选择、内生性因素对企业战略演变过程作用分析;企业战略决定的内生性因素作用机制包括内生性因素对企业战略类型选择的三个作用机制,内生性因素对企业战略演变过程的作用机制分析。最后,文章对内生性因素决定企业战略的效果进行了评估分析。

关键词:内生性因素 企业战略 作用形式 作用机理

一、问题提出

在战略管理发展史上,有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战略管理学者和企业的高层管理者,那就是企业战略由内部因素决定还是由外部环境决定?安索夫(1976,1979)与霍夫(1978)为代表的古典战略理论的基点是企业适应环境,寻求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的动态平衡,这种理论实际假定既定的产业市场对战略的决定作用。波特(1980,1985)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强调选择有吸引力的产业和在产业中占据有吸引里的位置来获得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波特的观点中假设产业结构和竞争位置决定企业是选择低成本或差异化战略。我们看到古典战略管理和新古典战略管理学派的重要的假设前提:承认外部环境对企业战略形成的决定性作用。

然而以彭罗斯(1959)为代表的企业资源学派和企业能力理论则持完全不同的观点。彭罗斯则认为企业的发展主要取决企业内部的资源,包括管理资源、生产资源、人力资源,企业发展所需要的管理资源与企业能提供的管理资源决定了企业的成长速度。如果把彭罗斯的企业成长理论看成企业成长战略这个假设成立,那么其的观点认为企业的内部资源对企业的成长的方式、成长的路径起到决定性作用。企业能力理论(普拉哈拉德,哈默尔,1990;锑斯,1990)也是从内部核心能力或动态能力的角度分析企业战略的形成。从企业资源和能力的角度解释战略管理的观点现在已经处于主导地位。

那么现在的问题是,是什么样的内在因素对决定企业战略?内生性因素是如何决定战略形成的,作用机理如何,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内容。

二、分析模型的建立

(一)战略形成过程的总体假设

战略管理形成的是一个循环、动态的过程根据经典的战略管理理论企业战略的形成过程包括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实施,对评估战略实施结果修正战略这样一个循环的过程。

通过对企业的宗旨、资源能力、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和外部环境对战略的形成产生影响。对成功关键要素进行分析确定可供企业选择的战略,实施战略并对战略的效果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对先前的假设条件、已有的战略进行修正。这个经典模型告诉我们,众多的因素影响战略的形成,无论是内部因素或外部因素,它们对企业战略形成的作用机理是一致的。因此此战略形成过程模型是我们本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模型假设。

(二)基于资源观的战略决定过程假设

Acedo,Barroso,Galan(2006)的超额利润的资源基础模型认为,任何一个组织都是独特资源和能力的组合,这些资源和能力的独特性是战略和超额利润形成的基础。资源基础模型认为,首先确定企业拥有的资源和能力,确定公司的资源和能力能够多大程度上增强其竞争优势,在此基础上选择有吸引力的行业,最后选择能使公司最大限度利用其资源和能力来发觉外部机会的战略。尽管超额利润行业组织(I/O)揭示了外部环境对公司战略形成和战略为的重大影响,但是该模型的一系列假设限制了其运用的局限性,行业的竞争结构是客观存在的,但不是每个企业都能具备发现和利用其中机会的资源和能力。

(三)企业战略决定的关键因素假设

企业战略的形成和实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得企业持续竞争优势,那企业要持续获得成功其需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中的一个:在现有市场上,企业具备满足该行业成功关键因素的独特资源和能力;或者企业具备产业先见之明,发现或培育一个全新的产业(芮明杰,2000,2005)。因此笔者认为对企业战略形成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主要是内部因素,这些因素包括,产业先见之明、企业家能力和管理能力、独特的要素资源和能力、组织学习能力、组织制度、企业文化、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企业内部因素的变化对战略变化也产生决定性影响,而这其中最中要的内部因素是组织学习和知识管理能力。

(四)企业层面战略的选择模型假设

可供企业的选择的整体战略类型有三个层面:市场地位战略、核心能力战略、产业创新战略。笔者认为,古典战略和新古典战略最终的目的是获取一个有利的市场地位,以便企业能获得满意的赢利。关于获得市场地位的战略以波特的低成本和差异化战略为基础,演变到鲍曼(2005)的“战略钟模型”。而核心能力战略主要关注的是企业是否具备有独特的、稀缺的、不可复制、且对顾客有价值的资源和能力,基于这种战略能力,企业可以在不同的市场上建立领导地位。最高层次的战略是企业创新战略,这种战略驱动企业发现或创造新的市场,开发未来市场的核心能力,建立这个新市场的竞争规则,取得持续竞争优势。

三、企业战略决定的内生性因素作用形式分析

(一)内生性因素对企业战略类型选择的作用

根据前面的的分析,内生性因素对企业战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首先表现在对企业战略类型的选择起决定性作用。也就是企业具备的资源和能力类型,决定企业的战略类型。在现有市场上,相对竞争对手企业控制成本能力突出,这可能会驱使企业不断强化内部的规模经济和学习曲线效应,来获得较低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自然采用低成本导向战略。如果企业具备独特的资源,比如拥有核心技术产业化能力,那企业极有可能把现有的专利在不同的市场产业化,来获得新的成本曲线,重新建立行业规则提前获得新的学习曲线。如果企业对产业技术发展趋势、产业的演变规律,并深刻了解顾客的核心需求,这将驱使企业不断去寻找“蓝海”,或对产业进行创新。

(二)内生性因素对企业战略演变过程作用分析

战略演变是指战略作为一种实体,随时间在形式、性质和状态上表现出来的差异,包括战略生成、收敛和演变。企业的内生因素的类型不仅决定企业的战略类型,它的变化对企业的战略演变也产生重大的影响。企业内部资源和能力的渐进式变化对组织战略渐进影响,趋于匹配的过程,当企业内部发生重大技术创新或战略意图、战略使命,资源和能力发生突破式变化,那么企业的渐进收敛将会被打破,彻底使资源、能力、制度、文化和战略转向一个新的匹配过程。因此,企业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其内生性因素对企业战略的收敛和分化产生重大影响。

(三)内生性因素对企业战略决定的作用形式分析

通过上面的分析,内生性因素对企业战略的作用形式基本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企业内部的关键要素决定企业可选择的战略类型;另外,企业内部关键要素的变化对企业也的战略演变产生决定性影响,也就是企业的战略跟随内部关键要素的变化在渐进式收敛和分化式之间寻求平衡。

四、企业战略决定的内生性因素作用机制分析

(一)内生性因素对企业战略类型选择的作用机理分析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企业的内部因素对企业战略选择产生决定性的影响,那么接下来我们深入分析这种内生性因素决定战略的作用机理。如图1所示。

1.内生性因素对企业战略类型选择的作用机理一。在现有市场上,如果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不具备广泛的应用基础,这些资源和能力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比如具有控制成本的管理能力、对产品差异化和升级的能力。但是基于这些能力,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能被顾客所重视,那么企业可以在“战略钟”找到与之匹配的战略类型,从而在市场上获得暂时的优势。如果企业内部的普通的资源和能力,或者资源能力不足,那么企业无论采用什么战略只能获得平均利润,甚至无法在市场长期生存。

2.内生性因素对企业战略类型选择的作用机理二。如果企业审视自己内部因素,企业具备能够带来持续竞争优势的的资源和能力,这种资源和能力是独特、稀缺且具有广泛的应用基础,且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被顾客非常看重,这将驱使选择采用核心能力战略,企业不仅可以在现有市场上利用现有核心能力改进产品和服务(沿着作用机理一方向发展),可以将其核心能力延伸到新的市场,在新的市场上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3.内生性因素对企业战略类型选择的作用机理三。如果企业利用默会知识能够洞悉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技术变革趋势,并能发现这种趋势与顾客需求能很好地结合起来,并具有产业化能力,能在未来市场或者新的市场上提供顾客特别的价值。那么这家企业势必将会发现“蓝海”或开创一个新的产业。也就能获得10年后企业在现有市场中可能需要一种新的核心能力,或者企业能发现一个新的产业并在此建立新的核心能力。实践中具有产业创新能力的企业应该是伟大的企业,这样的企业也少之又少。

通过上面的分析企业内生性因素对战略类型选择的作用机理包括三个方面,一方面企业根据现有的资源和能力,在“战略钟”选择战略,从而获得暂时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具有独特资源和能力的企业将采用核心能力战略;具有产业创新能力的企业将采用企业创新战略在未来市场或创造新的市场来获得优势。事实上产业创新战略中包括在现有产业培育新的核心能力,或者培育参与未来市场竞争的核心能力。

(二)内生性因素对企业战略演变过程的作用机制分析

上面分析了内生性因素对企业战略演变过程的作用分析,接下来深入分析内生因素对企业战略演变的作用机理。这主要包括三个作用机制:资源和能力对战略的形成、收敛和分化机制。关于战略的选择和形成前面已经作了充分的分析,下面主要分析战略收敛和分化机制。

1.内生性资源对企业战略收敛机制的分析。随着企业经营的成功,企业现有资源和能力产生自我强化的认识导向和认知偏差,这会使得企业战略限定在特定的行动路径上,即组织刚性。同时,心理承诺、企业的资源投入沉没成本、认知沉没成本以及组织中权力配置所产生内部制度,会产生一种“结构惯性”和“制度惯性”,从而限制企业战略分化。最后企业过去成功或失败的业务经验会强化企业现有心智模式的固化,使企业过分依赖现有的资源和能力,忽视对其新资源获取和新能力的建设。

2.内生性资源对企业战略分化机制分析。企业不同类型的内生性资源对企业战略的形成产生决定性的影响,随着企业资源、能力的发展和变换,企业原有的均衡被破坏并引发组织进入混沌阶段,当企业尝试新的资源配置方式,那么新的价值理念、新的规则将开始出现,这会进一步驱动现有组织结构逐步弱化,那么新的战略开始形成并逐步战略主导地位。

企业内生性资源对企业战略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收敛和分化机制上,当企业内在资源、能力、规则、价值观产生组织刚性、结构和制度惯性和心智模式固化时,将驱使企业的战略朝某一方向收敛;当企业资源、能力获得更新或突破式发展,将会驱动企业战略分化,并在新的战略获得平衡。

五、内生性因素对企业战略的作用效果评估

以上分析了内生性因素对企业战略的作用形式和作用机理。下面分析内生性因素对企业战略决定的效果评估,这里仅仅只能定性评估内生性因素的构成。笔者认为主要评估下面的评估内部要素:(1)产业创新能力:能预测产业的发展趋势、技术变革趋势,洞悉顾客的价值并与之产业化的能力;(2)企业家能力和管理能力:寻找市场机会、配置资源并控制成本的能力;(3)独特的要素资源和能力:向客户提供他们认为有价值或在未来将会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的资源和能力;(4)组织学习能力: 组织内部个体、团队和组织创造、共享知识是适应环境的能力;(5)组织制度:组织内部规则、程序和体制;(6)企业文化:企业内部的共享价值观。企业内部因素的变化对战略变化也产生决定性影响,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内部因素是组织学习和知识管理能力。当然这些因素哪些占主导地位,或者其权重大小,将进一步研究。

六、结论与不足

(一)结论

本文试图从三个层面对企业战略决定的内生性因素进行分析,首先分析了企业战略决定的内生性因素作用形式分析,包括企业战略类型选择的作用、企业战略演变过程作用分析;接下来深入分析企业战略决定的内生性因素作用机理,包括企业战略类型选择的三个作用机制,以及内生性因素对企业战略演变过程的作用机制分析,以及内生性资源对企业战略收敛和分化机制的分析。最后对内生性因素对企业战略的作用效果评估。

(二)不足

本文的分析主要是一般性的理论分析,主要依据有关理论进行逻辑推演,没有采用案例证明。并且,本文所采用的基本理论主要基于西方战略形成影响因素和战略演变理论,没对处于中国情景下的企业内生因素对企业战略的决定作用进行实证研究。因此,以后将进一步开展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1] 芮明杰.21世纪的选择:新经济、新企业与新管理[J].学术月刊,2004

[2] 芮明杰.走向21世纪的管理学[J].管理科学学报,1998

[3] 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上海三联书店,2003

[4] 迈克尔·波特.战略管理——竞争与全球化[M].工业机械出版社,2009

[5] E.HBowman,C.E.Helfat. Does corporate strategy matter?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1

[6] F.J.Acedi,C.Barroso,J.L.Galan,2006,The resource-based theory:Dissemination and main trends.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1(6)

[7] E.Levitas,H.A.Ndofor, what to do with the resource-based view: A few suggestions for what ails the RBV that supporters and opponents might accept.Journal of management inquiry,2006

[8] G.Hawawini, V.Subramanian P.Verdin. is performance driven by industry or firm-specific factors? A new look at the evidenc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3

[9] 伊迪斯·彭罗斯.企业成长理论[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0] 迈若尔夫·迪尔克斯.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11] 赵玮萍.影响企业集团发展规模经济的因素探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5)

(作者单位:政科车料(太仓)有限公司 江苏太仓 215400)

(责编:贾伟)

作者:王久明

内生因素决定下的企业战略论文 篇2:

企业试错与业态创新

随着信息化与全球化席卷全球,针对新需求与全新的技术特点,产业在原有价值链基础上,寻找全新发展模式迸发出全新业态。分解、融合、新业态,成为产业价值链运动的三大核心规律。全球化一词最早是由特·莱维于1985年提出,用于说明此前20年间国际经济发生的巨大变化,即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中的扩散。而经济全球化,特别是创新领域的全球化,产业价值链运动呈现新趋势。

创新全球化与产业价值链运动的新趋势

与制造业全球化相比,创新全球化流动的核心不再是物质产品,而是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创新资源。创新全球化是科技的经济功能凸显所带来的新经济范式取代传统经济范式的产物,因此生产力要素组合所围绕的不是物质,而是能够产生创新的知识及其有机载体——人。与制造业全球化不同的是,创新全球化围绕的主要活动是创新创业,而非物质贸易和物质生产,即哪里有新思想、新商业模式,资源要素便向哪里集中。

在创新全球化时代,产业链运动既继承了制造业和服务业全球化的运动结果,同时又遵循创新全球化的分配原则,诞生全新业态。全球分工围绕创新、创意、创业的资源追逐和分配。传统跨国企业内部的研发、设计、测试等环节开始独立,拆分成多样化的子公司,并在全球范围内重构产业价值链,诞生全新业态。在研发环节,跨国公司倾向于设立海外的子公司,全权负责本区业务,独立运营;其次,企业间结成技术联盟,通过研发与战略,输出专利成果,实现技术壁垒。技术创新作为一种战略行为, 就是通过在全球范围内知识的创造、转移和利用, 来整合全球的技术和知识资源,以达到构筑全球竞争优势的目标。

创新全球化的实质是产业价值链的变化。最近二十年,全球产业链的变化超过了以往千年的变化,产业价值的变化呈现如下三个趋势:一是产业价值链的分解,二是产业价值链的融合,三是业态创新。

产业价值链运动三规律:分解、融合、新业态。进入工业化生产阶段,规模化、专业化推动产业价值链呈现出分解、分解、再分解的运动趋势,带来的是更加专业化的分工和更为细分化的市场。随着细分领域的增多,产业间的联系与重组日渐频繁,产业间不仅构成了产品的生产关系,而且还存在资本物质技术上的联系。随着信息化与全球化席卷全球,针对新需求与全新的技术特点,产业在原有价值链基础上,寻找全新发展模式迸发出全新业态。分解、融合、新业态,成为产业价值链运动的三大核心规律。

新业态:产业价值链的创构

新业态是在特定产业发展层次和阶段,由技术、需求、规则突破等多方作用下,一种全新产业价值链的创造。近几年,随着创新全球化的发展,新业态在国内渐受关注和认同。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要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直接推动了文化业态的创新浪潮,并迅速延伸到新兴产业、高技术服务业、信息消费业等诸多领域。新业态的发展将成为新经济崛起的一轮新兴力量。

1. 3D打印:技术驱动下的全新制造业态。3D打印是基于增材制造的原理,应用快速成型技术来实现“从数字模型到产品实物”的高端制造技术。增材制造技术,是指使用逐层叠加的方式实现材料的成型,无需模具、机械加工,大幅度节省原材料;快速成型技术,指利用三维CAD的数据,通过快速成型机,将一层层的材料堆积成实体原型。因此,3D打印较传统制造工艺而言,具有无需模具、产品修改便捷、易于定制化生产的优势。

3D打印的技术始于20世纪80年代,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拓展了3D打印的应用领域,推动了3D打印产业的发展。目前3D打印的技术特点决定了它适合小批量的个性化生产,因此在模型模具制作、医疗保健、艺术设计等个性化定制化制造领域得到了初步应用。2012年,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为20亿美元,但由于3D打印技术完全颠覆了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方式,极有可能成为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关键因素,因此成为了备受关注的新兴制造业态。

2.众包:需求驱动下的企业组织模式变革带来的新业态。众包的含义是一种分布式的解决方案和生产模式,见于 2006 年 6 月《连线》的一篇《众包的崛起》:企业利用互联网将工作分配出去、发现创意或解决技术问题。众包同时是通过网络做产品的开发需求调研,以用户的真实使用感受为出发点推动产品设计、技术研发的重要模式。

随着互联网社会的日益发展,传统商业更加关注客户需求,同时努力为研发、设计降低成本;个体价值涌现的渠道也日益增多,这种多方的需求推動了众包这一全新模式的兴起。企业抛弃功能化、过程化和实体化的固定特征,从一开始就在战略设计上融入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思路,虚拟型的企业组织模式开始出现,让市场的大门在一瞬间突然为爱好者、兼职者和发烧友打开,精明的公司也纷纷找到在人群中获得创意、发现人才、找准定位的捷径。

2010年小米公司在研发MIUI操作系统的时候采用了“众包”模式:通过与小米论坛上的粉丝互动收集意见,每周快速更新版本,做出产品改进。小米手机的研发也延续了这一模式:在手机新功能开发之前会通过论坛提前向用户透露一些想法,或者在正式版本发布前一两周,让用户投票选择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小米手机的无锁刷机系统、无预装输入法等功能设置就是这样诞生的。小米众包这种模式不仅短、平、快,尽可能多地将问题暴露在上游,降低了产品风险,更重要的是产品的研发过程就是一个营销的过程,帮助小米探测到了用户最真实的需求。

3.碳交易:规制突破下的新业态出现。碳交易是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1997年12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通过艰难谈判,在日本京都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第一个附加协议,即《京都议定书》。该议定书把市场机制作为解决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减排问题的新路径,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从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即碳交易。

碳交易基本原理是,合同的一方通过支付另一方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买方可以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其减排的目标。在碳交易市场的构成要素中,规则是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核心要素。《京都议定书》规定的3种碳交易机制:清洁发展机制(CDM)、排放贸易(ET)和联合履约(JI)。除此之外,全球的碳交易市场还有另外一个强制性的减排市场,也就是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ETS)。碳交易机制是规范国际碳交易市场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促成了碳资产这一原本并非商品,也没有显著的开发价值事物,成为金融活动市场中重要的交易对象。2005年,《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后,全球碳交易市场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目前全球共有4家碳交易所,2012 年全球碳排放交易额达1400亿欧元。

4.新技术、新需求、新规制驱动新业态的产生。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新业态是特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由新技术的创新及推广应用、新的消费需求显现或者被挖掘、新的规制变革,推动新的产品、新的商业流程、新的服务模式出现,继而不断扩大以至全新产业价值链的形成,即全新业态的出现。

一是重大技术突破催生的新兴业态。由某项重大技术创新发展为新产品并培育出新的产业链,甚至开拓出一个新的产业细分领域,这是自上个世纪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发生以来,就不断大量发生的现象。例如已经发生的个人电脑、互联网技术;正在发生的物联网与下一代互联网(IPv6)技术等。

二是内需市场扩容和消费结构升级产生的新兴业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内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城乡居民收入的稳步提高,内需市场将不断扩大,将加快中国的消费结构升级,由此将会产生新兴产业,如健康管理、文化娱乐、教育培训等。

三是规制变化和政策引导催生的新兴业态。随着环境约束、经济结构演化、体制机制的突破以及政策的驱动,一些全新的市场机制和商业模式应运而生,如低碳能源中碳交易市场机制的出现,以及合同能源管理的兴起等。

5.新业态的诞生往往由创业企业而非传统企业实现。创新全球化时期,通过过原始创新产生的重大原创技术以及由此诞生的改变人类生存和生活方式的原创型企业成为资本、人才等各路资源追逐的对象,成为改变世界的新兴力量。如Facebook通过平台化运作将SNS从一个网络社区打造成一个产业,改变了人们的交流及交往方式;Tesla电动汽车以几乎完美的姿态颠覆了传统汽车制造业,引领新能源汽车进入全新时期。此外,如云计算领域的先锋Saleforce,闪购模式的引领者FAB,众筹平台的发明者Kickstarter……随着创新全球化的发展,创业进入爆炸式增长的新周期,一个个新兴业态的引爆往往就由几个人的创业企业而产生。

而从区域角度来说,创业的活跃恰恰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科技创新活力和经济社会发展潜力的重要因素。硅谷是公认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是不断孕育、产生新兴产业的策源地,基于“新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的不断创业,是造就硅谷新兴业态层出不穷的直接原因。多年来,硅谷对于区域创业数量年均达到15000家左右,并在2011年新创企业达到巨量的46400家。源源不断“孵化”出创业公司,在新技术和新创意的基础上快速开发新产品,开辟新市场,创造行业新态势,是硅谷的竞争优势所在,推动硅谷成为全球原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引领者。

6.企业试错是新业态的产生路径。在一个时期内,将某些原创技术转化为产品、产生新的商业模式、进入新的市场的企业一般不止一家,他们选择了不同的技术路线或不同的商业模式实施技术转化。但最后往往是其中的一家或者几家得到市场的认可从而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新兴产业的领头羊,改变世界的大企业,这一过程,就是企业试错的过程。只要是高新技术创业,就一定有试错,这是检验一个企业及其商业模式的“试金石”,或者越过“死亡谷”成为个不大、跑得快、跳得高的瞪羚,或者就此止步、死于创业襁褓之中。

新业态的产生路径,就是由企业试错带来的产业价值链的无中生有。企業试错,本质上就是企业间的产品、技术、商业模式和战略的竞争,即是由许多企业针对同一未解问题同时做着不同解决方法的尝试。究竟什么样的新产品、新技术最有效率最能满足人类的生产、生活需求,靠的是市场的选择和检验。当初期试错者取得成功,表现出强劲的生命力时,并会带动大量企业涌入,一批选择了同一技术路线且处于产业链不同环节的企业逐渐走到了一起,彼此结成以同一技术路线为基础的产业技术联盟,上下游较为完善的产业链生态逐步形成,即新的产业价值链、产业形态开始展现端倪,直到一个全新的新兴产业诞生。当初期试错的企业由于产品、技术、商业模式的固有缺陷等原因,少量的企业试错并未得到市场认可而走向消亡,则新业态就无法诞生。

7.颠覆是新业态的发展态势。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技术创新的周期日益缩短,技术进步的速度加快,这也意味着新的产业产生和发展的周期也在缩短。新业态随着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井喷成为业态创新的重点方式,新兴业态带来的颠覆态势日益明显。

新业态是新事物、新思想、新办法的体现,往往形成对原有行业的颠覆。新业态以创业企业为核心群体,不受传统行业经验束缚,拥有远远低于大企业创新的风险成本,且对新技术、新模式保持着最为敏锐和前沿的感知力,对传统行业往往带来的是颠覆式的影响。譬如云制造作为一种网络化的制造及服务新模式,融合了虚拟制造、自动化技术等先进制造技术及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利用网络将社会化的制造、服务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实现制造资源、制造能力的流通以及产品服务链的衍生,可实现制造企业、产品商和消费者等多方共赢,是制造业未来发展的方向;而O2O服务作为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通过打折、提供信息、服务预定等方式,把线下商店的消息推送给线上用户,从而将他们转换为线下客户,是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及移动智能终端日渐普及,用户信息获取、行为习惯改变的背景下,对社会化营销方式、业务流程、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一场巨大变革。

业态创新:中国产业原创之路

原创型新兴产业,是指在全球范围内还没有出现的,需要通过“原创”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当前这样的产业往往表现为新兴的高技术产业。这是因为在成熟的产业领域内,全球的产业布局业已形成,发达国家长时间的技术、管理和商业模式的积累使中国只能在产业链上融入全球产业体系。而在原创型新兴产业领域,中国和发达国家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中国的广袤市场、人才积累和政府力量都能使中国在这些原创型新兴产业领域取得突破,形成产业主导权。在过去的30年时间里,中国也发展新兴产业,但这些产业往往具有跟随性特点,在接下来的30年时间里,中国的新兴产业一定要走产业原创的道路。

1.原创新兴产业是业态创新过程中技术原创、商业模式原创和市场原创的结果。从产业价值链分解、融合、新业态的运动规律出发,原创新兴产业主要是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在产业不断细分基础上,通过技术突破、内需扩容、模式创新和生活方式转变所产生。这实际上就是在高新技术产业价值链的分解、融合、新业态运动过程中业态创新的体现,其具体内涵表现为技术原创,商业模式原创和市场原创。

技术原创产业是指某种具有革命性新技术在全球率先研发成功和应用,而直接催生了一种全新的产业领域。在熊彼特相关理论创建的基础上,以及新技术革命不断带来的确证的实例,现代经济学越来越重视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只是将技术视为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外生因素,而不是自变量,但之后的“内生增长理论”则看到了长期增长率是由内生因素,即技术进步,尤其是原创性技术的不断产生所决定的。最能体现和反应原创性技术对经济发展巨大作用的,就是在原创性技术突破基础上迅速崛起的新兴产业。伴随着几次技术革命而出现的,以原创性技术推动产生新兴产业的产业革命,实际上正是这一经济规律的一再体现。

商业模式原创产业是指在全球创造和实践一种全新商业模式而直接催生的新兴产业。在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看来,“创造性毁灭”也是“企业家精神”不断作用的结果。这种“企业家精神”推动下的“创造”更多的集中在商业模式创新,表现为动态的、演化的商业逻辑、企业战略、公司治理。具体来说,就是企业通过对不同交易方式以及相关资源与能力的组合,形成新的经营机制,从而达成的交易成本最小的制度安排。在现实中,通过市场竞争、企业试错的过程而确立新商业模式成为一个产业中被普遍接受的新产业逻辑,个人电脑从品牌机向“兼容机”的转变,移动互联网产业普遍采用以“应用商店”为核心的组织形态都是商业模式原创推动新兴产业产生的典型案例。

市场原创产业是指受文化、观念、社会习惯变动影响,在全球率先产生、发展并占领某一新的市场需求(或细分市场)而直接催生的新兴产业。新的需求、新的市场往往是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内生出来的,其基础往往覆盖生活方式、意识形态、文化、政治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且经常表现为长时间酝酿之后的爆发,例如社会整体生活水准的提高推动医疗健康产业的出现,产业革命以来的环境污染累积引起环保产业的崛起,以及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带来节能减排产业的迅速走红都是这一新兴产业诞生的典型案例。需要说明的是,这三种划分并不是绝对的,技术原创和商业模式原创是供应驱动原创,而市场原创则是需求驱动原创,在现实中几种驱动往往是并存的,但其中可能有一种驱动处于相对主导的位置。例如,搜索引擎服务是由于原创型技术催生,但是其成为一个举世瞩目的产业却也离不开新型的商业模式。

2.在区域个性基础上追求原创新兴产业的发展。“世界是平的”已成为共识,如何在平坦的世界打造全球的尖峰成为各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课题。如纽约、伦敦、巴黎、硅谷、好莱坞都在“扁平”世界上打造了全球的区域尖峰;在中国,也出现如寿光的蔬菜、义乌的小产品、中关村的IT、武汉的光电子等全球细分产业的尖峰。面对新一轮技术革命、产业革命的新周期,如何抢抓原创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深刻把握区域发展个性,选择和培育最具发展潜力和優势的新兴产业,集聚资源,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边缘向中央取得爆发式增长。

在新的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推动的创新全球化时期,物联网、生物CRO、移动互联、健康产业等将会是中国最有发展潜力的原创型新兴产业;而围绕这些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大数据、云制造、社会化制造、互联网金融、O2O服务、数字化服务等制造业高端化、高技术服务业态创新已经在北京、深圳等发达城市表现出蓬勃的生命力,有望引领新的产业革命浪潮,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有望成为中国未来的支柱产业,支撑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北京集聚科技、人才资源优势,创新创业活跃,在O2O服务、大数据、互联网金融领域均已形成一定产业发展基础。深圳中小企业将自身优势与产业发展需求有机结合,在互联网、文化创意,尤其是硬件创新、云制造领域不断尝试,逐步成长为细分行业领跑者。

目前,深圳是全世界硬件制造、开发、设计最大的聚集地,吸引着全球硬件创新人才和项目的聚集。上海信息服务业、文化创意等领域新业态发展活跃,拥有114家市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一批以文化为元素,以创意为驱动,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的新业态产业(如动漫、网络游戏、网络视听等数字服务业态)迅速崛起,成为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亮点。杭州作为中国电商之都,形成了信用、支付、物流(快递)、质监和相关服务等国内先进的电子商务生态产业链。成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最为活跃,数字新媒体、移动互联、服务外包等新兴业态领域发展势头强劲。

3.创业试错的培育对于原创新兴产业发展至关重要。企业试错、产业试错是原创新兴产业诞生的重要路径。在中国促进原创型新兴产业发展必须注重在高新区、产业集群当中培育自我发展,即通过试错实现发展。高新区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高技术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实践成果,也代表了世界上通过创新区域和产业集聚发展原创型新兴产业的重要趋势。目前,中国各高新区内实现了程度不同的创新资源的集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具备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原创型新兴产业的条件。

首先,地方政府应进一步促进体制机制创新,从源头上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技术转移和流动,抢抓原创新兴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机遇。其次,针对不同成长阶段的科技企业的需求,大力推进“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全程创业孵化链条,构建全要素多维度的孵化服务生态,真正实现从团队孵化到企业孵化再到产业孵化的全链条服务。再次,充分运用地方财力,以高新区为政策载体,培育天使投资、创业投资机构,培育专业中介服务机构,培育具有市场动力的产业联盟和技术联盟,培育源于市场需求而成立的各种非营利机构,形成有利于原创型新兴产业自我发展的产业集聚环境和地区创新生态环境。通过高新区的建设与发展,带动区域乃至全国的原创型新兴产业孕育、成长、壮大。

作者:王德禄 申胤

内生因素决定下的企业战略论文 篇3:

企业成长力的异质性、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培育

[摘 要]企业成长力是成长性与成长模式选择的决定因素。文章分析了企业成长力的异质性,认为企业资源禀赋与资源配置能力、专有知识的积累与学习能力、企业家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是企业异质性形成的根源,指出正是企业成长力的异质性导致了企业的异质性。相应地,文章构建了基于企业成长力异质性的企业成长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培育机制。

[关键词]成长力;异质性;指标体系;培育

一、问题的提出

企业成长理论一直是西方经济与管理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自亚当·斯密[1]起,马歇尔[2]、Coase[3]、Williamson[4][5]、Porter[6]等把企业看作一个“黑箱”,提出了外生因素成长理论,认为导致企业成长的因素主要来源于企业外部;Penrose[7]认为企业的成长主要取决于能否更为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她强调管理对于企业成长的作用,而基本不考虑大量的外在因素;Wemerfel(1984)、Helfat&Peteraf(2003)、Prahalad&Hamel[8]、Collis&Montgomery[9]、Bamey (1995)、Teece(1997)等支持和发展了彭罗斯的内生因素成长理论,把企业内在的资源和能力看作是促进企业成长的决定性因素,其研究具有可操作性;钱德勒认为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是企业成长的根本;Greiner[10]、Adizes(1997)等提出的企业成长阶段理论强调,企业成长具有阶段性,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特征与问题;Storey[11]、Cardozo[12]等提出的企业成长决定因素理论认为,企业成长会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从而表现出不同成长路径与速度。

面对更为快速的环境变化和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国内学者逐渐认识到企业成长力对企业成长性和企业成长路径选择的决定作用,并对此展开了研究。赵冉和蒋运通[13]研究了企业各生命阶段成长力的约束条件,构建了企业成长力的阶段性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王钦与贺俊[14]、刘林[15]分别构建了企业成长力评价指标体系。总体上,目前对企业成长力评价指标体系和培育机制问题的研究,都因局限于评价指标体系过于笼统,考虑因素不够全面,忽略了不同行业、不同层次和不同环境下,企业成长力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的研究,其操作性和实际评价效果差强人意。基于此,本文将研究的对象聚集于企业成长力的异质性及其形成的根源,旨在促进理论研究者和企业实践者对企业成长力异质性及其产生根源的认识和理解,并构建了基于企业成长力异质性的企业成长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培育机制。构建更具有效性的企业成长力评价指标体系、提出更具可操作性的企业成长力培育路径,是本文试图达到的主要目的。

二、企业成长力的异质性

新古典经济学和交易费用经济学认为企业的性质是同质的,在企业同质性假设下,企业生产所需的资源具有完全竞争性,各种资源都是确定的、无差别的和完全流动的,都可以通过要素市场获得,其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也不存在任何差异,企业被看作是既定技术条件下最优化的生产者和交易者,其成长和发展是外生的;企业行为也是同质的,因而在长期均衡状态下,行业内所有企业的利润为零。显然,这无法解释现实中企业之间广泛存在的长期利润差距,也不能解释为什么一些企业比另一些企业更具有竞争优势和成长优势。自20世纪80年代起,针对企业同质性假设与经济现实不一致的缺陷,演化经济学从企业内部出发,开始把异质性作为分析问题的基本起点,认为企业的核心知识和能力构成了企业的异质性,由于核心知识和能力的非竞争性、非替代性、积累性以及路径依赖性等特性,因而异质性成为个体企业获得超额利润和竞争优势的根源。在企业异质性假设前提下,企业的竞争优势和成长优势是内生的,由此决定了不同个体企业不同的成长力和成长性,故而不同的个体企业会选择不同的成长模式,表现出不同的成长结果。

企业成长力是企业在与内外环境的动态匹配中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企业不断进化和不断适应环境的能力,是企业成长性和企业成长模式选择的决定因素,是企业成长所依赖的资源和能力。由此可以看出,企业所拥有的资源、能力和知识是构成企业成长力的核心,企业成长力的本质是异质的。进一步地,我们认为,正是企业成长力的异质性导致了企业的异质性.企业成长力异质性形成的根源主要在于:

1. 企业资源禀赋与资源配置能力

Rumelt的实证研究表明,企业超额利润的来源最主要的不是外在的市场结构特征,而是企业内部资源禀赋的差异。Penrose认为,企业是建立在管理性框架内的各类资源的集合体,其功能是获取和组织人力与非人力资源以赢利性地向市场提供产品或者服务,企业的成长则主要取决于能否更为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企业都会积累支撑其成长所需要的各类资源,包括普通资源和独特资源,每个企业可以从要素市场轻易获得所需的普通资源,而独特资源则无法从要素市场获得,需要企业精心培育与积累,企业的成长依赖于积累专门化的资源,并充分开发利用资源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使资源与市场机会相匹配。因此,企业积累的独特资源的价值性、稀缺性和难以模仿性,以及企业对这种独特资源开发利用和优化配置能力的差异性,是形成企业成长力异质性乃至推动企业持续成长的根本原因之一。

2. 专有知识的积累与学习能力

企业知识是企业所拥有、共享、学习和创新的关于企业经营管理方法、组织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这种属于企业的专有知识是有价值的、异质的、难以模仿和难以替代的,是企业经过不断摸索积累所形成的独特认识、独特理念和独特方法。由于历史的不同及环境的复杂性,企业专有知识的积累往往表现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隐性知识的积累,这些知识的获取必须建立在共同的历史和共同的文化基础之上,其他企业难以通过市场公开获取,因而这种知识的积累是动态变化的,存在着个体差异,这种差异在竞争中尤显重要。Penrose认为,每个企业的知识积累都是独特的:①在企业将知识进行内部化和联合化的过程中,正规知识被转换为非正式的和非公开的知识, 即新知识的积累是通过把关联的和正式的知识以最佳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方式转化为程序化的富有针对性的意会的知识的过程。②上述知识积累的共享往往局限于知识积累所发生的团队,即以内部共同的经历和行为准则为基础。企业成长和演化过程中知识积累的这种独特性决定了不同企业组织经济活动具有不同的效率水平。Penrose甚至把企业的本质理解为在知识积累过程中不断扩展其生产领域的机制。Allee特别指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成长来自于其知识竞争力。而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学习,Senge认为,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就是有能力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学习是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具有显著的路径依赖性,从动态角度看,企业的专有知识只有通过不断学习而积累起来。企业专有知识和学习能力的上述特征,决定了它们的价值性、稀缺性和不可模仿性。因此,企业专有知识的积累以及企业学习、创造、转移和整合这种专有知识的能力,是形成企业成长力异质性、并使企业保持长期成长的重要原因。

3. 企业家能力

在企业拥有的独特资源中,最重要的是人力资源,最最重要的又是企业家能力。奈特把企业家能力界定为:应付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依赖“判断”这一直觉形式处理复杂和不完全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源于不断的实践、学习和经验积累,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布是不对称的、稀缺的和非竞争性的;Penrose认为,企业规模的扩张是为了从多余的管理能力与技术能力上获得利益;Kirzner指出,将企业家与其他人力资源区分的关键是企业家的“悟性”和其具备的特殊知识;Chandler的研究表明,组织能力是企业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系统的能力,包括企业的物质设施和人的技能,但其中最重要的是企业家能力,它决定了企业组织能力的力量或弱点的关键所在。企业能力的演变过程很大程度上是由作为决策者的企业家的个体特征(诸如抱负、信仰、愿景、认知、知识水平和能力等)所决定的。因此,企业家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必然影响企业的行为决策,企业家的能力也必然影响企业战略决策的有效性。企业家能力的稀缺性决定了其成为企业成长力及其异质性的一个重要构件。

三、企业成长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尽管企业成长力本身不可观测,深藏于成长性与成长模式的背后,决定着企业的持续成长。基于对企业成长力这种重要性的认识,众多学者纷纷从各自强调的视角构建了企业成长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总体上,这些指标聚集于环境力、企业家能力、资源力、制度力、管理力和创新力等方面。我们认为,企业成长力的评价,应着重于企业成长力的异质性以及个体企业成长的差异性等方面,以提高评价的准确性,评价指标的设置也应简单、明晰,以提高评价的可操作性与评价效果。因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企业成长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表1):

1. 持续成长性

企业的成长性是指企业规模的扩张速度,是企业竞争力的外在表现,反映的是企业的要素规模、市场竞争地位及其所创造的财富,是企业成长的结果,企业是否具备持续的成长性,企业成长力是决定因素。因此我们认为,可以通过由表及里、透过现象探究本质的方法,从企业的持续成长性表现来评判企业的成长力,主要包括:①投入要素的持续增长速度;②利润的持续增长速度;③企业价值的持续增长速度等方面。

2. 产权制度与治理结构

明晰的产权制度与规范的治理结构对增强企业的成长力十分重要,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的基本功能是降低交易成本,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激励功能,二是降低协调成本。随着企业的成长,对管理能力的需求越来越高,引入职业经理人吸纳职业管理资源推行职业化管理,进而实现“经理革命”成为企业成长的必由之路。由此,如何极大地激发职业经理人的企业家能力和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以及如何规范和约束职业经理人与员工的行为,就成为伴随企业成长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但是,引入职业经理人吸纳职业管理资源,并不是企业在任何时候的最优选择,也根本不存在最优的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此时“适合性”显得更为重要。因此,企业的产权制度和协调约束机制及其与企业成长的适配性,是评价企业成长力的重要指标。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评价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与企业成长的适配性:①吸纳职业管理资源与企业成长的适配性;②职业经理人的分成比例;③各类议事规则与企业成长的适配性;④董事会的监督效率。

3. 资源与能力

如前所述,企业拥有的独特资源和核心能力是构成企业成长力的核心,因而企业拥有的独特资源和核心能力很自然地成为评价企业成长力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①企业拥有非竞争性资源的质和量;②资源的配置与整合效率;③战略决策的有效性及其与环境的适配性;④学习型组织及知识转移与整合的有效性。

四、企业成长力的培育

企业成长力是企业规模扩张、具备成长性,从而实现持续成长的原因。成长力之于企业正如适应力、进化力之于生命,企业成长力也同样需要培育。在现实经济世界,由于企业成长力的异质性本质,使企业成长力呈现出动态性和多样化特征。因而,对处于不同环境、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其成长力的培育机制与路径是不同的。因此,本文依据Flamholtz提出的组织成长金字塔(构建成功组织的6个基础)模型,结合目前我国企业成长的现状,主要从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独特资源与能力的辨识和整合、建设学习型组织等三个方面构建企业成长力的培育机制。

1. 构建现代企业制度

企业制度涵盖了管理制度和产权制度,规定了企业发展战略和组织结构变化的社会空间,界定了企业所有者、管理者和员工的关系,直接影响到管理者和员工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制度经济学认为,经济的组织和控制体系并不仅仅包括市场因素,在任何社会中,决定资源配置的因素是那个社会的组织结构,即各种制度安排。因此,企业的制度安排、制度规范和制度创新是企业可持续成长的重要保证。完善和规范的管理制度可以形成企业内合理的分工协作、有效整合企业的有限资源。企业制度主要从个体激励与降低协调成本两方面增强企业成长力:企业通过适当的产权制度和其他分配制度的安排,最大可能地激发管理者与员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企业内降低个体间协调成本的最基本的机制是将每个个体的行为与企业的最终绩效相联系。

企业实现持续成长的关键条件就是对复杂环境做出快速而准确的反应、准确辨识和把握市场机会、降低经营风险、及时而有效地监控和化解危机。这些能力的形成可能源于企业自发式的积累,也可能源于企业家有意识的规划,但自发积累的这些能力要么在某些能力上存在欠缺,要么相互之间可能不协调,即自发式的积累有很大的局限性;而通过企业家有意识的规划,企业家各方面的能力相互作用、相互协调,最终形成不可模仿的成长力。Penrose认为,企业成长的关键在于突破管理瓶颈,也就是说,企业通过“干中学”积累的管理能力不足以满足企业成长的需求。此时,职业经理人所具备的专业管理知识、社会关系、对市场环境的应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就成为满足企业成长所急需的资源。但职业经理人这种企业家潜能的发挥需要有效的现代企业制度安排来激发,而现代企业制度的构建恰恰是职业经理人企业家潜能的一部分。因此,职业经理人企业家潜能发挥的过程,其实就是现代企业制度构建和完善的过程,也是企业成长力的培育与增强的过程。

2. 独特资源与能力的辨识和整合

企业是具有不同适用性的各种资源和能力的集合,企业的成功依赖于积累专门化的资源和能力,并通过这些特有资源和能力的开发、利用与整合,使竞争对手难以模仿或复制,从而获得成长性优势。因而,辨识并界定企业专门化的资源和能力,将企业的普通资源和能力与独特资源和能力区分开来,对于企业开发、利用与整合独特资源和能力,界定其竞争优势的来源,是企业培育异质性优势成长力首要任务。事实上,企业是通过管理者个体感知来认识内外环境并作出反应的,管理者正是通过对诸如技术变化、市场态势、公司愿景、战略逻辑、管理过程等环境因素扫描的基础上,敏锐辨识、界定企业的独特资源和能力,并对这些资源和能力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和整合,以确立其优势的成长力和竞争力,进而使企业能更加有效地应对环境、把握市场机会,实现可持续成长。

3. 建设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主要指组织的存在与发展方式、组织的行为特点,而不是一种组织形式。学习型组织具有如下特征:①组织成员拥有共同愿景。组织的共同愿景来源于员工的个体愿景又高于个体愿景。是组织中所有员工愿望的景象,是组织的共同理想,能使不同特征的人凝聚在一起,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②组织由多个创造性个体组成。在学习型组织中,由彼此需要他人配合的一群人组成的团队是最基本的学习单位。组织的所有目标都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团队的努力来实现。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使企业积累的专有知识得以有效转移和整合,使支撑企业成长所需的各类知识得以进化,使企业的个体能力得以向组织能力转化,并最终形成核心竞争力。因此,建立学习型组织,是企业不断跨越成长障碍、不断突破成长极限,从而培育优势成长力、获得竞争优势、保持持续成长的重原因。

[参考文献]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 Coase R.H. The Nature of the Firm[J].Economica, 1937(4):386-405.

[4] William O. Market and Hierarchies: Analysis and Anti-trust Implications[M]. NewYork: Free Press, 1975.

[5] William O. The Economic Institute of Capital[M]. NewYork: Free Press, 1985.

[6] Porter M.E. Competitive Strategy[M]. NewYork: Free Press, 1980.

[7] Penrose E.T. 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8] Prahalad C.K.and Hamel G.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May-June):79-91.

[9] Collis D.J.and Montgomery C.A. Competing on Resources Strategy in 1990s[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5(73).

[10] Greiner L. Evolution and Revolution as Organizations Grow[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72,76(3):55-68.

[11] Storey D. Understanding the Small Business Sector[M]. Routledge: London, 1994.

[12] Cardozo R.N. A Model of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y Reconition Process[J]. Journal of Enterprising Cultural, 2000,8(2):103-120.

[13]赵 冉,蒋运通. 企业成长力的阶段性评价[J].华东经济管理,2009(11):95-98.

[14] 王 钦,贺 俊.我国企业成长力分析的理论基础和指标体系构建[J].经济管理,2008,(10):90-96.

[15] 刘 林.企业成长力及其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7(4):62-65.

A Study on the Heterogene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Cultivation of Business Growth Force

Zhang Hongbo

(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gtan 411201,China)

Key words: growth force; heterogeneity; index system; cultivate

(责任编辑:张积慧)

作者:张红波

上一篇:企业职位晋升误区研究管理论文下一篇:微博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