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系统安全信息管理论文

2022-04-23

[摘要]在信息时代,国有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主动掌握前沿信息技术,将之融合到内部管理中,为国企管理水平提升注入活力。而在应用实践中,有的国企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信息化建设中面临不少问题,这对国企的快速发展带来很大影响。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铁路系统安全信息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铁路系统安全信息管理论文 篇1:

探讨完善铁路机车运用安全管理的策略

摘 要: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铁路机车安全管理的更好运用提供了新路径,机务管理的系统化、自动化、网络化是当前机车运用安全管理发展的新趋势。本文主要就现行铁路机车运用安全管理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利用信息化手段将铁路机车安全运行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为其提供重要保障,并对系统存在的维护问题进行必要分析。

关键词:机车;安全管理;信息化;维护

1.问题分析

安全问题是铁路运输中必须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现代化信息技术在铁路安全领域的广泛应用,是铁路机车运用安全管理从传统的粗放经验型向科学集约型管理模式转变的可靠技术支撑。早在1996年,在铁道部的统一指导下国内就出现了机车运用安全管理系统,这一系统的出现使得机务的安全管理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在使机务系统的安全得到保障的同时,也为机车运用的考核与分析提供了根据。

在安全系统被推广之后,逐渐出现了JK-2H型运用安全管理系统、LKJ-93型运用安全管理系统、LKJ-2000型运用安全管理系统,这些系统的功能逐步完善健全,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与现代化管理不相协调的问题。因此,为了完善铁路机车运用安全化管理,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出一套与现代科学技术管理相协调的,集人员管理、干部管理、作业管理以及信息管理等一体的机车运用分析与安全管理系统。

2.系统设计

新型信息化的安全管理系統应当具备三大基本功能,机车运用管理功能,机班运用管理功能,局段协同作业功能。 其中机车运用管理功能包括入库管理、叫班管理、超劳预警、出库管理、机车管理、出库管理、站场走行等七个方面;机班运用管理功能应当包括人员计划、待乘管理、出退勤管理、公寓管理、数据统计等几个方面;局段协同作业功能机统一、协同编图等内容,下面就几大重要功能进行一一介绍。

2.1叫班管理

选择车次或者按方向、批量选择车次进行叫班,同时经过系统将相应的叫班数据传送到各机务段机调岗位,在其对叫班数据进行签收之后又由系统将实时情况反馈到调度所。根据机务段签收的叫班数据及时通知派班岗位,根据计划安排机班。

2.2超劳预警

通过调度所的叫班安排,对正在运行的机车进行调整,同时根据调度所的列车机班安排信息对一些超劳、即将超劳的机车发出预警通知,预先提醒防止列车超劳行使,保障机车运行安全。

2.3机车整备管理

调度所将机车叫班信息传送到整备岗位,整备岗位则立即安排出库机车,通过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将出库机车的号码发送到各派班岗位,派班岗位再按照计划安排人员,机班与人员一一对应,保证机车整备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2.4请销假管理

派班室的工作人员接受司机递交的请假条,并对司机请假信息在系统中进行登记,由系统将请假的司机自动进入请假铭牌队列而不是派班队列。在司机注销请假记录时,操作人员在系统中进行注销登记记录,由信息化管理的系统将注销请假的司机由请假铭牌队列自动移入待班铭牌队列。

2.5出退勤管理

司机到达班派室之后,录入司机工号,由系统对司机临时检测,检测合格时可以办理出勤手续,以便司机的出勤状态达到最佳,为铁路机车运行安全提供保障。司机进行退勤时,在退勤岗位系统根据司机的出退勤安排计划,检测后为其办理退勤手续。

这种新型的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在机车运用安全信息管理领域实现了信息的及时共享,同时又在机车、机班安排的全过程都进行控制,提高了机车的使用效率,又对乘务员的超劳状态进行管理预防,使得机务运用安全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此外,又大大降低了派班室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缓解了重复劳动的情况,实现了机车运用信息化安全管理,为安全行车提供了可靠的支撑。

3.安全系统的维护

当前,在实际工作领域机车运行已经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安全管理系统,但是由于人员操作、物理不足等种种原因,系统依旧存在部分漏洞,接下来便对系统中这几个方面的维护进行简单的介绍。

3.1常见故障

常见故障一方面主要由操作人员的不当操作引起,另一方面则是系统中信号中断等网络连接故障。这些故障的解决往往需要通过进入配置程序恢复正常,为了避免该类故障,在日常维护中应当加强对接头、线路的检查,在软甲方面则应当多注意网络配置是否无误或者网卡运行是否正常。

3.2系统漏洞维护

避免系统漏洞是我们不断追求的永恒目标,但是系统漏洞的出现很常见,在机车运用安全管理系统中其出现的原因主要有:首先是软件的安全性能。更好的软件配备,能够具有更好的自我保护特性来保障机车的安全管理运行。因此,在软件性不佳的情况下,系统漏洞更易出现。其次是不当的安全策略,为了保障机车运用系统的安全,我们根据系统特性进行正确的安全布防显得尤为重要。仅仅有了优良的安全系统并不够,当前安全策略不当是系统漏洞出现的一大主要原因。最后,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到位。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与铁路机车运用安全息息相关,员工的安全防患意识不到位是一个巨大的漏洞,系统安全问题往往由此产生。为了维护系统漏洞,当前最为紧要的问题一是对系统安全管理的特点进行有策略的布防,最大限度的避免系统安全漏洞的产生。在另一方面则应当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缺乏通常与其从业经历有关,因此必须巩固其安全防范能力,提高预判系统安全问题的本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维护铁路机车运用的安全管理系统。

4.结束语

机车运行安全管理系统肩负着保障铁路安全管理的重大责任,因此探讨完善铁路安全管理的策略和铁路安全系统维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信息化的安全系统的运用能够保障系统运行安全稳定,为安全行车提供保障成效显著,在其与中国铁路总公司机务信息管理平台相结合之后将会更大程度的发挥其优势,更好的保障铁路机车运用安全管理系统。除此之外,我国的安全管理系统依旧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解决,总的来说就是从技术研究和人员配备两个方面对机车运用安全系统进行完善,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进行。

参考文献:

[1]张伟,肖锋.机车运用安全管理系统[J].内燃机车,2002

[2]刘永胜.基于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的机车运用分析与安全管理系统[J].西铁科技,2012

[3]许瑞丽.浅析机车运用安全管理系统及其维护[J].职业技术,2012

[4]王应芬,谭华江.使用信息化手段优化机车运用管理[J].铁路技术创新,2014

作者简介:陈永,(1969.6.15-),男,籍贯:天津市,职称:助理工程师,学历:大专,研究方向:安全与设备维护保养。

作者:陈永 薛庆海

铁路系统安全信息管理论文 篇2:

国企信息化管理问题及解决思路

[摘 要] 在信息时代,国有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主动掌握前沿信息技术,将之融合到内部管理中,为国企管理水平提升注入活力。而在应用实践中,有的国企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信息化建设中面临不少问题,这对国企的快速发展带来很大影响。基于此,文章对国有企业信息化管理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方案,希望能够帮助国有企业做好信息化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 国有企业;信息化管理;解决方案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国有企业也面临着改革与发展的重重考验,发展机遇与市场风险并存。如何顺应形势的需要,抓住发展机遇,打破市场僵局,这就需要国有企业能够因势利导,快速收集与处理信息,为企业积极应对市场提供助力。为此,国有企业需要转变管理观念,重视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促进国企管理效率提升,推动国企长期发展。

一、信息化管理概述

(一)企业信息化的概念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将信息技术与各个经营环节相互贯通,运用信息技术加强企业资源合理运用的管理过程,使企业结构与经营模式进一步优化,促进企业经营质量提升,从而推动企业经营业绩进一步增长。

(二)信息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

信息化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创新发展的产物。从生产视角分析,信息化是指在计算机网络智能化工具基础上,培养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生产力及其方式。它的广泛应用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其重要基础依托于现代通信、网络、数据库等先进技术,信息化的实施是通过数据等信息收集、汇总、分析和处理,促进生产生活以及决策方式的改变[1]。

当前,我们正处于大数据时代,信息化在企业运营发展中的作用更加凸显,企业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需要借助信息化加强企业管理。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企业如果不能够转变管理观念,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不应用信息技术加强企业管理,企业管理效率就难以提升,达不到预期管理目标,从而影响企业的发展。信息化管理是国企运营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国有企业实施信息化管理的作用

如今,信息化的应用十分广泛,它改变了信息传递路径,促进了信息传播效率的提升,使社会发展进程加快。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实施信息化管理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信息收集效率提升

在信息时代,企业搜集信息的渠道很多,信息传播速度很快,信息成为企业重要的资源,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掌握的信息越多,在市场中就拥有更大的主动权。国有企业要想占领市场,就必须了解市场,掌握更多的市场信息,为企业发展提供充分的保障。为此,國有企业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增强搜集与处理能力,与市场行情快速对接,及时调整发展思路,做好市场应对,才能抓住市场机会,促进国有企业的竞争力提升[2]。

(二)企业掌握的信息更为全面,企业决策更加科学

对于国有企业而言,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多方面的。企业通过信息化管理,广泛搜集与企业发展相关的信息,加以综合分析,使掌握的信息更全面,准确性更高,更有利于企业做好管理与决策,保证企业决策更加科学,降低决策风险,从而使企业得到良性运转。

(三)优化企业管理,有利于企业管理质量提升

信息化与企业管理的有效融合,将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了改变,对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了极大的变革,企业管理由层层传达向扁平化转变,信息化在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大提高了企业管理效率。同时,运用信息化管理,对国企内部资源进行优化重组,管理方式更加科学,减少了人为干预的影响,改进了人工管理中的不足,使管理质量得到全面提升[3]。

三、国企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新经济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面临的发展形势出现了较大改变,竞争更为激烈,国有企业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将很难与现行的市场趋势相适应,就会给国有企业的发展带来极大阻碍,因此,必须引入信息技术加强企业管理,有效发挥信息化管理的作用。然而,国有企业在信息化管理应用实践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难以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

一是管理观念尚待转变。在信息化建设中,观念转变至关重要。有的国企领导对信息化管理的作用认识不足,对此项工作不够重视,认为信息化建设只是一个技术问题,对企业管理和意义不大,因而,建设资金投入少,硬件也没有进行更新,软件系统落后,管理理念没有转型,部门配合不力,信息化利用水平不高,从而限制了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二是信息化管理重点不突出。企业管理体系十分复杂,涉及部门多、层面广,需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在信息化应用视角下,国有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也应做到重点突出,重视管理效率与效益提升。然而,部分国有企业在信息化管理上实践经验不足,各个部门对信息化建设都有着不同的需求,强调部门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强势业务部门在信息化建设的需求满足度高,弱势部门的信息化水平较低,信息化管理在部分国企中存在各自为政的问题,系统融合度低,各自独立运行,极不协调,从而导致信息资源在内部不能共享。在信息化管理中,应当突出财务系统这一重点,将业务与财务有效融合,才能使系统管理发挥最佳效益。而在应用实践中,有的国企在财务信息化建设中系统功能简单,只做好财务核算工作,没有发挥其预算管理与财务分析作用,影响了系统成效。

三是管理手段缺乏。信息化管理是信息技术与管理工具的结合,对系统要求和操作人员的水平较高,二者缺一不可。而有应用实践中,有的国企在系统建设上存在问题,信息系统较为陈旧,不能满足当前管理的需要,有的企业系统较为先进,而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缺乏实践操作经验,一些系统功能不会使用,导致先进的系统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四是信息安全保障水平有待提高。如今的信息化管理主要依托网络运行,保障系统安全至关重要。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部分国有企业信息化管理中的安全保障功能差,容易受到网络攻击,系统本身的建设也存在一定漏洞,数据面临泄露与丢失的风险,给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带来很大影响。在系统运行中,系统安全风险主要来自于四个方面:一是网络,网络不通畅容易引发数据信息传输不畅;二是系统不稳定,系统故障容易导致运行受阻;三是操作失误,由于操作人员操作不当,导致数据删除无法恢复,给企业带来风险;四是网络病毒冲击。这些问题会严重影响国企信息化管理运行,必须高度重视。

四、国有企业信息化管理框架与管理模型选择

(一)国有企业信息管理框架的构建问题

信息化管理需要企业具有较为成熟的管理模式和信息技术管理水平,能够保证信息技术与管理模式相融合,推动企业管理模式变革,使信息化管理成为现实。国有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管理模式相对成熟,信息应用水平逐步提升,为了有序推进信息化管理工作,国有企业应当做好信息化管理框架的构建,解决信息化管理中的问题,需要处理好如下几点:一是战略性管理。信息化建设要为企业战略服务,为此,要使信息化管理实施过程中各环节间能够保持相互连贯,使之与企业战略保持协调一致;二是需求管理。对企业业务目标进行分析,确认信息化管理中应当实现的目标,提升企业绩效。三是规划管理,做好系统规划。四是实施管理,保证信息化管理中采用信息技术的准确性。五是信息维护管理。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保持信息化的技术优势[4]。

(二)国有企业信息化管理中的模型选择

国有企业应当结合运用信息技术的实际,选择恰当的管理模型,使之为企业管理服务,提高管理效能,有以下三种管理模型可供选择。

一是技术系统型。这一管理模型要求企业信息技术相对成熟,认识到信息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可以保证信息技术在核心业务中得到应用。这样就能促进企业管理效率的全面提升。这一模式在企业经营业务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但与信息化管理还有一定差距[5]。

二是IT服务型。该模型的信息化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是作为一种核心手段,应用于企业日常运营。这一模型的信息化级别不是很高,在操作中存在耗时长效率低的问题。

三是战略目标型。该模型的信息化管理在企业中的运用是最为理想的。信息化管理是企业的核心,其战略目标与企业经营目标相统一,企业信息化管理与经营管理相融合,契合企业的战略目标,是国有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型的最佳选择。

五、国有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具体思路

(一)转变管理观念,提高管理认识

国有企业应当认识到信息化管理的内在优势,从长远角度出发,做好信息化管理工作。一方面,国有企业应当组织信息化管理专业培训,国企领导要带头参加,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开展培训,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树立信息化管理意识。另一方面,要做好信息化管理工作宣传,明确各个部门在信息化管理中的职责,做好沟通与协作,有序推进信息化建设[6]。

(二)做好定位,突出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重点

信息化管理是一个长期过程,国有企业应当结合财力状况与现有技术能力,逐步推进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一是要做好定位。信息化建设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国企应当根据自身管理的需要,做好信息化管理定位,明确信息化建设目标与预期效果,有针对性地稳步推进。二是明确管理重点,选准切入点。要以财务管理系统建设为契机,加强国企财务管控,促进财务管理效率提升。在系统建设方面,要选择国产大品牌、有后续保障的财务软件,有预留接口,能够进行系统升级,增强系统的实用性。三是构建多功能的信息系统。国有企业内设机构多、占用的资源广,经营涉及较多的复杂业务,对于实力充分的国有企业,可以进行自主开发功能齐全的财务系统,功能一次性到位,推动信息化管理快速实现,促进企业管理质量提升。可以构建多功能的信息系统,如将企业信息网、电商平台、网络服务与业财管理融合一体,使信息资源全面共享,充分体现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三)完善应用机制,不断扩大信息化的应用范围

建设信息系统是基于实践操作及应用的需要,系统功能如何得以有效发挥,需要通过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扩展,才能更好地体现其效果。为此,国有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当不断完善系统的应用机制,制定规范化的应用目标及管理制度,有序拓展系统的应用范围,不断完善相关功能。同时,要做好操作人员、相关管理人员技术培训,根据各自岗位需要进行规范化操作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在实践中完善信息系统的应用效果。此外,应当对操作权限进行科学设置,责权相符,实行相互牵制,做好授权管理,加强内部监督,降低操作风险。

(四)加强安全保障机制建设,提高安全等次

在网络运行环境下,信息化系统面临的风险因素更多,安全防护难度更大。为此,国有企业要加强安全保障机制建设,不断提高系统安全等次,增强安全防护能力。一是要加强网络安全建设。要保证网络系统畅通,还要保证网络系统免受黑客攻击,应当配置网络防火墙,配备网络防护软件,提升网络安全等级。二是不断进行系统优化升级。要保证信息化系统安全运行,就要在运行中对系统功能进行检查,评估系统风险,改进系统漏洞。三是规范操作流程,做好操作风险提示,防范操作风险。四是做好网络病毒查杀工作。系统管理员要做好网络维护工作,对服务器进行杀毒保护,防止病毒破坏。同时,系统管理员要提醒相关操作人员注意做好终端安全防护工作,保障终端安全,并按各自权限做好数据定期备份,防范数据丢失风险。

六、结语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大助力。国有企业应当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作用,运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对国有企业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变革,以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促進国企管理水平提升,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惠萍.新时期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分析[J].商讯,2020(36):45-46.

[2] 王永辉.建筑施工企业流程管理与信息化建设研究[J].营销界,2019(52):242-243.

[3] 郑堃.ERP信息化在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24):115-116.

[4] 黎恭俊.制造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施路径探析[J].中国外资,2019(14):38-40.

[5] 仲喆.中国铁路信息化管理应用系统研究[J].铁路计算机应用,2018,27(12):32-35.

[6] 乔蕾.电力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问题的分析[J].财会学习,2018(35):64-65.

作者:李闻文

铁路系统安全信息管理论文 篇3:

当前铁路计算机网络安全建设措施

【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在铁路系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与之而来的网络安全建设问题也对计算机的深入应用造成了一定的障碍。计算机在铁路通信系统中的数据分析和安全保障等方面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极大提升了铁路系统的管理能力和运行能力,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不安全因素。论文主要对计算机安全网络的构建进行讨论。

【关键词】铁路计算机网络;安全建设;措施

1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在企业管理和发展中起着越来越多的作用。当前我国网络技术研究的最主要的问题一直是网络通信信息安全问题,从铁路通信网络建设和运行情况来看,虽然该网络系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企业工作效率,加快了铁路信息管理的速度和正确率的提升。但同时计算机病毒的频发,也造成通信网络系统旅客信息安全和列车行驶安全的风险因素有所提高。

2 铁路信息网络系统安全问题讨论

2.1 病毒威胁

计算机病毒一直是影响网络信息安全的最主要的来源,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由人为恶意编制的,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病毒代码可以破坏计算机的数据和相关功能,破坏性强,潜伏性大,传播速度快,一般很难得以完全根除。同时,由于互联网效应造成计算机病毒传播速度极快,并可以通过广泛的介质进行传播,比如电脑,手机以及一切需要联网的设备。对我国相关企业计算机网络系统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尤其是铁路企业系统,一旦铁路企业相关计算机管理体系受到病毒的侵害,会对铁路的正常运行以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甚至造成整个铁路信息网络的瘫痪,造成极大的损失[1]。

2.2 恶意网络攻击

当前,计算机网络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是恶意网络攻击,有关不法人员为了自身的经济效益而铤而走险,对相关系统的内部和外部分别进行攻击,对企业带来很大的管理风险和通信隐患。计算机的恶意网络攻击外部表现在违法窃听、辐射信号截获等方面。但由于这种方式需要较大的技术支持和空间要求,因此铁路系统的互联网网络一般不会遭受此等侵害。比较常见的为系统的内部攻击,主要是指对计算机网络越权进行系统破坏,攻击的隐蔽性强,以黑客攻击为主要形式,会对整个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极大的损失。相关不法人员把铁路系统中的数据库和漏洞缺陷作为突破点,对有关计算机数据进行违法的盗取和篡改,以获得自身的经济效益。在恶意网络攻击严重的情况下,不仅会造成铁路信息系统的瘫痪,而且会对列车运行造成影响,因此规避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恶意网络攻击势在必行[2]。

2.3 计算机系统本身的错误和遗漏

我国当前铁路局建立了统一的开发软件,以更好地对相关铁路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管理,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将全国铁路系统串联在一起,实现信息的共享,但与此同时,也会造成系统内部操作缺陷的暴露。不同铁路部门地理区域之间存在差距,容易在系统的使用和安装过程中出现失误,影响相关用户的系统配置,并在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用户用法区别的问题。同时,由于铁路计算机网络系统相关管理人员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很多技能水平低下的人員在进行实际操作时往往会产生失误而影响工作效率,带来计算机系统操作风险[3]。

3 提升铁路计算机网络安全建设的措施

3.1 建设安全系统架构

有效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防护工作是降低计算机网络工作风险,提升安全防御指数的重要措施之一,主要是通过内部局域网的建设来进行网络系统安全防护功能的建设。提升整体网络的安全性,实现内外网的分开运行。在铁路计算机网络安全设施建设时,内部网络可以根据功能分为内部建设、服务和安全生产等不同的安全系统,并辅助铁路系统的外部服务网络,构建完善的网络运行系统。相关技术人员根据不同系统的保密要求和安全级别调整技术性措施,并开展支持来完善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密钥系统和网关系统。在进行安全系统架构时,要确保旅客信息数据库得到保障,避免旅客信息在受到黑客攻击时发生外泄的情况,建立加密系统,做好网关通信安全保障。当计算机网络遭受到黑客病毒感染时,相关网络系统要能够做到自我屏障和保护,避免病毒在网络内网传播。提升整体网络的运行安全系统架构建设主要包括有效局域网内容过滤以及心理局域网建设两个部分,其中有效局域网内容过滤可以减少网络有害信息的侵犯,尤其是避免恶性攻击和病毒木马对相关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破坏,建立有效的过滤机制,加强对相关信息和网址的过滤工作,能够有效提高局域网整体运行的安全性,保证工作效率[4]。其次,在建设局域网虚拟网络时,要确保整个运输系统分支系统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可以根据不同网络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目的,分别建立虚拟局域网,并将之应用到铁路交通网络系统中,根据不同局域网络分开客运、高铁、货运的工作,使得管理更加科学稳定,以保证铁路各系统网络运行的独立性和安全性,避免发生问题时互相影响。

3.2 加强铁路行业数字证书系统建设

在进行铁路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项目时,要根据铁路计算机网络实际运行状态和运行目的,建立铁路专用的数据证书认证系统。对非法网站和非法数据进行有效识别和过滤,运用铁路专業数字证书可以有效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为访问者提供保障,避免非法人员对铁路信息系统进行篡改的违法行为。数字证书系统包括完整的访问认证系统,加密证书和数字签名等,不仅能够加强铁路客户自身的身份认证机制,减少铁路客户自身信息的泄露,而且也能够提升内部系统整体的安全管理工作,提升铁路信息运行环境的安全性,提高铁路信息系统安全系统的建设。这种安全网络认证技术可以强制性地对访问用户进行安全认证,有效识别病毒程序的侵害,及时处理相应不良数据和非法攻击,确保铁路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的运行效率。

3.3 建立完善的账户安全管理工作

建立起完善的计算机应用管理方法以及相应安全管理制度,是确保铁路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充分发挥自身功能的保障,它要求相关管理系统能对铁路网络中的账号进行统一的管理,包括对账户密码的管理以及核心地位计算机的管理工作。要求相关用户必须设置复杂的密码,可以包括字符、大小写、数字等形式,增加密码设置位数,以提高密码的安全系数,相关工作人员应定期更换密码,减少密码的重复使用,并不断提升密码的复杂程度。

3.4 访问控制子系统的构建

铁路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核心措施之一是进行门禁控制子系统的构建,主要是通过建立不同安全级别的访问控制子系统,来保证相应安全网络资源规划的合理性,建立多级多节点访问控制系统制度。根据相应网络策略的授权,优化安全网络设计方案,确保内部网络得以正常安全的使用,所有访客必须通过相关认证才能授权使用。对访客的信息和访问记录进行统计和存储,为内部网络提供多层次的保护,并在实现系统内外网络的有效连接的同时,保证内部网络的安全。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铁路计算机网络系统中进行安全设施的构建和杀毒软件的安装对于维护计算机网络正常运行,保证铁路运行安全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主要通过对当前计算机网络面临的风险措施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希望能为相关行业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卢晓琴.完善铁路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途径分析[J].电子制作,2015(2):173.

【2】张京.铁路计算机网络安全及防范措施[J].电脑开发与应用,2014(8):27-29,33.

【3】马超,刘刚.铁路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建设和应用[J].铁路计算机应用,2008,17(3):37-39.

【4】张京.铁路计算机网络安全及防范措施[J].电脑开发与应用,2014(8):27-29.

作者:王彰忠

上一篇:学生自学能力有效教学论文下一篇:企业文化建设烟草工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