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检测维修人才培养论文

2022-04-23

摘要: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下,要想全面提升教育效果,就应该做好相对全面的分析,对当前教育现状进行充分了解。在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加强人才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还应该将理论与实践整合,合理地将“1+X”证书制度贯穿到教育的各个环节,提升人才的综合能力。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汽车检测维修人才培养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汽车检测维修人才培养论文 篇1: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与实践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购买汽车作为出行的代步工具。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所以目前我国汽车行业对汽车维修技术人员的需求是非常大的。那么,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为了可以培养出满足企业和行业需求的优秀汽车维修人才,必须要针对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学生制定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而现代学徒制就是其中一种。基于此,本文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基本内涵和特点、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校企合作和订单班培养模式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于维修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四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希望可以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高职院校 汽车检测于维修 人才培养模

Discussion and Practice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Automobile Inspection and Maintenance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Modern Apprenticeship

Hu Wenjuan

Key words:modern apprenticeship,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utomobile inspection and maintenance, talent training model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全新的育人模式,是将现代职业教育和传统学徒制进行融合的。在汽车市场发展速度日益加快的背景下,社会对优秀的汽车专业人才有了更大的需求。现阶段我国很多高职院校都结合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采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获得优秀的成果。

1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现代学徒制,简单来说,就是将传统学徒制与学校教育制度相结合,学校结合企业制定的用工标准,与企业一起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设计课程体系构建教学评价标准,进行精细化培养,构建学校与企业合作、教师与师傅相结合、学生与学徒身份融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而现代学徒制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学生有着双重身份。简单来说,就是指学生不只是在校学生,还是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的学徒学生。从学校毕业后能够获得学校颁发的大专毕业证书和高级证书,又能够在考核达标后进入企业进行工作,成为企业内部的一名员工。第二,校企双主体育人。学校与企业利用工学交替的形式,一起培养学生,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環境以及优势资源,校企合作结合企业自身的用工标准,一起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课程标准,一起开发核心课程与校本教材,一起实施课程评价以及课程教学[1]。第三,校企合作的全新方式以及全新模式。在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学校与企业必须要对现有的合作体制机制进行创新,构建“责任一起承担,双方共赢”的管理和运行模式,让校企合作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2 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相结合,学校为主体进行教学。相对于传统汽车产业的师徒制而言,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育侧重于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的全面培养,此培养模式对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是非常有利的,然而也不可避免存在很多问题。第一,此模式属于“本科式”的高职院校教育,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育中尽管已经应用实践课程,然而在教学中教学内容还是倾向于理论化,即便开设实践课程,也只是流于形式主义,缺乏良好的实际效果。第二,实验实训设备落后。在汽车行业新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专业实验实训设备无法做到与企业同时更新,尤其是严重缺乏专业的设备。第三,合作模式存在缺陷。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与有关企业在合作模式方面还是存在存在诸多问题,合作模式缺乏实效性和科学性,这樣就不能更好地促进校企合作,也不利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正常实施。

3 校企合作和订单班培养模式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了可以对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进行有效弥补,最近几年,很多高职院校都努力推进校企合作以及工学结合等等培养模式,让学生除了能够在企业工作岗位中了解职业操作技能,又能够使用先进的设备,不仅可以使传统高职院校教育中实践环节不够的问题得到解决,又可以避免学校花费大量的成本用于实验实训设备[2]。然而此培养方法在具体实施中依旧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其一,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主体还是学校。教学活动的开展差不多都是由学校进行主导,企业很少参与。其培养的人才是否可以满足企业对人的需求,是否可以胜任工作岗位,依旧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其二,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虽然为企业为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然而学生在实习中也只是当做普通的劳动力,很难参与到一些重要的工作,学生在企业不能看到自己今后的发展前景,所以他们在毕业后也不愿意继续留在公司进行工作。其三,对于订单班培养模式而言,即便学校和企业签订共同培养人才的协议书,仅仅有少数的学生在学校毕业后可以进入企业工作,而且有些学生在企业只有很短的工作时间,不能充分了解企业,所以也不是非常认可订单企业。

4 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于维修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4.1 制定企业和学校双主体协同育人机制

现如今,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是以学校为核心,是教育毕业生的使用人员,也是高职教育的主要受益者。为了确保毕业生可以真正满足企业的人才使用需求,利用企业的使用反馈使毕业生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企业需要参与到学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与学校一起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一起承担人才培养的责任以及学生毕业之后的就业风险[3]。并且企业不仅仅是享有职业教育成果的人,必须要成为高职院校的协同教育者,不能只是将学生作为普通的劳动力,而是将其作为企业今后的重要人才储备;不能将学生在企业工作只是作为一种实习行为,而是应该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教育。学校教育能够提供一些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重视理论的针对性以及实践性,而企业教育主要提供实践的工作岗位,在综合技能练习中应用理论,重视实践的针对性以及理论知识的应用性。对于育人机制而言,其重视企业与学校在育人中平等的主体地位。

4.2 明确学生的“学生学徒”双重身份

就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来讲,学生的身份不只是一种,而是有双重身份,他们除了是高职学校的在校学生,还是企业的在职学徒。在学生正式毕业前,将学生的身份作为企业的员工,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的认同企业,也可以调动企业培养学徒的主观能动性以及积极性。学生在企业是学徒的身份,在整个实习期间企业应该适当的承担一些学费或者所有的学费,甚至可以给予相应的津贴。通常,学徒的津贴必须要高于企业正式员工的薪酬,这样可以为企业减少培训员工的成本[4]。比如:我国有些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与有关企业一起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学校和企业根据有关法律签订一份校企联合培养协议,利用学校自主招生的方法来招生,学校和学生和企业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毕业前不仅是学校的学生,而且是企业的学徒。

4.3 科学构建完善的校企融合课程体系

在现阶段的高职院校教育中主体地位是由学校课程所占据,这明显与职业教育的目的不相符,也与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的目标不相符。因此,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企业和学校课程同等重要。校企合作开发以综合技能以及岗位知识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而学校的课程核心在于理论知识,注重专业知识的运用以及掌握。从最初的一般理论到后来的专业理论,最后到高深理论。而企业课程的核心是岗位工作任务,重视以工作任务为主的技能以及工艺操作培养,从最初的简单技能到后来的一般技能,最后到复杂技能,一步一步的完成。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建立以汽车维修工岗位为核心的学校与企业结合课程体系。学校的课程内容倾向于汽车每个部件检修等有关专业理论知识,而企业课程倾向于设置维修企业修理车间的主要工作任务。学生在企业的实习环境是企业切实提供的场所,学生在企业能看到一线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而且结合学校的学习任务参与到实际技能作业中,在企业的师傅下尝试着学习和了解工作内容和工作岗位。

4.4 校企共同组建双师队伍

很多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新引进的博士,虽然拥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是实践能力弱,多数博士都只能“纸张谈兵”,不能将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相结合。而企业师傅虽然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但是由于从未接受过专业的教育培训,所以教学能力弱。因此,必须要从根本上实现学校高学历教师和企业的师傅相辅相成,互相拜师结对,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

5 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我国汽车企业对汽车维修技术人员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理论知识都有比较高的要求,所以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应该将这些作为重点。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满足高职院校的需求,既可以将学生的就业问题解决,又可以为促进企业稳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此人才培养模式,在实际运行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只有迅速找到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深入探究现代学徒制的新方式,不断促进现代学徒制改革,才可以真正实现高职院校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美灵.“工匠精神”下现代学徒制学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2(06):21-27.

[2]李琦. 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9.

[3]黄艳玲.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初探[J].时代农机,2019,46(01):73-74.

[4]徐立平.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践与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18,20(07):74-77.

[5]党海英.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汽车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1):72-74.

[5]孙洁璐.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现状调查研究[D].宁波大学,2017.

作者:胡文娟

汽车检测维修人才培养论文 篇2: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  要: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下,要想全面提升教育效果,就应该做好相对全面的分析,对当前教育现状进行充分了解。在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加强人才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还应该将理论与实践整合,合理地将“1+X”证书制度贯穿到教育的各个环节,提升人才的综合能力。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1+X”证书制度下人才培养的意义,提出了汽车检修与维修专业人才的培养对策。

关键词:“1+X”证书制度;汽车检修;人才培养;维修

“1+X”证书制度不仅需要学生获得学历证书,还要通过引导与鼓励,促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职业技能证书,拓展学生的视野及能力,促使其能够更加全面掌握行业内知识,并在实习与工作中发挥自身的价值。因此,针对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育,要想提升人才培养的效果,应该对当前学生的自身能力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多种类型的活动进行全面考核,使得学生维修、检测能力不断提升,顺应汽车工业的发展,在日后就业创业中占据优势。

一、基于“1+X”证书制度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意义

近年来,汽车保有量逐年提升,汽车检测与维修行业发展迅速,对相关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对理论知识掌握充分,还要在实践检测与维修环节能够准确找出问题,并根据自身技能水平进行处理。因此,高校职业教育过程中,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加强对“1+X”证书制度的重视,引导人才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积极参与企业专业技能学习,并取得相关证书,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使之更好地适应汽车检测与维修行业的发展,确保在人才竞争的过程中可以将自身的优势展现,进而得到各大企业的认可[1]。

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专业定位存在差异

目前高校检测与维修技术人才培养与专业定位存在差距,这种情况会导致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充分,更加无法顺应“1+X”证书制度发展,尤其是针对汽车售后市场对口人才培养,过于注重学生汽车保险理赔能力,导致学生对行业内其他知识了解不充足,在实践工作中经常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无法将自身的能力展现,影响人才培养效果的提升。

(二)不够重视教学内容创新

在社会稳定发展下,汽车市场变化较为迅速,若高职教育始终遵循传统的教学内容,不够重视创新,则会导致学生难以掌握重点知识,产生的限制较为严重,因此,需要合理地进行优化与落实,只有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内容,才有助于实现对课程教育的创新。但是,目前大部分教师侧重于理论知识教学,忽视了专业型人才的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技能水平无法有效提升,导致学生在就业时缺乏竞争力,不利于提升人才培养的效果。

(三)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脱节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通常会事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随后通过招生的方式吸纳学生。但是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这种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无法将自身的优势充分展现,学生在学习时难以掌握重点知识,甚至受市场及行业迅速变化的影响,学生毕业后无法满足市场所需,严重影响就业创业发展,产生的限制较为严重[2]。

(四)缺乏专业化实训教材

为了将“1+X”证书制度优势展现,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做出相对较为全面的分析,合理地对课程教育进行优化。但是,部分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通常只是进行自编教材教育,仅靠教师的经验进行教学,学生只能够掌握理论知识,对实践技能及要领掌握不足,严重缺乏实训教材的建立。

(五)校企合作过于注重形式

校企合作作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但由于部分校企合作流于形式,而且存在发展理念与利益之间的冲突,部分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校企合作只是在形式上进行,不利于人才能力的提升,甚至会产生一定的限制。

三、“1+X”证书制度下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

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培养目标需要进行全方位分析,并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当前行业对人才素质及专业性要求较高,不仅需要具备人才识别、评估及车辆故障诊断等各项技能,还应该对汽车维修企业管理及汽车美容等知识掌握充分。因此,通过“1+X”证书制度的应用,可以帮助制定人才规划学习方案、技能方向和模板,以行业发展趋向进行人才培养,实现对人才教育创新的优化,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及价值。所以,高校在职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该按照市场要求合理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在实际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还应该将专业学科与职业技能整合,针对专业色彩鲜明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进行整合,促使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更为充分,减少所产生的影响及限制,提升整体教育效果。人才培养侧重点仍然需要放在与企业衔接的方向上,通过企业走访与调研,了解当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进而合理地对各项工作优化落实,制定可靠地人才培養模式,遵循企业全新的发展常态,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3]。

(二)对接行业标准实施改革

在汽车检测与维修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为了促进人才未来就业创业发展,应该对接行业标准进行培养,实现更加有效的教育改革,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及价值,减少所产生的限制。

首先,课程设计动态调整。在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的过程中,课程设置应该针对专业人才培养动态进行调整,按照培养目标对教育方案进行优化与落实,这样有助于从理论实践上进行教学内容的更新,将课程内容形成多个环节,确保课程通过专家、教师及企业共同制定,符合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发展。在现阶段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还应该加强对学生行业的认知教育,通过全面锻炼及多种形式,设置更多符合汽车行业发展的内容,更要符合等级证书考核的标准。

其次,教育教法特点的展现。在职业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传统教育方法无法顺应时代发展,甚至对人才的培养产生一定的限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培养标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及价值。因此,在“1+X”证书制度的支撑下,应注重转变教育方法,构建合理人才培养的方案,提升整体培养的效果,进而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对接行业标准,根据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职业等级认证标准,将教育分为多个模块,实现更有效地创新与落实,将重点内容贯穿到人才培养各个环节,实现资源的共享与整合,为人才的发展奠定基础。

最后,丰富课程考核与评价。在教育教学环节,为提升人才的综合水平,不仅需要通过“1+X”证书制度引导学生考取职业技能证书,还应该适当地对教学方案进行优化与落实,遵循学生的发展方案,实施考核与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学习存在的不足,并积极改善,使教育的效果得以更加全面地体现。

(三)重构课程体系

在数字化及信息化发展支撑下,科学技术已经贯穿到各个领域当中,当前社会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人才需求量不断提升,企业在招聘人才的过程中,不再进行只掌握基础知识人才的招聘,而是需要通过考核,择优选择人才,使得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因此,在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做出相对较为全面的分析,对当前人才培养情况要有充足的把握,避免出现仅靠理论知识讲授的人才培养方案,必须要给予人才实践的机会,并在实践中检验人才的工作能力,实现对教育方案的创新,遵循人才培养要求。而且在“1+X”证书制度下,通过对课程教育体系的重构与改革,有助于保证课程与时俱进,符合当前汽车行业的发展要求,进而更加合理地对教育方案进行落实,帮助人才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这样,在竞争日渐激烈的过程中,学生才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积极参与专业技术学习,通过考取相关证书,实现自身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4]。

(四)师资队伍的建设

虽然“1+X”证书制度下可以对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模式进行调整,但仍然需要强大师资队伍的支撑,只有建立高素质师资队伍,才能够更加顺利地开展教育,为人才提供更加优质的学习环境,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及优势。首先,通过多途径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高校应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机会,促使教师到相关培训部门或企业学习,掌握行业发展方向,了解企业对人才的各项需求。其次,搭建互补型师资队伍,学校教师具备良好的基础教育能力,企业师傅具备更加专业的实践教育水平,通过合理地规划与整合,有助于展现双方优势,并通过校企合作进行师资混编,专任教师定期到企业学习,企业师傅到学校参与教育活动,在共同提升的同时,有助于为教育教学提供更多帮助,实现更加顺利地展开“1+X”教学,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五)校企合作开发教育资源

通过分析汽车检测与维修教学内容,结合生产作业的实践案例,合理运用虚实结合的方式创新教学素材,将现代教学信息技术贯穿到素材拓展的各个环节,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确保通过联合开发教育资源发挥一定效果。搭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平台,使学生的学习不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可以在线上与教师沟通,共同探究问题,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查看学生的学习计划,有助于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进度,更加有效地促进校企合作。

(六)校企合作建立实训基地

在“1+X”证书制度下,应注重实验内容和实训基地条件的建设,实现企业与学校的精准对接,明确实训要求,加强对教育工作创新的认识,促进整体教学效果的提升,为日后的教育改革及教学效果的提升奠定基础。因此,校企合作过程中,应该对当前人才培养情况进行分析,通过理论与实际操作的融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项目学习,顺利完成所布置的任务,通过项目化及任务驱动式教学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更多要领,为日后的就业、创业提供更多帮助[5]。

四、结语

总而言之,“1+X”证书制度作为高校职业教育的重要教育形式,也是教育体制改革所衍生的产物,需要得到广泛重视。在当前汽车工业发展的背景下,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领域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升,所以在实际教育时,仅靠专业知识无法提升人才的综合能力,应加强对“1+X”证书制度应用的认识,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加强对师资力量建设的认识,合理展开校企合作,为人才提供更多的实训机会,在现有基础上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与创新,将“1+X”证书制度的应用价值充分展现出来,实现高校职业教育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陈倩.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1+X证书制度试点[J]. 内燃机与配件,2021(12):241-242.

[2] 布仁,于彭涛. 高職高专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3):176.

[3] 屈亚锋. 基于不同岗位等级下的“中职-高职-本科”衔接课程模块体系构建——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J].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4):98-101+94.

[4] 刘成. 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J]. 农机使用与维修,2021(07):115-117.

[5] 杨平.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以高职院校“1+X”制度为视角[J]. 无线互联科技,2020(22):136-137.

(责任编辑:汪旦旦)

作者:刘涛

汽车检测维修人才培养论文 篇3: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在2019年1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在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实施1+X证书制度,实现职业技术教育的新突破、新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首先分析了1+X证书制度的内涵,及其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发展的影响,指出了目前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体系重构等方面提出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对高职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1+X证书制度;高职教育;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

0  引言

教育部于2019年4月17日发布《关于做好1+X证书制度首批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中规定了六个试点职业等级证书,其中包括汽车操作和维修在内。1+X证书制,是新时期国家培养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人才的新模式,全方位多渠道在高职院校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开展高职教育改革并推行1+X证书制,有利于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1  1+X证书制的推行意义

1+X证书是针对高职院校毕业生所设的,毕业生可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证书制度不仅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建立和完善各自的人才培养体系,还可促进高职院校建立标准化教育模式,这为提高各高职院校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打下夯实基础。1+X证书制度的设立,为高职人才提供了一个系统地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让高职人才奋斗有目标性,也为教师培养提供了方向,从而影响教育课程体系的改进与调整,让学历证书更好地與职业登记证书衔接在一起。1+X证书制度的设立还可有利于提升职业教育水平,激发高职人才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升自身能力,有助于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1+X证书制度为高职人才提供了证明自我能力的平台,可更好地适应当下就业市场的需求,能够使人才培养过程和课程体系建设及时与新技术、新标准、新规范相结合,让社会行业和企业与高职院校对口,这也是就业制度与教育制度深度结合的必然要求和体现。

1.1 推动校企深度融合

1+X证书制中,1指学历教育,是由各级高职学校评定给予的,X指职业技能水平证书,是由企业、行业等社会力量举办颁发的。所以1+X证书制度把学校和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校企深度融合,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培训师资交流互换,共同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完成课程设置和课程改革,建立和完善企业案例平台,使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有机结合在一起,灵活、多样的培养人才,提高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让人才培养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有利于高职人才更好地衔接上企业就业。

1.2 引领提升师资队伍的建设

在1+X证书制中,每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分三个水平,分别为初级水平、中级水平和高级水平。每个等级水平都是由若干个职业技能模块组成的。要想让职业技能和知识更好地与企业中的各个实际工作岗位对口,就要在高职人才专业培养教学计划中加入这些知识和技能。这就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全面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不仅要具有夯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过关的实践技能水平,要学会分析当下社会形势,掌握当下就业的最新动态,从而有目的、有方向性的教授课程,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需求,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职人才。

1.3 提升学生学习技能

当前国内各个高职学院学生都普遍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现象,一部分学生专注于学习理论知识,却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从而出现动手操作时举手无措的现象。而另一部分学生只爱动手操作,不愿意背诵掌握理论知识,导致在实际操作中遇到问题自己不能分析推导原因,使实际操作变得机械化和低效。1+X证书制度的实施提供了许多种类的职业技能,高职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不同的模块。1+X证书制度提供了详细的考核方案,这让学生学习具有方向性,学生可以根据考纲中要求的知识和能力范围来学习课程、准备考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还可让学生做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2  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

2.1 专业定位差异较大

通过对比可发现维修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跟高职院校汽车检测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定位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有的高职学校培养的重点在汽车维修,与汽车售后市场相对口,而有的高校却注重培养学生汽车保险理赔的能力,这主要是由于每个人的看法不一致,专业带头人不一样,导致各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不相一致。然而这种不相一致的专业定位必然影响到该校具体的课程体系建设,也会导致各高校在人才培养侧重点方面大相径庭。

2.2 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脱节

高职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存在时差性,通常情况下,各高校都采用先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再招录学生的方式,但当今社会发展迅速,时代更迭不休,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学生在入学毕业需要三年时间,三年时间市场变化很快,当初制定的人才培养计划在学生毕业之时已不能满足毕业所需,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企业岗位需求脱节。

2.3 教学内容落后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汽车市场变化万千。当下的社会竞争激烈,大部分企业都不再需要只懂专业知识的毕业生,而更看中的是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包括管理能力、专业技能操作水平等。但现在大部分高校的老师还是侧重理论知识的教授,忽略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只是一味的讲授专业知识,欠缺培养学生管理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导致学生在毕业就业时失去核心竞争力,不能满足企业需求。

2.4 短缺专业化的配套实训教材

教材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要想获得1+X证书也需要更高要求的配套教材。当前大部分高校都采用汽车维修专业老师自己编写的指导教材,这些教材普遍都是老师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编写而成的,这就导致这些教材过于表面化,缺乏相应的细节解说和配图分析,案例说明也不够详细,导致学生理解不彻底,尤其是最为重要的汽车检测和维修部分,专业性极强,单靠老师经验的传授,远远不能使学生获得专业的实操能力,不能让学生达到专业技术标准。

2.5 校企合作流于形式

校企合作是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根本途径。但经过多方调查发现,现在的校企合作大多流于表面,因为各自发展机制、发展理念还有一些利益冲突,许多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校企合作只是名存实亡,根本起不到实质性的效果,这对人才培养毫无帮助。

3  1+X证书制度下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措施

3.1 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全方位、高素质、专业性强的技术人才,所具备的能力包括车辆识别、评估、车辆故障诊断与排除、理赔、汽车美容、汽车维修、汽车维修企业管理等等。1+X证书制包含了各个方面职业技能方向和模板,更要要求高校了解掌握各类专业的市场需求和就业趋势方向,按照市场要求适当调整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为高校毕业生更好地融入社会打好基础。高校职业学校还要注重专业学科和职业技能的结合,针对专业色彩鲜明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来说,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培养的侧重点仍要放在与企业需求的衔接点上,高校职业学校可以通过大量地走访企业、通过调查分析的方式去了解市场需求所在,企业需求所在,从而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以便让职业技术培训能够与高校专业知识的教學和培养想契合,与企业新工艺、新标准、新规范相契合。

3.2 重构课程体系

随着数字化、高科技地日益发展,当今社会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人员要求也日益提高,企业不再只招聘那些掌握操作的人,而是更需要能够站在更高层面去策划、去计划的人才,所以,对于将机械制造与电子控制和自动化技术融为一体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不能只着眼于简单的师傅传徒弟这种经验式教学,而是要着眼于更系统、更专业的教学体系。因此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急迫需要在1+X证书制的基础上进行课程重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要明确汽修人才的培养目标,始终坚持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坚持课程要与时俱进,要有实用性,并研究1+X证书制度的等级证书涉及模块,选取数个模块作为课程体系的核心,例如汽车转向悬架与制动安全系统技术、汽车电子电气与空调舒适系统技术、汽车动力与驱动系统分析技术等等,以便学生更有方向性地学习和考取证书。

3.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X证书制度的实行,改变的不仅仅是学校的教育体系,作为学生的引领人,师资力量也要重建。学校可以采用线上培训、线下活动、教学试点和科学研究等多种方式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确保教师可以将1+X证书制的教学理念领悟于心,并能融会贯通到教学中去。1+X证书制度的实行,对教师的要求也有所提高,教师不仅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具备大量地实践经验,要有设计整体教学内容和规划专业建设的能力。为了满足新时代下高职人才对新技能、新技术教学的需求,学校可组织教师参与校外活动,可组织多校合作,举办讲座,相互交流学习,以此来反映自身的不足,还可借鉴他校成功经验,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以便为建立一支科学性、专业性、创新型兼备的教学团体,有助于促进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1+X证书制度的全面顺利推行。

3.4 加强校企合作

高校教育最终还是要为企业服务。1+X证书制度最大的亮点就在于能够让高校意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通过深入、全方位的校企合作,有助于学生可以高效地取得资格证书。所以,学校应积极主动地创新和调整校企合作的方式,还可建设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促进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

4  结语

1+X证书制度是当今我国高校职业教育改革的里程碑,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包括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在内的职业技能领域已开始接纳并开始运用1+X认证体系,所以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面做出改革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保证“1+X”证书制度的顺利实施,高职院校尤其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应根据1+X证书制度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力量,加强校企合作,以助于提升高职汽修人才的能力和质量,促进汽修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社会服务的能力,从而促进国家经济高质量高水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政.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背景、定位与试点策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解读[J].职教通讯,2019(03):36-41.

[2]吕原君,陈琼,卢民.以“一耦合、二融合、三结合”构建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J].机械职业教育,2020(1):33-38.

[3]张万军.“1+X”证书制度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运用与探索[J].内燃机与配件,2020(9):232-233.

作者:陈倩

上一篇:中职学生就业德育工作论文下一篇: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