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立县研究论文

2022-04-15

摘要:党的十六大召开以来,南靖县委、县政府在县经济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有大幅度的增长,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通过研究,对壮大县域经济作了思考。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工业立县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工业立县研究论文 篇1:

设计与转型:“设计立县”发展路径及十大模式构建

摘要:我国传统制造企业升级迫在眉睫,突破全球价值链的固有模式并实现“质”的飞跃一直是设计理论和实践急需要解决的课题。本研究提出“设计立县”的概念,通过构建创意生态,运用设计力量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从而摆脱传统县域经济的低层次竞争,实现传统制造业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提出“设计立县十大模式”的理论展示和模型构架,并辅助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转型升级 工业设计 设计立县 模式

1 引言

改革开放近40年,尽管中国经济一路高歌猛进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增长,但其背后也伴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资源枯竭等现实问题和沉重代价,这已然不能顺应当代社会和谐发展的需求。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表示,中国未来发展的重点将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推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李克强总理在上海考察时指出中国企业必须从粗放的制造走向创新。当前,全国各个行业都在谈转型升级,“中国企业到了非转型不可的时机”(陆雄文,2012),或“中国不死一批企业不可能真正转型”(张维迎,2013)。

从建设上海“设计之都”并推动“设计引领转型”,到如今建立上海自贸区并采用“开放形成倒逼”机制,其核心都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宏观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和谐发展。当前,创意产业正在成为上海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引擎,聚焦在低碳、环保、资源节约、智力聚集等方面。随着我国“创新型国家”战略方针的实施,各地区、各有关部门都充分认识到工业设计是实现“创新”的有效途径和发展工业设计的重要意义,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来促进工业设计加快发展。通过工业设计提升产品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迫在眉睫,“设计力就是竞争力”。

2 传统制造企业现状与设计立县背景

当前,中国制造业已经完成了“量的积累阶段”,进入以企业全面转型和提升为核心任务的“质的提高阶段”。中国目前只是制造大国,并非制造强国。从全球产业链分工贡献来看,中国企业在产品制造环节占有很大的生产比例,并且“中国制造”在相当程度上以“廉”取胜而非以“精”取胜。中国制造业总体规模小,人均劳动生产率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制造业产业结构低下,“两高两低(高耗能高污染和低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的制造模式占主流,对国民经济以及整个社会价值链、生态链的影响巨大。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十分薄弱,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那么如何解决我国制造业在快速发展中的转型升级问题?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实现转型升级,必须要找到合适的方法和具体途径。

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上海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并颁发上海“设计之都”的称号。“设计之都”是城市的一张文化名片,从上海城市发展的需要来看,打造成“设计之都”可以提升城市软实力、促使上海产业结构升级换代进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终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近年来,上海创意设计产业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涌现了一批创意设计类的知名企业集团,培育和集聚了一批海内外创意设计人才,产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打造“设计之都”有利于上海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上海率先转变发展方式。与此同时,通过大力发展设计产业辐射并助推长三角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使上海更好的服务于长三角、服务全国。

设计创意和咨询策划公司以及高校都在为这一转型输出高质服务。2011年,上海木马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和华东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形成产学研团队设计力量走进苏北,为江苏宝应县四大传统产业:水晶、玻璃、乱针绣、文教具进行产品设计。上海设计智库直接为长三角制造企业服务,把设计师的经验和创意嫁接到传统地方特色产品并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逐步形成“设计立县”计划模式(程建新,2011)。“设计立县”概念的初衷就是通过构建创意生态,运用设计力量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设计立县的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要尽快解决与设计与企业对接之间的瓶颈,改变设计教育的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不匹配的问题。立足点是借助上海设计资源和设计智库,为江浙沪传统制造企业服务。

3 “设计立县”十大模式

在推动“设计立县”计划和设计研究的过程中,本研究将“设计立县”项目分为四个阶段和十大模式。这四个阶段和十大模式源于实践,同时也反哺设计实践。三年来,上海木马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先后与华东六县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运用此研究方法和工具累计开发超过200款产品,在上海、义乌等地建立区域品牌产品营销中心,使得当地企业的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设计立县”十大模式系统图(图1)如下:

3.1阶段一:围绕企业个体的“工业设计”阶段

这个阶段的设计工作集中围绕企业个体,即“设计”为企业服务的阶段,或者称之为“设计立县”1.0版阶段。这一阶段,为了更好推动设计公司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研究表明有以下三种模式。

模式1:传统设计服务模式

中国的制造企业现状是多层次的,既有外向型加工型企业,又有品牌企业和高科技企业。“设计立县”计划需要针对不同企业给出不同的解决路径。针对中小企业,通过将企业与外部设计力量嫁接,从而在短时间内抓住产品特点进行再设计,在不改变原有产品结构基础上,对产品进行外观美化和提升设计;该模式具有投入较少、服务快速、周期短、针对性强的特点。面对创新性企业则需要不断研究用户需求和洞察消费者内心,跟踪行业发展,帮助企业研究中国市场需要,为创新企业不断找到价值点,正确引导前进的方向。针对领导企业则要不仅关注当下产品,关注企业发展未来,在技术和市场需求的双轮驱动下寻求创新的契机,企业不仅关注当下产品,还帮助他们关注未来,协助企业持续处于领导地位。

模式2:战略合作模式

这一模式强调企业是创新主体。企业常常会因为注重结果而导致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协同。企业急需要外部力量并嫁接内外部资源而建立创新系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一阶段,设计立县计划扮演企业顾问角色。企业能够获得创新的设计服务并且建立创新机制,设计力量与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并持续创新。这一模式的重点是设计师进入行业,与企业一起开发,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优化创新流程,突破关键瓶颈,通过无缝配合帮助企业更好嫁接内外部资源,建立创新系统,帮助企业建立有效运行机制,来完成开发的关键环节。

模式3:品牌系统创新模式

从制造产品到设计企业战略并且建立品牌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在这一阶段,设计立县计划强调产品和品牌的协同。为此,设计立县计划通过建立协同工业设计中心、品牌设计中心、用户需求调研中心;通过产品和企业形象系统重新设计和定位进行品牌基因(DNA)塑造,进一步拓宽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打造从产品设计到品牌塑造的全过程服务。从而跳出设计产品本身的范畴,进一步从产品设计到品牌塑造,从而满足各层次企业建立品牌的需要,突破品牌制约,走出企业“微利”困局。并最终发展为塑造区域品牌,共享区域品牌发展“红利”。

3.2阶段二:从企业层面上升到政府购买服务。

很多时候,传统制造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聚集的集群区域,企业很难自动实现转型升级,急需要外部力量的推动。为此,这一阶段即通过地方政府层面的购买服务实现外部“设计”为企业服务,也可称之为“设计立县”2.0版阶段。

模式4:候鸟中心模式

相对欠发达地区的制造企业,同样也需要创意、设计和资源整合。但在相对落后的区域,创新人才和创新力量难以聚集,尤其容易导致产业园区空心化。为此“设计立县”计划的解决思路是通过协助建立县、市级设计中心来解决设计人才,创意人才等的聚集。如一部分产品和设计当地化解决,另一部分偏向高端的产品和服务带回上海来解决。当地政府起到“制造”和“设计智库”的桥梁和平台作用,尤其是可以引进外部优秀的设计资源。实现设计人才的定期交流(类似“候鸟”),形成一个平台和运行机制,从而把外部智库和资源逐步嫁接到县域经济,实现循环改进机制。

模式5:创意基地模式

这一模式主要针对的是发达地区。一般来说,发达地区的创新力量可以聚集,但需要超越简单的物理空间聚集,帮助已有的创意产业园区实现从二房东到创意产业服务运营商的转变,形成创新生态系统。“设计立县”计划的解决思路是通过帮助建立各种有效机制和模式(如“权益金模式”),进一步激发“设计中心”活力。通过产品研发,中试平台,人才中心和金融服务平台等建设实现从需求到制造路径的衔接。通过助推人才的聚集,发展区域经济产业,提升地方经济。尤其通过设计和智库落地,给当地经济和政策产生辐射效应。

模式6:新城镇创新模式

创意不仅服务于生产,也美化生活。传统文化的外部表现,例如特色旅游等,都需要重新设计以带动当地经济。通过升级区域文化和区域品牌来提高城镇文化和品牌知名度。目前,如火如荼的新城镇化建设过程尤其需要创意与设计的力量。“设计立县”计划就是以城镇发展的设计特色化为切入点,设计内容包括各种传统工艺品、手工、特色产品的设计与升级,以及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生活空间、城市色彩等体现城镇发展的城市美学。总之,从产品设计到文化设计,从产业园区创新平台建设到新城镇建设,追求以人为本和回归自然的设计目标。

3.3阶段三:回归设计阶段

设计师是创意之源,也是未来创新的主体。一直以来,制约设计师成长的瓶颈是从作品到产品、商品的跨越。因此,随着创新主体的变化,这一阶段也逐渐回归到设计师层面,如何通过协同创新来激发设计师的能动性?显然,这个过程需要企业、院校、研究机构、设计公司从不同的角度协同推进。这一阶段也可称之“设计立县”3.0版。

模式7:原型创新模式

目前,国内企业产品设计大多以模仿和跟随为主,90%以上企业缺乏原创。原创设计是改变本土企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力量,从戴森无叶风扇到苹果手机,无论是需求驱动还是设计驱动的创新都是原型创新从而引领世界潮流。“设计立县”计划本质上要思考如何从原型创新和原创设计视角将市场、消费者、设计以及技术在一个平台上建立原创中试平台,加强科技与设计结合,加速释放原创产品推向市场,助推市场与资本互动和结合,打通从创意到产品再到经营的路径,从而真正实现“本土智造”。

模式8:协同创新模式

设计教育和设计人才培养是源头活水。目前,国内设计教育跟不上社会日益增长、深化的需求,尤其是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柳冠中,2005)。从而制约我们从制造大国走向智造大国,尤其是设计教育与企业实体之间缺少协同创新体系:一方面是企业缺少设计人才的加盟,另一方面是设计人才教育和培养的匮乏。“设计立县”计划建立协同创新服务平台,突破关键瓶颈,帮助县域区域培育设计人才、提升教育;另一方面又把设计人才输出和反馈到县域大量中小企业,形成产学研的良性循环和互动,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建立人才智库和共性研发中心,促进上海和长三角区域产业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模式9:创意资本模式

“设计”所提供的不仅是服务,更是一种资本形式。创意设计师如何完成创意到产品,再从中试到商品的“一跃”,需要资本的助推。如何运用创意资本力量,来驱动创新产业发展?“设计立县”计划基于区域特色产业,帮助通过建立工业设计研究院,不断释放创意设计成果,完成从概念设计到产品样机,再到具有知识产权的成果,帮助企业从制造型企业转变为创新驱动型企业,将创意的力量作为一种资本形式来驱动制造企业的发展。

3.4阶段四:新经济背景下未来发展

目前,大数据时代下一切传统的模式都在崩溃,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改变,包括传统的设计模式和商业形态。如果不能顺应时代而改变,则终将会被时代所淘汰。

模式10:创意云模式

大数据时代,区域经济与互联网之间的结合存在欠缺,区域特色产业如何被外界了解和品牌传播都需要解决。互联网经济下,区域产品、区域品牌整合将带动区域经济提升。从产品到品牌、再到营销,逐步推动当地特色产品、企业和区域产业与外界联系。“设计立县”计划通过建立创意云网站平台,展示区域特色产品,建立区域品牌营销模式和展示模式。把区域企业、特色产品和区域品牌放在一个平台上。将企业推广、产品展示和区域品牌展示三合一,同时推进信息推广和服务贸易平台,真正实现社交媒体时代的推广和传播的革命。

4 结语

本文提出“设计立县”的概念,通过构建创意生态,运用设计力量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从而摆脱传统县域经济的低层次竞争,实现传统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结合“设计立县十大模式”的理论展示和模型构建,并辅助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和阐述。

“设计立县”四个阶段十大模式涉及多方面思考,无论是产品和服务创新,还是设计与区域经济发展对接,以及大数据时代下的商业路径探索,都为传统制造产业发展和未来转型升级带来更多前瞻性战略思考。“设计立县”的本质就是以“工业设计”为抓手,切入研发环节,从源头上开始改进和塑造,系统思考和探索设计、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当然,“设计立县”四个阶段十大模式还有不足和需要完善的地方,未来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作者:丁伟 章彰 赖洪波

工业立县研究论文 篇2:

壮大县域经济的战略思考

摘要:党的十六大召开以来,南靖县委、县政府在县经济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有大幅度的增长,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通过研究,对壮大县域经济作了思考。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思考

党的十六大召开以来,南靖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在发展战略上、工作思路上、政策措施上,积极探索,明确重点,狠抓落实,举全县之力,不断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壮大,推动县域经济竞争力不断增强。2006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5.2亿元,财政收入3.73亿元,经济总量跨上了新台阶。坚持实施“工业立县”战略,工业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2006年全县工业总产值89.9亿元,工业税收1.9亿元,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2.6%。培育规模企业119家,规模工业总产值71.65亿元。形成以电子信息、食品加工、冶金机械、建筑建材、造纸包装、水力发电等为主要支撑的六大产业体系,涌现出万利达、闽星、港兴、中达、双赢、荆都、武夷通七大企业集团。以高科技工业园区和奎洋民营经济区两个省级工业园区为主平台的工业基地格局基本形成,成为我县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和吸引力的区域。特别是对民营工业实行放胆、放手、放开促发展的策略,使民营工业原生动力和运行活力明显增强,在全县工业总量中的比重不断增大,达到“五分天下有其四”,成为南靖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有大幅度的增长,2006年分别达到4868元、8416元,民间财富实力明显增强,消费和就业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

我县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如项目投资增长乏力,企业市场意识、企业间合作意识不强,围绕大企业配套的项目较少,工业总量不大、结构不优,产业集聚度不高,产业链较短,块状不明显,用电紧张问题日益突出,各镇(区)发展不平衡,服务企业的质量和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这些问题我们要通过不断壮大县域经济来加以解决,下面对壮大县域经济谈一些看法。

1壮大县域经济必须要有好的发展战略

由于县域经济的特殊性,所以壮大县域经济,首先要从本地区实际出发制定一个好的发展战略。南靖县今后要坚定不移实施“工业立县”发展战略,打造海峡西岸电子信息城、绿色食品城、靖台经贸合作区、生态土楼旅游区,建设与厦门特区和漳州中心市区互动、对台联系紧密的民营经济强县。

2壮大县域经济必须要有好的发展结构

面对国际国内市场发展的新形势,要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总体要求,结合南靖县域经济发展实际,实施 “工业立县”战略,突出项目带动、民营促动、开放拉动,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2.1突出项目带动,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1)创新项目生成机制。围绕加快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谋划引办项目,围绕六大主导产业及其产业链的延伸、产业群的壮大开发各类项目,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项目建设,围绕产学研成果转化拓展各类项目源。

(2)推动重大项目建设。以培育特色产业为核心,延长产业链为重点,策划、储备、引进、建设一批以六大主导产业为主、有利于增强产业关联度的重大项目,从根本上解决后续项目不足的问题。

(3)提高项目引办效益。进一步完善工业区建设,积极引导项目向工业区集中,营造良好的产业配套环境,降低投资综合成本,提高项目聚集效益,引进一批对财税贡献率大的项目,突出抓好电子信息产值含税率高的产业项目,注重抓好一批对地方级税收增长贡献大的第三产业项目。积极抓好现有企业技改扩容项目的调整优化,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产业整体实力,提升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2.2坚持创新思路,突出县域经济民营化

要在坚持“工业立县”、打造“两城两区”、建设民营经济强县的既定的发展思路、既定的发展目标、既定的工作部署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机制,不断创新发展举措,不断创新发展成果。

(1)要壮大园区经济。工业园区建设和市场建设是推进工业化、市场化与城镇化的结合点,是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也是提高县域经济集聚水平的重要举措。①运作好“飞地工业”,县政府要规划出一片工业用地,做到明确地块、明确价格、明确政策,吸引项目进区。②在政府办工业区的基础上,要大力倡导民办工业区,鼓励经济能人参与办工业区,兴建标准厂房,进行招商引资。③采用租地建厂房的办法,通过土地运作,筹集资金投入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工业园区开发资金不足的问题。

(2)要推进县域经济民营化。解决县域经济发展创业资源不足、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必须全方位发展民营经济。要本着放开、放手、放胆、放量、放活的原则,坚决破除一切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束缚,为民营经济快速成长创造一个更加宽松的环境。①抓回归。实行更优惠的政策、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创造更优良的环境,鼓励、吸引南靖籍在外民营企业家回乡创业,促进感情、项目、市场、技术、资金、人才等的回归。②抓品牌。要选准一批重点产品,引导企业做企划、打广告,力争新增一批名牌产品和著名、知名、驰名商标。③抓壮大。要培育一批“小巨人”企业,每年评选“十强”民营企业。④抓延伸。在大力发展民营工业的同时,还要引导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家扩大投资领域,参与社会事业的发展,以此来加快社会事业民营化进程。

2.3扩大招商引资,提高经济的外向度

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突出对台经贸合作重点,以创新促开放、以开放促合作、以合作促发展,加快构筑外向型经济发展新格局。

(1)加强靖台经贸合作与交流。力争在引进台资规模上有新突破,在引进台湾高新技术上有新成果,在引进台资的层次和领域上有新进展。

(2)积极拓展对内联接。树立“县外即外”的思想,积极参与县内外区域经济协作,扩大与国内发达地区的经济合作,主动承接发达地区资金、产业、市场及信息等方面的辐射,充分借助发达地区的融资渠道和营销网络,推动资本运营,更多地吸引外资。

(3)努力扩大出口。在积极巩固港澳传统市场,努力扩展东南亚市场的同时,重点提高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市场的开发深度,大力开拓澳洲、东欧、拉美及独联体等新兴市场,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继续支持食品罐头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进一步扩大电子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实现出口产品多元化。

2.4发挥比较优势,培育壮大产业集群

围绕提高科技含量、强化地方特色和形成规模效益着力点,精心筛选既体现我县特色,又有发展潜力,税收贡献大、带动作用强的产业,重点扶持、培育发展四大产业集群。

(1)电子工业产业群。以2005年福建省在建重点项目万利达产业集群建设项目区为载体,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依托,充分发挥品牌和规模效应,带动电子产业集群及其相关联的产业迅速膨胀发展。

(2)食品工业产业群。立足我县农业优势,以食品工业园、兴业园、食用菌基地为载体,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依托,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以实施品牌战略为方向,力促食品行业不断做大、做强。全面扩张现有食品资源,挖掘发展地方特色资源,全面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发展食品工业产业集群。

(3)建材工业产业群。重点发展高标号水泥、石板材、竹木等新型建筑材料,注重发挥现有企业的主体作用,注意培植竹木等新型建材加工企业,围绕市场需求,开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

2.5用工业化思维,推进农业产业化

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通过发挥农业产业化的桥梁纽带作用,把农业优势转化为工业发展特色,把资源优势、产品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和市场优势。

(1)推进农业产业化生产。把种植业调优,畜牧业调大,特色农业调出规模,组织农业生产转向市场化经营,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继续办好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科技兴农力度,推进农业信息化和农产品无害化。

(2)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抓住国家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的机遇,加强政策引导,支持各类投资主体通过各种途径和办法,扶持创办一批龙头企业。创新农村工作机制,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和土地承包经营权加快流转,推动农民变工人、农地变基地,为龙头企业规模化和工厂化生产创造良好条件。

(3)抓好流通市场建设。千方百计营造有利于现代流通业发展的环境,注重服务,发展农民“经纪人”队伍,培育健全以专业批发市场为主框架、产地交易市场为支撑、乡村营销组织为补充的农产品流通体系,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接起来,促进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加强与国外境外重点区域、重点客商的联系,不断开拓出口渠道,让更多农产品走向世界。

3壮大县域经济必须要有好的发展环境

3.1推进城镇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按照“建设新区,改造旧区,开发沿溪”的思路和经营城市理念,集中力量加快县城建设,力促一批住宅小区项目动工兴建;完成环城路等一批项目建设;推进环卫体制改革,加大城市整治力度,探索夜景工程、广告市场化运作,进一步净化、美化、亮化县城。加快小城镇建设,尽快完成一批镇区的地形图测绘、总体规划编制和报批,积极推进一批造福工程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农村等级水泥路,改造、投建一批电力项目,扩大通信设施的网覆盖面。

3.2打造 “诚信政府”,营造良好服务环境

按照“政府创造环境,人民创造财富”的要求,致力营造“信息南靖”和“信用南靖”两大环境,打造 “诚信政府”。围绕县域经济民营化,降低民营经济市场准入门槛,对民营经济实行“国民待遇”,做到“三看”,即不论成分看发展,不限比例看效益,不看性质看贡献;“四不限”,即不限投资领域,不限发展速度,不限经营方式,不限经营规模,真正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形成一个唤起群众千百万,实现县域经济大发展的良好局面。

作者:曾长福

工业立县研究论文 篇3:

徐州市发展战略的辨证思考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徐州市先后提出“两通先行”、“城乡共荣”、“外向带动”和“综合发展”等4大发展战略,推动了徐州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面对新的机遇,并考虑市情实际,徐州市必须把“工业立徐,强市富民”作为未来发展的主体战略,把“科教兴市、城市化、经济国际化、市场化、信息化和可持续发展” 作为未来发展的辅助战略。

关键词:徐州市;发展战略;工业化

一、改革开放以来徐州市发展战略述评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拉开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20多年来,徐州市委、市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市情为出发点,积极探索徐州市发展战略,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总的来看,具有深刻影响的战略包括“两通先行”、“城乡共荣”、“外向带动”和以工业化为主的“综合发展”等几大战略。

1. 关于“两通先行”战略。

1992年,徐州市委、市政府经过比较广泛的调查研究,结合徐州市情提出了“两通先行”发展战略,把交通和流通的建设放到突出的战略位置上来。

客观地说,“两通先行”战略,是符合当时徐州市情的,体现了“发挥优势、扬长补短”的原则。首先,徐州市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五省通衢,五通汇流,特别新亚欧大陆桥的贯通,以及国家大力发展陆桥经济的政策,把徐州推向了市场经济的前沿。其次,“两通”发展现状与徐州市作为区域性商贸中心城市的功能相比,具有相对滞后性,所以必须“先行”。

2. 关于“城乡共荣”战略。

这一战略(当时把“城乡共荣”称为发展路子)的完整表述是:“建设大城市,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一体,共同繁荣”。1983年1月,江苏省全面推行了市领导县新体制,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地市合并。实行市领导县新体制的目的是发挥中心城市的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等优势,发挥郊县(市)的农业资源、土地资源和充足劳动力资源优势,打破分割,优势互补,共同繁荣。实践证明,市领导县新体制有利于形成城乡通开的经济网络,从而促进城乡的共同繁荣。由此可见,徐州市“城乡共荣”的发展战略具有充分的制度依据。

贯彻这一战略,开发区建设、商贸都会与桥(指亚欧大陆桥)上徐州建设、县城建设、众多的小城镇建设,使徐州城市化水平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构建城乡利益互动驱动机制,促进城乡成为利益共同体,真正达到相互促进、共同繁荣,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 关于“外向带动”战略。

十四大以来,徐州市确立了“外向带动”战略,“自费开放、自力发展、三外并进、走向世界”。在这一思路指导下,促进了全市开放型经济发展,初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当然,外向型经济发展,若从徐州市自身看,发展很快,但是,若与苏南、苏中相比,差距就很大。

我们认为,徐州市不能过分拔高“外向”型经济的“带动”作用。实践已经证明,外力很难成为徐州发展的主动力并奏出“主旋律”。从徐州实际出发,应该是复合型发展之路,要借助外力与主要启动内力相结合,务实创新,开拓进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单独依靠国家投入或推动,是不可能的,当然,也不能单纯地眼睛向内,过分强调内力的作用,从而忽视了宏观机遇。

4. 关于“综合发展”战略。

徐州市在“十五”计划中,对其未来发展战略进行了重新表述: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紧紧围绕富民强市、全面建设宽裕型小康社会,“大力实施加速工业化、加快市场化、推进城市化、发展信息化、经济国际化五大战略”,抓住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私营个体经济发展、商贸都会建设、对内对外开放和县域经济崛起6个重点,并力求有所突破,努力实现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这几大战略,有两个战略与全省是一致的,即城市化战略和经济国际化战略。此外,徐州市自己提出了工业化、市场化、信息化等3个战略。这是徐州市首次突出“工业化”战略,应该说,是符合徐州实际的,抓住了徐州加快发展的“牛鼻子”。

二、徐州市未来发展战略的重构

1. 主体战略:“工业立徐,强市富民”。

重构徐州市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是:首先,要以全国、全省的发展战略为指导,把徐州市的未来发展纳入全国宏观系统和江苏省中观系统之中,即徐州市发展战略的确定,必须考虑其在全国和江苏省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次,必须从徐州市情出发,本着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原则,形成独具特色的发展思路;再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贯彻这一要求,并考虑到徐州市发展现状,徐州市未来发展的主体战略应表述为:“工业立徐,强市富民”;辅助战略包括“科教兴市、城市化、经济国际化、市场化、信息化和可持续发展”等几大战略。

为什么把“工业立徐,强市富民”作为徐州市的主体战略呢?其理由是:(1)徐州市作为江苏省的特大城市和淮海经济区的唯一大城市,只有依靠工业的发展,才真正发挥其强有力的集聚与扩散功能,从而带动沿海“低谷区”的经济发展;(2)徐州市是新亚欧大陆桥东部重要的经济中心,也是京沪联系的中介,发挥着东西、南北联系的纽带与桥梁作用。只有工业得到发展,其“纽带与桥梁”的地位与作用才能得以提升;(3)徐州市处于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大力发展工业,促进工业结构的调整,是该阶段的中心任务;(4)明确提出“工业立徐”,大力发展工业,有利于缓解并解决徐州市目前面临的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与经济问题,从而从根本上突破徐州市发展的制约“瓶颈”;(5)长期以来,徐州市没有把工业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一次次丧失了机遇,现在到了对工业非解决不可、非重视不可的程度。

2.辅助战略:科教兴市、城市化、经济国际化、市场化、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1)科教兴市:徐州市经济发展的动力。首先,从教育角度看,对徐州基础教育现状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现在,中学教师工资是由地方财政甚至乡镇财政发放的,因徐州地方财政十分困难,拖欠工资和不能足额发放相当普遍,致使优秀师资大量外流,从而形成教育发展的恶性循环。建议省、市财政对徐州欠发展县份的教育给予重点扶持,以缓解目前的困难局面。其次,从科技与教育的应用角度看,要及早实施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工程。要对徐州现有的科技、教育资源进行整体部署,重新组合、优化配置。

(2)经济国际化:徐州经济发展的活力。“经济国际化”与徐州经济发展结合的实质,就是要从徐州经济的特点和问题出发实施多层次开放。首先,徐州要向苏北5市开放。多年来,苏北5市一直在强调彼此开放相互合作的重要性,但也一直没有在规划和政策制订上得到落实。事实上,苏北5市具有优势上的互补性,彼此开放整合,分工有序,有利于区内资源的优化配置组合,从而避免结构雷同和市场分割,提高经济的竞争力。其次,徐州要面向江苏全省尤其是苏南开放。苏南的先发优势与徐州的后发优势有机结合,既有利于苏南扩大市场规模,也有利于徐州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可以实现双赢。其次,徐州要面向国内开放。要广纳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与人才,充分利用国内市场,铸造徐州经济发展的新动力。第四,徐州要面向国外开放。要抓住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机遇,建立面向国际市场、符合国际规范的、高效率的外向型的经济运行模式。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充分利用国际市场才是徐州经济发展的不竭源泉。

(3)市场化与信息化:徐州经济发展的条件。市场化和信息化属于投资环境范畴,市场化和信息化程度是区域、城市投资环境的重要标志。在市场化与信息化过程中,首先,要营造“超前”优化的软环境。在以往的区域经济实践中,对软环境的营造往往强调要“空前”优化。事实上,“空前”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超前”的软环境,才能真正构成比较优势,进而转化为经济上的竞争优势;其次,要有“超前”灵活的政策。“宁要政策,不要资金”,这充分反映了欠发达地区对优惠政策的渴求。从国家、省里来看,只有给欠发达地区更优惠政策,才能有利于生产要素向欠发达地区流动,增强“造血”功能。

(4)可持续发展:徐州经济发展的模式。可持续发展是徐州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在徐州经济发展过程中,既要考虑眼前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绝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实现资源、环境的永续利用。徐州经济发展要与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做到“四位一体”,有序互动。实现徐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包括:一是要加强人口增长、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区域管制与综合决策,为徐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二是要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立资源集约型经济模式。事实上,资源型产业体系与资源集约型经济模式并不矛盾,因为资源型产业只有实现集约化经营,才能有较高的效益,也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5)城市化:徐州经济发展的目标。大力推进城市化,有利于优化徐州市的城乡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城乡共荣,也有利于全面启动市场,拉动需求,增加就业,提高收入,最终促进徐州经济的全面高涨。推进城市化的关键措施包括:一是要充分利用科教大发展、多层次开放、全方位合作和建立集约型经济模式来促进徐州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二是要确定徐州的城市化道路。从徐州目前处于由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实际出发,徐州应该走“优先发展市区,积极培育中等城市,择优发展小城市、重点镇,注重提高城镇发展质量”的道路;三是要以市场化、信息化推进工业化,以工业化推进城市化,再以城市化推进徐州经济现代化。当前要加快信息网络建设,提高企业的规模和竞争力,优化投融资环境,真正改善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刘光杰.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理论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

2.朱传耿等.区域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3.朱传耿.江苏省五大发展战略在苏北的实现途径.江苏社会科学,2002,(1).

4.李成勋.经济发展战略学.北京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朱传耿,徐州师范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江苏省淮海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博士、教授;张晓玲,徐州师范大学档案馆副教授。

收稿日期:2003-11-16。

作者:朱传耿 张晓玲

上一篇:亲子舞蹈教学论文下一篇:碳排放权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