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煤矿通风安全管理论文

2022-04-16

[摘要]加强对煤矿通风安全及技术管理的研究,有利于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加强对煤矿通风安全及技术管理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笔者对煤矿通风安全及技术管理进行了分析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借鉴意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国煤矿通风安全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国煤矿通风安全管理论文 篇1:

煤矿通风专业管理、技术人员培训方式和途径探讨①

摘 要:该文对煤矿通风瓦斯事故多发的原因及煤矿通风管理、技术人员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煤矿通风专业管理、技术人员培训,提高技术、业务素质的方式和途径。

关键词:煤矿  通风  培训

Discussion on mine ventilation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technical personnel training way

SHI Honglin    LI Rongqiang

(Fengfeng Jizhong Energy Group,Handan Hebei 056107,China)

Key words: coal mineventilation  training

2013年3至4月,吉林省吉煤集团通化矿业集团公司八宝煤业公司、延边州和龙市庆兴煤矿相继发生瓦斯爆炸事故。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贵州格目底矿业有限公司马场煤矿发生瓦斯突出事故,事故累计造成96人死亡。

最近一个时期煤矿瓦斯事故多发的现实再次表明:虽然近几年来煤矿安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种种原因,制约我国煤矿安全的最突出问题——重特大瓦斯事故多发问题,尚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煤矿安全形势仍然严峻。

造成煤矿通风瓦斯事故多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随着煤矿的持续开采,部分老矿区矿井开采深度不断增加,瓦斯压力、含量增大,增加了瓦斯治理的难度。二是个别煤矿安全投入不足,安全装备存在差距。三是个别煤矿重生产,轻安全,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现场安全隐患的产生、累积导致事故的发生。四是部分矿井通风专业管理、技术人才困乏或专业素质差,通风瓦斯技术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煤矿通风瓦斯管理是一个技术性较强的行业,通风系统管理、瓦斯抽采、煤与瓦斯突出防治、自然发火治理、安全监测监控都需要技术支撑。目前,我国国有煤矿管理、技术人员业务素质现状不容乐观。原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说:“我国的煤炭安全生产问题归根结底是科学技术问题。”因此,煤炭行业要不断强化管理、技术人员培训工作,不断提高管理、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为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驾护航。该文结合峰峰集团实际,仅就通风专业管理、技术人员培训的方式和途径进行探讨,以飧同行。

1 通风专业管理、技术人员现状

各级管理、技术人员在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管理、技术人员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或部门的兴衰。矿井通风工作作为煤矿生产中一个技术性极强的工作,对管理、技术人员的技术业务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但受煤矿特殊工作环境的影响,长期以来,煤矿管理、技术人员整体素质持续下降,矿井从事通风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素质不能满足需要。通风专业管理人员结构构成比例中,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不足。1995年至2002年,峰峰集团就未能引进一名通风专业本科毕业生,仅引进10余名通风专业中专生。大部分矿井通风技术人员的数量不能满足需要,个别矿井甚至仅有一名通风技术人员。通风专业管理人员结构构成比例中,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仅为55%。

作为煤炭生产的重要部门之一,通风部门担负着煤炭生产过程中,为生产现场提供适宜的气候条件,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稀释并排除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发现和消除各种通风事故隐患,保障矿井安全生产和职工的生命安全等重要工作。近年来,随著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煤炭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先进的采煤方式应运而生,大量先进的装备被应用到生产现场,煤炭单产迅速提高,瓦斯涌出量也急剧增加。同时随着采深的增加及轻放工艺的应用,瓦斯突出、煤炭自燃等通风事故隐患也越来越严重,这无疑也对通风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需要进一步提高煤矿通风专业管理、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从而,在新形势下搞好煤矿瓦斯治理工作,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2 通风专业管理、技术人员培训应实现的目标

2.1 提高各级管理、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煤矿通风瓦斯管理工作是一项技术性极强的工作,对各级管理、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有着极高的要求。针对现场管理中发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制订合理的方案、措施,是解决问题,搞好通风工作的基础。管理及技术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低下,也就不能保证方案的合理性和可靠性,从而,延误解决问题的时机,甚至使事故进一步扩大,给企业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

2.2 提高各级通风专业管理、技术人员的管理水平

通风工作既是一项技术工作,更是一项管理工作。这表现在要搞好通风工作首先要有严格的制度、严密措施、合理的方案。这就需要各级通风专业管理、技术人员具有极高的专业技术水平。而各种制度、措施、方案需要有合理的组织、调度,才能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从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通风工作是在对人的管理过程中不断实现其既定目标的,如何确保被管理者(职工)能积极主动地贯彻上级和单位的工作意图,认真完成本职工作,是各级管理人员应当不断研究的一个课题。这是一种管理的艺术。

2.3 增强通风专业管理、技术人员的爱岗敬业精神

一个人,尤其是一名管理人员是否有爱岗敬业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他是否有搞好本职工作的动力,决定着他能否在各方面(包括专业技术素质和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只有每一名管理、技术人员都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才能树立远大的工作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付出自己辛勤的努力,从而,扎扎实实的干好本职工作。

3 通风专业管理、技术人员分类及培训方向

按工作性質划分,国有重点煤矿通风专业管理、技术人员可分为三类:公司部室通风专业管理、技术人员;基层单位通风区(科)长、工程技术人员;班组长。上述人员工作性质不同,素质状况不同,培训方式和培训目标也不同。

从工作性质来讲,公司部室通风专业管理、技术人员不仅仅包括公司通风业务部室有关人员,还应包括安全监督、矿山救护等相关人员。上述人员的工作性质主要在于对全公司通风安全状况总体把握,对各矿“一通三防”工作进行宏观指导。因此,应在通风安全专业技术的广度和深度上有比基层管理、技术人员更高的要求。这也是公司部室通风专业管理、技术人员培训的方向。

基层单位通风区(科)长、工程技术人员是矿井通风管理工作的中坚力量,是矿井通风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他们既是各种通风制度、措施、方案的制订者,又是执行者。因此,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矿井“一通三防”工作的安全健康发展。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目前,基层单位通风区(科)长、工程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不容乐观,人员结构不尽合理。区(科)长有半数不是专业技术人员,而技术人员中也有一部分人员是由别的专业转来的。由于近年来分配到国有重点煤矿工作的通风专业大中专生数量不足,个别单位迫不得已由技校生担任技术员工作。因此,加强基层单位区(科)长、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迫在眉睫。培训方向是全面提高其整体专业技术素质。

班组长是兵头将尾,是最基层的管理者,也是各种制度、措施最直接的落实者和监督者。班组长几乎全部来自职工。由于国有重点煤矿用工体制的改革,近几年来,职工(尤其是井下职工)整体素质下降,因此,班组长的素质也有整体下滑的趋势,班组长的基础培训工作应主要由基层区科承担,培训的方向一是使其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素质,二是提高其现场管理水平。

4 对通风专业管理、技术人员培训工作的探讨

4.1 要根据通风专业管理、技术人员不同的工作性质、技术业务基础采取各有侧重的培训方法

(1)公司通风业务部室(专业)应明确几名专业技术带头人。专业技术带头人要善于追踪国内外通风安全技术发展的新动态,及时进行学习、消化、吸收,并组织部室(专业)人员学习国内外通风安全新技术、新成果。通风业务部室应制订具体的学习培训计划,利用相应的时间有计划,有目标地对本部门(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公司应在学习、学术交流、工作及其他方面对专业技术带头人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鼓励他们在专业上有所建树,以此推动矿井“一通三防”工作的健康发展。

(2)相对而言,公司部室管理、技术人员、基层单位工程技术人员文化素质较高,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公司应鼓励部室管理、技术人员和基层单位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自学,同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或者把自学作为公司部室管理、技术人员和基层单位区工程技术人员一项基本工作,由公司和部室、基层单位制订相应的考核政策,考核结果与奖励挂钩(包括评选先进、工资晋级、奖金发放等)。

(3)部室(专业)应就煤矿通风安全工作现状、需要本部室(专业)解决的问题定期制订选题,由部室(专业)全部人员(或有关人员)参与研讨,并在本部室(专业)范围内定期召开研讨会,这一过程既是自己的技术业务知识与实践有机的结合的过程,又是相互交流的过程,从而达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

(4)公司或部室(专业)应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选送有关人员到相应院校进行培训和学习,进行知识提高和更新。

(5)要加强区(科)长、工程技术人员培养,应有计划地选送愿意到煤矿井下工作的高中、技校毕业生到大中专院校相应专业学习并与之签订合同,使他们毕业后到煤矿工作,充实区(科)长、工程技术人员后备队伍。峰峰集团从2002年开始研究培养内部人才问题,2003年向中国矿大输送本科生15人,向河北矿院输送专科生51人。2004年,向中国矿大输送本科生135人,向河北矿院输送专科生135人。按照学习周期,2006年毕业生为51人,2007年毕业生为150人,2008年毕业生为39人。上述人员所学专业为煤矿通风、采矿、地质、机电等专业,学员入学前都在生产一线工作过,有长期的用工协议,并且经过公证处公证,毕业后必须长期为峰峰集团服务。他们毕业后回到峰峰集团,必将对壮大峰峰集团管理、技术队伍,提高管理和技术人员整体素质起到积极作用。

(6)班组长主要来自一线职工。近年来,随着国有煤矿用工体制的改革,固定工越来越少。而农民合同工受工作年限、文化水平及用工性质的制约,整体素质较低,大部分人不能胜任班组长工作。根据当前的现状,应有计划地选送一部分中学毕业生,与之签订工作合同后,到技校进行相应专业的培训,毕业后从事通风工作,为基层单位通风班组长提供后备人才。矿山救护大队的工作性质与通风工作相近,受工作性质制约,救护队员年满45周岁后,要调离救护队员工作岗位。相对而言,救护队员文化素质较高,因此,应有计划的对相关救护队员进行通风知识和技能培训,在调离原工作岗位后从事通风工作,为通风班组长提供后备人才。

(7)教培中心要按计划对管理、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其培训的重点应为通风技术理论知识,要充分发挥其师资力量,提高管理、技术人员的技术理论素质。

4.2 应利用国有重点煤矿的教育资源优势,充分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实现各种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

培训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通风专业管理、技术人员培训工作应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公司专业部室、教培中心、基层单位、区科应建立各有侧重的培训机制,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1)公司通风业务部室、教培中心、安全监督局、矿山救护大队应建立“四位一体”的技术安全培训体系,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最大限度的提高培训的效果。

对管理、技术人员的培训既是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的培训,更是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技能的培训。在专业技能培训方面,业务部室、安全监督局、矿山救护大队专业技术人员具有教培中心教师所不具备的实践经验。因此公司应统一协调,建立业务部室、教培中心、安全监督局、矿山救护大队“四位一体”的技术安全培训体系。即教培中心主要负责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的培训,专业部室、安全监督局、矿山救护大队选拔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充分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作用,提高管理、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

(2)基层单位、区科对管理、技术人员的培训应侧重现场技能和工作方式方法的培训。在这方面、基层单位和区科要充分利用自己独特的优势,从而,使培训工作做到扬长避短、各尽所长。

(3)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应积极开展管理、技术人员爱岗敬业教育,并作为一项日常工作持之以恒。应创建以“企业是我家”、“矿(厂)兴我荣、矿(厂)衰我耻”等为内容的企业文化,并使之深入人心,从而,真正提高各级管理、技术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3 培训工作要与考核机制、激励机制相结合

任何一項工作,没有考核也就失去了工作的压力和动力,培训工作也是如此。试想,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专业技术好与不好一个样,还有谁会埋头学习?还有谁会踏实工作?那么,再好的培训机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所以培训工作必须与相应考核机制、激励机制相结合。

(1)根据培训的内容,应定期对有关人员的培训效果进行考核,把考核的结果与其收入挂钩。公司应制订相应的工资激励政策。在工资组成中按一定的比例划分出相应的培训工资,使其发放与培训成绩挂钩。并严格按每个考核时间段(如每季度)进行考核和发放。

(2)建立管理、技术人员培训档案,管理人员、技术的提升、晋级、评选先进都与培训成绩挂钩。

5 培训是一种效益最显著的投资

培训需要人员、场地、设备。所以培训需要投入成本,从这个意义上讲培训也是一种投资。其产出是否大于投入主要看培训的效果如何。如果通过培训大大地提高了职工的技术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那么,他就会在实际工作中,用自己的专业技能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做出贡献,从而,企业获得大于投入的产出,也就是说培训获得了经济效益。反之,如果职工的培训流于形式,职工并没有通过培训提高自身的技术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那么投入就不会产生经济效益。所以,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切实提高广大职工的整体素质,从而,为我公司经济效益的提高做出应有的贡献。

管理、技术人员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各单位应根据其自身的实际,积极探索符合煤矿自身特点的培训方式、方法、途径,从而,进一步提高煤矿管理、技术人员整体素质,为煤矿杜绝通风、瓦斯、水、火、顶板等重大事故隐患,实现安全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师红麟 李荣强

我国煤矿通风安全管理论文 篇2:

煤矿通风安全及技术管理解析

[摘要]加强对煤矿通风安全及技术管理的研究,有利于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加强对煤矿通风安全及技术管理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笔者对煤矿通风安全及技术管理进行了分析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煤矿;通风;安全;技术管理

前言

煤炭是我国能源结构中的重要部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基础。由于地下采矿行业的特殊性,从各方面安全角度出发,要求其通风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加强,尤其是煤矿企业,瓦斯气体的易燃易爆性更加使得煤矿在生产和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通风安全管理。然而中小煤矿企业在安全理念、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资金投入等方面较大型煤矿企业具有相当大的差距,导致部分中小煤矿在通风的安全管理方面存在较大的风险和隐患,极大的威胁着矿工、企业和当地居民的安全。

一、煤矿通风安全管理概述

(一)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通风安全管理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前提。煤矿开采以露天和地下开采两种基本方式存在,而深度的煤矿开采最终都是要转为地下开采,而地下的气流环境、空气环境在单纯的自然条件下,难以满足一系列的作业要求,如空气的温度、湿度、压力、清洁度等等,各方面均极大的影响着地下开采工人和设备的运转。同时根据《煤矿安全管理规程》规定要求必须配备通风系统设备和人员,保障井下生产行为的环境安全。通过通风系的压入或者抽出,是井下空气活动,使之与地表空气实现循环,一方面为井下人员提供新鲜、充足和适宜的空气,满足人员的呼吸和活动需求,保障井下人员的基本作业要求;另一方面,通过空气循环,稀释和排出井下作业产生的各类有毒有害气体、矿尘、和瓦斯气体,降低井底的空气污染和瓦斯气体爆炸的风险和隐患,保障井底的安全。此外,通过地表空气的引入,充分调节井下气候环境条件,保障井下的空气温度、湿度等各方面要求,为井下作业人员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煤礦通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方面,通风安全管理是生产控制的重要内容。通过风门、风桥等各类通风设备的设置和使用,可以大大提高对井下空气流通的方向、速度、风压等方面,根据生产实际进行调节,保障通风系统运行的正常。通过局部控制实现对井底空气环境有针对性的进行调节,大大提高了通风系统的运行效果,从而提高生产系统的运行,保障煤矿企业生产。另一方面,通风管理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由于地下作业空气的封闭性和煤矿的瓦斯气体易燃易爆时刻威胁安全的特殊性,要求煤矿必须加强落实其通风安全管理工作。脱离了有效的通风安全管理,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就缺乏运行的前提,没有根基、没有保障。

(三)煤矿通风安全管理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煤矿的安全通风系统存在安个隐患小煤矿,往往没有安个完善的消防通风系统,开采中无序性、随意性大,很容易引发各种事故。在煤矿通风安全管理中,成本的管理占據举足轻重的地位,体现了企业的管理水平,是衡量企业管理层次的主要方式。但从当前煤矿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的状况来看,与其预期目标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要千方百计加大煤矿企业在成本管理的管理力度。

二、煤矿通风安全隐患分析

(一)重视不够,资金不足

在管理者方面,由于认识不足,导致缺乏通风安全管理意识或者是片面的追求经济利益,在通风安全管理方面不能够保障足够的安全投入,进而导致在通风安全管理系统和设备的购买、安装和使用上,做“面子活”,为降低企业成本,在设备的购买上以次充好,因此出现了一批批的“僵尸设备”仅仅可以看,但不能运转,或者是在“特殊情况下”运转,平时不运转,导致通风安全管理系统不能有效的建立和发挥作用,造成巨大的隐患。

(二)理念缺失,管理松懈

在职工方面,由于劳资双方地位的不平等导致职工在对井下通风安全方面的要求缺乏被动,同时由于相应方面知识的缺乏使得部分职工认识不到相应的危害,冒险作业,进而导致隐患的扩大。同时管理的松懈导致了相应的通风管理人员工作状态松懈,对通风系统运转状况“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对各项通风安全管理工作不积极,出现问题时反应不迅速,处理不及时等等,导致通风安全管理工作松懈,没有存在感。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导致通风安全管理工作难以高效的开展,而相关设备的综合运行和维护质量和效果较差,导致风险相应的大大提高。

三、煤矿通风安全防范措施

(一)加大安全投入,建立和完善通风系统

落实煤矿通风安全防范措施,首先加大通风安全投入,构建和完善的通风系统,只有将实现通风系统的有效完善,通过系统化的监测监控和及时处理,提高通风管理和控制的效率和效果。在系统构建过程中,突破传统设计模式,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手段进行创新,将通风系统纳入到监测监控系统中,实现对通风系统功能的远程监控、报警、动作的实现,大大提高通风系统的管理质量和效率。同时积极构建系统下各监控、执行子系统的建设,加强瓦斯气体、各类气体的排减工作。

(二)坚持本质安全,落实安全管理

通风安全管理需要立足本质安全,通过采取各类手段,实现通风管理的高质高效。首先,通过采取加强责任制管理和落实,以提高通风管理质量。其次,完善安全绩效工资工作,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为各班组、中段制定瓦斯排放奖励标准,以提高通风安全管理的效率和积极性。再次,立足科技,完善本质安全,建立高科技工作站,通过聘请相关专家对通风管理、瓦斯防止进行探索和公关,保障通风安全的本质安全。此外,加强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改善通风安全管理质量。最后,在人员管理方面,加强领导干部深入现场工作、责任追究等工作,细化通风安全制度管理、机制管理和人员管理,通过健全教育学习培训制度,提高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标准和质量,以此来提高人员的通风安全管理的意识和技能。

(三)加强瓦斯排治技术管理

煤矿通风安全管理落实到实际中,需要技术手段进行实现,因此必须从企业发展的高度重视技术管理。以瓦斯防治技术为例,瓦斯防治技术是制约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必须加强瓦斯防治技术管理。一方面,建立健全瓦斯防治技术专家组训委员会和技术公关会诊制度,积极探讨新技术,并逐步进行分析、研讨和实验,并不断改善和提高,提高技术的先进性和安全性。另一方面,将跨企业、行业的技术研究,通过整个各类技术资源对当前的瓦斯防治技术进行改善,完善抽放、排放方法,保障瓦斯防治技术的整合性和有效性。

四、结束语

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工作是煤矿企业进行安全生产行为的前提,是降低煤矿通风安全事故的根本手段,也是保障井下员工利益、企业经济利益的核心内容。在实际应用时要注意防范人员隐患、设备隐患、环境隐患,通过建立和完善通风系统,加强人员、设备、规划管理,以实现通风管理在通风系统运行下的优化和提升。

作者:张玉坤

我国煤矿通风安全管理论文 篇3:

矿井通风系统设置与安全性计算模式研究

【摘  要】通常,影响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可分为三方面,即环境因素、设备因素和人为因素。其中针对人为因素,包括员工安全管理意识薄弱、企业安全管理措施落后在内的诸多问题均有可能造成严重的矿井通风安全事故。对此,论文通过分析常见的矿井通风系统管理问题,从通风系统设置与安全性计算模式构建两方面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矿井通风系统;系统设置原则;安全性计算模式;安全管理措施

1 引言

我國大多数煤矿生产企业的矿井通风系统仍不够完善,加上相关安全管理措施的不足,导致实际的矿井通风安全难以得到保障。对此,需围绕矿井通风系统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性计算指标体系,并以此在结合通风领域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探究现行矿井通风系统存在的安全漏洞。

2 矿井通风系统的设置原则

针对矿井通风系统,其设计、安装、调试均需要建立在详细勘测煤矿实际地质条件和生产情况之上,同时,考虑到煤矿生产过程一般可分为建井期、投产期、生产旺盛期和收缩期这四个阶段,因此,应基于不同时期井下作业的用风量来就通风系统进行设计,进而满足经济性和实用性的通风系统设置原则。首先,基于煤矿投产初期及后期,该阶段的煤矿产量和瓦斯涌出量均相对较少,并不需要依赖较多的通风量以实现对于有毒气体瓦斯的稀释,因此,通常采用小功率的通风机即可;其次,当煤矿生产进入生产旺盛期后,由于煤矿产量大大增加,导致瓦斯产出量也会随之增多,同时,加上煤矿生产逐渐呈现出规模化和网络化发展趋势,使得生产系统愈发复杂,因此,煤矿投产初期及后期的小型通风机已经不再适用,而是应采用改造后的通风机进行作业,进而满足现场的通风需求;最后,需注意的是,不同的地质条件往往也会直接带来矿井通风需求的变化,例如,围绕高瓦斯区、突水区和断层区,为保障开采作业的安全进行,需就通风系统进行合理改造,进而一方面确保地震、塌方、瓦斯爆炸等事故发生时通风系统的及时反应,另一方面避免因通风系统所致的二次事故,最终从根本上保障现场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在此基础上,以永煤集团顺和煤矿为例,该矿区地质条件中等,瓦斯涌出量相对较大,所以可采用机械抽出式通风,但目前的问题在于未能实现分区通风,因此,仍需遵循整体性原则和适应性原则适当进行优化。

3 矿井通风系统的参数计算

3.1 矿井通风阻力计算

围绕矿井通风阻力计算过程,一般需就矿井达到设计产量后通风容易及通风困难两个时期的最大通风阻力进行计算,且计算时应根据通风线路不同井巷的实际通风阻力来计算总和。同时,考虑到煤矿生产过程中时常存有漏风现象,因此,应确保通风机主扇的风量始终大于总回风井的通风量,进而保障通风阻力计算的准确性。

3.2 矿井通风总阻力计算

一般来说,可将矿井通风阻力分为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两个部分,其中,前者指的是风流与井巷围岩壁摩擦以及空气内部扰动所致的阻力,后者指的是风流经过井巷某些特定区域所致的阻力。而在实际观测中不难发现,相较于局部阻力,摩擦阻力往往是造成矿井通风阻力的主要原因,一般可占到总阻力值的90%左右。因此,应着重从扇风机选择等方面就摩擦阻力进行控制,进而以达到降低矿井通风阻力的目的。

4 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性计算模式分析

4.1 通风机运转安全性

通风机的运转质量往往直接关系到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对通风机运转安全性进行计算控制是保障矿井通风系统运行稳定性的关键所在。同时,通常来说,通风机的运转效率一般在60%以上,而当主要通风机均达到60%运转效率后,通风机的最高风压约为通风机工作风压的2倍,因此,应根据通风机的具体性能按照式(1)就其运转安全性进行计算。

f1=0               Kli≥0.9或Kli≤0.2    0.2≤Kli<0.51               0.5≤Kli<0.9               (1)

其中,Kli为通风机工作风压与通风机最高风压的比值。

4.2 用风点风量

根据国家《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应基于煤矿开采作业现场环境的温度、风速和有害气体含量来就用风点风量进行控制,即遵循式(2)计算用风点风量是否满足通风系统设计要求。

f2=          (2)

其中,f2为用风点风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判定系数,n1为井下风量满足设计要求用风地点的数量,N1为井下所有用风地点的数量。

4.3 通风系统合理性

针对矿井通风系统用风点风流,应确保其满足井下安全生产的基本需要,即应兼具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在此基础上,构建数学模型如式(3)所示。

f3=0不合理1合理     (3)

其中,f3为通风系统合理性的判断系数,该系数一般与通风系统的设计结构有关,例如,围绕永煤集团顺和煤矿,其采用分区通风方式构建通风系统,各用风地点间不存在角联分支,因此,可基本排除串联通风对于通风系统供风稳定性的影响。此外,为进一步避免风流紊乱问题发生,可借助控制风井阻力的方式进行调节,最终也可获取较好的系统改造效果。

4.4 煤矿风量供需比

所谓煤矿风量供需比,其指的是煤矿风量供给量与煤矿风量需求量之间的比值,一般应控制在1.0~1.2,而当风量供需比小于1时,说明通风系统无法满足井下作业的基本通风需求,需进一步加强通风以保证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在此基础上,煤矿风量供需比计算公式如式(4)所示。

f4=0               k2<1或k2<1.55-    1.2≤k2<1.51               1≤k2<1.2           (4)

其中,k2为矿井实际风量与所需风量的比值。

4.5 通风设备可靠性

基于不同的煤矿开采作业现场情况,其对于通风设备可靠性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应围绕矿井采掘设计、瓦斯以及生产水平等相关因素就通风设备的可靠性进行计算,最终形成计算公式,即式(5)。

f5=0不合理1合理     (5)

其中,f5为通风设备的可靠性判定系数,即当f5为1时,表示煤矿的通风设备满足预定的作业要求。

5 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管理措施

5.1 构建完善监测系统

应基于现代传感器技术进一步就矿井通风安全監测系统进行构建,在有针对性就井下风速、气体浓度及瓦斯含量进行检测的基础上,及时发现矿井内潜在的安全事故隐患,并在第一时间发出预警的同时,减少各种安全事故对于作业人员及煤矿生产企业的利益影响。其中,围绕整个监测系统,井下子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其不仅能够承担传递安全监测数据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能在通风系统故障发生时及时连接故障电路,进而确保故障最快速度得到解决。

5.2 选用先进通风设备

在矿井通风系统中,通风设备的运转稳定性往往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通风性能,因此,除了应构建完善设备检修机制以及时发现通风设备潜在的安全隐患外,还应根据上述安全性计算模型就通风设备的应用可行性进行精准判定,在围绕现有通风设备形成定量、定性安全评价标准体系的基础上,配备更加适合矿井作业现场环境的通风设备。

5.3 加强人员安全培训

因人为因素所致的安全事故并不少见,因此,应进一步就开采人员的安全意识进行强化,通过开展定期的安全培训以从根本上规避各种安全事故。其中,除了应借助完善的责任监督机制保障现场作业人员的操作规范性外,还应结合矿井通风系统的基本原理帮助作业人员了解矿井的整个通风过程,进而帮助其快速学习自救措施,并使其能够认清矿井通风的重要性,并最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6 结语

综上,矿井安全通风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而安全可靠的通风系统往往是确保井下作业人员安全生产的关键所在。因此,需进一步围绕现场作业情况构建更加完善的矿井通风系统,在及时查找系统潜在安全漏洞的同时,不断就通风方案进行优化,进而以此保障井下作业的安全进行。

【参考文献】

【1】何先庭.矿井通风系统信息化集成技术研究[J].煤矿现代化,2020(05):70-72.

【2】秦鹏.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性与预警机制及其动力学研究[J].矿业装备,2020(04):168-169.

作者:李广峰

上一篇:花园粥城健康饮食文化论文下一篇:美术理论指导艺术创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