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统计数据分析科研管理论文

2022-04-30

[摘要]青年科技人才是未来国际科技竞争战场上的核心资源,是决定国家未来科技竞争力的关键资源,扶持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是各国科技竞争政策的着力点。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技统计数据分析科研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科技统计数据分析科研管理论文 篇1:

科技统计数据在决策中的作用

摘要:针对如何提高高校科研管理水平以及科研决策能力,提出如何运用科技统计数据的必要性。文章围绕高校科技统计数据在高校科研决策中发挥的作用进行探讨,从管理层面阐述统计数据的重要性,以期推动高校科研决策能力,加快高校更好更快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科技统计数据;科研决策

科研统计是高校科研管理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科研统计数据是掌握学校科研现状、制定科技政策、编制科技发展规划的数据基础和支撑,充分利用科研统计数据是实现科研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各个省市的科技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的科技统计报表,根据分析几个年度内高校科技统计数据的变化趋势,能够得出一些结论性的东西,这样就能帮助高校准确地进行决策,更好地实现高校科学的发展。

一、科技统计数据的来源和构成

从科技人员来看,主要由年龄、性别、学历等相关信息组成;从科技经费来看,主要由经费总量、来源、支出和结余等方面组成;从科技课题来看,主要由课题数目、课题经费额、投入研究人员数、学科分类及相关行业划分等要素组成;从科技成果来看,主要由论文数、专著产出数、获奖情况及成果转化等信息组成。

从上述数据分类及来源可以看出,这些指标的设定基本上包括了高校科技工作的全部内容,但是这些数据的采集需要涉及多个部门如财务、人事、科研等多个部门的共同协作,这些数据的掌控和分析利用,一方面可以熟悉了解高校科技统计工作的具体情况,目前发展水平和未来趋势,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为高校科技工作政策制定和未来科技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决策依据。

二、以某省相关科技统计数据为例进行分析

从分析科技统计数据入手,尊重科技统计数据、以科技统计数据为基础,进而分析未来科技水平发展与科技投入产出的成效,具有非常积极且实际的意义。

以A省57家本专科院校“十一五”期间科技统计数据为例进行分析。

(一)科技活动人员

2011年A省高校投入科技活动人员39000人,比上年增加715人,增长1.9%;比“十一五”初期增加2909人,增长8.1%。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占39.8%,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占40.4%,具有初级和其他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占19.9%。总体来看,“十一五”期间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已经逐渐构成了A省科技活动人力的主力军,具有很强的实力和很好的发展前景;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作为后备力量,人员储备雄厚;初级和其他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比例合理,没有冗余情况。

从2006年到2011年,A省高校科技从业人员只从36091人增加到39000人,增加了2909人,平均每年只增加582人,增加的幅度是非常缓慢的。高级职称的人数从13976增加到15503人,只增加了1527人,平均每年增加305人。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出现这种情况深层次的原因:第一方面,A省高校科技从业人员并没有像高校在校生人数一样同步地增长。学校规模的扩大速度远远超过高校科技人员增加的速度。目前高校的编制还是由省人社厅负责的,每一所高校都有固定的编制数,這个数量并不是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而随意的增加或者减少的。第二方面,A省高校科技发展水平始终在徘徊。可以说是一个教育大省,但是“十一五”期间的发展仍然缓慢,不足以称为教育强省。

(二)科技活动经费

2011年A省高校科技活动经费总收入44.93亿元,比上年增收6.67亿元,比“十一五”初期增收22.02亿元,增长96.1%。其中:政府资金18.89亿元,比上年增收2.64亿元,比“十一五”初期增收11.04亿元,增长140.6%;企事业单位委托经费22.89亿元,增长16.6%,比“十一五”初期增收9.30亿元,增长68.4%;当年学校自筹经费1.56亿元,比上年增收0.13亿元,比“十一五”初期增收0.52亿元,增长49.5%。“十一五”期间,相对于学校本身对科技活动的投入,学校科技活动经费收入的增长主要来自各级政府的拨款和企事业单位的资助。一方面,因为“十一五”期间是中央大力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时期,加大了科技的投入和项目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我们国家也加大了科教兴国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的力度。

(三)科技成果

2011年A省高校发表学术论文36685篇,比上年增长16.7%,比“十一五”初期增长67.1%;其中SCIE(科学引文索引)4818篇,EI(工程索引)8196篇,ISTP(科技会议索引)2865篇,分别比“十一五”初期增长112.1%、168.4%和153.8%,由此看出,“十一五”期间A省三大检索收录论文的增长幅度远远大于全部论文的增长幅度,发表论文的层次和水平有大幅度提升,科技成果已经逐渐从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方面转变。

2011年A省高校专利拥有数6669项,其中发明专利3280项,分别比上年增长28.4%和36.1%;比“十一五”初期增长198.1%和212.7%。专利数量是体现科技为经济发展支持的重要指标。“十一五”期间A省高校申请专利数量一直在飞速地、稳定地增长。

综合以上简单的实例,我们可以看出将科研统计中的各项指标和数据结合起来分析,能够得出很多科研发展过程中呈现的趋势,掌握高校乃至全省科研发展各个环节的动向,为合理地制定科研发展政策、调整科研激励机制、健全聘任考核体制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综上,将科技统计中相关指标、数据相结合进行分析,进而展现科技发展新趋势,既可以动态掌握高校及整个省科技发展中相关环节的走向,同时也对科技发展政策的合理制定、促进科技创新、保障考核聘任等相关体制健全等方面工作的顺利开展都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

三、科技统计数据对策探讨

(一)提高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可用性

科技统计工作是基础性工作,真实、准确、可用是以此为基础的各种分析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但是仍然有部分高校对这项工作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在基础数据采集和更新上经常发生数据缺失、数据失真的情况,这样不扎实的科技统计工作是不负责任的。对上下两年增减幅度较大的高校,应进行严格核对,排除因新统计人员对统计指标的理解、统计口径的把握等因素,要做到对每个数据的来源都有根据;对省级主管部门来说,在汇总数据上应该加强基础数据审核的力度,不能单单审核报表。

(二)加强科技统计队伍建设

从历年省级高校科技统计工作布置会上可以看出,目前高等学校科技统计队伍不稳定,频繁更换统计人员,每次都有很多新面孔加入,科技统计工作人员流动带来的不稳定性给这一基础性工作的部署和落实带来了挑战,必然给我们的统计数据的质量和工作的连续性造成负面影响。在对相关统计指标的理解和统计口径的理解把握上,也存在着众多亟需解决的问题。

首先在确保科技统计人员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基础性工作的重要性决定了要有专人负责,并对统计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统计人员不仅要有统计理论知识、计算机知识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也要有相关的科研管理、科研理论方面的素养,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统计工作者提出的基本要求。但是我们个别的统计人员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不能及时地吸收先进教育理念,因此很难适应现代教育发展对统计工作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三)推进统计工作由“单纯收集上报”向“利用分析”转化

应从战略高度给予科技统计工作重新认识,高校科技统计工作不但在基础收集上报阶段要做到真实、准确、可用,还要进一步利用分析基础数据库的资料,不能简单将收集上報作为任务完成了之,要认识到基础性工作的重要性,更要认识到对数据进行分析利用才是进行科技统计工作真正的意义所在,通过对科技统计数据分析利用保障科技考核机制落实、制定相关科技发展决策、进一步开展规划高校科技项目,统计工作由“单纯收集上报”向“利用分析”加工转化,是高校科技工作不断深化的体现,也是为高校、为自身所处的行业提供相关决策的重要依据。

四、结论

要实现高校科研管理高效性、科学性,必须要以科技统计数据为基础,并且分析数据背后原因。这不但有利于科技统计数据的真实性,还可以实现高校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的规范化管理,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确实的依据,更好地促进高校科研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瑞祥,尚斌.决策原则视野下的高校科研成果评价与激励制度[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4).

2.刘岳启.科技统计在科研决策中的应用[J]. 科技管理研究,2010(5).

3.于刚,张慧.论科研院所科技统计与科研管理创新[J]. 科技创新导报,2010(24).

4.2006-2011年度教育部科技统计报表

(作者单位:辽宁省教育厅教育信息中心)

作者:张宁

科技统计数据分析科研管理论文 篇2:

青年科技人才培育状况研究述评

[摘 要]青年科技人才是未来国际科技竞争战场上的核心资源,是决定国家未来科技竞争力的关键资源,扶持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是各国科技竞争政策的着力点。本文以青年科技人才特征、青年科技人才培育的问题与影响因素以及我国青年人才培育对策研究和国外青年人才培育研究状况为主题,对研究现状进行深入梳理,为深化青年科技人才培育研究提供了基础,为学会等社会组织扶持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提供了有益的支撑。

[关键词]青年科技人才 人才培育 人才政策

科技人才竞争是当今国际交锋的焦点,拥有青年科技人才就等于抢占了未来国家竞争的制高点。在“人才强国”战略指导下,我国各类学会也和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一样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推动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强势展开扶持项目。因此,厘清青年科技人才特质、青年科技人才培育现状、国外直接间接经验等基础性问题的重要价值凸显,急需认清起点、发现问题、提出对策,为深入研究提供扎实的基础和平台。本文以此为出发点,以青年科技人才特征、青年科技人才培育的问题与影响因素以及我国青年人才培育对策研究和国外青年人才培育研究状况为主题,对研究现状进行深入梳理,从中发现现有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拓展的研究空间,服务科技人才成长和学会相关项目开展,促进我国各类青年科技人才培育计划的不断完善。

一、 国内青年科技人才成长规律及特征研究综述

目前,对青年科技人才尚没有统一的界定,主要区别在青年的年龄区间划分上。国家各级政府和不同的企业、事业单位在其青年科技人才扶持计划中,对“青年”的界定往往并不一致,多是出自于各自的需要。按照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界定,18~44岁为青年。我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青年科技人才是年龄相对较小,处于成长期的科技人才。根据网络检索与文献分析发现,我国许多地方科技部门出台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专项计划时都将年龄限制在45岁以下,例如“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条件限定为未满45周岁具有良好科学道德的青年科技人才。“中国青年科技奖”的获奖者为年龄不超过40岁,为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及科技进步做出突出贡献的青年科技人才。在地方省市中,青年科技人才的年龄限定标准多为35周岁。当前,国内在青年方面的研究则基本采用国家统计局的有关人口普查的统计口径,将青年科技人才界定为“年龄在45岁以下,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在科学技术的创造、传播、应用及发展中做出积极贡献的人”。可见,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科学界定和厘清青年科技人才概念的内涵,根据实践调查研究,探析不同领域和人才计划中青年年龄区间差异及其实质意涵。

一直以来,有关人才成才过程与特征的分析,以及对人才培养现状的研究此起彼伏。其中,许多学者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规律进行研究,总结出了师承效应规律、扬长避短规律、最佳年龄规律、马太效应规律、期望效应规律、共生效应规律、累积效应规律、综合效应规律等。此外,一些学者以某一具体领域的高科技人才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深入研究。例如白春礼对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人才”展开了研究;李素矿等人对我国地质学领域杰出科技人才做了一系列研究。还有学者针对杰出人才的某一具体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如刘俊婉从多个角度分别对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杰出科学家论文影响力的年龄分布进行了研究,指出杰出科学家论文影响力的年龄分布是一种单峰分布。

但到目前为止,对我国各个领域高层次青年科技人才整体特征的研究还是比较少,缺少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规律和特征的整体把握。从研究的方法上讲,目前关于青年科技人才的研究依旧采取的是从理论到理论、从资料到資料的经验归纳,仅仅局限于观点的泛泛而谈,只有少数研究采取了调查为主的实证研究方法。从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来看,研究多停留于一般性的介绍,对各国国情、地域差别、社会环境、教育制度、文化差异等缺乏综合研究和比较分析,尤其是针对我国现行各类的支持计划,培育条件和不同地域,组织平台背景下青年人才的培育方式、方法缺少整体的归纳总结、比较分析和对策建议。

二、国内青年科技人才培育的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在各类青年科技人才培养项目顺利开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发展困境,主要呈现为青年科技人才个人层面、组织层面及社会层面的问题。

(一)个人层面

李和风认为,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承担科技任务的能力不够强,岗位层级过低,影响了作用的发挥。青年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比较活跃的阶段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国家资助重点在36~45岁,多数35岁以下的青年科技人员其学术成就积累,在评审中不占优势,难以得到相应的支持,因此承担科技任务的机会不多,带领团队和组织科研的能力不强,对外竞争缺乏明显优势。除了个人能力问题外,在人才流动选择上也存在不均衡式的病态发展。韩文玲等指出,与发达国家科技人员乐于 “一流人才流向一流企业”相反,我国的科技人员乐于到高校和科研院所工作,“一流人才流向一流大学和科研院所”,阻碍了企业自主研发,也造成了科研院所人员与部门的冗杂,显示了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分布的现状矛盾。李强等人指出,青年科研人员创新能力有待提高,认为工作强度大,身体状况亟待改善,对工资水平满意度低,在看病就医、住房、配偶工作、子女入托入学等问题上存在一定的后顾之忧,一系列问题都影响着青年科技人员创新能力的发挥。

(二)组织层面

牛萍、曹凯认为,我国青年科技人才成长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研究经费不足。总体上来看,各级部门设立了专门资助青年科技人才的项目和计划,但资助强度较小,资助范围较窄,且基本都是竞争性投入。例如,中国科学院对35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的调查显示,只有3.5%的人认为自己的科研经费充足,有40.5%的人认为科研工作已经由于经费短缺而受到影响。王剑认为,主要是激励保障措施不够的问题。在课题申报、招生分配、经费下达、成果署名、成果评奖、职称评定、职位晋升、进修学习等环节,论资排辈的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青年科研人员获取学术研究资源的机会少,很少能够主持重大项目,这种科技资源和机会分配的不公平,影响了高层次青年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使其难以全身心地投入研究工作,尤其是高风险、高回报的研究,影响了其创新能力的发展。李和风认为,研究机构科技岗位体系还不完善,聘用制度过于僵化,人员在单位内部的流动和岗位转换不畅,研究机构也没有制定完善的人力资源开发计划,不能向那些准备流转或转行的研究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机会。金莉萍认为,科技人才管理在观念、方法、目标及机制等方面都存在问题。比如,目前科技人才评价体系还存在三大困惑:评价标准缺乏科学性,重学历、资历,轻能力、业绩;评价手段相对落后,偏重定性分析,缺乏定量分析;评价模式千篇一律,缺乏分类,容易带来价值度量和能力再造的失衡。

(三)社会层面

金莉萍认为,科技人才政策环境不完善,即市场化取向不强、配套化程度不够、国际化水准不高、法制化进程滞后等。李强等人认为,国内及青年人才所属单位大环境的相关制度、政策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以SCI论文和影响因子的主导评价体系挤占了青年科研人员潜心研究的时间。还有学者指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也对国内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产生一定影响。

总的来说,有关国内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影响因素的研究,学术成果十分丰富,涵盖范围较广,其影响因素与问题分析皆能反映出我国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真实状况,但是多数研究未能进行深入细致化的剖析,仅是在前人基础上加工与概括,未来仍需进一步挖掘探讨。

三、国内青年科技人才培育的对策建议研究综述

针对当前我国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诸多学者也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建议从组织建设层面、个人修养层面及社会环境层面入手进行整改。

(一)个人层面

郭丽娟提出,要加强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自我修为,做到:树立远大理想,筑牢民族情怀;正确认识自我修为,做社会的主人;敢于担当责任,擎起国家栋梁;乐于吃苦,勤于创业,做弄潮儿。

(二)组织层面

闫巧丽建议,树立全新的科技人才管理理念、创新科技人才管理模式。董美玲在中山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基础之上,总结出分层次构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重点引进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瞄准需求凝聚培养应用型青年科技人才和团队的举措。在评价机制方面,刘扬等人指出,应建立评价方式的科学化机制,采用一套定性定量结合、多维立体的综合评价方法,拓展科技人才的晋升空间,淡化学术之外的标准,防止过度评价,以营造一个鼓励学术创新的宽松氛围,激励组织创新人才的健康发展。就激励保障层面而言,郭丽娟提出,要加大创新峰值年龄前端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加强对青年科技人才的物质资助和信息库的建立。

(三)社会层面

闫巧丽提出,营造全球化的科技人才管理环境,创新体制环境,优化机制环境,完善人才成长环境。还有一些学者从营造宽松的社会创新氛围入手,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学者对国内青年科技人才培育模式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进行了微观、中观、宏观多层次的措施分析,比较契合我国青年科技人才培育模式的发展状况。但是大部分学者主要是从组织层面入手提出改进措施,淡化了个人与社会在青年人才培育中的作用。如现有研究中虽强调个人内驱力的重要意义,但对如何保证这种积极内在驱动力的可持续性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而积极心理学的新研究成果可服务于本课题这方面研究。此外,现有研究多数还停留在宽泛讨论与建议层面,鲜有在坚实的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基础上的对策分析,特别是通过纵贯跟踪调查开展的规律研究更加不足。

四、国外青年科技人才培育的研究现状

随着人才竞争的激烈,近年来各国加强科技人力资源建设,制定了积极应对国家未来人才需求的长期和短期人才竞争策略,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措施,引发了学界的研究热潮,大致可以分为国外学者的直接实证研究和国内学者基于国外经验的间接考察。

国外学者对于拔尖人才成長经历的实证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主要集中在对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研究上。如Stephan等研究了诺贝尔奖获得者取得开创性成果时的年龄与产出效率之间的关系;Clark等研究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出生次序和学科领域的关系。在科技人才流动性研究方面,Canibano等以西班牙某研究项目中的研究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履历分析衡量并评价科研人员的流动性;Cruz-Castro等通过对西班牙一千多名科研人员进行调研评价了终身职位与科研产出之间的关系。

在科技人才培育模式的国际经验研究方面,国内学者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总结归纳,成果颇多,主要分为政策支持、资金奖励、教育引导、人才管理等几个方面。

在国家政策导向上,李强等人总结出各国为激励青年科技人才发挥创造性,积极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支持和资金奖励。例如德国推出了科学自由法、科学时限合同法、移民法,为人才制度提供法律保障,改善科研人员的工作环境,向外国优秀人才敞开大门。

在创新人才培育战略上,教育呈现关键性作用,例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都加强STEM教育,普及强化数字技术教育,将创业教育引入正规教育,投资于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培训,注重培育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

在人才管理上,各国积极培养、吸引、留住、用好人才,例如日本通过优惠政策吸引海外留学生和高端人才赴日学习、进修和工作;德国联邦政府通过资助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和洪堡基金会,实施科技人才的国际化和国际流动;韩国选送青年专家和教授到美国学习科学技术等。

对国外青年科技人才培育现状的直接和间接经验考察,对于完善我国青年科技人才培育机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但不同的制度背景和政策环境使得一些经验无法被直接学习和仿效,在研究方法上,国外对科技人才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建设也与我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适用性。

综上,国内外对于青年科技人才培育模式的研究比较丰富,在研究内容上主要呈现为青年科技人才及特质研究、在人才培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以及与其他国家成功培育经验研究等,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一方面在研究内容上倾向关注社会政策与环境等客观因素对青年人才培育的影响,较少关注青年科技人才自身的主观评价以及内在驱动力培育;另一方面缺乏不同托举计划和组织平台对于青年科技人才培育机制的比较研究。此外,在研究方法上,多采取政策分析和国家统计数据分析,或仅就某一地区和组织开展定量分析,缺乏比较视角下的实证研究和有深度的案例分析。未来的研究应该采用更为多元的研究方法,尝试文献研究、政策研究、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对我国学会推动各类青年科技人才培育计划的设计和实施情况开展比较研究,在比较视角下,深入挖掘不同依托主体在青年科技人才培育路径上的优势与瓶颈,以期更好地服务于我国青年科技人才的培育和发展。

參考文献

[1]冯智冰.浅谈人才成长与激励机制[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29-30.

[2]白春礼.杰出科技人才的成长历程:中国科学院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李素矿,姚玉鹏.我国地质学青年拔尖人才成长成才过程及特征分析——以地球科学领域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为例[J].中国科技论坛,2009(1):98-101.

[4]李俊婉.杰出科学家论文影响力的社会年龄分析[J].情报学报,2010(1):121-127.

[5]郭美荣,彭洁,赵伟,等.中国高层次科技人才成长过程及特征分析——以“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1(1):135-138.

[6]田起宏,韩笑,雷涯邻.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0(6):82-85.

[7]李和风.探析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影响因素[J].政策管理与研究,2007(5):386-391.

[8]韩文玲,陈卓,韩洁.科技人才培养计划下的科技人才成长路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5):123-126.

[9]李强,王秀杰,胥伟华.探究35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的成长规律[J].科学新闻,2008(21):19-23.

[10]牛萍,曹凯.关于促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若干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13(5):32-35.

[11]王剑,孙锐,陈立新,等.我国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若干问题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33(8):165-173.

[12]金莉萍.转型中的人才思考[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13]郭丽娟.高校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与培养[D].山西:太原理工大学,2015.

[14]闫巧丽.当代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科技人才管理对策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9.

[15]董美玲. 高校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8):138-141.

[16]刘扬,孔繁士.高校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探索[J].科技管理研究,2013(15):76-79.

[17]张莉,朱庆华,徐孝娟.国际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特征及演变规律分析——基于文献计量的分析[J].情报杂志,2014,33(9):64-71.

[18]李强,李晓轩,吴剑楣.国外政府青年科技奖项设置及其启示[J].中国科技奖励,2015(12):64-69.

[19]吕元.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方式概论——以发达国家及我国主要省市为例[J].特区经济,2015(10):151-152.

[20]Stephan. PE. Le S G. Age and the Nobel prize revisited [J].Scientometrics,1993,28(3):387-399.

[21]Clark. RD,Rice G A.Family constellations and eminence: the birth orders of Nobel prize winners [J].Journal of Psychology,1982,110:281-287.

[22]Braunere,Beckera.Beyond knowledge sharing:The management of trans-active knowledge systems[J].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2006,13(1):89-90.

[23]Donald E.Stokes Pasteur quadrant: ba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M].Washington DC:B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1997.

[24]Sara Ainsworth. American immigration policies draining young talent [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2014(1):56-58.

[25]Sorey J.Developments in the Management of Human Resource[M].London:Blackwell,1992.

作者:杨光 曾媛媛

科技统计数据分析科研管理论文 篇3:

深化陕西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建议

摘 要: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是科研工作得以高效开展的重要保障和核心驱动。当前,陕西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中存在着科研资金规模高速增长与科研人员劳动报酬增长不匹配的突出问题,这体现出在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领域重视“物本”而轻视“知本”的深层理念。因此,应当尊重科研人员知识的价值性体现,让智有所得、劳有所获,增强科研人员的获得感和满足感,以此促进科技创新活力的生成和科技体制的完善,为陕西省追赶超越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应有的力量。

关键词: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科研投入管理;知识价值

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的目的是调节科研生产关系。完善的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体制能满足科研工作的实际需要,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性和创造力;与之相反,科研生產力就会受到制约,科技创新更是无从谈起。陕西省正处在追赶超越的关键时期和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攻坚阶段,迫切需要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动力和支撑。因此,深化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改革,加快形成充满活力的科研管理和运行机制,为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创造良好制度环境,是目前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陕西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财政科研项目资金配置对人力价值补偿不足。在科研领域,科研人员是主体,是生产力的代表。科研项目资金只有真正配置到对科研人员劳动的应有激励上,才能有效促进科研成果产出数量的提高和整体科研水平的提升。据陕西科技厅统计数据分析,“十二五”期间,陕西省研发经费投入从2010年的217.5亿元,增加至2015年的393.17亿元,年均增长12.57%。其中,财政科技支出从2010年的25.25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57.28亿元,年均增速为17.8%。但与此同时,财政科研项目资金配置比例并没有随之调整,多年来基本是将80%左右的资金投入到仪器设备的配备和差旅会议等活动中,而规定了对包含绩效支出在内的间接费用最高比例为不超过直接费用扣除设备购置费的20%。此外,对于间接费用中的绩效支出,还规定必须低于直接费用扣除设备购置费后的5%,由此算来,对科研人员人力价值的补偿只占总经费的2%~3%左右,甚至低于5%的临时人员劳务费比例。这必然难以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创造力,甚至会造成科研人员为寻求合理的人力价值补偿,而不得不采取购买发票、虚列开支等不法手段套取或转移科研资金的情况。

2.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方式不符合科研活动实际规律。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方式应当紧紧围绕科研活动的实际规律和特点来进行,但当前存在着简单套用行政化管理模式,“将‘参照’机关差旅会议费管理办法变为了‘依照’。”突出表现在:第一,科研活动支出项目受限。例如,学术会议中的茶歇费用(主要包括茶叶、纸杯和水果等)是科研活动中正常且必要的支出项目,但在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中却是不允许报销的超范围开支。再如,在贫困山区和野外进行科研活动而无法取得住宿、交通费财政性票据,是科研活动的常态,但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中规定对于无票支出一律不予报销。对此盲目依照,将使科研人员置于两难境地:是选择学术造假还是发票造假?第二,预算编制过细过死。当前财政科研项目资金预算构成分为了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两大类,直接费用中又包括了设备、差旅和会议费等10项左右的支出科目,在做预算时要对每一项预先估算出使用金额,并且在实际使用中只有10%的微调幅度,这也是明显不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因为科研活动存在很多不可控因素,很难事先预测出差次数、参加学术会议次数和消耗材料的数量等。此外,由于项目审批过程长,一些科研设备和材料价格的波动也难以准确预测。

3.烦琐的科研资金报销手续难以体现出服务性。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本应服务于科研人员和科研活动,但当前繁杂的资金报销手续,程序多、耗时长,已经演变为不是管理服务于科研活动,而是科研人员适应于管理规则,造成了事实上的“科研内耗”,严重压制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从时间耗费来说,科研人员为了报销经费需要奔波于票据收集和层层签字审批,通常是一张报销单要数次找领导才能签完字,这只会挤占他们宝贵的科研时间,让科研经费难以真正用于科研活动;第二,从精力耗费来说,烦琐的表格填写和复杂科研经费报销制度,需要专门的学习,这就无形中“把科研人员逼成了会计”。最终造成了不是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而是人的创造性活动为经费服务的局面。

这些问题,使科研人员几乎丧失从事科研工作的内生动力,进而使科研成果转化率难以保障,陕西省雄厚的科技资源无法顺利转变为科技实力,科技创新对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难以充分彰显。

二、“重物轻人”是深层原因

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的管理使用,应当以鼓励科研人员“想出成果、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和出好成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但陕西省在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终都指向了“重物轻人”的深层管理逻辑。主要体现在:

1.科研项目资金分配制度“重物轻人”。科研人员是促进科技创新的主导力量,真正产生科研效益的是科研人员,而不是仪器设备。但目前大量科研项目资金都用来购买仪器设备等硬件,而忽视了对科研人员的软投入,财政科研项目资金分配制度对科研人员的智力价值没有充分认可与体现。此外,科研人员的工作时间不完全符合八小时工作制,其具有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也不能等同于一般劳动者的重复性劳动,这些特点要求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的管理要体现出对知识、对科研人员及其劳动的尊重,有必要在科研项目资金中提高对科研人员智力上的补偿比例,否则不仅难以调动科研人员的研究积极性,还容易带来经费“跑冒滴漏”等诸多不良现象。

2.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方式“重物轻人”。科研项目资金的设计和使用是与科研工作的性质、特点紧密联系的,因此应当在遵守财务制度的基础上,强调给予科研人员在科研项目资金使用方面的灵活自主性。但当前科研项目资金在使用中要严格按照预算和管理规定执行,忽视了科研人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导致科研人员确定业务性会议规模和开支标准时没有自主性,在选择交通工具前往特殊地区进行科研活动时也没有自主选择权,在购买必需的仪器设备时还要进行层层审批,从而为科研项目资金的自主使用设置了无形的障碍。

3.科研项目资金报销程序“重物轻人”。从本质上来看,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应当便于科研人员科研工作的开展,但在实际报销环节中,却重视财务监管而忽视了对科研人员的服务。例如办公用品、图书和电脑配件等,每一张正规发票都要附加一个相关单位的证明,在野外科考无法取得财政性票据时套用行政经费管理办法而难以报销,还有烦琐的签字审批程序和报销规定的反复无常等,都增加了科研人员的报销难度,甚至使科研人员产生“我要你的钱,你要我的命”的极端看法。

三、进一步深化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1.以人为本是深化改革的根本宗旨。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唯一的价值源泉。因此,要在“人本”与“物本”之间重在尊重人的创造性劳动在科研工作中的价值体现,增强科研人员的获得感。一方面,要提升科研绩效奖励的空间。提高间接费用的比例上限,同时取消对在职在编科研人员绩效支出的比例限制,将科研人员的劳动报酬与实际贡献挂钩,加大绩效激励力度。另一方面,要扩大劳务费的开支范围并取消比例限制。对实际参与了项目研究的研究生、博士后、访问学者以及项目聘用的研究人员、科研辅助人员等,都应当开支劳务费。同时,取消劳务费比例限制,并参照其他省份的做法,将陕西省正高职称科研人员的收入标准作为劳务费支出的上限,这样既能有效解决科研人员普遍反映的评审中预设比例的问题,又能突出科研项目资金管理中对科研人员的重视和支持。

2.实事求是是深化改革的基本遵循。要调整以往基于行政化模式管理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的状况,探索建立符合科研工作实际规律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流程。一是要解决好广泛存在的无发票报销问题。针对科研人员出差时因客观条件限制难以取得住宿、交通费财政性票据的,项目承担单位可在保真的情况下按实际发生额予以报销;明确市内调研可采取包干制,以解决市内调研费用无法报销的问题。二是要规范学术交流报销程序。明确项目承担单位可根据工作需要,合理确定业务性会议规模和开支标准,并对邀请外国专家来华参加学术交流发生费用等的报销问题做出具体规定。三是要明确调研交通方式可自主选择。对因地理环境等限制而无公共交通工具的,可选择自驾车或租车,并可凭据报销相关汽油费、过路过桥费和租车费等。

3.简政放权是深化改革的根本举措。要通过简政放权,克服以往预算编制过细过死的问题,发挥项目承担单位和科研人员在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方面的主动性。一是要简化預算编制科目。建议将会议费、差旅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合并为“研讨交流费”,将出版费、文献检索费、信息传播费和知识产权事物费合并为“信息与知识产权费”,并明确研讨交流费由项目负责人按照项目研究实际需要编制预算。二是要扩大包括项目预算调剂自主权和间接费使用管理自主权等在内的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权限。三是要简化科研仪器设备采购管理流程。项目承担单位可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仪器设备采购与管理细则,自行采购科研仪器设备,并可自行选择科研仪器设备评审专家。

4.放管服结合是深化改革的关键环节。要把握好“放管服”之间的平衡,既通过简政放权,激发科研活力;又管服结合,提升科研活动的规范性和便捷性。一方面,要强化资金监管。规范科研活动支付业务、减少现金结算、强化资金安全、提高使用效率,推行科研项目经费原则上使用公务卡或银行卡转账结算。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科研财务助理制度。为科研人员在项目预算编制和调剂、经费支出、财务决算和验收等方面提供专业化服务,把科研人员从烦琐的事务中解放出来,解决“把科研人员逼成会计”的问题,“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

5.打通政策“堵点”是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要打通政策执行中的“堵点”,细化实化政策规定,以增强科研人员改革的获得感和满足感。一方面,各单位要将承接的权力规范化。项目承担单位要按照实事求是和精简高效的原则,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自行制定具体的差旅费、会议费管理实施细则。同时,主动在单位内部公开项目预算、预算调剂、资金使用和研究成果等情况,确保有关政策尽快落地生根。另一方面,要对部分费用进一步做出明确规定。针对各单位在劳务费、专家咨询费等方面因为缺乏标准而难以正常报销或缺乏标准而费用虚高设置的问题,应当参照相关规定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设置相应标准,防止政策在执行中走样变形。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Z].2016.

[2] 薛澜,等.中国科研人力资本补偿:问题、成因与对策[J].科学学研究,2014,(9).

[3] 刘云.关于推进我国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改革的若干建议[J].科学与社会,2014,(3).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5年)[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5] 叶玉江.改进科研项目资金管理 营造良好创新环境[J].中国高等教育,2014,(12).

[6] Rumbley L.E.,Pacheco I.F.,Altbach P.G.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academic salaries:An exploratory study[R].Chestnut Hill,MA: Boston College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2008,(21).

[7] 王忠,等.“十二五”科研经费改革影响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4,(4).

[责任编辑 陈丽敏]

作者:何芸

上一篇: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下一篇:实验室安全意识与安全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