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级别护士培训论文

2022-04-18

【摘要】目的:评价本院心血管住院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定巴氏指数评价表在分级护理中的护理效果。方法:120例心血管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通过医生开写护理级别医嘱,由护士执行护理级别的划分。试验组由责任护士参照患者的ADL量表得分情况,最后确定患者应采取的护理级别,使用相应的护理。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不同级别护士培训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不同级别护士培训论文 篇1:

不同临床护理级别的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由护士开具的分级护理级别与标准分级护理级别之间的共同之处。方法:采用分级护理标准和Barthel指数评分法对120例住院患者的护理级别进行评定,然后将评定结果与由护士开具的分级护理级别进行比较。结果:由护士开具的分级护理级别与标准护理级别及Barthel指数分级之间存在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由护士开具的分级护理级别符合分级护理制度的内容要求。

关键词:分级护理;评定

分级护理是根据对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及自理能力的评估,按照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制订不同的护理措施及遵医嘱给予不同级别的护理。分级护理是护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是确定Ⅰ临床护理人员编制、合理安排护士人力资源的重要依据[1],对临床医疗、护理工作及管理起着规范和指导作用。目前,国内各医院住院患者的护理级别多是由医生根据分级护理制度要求,结合患者病情,以医嘱的形式下达,然后由护士根据护理等级所对应的临床护理要求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了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我院是由护士开具分级护理,这项制度自实施以来,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规范护士行为,促进患者康复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由护士开具的分级护理级别与标准护理级别及患者的护理服务需求之间的一致性,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内科、外科当日护理级别确定为I-III级护理的住院患者120例,ICU和特级护理患者除外。其中男59例占49.2%,女6l例占50.8%,年龄15~93岁,平均年龄(48.40±5.43)岁。外科53例占44.2%,内科67例占55.8%。

1.2 方法

(1)研究工具。①北京市卫生局2007年4月9日印发的《分级护理标准(试行)》。②Barthel指数评分表。Barthel指数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由美国的Florence Mahoney和DorothyBarthel设计并应用于临床[2]。Barthel指数分级是通过对进食、洗澡、修饰、穿衣、控制大便、控制小便、如厕、床椅转移、平地行走及上楼梯10项日常活动的独立程度打分的方法来划分等级。计分为0-100分,得分越高,独立性越好,依赖性越小。

(2)研究方法。随机抽取内科、外科6个病区当日护理级别确定为Ⅰ-Ⅲ级护理的住院患者,逐个登记其护理级别(称“护嘱护理分级”);由研究者本人根据Barthel指数分级法对患者的10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估,并进行评价分级(称“Barthel指数分级”);再根据北京市卫生局《分级护理标准(试行)》中的护理分级标准及患者的病情,评估其实际需要的护理等级(称“标准护理分级”)。

1.3 判定标准。①《分级护理标准(试行)》中的护理分级依据。②根据Barthel指数评分,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为3个等级。>60分为良:有轻度功能障碍,能独立完成部分日常活动,需要部分帮助;6041分为中:有中度功能障碍,需要极大的帮助方能完成日常生活活动;≤40分为差:有重度功能障碍,大部分日常生活活动不能完成或需他人服侍。

1.4 数据处理。将原始数据录入Excel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对护嘱护理分级、标准护理分级和Barthel指数分级3种方法的分级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检验水准为Q=0.05。

1.3 种分级方法护理级别评定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3种分级方法的护理级别评定情况比较

分级方法 例数差(Ⅰ级)中(Ⅱ级)良(Ⅲ级) 例数%例数%例数 % 护嘱护理分级1201613.36251.74235.0 标准护理分级1201815.05646.74638.3 Barthel指数分级1202420.03630.06050.0

2.3 种分级方法护理分级的一致性比较。①120例住院患者的护嘱护理分级与标准护理分级情况比较见表2。依据表2计算Kappa值(Kw)=0.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护嘱护理分级与标准护理分级具有一致性,参照评价原则,其一致性极好。②120例住院患者的护嘱护理分级与Barthel指数分级情况比较见表3。依据表3计算Kappa值(Kw)=0.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护嘱护理分级与Barthel指数分级具有一致性,参照评价原则,其一致性良好。③120例住院患者的标准护理分级与Barthel指数分级情况比较见表4。依据表4计算Kappa值(Kw)——0.5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标准护理分级与Barthel指数分级具有一致性,参照评价原则,其一致性良好。

3 讨论

3.1 Kappa统计量及其作用。Kappa统计量是用于检验分类变量资料一致性和重现性的统计指标,可以研究不同诊断方法结果间或不同观察者评定结果间的一致性。Kappa值是一个描述判断一致性较为理想的指标,近年来在临床医学、护理学研究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一般Kappa值的参考评价原则为:0.75

3.2 护嘱护理分级与标准护理分级及Barthel指数分级之间的一致性分析。①分级护理制度明确规定了各护理级别的病情依据与临床护理要求,能够反映护理工作量的多少、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及其护理需求,对临床护理工作及管理起着规范和指导作用,是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管理制度。表2显示,护嘱护理分级与标准护理分级之间有极好的一致性,其Kappa值为0.862,说明由护士下达的分级护理级别符合分级护理制度的内容要求,符合临床护理工作要求,便于临床护理排班,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能够使有限的人力资源得以充分、合理地利用。②Barthel指数分级是进行日常生活能力测定的有效方法,其内容比较全面,可以敏感地反映出患者的病情变化或功能进展。表3显示,护嘱护理分级与Barthel指数分级之间有较好的一致性,其Kappa值为0.611,说明由护士下达的分级护理级别与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之间有较好的一致性

3.3 现行的分级护理现状。目前,我国的分级护理是按照国家卫生部统一制定的分级护理标准和要求,对不同病情的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和照顾,通常是在患者入院后由医生根据病情决定护理级别,下达医嘱,护士依据医嘱实施相应的护理和治疗。但由于我国目前对临床医生没有进行系统的护理专业知识培训[6],分级护理本身又没有一个相对客观、具体的分级依据,医生不能很好地界定特级及一、二、三级护理,往往从疾病诊断及医疗角度出发,凭主观感觉或经验确定护理级别,且不同医生对分级护理掌握尺度也不一致,致使护理级别下达不规范,导致护理措施实施不能到位,给临床工作及患者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调查显示,住院医生对分级护理依据即病情依据完全了解者仅为20.63%,部分了解者为79.37%。有研究[7]报道,基层医院医生下达的护理级别整体向一级护理偏移,准确性不高。临床多项研究[6,8]也证实,医嘱护理级别与护嘱护理级别及Barthel指数分级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P<0.01。

参考文献

[1] 梅祖懿.林菊英.医院护理管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25-29

[2] 南登昆甥鸿石.康复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54.55

[3] 王洁贞,赵跃进,马会妍,等.Kappa统计量及其应用.中国卫生统计.1995,12(6):49

[4] 邵爱仙,黄丽华,胡斌春,等.根据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分级计算护理工作量.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36.39

[5] 胡斌春,黄丽华.分级护理制度实施中的问题与建议.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 B):57-58

[6] 王淑琴。刘雁梅,汤红梅。等.临床分级护理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调查研究.护理管理雜志2005,5(7):15.17

[7] 肖小文.基层医院护理级别现状的词查分析.中国护理管理,2006。6(4):19-20

[8]毕慧敏,蒋兰芬,来桂英.住院患者护理分级的差异性研究.护理研究,2004.18(8A):1394-1395

作者:孔雪洁

不同级别护士培训论文 篇2:

ADL量表在分级护理中的护理效果评价

【摘 要】目的:评价本院心血管住院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定巴氏指数评价表在分级护理中的护理效果。方法:120 例心血管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通过医生开写护理级别医嘱,由护士执行护理级别的划分。试验组由责任护士参照患者的 ADL 量表得分情况,最后确定患者应采取的护理级别,使用相应的护理。最后通过《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试验组研究对象在基础护理评价和分级护理评价方面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直接护理时间也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ADL评分表进行分级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提升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关键词】分级护理;ADL 量表;护理效果

通常情况下 , 护理级别往往是通过主管医生开具医嘱以及和护理人员采取执行的方式来进行[1]。但由于医生的临床经验参差不齐,导致不同的医生对护理级别的具体要求把握不同[2]。因此 , 会出现同一个患者由于不同医生而下达的护理级别不同的现象,造成了护理级别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3]。而 ADL分级护理能科学有效的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使临床护理更加人性化和科学化。本研究旨在通过 ADL 量表在分级护理中的应用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 2016年10月~2017年4月在本院心脑血管住院的 120 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心血管病区的床位同护士之间的比例符合临床要求的配置比例。120例患者均符合2005年卫生部(现卫计委 ) 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心脑血管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指南》诊断标准[4]。排除昏迷等危重患者。按照入院排序奇偶数的方法将120例心血管的住院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 60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研究前对责任护士进行 ADL 量表的使用及评分方法进行统一培训,对照组的研究对象通过医生开写护理级别的医嘱,护士执行的方式进行。试验组的研究对象由责任护士参照患者的ADL量表得分情况,确定患者应采取的护理级别,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干预时间为1周。1周后通过《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 表示,采用t检验方法。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采用x2 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研究对象在基础护理评价和分级护理评价方面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

3 讨论

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显示,世界上最好的医疗机构 - 美奥诊所对患者一直采取分级护理的标准去执行,他们通常将患者的生活自由度分为四个等级,又将患者需要医学观察的程度分为三个度,并且通过综合上面两个纬度,总体上将患者分为十二个护理级别,通过精细化的护理分级管理,使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得到的护理更加人性化和科学化。相比国外先进的护理模式,目前我国的分级护理制度则显得相对落后,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护理学科的科学和可持续发展,不能充分体现出对患者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和以病情为基本依据的护理原则。在临床护理中,应由临床护士来确定患者的护理等级。依据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取分级护理的方法是提高护理服务意识和提高基础护理质量的重要举措。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采取同一护理标准要求的条件下,心血管的住院患者试验组研究对象在基础护理评价和分级护理评价方面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上述结果与早期相关学者的研究结论基本相符,说明医嘱护理分级与标准护理分级、ADL 分级的护理效果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ADL量表可以评定患者自理能力的高低及疾病的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可以较好的评定心血管患者生活功能的高低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 , 对临床护士关于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及对他人的依赖情况能较全面的掌握,是临床护士对患者进行功能好转和病情恶化评估,以及护理需要评定较为可靠评价工具。

4 结论

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是反映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护理工作要以临床需要为中心。但是,在临床中护理级别往往是通过主管医生的医嘱来达,而后护理人员采取执行的方式来进行。由于医生工作经验水平的参差不齐性,造成了护理级别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而 ADL 分级护理能科学有效的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使临床护理更加人性化和科学化。合理配备人力资源,明确护理工作范畴。从而提高护理效率,提高護理工作质量。本研究通过ADL评分表进行分级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提升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最大程度地满足患者的期望。护理应以患者为中心,做到关心、耐心、爱心、细心地呵护患者,据ADL的十个方面,采取综合性与个体化结合的全方位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高小芬,于卫华.医养结合老年科患者自理能力与分级护理、护理时间的相关性研究.中国护理管理,2014,10(3):249.

[2]何华英,等.武汉市某医院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表在住院患者分级护理中的应用研究.医学与社会,2012,25(4):75.

[3]朱彤.应用ADL量表实行分级护理对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护理质量及服务满意度的影响.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7):2295.

[4]马月利,等.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级测算老年无陪护病区基础护理时间需求的研究.中国护理管理,2014,10(2):175.

作者:聂懿

不同级别护士培训论文 篇3:

老年护理院分级护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摘 要 老年护理院现行的分级护理标准是参照卫生部《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由医师以医嘱的形式下达。老年护理院收治的对象与综合性医院不同,现行的分级护理内容与老年护理院患者实际需求不符,建议制定适合于老年护理院的分级护理标准,由医护共同制定老年护理院分级护理级别,应用Barthel量表对患者ADL进行评估并指导护理分级,以适应老年护理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需求,提高老年护理院的工作质量。

关键词 老年护理院 分级护理 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护理院是为患者提供长期医疗护理、康复促进、临终关怀等服务的医疗机构,是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老年护理院是以老年疾病护理、临终关怀为主、医疗康复保健为辅的社区医疗机构,包括注册的老年护理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老年护理病房[2]。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程度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适用于各级各类综合医院[3]。老年护理院现行的住院患者分级护理标准,是参照2009年卫生部颁布的《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结合患者病情,由医师以医嘱的形式下达,护士根据护理等级所对应的临床护理要求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由于老年护理院收治的对象与二、三级综合性医院有所不同,现行的分级护理标准在老年护理院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主要针对老年护理院分级护理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

1 老年护理院分级护理存在的问题

1.1 现行的分级标准与老年护理院患者实际需求不相适应

2011年,卫生部出台了《护理院基本标准》,针对科室设置、人员安排等方面进行了规定。老年护理院主要收治诊断治疗方案明确、急性期已过、以护理为主的老年患者,如长期卧床患者、晚期姑息治疗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的慢性病患者[1]。患者病情相对稳定,生活完全或部分不能自理,临床以对症治疗、康复、护理为主。目前老年护理院执行的分级护理,是参照2009年卫生部《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由于老年护理院收治的对象和综合性医院有所不同,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标准规定的内容与老年护理院患者的需求有一定差距。如现行的分级护理标准要求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才给予一级护理,老年护理院大部分患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而病情长期稳定,用现行的分级护理标准无法界定护理级别。若对此类患者全部给予一级护理,每小时巡视一次,将导致护士人力资源的严重不足。若给予二级护理,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又会成为患者家属提供违反护理规章制度的证据。现行的分级护理内容无法有侧重地解决老年护理院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有缺陷的问题,与老年护理院患者的实际需求不符,不能满足其身心需要。

1.2 医、护对护理级别的认识存在差异

老年护理院患者的分级评估,由医师以医嘱的形式下达。由于我国目前对临床医师没有进行系统的护理专业知识培训,护理分级本身又没有一个相对客观的依据,因此医师不能很好地界定护理分级[4]。

王淑琴等[5]的调查发现:住院医师在校期间仅31.57%接受过分级护理的相关知识:对分级护理依据完全了解者仅20.63%;对各护理等级的具体要求了解者为l2.70%。分级护理制度的内容及相关知识在护理专业基础课程中有详细的讲解,但医生则较少了解此方面的内容。笔者曾于2011年10月对本中心老年护理病房的医护人员进行过调查,调查内容为卫生部颁布的各级护理分级标准的掌握情况,共计调查医生20名,护士20名,回答完全正确的医生为0,护士为12名。大部分医生从患者病情诊断和治疗出发,根据经验和主观感觉确立护理级别,护士则多根据病情和患者的自主活动能力判断护理级别。医护对护理级别的认识存在差异,给护理工作及患者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容易导致护理级别与护理专业要求护士所提供的护理服务不相适应、医嘱分级与患者病情所需的护理级别不一致的问题。当护理级别与该患者的护理需求有差异时,护士也只能机械的执行医嘱。

1.3 现行的护理分级导致人力资源分配不合理

我国的护理人力资源长期紧张,远未达到卫生部出台的标准。吴桂杰[6]的研究提出,按分级护理要求的护理内容所需要的护理时间计算,实际参与病房护理工作的护士人数仅为应编人数的50.00%,远远不能满足分级护理工作的需要。施永兴[2]调查23所上海市中心城区老年护理院,实际开放床位3 042张,注册护士806名,护工578名,床位与护理人员之比仅为1:0.36,远低于老年护理院每床至少配备0.8名护理人员的标准[1]。老年护理院多为病情稳定、但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同样是一级护理,有的患者需要定时观察病情,有的患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执行护理操作,如果按照综合性医院的分级护理标准进行实施,过于死板的护理要求不仅会导致护理人力资源的浪费,而且不能有侧重地解决老年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缺陷的问题,与老年护理院患者的需求现况不符。

2 建议

2.1 医护合作确定护理级别

国内众多学者认为,分级护理中病情观察与生活护理是护理工作的两个不同方面,应分而述之,并建议改进护理分级标准,将生活护理分级与病情观察分级分开,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确定病情级别;由护士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分级,并提出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作为确定护理级别的主要依据[7]。韩世范[8]的研究指出,96.60%的护士认为护士参与分级护理决策的方式是与医生合作。侯香传[9]的研究提出,医护共同制定的分级护理级别符合患者的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实际情况,并能够准确反应患者的需求。将病情观察和患者生活活动能力有效结合,确定护理级别,能够解决老年护理院分级护理级别与患者病情、生活自理能力之间不相符合的矛盾[10]。护士参与分级护理决策,能够促使护理服务变被动为主动,发挥护理人员的自主性、独立性和积极性,提高护士自身的工作成就感。护士参与护理分级,能够激励护士不断学习,不断规范护理服务行为,提高专业素质,促进护理专业自主性的发展。医护共同制定分级护理级别不仅能够反映老年护理院患者的需求,同时也为临床分级护理改革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案。

2.2 应用Barthel量表对老年护理院患者进行评估来指导护理分级

由于老年护理院多为病情稳定、生活自理能力差的患者,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进行评估来指导护理级别和护理项目,更符合老年护理院患者的现状。ADL是一种量化的护理评估方法,不同评估者的评估结果具有高度相关性,弥补了评估者因主观判断而造成的分级护理级别确定的偏差。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arthel Index Rating Scale)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研究最多的一种评定ADL的工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11]。Barthel指数包括排便控制、排尿控制、修饰、如厕、进食、转移、步行、穿衣、上楼梯、洗澡等10项内容,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独立性越强,依赖性越小。卢惠芳[12]的研究表明:Barthel指数不仅可以用来评定治疗前后的功能状况,且可以预测治疗结果及预后,提示实际需要护理的程度。侯香传[9]的研究指出,不同ADL患者之间的直接护理时间和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用Barthel评定量表对老年护理院患者进行评估来指导护理,能够确保病情越重、自理能力越差的患者,护士给予的直接护理时间越长。在人员配置合适的前提下,使护士的时间分配更加合理,护理服务更具准确性、针对性,更适合老年护理院的分级护理现状。同时还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老年护理院分级护理改革提供一个可行的方案,也为拟定最合理的护理方案提供依据。

2.3 制定适应老年护理院的分级护理标准

现行的分级护理标准由医生判断,重在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估[12],很难体现老年护理院患者的个体需求。由上海市卫生局提出,我中心的浦东新区红十字老年护理院为主要起草单位,于2011年5月至12月进行了上海市地方标准《老年护理院分级护理标准》的研制,并对17家老年护理机构患者进行了可行性研究。该研究将生活护理与病情观察级别有机结合,由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缓急确定病情观察级别。护士使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对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分,应用《老年护理院分级护理评估表》确定护理级别,根据老年护理院分级护理要点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在患者病情有变化的情况下,护士随时根据医嘱结合Barthel指数评分调整相应的护理级别,如果患者病情无变化,患者住院后一段时间(一般为一个月),护士再一次对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分,并以后一次评分为准调整相应的护理级别和护理措施。

3 小结

当前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已越来越突出,上海作为中国人口最多、也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城市之一,社区老年康复护理、临终关怀等老年护理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老年护理院的建设与发展对于合理分流二、三级医院需要长期医疗护理的患者、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老年护理机构的增加,对现行的分级护理标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提出的老年护理分级法采用量化指标判断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并与病情有机结合确定护理级别,护理级别标准明确。新的护理分级标准全面反映了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实际需求,符合老年护理院患者的现状;各级护理的内容要求更为明确,有效提高了老年护理院的护理质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促进了老年护理院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 护理院基本标准(2011版)[EB/OL]. (2011-03-18)[2012-11-07]. 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yzs/s3593/201103/50988.htm.

[2] 施永兴. 上海市老年护理医院服务现状与政策研究[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27-28.

[3] 卫生部. 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EB/OL]. (2009-05-31)[2012-11-07]. 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yzs/s3594/200905/40929.htm.

[4] 李云霞. 医护关系与医疗纠纷的探讨[J].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2003, 15(3): 53-53.

[5] 王淑琴, 刘雁梅, 汤红梅, 等. 军队医院患者分级护理差异性分析[J]. 护理研究, 2005, 19(6): 1015-1015.

[6] 吴桂杰, 赵惠敏, 殷艳玲. 新形势下分级护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护理研究, 2007, 21(4): 1018-1019.

[7] 毕慧敏, 蒋兰芬, 米桂英. 住院病人护理分级的差异性研究[J]. 护理研究, 2004, l8(15): 1394-l395.

[8] 韩世范, 王旭梅, 张建祺, 等. 分级护理决策主体的研究[J]. 护理研究, 2009, 23(1): 1-7.

[9] 侯香传, 李亚洁, 夏燕飞, 等. 医护共同制定分级护理级别的可行性[J]. 研究中华护理杂志, 2009, 44(3): 212-214.

[10] 马培娥, 刘佳, 田宏玲, 等. 国内外分级护理的现状[J]. 实用医药杂志, 2010, 27(5): 467-468.

[11] 李奎成, 唐丹, 刘晓艳, 等. 国内Barthel指数和改良Barthel指数应用的回顾性研究[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9, 24(8): 737-740.

[12] 卢慧芳, 王慧珍, 高钰琳. 养老机构老年人分级护理差异性分析[J]. 护理学杂志, 2007, 22(1): 68-69.

(收稿日期:2012-11-07)

作者:杜兆辉 凡芸 孟仲盈 丁燕

上一篇:教学改革下护理学论文下一篇:服务系统设计策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