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成功运作分析论文

2022-04-24

【摘要】风险投资的成功退出是实现风险投资良性循环的根本保证。文章在充分理解风险投资运作过程和投资理念的基础上,通过对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的各种比较,分析了影响风险投资退出回报的主要因素,并对完善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提高退出回报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风险投资成功运作分析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风险投资成功运作分析论文 篇1:

风险投资国际模式比较及其启示

摘要:国际上风险投资运作机制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不同国家又各具特征,分别对美国、日本的风向投资运作机制特征进行分析,并从中总结出对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风险投资;国际模式;运作模式

风险投资自1946年在美国诞生以来,受到全世界的普遍关注,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对其发展予以大力支持,其中美国是风险投资成功运作的典范;而日本风险投资的历史虽然也较久远,但实践效果与美国相比差距较大。目前我国发展风险投资上属于一项新生事物,既没有充分的史料可供深入分析,也没有实用的理论作为指导,因而有必要认真研究美国成功的经验和日本失败的教训,从中推导出风险投资规律性的东西指导我国风险投资的实践。

一、风险投资概述

风险投资常被称作创业投资具有以下特点:投资方式为私募股本,投资对象是高风险、高成长的企业,投资的同时还提供管理方面的支持,投资目的是在中长期获取丰厚的资本得利。风险投资获利的原理是:被投资的各风险企业构成分险投资组合,其中有许多企业要失败,但少数成功的企业所带来的报偿远远大于失败企业带来的损失,所以整个风险投资组合将为投资者带来良好的收益。

风险投资的直接当事人有三方面:投资者、(风险)企业家和风险资本家。风险资本家又称为风险基金管理人,在投资者和企业家之间起着桥梁作用;投资者拥有资金而寻找投资机会,企业家拥有发展企业的好想法和专业技术,但缺乏资金,这样,风险资本家就从投资者那儿筹集到资金,然后向企业投资。

二、美国风险投资运作机制的特征

(一)独特的有限合伙制成为风险投资的最佳组织形式。有限合伙制是指管理合伙事务并对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普通合伙人,以及不参与合伙事务的管理,但以其出资对合伙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有限合伙人组成的一种合伙形式。自从有限合伙制作为风险投资的组织形式于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诞生以来,有限合伙制便始终占据着风险投资组织形式的主导地位,目前,美国80%以上的风险投资机构均采取了有限合伙制的组织形式。

(二)发达的私人权益资本市场是美国风险资本不竭的源泉。与公开权益市场相比,私人权益资本市场发行的证券部需要经过注册登记,没有严格的发行标准,而是采用合同形式,不涉及任何公开业务,其投资并不一定需要企业具有良好的业绩或资产担保。私人权益资本市场成为众多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创新型企业融资最适当的途径。美国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末通过放松管制、较低税率等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私人权益资本市场的发展。

(三)畅通的退出渠道为风险投资者解除了后顾之忧。风险投资退出渠道是指风险投资机构在创业企业发展相对成熟之后,将其所投入的资金由公司股权形态转化为资金形态——变现的渠道一起相关的配套制度安排。目前,美国已经建立起了健全、畅通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风险投资者主要通过股票发行、大公司收购兼并或其他风险投资基金收购、创办人赎回、破产清理等方式退出。

(四)高素质的风险投资家是美国风险投资业繁荣的创造者。美国是一个高度市场化的国家,有一个流动性强、竞争有序的人才市场,其合理的激励机制、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有效的商业秘密保护制度以及广大的人才群体是产生大批优秀风险投资家最肥沃的土壤;一批具有技术背景、兼备管理、金融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群体的形成,成为美国风险投资业繁荣的推动力和创造者。

三、日本风险投资运作机制的特征

(一)依附于大企业,采取子公司形式。日本风险资本的组织形式附属于机构的风险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分支机构为主,向社会定向或公开募集的风险投资基金形式相对较少。日本的小企业风险投资公司——“财团法人中小企业育成会社”为半官方机构,私人风险投资公司则以附属于大企业的风险投资公司为主,多为某企业集团的子公司。据日本中小企业厅的调查,在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风险资本来源構成中最大的出资主体是以大企业为主的“事业法人”,其比率大45.8%,个人的出资比率最少,仅为1.1%。

(二)以资金支持为主、疏于全方位辅导。日本的风险投资业主要是由银行业和证券业为主导,业务活动基本上属于金融投资业获准金融投资业,在一定意义上是证券和银行业的延伸,具有较强的上市辅导色彩。风险投资操作人员也大多来自银行证券行业,缺乏必要的技术背景知识和企业管理经验,从而对所投资企业的技术及管理等工作参与甚少,基本上不具有辅导企业成长的功能。

(三)长期持有股份,退出渠道不畅。首先,日本第二板股票市场不发达,限制了风险投资公司所拥有股份的变现增值。与美国的NASDAQ市场相比,日本的场外交易市场对企业上市要求较严,这虽然提高了股票投资者的安全性,但却增加了创新企业上市的困难。据统计,美国NASDAQ市场公司上市的平均周期为6年,而日本OTC则是30年。其次,由于日本企业之间法人相互持股的资本结构、资本市场几乎不具备企业控制权转移的功能,企业并购活动稀少,这就堵死了风险投资退出的另一条重要渠道。此外,日本风险投资公司甚至在所投资企业上市后仍然持有企业的股票。据一项研究表明,62%的日本风险投资公司表示即使创新企业上市后也不会轻易卖出其所持股份,而是长期持有以获取公司股息红利。

(四)文化环境保守,专业人才匮乏。日本的价值观以“和谐、安定”为首,强调“忠”,提倡集团主义,尊崇企业共同体的价值。此外,与美国的风险投资机上有一位或几位风险投资家从头到尾一手包办不同,日本风险投资的内部组织架构通常依据投资程序作智能性区分,由于各职能部门相互独立,各行其是,故难以培养出精通风险投资各个环节业务优秀的风险投资家。

四、我国风险投资存在的问题

自1985年我国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成立以来,目前全国各类风险投资企业已发展到100家,基金总额约为400亿元,但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亏损的。我国风险投资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如下:

(一)风险资本投资主体单一。我国国内现有的风险投资公司或创业基金,主要来源仍是财政拨款和银行科技开发贷款,渠道单一,风险资本规模偏小。这样,一开始就产生了风险投资的高度市场化特点与官办机构的计划性的矛盾。由于政府官员中很少有专业性的投资人才,政府官员的双重身份使投资者远离压力和监督,不必对其投资结果负责。同时,在政府投资主体的风险投资公司中,资金运作又必须对上级政府负责,必然会出现行政干预。因此,这在本质上决定了政府作为投资主体难以成功。

(二)缺乏高效率的信息交流网络,使得企业无法迅速了解和跟踪国内外高新技术发展状况和最新动态,应变能力低下。在这种状况下的技术开发有着很大的盲目性,增加了企业技术开发的风险。另外,信息交流不畅,不仅使得企业界之间、投资者之间的先进经验不能及时交流,还时常出现拿着项目招投资的企业家或科研人员与拿着资金找投资对象的投资者擦肩而过的现象。

(三)我国风险企业缺乏示范性。目前高技术企业平均利润率只有10%左右,加之对风险企业和风险投资作用的宣传不够,他们缺乏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在这种“看不见高收益”的情况下,很难使得更多的人为其承担“高风险”。

五、美、日风险投资运作模式差异对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启示

(一)关于高新技术方面对风险投资的影响。风险投资培育的是一种希望,如果技术很容易被仿制,就毫无进行风险投资的必要,美国在电子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现代通讯技术、航空与航天技术、高分子化学、生物工程、新材料与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超导、核能等方面都保持着世界的领先位置,高新技术的领先,丰裕的技术资源,为发展美国风险投资提供了牢固的技术基础。

(二)关于资本市场对风险投资的影响。风险投资的特点之一就是风险投资者要对风险企业实行资金与管理的“双管齐下”,以求在高新技术转化成实际效益的过程中获得高额利润,而能执行这种提供创业资金和管理技能双重职能的只有风险资本市场,风险投资无异于“鱼儿得水”。毋庸置疑,规模庞大、结构完备的风险资本市场成为美国风险投资成功的又一重要保证,美国有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市场。其资本市场包括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主板市场;第二个层次是二板市场;第三个层次是美国证券自动交易系统,即NASDAQ证券市场;第四个层次是地方性证券市场。

(三)关于投资者和投资渠道对风险投资的影响。风险资金的来源广泛,资金充裕,有利于风险资金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美国,首先,政府允许5%的养老基金进入风险投资领域;其次,一些大财团也创建风险资本分公司和子公司,对风险企业提供投资;第三,美国政府增拨用于科技的研究经费的拨款,政府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划拨高数额的科研经费,用于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另外,美国的私人投资者也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等,这些无疑促进了风险投资业的良性运转。

总的来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风险投资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其健康发展要求一定的条件与之相适应。对这一规律的把握及其发展的认识,对我国发展风险投资无疑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欣 蕾,史明涛

风险投资成功运作分析论文 篇2:

风险投资退出的相关问题研究

【摘 要】 风险投资的成功退出是实现风险投资良性循环的根本保证。文章在充分理解风险投资运作过程和投资理念的基础上,通过对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的各种比较,分析了影响风险投资退出回报的主要因素,并对完善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提高退出回报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风险投资; 退出回报; 影响因素

一、引言

风险投资是创业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也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手段。作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风险投资在推动科技创新的同时,也促进了一大批企业的成长发展。风险投资高额回报的实现在于风险资金的有效退出,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入,可供选择的风险投资退出方式不断增多。对于风险企业而言,风险投资的成功退出日益受到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旨在对风险投资退出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二、风险投资的运作机制和投资理念

(一)风险投资的运作机制

风险投资是通过投资处于不同阶段的企业,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而实现其快速成长的催化剂和护身符。具体来说就是,风险投资机构向风险投资家筹集资本,进而投向那些处于成长期,具有潜在价值和较高管理素质的企业。在提供资金的同时,按照有效资本市场的要求对被投资企业进行培育,通过增值服务和联合投资为其创造价值,最终通过适时退出投资将潜在收益兑付为现值回报。

如图1所示,风险投资的运作过程主要包括四个阶段:风险资本的筹集、投入、管理和退出。其中,风险投资的成功退出是风险投资运作的重要一环,也是保证风险投资不断循环和获得高额回报的必要条件。

(二)风险投资理念

1.风险投资关注处于成长阶段的创新型企业。风险投资的风险收益机制使其更加注重投资对象的成长潜力和创新能力。因此,高科技企业也一度成为风险投资机构的首选。2.风险投资高风险、高收益。资本逐利性使得任何一项投资都必然符合风险与收益对等。相对于一般股权投资,风险投资的资本注入量大,且投资时期前移,伴随着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承受较高经营风险的同时,预期收益也必然高于普通投资。3.采用分阶段投资的方式以提高投资效率,之后寻求时机适时退出。基于“投资——退出——再投资”的滚动模式,当企业发展成熟如IPO上市后,投资机构就会考虑撤出资金,收益变现后寻求更好的投资机会,这样便能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无限的投资事业中,在资金的循环利用中实现资本增值。4.提供增值服务而非深度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风险投资所占比例通常在10%左右,在对被投资企业经营理念、发展战略乃至管理团队高度认可的基础上,并不过多干预企业的日常运营。

三、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的比较

(一)IPO上市

IPO上市,即首次公开发行,是指风险投资者通过在证券市场上第一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将其所持有的风险企业的股权出售变现,从而实现退出。成功的IPO上市不仅能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为其后续发展筹集大量的社会资金,而且在分散风险的同时,为风险投资的安全退出提供有效途径。然而,虽然IPO退出因其丰厚的投资回报被越来越多的人推崇,但也必须注意到,公开上市需要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耗时费力,加之限售期的规定使得时间成本相对较高。上市以后,企业需要及时披露公司的敏感信息,受到股东、媒体等的监控,潜在的控制权稀释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自主经营。

(二)兼并与收购(M&A)

兼并与收购的实质是风险投资者通过产权交易将其拥有的风险企业的股权转让给第三方,以确保所投资金顺利撤出。常见的并购类型有以下两种:一般并购和二期并购。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针对风险企业整体实施,接手的是同类或相关企业;后者则是更换风险投资者,将其原持有的股份出售给另外一家风险投资机构。并购退出在我国风险投资业的早期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当证券市场长期低迷或企业暂时无法上市时倍受青睐。尽管兼并与收购的退出回报远不及IPO方式,但其及时回资的速度和全身而退的程度依然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认可。

(三)股份回购

股份回购是由于被投资企业从风险投资者手中赎回部分股权,而使风险资本得以退出的一种行为。无论是主动要求还是被动执行,回购往往需要充足的资金保证,且对风险企业的运营状况要求较高,否则便是空谈,影响风险投资的有效退出。

(四)清算

清算是风险投资失败后的退出选择。当企业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抑或持续经营会带来更大损失时,只有果断对风险企业进行清算,才能及时收回资本,避免损失扩大。据不完全统计,风险投资进入的企业中有两三成是完全失败的,通过清算退出约能收回原始投资的三分之二左右。

四、风险投资退出回报的影响因素

(一)风险投资项目所属行业

虽然风险投资收益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某些项目本身所属的特定行业就蕴含着高额利润,选择不同领域的投资项目最终会带来迥异的投资回报。国外学者研究发现,行业集中度与风险投资退出回报正相关,行业之间成功退出的概率各不相同。Das等(2003)指出,生物科技、网络等新经济领域中投资项目成功退出的概率更高;通信、网络、半导体行业的退出总回报倍数最高,紧随其后的是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行业。

成功的市场经验和案例显示,高科技企业因其较高的投资回报而备受关注。金融危机以后,我国的风险投资业向多元化迈进。在传统制造业和IT业稳步发展的基础上,生物医药、能源环保等新兴技术产业逐渐进入风险投资家的视野,这种趋势的转变也会相应提高其投资回报。

(二)风险投资机构的从业经验

由于风险投资中委托代理关系以及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风险投资机构在项目筛选、战略决策、风险监管上的经验对降低信息成本、避免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方面显得尤为重要。风险投资成功的关键在于提供的资源或服务能否带来最大限度的资本增值,而风险投资机构的从业经验与其密切相关。风险投资机构的专业化程度离不开其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和特殊化的专项人才,这些无形资源因其不可复制性而形成了核心竞争力。在瞬息万变的风险投资中,经验越丰富,成功的可能性越大;提供的服务越有价值,收获的回报也自然越高。

(三)风险资金来源和投资退出时机

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风险资本构成呈现出明显差异。有数据显示,2008年以来,我国本土风险资本中个人和非金融类企业的投资比例显著提高,而以美国为首的国外风险资本中养老基金和银行、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是其主要来源。国外研究指出,不同来源的风险资金具有不同的投资偏好,这种差异会影响投资阶段、所投行业、地域的选择等,从而导致不同的投资回报。以银行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热衷于相对成熟的企业或项目,受信誉、责任等方面的影响,行为难免保守,对投资收益产生一定的负作用;养老基金和个人资本偏好早期投资,关注风险企业的种子期,退出回报一般较高。

风险投资的退出时机对投资回报的影响也至关重要。其中以IPO上市退出表现尤为明显。证券市场的周期性变化会影响IPO市场的震荡波动,而IPO发行价格的高低直接反映了风险投资退出回报的大小。

(四)政府、法律及其他

政府在我国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1985年我国第一家完全由政府出资建立的风险投资机构——中国新技术风险投资公司(该公司于1997年破产),到1998年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关于加快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一号提案”,再到2009年3月中国证监会正式颁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历经二十年的曲折道路,我国的风险投资事业已初具规模。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及一系列宏观政策、法律法规的出台,无不为风险投资的退出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此外,政府应进一步消除管制障碍,完善税制,规范投资市场,为提高行业的整体回报作出努力。

五、提高我国风险投资退出回报的对策

(一)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完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继续推进我国创业板、中小板市场的发展,建立健全国内产权交易市场,拓宽风险投资的退出渠道,鼓励风险企业选择与之相配的退出方式,以实现退出回报最大化。

(二)大力扶持中介服务机构,培育专业化的投资人才

中介服务机构作为重要的市场参与者,在风险投资的退出环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国还缺少大量规范的中介机构和专业化的服务人才,在此基础上,应该大力发展投资银行、评估机构、风险投资咨询公司等,构筑专业化的中介服务平台,保障风险投资的顺畅退出。

(三)进一步加强法规建设,提供全面的法律保障

尽快制定《风险投资法》、《企业并购法》等,补充修订《公司法》、《证券法》的相关条款。深入规范与风险投资退出相关的法律制度,如适当放宽公开上市的准入条件和股份回购的限制,缩短IPO后对投资者的锁定期等,为我国风险投资活动的高效退出提供法律依据和制度保证。

【参考文献】

[1] 张俊芳.中国风险资本市场退出渠道的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J].中国科技论坛,2011(1):120-122.

[2] 周莉,盛梦婷.创业板中创业投资基金的投资效益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1):34-35.

[3] 赵英会.风险投资IPO退出现状及成因分析[J].财会通讯,2010(3):23.

[4] 阙澄宇.风险投资退出的相关问题探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8(12):31-33.

[5] Das S.,M. Jagannathan and A. S-arin.Private equity returns: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the exit of venture—backed companies [J].

Journal of Investment Management,2003(1):1-26.

作者:梁静 朱文莉

风险投资成功运作分析论文 篇3:

创业投资中的政府角色定位

摘要:2008年国家出台的《关于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范设立与运作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政府淡出或退出风险投资机构的直接运作。但是对比发达国家,我们发现在风险投资的起步阶段,政府有责任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以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在风险投资的起步阶段,政府应扮演什么角色,以促进风险投资在我国的健康发展及推动创新企业的成长。

关键词: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创业板 信用体系

引言

2008年出台的《关于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范设立与运作的指导意见》,为政府引导基金作了明确的定位,进一步规范了有政府背景的引导基金在风险投资中的角色。长期以来,我国政府由于在风险投资中的定位不确,出现了混乱的局面,不得整个行业的发展。作者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分析主要发达国家的风险投资历程及政府在其中的角色,结合我国的国情阐述了我国政府在风险投资中的角色定位,以促进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创业投资是一种向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建企业或中小企业提供股权资本的投资行为。其实质就是通过投资于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群,将其中成功的项目出售或上市,实现所有者权益。就具体的创业投资而言,企业从股权结构设计、融资渠道选择到资本运营方式的构建都是市场化的进程,投资项目最终能否上市或转让,也取决于市场的选择。从本质上讲,创业投资是一种市场行为。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国家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市场经济必须有活跃的微观主体。高新技术产业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也是一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引领者。我国受传统的计划投资方式影响,高新技术从研发到产业化主要靠国家投资、政府拨款,形成了政府办企业、政府替代市场的局面。

通过对多个发达国家政府在创业投资中所扮演的角色分析,创业投资虽然是一种市场行为,但是它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参与和支持。国外风险投资资金进入我国,它们是以资本增值为目标,尽量规避风险,更注重投资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期或成熟期。创业投资在我国起步较晚,没有形成成熟的风险投资文化,风险投资意识不够高,民间资本参与较少。而高新技术企业往往在种子期、初创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以维持持续研发,最终推动研发成果走向产业化。这便造成了供需双方在时间上的错位,投资和融资不能有效对接,同时影响创业投资企业与高科技产企业的发展。

对上述的市场失灵,政府出资设立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是对市场的一种矫正。在刚刚起步的创业投资领域中,政府究竟扮演什么角色以促进两个产业的健康发展,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建立健全与创投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执行力度,完善执法体系

美国政府对风险投资领域秉着不干预的态度,并没有专门针对风险投资的法律,在一些与风险投资间接相关的法律中,对风险投资业是放松管制,如允许养老基金进入高风险领域从事风险投资,不仅使养老基金成为风险投资的最大资金来源,也提高了整个风险投资的资金量水平。

在西欧和以色列,由于文化、历史的原因,与美国投资者相比,他们惧怕风险、投资保守,尤其是对进入风险投资领域,因此大部分风险投资是通过政府计划支持和推动的。英国政府出资组建风险投资机构,直接参与对高科技企业的风险投资。以色列风险投资发展较晚,但是发展迅速,通过采用合伙人模式,政府和私人共同投资成立风险投资基金。实践证明,这些做法不仅对风险投资业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也使国家的高科技企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通过对比以上几种成功模式,可以发现以色列模式对我国的创业投资有极大的指导作用。同样我国创业投资起步晚,社会投资体系不完善,因此政府在风险投资中是不可缺少的参与者。2008年8月国家出台的《关于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范设立与运作的指导意见》中,详细规定了关于引导基金的一系列问题,明确了政府引导基金的地位及作用。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法律法规仍需进一步完善。可以效仿英国及美国修改保险法,逐步放开保险公司参与创业投资,对创业投资企业进行融资,扩大融资渠道以提高整个行业的资金量。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风险投资的对象是高技术产业,而高新技术的特点是以知识产权为核心,在完成技术开发后可以实现以极低成本的进行无限复制,任何投资家都不希望花大量精力和财力研发出的成果上市后,便遭遇盗版。我国目前虽然有知识产权法存在,但在执行上存在政府缺位,造成了风险投资家极少愿意出资于早期创业企业。国家出台的相关意见通过引导基金鼓励投向于处于早期的高科技企业,同样也面临产权保护的难题。加强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宣传,利用传统媒体和网络宣传及现场咨询,逐步形成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氛围。有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多部门相互配合,尤其是法院应加强对知识产权案件的打击力度,这是有效吸引风险投资的法律环境。

可以修改现行法律,进一步提高技术入股的比例,规范证券公司、银行、企业集团、富裕和个人家庭、国外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并逐步允许养老基金和和其它基金以其总资产的一定比例进行投资。各级政府应优先采购政府引导基金进入的高科技术产业的相关产品,尤其是投资于早期的企业,更应给予其市场支持。对于出口创汇的产品,应给予出口退税政策,扶助企业逐步成长。待企业开始盈利时,及时取消相关优惠政策,把相关优惠政策转予下一批企业。这样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政策,既有利于引导基金的成功收回,也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建立我国企业的社会信息系统和社会信用系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信息是在大多数分散的个体行为之间发生和传递,加之现代经济社会的复杂性和瞬息万变,导致信息的供给与需求者之间出现信息盲区。在资本市场上,就是在资金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流转不畅,我国可以借鉴美国圣河西市政府的做法,出资建立信息服务中心,首先是创业企业信息系统,提供企业的标准信息,如企业名称、地点、注册资本,主要研究方向、核心管理人员等。其次是创业企业家信息系统,对企业家的了解是评估投资项目的重要环节之一,一个好的管理团队比项目本身更重要。如企业家的学历、工作经历、个人业绩等。再次是是建立创业投资家信息系统,收集其投资业绩和声誉记录等。政府提供信息平台,供创业投资企业与创业企业根据需要查询相关信息满足供需双方的信息需求,从根本上解决投融资双方个体之间沟通环节多、反馈链冗长的矛盾,极大的降低了信息搜索的成本,缩短了项目搜索的周期,加快了风险投资的循环速度,既有助于扩大对高科技企业的支持面,也有利于分散投资风险。

项目选择是风险投资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是创业团队中领导者及其团队成员的选择是成功的潜在重要因素,在防止创业家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中,诚信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我国的个人诚信系统建设刚刚起步,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众多不完善之处。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建设个人诚信档案,形成一个完备的个人诚信档案库供信息需求者合法运用。这样间接降低了风险投资过程中投融资双方的选择和交易成本,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三、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正确引导投资方向与阶段

(一)对有政府引导基金参与的创业投资企业的投资监控与风险防范。为了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政府划出财政资金设立引导基金,其宗旨就是通过杠杆作用,成倍的放大资金进入风险投资领域,同时鼓励参与政府优先发展产业的早期的高科技企业。引导基金作为母基金,与其它资本结合形成子基金,政府不参与子基金的管理,因此面临所有者缺失的局面。政府必须有专人在子基金的管理层中,虽然不干涉企业的正常运作。但在子基金的投资方向上,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必须一票否决。在投资阶段上,防止子基金片面追求利润,忽视了对早期高科技企业的扶持,必须设定一定的投资比例规定子基金投资于早期高科技企业。由于政府引导基金的目的不在于盈利,这也为子基金管理人与创业企业之间合谋打开了大门,共同谋取政府资金。政府加强监管同时增加了成本,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抑制合谋的动机是政府必须考虑的因素。

(二)政府对风险投资产业导向作用。对于投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高科技性,市场前景广阔的产业,如信息业、生物制药、航天航空、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政府应给予极大的鼓励措施,如给予区别于投向一般产业的创业投资的税收优惠,政府优先采购等优惠,引导创业资金流向高科技企业,进而吸引民间资本的流入,有助于调整目前我国不均衡的产业结构。

(三)引导投资阶段,鼓励创业投资企业进入创业企业的种子期和初创期。我国目前的创业投资多数集中投资于企业的后期价段,往往更愿意扮演一个锦上添花的角色,而雪中送炭对一个早期的企业是更加重要的。处于种子期和初创期的企业,研发尚未完成,产品多数处于一个概念阶段,随时面临失败。由于风险极大,单纯的商业性资本很少涉足,通过市场配置资本很难解决问题。目前的风险投资对我国的早期高新技术企业鲜有推动作用,而政府引导基金下的子基金也只是按一定的比例投入,难以在短期内解决所有企业的融资问题,只能缓解决部分需求。政府设置鼓励政策吸引民间资本、外国资本进入,对投资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又处于早期阶段的企业,政府应给予双重优惠,逐渐形成一个多层资的政策体系。让爱好不同风险,看好不同产业的资本顺利进入创业企业,各司其职,各有所获。

四、培养人才,培育市场

风险投资中,风险资金是最重要的。但是投资的成败与否依靠于创业投资领导和团队的素质。我国的风险投资起步晚,高素质的人才奇缺,没有形成一群成熟的风险投资家,民间资金在转化为风险资本时存在信誉瓶颈。

为了提升我国风险投资家的的整体素质和增加从业人员,政府必须以教育为先导,在大专院校设置相关专业,培养大批既懂金融、证券和投资又懂管理、会计的复合型人才。在培养他们的过程中,更应注重于对其进取精神、敢于冒险的素质培养,这样才有助于他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后投资于早期的高风险创业企业。政府应主导创业投资企业成立行业协会,尤其是注重有外资背景的企业加入,通过行业协会这个平台定期举办研讨会议,供不同层次,不同背景的投资家们交流,既有助于他们形成众多的人际网络,也有助于我们的风险投资家在交流与交往中学习先进的理念,提升整个行业的投资水平和从业人员素质。

在与外企的合作中,引导基金要放松管制,给投资家较大的自主决策空间,抱着学习的态度,了解他们的投资程序,与自身进行对比,寻找不足。同时邀请外国的著名投资家为中方投资人定期培训,提高专业技能。

五、购建多层次的退出机制,进一步完善创业板

随着创业板的出世,多年来制约我国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风险资本的撤出渠道主要有公开上市、被其它企业收购或兼并、股本赎回或回购、破产。在大多数情况下,创业企业选择IPO。从我国创业板开始至今,上市企业股价脱离实际上涨,投机气氛浓厚。说明我们的证券投资体系仍不完善。一个处于发展期的资本市场容量有限,不能满足众多企业的上市要求,应进一步完善创业企业收购和境外上市等退出机制。

同时大力发展产权交易中心。我国的产权交易市场发展到今,已有200多家产权交易所,但是它们发展极不平衡,由于大部分产权交易中心为政府引导下的事业单位,只为国有企业服务,容易造成定价不合理,同样的产权在不同的交易所内价格差别大。国家应对地方性的交易中心实行市场整合,形成几个区域性的产权交易中心,形成与创业板、境外上市相呼应的立体网络,在此基础上逐步使区域产权中心进行联网,覆盖全国的市场,为风险投资形成有效的退出渠道。

随着创业投资的发展,政府作为市场的守夜人,为创业投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引导基金最终应选择适当的时机退出,让市场去推动创业投资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在探讨我国的任何经济问题和现象时, 有一点我们始终不能忽视, 那就是我国的具体国情。一种有效的风险投资结构形式的最终确立,一方面依赖于政府的倡导,另一方面也是由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和相应的外部环境决定的。目前我们国家的基本情况是:整个社会的法制环境还不完善,市场经济仍处于初级阶段, 社会信用体系尚未确立, 道德风险不容忽视等等。这些问题为社会人文环境所决定, 很难在短期内得到解决。 因此在对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过程中的这些障碍采取相应对策时也必须正视这些问题的存在。

参考文献:

[1]何建洪、马凌 政府引导基金下创业投资经理人与风险企业的合谋分析 科技管理研究 2008(9)

[2]李万寿 创业资本引导基金:机理、制度与中国视野 中国财经出版社

闻岳春,梁悦敏 支持技术创新发展的政府主导型风险投资机制设计。上海金融2008(10)

[3]闻岳春,程同朦 政府引导基金海外风险资本在支持技术创新方面的应用研究 浙江金融 2008(11)

注:(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软科学研究项目)项目号:10692103100)

(作者单位: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作者:丛海涛 李秀成

上一篇:石油企业人事行政管理论文下一篇:煤炭企业项目投资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