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新闻在地方性电视台的应用

2022-09-12

近几年, 民生新闻风行全国, 已经成为电视、报纸等媒体中一道独特的风景。民生新闻关注民情、民意, 聚焦社会热点、难点, 彰显服务民生、以人为本的传播理念, 受到观众和读者的广泛认同和空前欢迎。

2 0 0 2年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的开播可以看作是电视民生新闻的诞生, 一开播就以其强烈的现场感、生动的画面、贴近性的报道, 成为广大观众关注的焦点和收视率极高的一档栏目, 在它的影响下, 短短两年时间就在全国各地形成燎原之势。安徽电视台、成都电视台、吉林电视台、辽宁电视台等全国各地电视台纷纷推出自己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一时间, 民生新闻在地方电视台形成了蓬勃发展的态势, 有些学者把不禁电视民生新闻的兴起, 称为“中国电视新闻的第三次革命”。

1 民生新闻的界定

目前, 业界和学界对于“民生新闻”的内涵, 众说纷纭, 且尚无定论。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种。

对民生新闻的一种解释是, 关注人民生计, 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 从广义上说它属于社会新闻, 但在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

还有一种解释是, “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的新闻, 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 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 形式上充分利用先进的传播手段, 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和互动性, 拉近电视与观众的距离。”民生新闻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

虽然“民生新闻”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一个准确定义, 但是我们将“民生”和“新闻”分开来看, 民生新闻是反映老百姓的生活并被老百姓关心的新闻。从这个概论可以看出, 民生新闻与传统新闻最直接的区别在于, 传统新闻模式仅仅停留在“反映民众生活”这个层面, 将消息报道出去;而民生新闻却在此基础上, 增加了民众的关注, 贴近性更强。

2 民生新闻丰富了新闻报道形式

作为一个地方性电视台新闻节目, 如何才能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新鲜、实用、好看的新闻, 力求与观众进行零距离互动的新闻是必不可少。地方电视台之一的大连开发区电视台近几年来, 在民生报道上就做了许多尝试。

大连开发区是一个经济先导区, 也是一个新兴起的移民新城区。开发区电视台新闻作为地方政府的宣传堡垒, 时政、经济、建设等常规性的宣传报道是必备的, 也是宣传的主流。但如何在这些传统的报道中反映民生问题是关注的焦点, 将僵硬的政策进行解读分析, 变成浅显易懂的消息, 讲给观众们听?这是地方性电视台普遍遇到和所要突破的瓶颈。

应对这一瓶颈的最佳作法就是将新闻民生化, 尤其应该注重将视角对准些本地域内的百姓生活琐事。哪里垃圾多了, 哪里道路坏了, 哪里水管漏了, 哪里粪便溢了……这类细节报道的好处是, 因社会身份相似所以即使新闻中主角不是观众本身也会引起关注。这样以来, 新闻人物成了每位观众的邻居, 新闻事件便成了他们的主要谈资。同时, 民生新闻里, 主持人的语言表述也十分重要。目前民生新闻的主要主持风格就是“说”新闻。主持人将传统的照本宣科式的“读”变成了“插科打诨”的“说”。新闻通过叙述方式的改变, 拉近了主持人与观众的距离。这种转变的效果就是, 让观众感觉屏幕里的摸不着的人突然就变成了居委会苦口婆心的主任。从而, 缩短了观众对新闻媒体的距离感, 更容易产生互动与共鸣。

另外, 从近几年在辽宁省政府好新闻评奖中获得好成绩的《社区里的“说事会”》、《功德银行》、《背着妈妈上学》这些新闻作品中, 我们也不难看出, 以小见大、新鲜、好看、贴近百姓的报道正在逐渐成为新闻制作的主流方向。

民生新闻在关注百姓衣食住行的同时, 经过不断的发展和提升, 也逐步致力于提高社会公众在获得新闻信息的基础上的行动能力, 关注公众之间对话和交流的质量, 帮助人们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告诉社会公众如何去应对社会问题, 提高他们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不仅仅是让他们去阅读或观看这些问题, 而是从民生角度对国家的大政方针、宏观政策进行解读和阐述, 例如, 在3.15系列报道中, 除了对价格欺诈、霸王条款等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有关内容进行报道外, 还教会消费者如何维护自身的权益, 明明白白消费。同样, 从市民日常生活的细节着手, 告诉市民应该做好哪些预防措施, 从服务的角度指导着人们的衣、食、住、行。

3 民生新闻高层次的追求

民生新闻以平民化的姿态, 贴近社会现实生活。不仅仅以全息全程尊重百姓的知情权, 而且实现了话语权的转移, 作到了真正的以人为本。一条好的民生新闻, 或抨击了丑恶现象, 弘扬了社会新风, 或传播了现代科学, 促进了社会进步, 或提倡了健康情趣, 满足了审美愉悦。此外, 民生新闻无论是社会新闻还是生活资讯, 无论是灾害报道还是轶闻趣事, 都应该是始终操持反映民众心声、维护社会安宁、吁求社会公平和正气的意识, 都能通过真实的镜头、人性的叙述、精辟的点评, 达到凸现社会关怀, 塑造市民主流价值观念的目的, 体现出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 从而使得民生新闻突破就事记事的层面, 赋予了它新的文化内涵和深层的社会意义。

可以说, 民生新闻在公共权威和市民社会的私人领域之间搭建了一个公共领域的平台, 尽管不一定是理性的争辩和讨论, 但至少能形成一种公共见解, 促使公共原则的形成。新闻关注公共生活空间, 报道公众信息, 在私人生活与公共空间的结合点上做文章, 通过报道有用的细节化的信息使新闻与人们的生活更近, 所达到的目的不是对问题的一般性曝光, 而是积极促成问题的解决。它赋予了公民表达的权利和机会, 实现了话语权的转移。因此, 观众不再是一个事件的间接目击者, 而成为一种开放结构的参与者, 一种话语体系的评说者, 使观众能更好地以自己的体验来判断是非。

摘要:近几年来, “民生新闻”成为新闻界炙手可热的一个“新闻品种”。电视民生新闻的迅猛发展, 构成了电视新闻传播层面的一道冲击波, 被誉为中国电视传播层面的第三次革命。本文拟在一些学者论述的基础上, 依据各地开办民生新闻的成功经验, 结合大连开发区电视台在探索民生新闻道路上的遇到困惑, 力图进一步廓清民生新闻的报道对象、报道题材等基本性概念, 并且审视、揭示其不同于传统新闻的特性所在, 从而探讨如何更好地报道“民生”, 服务“民生”。

关键词: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传播理念

上一篇:浅谈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技术下一篇:网络消费者权益法律保护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