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乒乓球运动文化发展论文

2022-04-28

摘要当今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友好往来和交流借鉴日益频繁。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中国拥有丰富独特的乒乓球运动文化,不乏生动的故事,跨文化理论提供一个讲好中国乒乓故事的视角。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中国乒乓球运动文化发展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乒乓球运动文化发展论文 篇1:

论中国乒乓球学院的创建与体育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摘 要:中国乒乓球学院的创建是乒乓文化和中国文化传播的一个新平台,是发展我国体育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契机。在分析中国乒乓球学院的创建对体育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促进作用的基础上,指出中国乒乓球学院的体育文化传播使命,明晰了其作为我国大国形象的标杆、退役运动员保障的基站、地缘文化认同重塑与发展的动力、乒乓“类意识”泛化的手段、中国文化传播的平台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体育文化;中国乒乓球学院;软实力

2010年9月,斥资1.3亿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国家体育总局共建,由国家体育总局发展中心和上海体育学院承办的中国乒乓球学院落成于国际大都市——上海。中国乒乓球学院作为我国乒乓球运动项目专业化的一个平台,是我国软实力传播的新生代,也是我国积极挖掘体育项目软实力的一个重要举措。贵为“国球”的乒乓球运动,从为中美外交破冰铺路,到包揽世界金牌提振民族士气,再到为体育体制探路,直至传播中国软实力,它在中国承担的社会使命正不断扩大。“国字号”体育运动项目学院——中国乒乓球学院,不仅承载着我国“体教结合”正规化的梦想,也承担着提升我国体育项目软实力、宣扬乒乓文化与中国文化的重任。本文主要以中国乒乓球学院的创建理念、办学定位等方面为出发点,探究中国乒乓球学院的文化传播使命,明晰其所承担的体育文化软实力职责。通过论述指出中国乒乓球学院应作为我国树立体育大国的形象标杆、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国式理念传播的平台、通过地缘文化重塑与发展乒乓文化的动力、唤醒国人乒乓“类意识”的手段、退役运动员保障的基站。中国乒乓球学院的发展虽然刚刚起步,其发展将成为乒乓球运动项目在世界范围内均衡发展的一个动力,也将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体育文化软实力以及乒乓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一个重要平台。

1 从软实力到乒乓球文化软实力

文化是贯穿软实力的经纬,是维系软实力的灵魂。缺少文化高度的软实力是短视的,缺少文化深度的软实力是肤浅的,缺少文化包容的软实力是狭隘的,缺少文化创新的软实力则必然会走向僵化和萎缩[1]。每每当提及“软实力”之时,惯以“文化软实力”的概念来代替“软实力”,认为文化领域的人文魅力是“软实力”的灵魂。事实上,1990年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哈弗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Joseph Nye)首次提出的“软实力(soft power)”的概念,他将国家的软实力归因于三种主要资源:其一是能对其他国家产生吸引力的文化;其二是能真正实践的政治价值观;其三是能被视为具有合法性和道德威信的外交政策[2]。由此可见,“软实力”的真正内涵不仅仅包括文化,还有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文化软实力是软实力的下位概念,是“文化力”与“软实力”的叠加。对于文化领域来说,文化软实力包括体育文化软实力的部分内涵,而对于体育领域来说,体育文化属文化的下位概念,体育文化软实力是体育文化力与体育软实力的叠加。乒乓球运动是体育运动项目之一,而乒乓文化所展现出来的影响力,具体的可以被称为乒乓文化软实力,隶属于体育文化软实力。因此,软实力、文化软实力、体育文化软实力、乒乓文化软实力应该隶属于四个层级,是相互交融而又层层递进的关系。

体育文化软实力是在一定的体育硬实力基础上形成的,通过文化的形式在较长时期内对国内外公众产生的一种无形的力量,其核心是体育价值观,其主要表现形式是吸引力、凝聚力、影响力、选择力和排斥力。而乒乓球文化软实力则是以乒乓球运动为基础而产生的吸引力、凝聚力、影响力、选择力和排斥力,它体现在乒乓理念的定位、国球文化的传统、国球形象、国球声誉与品牌以及教练员、运动员退役后的再就业能力上,最终表现为乒乓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对观众的吸引力以及在社会中的影响力。体育文化软实力以及乒乓球文化软实力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而中国乒乓球学院的建立则是我国开始着手于乒乓文化软实力建设,从软实力方面去完善乒乓球运动的重要举措。

中国乒乓球学院是世界上唯一一所以乒乓球为专业的高等学府,坐落于国际大都市上海,由国家体育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由国家体育总局乒羽中心和上海体院承办,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作为业务主管部门,实现理事会下的院长负责制,名誉理事长由国家体育总局分管领导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理事长由国家乒羽中心主任担任,执行理事长为上海体院院长,乒坛前辈、原国家体委副主任、国际乒联终身名誉主席徐寅生为学院名誉院长。其办学定位于建设集“教学、训练、研发、培训、赛事与对外交流”于一体、包含所有办学层次、坚持学历教育与日常培训相结合的世界一流特色学院,履行“高等教育教学、高水平运动员训练、国内国际培训、科学研究、国际交流与文化传播”五大职能,着力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卓越才能、创新精神的乒乓界精英,逐步实现“三大目标”——成为国内外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乒乓球运动管理人员的培养基地,成为传播“国球”文化的教育基地和文化交流基地,成为我国“体教结合”的示范基地。[3]

中国乒乓球学院将理论、研究、竞技、文化集合于一身,担负着推广乒乓球、传播中国文化、开创中国乒乓球历史的使命。要让中国乒乓球学院承担起传播中国文化和乒乓文化的重任,重视人文素养教育以及文化传播是其发展的首要任务,淡化项目的竞技色彩、强调项目以人为本的普适性是其全球化发展在实际操作层面应当注意的问题。而针对于体育运动项目的发展来说,无论是称霸世界体坛的体育项目还是民族性质很强的体育项目终究是要为人服务的。稳、准、狠、快速、旋转等乒乓球理念适用于竞技体育领域,而对于全球范围内具有普适性的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来说,以人为本、团结合作、沉着稳重、博弈思考等人文素养的体现更为重要。乒乓球运动项目软实力的提高,会使中国的“包揽”、“金牌”、“夺冠”等竞技豪词的光芒不再如此之刺眼,也将是“文化”、“人文”、“普适”最终成为乒乓球运动发展的真谛。正如胡小明教授所说的“以拥有多少金牌来衡量运动项目的发展与否,是弱国心态”,作为乒乓球大国的中国,乒乓球运动项目的普及、均衡发展,乒乓球文化软实力的提高才是真正的和谐之音。

3 中国乒乓球学院与我国体育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中国乒乓球学院的成立与发展必然产生一定的影响力,从而将乒乓球文化的构建提升为乒乓文化软实力的构建,它也将在外交层面作为我国大国形象的标杆,在政策层面为退役运动员提供保障的基站,在文化层面则将是中国文化传播的平台、乒乓文化重塑的契机、地缘文化发展的动力、乒乓“类意识”泛化的手段。

3.1 体育大国形象的标杆

“大国”之谓“大”,并不在于国土面积,而在于经济实力、国际形象以及在国际社会中所处的位置。“体育大国”之谓“大”,也不在于金牌第一,而在于体育发展、国民体质以及在体育领域的话语权与影响力。经济上,我国的GDP已经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二,正在步步向大国目标迈进。体育上,我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完成了“世界给我十六天,我还世界五千年”的愿望,大国形象赫然崛起。虽然总书记在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会上提出“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总体要求,但是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距离体育强国的定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下要做的是首先将体育大国的形象巩固好,无愧于“体育大国”之“大”。中国乒乓球学院在国内实践国外推广的过程,必将成为我国树立体育大国形象的一个标杆,为我国巩固好体育大国之形象做出重要贡献。中国乒乓球学院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所以乒乓球为专业的高等学府,它的设立包含着我国体育界以及乒乓人士的国球情怀,更展现了我国主动承担起乒乓球运动推广责任的大国形象。乒乓球之于我国犹如跆拳道之于韩国、相扑之于日本、橄榄球之于美国、足球之于巴西,属于传统优势项目,乒乓球运动曾经为我国脱掉“东亚病夫”帽子、振兴民族自豪感起到了重要作用,“乒乓外交”曾为中美建交铺路、为中日友谊搭桥。我国的乒乓球运动可谓登峰造极,已经到了开始为包揽所有金牌而苦恼,为没有对手而担心的地步。国际奥委会也一再改制,都是通过限制中国队而试图达到乒乓球运动的均衡发展目的。限制中国等于限制乒乓球运动优势国家发展乒乓球运动,这终究是治标不治本的。与此同时,我国在服从国际奥委会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地尝试通过“乒乓球国际推广计划”以及建立乒乓球学院来从根本上实现乒乓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均衡发展。通过系统的、正规的途径将最优秀的教练员、科研人员组织起来,在高等教育的旗帜下,科学挖掘中国乒乓球运动的核心力量与核心精神,让源于欧洲的乒乓球运动在中华文化的陶冶下成为世界人民的运动。中国乒乓球学院的建立与推广,将是我国体育大国形象的一个标杆,是我国树立与巩固大国形象的重要途径。

3.2 退役运动员保障的基站

竞技体育的循环发展犹如生命有机体一样,要保持一种“生态平衡”,同样需要有新陈代谢的过程。一部分运动员退役,一批后备人才作为补充,维持竞技体育“新陈代谢”的动态平衡,这一平衡过程包括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运动员的训练与竞赛、运动员退役三部分。竞技运动员的运动生命周期是极为短暂的,当竞技状态达到高峰之后,必然迎来退役和再就业过程。而在举国体制下的中国竞技体育夺金夺标的途径是建立在牺牲大多数、成就极少数、舍弃人的全面发展、追求单一的竞技成绩的基础上的。专业运动员的运动成绩优秀,却没有接受过全面系统的文化教育,一旦失去了竞技能力而无所适从,成为了竞技体育的牺牲品。退役运动员,尤其是重竞技的退役运动员就业难,已经成为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一个症结。辽宁省前亚运会男子举重冠军才力、女子柔道奥运冠军高凤莲、全国女子举重冠军邹春兰等,都曾经有过辉煌的竞技体育成绩,而因为没有生存技能,在脱离了竞技体育的庇佑下,成了文化知识的侏儒无法立足于社会。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曾说:“由于体育运动有助于将身体置于为心智服务的位置,它在任何文明需求中都值得具有一席之地。”而中国乒乓球学院的建立和推广,将有效地解决运动员文化知识学习不系统的缺憾,在传授乒乓球技能的同时,传授文化知识,让其享受到“举国体制”集约化优势的助力和“体教结合”的双重保障。同时中国乒乓球学院也将给其他乒乓球运动员和教练员提供一个就业的平台,使素质较高的运动员、教练员以及管理人员能够充分延长他们的运动生命周期。“体教结合”的中国乒乓球学院不仅仅在培养运动员的过程当中渗透进去文化素质教育的理念,并且能够通过提高运动员本身的文化素质,能使其拥有在退役之后有立足于社会的本领,也为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提供了平台,故而是退役运动员保障的基站。中国乒乓球学院通过系统的文化业务课学习,将基本文化素质以及基本职业技能与竞技运动成绩相结合,培养具有深厚文化素质的高水平运动员。

3.3 地缘文化认同重塑与发展的动力

地缘文化认同是具有文化亲缘关系并具有地理亲缘关系的国家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相互信任。例如,“欧洲一体化是建立在欧洲主义基础上的,欧洲主义设想的建立则基于意识形态上‘我们欧洲人’这种自主性的共同体”[4]。随着亚洲的发展和经济的腾飞,东南亚国家的领导人哈蒂尔和李光耀提出的“亚洲价值观”曾引起全球的关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陈峰君教授认为,“所谓亚洲价值观一般被归纳为群体本位的价值取向、自强不息的进取神、义利兼顾的行为准则、克勤克俭的生活信条,其核心是整体主义的儒家价值观”。“亚洲价值观”是儒家文化吸收了现代化因子的基础上形成的。从东亚文化认同的来源看,主要是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亲缘性的传统社会价值观念,包括注重集体主义的伦理、天下大同、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各族文化和谐发展的传统儒家思想。[5]因此这种深厚的文化亲缘性为推动乒乓球运动领域建立“中国核心、东亚轴心、亚洲重心”的地缘文化认同提供了前提。目前世界范围内的乒乓球运动虽然在亚洲开展得最为火热,但是谈到乒乓文化的时候,人们仍然习惯于将乒乓文化归结于欧洲文明,从欧洲文化的角度去解析乒乓文化。既然乒乓球运动发展的重心已经转移至亚洲,那么深受亚洲文化影响的乒乓球文化也应受到世界人民的重视。中国乒乓球学院应正确利用东亚文化的亲缘性,以及亚洲儒家文化的核心精神,树立“中国核心、东亚轴心、亚洲重心”的地缘文化认同,让地缘乒乓文化以亚洲为基地形成一股强烈的思想风暴,通过中国乒乓球学院传播亚洲地缘乒乓文化,深化乒乓文化的内涵,让亚洲的乒乓文化虽然不致于取替欧洲价值观为核心的乒乓文化,至少也要与其平行,让欧洲乒乓文化乃至世界乒乓文化与亚洲乒乓文化共荣辱,在整合与创新中推进世界乒乓文化的发展进程,从而达到推动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的最终目的。

3.4 乒乓“类意识”泛化的手段

体育的“种意识”通过体育手段实现“强兵强种”,而体育“类意识”则是将体育上升到“培养世界公民”的高度。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演变的轨迹是:从近代“求生强种”的民族意识,向建国后“为国争光”的国家意志演变,未来将回归体育的本质属性的“类意识”上。1953年我国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的时候,新中国刚刚成立四年正处于政治主导型社会,国人期盼着“救亡图存”,希望通过体育“强兵”、“强种”、“强国”,乒乓文化具有的强烈民族复兴性质的“种意识”,“乒乓外交”、“小球推动大球”都停留在“强国、强兵、强种”的“种意识”上。而改革开放后,中国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主导型社会,乒乓球运动突出“为国争光”,“你不要这一球祖国还要这一球”的警句也充分体现了当时的“种意识”。可以肯定,在政治主导型和经济主导型的社会,乒乓球突出为政治服务、强化国家意志是完全可以理解。但是欲建立“体育大国”,树立乒乓球责任大国形象,促进乒乓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均衡发展,必然要将乒乓“种意识”向乒乓“类意识”转变,将乒乓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大义相结合,体现其“公平竞赛,教育青年,促进和平”的宗旨[6]。因此,当下中国乒乓球学院的建立与推广正可以从体制与结构上实现泛化乒乓“类意识”的功能。抛开民族主义与国球情节,积极输出优秀的乒乓球理念、出色乒乓球运动员与教练员以及管理人员、一流的乒乓技术,积极培养其他国家的乒乓球运动员,宁为他人做嫁衣,这就是将“种意识”置之度外,将“类意识”集结我胸的表现。体育无国界,体育文化更是世界文化的产物,是属于全人类的。当我们积极输出乒乓球技术以及理念的同时,通过中国乒乓球学院对中国文化和乒乓球文化的促进、通过增强乒乓文化软实力而构建为中国培育体质健康的世界公民奠基、为乒乓球运动项目在世界范围内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基、为树立和平发展的大国形象奠基的理念。

3.5 中国文化传播的平台

中国乒乓球学院的“三大目标”是成为国内外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乒乓球运动管理人员的培养基地,成为传播“国球”文化的教育基地和文化交流基地,成为我国“体教结合”的示范基地。在三大目标当中,无论是人才培养基地、文化教育与交流基地还是体教结合示范基地都将渗透着中国文化于其中,如孔子学院一样成为中国文化传播的平台。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西方社会之所以有国家敌视中国,大多数是因为他们不了解中国的文化,或误读中国或听信恶意谣传。传播中国文化,宣传中国“和平崛起”的理念,应该是走学院式发展道路的教育机构的职责。之所谓“文化”,究其根本是以“文”去“化”人或事物,使被“化”之物达到“文”的状态。欲达“文”“化”之状态必先经过“文”“育”的过程,由“文”“育”到“文”“化”。针对于国内而言,中国乒乓球学院是世界上唯一一所以乒乓球运动为专业的高等学府,既然称之为高等学府,那么中国乒乓球学院应一改往日乒乓球运动学校的风格,以高等学府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我们争取运动项目的均衡发展,我们追求乒乓球运动的普适性,但是,我们更应该明白乒乓球运动的根本是人,是一种依赖于人的发展的一个项目。要“文”“化”乒乓球运动,必先“文”“化”其运动的执行者,在对运动员进行运动技术战术培养的同时,更加注重于运动员人文素质的系统培养,将“体教结合”落实到教学与训练当中,让“体教结合”不再成为一句代表形式主义的空话。只有真正实现以 “文”“育”体和以“文”“化”人,才能有效提升中国乒乓球学院的整体人文素养,让人文素养之花开在中国乒乓球学院这块高等学府的圣地之上,让人文素养的香气弥漫于整个学院,浸润学院的每一个管理者、执行者的心灵。文化可以让竞技体育不再是一种赌博,不再是唯一胜利者的舞台,更多的竞技场上的失败者依然有机会成为生活的强者。针对于国外而言,中国乒乓球学院的发展趋势是国际化,通过中国乒乓球学院向世界各地传播乒乓球运动技术、乒乓球文化,让乒乓球运动能够成为一项为世界人民所爱的体育运动。在海外建立中国乒乓球运动学校,则更要求其浓厚的人文氛围,把中国文化融入其中,让国外选手在接受良好的乒乓球运动技术学习的时候,能够接受并了解中国的文化,让文明古国的文化真正发挥“文”“化”的作用,以 “文”“育”体和以“文”“化”人。中国乒乓球学院理应成为中国文化传播的平台,成为我国文化软实力、体育文化软实力以及乒乓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平台。

4 结束语

让世界了解中国,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有多种途径,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国家形象的塑造通过文化的传播方式得以实现。文化传播的独特作用已经渗透到政治、经济、外交等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文化维度的“力”的作用正在丰富新世纪中国形象的内涵[7]。我国文化部长孙家正曾把文化比作“水”,文化因其特质似水,柔而有力,因此能渗透人心,文化的交流是人类心灵的交流,是情感的沟通,作为一种“软实力”具有其他交流不能替代的作用。由软实力而衍生的文化软实力、体育文化软实力、乒乓文化软实力之间是既相互交融而又层层递进的关系,其中任何层级的软实力都是具有影响力作用的。虽然中国目前的文化传播仍处于“文化逆差”状态,但是诸如中国乒乓球学院这样的走学院式发展道路的组织机构分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成为传播中华文明的基站。发展壮大具体体育运动项目的软实力,将助力我国体育软式力的提升,也将成为我国软实力建设的又一举措,中国乒乓球学院肩负着重要软实力传播使命。

参考文献:

[1]张国祚.2010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7.

[2]Joseph,Nye.Soft Power: 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es [M].New York: Public Affairs,2004.

[3]中国乒乓球学院[EB/OL].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4536033.htm.2010-12-12.

[4]白石隆.秩序形成的关键是“日本化”还是“中国化”[M].日本,2003.

[5]王岗.体育的文化真实[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81.

[6]宋继新.文化兴体——建设体育强国的抉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2):2-3.

[7] 陈强,郑贵兰.从“中国年”到“孔子学院”——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的柔性塑造[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1):73.第29卷第1期2013年2月

作者:于文谦 荆雯

中国乒乓球运动文化发展论文 篇2:

以跨文化的视角讲述中国乒乓球运动的故事

摘  要  当今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友好往来和交流借鉴日益频繁。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中国拥有丰富独特的乒乓球运动文化,不乏生动的故事,跨文化理论提供一个讲好中国乒乓故事的视角。通过搜集乒乓历史资料建立全局观念;了解外域乒乓球文化跨越文化差异;深化对我国乒乓文化认识坚定文化自信,向不同文化背景的对象讲好中国乒乓故事,传播好中国乒乓声音。

关键词  跨文化  乒乓球运动  故事

一、引言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1]。”国际交流频繁的当今世界,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我国的乒乓球运动文化不乏生动的故事。如何讲好中国乒乓球运动故事,通过更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乒乓故事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新时代乒乓文化工作者的重大使命。本文从跨文化的视角,探讨讲好中国乒乓故事,传播中国乒乓声音,阐释中国乒乓特色。

二、中国乒乓球运动文化会说话

我国乒乓球运动是以“乒乓精神”为核心的文化。对外讲述中国乒乓故事,存在认识上的差异而影响有效沟通。基于跨文化的理论,分析影响跨文化有效沟通的因素,探讨通过挖掘乒乓文化资料,建立关联性,注重故事的策划设计,突出独特性,讲好中国乒乓故事。

(一)挖掘乒乓文化背景资料,建立关联性

讲好中国乒乓故事要讲清楚其历史渊源,为实现有效沟通,需挖掘背景资料,并建立关联性。历史渊源是文化的开始,是文化发展的根基。讲好中国乒乓起源的故事要搜集充足的历史背景资料,建立与其他国家乒乓文化的关联性。

国际乒联网站描述,乒乓球运动很有可能是“十九世纪最后的二十五年[2]”里出现在英国。乒乓球运动随着器材的不断变革而蓬勃发展,传播到世界各地。自英国人将弹力合适的赛璐珞球引入乒乓球运动,并于1900年,使用了赛璐珞球击打到鼓状球拍产生的“乒乓、乒乓”声音而得来的乒乓一名,乒乓运动得到迅猛发展,成为流行整个英语国家的跨世纪运动。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打乒乓,在伦敦等地,俱乐部纷纷成立,举办各种比赛。关于中国乒乓球运动起源,2012年,李荣芝和肖焕禹对乒乓球传入近代中国进行考证,“认为乒乓球传入近代中国的时间应该是1901年或之前,地点是天津[3]。”此前,乒乓球传入近代中国的发源地被认为是1904年的上海。“上海是我国乒乓球运动的发源地。光绪三十年(1904年),上海河南路昭通路合记文具店,从日本进口了乒乓球器材在店内销售,店主王某组织示范表演以吸引顾客。以后,乒乓球逐渐在上海得到推广[4]。”“在19世纪下半叶,由于中国社会还没有开展近代体育,租界中的体育活动最早只在西方侨民中流行,租界的体育场地和体育俱乐部或总会,长期排斥华人进入。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接纳华人[5]。”由此推测,即便当时乒乓球运动传入中国,很可能也只在租界里的西方侨民之间流行。

(二)注重乒乓故事策划编剧,对比独特性

讲好中国乒乓故事要注重对资料的策划,对比不同国家乒乓球运动文化发展的独特之处,彰显出中国乒乓文化的鲜明特色。乒乓球赛事是由多个元素组成的集合。其国际赛事包括奥运会、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乒乓球世界杯和国际乒联世界巡回赛等。讲述中国乒乓球运动故事的跨文化实践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喜爱了解中国队在赛事中取得的辉煌成绩。

世乒赛是乒乓球运动最重要和最具影响力的传统赛事,由国际乒乓球联合授权举办地乒乓球协会主办,代表最高水平的世界乒乓大赛,成就了许多乒乓队伍,涌现了叱咤乒坛的风云人物。在乒乓球的历史上,匈牙利队曾是世纪乒坛的霸主。美国乒协荣誉副主席克拉克先生在他1938年的《乒乓》一书中评价英国是乒乓球运动的摇篮,匈牙利是冠军的诞生地。首届世乒赛于1926年12月在英国伦敦举办。该届世乒赛只设立了男团、男单、女单、男双和混双五个项目,匈牙利摘得所有桂冠。1928年的第二届世乒赛增设的女双项目的冠军也来自匈牙利队。1953年,在罗马尼亚举办的第20届世乒赛上,中国队首次亮相。虽然中国队在世乒赛的征程上比参加首届世乒赛的队伍晚27年,但是,自组队参赛,中国队走过近70年的风雨历程,由弱到強,逐渐壮大,创造了长盛不衰的辉煌成绩。世乒赛上中国的乒乓故事是一次次创造历史的故事,是一个个鲜明人物的故事。

(三)探究胜利背后的原因,深化认识

搜集资料建立关联和重视策划突出特点的过程也是再次阅读中外文献、研究实物的过程,是建立关联和比较的理解机制的过程。最终,激发对自己文化的兴趣,深化对文化的认识。

2019年11月,原中国乒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原中国乒乓球队领队、原国际乒联技术委员会主席姚振绪先生在国际乒联博物馆中国乒乓球博物馆“中国乒乓球长盛不衰之路”的讲座中,生动讲述了领导重视、举国体制、经济状态、交流学习、制胜规律、高水平竞争、不断创新和政策策略的九大原因。其中,中国运动员在世界舞台上亮相前,已经有与代表世界乒乓球运动最高水平的多个国家的选手交流和学习机会。1952年,在中国队亮相世乒赛舞台的前一年,日本运动员在世乒赛上采用远台长抽打法,结合快速的步法移动,击败了欧洲的下旋削球技术,一举夺得女团、男单、男双和女双项目四项冠军,打破了欧洲运动员垄断地位。而中日两国乒乓球运动员早在1925年交流学习。当年,“中日联合举行的秋山杯乒乓赛在上海举行,这是我国最早的乒乓球国际赛[6]。”1927年,日本来函邀请我国中华队赴日进行乒乓球的比赛和交流。这是中国乒乓运动员赴海外与日本乒乓球队首次握手,也是在国外获得光荣的出发点。

三、结语

从乒乓球运动文化传入中国,到中国队在世界舞台亮相,到取得辉煌成绩……中国乒乓文化形成无数生动故事,是起源、器材、赛事、组织、制度、人物、精神等各个层次的文化故事。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流,讲好中国乒乓故事的前提是挖掘充分的背景资料,建立关联;关键是注重对资料的策划,突出特点。“研究异域文化所能得到的不过是象征性的理解,研究的终极目的是更好地了解自己文化系统的运行机制。接触外国文化最重要的理由是激发自己的活力和仪式,以及对生活的兴趣;只有体验到文化的强烈对比和差异后,这样的兴趣才会产生[7]。”中国乒乓文化保持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不同的文化,以开放包容的广阔胸襟,不断吸收借鉴他国优秀文化成果,造就独具特色的乒乓文化和乒乓精神,也是讲述者深沉和持久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138.

[2]ITTF. History of Table Tennis [EB/OL]. [2020-02-06]. https://www.ittf.com/history/documents/historyoftabletennis/.

[3]李榮芝,肖焕禹.乒乓球在近代中国的传入及发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38(5):1.

[4]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第一节乒乓球[EB/OL].(2002-02-06)[2020-02-07].http://www.shtong.gov.cn/dfz_web/DFZ/Info?idnode=60880&tableName=userobject1a&id=15221.

[5]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总述[EB/OL].(2002-02-05)[2020-02-07].http://www.shtong.gov.cn/dfz_web/DFZ/Info?idnode=13279&tableName=userobject1a&id=15055

[6]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大事记[EB/OL].(2002-02-05)[2020-02-07].http://www.shtong.gov.cn/dfz_web/DFZ/Info?idnode=13280&tableName=userobject1a&id=15056.

[7]霍尔 E,何道宽,译.无声的语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7.

作者单位:上海体育学院

作者:王备呗

中国乒乓球运动文化发展论文 篇3:

全球化与民族化: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认同

摘 要:现代体育运动全球化传播与民族化的互动如影随形。现代体育运动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互动,促使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经历从文化冲突中民族文化身份的捍卫,到文化模仿中民族文化身份的缺失,再到文化冲击中民族文化身份自省的变迁。在全球化与民族化互动日益突显的时代,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应重估西方现代体育运动文化传播的价值、坚守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精神、培养全球与本地融合的世界主义视野、注重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人本主义关怀,从而在他者借鉴和自我坚守、个体自觉和群体共享的辩证中,重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认同,并促进世界多元体育文化的繁荣。

关 键 词:体育文化;民族传统体育;现代体育运动;文化认同;全球化

Key words: sports culture;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modern sports;cultural identity;globalization

“認同”(Identity),即身份认同,涉及“我或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一系列问题的追问[1]。而文化作为身份界定的一种方式,文化认同是对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2],是对某一特定文化或文化群体的归属感[3],是凝聚一个民族、国家及区域共同体的“识别象征体系”[4]。概言之,文化认同,即对某一文化的集体承认,意味着群体身份的共享。文化身份是动态变迁过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认同,是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核心价值观的承认,是对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共享,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体。而在西方体育运动文化传播的历程中,全球化与民族化始终作为二元交互的力量,推动着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的动态发展。

当今全球化与民族化互动日益突显,加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认同,对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5],对外增强中华民族文化吸引力和感召力,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是我们每一位华夏儿女的重任。而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认同需要在“文化现代化”和“文化全球化”,即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双重语境中思考[6]。为此,本研究通过考察现代体育运动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互动历程,厘清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身份变迁,反思全球化与民族化、自我与他者、现代与传统间的互动关系,以期为新时代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认同与文化传播提供理念借鉴。

1 中西方体育文化互动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身份变迁

1.1 文化冲突中民族文化身份的捍卫

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西方列强殖民入侵,在民族危难和救亡图存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始觉醒,为维护民族国家利益、凝聚民族文化力量、振奋民族文化精神,在近代民族主义的诉求下,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具有“民族性、国民性”的文化载体被凸显出来,在军国民主义思潮下,承担起强国、强种、强兵的重任[7]。同时,伴随殖民扩张而来的现代体育运动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之间互为他者的文化冲突,也增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本位身份意识。现代体育运动在欧洲的发端即蕴含着精英主义的道德价值观念,其在亚洲、非洲等殖民地与半殖民地国家的传入便承载着一种文化道德上的优越感[8]。在西方人看来,相对于自我“现代”“文明”“强健”等身体文化形象,他者即非西方的中国则是“传统”“落后”“孱弱”的“东亚病夫”。而在倡导儒家文化“重文轻武”的中国人眼中,相对于自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天人合一、修身养性”,他者即西方现代体育运动则是只重视外观身体而忽视内心修养的异域游戏。

为此,在近代民族主义情绪的推动下,以及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冲突中,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符号的表达,扛起捍卫民族文化身份、凝聚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大旗,从而引发经典的“土洋體育之争”。在民族主义者看来,西方传来的体操与运动竞赛等是无益于身体健康且耗时耗钱的无聊游戏,根本不适宜中国积贫积弱和民族危难的国情。为此,在体育救国和保存国粹的主旋律下,武术作为“土”体育的代表,其蓬勃发展便体现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对西“洋”奥林匹克体育文化的抵抗。精武会、中华武术会等类似社会民间武术组织的兴起,马良创编《中华新武术》在学校教育开设,以霍元甲为代表的中华武术精英对战西洋力士胜利等,不仅促进以武术为代表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而且武术作为民族文化身份承载者也发扬振奋民族精神、提升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的价值。

1.2 文化模仿中民族文化身份的缺失

西方现代体育运动在中国传播之初,经受民族体育的抵抗,但后期为缓和西方殖民扩张引发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在传教士和军人对西方体育文化宣扬中,以及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推动下,中国对西方体育生物观无用论的认识开始改变,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开始走向模仿与变革之路。在康有为、梁启超等崇西、尚力人士鼓舞下,同时伴随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传入对军国民主义的冲击,近代中国已卷入西方现代体育运动主导的大潮中。尽管存在捍卫民族体育本位身份的“土洋体育之争”,但却促进人们对西方体育科学化的了解,使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在自我反省的基础上开启借助奥林匹克运动文化模式进行自我改造的现代化进程[9],并且在内容、形式、组织方式等方面均实现了现代化的转型[10]。在民族主义情绪逐渐稀释后,原本学校体育中的武术教学内容、竞赛形式等却无不都是西方现代体育运动模式的复制,造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存空间的压缩、本真精神的削弱和自我身份的缺失。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寻求文化自尊,进而提升国际地位、鼓舞民族士气,现代体育运动被赋予历史重任,走向中心性舞台,从而加重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华民族文化身份代表的边缘性。在竞技体育优先发展战略、奥运争光计划之下,源于英国的乒乓球运动成为中国“国球”在20世纪70年代外交之中用“小球撼动了大球”,排球也在20世纪80年代被中国女排的五连冠赋予崭新的体育精神,这些举世瞩目的成绩无疑使现代体育运动凝聚起“中华民族想象的共同体”。与此同时,民族文化身份的典型代表——武术,在卸下强种、强国的工具性价值后却似乎失去官方的瞩目,尤其是在现代体育成为中华民族荣耀的光环下更显暗淡无光。为此,西方现代体育入侵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空间的挤压、民族传统体育在文化模仿与变革中民族本位精神的丢弃、金牌价值取向下民族传统体育政府保障制度的欠缺、市场利益追求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精神的扭曲造成传统体育民族文化身份的缺失。

1.3 文化冲击中民族文化身份的自省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四五十年中,西方体育文化始终占据中国体育主流地位。伴随着世界冷战结束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现代体育运动全球化进程又冲击着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在跨国资本主义时代,美国凭借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优势,在媒介帝国主义、全球现代性、国际话语权掌控等途径下宣扬美国体育文化价值,谋取经济利益,造成全球体育文化产业的同质化[11]。虽然改革开放后,中国国家实力提升,体育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凸显,但也无可避免受到全球同质化力量的冲击。在全球跨国消费主义的逻辑下,西方现代体育运动再次影响着中国的体育文化产业市场,削弱着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符号和精神内涵。

尽管全球化背景下西方现代体育运动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造成新的冲击,但也为世界各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国际传播带来机遇。正是这种挑战与机遇并存促进了各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抵抗与自省。为此,寻求中国在世界文化中的差异和定位,回归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精神,进而反对世界体育文化的同质性,倡导文化的多元化成为当下全球化时代的主旋律。在同质性和多样性并存的文化全球化时代,20世纪90年代费孝通率先提出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觉,倡导人们对文化过往和未来的自知,以在新时代中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12]。费孝通“文化自觉”理念的提出,不仅成为诸多体育研究学者后续阐发的核心理论基础,也切实促进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复兴之路。而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中,反思西方现代体育运动传入历程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冲击、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变革中主体精神的丢失,也反思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本真价值对西方体育文化中消极成分的制衡,以及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创新与全球传播路径等,成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省的主题。

2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的未来省思

2.1 重估他者文化传播

回望现代体育运动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中文化身份的本位,到新文化运动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中文化身份的失位,可见民族传统体育对民族文化身份的承载似乎陷入两极化状态。而这种现象源于没有辩证审视西方体育文化传播的价值,导致对西方现代体育运动文化传播中文化帝国主义隐喻的认知以及文化民族主义抵御心态的产生。为此,在中华民族文化伟大复兴、中国建设体育文化强国的新时期,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身份的重建以及文化全球化时代中的跨文化传播,应辩证审视他者文化传播,抛弃文化帝国主义的偏见和文化民族主义的抵抗。

尽管西方体育文化传入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存空间造成一定挤压,但仍需认识到现代体育运动传播在推动非西方国家开启现代化发展道路中的正向价值,认识到受众群体在西方体育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认识到传统体育适应性变革中理性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发展。没有现代体育运动文化传播的激荡,就没有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活力。若将现代体育运动传播作为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去看待,那么在21世纪文化全球化日益加深的未来,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就可以抛弃文化抵御的心态,避免用“东方文化中心主义”代替“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合理把握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在民族文化身份承载中的位置,不能在文化全球化的冲击中延续狭隘的民族主义、捍卫民族身份而影响跨文化传播之路以及对其他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借鉴吸收,也不能在世界各民族加快体育文化传播和多元体育文化渗入过程中,因文化猎奇心态和多元文化选择丢失了民族文化身份。

2.2 坚守民族的文化主体精神

在中西方体育文化互动历程中,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转型或适应性变革的问题在于对西方体育几乎极致的偏执模仿,即只是形式上对项目内容、技术规则等方面的改造,而缺乏主体文化精神的延伸,这是对自己文化无知和缺乏自尊的一种表现,也是创造力匮乏的一种无奈之举[13]。如中国传统武术进行的竞技化改造,便脱离了对传统武术所承载的深层文化价值的解读,一味陷入对西方竞技体育表层文化的模仿[14]。然而真正的创新应该是在自身文化精神基础上更新和改造[15]。为此,建构本民族的文化身份以及在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与对话中,应该充分注意到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但又不应该导向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16]。在积极参与全球化与现代化的历程中,不仅要吸取现代化中的先进元素,也要坚守本民族的文化主体精神。

坚守文化主体精神,首先要确保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自知,反思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过往、审视未来前景,纠正文化自卑、树立文化自信。尤其是当今西方现代体育运动中工具理性价值凸显导致人文价值异化背景下,以及西方世界对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精神理念颇感兴趣的前提下,需要提炼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精神内涵,寻找其与西方体育文化之间的差异,及其在世界体育文化中的定位,从而为世界体育文化的多元、健康、和谐发展做出贡献。其次,建立本民族传统体育的话语体系,挣脱西方思维方式的延续和禁锢、走出西方话语体系的套用和束缚。长期以来,民族传统体育研究总是习惯于移植借鉴西方的学术思维方式和研究范式,试图从多学科的角度进行理论研究。这种研究无疑对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忽视了中国传统体育固有的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17]。而针对本民族传统体育话语谱系的内在冲突、零散与他者套用,需要在明辨并整合民族传统体育自我主体思想和话语框架基础上,合理吸纳西方体育中的现代性元素,从而建构以“自觉”为基础的话语体系,形成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自我解释”而非迎合“他者想象”。

2.3 培养世界主义视野

现代体育运动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交流,或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陷入自我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抵抗他者,或如建国后将他者视为提升民族文化认同的载体而忽视自我,自我和他者间总是处于文化博弈之中。而在冷战后全球化文化冲击与地方文化复兴二重张力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需要在自我和他者之间寻找辩证平衡点,不能因抵制文化全球化而落入原教旨主义的陷阱。而在当下人群移动、跨国消费、跨国组织等推动下,伴随全球性相互联结和依赖的“地球村”形成,以及跨越社群、民族、國家等不同层次跨区域社会体系的组建,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认同应该在坚守地方性文化精神的同时培养世界主义视野。

培养世界主义视野需要合理把握自我文化认同的边界。在新世纪多元文化融合的进程中,每种文化都应以保持其自身独特性来适应并加入到全球文化的流动中,使具有明显差异性的地方性认同感和属于全人类的融合认同感共同发展[18]。为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做到自我与他者、地方性与全球性的辩证,不能片面或刻意强调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自我差异性、独特性而舍弃对他者文化的理解和关怀。本民族传统体育的认同与发展要拥有宽广的视野和宽阔的胸襟,除加强对本民族或本地区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播研究之外,还应多从宏观的视野,学习理解他者文化,进行跨文化比较和平等对话,寻求文化间的差异与共性,合理吸收借鉴,在体现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色的同时,迎合全球现代体育文化的普世性价值要求,创造出既有民族“自性”,又有全人类“共性”的新文化[19],才能建构起真正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并形成“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多元体育文化繁荣发展景象。

2.4 注重人本主义关怀

东西方体育文化互动历程中,在“国术救国”话语框架下,身体不再是个人生活娱乐的载体,而是民族国家生死存亡的根基。身体的国家性,使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成为国家政治民族主义规训的工具,在国家身份政治、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等重大命脉下承担着不能承受之重。为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宏大叙事中便缺少个体价值关怀,一定程度上导致中国民族传统体育背离人本价值、脱离个体生活世界。而随着当代全球化进程的加深,媒介信息技术的发展,文化选择与接受多样性的增加,个体自主自觉意识的逐渐增强,当代文化价值正发生着转型,即文化越来越成为个体自我实现、自我创造的表达,因此个体自觉成为文化身份构建的关键[20]。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发展只有建立在尊重个体价值认知、价值选择和价值实现基础上,回归民族传统体育的生活世界,使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与社区或村落居民的日常生活、生活仪式相融合,与个体的身体健康和精神愉悦相附随,让个体在传统体育运动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内在精神价值,从而形成民族传统体育的个体认同。而在个体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才能赋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整体性和群体性价值自觉的内在力量。也就是说只有做到个体和群体文化身份认同的辩证,才不会因片面强调民族文化身份认同中群体的刻板和一致,遮蔽个体的灵活与多样,导致传统体育文化认同与传播缺少内部活力,也不会因一味偏重民族文化身份认同中的个体表达和实现,忽视群体的协调与共享,从而导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的碎片与分离。另外,只有建立在个体价值关怀基础上形成群体性文化身份认同,才能确保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立于服务民族国家建设的高度,为民族国家的安全与强盛铸就民族基石,为民族国家的建设与治理奠定民族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民族自信[21]。

在全球化与民族化互动日益加深的时代旋律下,伴随中国在全球化中的地位提升以及中国“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提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身份定位与文化传播将不仅会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而且将在构建世界体育文化共同体、促进世界文化和谐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而文化身份的认同是在自我与他者、传统与现代、全球与本地交互中不断变动的概念。为此,反思他者文化传播中自我身份变迁的历程,审视当下新全球化的时代诉求,只有积极看待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创新与外来体育文化传播的关系,对待文化传入与输出采取适宜的态度,抛弃自我与他者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既正视他者文化传播中的价值,又坚守自我文化主体的精神,避免“中心主义”陷阱、培养世界主义关怀;同时,既注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个体价值自觉,又维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身份的整体性,才能在自我与他者、个体与群体的辩证中确保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身份的合理定位,才能在中国民族传统体育跨文化传播中促进“和而不同”“多元一体”世界体育文化格局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周晓虹. 认同理论: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分析路径[J].社会科学,2008(4):46-54.

[2] 郑晓云. 文化认同论[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4.

[3] 任裕海. 全球化、身份认同与超文化能力[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17-20.

[4] 张旭鹏. 文化认同理论与欧洲一体化[J]. 欧洲研究,2004(4):66-78.

[5] 卢伟芬,邢志杰. 文化认同语境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超越[J]. 体育与科学,2012,33(3):71-74.

[6] 尹继林.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化转型的困境与启示[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6,33(1):88-93.

[7] 白永正. 文化视域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走向[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39(4):34-38.

[8] 王纯,王柏利. 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研究[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6,35(6):128-133.

[9] 秦博,程晨,徐浩铭. 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体育视域下的英帝国19世纪的殖民扩张[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會科学版),2016(6):22-30.

[10] 罗时铭. 奥运来到中国[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2.

[11] 田标. 近代中国体育嬗变:民国时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转型[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4):51-53.

[12] 李根. 文化帝国主义理论的现代体育运动传播与全球化探析[J]. 体育学刊,2017,24(2):8-12.

[13] 费孝通. 全球化与文化自觉——费孝通晚年文选[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50.

[14] 王岗. 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中的问题:文化模仿[J].体育科学,2006,26(7):71-74.

[15] 葛耀君,张业安,张胜利. 传播学视域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0(4):139-145.

[16] 卢高峰,王岗. 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问题、机遇、对策[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4):52-57.

[17] 苏勇. 文化身份认同与建构中的文化主体性[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93-97.

[18] 邓星华,谢毓祯.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冲突与话语谱系的内在紧张[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1):35-37.

[19] 巴里·布赞. 全球化与认同:世界社会是否可能?[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8):89-98.

[20] 季中扬. 当代文化认同的思维误区[J]. 学术论坛,2008(8):155-158.

[21] 赵旭东. 个体自觉、问题意识与本土人类学构建[J]. 青海民族研究,2014(4):7-15.

[22] 王纯. 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问题、使命与取向——基于民族国家建设视角[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7,41(3):64-68.

作者:孙晨晨 邓星华 宋宗佩

上一篇:办公楼电气设计节能措施论文下一篇:建筑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