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美术教育教学论文

2022-04-20

摘要:美术创作是美术工作者孜孜以求,常常苦索的老话题。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她:有规可寻,寻之不易。然而对于创作者必须了解和掌握其中的规律才能够如愿以偿)也创作出令A满意的好作品。否则,就会事与愿违,或者事半功倍。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高师美术教育教学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高师美术教育教学论文 篇1:

浅析高师美术教育中的岩彩画教学

[摘要]文章论述了高师美术教育中的岩彩画教学,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继承与创新的原则;在教学管理上,要高度重视放在重要位置;在教学实践中,要把握好三种意识,培养岩彩画的创作人才。

[关键词]高师 美术教育 岩彩画教学

[作者简介]王晓兰(1975- ),女,四川内江人,内江师范学院张大千美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花鸟画。(四川 内江 641112)

以敦煌壁画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岩彩画,曾在世界绘画史上处于领先地位,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如今岩彩画艺术以其多样的表现形态同样受到了当今美术界的关注。中国岩彩画的表现既要追求继承传统,又要拓宽延伸其表现形式并趋于现代,使民族绘画适应当代审美趣味的需求。一批留学日本的学者把“日本画”的绘画形式及其表现手法带回中国,致力于寻求中国传统绘画创新之路。随着岩彩画在中国画坛的突起,岩彩画的教学在各高校也逐渐兴起。岩彩画如何肩负起中国画创新的责任,是岩彩画教学中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一、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坚持继承与创新的根本原则

改革开放伊始,国门大开。全球性文化交流和多元文化形态对中国画坛产生了极大影响,给长期处在封闭局限条件下的中国民族绘画带来了挑战和发展机遇。面对新形势,秉承“继承与创新”的理念,重整以敦煌壁画为代表的中国民间重彩旗帜,把岩彩画教学摆上高师学术教育的课堂成为重要任务。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推进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继承与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两个轮子。”同时,“不善于继承,没有创新的基础,不善于创新,缺乏继承的动力。”继承传统与艺术创新是岩彩画教学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只有辩证地正确处理传统与创新的和谐关系,才能使岩彩画教学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随着中国艺术“全球化”“民族化”“现代化”讨论的不断深入,继承和深挖传统,保持民族的文化、地缘的特点,借鉴西方文化精粹,是真正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科学保障。范文南专家指出:“学术教育如果也能呈现或继续保持良性发展的话,则非有‘约束’和‘开放’并行不可。”“约束”就是要继承传统,“开放”就是要坚持创新。中国画的传统包括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和不衰的演变,从原始绘画到唐、宋、明、清的文人画传统,“五四运动”兴起的新中国画传统、民间传统以至不同历史时期融入中华民族的外国艺术传统。如主要表现在佛教绘画上的重彩画。在这些传统中,生成和积淀了优秀的中国民族文化,在思想内容上,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艺术理论上,有“六法”古典绘画理论;在表现手法上,有注重色彩的历史传统。这些传统为岩彩画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不断的继承形成了具有优良民族传统的中国画。因此,在岩彩画的教学中,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的原则。中国重彩艺术在汉唐时期就达到高峰。中国绘画在唐朝传入日本后,一直影响着日本绘画,到20世纪,随着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流,日本绘画接受了西方艺术的影响,才逐渐与中国绘画拉开了距离。随着绘画观念的变革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日本画达到了新的艺术高度。作为东方重彩融合西方绘画精华,反映当代审美意趣的成功经验,日本的现代岩彩画为我们提供了借鉴学习的途径。因此,需要通过中日美术的交流,使中国的现代岩彩画融入开放、自由的创作语境中,真正具有现代面貌。也就是说,要指导学生通过观摩学习现代日本画的表现语汇,将新的绘画观念融入岩彩画教学中,把握好传统的延续和现代岩彩画创新的关系,使具有本土文化特点的中国岩彩画充满活力。

二、在教学管理上,高度重视放在重要位置

高师美术教育担负着培养美术师资的重任。大量合格的美术师资是推进绘画事业发展的基础。中国岩彩画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师资和人才。这就要求高师美术教育把岩彩画教学放在重要的位置,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切实提高对岩彩画艺术的认识,把岩彩画教学真正纳入教学计划。一些美术院校在岩彩画课程的设置上不合理,一般以选修课或者是公选课为主,课时量也不多,这不利于岩彩画艺术的发展。因此,要从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等方面进行合理安排,如适当增加岩彩画的教学课时,将选修课逐步过渡到主修课,实行工作室制,加强岩彩画的研究等。随着国内及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重彩画、岩彩画可资借鉴的资源更为丰富。我们要用大量的时间来临习传统壁画和优秀的现代岩彩画,保证课堂教学和创作实践的广泛开展。

2.加大岩彩画师资的培训。中国岩彩画要发展,就必须向外面的先进技术学习。在现当代的重彩画领域中,日本现代重彩的表现技法日趋成熟和完善,表现力不断得到丰富,为我们开拓出一种全新的现代艺术天地。有的艺术院校已经组织了全国性的岩彩画研修培训班,为复兴重彩画,振兴民族绘画,以及培养人才做出了努力。有条件的院校也要适时地选送教师去深造,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创作理念,探求岩彩艺术表现形式的创新。通过几年的努力,提高师资的能力,为复兴中国重彩画,完成教学任务奠定雄厚的基础和条件。

3.开辟岩彩画教学和创作的交流平台。岩彩画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那些用矿物颜色绘制的壁画历经千年,仍然色彩绚烂,辉煌如初,这些极具价值的东方绘画语言是值得探究的。因此,各美术院校从事教学和创作的教师要加强对传统壁画的临摹研究,特别是学习敦煌壁画,研究敦煌壁画。只有更多的人去了解认识敦煌壁画,才能更好地研究岩彩画。中国岩彩画的发展,要立足于传统。教育部与各级美术家协会,各级艺术院校都要通过举办研讨会、展览会和讲座等形式,为岩彩画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只有不断地交流,互相影响和学习,才能提高岩彩画教学与创作水平,使中国的岩彩画走向更成熟,走向更辉煌。

三、在教学实践中,把握好三种意识

21世纪的中国绘画逐步从水墨一统天下的局面走向多元化的艺术风貌。岩彩画在岩彩运用和肌理制作方面的兴起使大家重新审视中国传统矿物色在中国画中的运用。这种观念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研究领会,并在岩彩画教学实践中予以运用。

1.色彩表现意识。强调色彩一直是绘画的主题。从半坡时代的彩陶开始,人们就使用赭石、土红等作为绘画颜料。岩彩画运用数以千计粗细各异的矿物石色和闪光的金属材料,使画面呈现出斑斓夺目、晶莹闪烁、色彩强烈的特点。现代岩彩极重视色彩的表达,强调色彩的装饰性和主观设计意识。而岩彩自身的色彩力度和饱和度很高,要充分利用这一特性,用色块的对比、色快的穿插、色块的分布和组合去表达色彩的情绪、格调、节奏、韵律,使画面具有很强的视觉感受。教学中,要通过各种色彩构成练习,激发学生的色彩潜力,使学生的色彩表现意识和能力得到提高,从而对色彩运用有一个明晰的认识,表达出色彩与意境的统一和谐。

2.肌理制作意识。岩彩这种独特颜料的运用,使中国画从传统的“三矾九染”中脱离出来,形成了一种凸显其粗、细质感和透明、半透明的肌理特征。粗颗粒矿物颜料的运用使画面更加丰厚敦实,多种新的肌理制作手段和特殊技法应运而生。这些肌理制作如果能够和谐运用,将会给画面赋予强烈的生命力。教学中,鼓励学生用各种新材料(如盐、糖、洗涤剂等)和辅助工具(海绵、刮刀、木板、滚筒等)在画面上皴、擦、滚、拓,随意泼、冲、撒、贴积等,营造出变化无穷的视觉效果和独特的肌理效果。努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独具匠心地制作出有价值的肌理,营造与主题相适应的肌理,从而实现美的和谐。

3.材质运用意识。现代岩彩画的材料质感是很明显的。矿物色的粗细颗粒的不同触感,金属色的闪光感,水干色的质感等。现代岩彩材料都有自己的特点,质感不同,产生出的视觉感受就不同。要让学生摆脱传统的晕染罩色的手法,以一种全新的审美观念来看待材料的质感美,并能利用材料自身的特点和艺术语言构成画面,极大地丰富现代岩彩画的表现形式,鼓励学生大量地进行各种材料的运用实践并充分了解它们的特性,利用及升华它们的美感,把现代岩彩画不断推向新的阶段。

总之,我们要通过高师美术教育中岩彩画的教学,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和造就一批一批的从事岩彩画创作的人才,为中国岩彩画创造新的灿烂辉煌,从而实现重整汉唐雄风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小鹭.现代重彩画技法[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3.

[2]明哲.岩彩画艺术[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1.

作者:王晓兰

高师美术教育教学论文 篇2:

高师美术教育专业毕业创作教学中的消极因素及应对措施

摘 要:美术创作是美术工作者孜孜以求,常常苦索的老话题。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她:有规可寻,寻之不易。然而对于创作者必须了解和掌握其中的规律才能够如愿以偿)也创作出令A满意的好作品。否则,就会事与愿违,或者事半功倍。本文就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在毕业创作中普遍存在的消极因素作了分析,并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浅淡了几点体会并提出了消除这种消极因素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美术创作;肖极因素;措施

文献标识码:B

作者:薛国庆

高师美术教育教学论文 篇3:

高师专科美术教育色彩教学模式初探

摘要:色彩是高师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是美术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着逐渐变化的社会意识形态、各种新的艺术现象、新的教学规模与教学对象,我们对高师专科色彩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深入探索和研究,并提出新的教学模式与同行探讨。

关键词:高师;色彩教学;模式:创新

作者简介:赵俊华(1956-),男,江西南昌人,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美术基础教学与美术教育理论;胡剑平(1963-),男,江西新余人,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影视美学,

色彩是高等师范院校美术专业的重要课程,原有的色彩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培养复合型和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的需求,因此,改革旧的色彩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众所周知,当前及今后的艺术教育将日益重视学生创造意识、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由此可见,创新色彩基础教学方法和模式对于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对于提高美术教学质量及加快高师美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教学对象,高师专科美术教育的色彩教学,如何改革旧的教学模式,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美术教师时常思考和探讨的问题。笔者以为,高等师范美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应不同于其他美术院校,她的教学必须有自己的标准和特色,色彩教学也是如此。只有这样,高师专科美术教育培养的师范生才能更好地胜任小学美术教学的需要,

一、高师专科色彩教学的目的与意义

色彩作为高师院校美术教育专业的必修课和专业基础课。在高师专科美术教育基础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色彩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使学生掌握色彩基础理论和基本表现技法:了解色彩的艺术特点以及形象与色彩的相互关系:掌握水粉画的特点和写生步骤与方法,熟练工具及材料的性能:正确地运用色彩观察方法,从整体出发,通过对比区别色彩倾向,表现出他们之间的色彩关系。在写生过程中逐步掌握色彩调配,色彩对比和谐调等规律:掌握用色彩塑造形体,表现立体空间的方法。通过写生了解水粉画的各种表现技法,掌握构图的基本原理,提高组织画面的能力:认识画面整体关系的重要性,提高驾御画面的能力,逐步形成对色彩的记忆、想象与在创作中运用的能力。开拓创意思维和想象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修养与审美判断能力,激发学生色彩的创造性。为以后的绘画创作。写生以及美术教学等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

二、高师专科美术教育色彩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高师专科院校的《色彩》课程自开设以来,经过许多美术教育家和广大一线美术教师的教学实践、探索和不断总结,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实施过程中始终存在一些问题,不仅制约了课程目标的实现,而且影响了课程的教学效果。这些问题主要包括:

(一)大多数高师专科院校仍沿用纯艺术院校的色彩课程与教学模式。从我们了解到的现状和同兄弟院校老师们交流的情况看:大多数高师专科院校总体上仍然沿用或参照纯艺术院校的色彩教程和教学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新美术师资人才的培养。

(二)学生的专业基础整体较差,缺乏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总体上看,现在的学生美术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且大多数较弱。这些学生,虽然通过了各省的美术统考,都拿了美术专业合格证,按理说是有些基础的,但通过入校后专业摸底考试和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他们中绝大多数学习美术的动机是出于升学所迫或父母所愿,并非个人爱好,而真正有兴趣的不多。大多数学生在入学前学习绘画基础只花了半年到一年左右,属考前临时突击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不到20%。因此,学生的专业基础整体较差,且缺乏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

(三)普遍存在着重视技法训练、轻视理论学习的倾向。学生中普遍存在重视专业技法,轻视专业理论,往往是对专业技法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且大都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不予重视或是不愿学习理论。

(四)学生审美鉴赏力低以及口头表达能力较差。学生对作品或习作的审美鉴赏能力缺乏,不知道如何去欣赏和评价作品,且口头表达能力较差,要么语言贫乏,要么说不到点子上,

(五)色彩训练形式相对单一,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往的色彩训练形式大多单一,自始自终都以写实训练为主,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高师专科美术教育色彩教学的新模式探讨

对于高师美术教育色彩教学的新模式,近几年来,我们一直都在结合教学实践,努力进行探索和研究。由于培养目标不一样,总体来说,高校非师范类色彩教学偏重于技法、技能,因为这类院校主要是培养画家或设计师,而师范高校色彩教学则应偏重于色彩素养和师范性。因为高师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的是中小学美术教师和美术教育工作者,但我们从各大高师院校精品课程网站和色彩教学大纲以及其他方面获悉,目前这些学校的色彩教学模式大都参照或沿用纯艺术院校的教学模式,即过于强调绘画性、技能性。通过多年的色彩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笔者认为,高师专科美术教育的色彩基础教学,“应在重视色彩基础理论知识与写实色彩一般表现形式的基础上,针对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能力,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结合人的主体色彩意识传达,并吸收各种表现形式”,着重研究绘画色彩的认识表现及应用,帮助和引导学生逐步构建一套灵活实用、易于掌握的绘画色彩学习方法,并给予宽泛而自由的色彩语言选择,来表达自身的审美情感和富于个性的创造性的色彩绘画思维空间。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色彩素养与绘画色彩的原创性审美能力。基于这种认识和多年的高师美术教学实践,笔者特提出“理论与实践并重、临摹与写生结合、习作与创作同行”的高师专科美术色彩教学新模式指导教学并与同行探讨。

(一)理论与实践并重

众所周知,绘画理论知识源自于艺术实践。是前人艺术实践的经验概况和总结,而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通过学习和运用绘画理论,以理论来指导艺术实践,以实践来验证理论,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少走弯路,才能行之有效,创造性地开展好色彩教学工作。事实上,过去高师专科的色彩教学在理论方面重视不够。为此,我们提出理论与实践并重,一是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应身体力行,践行这一原则,二是引导我们的学生重视和理解这一要求。要让学生明确认识到:作为将来从事美术教育教学的师范生来讲,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同等重要,不可偏重或缺失任何一方。只有他们真正从思想上懂得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重要性,才会变成日常学习中的自觉行为。

从培养目标考虑和出发,我们既要教会学生色彩画的基本技能技巧,也要使学生掌握色彩常识和绘画理论,这样,对于培养学生的色彩素养和理论水平是大有益处的。为此,我们的老师在重视色彩

理论教学的同时。还应注意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一定的审美鉴赏能力和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是从事美术教学的起码要求。高师专科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将从事美术教育工作,作为未来的小学美术教师,应当掌握必须的美术理论知识和具备一定的鉴赏水平,因此,我们在色彩教学中要把握规律,不仅注重学生视觉感受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认识能力和表现能力,还应注意学生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的培养。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重视专业技法,轻视专业理论和学生审美鉴赏力低以及口头表达能力较差的现象:我们应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譬如采用多媒体图文并茂、集中讲授理论和实践课前穿插讲授相结合,教师讲授理论与提问学生相结合,理论考试与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等方法,促使学生重视理论,养成自觉学习理论的良好习惯,并通过参观美展写观后感或写生归来谈写生体会和教师点评作业与学生互评作业相结合等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二)临摹与写生结合

临摹,是学习绘画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通过临摹,可以对绘画的构图法则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感受大师进行色彩画创作时色彩l处理的精随,可以以最快、最直接的方式感触色彩画的色调及用笔用色技巧。了解色彩画的笔触与情趣。要让学生明白,临摹作为夯实基础的寂寞之道,需要刻苦和耐心,临摹不是简单的照着画,多思考多研究临摹作品而取其长处为己用才是目的,临摹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复制。而是为了创新。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体会,我们深感,临摹无论作为色彩教学的一个阶段或是训练的补充都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我们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精心挑选范画,认真学习作品的精华,提出明确的要求,使学生加深对色彩规律的认识和理解,懂得一幅作品,哪怕是一幅习作,也应该具有鲜明的主题思想、成熟的表现手法、完美的艺术处理以及高雅的审美情趣。”尽管在初始阶段一时难以做到,但在思想境界上却不能降低对学生的要求,要使他们明白,绝不能满足于低级平庸的重复以及数量的堆砌,应始终有较高的艺术追求,这样的学习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临摹的过程还能让我们理解绘画中的语言,从大师那里看到构图、取景,用笔、用色,层次、意趣等各个方面的技巧。例如你说你不会画树,当你临摹上百棵树木后,不用老师再示范,老师稍微一点拨你就知道该怎么画了。

同样,色彩写生是训练和提高色彩观察力和表现力的最有效途径。因此,我们更要高度重视。色彩写生不论是画静物、人物或风景,首先要选择好写生的角度、写生的对象,摆静物、模特。选景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审美实践。要有感而画,只有感受到物象之美,并发现美之所在,才能充满激情、充满信心地通过一定的艺术形式把它表现出来。我们常说,要使自己的画能打动别人,首先自己作画时就得充满激情。正如毕加索的名言:“要使被描绘的普通的罐子都会感受到在呐喊。”从而打动观者。为此,在静物写生中,我们“色彩课的所有教师都非常重视静物写生中的‘摆’作业,因为只有通过‘摆’。学生可以最直接地认识什么是色调以及色块之间如何搭配,通过静物与环境的摆设关系,使学生认识画面的大结构与内在的抽象因素,认识画面的形式语言。‘摆’得好可以使看似乏味的基础课变得新鲜而生动,可以调动学生写生的冲动和激情,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临摹有多种方法,有不同的要求:临摹因人而异,因目标而不同。写生也是如此。

临摹与写生结合,这是一个大的原则和总的要求。教师在具体操作上要机动灵活、因人而宜、因材施教。一般来说,对基础较好的学生,课堂练习安排应以写生为主,临摹环节可放在课外进行,其临摹的目的在于拓宽视野、提高眼界。对基础相对较弱的学生,课堂练习则以临摹为主,选择一些适合他们临摹的作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临摹,旨在解决一些色彩学习中的基本问题,当他们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再进行写生训练。而对于大多数中等水平的学生来说,则要求他们,按照老师的教学安排和计划,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自觉、主动地进行临摹和写生的穿插练习,但临摹练习所占的总课时不宜超过三分之一。因为无论如何,我们都必须保证色彩的课堂教学总体上以写生为主。总之,只有因人而宜、因材施教、机动灵活的运用临摹与写生结合的原则,才能有效的提高色彩教学质量,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习作与创作同行

绘画习作通常是指训练绘画基本功的练习作业,而绘画创作则是指有一定主题思想和较高艺术性的作品。在以往的色彩教学模式中,习作和创作有着清楚的界定。但恰恰是这一点在一定程度上也束缚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讨,我们特提出。在高师专科色彩教学中应主张习作与创作同行,淡化习作与创作界线。从与国外一些美术教育名家交流我们得知。其实,在国外大部分艺术院校中早巳没有习作和创作之分了,因为,一幅好的习作本身就是创作作品。为此,我们也应该改变旧的传统观念,接受好的新的理念,淡化习作与创作界线,在色彩教学中,树立作品意识,强化创作意识,指导学生在完成习作时同时完成作品。

习作与创作同行,一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树立作品意识,要求学生对待习作要像对待作品一样认真,从构思到构图,从造型到色调从色彩到笔触,从意趣到效果都要有所考虑。同时指导学生强化创作意识,要使学生认识到,绘画的高级阶段和最终目的就是创作,而色彩写生本身就是一个创作的过程。要高度重视、全力投入。写生中应画出自己的想法,要有自己的艺术个性,表现什么,如何表现,多思考、勤动手,只要坚持一段时间,肯定会有收获的。习作与创作同行。二是引导学生要多多读名画、多看精品,并从中吸取营养、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加内涵,逐步提高创作能力。因此,我们在色彩作业布置上,一般是规定一个基本数量,主张求精不求多,无论是习作还是创作,也无论是小幅还是大幅,我们都要求学生认真对待、绝不马虎,主要是引导他们享受整个绘画创作的过程,并从中得到快乐、得到收获。从近几年学生参加各类美展的数量和质量来看,我们的色彩教学是取得了较好成绩的,是值得我们欣慰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学改革任重道远却势在必行。我们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形势逼人、时不我待。我们将紧密结合日常教学,持之以恒、不懈努力、认真教研。倡导“理论与实践并重、临摹与写生结合、习作与创作同行,不拘画种、不限材料、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强调基础、重视创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高师专科色彩教学新模式,认真施教、勤奋实践,不断总结色彩教学规律,努力提高色彩教学质量,将高师专科美术色彩教学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参考文献:

[1]张继渝,关于艺术设计教育中色彩基础训练的思考[J]装饰,2004(9).

[2]李志强,谈色彩临摹的重要性[J].美术向导,2001(03),

[3]李荣林,循循善诱鼓励创造一谈基础部色彩教学Ⅲ,中央美术学院校庆网学术特刊,(不详).

责任编辑何颖萍

作者:赵俊华 胡剑平

上一篇:网络营销问题分析论文下一篇:新时期发展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