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专业品德教育论文

2022-04-17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中职院校数控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并客观地指出了数控专业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数控专业教学的实际提出了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策略:如课堂教学模式一体化,课程设置效能化,数控专业主干课程综合化,教师队伍双师化,实习教学模式化,考核评价改革科学化。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数控专业品德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控专业品德教育论文 篇1:

工匠精神融入数控专业教学的实践研究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职业院校数控专业教学中工匠精神培育的现状,结合工匠精神的概念及其内涵,提出将工匠精神融入数控专业教学的策略之中,并加以实践和探索。

关键词:工匠精神 数控专业教学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迅速发展,我国正在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数控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迫切需要培养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数控技术高技能人才。近年来,很多学校都开设了数控专业,并在数控专业教学中积极融入工匠精神。

一、工匠精神的定义和内涵

1.工匠精神的定义

工匠精神是一种在设计上追求匠心独运、质量上追求精益求精、技艺上追求巧夺天工的精神,即对生产的每道工序,对产品的每个细节,都精益求精,力求完美。

2.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的内涵在于精益求精、严谨、一丝不苟、耐心、专注、坚持、专业、敬业等。所谓“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工匠精神的魂在于有一颗精益求精的匠心。作为数控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高超的数控加工技术,更重要的是还要具备坚忍不拔、追求卓越和钻研创新的精神。

二、工匠精神培育的必要性

工匠精神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2015年我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旨在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工匠精神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响应党中央“一带一路”创新驱动发展及“走出去”战略的需要;工匠精神是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和柔性化生产的需要。

三、工匠精神融入数控专业教学的现状

通过调研发现,中职学校在开展数控专业教学时还没有好好地融入工匠精神,具体表现为:工匠精神的培育,缺乏政府的政策引领和完善的制度保障;数控专业教学缺乏工匠精神培育的文化氛围;在数控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缺乏深度,在学徒制教学中,缺乏对学生工匠精神的传递。

四、工匠精神融入数控专业教学的策略

1.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培育工匠制度

工匠精神融入数控专业教学不是光靠宣传就可以实现的,必须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工匠制度”,才能培养出具有工匠精神的数控技术高技能人才。

(1)加强政府引导,提供政策保障。严格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是工匠精神培育的基礎,必须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近年来我国针对工匠和工匠精神的培育也出台了不少的政策和措施,大国工匠迎来政策的“春风”。2016年4月,国务院出台《质量发展纲要2016年行动计划》,鼓励开展质量素养提升行动,塑造精益求精、追求质量的工匠精神。2017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质量之魂,存于匠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的‘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2)加强职业教育,弘扬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职业精神的一种具体表现,要重振工匠精神自然离不开职业教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日本等国家十分重视职业教育,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养了大批工匠,制造业迅速崛起。我们在数控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也在加强学生工匠精神的塑造。每年定期开展职业教育活动周活动和校院技能运动会,大力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2.重视德育和文化渗透,弘扬工匠文化

职业学校要重视德育教育,在数控专业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在德育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从而将工匠精神融入学科教学。

(1)注重德育教育。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只是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还需要重视思想品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将工匠精神融入专业教学当中,培养学生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素养,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知识和技能的积极性。作为数控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数控编程与加工、数控机床维护与修理等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树立精益求精、敬业守信的职业态度。专业教师在职业技能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培育,把职业技能和工匠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建设职教特色的校园文化,包括硬文化和软文化。围绕学生的“综合素养”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打造与工匠精神相融合的文化制度。笔者学校借助“贤文化”建设,积极推进工匠文化。在走廊、教室、数控实训室、食堂、寝室周边等场所通过展板、图片和校园网站展示古今中外有名的工匠,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积淀工匠精神的底蕴。同时通过工匠讲座、数控技能展示、数控技能比赛、工匠精神主题班会等活动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思想理念,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精神,强化学生对崇高精神品质的追求。

(3)拓展企业文化。积极引进具有工匠精神的企业文化。世界上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大多集中于日本、德国与荷兰。这些企业百年不倒,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国家都十分重视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发扬,他们的企业对产品能做到精益求精、专注如一。

3.开展数控理实一体化教学,创设工匠精神体验情境

职业教育重在培养具备一定专业技能的一线工人,开展数控理实一体化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激发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1)重视数控一体化教学的硬件建设。一体化教学的硬件建设目的在于营造工匠精神体验的情境。在一体化数控实训教室建设过程中,尽可能多地创造真实或仿真的数控加工职业氛围,营造企业化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在学校就能感受企业的工作氛围和环境。教室布置,机床摆放、室内环境等要体现数控加工的职业特色。在数控实训中心、机械零件测绘实训室、钳工装配实训室、车工实训室等场所安装多媒体设备、黑板、操作演示台,供教师教学和演示,学生在一体化实训室可以同时完成理论学习、操作训练和考试。学校还在数控实训中心引进浙江凯达机床、浙江申发轴瓦两个“教学工厂”。通过教学工厂的生产性训练,实现实训设备和企业生产设备、学生技能水平和企业工艺水平、实践活动劳动强度和企业就业劳动强度的有效对接,促进学生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的培育。

(2)加强数控一体化教学的软件建设。工匠精神融入一体化教学,必须深入开展一体化课程改革,整合专业课程。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构建工学结合的项目教学课程体系。课程标准、项目内容、项目实施和项目评价等都突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社会能力和工匠精神,所有一体化课程,均实行项目管理。根据企业需求,开发制定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以企业产品为学生学习和加工项目,自编教材,并在编写一体化教材时融入工匠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一体化教学改变了原有的教学管理和教学方式,对教师、学生管理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为此还必须建立一套适合一体化教学的管理制度和评价制度。

4.校企合作,搭建工匠精神传承平台

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开展新型学徒制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和操作技能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和工匠精神的塑造。

(1)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强化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培育要与生产领域相融合,离不开企业的深度参与和积极配合。工匠精神与生产企业真實的生产相结合,才能让学生深刻感受工匠精神的内涵与价值。笔者学校与企业合作,成立了校企合作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了《诸暨技师学院校企合作制度》。学校数控专业与诸暨当地多家制造企业合作,牵头组建了诸暨市机电职业教育集团,实现了职教资源共建共享。企业成为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主体,数控专业学生每学期分批到艾默樱控股集团、浙江伊思灵双第弹簧有限公司等企业参与新型学徒制教学,让学生在生产实践中培养工匠意识和工匠精神,真正培养出“工匠”型人才。

(2)深化新型学徒制教学改革,弘扬工匠精神。开展新型学徒制实现了重理论到重技能的转变,它采取“传、帮、带”的传统育人模式,具有传承意蕴的语境,是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举措。学生在企业产品加工过程中,不仅巩固了理论知识,强化了专业技能,还接受了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的熏陶,实现工匠精神的传承。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开展“新型学徒制”试点,学生工学交替,分批到企业开展新型学徒制教学,促进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有机融合。为确保新型学徒制的深入开展,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了《校企合作章程》《新型学徒制教学实施方案》《校企合作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等规章和制度。学校鼓励教师下企业参与生产实践,并与企业师傅一起以“双导制”形式对学生进行带徒教学。

五、小结

在数控专业中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过程中,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多方联动。政府从政策和制度上给予保障;学校从品德教育、专业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和一体化课程改革等方面来塑造和强化工匠精神;企业通过工学交替、产教融合、新型学徒制教学等形式强化和传承工匠精神。总之,在教学中要不断深化课程改革,推进数控专业建设,强化工匠精神的培育,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把学生培养成技艺精湛、具有现代工匠精神的“职业人”。

作者:宣国强

数控专业品德教育论文 篇2:

数控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策略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中职院校数控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并客观地指出了数控专业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数控专业教学的实际提出了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策略:如课堂教学模式一体化,课程设置效能化,数控专业主干课程综合化,教师队伍双师化,实习教学模式化,考核评价改革科学化。

关键词:数控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策略

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数控技术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数控技术是推动工业化进程、现代制造业发展的最大动力,大力发展以数控技术为核心的先进制造技术已成为我们国家加速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和国家地位的重要途径。数控技术作为中职院校的主要专业课之一,承担着培养数控专业技术人才的重任,因此,要对数控专业教学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对数控专业人才的需求。

一、 中职院校数控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

中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的教学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数控专业水平扎实、职业道德良好、态度端正、有良好精神风貌,并且思维活跃,善于学以致用和实践的优秀数控人才。其主要专业技能是数控车床、铣床、加工中心操作及编程等。工作岗位大多是数控机床的操作、加工;机床和相关设备的日常简易维护修理;难度系数较低的编程工作等等。其专业特色是“实践”。因为数控专业的学生走出校门就要走入工厂车间,容不得一点纸上谈兵。因此,要求专业操作技术熟练,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编程能力等。

二、 数控专业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

传统的教学过程是:先基础文化课,后专业基础课,再专业课的“三段式”,体现了以学科为中心,强调教学过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采用文化理论课与实践操作课分开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造成学生在学习理论课时觉得枯燥乏味,学生虽较感兴趣,但理论知识已忘得差不多了,造成知识不连贯无法形成系统的综合技能。

(二) 教学课程设置繁琐局限性大

传统的教材,除了必学的课程之外,对其他相关科目不够注重,只涉及几门,有着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学生学习的知识面得不到开拓。一旦在工作中遇到需解决的问题,而学习中又正好缺失,就容易不知所措,无所适从。

(三) 任课教师理论性强,实践经验不足

许多教师具有多年的理论教学经验,然而自身实践操作能力不强,存在较大偏颇,教师的素质良莠不齐。简单地说,中职数控专业中缺少“既能上讲台,又能下工厂”的全能型教师。这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较多,主要是许多老师都是刚大学毕业就进入学校工作,缺少企业实践经验。

(四) 教学检查及评价存在片面性

在教学的评价与验收时,通常是以学生的卷面分数为标准,理论课程知识部分的考试作为评价该课程的唯一依据,片面地强化了考试成绩的反馈作用,对学生是否掌握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难以保证进行正确评价,忽视了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同时容易使教师产生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从而造成实践教学不重要的恶性后果。

三、 数控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策略

1. 课堂教学模式一体化

数控专业新教学模式在教学实施上,将原来先理论、后实践,单科独进、分科教学,分阶段实习、单科结业的模式改为理论课与实践课并进,穿插进行,即教师在讲完理论知识或原理构造后,学生就动手操作,也可以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对照实物边讲边做;同时突破传统教学组织中课堂学习与实训场地分离的形式,组建专业教室,它既是理论学习的课堂,同时又是实训的场地,使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在时间、空间上有机地融为一体。

2. 课程设置效能化

根据目前数控专业学生就业后岗位技能的要求和我校的实际情况,对数控专业要加强素质教育、思想品德教育、人文社会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并为专业课和今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加强专业基础课学习。主要学习与未来职业岗位对应的专业领域通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宽厚的专业岗位技能基础,增强学生就业适应性和应变能力,使学生逐步成为数控专业人才。

3. 数控专业主干课程综合化

课程综合化的目的是把目前门类众多、内容广泛、程度偏深、陈旧落后、脱离实际的专业主干课程综合开发为新的课程体系,增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信息,拓宽实践能力训练的范围。使新课程对岗位职业技能既有很强的针对性、适用性,又有较宽的基础,能基本满足多种岗位或岗位转换甚至岗位工作内涵变化、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使学生具有知识内化、迁移和继续学习的基本能力。

4. 教师队伍双师化

为适应新教学模式的要求,就必须努力成为“双师型”的教师。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为了能够充分体现“一体化模块式”教学体系的优势,就要以现代化、特色化的思維模式,培养出穿上工作服就能从事生产,脱下工作服就能上讲台,具有综合能力的“双师型”教师。

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也要具有较熟练的实践技能,更要具有理实结合的教材分析及过程组合的能力。否则教学过程难以控制,很难做到有求必应、有问必答、融会贯通。

5. 实习教学模式化

数控实习教学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编程方法与技巧。为此,要把模拟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模拟教学是指以计算机为操作平台,采用能够编程且模拟加工过程的教学软件在计算机上进行编程练习与模拟操作练习的教学。实践教学是指采用数控机床进行实际操作训练的教学。

6. 考核评价改革科学化

目前有些职业院校在学生考核评价上仍然以笔试作为主要的考核形式,过分注重分数,把分数作为判断学生优劣的主要或唯一标准,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危害。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考试理念,不以卷面分数“论英雄”,打破单一的考试模式,将平时的技能训练和过程考试纳入到考核模式中来,以便考核出学生的综合水平,激励学生全面发展,达到提高素质,提升能力的目的。

总之,数控专业教学的改革还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让学生在丰富多变的课堂教学中,积极性充分被调动,以较强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新知识,掌握实用技术,锻炼技能,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形势下,成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作者:刘智强

数控专业品德教育论文 篇3:

谈谈数控车中级操作工教学改革

【摘 要】根据现代化机加工生产的需要,数控、模具专业是不少中职学校的重点专业。在我校的教学中,数控、模具是重点建设专业。如何做好数控、模具专业的数控车中级操作工教学工作,达到现代制造业技术人员要求,让毕业生成为合格的现代制造业所需的人才,达到中级操作工的水平,是目前我校数控、模具专业建设必须研究的一个课题。

【关键词】数控车中级操作工;教学方式和手段;思想素质;主动性

1.现代制造业数控车操作工需求的分析

数控车操作工是指操作数控车床进行切削加工旋转类的工件毛坯表面加工出合格零件的技术工人。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对机械加工的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有较高的操作技能,还要求懂得机械加工工艺和自动化生产设备的相关知识,同时企业也很重视操作工人的职业道德和个人的思想品德。但现在的实训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操作技能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行习惯、规范的数控车工工艺等等,这都是企业看重的、需要的,却得不到很好的融合,培养出来的人才是有欠缺的。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更多的思考在培养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并在教学过程充分展开职业道德和个人的行为品德教育,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勤俭节约、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和一丝不苟等优秀品质。

2.教学方式和手段

现代制造技术的更新和提高,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对专业的知识、强化技能、加强素质教育等方面进行探讨,结合现代企业生产技工所需及学生兴趣,探索较为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2.1正确选择数控车实训教学内容和方式

数控车加工技术是现代制造技术中的重要技术。正确选择数控车实训内容是培养新一代技术人才的重中之重。不应出现教材知识内容滞后、脱离实际生产或学科交叉重复出现等,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增删研究。

在教学过程中,数控车床的操作训练以“知”“会”“熟”为标准,重新编排教学项目案例,重点突出技能训练和提高劳动积极性的培养。把项目相关的基础知识融汇到技能训练中进行教学。在教学安排中只设置一些必要的文化课,专业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融汇起来。让学生在做中学,让学生知道做一个项目需要什么知识才能完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知能力,发挥灵感创新。例如将加工工艺知识、读图画图能力、工量刀具的选择和使用在实习操作训练过程中,由易到难,有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进行教学和训练。拿到项目零件图,首先教会他们读图,图纸所表达的是什么东西,是用什么东西来表达的,怎么样表达才是规范的等。之后,工艺分析。用什么设备可以加工出合格的零件,选择什么样的工具,夹具,量具,刀具,怎么样使用它们等问题逐一解决。让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学习专业的基础知识。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中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真正是起到引导和解惑的作用。

2.2加强数控车操作技能训练,规范操作

为了让学生到工厂上岗后就能得心应手的操作数控车床生产产品,在数控车操作技能教学过程中应按照中级数控车操作工的基本要求同时应该侧重于实际生产需要来进行培训。要有较多的培训案例,老师引导学生制定出合适的生产零件的工艺,以培训生产使用的技能为主,在这个过程中兼顾了数控车中级操作工的考核要求来组织进行。在每个项目案例培训中,应该规范技能操作,以免在培训或生产中出事故。每一个操作环节和每一学生都必须重视。注重考核产品的质量,让学生养成好的操作习惯和良好的质量观。

3.注重培养学生思想素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通常影响学生提高操作水平的是学生不愿意主动训练,认为辛苦,不愿意干,干了有什么用等问题。因此,在培训过程中,应该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了数控车实操教学质量。

3.1培养良好的思想素质是提高数控车实操培训质量的基础,增强学习兴趣,提高主动性的前提

学生养成艰苦奋斗、不怕累不怕麻烦的精神,有利于提高实操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工作素质和职业道德。在培训实操过程中应该善于观察,及时加强对实操态度不端正的谋个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认真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素质教育工作。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树立“培养良好的思想素质与培养操作技能并重 ”的原则,把思想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实操教学过程,增强学生实操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由“要我练”向“我要练”转变,学生对操作技能有了精益求精的精神,知道学习技能的重要性,勤学苦练,少有旷课和偷懒的现象了。

3.2分层教学有利于提高数控车实操教学质量

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能力素质的不同,做不同的训练和考核标准,实施分层次教学,既让能力强兴趣高的学生“吃得饱”,又让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吃得消”,调动和维护好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和求知欲。提高教学质量。

3.3在实习中加强工作能力的培养

实习训练过程应着重培养其上岗操作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工作能力。毕竟学校的实训与生产实际不是一样,各个企业不同,对员工的要求不一样。让学生掌握现代化企业生产技术,生产操作技能和职业道德,学生还必须在相应的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训练。通过到企业实际的观察和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了解企业实际生产工艺和作业流程,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质量观念、效益观念和安全文明生产习惯。

3.4在技能训练过程中考核给出正确评价

通过理论测试和项目工件的加工测试进行对学生的考核。论理知识包括数控车的基本操作,原理,工艺;工件刀具的材料知识,制图知识,常用工夹量刀具的合理选用、调整、刃磨等。车削出合格的普通螺纹、锥面和球圆弧面,粗车精车,测量细长轴、梯形螺纹、深孔和多孔等工件,加工各种工件时,公差等级为IT6~8和表面粗糙度为Ra1.6μm等,学生达到中级车工的技能水平。

4.结束语

提高数控车操作工培训教学质量,对于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更适应企业需求,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数控车操作工实训指导老师必须加强研究探索,让我们的教学更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发挥更有利的帮助。

作者:覃业彬

上一篇:工程项目造价控制论文下一篇:建筑工程安全生产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