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礼仪养成形象设计论文

2022-04-25

摘要:礼仪对个人来说是教养和品位,对人际来说是法则和艺术,对于社会来说是文明和进步。“秘书礼仪”课程是文秘专业的重要课程。从尚礼、习礼、行礼三个方面,阐述了高职文秘专业礼仪课程“三礼”教学体系的构建,并结合实践详细分析了课程的具体实施及创新之处。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教师礼仪养成形象设计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教师礼仪养成形象设计论文 篇1:

“文道教育”理念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作用

“文道教育”是根据百世大儒陆九渊的心学理论提炼出来的办学思想,其核心理念是“文以养心,书以载道”,目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文明、知礼、儒雅、懂得人伦道德的现代人。“兴文、尚礼、明道、砺行”八个字指明了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这八个字也道出了个体成长的历程。在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就是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那么怎样把“兴文、尚礼、明道、砺行”落实在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呢?

一、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风乃风气,也可以说是环境或者氛围。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的熏陶,古有“孟母三迁”,强调的就是环境对人的影响。同样的,学生良好習惯的养成,也离不开一个健康优良的风气。苏霍姆林斯基强调:“要让学校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这实质上是要求学校注重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为此,学校应该推出一系列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努力营造健康的校园氛围。比如推出“小习惯、大文明”为主题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活动伊始,学校努力营造健康良好的氛围,利用班队会、黑板报、广播和国旗下的讲话等形式,广泛宣传,还可以在课堂上或社团里有意识地向学生推荐德育小故事丛书,让学生读《孔融让梨》《三顾茅庐》……既拓展学生的视野,又增加学校的人文色彩。还可以开设礼仪文明课,从形象设计、课堂礼仪、活动礼仪、集会礼仪、尊师礼仪、同学交往礼仪、行走礼仪、升旗礼仪、社会礼仪九个方面明确具体要求,从小处着眼,熏陶养成习惯,让“小习惯、大文明”在每个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二、用榜样引领养成教育

“尚礼者,去其野而成其规也。”就是说,要崇尚礼仪,消除粗野的不良习惯。小学生心地单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很容易受到不良习气的影响。因此他们需要正能量来引领,而最好的正能量就是他们身边的榜样。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教师的世界观、品行以及他对每一种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小学生模仿能力强,可塑性大,而且总是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模仿教师的行为。在学校“小习惯、大文明”系列活动中,首先要求教师为人师表,言行一致,做学生的表率,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先做到。“九大礼仪”是对学生规范言行的具体要求,也是对教师的鞭策,教师的每一个行为都是对学生无言的教育,教师的行为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师要身体力行,从自身做起,率先垂范,比如衣着得体、文明用语,这些都是对学生无声的熏陶。因此,教师崇尚礼仪,按照合理的规范行事,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礼仪的重要性;不断教育学生知礼、行礼,纠正不良习惯,让“九大礼仪”在他们心中开花,带领他们养成健康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渗透正确的道德观念

“明道者,其心合乎天理之正也。”道,在这里指的是道理和思想。一个人懂得的道理和思想,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成长。中国共产党就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有为解放全人类而奋斗的信仰才使中国走向了光明。同样,当小学生真正认识到养成教育的意义,体验到良好行为习惯的作用,就会按照礼仪规范行事。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往简单的方面说,只是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所以,让学生懂得“好习惯带来好品格”的道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学校和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学校要充分利用课堂和各项活动,渗透正确的道德观,让学生把“九大礼仪”具体落实到校园、家庭和公共场所,在学生的心灵中播下良好品德的种子。当学生明白这些道理,就会敬畏天地、尊敬他人,就会把知礼、行礼转化为内心的需要,从而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

四、引导学生知行合一

砺行,强调的是知行合一,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在学校实施“小习惯、大文明”活动中不难发现,孩子养成良好习惯以后是非常愉快的,可在此之前却要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为此,学校要采用多种方法,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气质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对他们严格要求,要求他们持之以恒,循序渐进,逐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只有反复训练,小学生才能形成自然的、一贯的、稳定的行为习惯。为了加强养成教育的效果,学校可以开展“扬善惩恶”教育活动,每天利用广播通报学生在校行为,让养成好习惯的学生有成就感。这样,学生在不断训练、实践的过程中磨砺自己,能获得对行为习惯新的认识,从而进一步规范自己的行为,达到知行合一,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反复的过程,养成教育的方法有很多,用“文道教育”的理念推进养成教育,通过营造健康良好的校园风气来熏陶学生,引领他们崇尚礼仪,指导他们明白道理,带领他们砺行实践,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作者单位:江西省金溪县秀谷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万永勇

作者:方燕峰

教师礼仪养成形象设计论文 篇2:

高职文秘专业礼仪课程“三礼”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摘 要:礼仪对个人来说是教养和品位,对人际来说是法则和艺术,对于社会来说是文明和进步。“秘书礼仪”课程是文秘专业的重要课程。从尚礼、习礼、行礼三个方面,阐述了高职文秘专业礼仪课程“三礼”教学体系的构建,并结合实践详细分析了课程的具体实施及创新之处。

关键词:高职;文秘专业;教学体系构建;“三礼”

“秘书礼仪”课程是文秘专业的拓展课程,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礼仪教学团队经过1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通过共享共建实训场所,与用人单位合作共商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共同培养师资队伍、共评教学成效,探索了文秘专业礼仪课程“三礼”教学体系。

一、“三礼”教学体系的设计思路

“秘书礼仪”课程的设计理念是以职业形象塑造、职业素养养成为根本,以“懂礼仪、善运用、提素质、塑形象”为最终目标,形成实训与实践相结合的“三礼”教学体系。

(一)“尚礼”——课程追求,即崇尚礼仪,培养学生的礼仪意识

礼仪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荀子云:“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在“秘书礼仪”课程教学理念上,我们倡导崇尚礼仪教育,让学生树立崇尚礼节观念,尊重道德规范,为人做事遵守法度,做一个有礼的文明人。

古老的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和优秀的传统美德,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礼仪文化传统,弘扬我国的礼仪文化,是每个炎黄子孙不可推卸的责任。在现代文明社会,讲究礼仪,实非小事。以正确的礼仪待人接物,不仅反映了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个性特征,而且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文明质量的综合体现。

“秘书礼仪”课程从高职生追求时尚、提升形象的心理需求出发,以项目任务为主线,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将传统礼仪与现代礼仪有机结合,以深入浅出、生动、简短的语言或肢体的示范来诠释礼仪基本知识与技能。“秘书礼仪”课程以培育当代大学生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人文归属感以及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为目标;尚礼则重在“内修”,使大学生的品格高尚、心理健康、人格健全,具备崇尚礼仪的人文素养与情怀,培养礼仪意识。

(二)“习礼”——课程实施,即礼仪习得,养成学生的礼仪习惯

古人在《三字经》中就有训语:“亲师友、习礼仪”。“秘书礼仪”课程就是要引导学生礼仪习惯的养成。习惯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大学生礼仪习惯的“内修”过程。“秘书礼仪”课程教学组织过程中,以秘书行业礼仪岗位需求整合教学模块,以各模块活动项目安排教学任务,以任务的完成为目标,以任务发生的顺序展开教学过程,将教师讲解示范与学生的实践训练相结合,实现习礼即礼仪习惯的养成。通过设置的项目任务,以及教师在实训过程中生动精彩的示范,分享案例、设置丰富有趣的职业情景进行情境教学,加入生动靓丽的图片介绍、游戏等,让学生以角色扮演、分组讨论、互动的方式进行实训,从而使学生体验到“做中学、学中做”的乐趣。学生在体验实训中感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礼仪技能,真正做到由理念渗细节、由行为入心灵,把礼仪行为内化提升为自觉行动。

(三)“行礼”——课程绩效,即礼仪自觉,塑造学生的礼仪形象

“秘书礼仪”课程任务训练从学生实际出发,在内容组织上按照秘书从业人员的仪容仪表要求,进行着装、化妆、仪态、表情、礼节的训练。通过任务训练,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基本的礼仪技能进行商务和日常交际活动,包括秘书的形象设计、语言的运用技巧、日常交际礼仪、商务文书礼仪、商务活动、会谈、宴请等礼仪,提高了学生自我管理、创新学习的能力,使其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礼仪行为。在课堂教学中组建了礼仪队,承接校内外各种礼仪服务业务,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礼仪知识、提升礼仪技能。历经真实情境下的“礼仪顶岗实习”,使学生的技能得到综合应用,在校外实习基地中,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礼仪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礼仪的基本知识,在实训课上掌握礼仪基本技能,在活动中使学生学会迁移、延伸,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礼仪活动中,在实践中领悟和提升。我们以活动为载体,在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职业形象,展示“内修外塑”成果。

二、“三礼”教学体系的实施

(一)开展模块教学,精选教学内容

“秘书礼仪”课程的教学内容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出发,从学生面向生活、渴望真善美的心理需求出发,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与实训,培养既有礼仪基础理论知识,又具有礼仪自觉,能满足秘书行业岗位需求的高级技术型应用人才。本课程包括理论课与实训课,采用模块式教学。将教学内容设计为5大模块(秘书礼仪认知、秘书形象礼仪、秘书交际礼仪、商务礼仪、文书礼仪)、12个任务、16个实训项目。具体的教学内容组织安排如表1所示。

(二)根据课程特点,加大实训力度

“秘书礼仪”课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在课程教学中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展示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如何正确规范地运用礼仪技能,是教学工作的重点与难点。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因此,本课程的学习具有易学、易会、难养成的特点。根据课程特点,教学过程中应增大实训课时的比例。“秘书礼仪”课程总课时6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0学时,实训教学中16个实训任务共44学时,理论与实训教学的比例为1:2。实训教学的内容有:简单化妆实训、仪态训练、仪容仪表训练、着装训练、文明用语训练、宴会模拟训练、商务礼仪综合情境模拟训练、文书礼仪实训等16个实训任务。旨在通过多种实训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强化学生对礼仪技能的掌握与应用,促进其职业素养的形成。

(三)围绕教学成效,改革考评方式

教学考核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和反思教学的主要手段,实施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必然会对考核方式进行革新,而过去传统单一的试卷考核方式已不能适应该实践性课程的需要。考核中应既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又关注他们价值观与情商的发展;既关注结果,更注重过程。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考核内容包括学习过程考核、企业评价和期末考核。

企业评价是将一部分实训项目安排在校企合作单位进行,企业根据学生的实践表现以及实践成效综合进行评价。其中,学习过程考核中,设计了学生合作意识、沟通、语言表达、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指标,关注学生的素质培养。学习过程考核占总成绩的50%(过程考核中课堂出勤率占10%,学习态度、课堂互动占15%,课堂实训参与及完成情况占35%,实训项目的成效占40%);企业评价是由校企合作单位人员根据学生企业实践的表现做出的综合评价,体现了考核的开放性和实践性,企业评价占总成绩的20%;期末考核占总成绩的30%。三者的考核均为百分制计分,最后统一折算。教师利用考核所提供的信息,进一步改善教学设计、调整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水平。

(四)加强校企合作,注重实战演练

实践性教学离不开校内实训室与校外实训基地。南通科技职业学院针对文秘专业的特点,组建了校内秘书实务实训中心(包括图文实训室、会议接待实训室、会务实训室、商务洽谈实训室、形体训练室、形象设计实训室、档案管理实训室等)。依托校企合作单位,共商共建共享校内实训室,如与东方领航集团共建形象设计室、与熔盛集团共建有氧塑身训练室及形体房。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双向培训等合作形式,更多地了解不同企业对课程教学的要求,从而反馈在课程教学之中。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礼仪教学团队积极进行校企合作,走工学结合之路,在建设过程中,与嘉瑞庆典礼仪公司、博雅庆典礼仪公司、南通大饭店、金石大酒店、江苏新林国际有限公司、南通市档案局、南通市政府接待中心等多家单位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初步建立起校企实训基地体系,从而更加有利于文秘类专业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三、课程特色与创新

(一)内修外塑的“三礼”教学体系

“秘书礼仪”课程以职业形象塑造、职业素养养成为根本,以“尚礼、习礼、行礼” ——“内修外塑”为课程设计理念。“内修” ——即修敬己、敬人之道;“外塑” ——即塑形象、气质之韵。“三礼教育”充分体现了“秘书礼仪”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

(二)内拟外实的任务训练过程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礼仪教学团队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礼仪教学资源,创建了“礼仪”课程网站(http://www.ntac.edu.cn/msly)。网站上的每张图片均由主讲教师精心构思与拍摄,网站资源丰富,包括大量的习题、电子教材、教学课件、教学录像、主讲教师的仪态展示、商务情景图片。网站中虚拟了不同的礼仪场景,设计了生动有趣的案例训练,让学生通过自我体验式学习完成相关的礼仪学习任务,并完成真实情境中的任务训练。

(三)内练外培的实践教学体系

该课程关键是学生礼仪习得,也是大学生礼仪习惯的“内修”过程。“内练”就是学生在校内实训室的实训,该课程实践教学组织过程中以秘书行业岗位需求整合礼仪教学模块,以各模块活动项目安排实训任务。“外培”就是学生在校外企业实践、顶岗实习。内练与外培的充分结合,让学生在实训中体验到“做中学、学中做”的乐趣,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礼仪技能。

(四)课程创新的实施效果

通过“三礼”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礼仪的自觉性,实现了学生学习从被动到主动、从厌倦到兴趣、从应付到示范引领的转变;实现了学生从崇尚礼仪到习得礼仪到形成礼仪的自觉自然的过渡。当学生走向顶岗实习岗位时,表现得更积极、更务实、更变通、更具有活力和创造力,这显示了在人才培养上学校与企业的目标是一致的。

“礼仪”课程实践教学的实施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并取得了一些成绩。学生多次在校内公开场合进行礼仪形象展示,传播文明礼仪。礼仪展示在校内已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靓丽名片,礼仪课程为学院培养了一大批礼仪大使、人文大使、形象大使,学院的模特队、礼仪队的成员都是“礼仪”教学实践课堂的学生。礼仪大使创建了礼仪校园,传递了大学生文明礼仪;礼仪大使是校园文化活动的骨干,成为宣传学校、走出校园的中坚力量;礼仪大使为全国排球联赛、南通市港洽会、江苏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南通市第十届运动会、南通市建团90周年庆祝大会等大型活动提供礼仪服务;礼仪大使、人文大使走进社区宣传文明礼仪知识,到新市民子弟学校雁滨小学进行义务志愿服务,在南通的大街小巷处处能见到一支流动的风景。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礼仪使者、人文使者热情周到的服务、优雅的举止,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在社会上反响强烈,极大地推动了文明南通和谐南通的建设,为弘扬中华礼仪之邦精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责任编辑 盛 艳]

作者:石建梅

教师礼仪养成形象设计论文 篇3:

高职院校《职业形象设计》课程改革的反思与再教学的探索

摘  要: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之中,高职教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往往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早地进入用人单位而存在的。在高职院校之中,《职业形象设计》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另外一方面也是学生自己需求的实现。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加强对《职业形象设计》课程的改革再教学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工作。

关键词:职业形象设计  高职院校  课程改革

众所周知,高职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的作用是针对性地为企事业用人单位培养更多专业的人才。对于高职学校的学生们来说,当离开学校进入社会之后,不仅仅是生活的环境出现了变化,与此同时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同样也出现了变化。不论在校时的专业知识掌握得有多么完备,在面试、工作的时候个人形象都是为其加分的主要手段,尤其是在当前的社会中,就业压力日益增加,拥有较为良好的个人形象无疑是展现自己的内涵、在工作中寻求上升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许多的高职院校中也逐渐认识到了个人形象的重要性,并专门开展了《职业形象设计》的课程,以便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与社会接轨,适应工作的需求。

1  高职学校《职业形象设计》课程改革的反思

1.1 高职学校《职业形象设计》课程开设的情况

在工作的时候,不管是在面试还是商务活动中,“第一印象”都是很重要的,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个人形象”。随着社会竞争的日渐增加,现在的高职学校中,大多数的专业都有这一门课程,这也是应时代所需的必然。尽管在不同的学校课程名称会有所差异,如商务礼仪、公关礼仪、形象礼仪等,但是归根究底,其教学的内容以及教学的主要目标都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自我形象,为其日后的工作、职场的生存等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在大多数的高职学校中,教师也都能够认识到《职业形象设计》课程的开展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好处,并将这门课程作为必修课来进行,这也得到了家长普遍的认同。

1.2 高职学校《职业形象设计》课程开设存在的问题

尽管在当前大部分的高职院校中,《职业形象设计》课程被看作是很重要的课程,教师也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能够注重对自我形象的设计意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还是会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关于《职业形象设计》的理解,在不同的地区和学校有所差异,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也不尽相同,在部分的高职学校中只是简单地将职业形象设计的内容归纳为是服装的搭配或者是化妆,导致很多学生对之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其次是教师个人的教学观念还固守传统,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与内容设计。在教学的过程中沿用经验主义教学方式,只是简单地进行“填鸭式”的教学给学生灌输课本的内容,而不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一方面会让课堂气氛不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强,另一方面因为缺乏创新性,让所教学的内容过于落后,无法满足学生进入职场的需要。

最后是在实践平台的提供上比较匮乏。《职业形象设计》课程设计的最根本的目的还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学以致用,将在高职学校中所学到的内容有效地利用到实际中。但是在许多高职院校之中,并未能够给学生提供可供练习的场所,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学生学完了理论知识之后很快便将之遗忘,整体的形象设计无法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2  高职学校《职业形象设计》课程再教学的探索

个人形象对于高职学校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当前的高职院校中,为了能够让《职业形象设计》课程有着更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对教学进行项目化的教学工作开展,要能够兼顾理论与实践、知识和技能等,使之相结合,从而让课程更加系统化和标准化,这也就是高职学校中《职业形象设计》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即项目化教学。

2.1 教学内容改革需明确

教材是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载体,也同样是高职院校职业形象设计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主要途径。因为缺乏规范化、标准化的《职业形象设计》教材,所以导致在很多高职学校中对个人形象设计的理解有所偏颇,不利于课程改革的进展。

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要,亟需改革现有的教学教材,以满足《职业形象设计》教学的需求。在教材内容的设计上,要能够针对性地对个人形象设计进行阐述,明确教学的目标、教学任务以及教学内容的创新性和实用性等,要强调使用新观点、新思想来对内容进行阐述,以向社会输送能够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高质量人才。

2.2 教师教育观念转变与否是关键

尽管在我国一直提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单位,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之中,教师仍然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解惑者,因此教师能否将传统的应试教育等作为考核目标转向为注重学生的综合发展是《职业形象设计》项目化教学的重要工作内容。

在《职业形象设计》教学之中,教师要能够清晰地认识到,教学的根本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认识并熟练地掌握个人形象设计的技巧。因此,需要能够充分地考虑到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以及不同性别、生活环境的学生的认知、学习能力等,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而不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强迫学生“服从性”的学习。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还需要能够有建设性地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自主尝试的意识,只有如此才能更让学生学以致用,并一直有所用。

2.3 自主组织和执行是挑战

现有的《职业形象设计》项目化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方式还是在于能够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包括組织和执行。即教师在告知学生该如何去进行职业形象设计之后,要能够由学生独立地完成实际的操作和任务。

这期间,从对不同用人单位的了解、不同工作岗位的形象要求,到最后的形象设计等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具体形象设计内容还需要与实训单位相结合,如此才能够让学生最直观地了解自己所学到的内容该如何应用。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可以将更多的资金建设放在化妆室、形体训练房、实训基地等基础设施之中,让学生能够有自主发挥的空间,这也是《职业形象设计》课程改革能够得以落实的重要举措。

3  结语

总体来说,随着社会发展的加快,对于不同类型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也在增加。《职业形象设计》课程的改革正是为了用人单位的需求而进行的。未来的教学,高职院校需要继续加强对课程的探索,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徐菲菲.创新教学方式,丰富课程内容——高职院校空乘服务礼仪课程的改革与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2):178-179.

[2] 董璐.高职院校空乘服务礼仪课程的改革与思考[J].人才资源开发,2018(6):234-235.

[3] 黎钰林.大学生礼仪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湖南C学院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4):210-211.

[4] 郑淇尹.浅谈高校礼仪学习范畴[J].大众文艺,2018(3):43-44.

[5] 张娟.高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5):61-62.

[6] 李静,李小刚.改革高校礼仪课程 提升大学生文明素质[J].金融经济,2018(14):102-103.

作者:李皎洁

上一篇:高职护理教育基础医学论文下一篇:民营企业二次创业产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