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二次创业产品论文

2022-04-25

摘要:文章以福建省晋江市为例,分析当前民营企业在“二次创业”中所面临的困难及原因,探究政府在扶持民营企业“二次创业”中可选择的策略。关键词:晋江市;政府;扶持;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策略民营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主体,是拉动经济增长、解决就业问题的主力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民营企业二次创业产品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民营企业二次创业产品论文 篇1:

中国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组织变革初探

[摘要] 文章在分析中国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目的和障碍的基础上,提出了民营企业应从“非管理分工”简单型组织向“管理分工合作”现代型组织转变,应明晰产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应建立科学的授权机制和决策机制,应重视员工共同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等四个建议。

[关键词] 民营企业 二次创业 组织变革

一、民营企业二次创业概念的界定

中国人民大学的李义平认为二次创业是对较早发展起来的民营经济而言的,是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有了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如何向更高层次过渡,再树辉煌形象的问题。应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1)塑造自己的品牌和信誉;(2)实现规模经济效应;(3)建立规范科学的运行规则;(4)家族管理制度向现代企业制的变革。

二、中国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组织变革的目的

1.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完善运营机制、满足客户需要。市场化运作模式要求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要建立起员工能上能下、机动灵活的分工协作组织体系,并逐渐强化企业组织战略规划、生产运营监督和控制等功能。

2.满足股权变动需要——调整股东权益分配。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很有可能需要新的资金注入,股权的变动意味着企业管理方式的改变,股东权益分配的调整成为必然。

3.规范分工协作——清晰界定权责、避免多头负责。当二次创业时,如何进行科学的部门划分,如何进行合理的分工协作,增补或削减哪些部门都将被民营企业提上议程。

4.提高运作效率——扁平化、授权充分、减少独断专行。为了达到效率和效益提高的目的,民营企业的组织形式也在逐渐趋向于扁平化,通过充分授权,减少独断专行,增加各部门进行组织协作的能力。

三、中国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组织变革的障碍

1.企业发展战略不清造成的障碍。因为缺少战略,导致民营企业在组织构成及人、财、物等运营资源的筹集上没有目的性,投放方向分散甚至出现错误,难以获得良好的长期收益,不但难以迅速扩大,甚至逐渐萎缩直至破产倒闭。

2.产权和决策权分离时出现的监控不力障碍。二次创业中,产权和决策权必然要进行合理的分离控制,然而,企业能否对职业经理人做好监控和管理将成为一个问题,很可能出现职业经理人们拿着丰厚待遇却做不出成绩,反而容易导致实权抓在经理人的手里的状况,企业家们左右掣肘,企业运作混乱。

3.民营企业家自身观念和素质造成的障碍。民营企业是否能够做大做强,在二次创业中获得成功,其领头人的水平和素質具有决定性作用。盲目节约,给与人才的报酬和待遇偏低;大权独揽,事必躬亲,无暇估计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导致组织运行无序等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成功。

4.组织变革中人事震荡和人才流失障碍。当二次创业的组织变革过程中企业引入的高素质人才到来的时候,原有的团体和新进的人才来很有可能不能很好地合作。原有的关系员工对企业家开始怀有不满情绪,而新进的人才被原有的团体排挤,工作难以顺利开展,碌碌无为,企业的组织变革和运作都可能陷入瘫痪。

四、中国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组织变革的建议

1.在组织结构上,从“非管理分工”简单型组织向“管理分工合作”现代型组织转变。民营企业创业之初,出于降低人力成本考虑,往往实行“一人多职”缺乏专业分工,造成部分管理职能的缺位。当需要二次创业时,管理的复杂度和协调的工作量决定了必须向管理职能化演变,一般的职能制组织形式U型已不能胜任,应建立起与发展战略相匹配的分权制组织形式(M型),如产品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区域事业部制组织等。

2.在工作任务性质上,明晰产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构筑企业内部的合作协同关系。民营企业创立初期,企业是由股东共同发起的,以管理和技术入股的情况普遍存在,对产权没有明确的规定。随着企业的壮大,产权问题就越来越尖锐。因此在二次创业的过程中,企业必须首先明晰产权,同时要在企业内部建立起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三者监衡机制,能在一定程度上约束管理者。

3.在工作任务机制上,必须建立科学的授权机制和决策机制。首先,必须建立科学的授权机制。高度集权是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二次创业中,应做好合理的制度分权与工作中授权,以调动下级工作热情、培养下级才能和弥补上级才能不足;同时,减轻主要决策者的负担,使其能集中精力考虑企业战略问题,保持整体方向的正确性。其次,要保证改革后的决策机制合理有效。在“家长式”的管理方式下,下属的业务决策往往不是来自市场,而是来自老板的指令。当两者发生矛盾时,一味地执行,往往导致经营机会丧失和企业的经济损失。

4.在人的层面上,要重视员工共同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二次创业的民营企业应重视组织文化建设,培养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弘扬以员工共同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精神。大多数员工,包括管理人员,往往以外来的短期打工者的心态进入民营企业,缺乏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和价值感。因此,现代民营企业要改变那种光靠规章制度从外部约束、控制和监督员工的做法,通过塑造企业精神、培育优秀组织文化,来融合员工的理想、信念、作风、情操,培养和激发他们的群体意识,使员工把个人目标统一于企业目标,达到一种整合效果。

参考文献:

[1]武郡:在变革中欲火重生-谈民营企业的组织结构再造.经营管理,2007(9):83

[2]李丰田新民:组织变革和领导行为匹配:民营企业视角,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上海管理科学,2007(3):42

[3]赵连荣付淼:浅析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组织变革对策.管理视角,2005(15):103

[4]牛建宏郭弋菲:中国民营企业发展问题:合作与组织变革.专题研究,2006(7):117

[5]欧晓波:中国民营企业组织变革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大众科技,2005(12):134

作者:赖聪聪 邝颂文

民营企业二次创业产品论文 篇2:

政府扶持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策略探析

摘要:文章以福建省晋江市为例,分析当前民营企业在“二次创业”中所面临的困难及原因,探究政府在扶持民营企业“二次创业”中可选择的策略。

关键词:晋江市;政府;扶持;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策略

民营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主体,是拉动经济增长、解决就业问题的主力军。地处福建东南沿海的晋江市,改革开放以后经济迅速崛起,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连续10年保持在全国第5-7位,经济实力连续17年位居福建省各县市首位。民营经济在晋江居于主导地位,民营企业数量达16000多家,占全部企业数的91.9%,工业产值占95%,税收占93.8%。当前,晋江民营企业发展已经跨越资本原始积累阶段,进入通过制度创新等向更高层次过渡,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地位和发展战略,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的“二次创业”阶段。本文意在分析当前民营企业“二次创业”中所面临的困难及原因,从而探究地方政府在扶持民营企业“二次创业”中可选择的策略。

一、当前民营企业在“二次创业”中所面临的困难及原因分析

面对当前日益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市场环境,晋江民营企业存在严重的“两高两难”问题:“成本高、税费高、融资难、招工难”。这些问题导致了中小型民营企业生产经营的困难,甚至使部分中小型民营企业接近了破产边缘。

(一)成本大幅上升引发经营困难

最近几年,晋江市一些民营企业经营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成本的大幅上升。用工成本上升、资金成本上升、原材料进价和经营成本上升及市场萎缩等一系列困难,把晋江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推进了高成本时代。首先,原材料和能源的价格全面上涨,农副产品的价格大幅度提升,导致晋江民营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由于油价的大幅攀升,鞋底、皮革等原辅材料价格不断上扬,煤炭价格的高位运行,导致以制鞋、纺织服装、食品、陶瓷等传统产业为主的晋江民营企业经营成本大幅提高,利润空间被大幅挤压,企业盈利状况不容乐观;其次,新的《劳动合同法》要求企业为工人上足三险、支付加班费,这无疑规范了用工制度,提高了工人的收入,维护了工人的基本权益,但从另一方面看,这样也会增加企业的用工成本,近几年,晋江民营企业用工成本每年以10-20%的幅度增长,直接导致企业毛利润下降,使盈利状况不佳的晋江民营企业经营难度加大;最后,由于生态环境恶化,政府加大了环境治理力度,对于排放不达标,污染环境的企业采取限期整改,依法关闭等措施,这也就迫使企业提高了环境支出成本。同时,随着生产要素价格上涨,企业为使用土地而支付的费用也在增加。

(二)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难

这是当前晋江民营中小企业面临的最严重的困难。这个问题难以突破的根本原因是我国金融市场还不够健全,企业融资渠道单一,主要靠银行的贷款融资。全国中小型民营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等多年来一直存在的问题。商业银行在给中小企业贷款的过程中,通过实行存款挂钩、提前扣除利息等手段,使企业贷款利率成本超过基准利率的二倍,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是一般银行基准利率的3-4倍,民间融资成本更高。加上晋江民营中小企业中有些存在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不规范、抵押担保机构少、信息不透明、信用缺失等现象,造成了中小企业不易获得银行贷款。融资渠道少、难度大、资金不足,这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尤其是金融危机爆发后,这一问题更加突出。银行对中小企业倾向于只收不贷,导致中小企业资金链越绷越紧。另外,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压力,企业间资金流动速度放慢,上游企业提高付款条件,货款要求全部用现金支付等,也进一步加剧了中小企业的流动资金压力。尽管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加大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政策,但由于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会使得银行对这些政策的执行力度有限。

目前,许多地方政府支持成立多种形式的担保公司,为银行向中小型企业贷款进行担保。但这些担保公司都是以商业性担保为主,都收取客户保证金、担保评估费、论证费等方式维持运营并获取利益,企业通过担保公司贷款年均融资成本达到10%-15%,这就更增加企业难以承受的融资负担。

(三)中小型民营企业税费过高

近年来,尽管国家非常重视中小企业税费负担问题,也出台一些政策用于缓解,但总体看改善效果状况不明显。中小企业涉税种类繁多,部分小型企业缴税金额高于利润;个别税种不尽合理,增值税、营业税并存,形成了重复征收现象;中小企业享受不到国有企业那些优惠税收待遇。如部分国有企业连房产税、土地使用税都可以免收,而中小民营企业反而有增无减,存在着极不合理市场竞争环境。

(四)国际金融风暴导致晋江外贸型企业出口难

由于历史以来的“五缘”优势,晋江市长期依靠出口和投资来拉动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滋生了大量的民营出口型企业。在国际金融风暴的影响下,由于受欧美消费需求下降、出口收汇风险加大、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调控政策的频繁出台等各种不利因素的叠加影响,晋江不少民营出口型企业处于接单难、难接单、不接单更难的局面,企业出口遭受重挫。作为福建省的出口大县,晋江市2008年前10个月出口批次同比下降10.3%。

(五)传统的家族企业管理体制严重制约着民营经济的发展

在晋江,相当多的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至今还保留着传统的家族式管理方式。在生产规模扩大、经营领域拓宽、技术层次提高、市场竞争加剧后,奉行公平效率的企业目标与重视长幼尊卑的家族目标矛盾日益明显。传统的管理体制决策往往由个人决定,许多企业主仅仅是靠自己感性的认识和传统经验来经营企业,对业务缺乏详尽的论证和综合分析,一旦决策失误将使整个企业一蹶不振。在家族式管理体制下,亲情往往和事业纠缠在一起,这导致企业内部职责含糊不清,财务收支很不规范,内部产权混浊模糊,在企业壮大后就容易形成内耗,严重影响企业的效率。在传统的企业中,任人唯亲、排外倾向是其内在固有的。这就势必加剧日益迫切的专业化分工与企业管理水平低下之间的矛盾,使企业面临严重的管理瓶颈制约。

二、政府扶持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策略探析

推动民营企业实现“二次创业”新跨越,政府责无旁贷。笔者认为政府扶持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策略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优化发展环境,创新政府服务举措

加强和改善对民营企业的各项服务,加快建立健全民营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重视解决民营企业经营困难等实际问题,不断改善企业经营环境和生活环境,增强投资环境竞争力。发挥企业协会的作用,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晋江市建立了推进民营企业“二次创业”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二次创业”重要事项,协调解决民营企业“二次创业”过程中的问题,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行政保障。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增强服务企业意识,深入破解“熟人经济”,杜绝重程序轻效率、推诿拖拉等不良行为,切实提高办事效率。建立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直通车”服务制度,切实强化行政指导,对有明确投资意向的知名企业、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项目,实行主管部门负责制,第一时间启动“一个项目、一位市分管领导、一个部门跟踪服务”的工作机制。设立市长“企业接待日”制度,直接受理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一步拓宽政企互动渠道。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合并削减审批事项、精简申报材料和压缩审批时限,努力把部门审批时限在公开承诺时限基础上再压缩50%。凡上级赋予的经济管理权限,除国家有明确规定或涉及环保项目需经由上级行使的,依法下放给各镇(街道)行使。大力推行“延时服务、上门服务、预约服务、网上审批”工作举措,进一步畅通服务企业渠道。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拓宽民企投资领域

全面落实各级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按照“非禁即许”的原则,进一步清理行业准入限制,打破民营企业发展的行业、体制壁垒。及时公开投资目录,进一步拓宽投资领域,放宽经营范围限制,对不涉及前置许可的投资领域,允许企业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并可以概括性用语表述其兼营范围。可通过设立财政专项基金制定中小企业贷款贴息制度,设立和增加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对加大民营中小企业贷款的金融机构适当给予补偿完善担保体系,建立担保风险补偿机制,降低小额担保贷款利率,提高小额担保贷款的额度,正确合理的利用好民间资本,扩大融资渠道。

(三)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强化企业要素保障

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建立甲供、甲控产品目录,对符合招投标目录条件的本市企业产品,同等条件下政府性投资项目优先采购选用。晋江市设立了创业引导资金,采取参股、融资担保、跟进投资等方式,支持民营企业创业发展。健全完善市领导挂钩联系企业制度和企业生产调度制度,切实加大企业用地、用水、用电、融资、人才等要素的保障力度。政府有关部门还要充分利用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的科研优势,引导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与晋江民营企业进行“产学研”的结合,并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信贷支持,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四)深化政策宣传推介,加强企业权益保护

继续组织开展“干部进企业、政策促发展”活动,引导企业用足用好政策。积极引导企业对接国家、省、泉州市鼓励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政策措施,努力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科学发展、支持民营企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氛围。大力推广“安踏转型升级”、“恒安管理创新”经验和做法,引导更多企业加快品牌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步伐,实现转型升级、做强做优。各镇(街道)、市直单位在制订涉及民营企业重大权益的规定时,要听取商会、行业协会、民营企业家的意见和建议,全面反映民营企业的合理要求。司法部门引导法律服务机构向企业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帮助企业解决法律事务,妥善处理矛盾纠纷,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强化对行政单位的依法行政监管制约,全面落实行政收费标准公开制度,坚决杜绝乱收费、乱摊派行为。

(五)支持企业品牌运作和资本运作

对于民营企业而言,从生产走向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等价值链的上游,才能获得更好的成长和更强的竞争实力,避免竞争性和非竞争性的衰亡。而占领整个价值链,是市场经济下成熟民营企业必须具备的素质。纵观国外的宝洁、LG等大公司,无不占据了价值链的上游环节,控制了整个价值链,从而在竞争中具备强大的实力。

拥有全国县级市中知名品牌最多的晋江市,政府积极支持企业实施名牌战略,充分发挥品牌效应,提高市场竞争力。支持企业打造自主品牌,并购国际品牌,扩张品牌效应。对赴境外投资设立自主产品营销、品牌展示或研发、创意、设计机构给予奖励。政府支持企业应对贸易摩擦,对企业因自主品牌产品在境外应对反倾销、反补贴以及知识产权侵权而发生的诉讼费用,给予适当补助。

(六)引导企业改革传统的家族式经营模式,引进现代管理理念

家族企业要做强做大,必须借鉴从家族制走向现代公司制的经验,推动家族公司的社会化。对于这种社会化,有两种最主要渠道:改制上市和经理成员持股。改制上市可以理清家族企业不明晰的产权,上市公司的股东由多元投资主体组成,可以弱化家族化管理的存在基础——所有者主体单一、股权过度集中、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在扶持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过程中,政府应积极引导企业改革传统的家族式经营模式,引进现代管理理念,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政策上要进一步完善企业改制上市激励机制,支持企业改制上市、拓宽融资渠道、收购兼并,提升企业改制上市综合效益。支持企业改制上市,支持上市公司再融资,支持企业发行债券融资,支持企业收购兼并。

参考文献:

1.卢鄂.浙江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现状与对策[D].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2006.

2.田慧敏.浅析民营企业二次创业面临的新问题[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5(11).

3.赵喜忠.关于加大对中小型民营企业扶持力度的建议[DB/OL].每经网,2012-03-01.

(作者单位:福建省晋江市委党校)

作者:冯涛

民营企业二次创业产品论文 篇3:

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法律制度分析

摘要:泉州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为其二次创业提供了机遇,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限制、面临的融资歧视、产权制度的不完善以及人力资源的匮乏是民营企业二次创业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提供相应的法律制度将成为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取得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民营企业;二次创业;法律完善

一、民营企业的二次创业

近年来,社会上有了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提法。所谓一次创业,又叫作生存创业,是指企业从创办到实现正常盈利的过程。这种求生存的创业方式,以廉价劳工和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的利用为前提,其核心是解决企业的生存和正常盈利问题;二次创业是指有了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如何做强做大,从技术、品牌、商业信誉等方面迅速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过程。这种创业,解决的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1]。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民营企业得到了蓬勃发展。这一时期民营企业的发展主要是以填补市场空白、迅速扩张为标志的量的积累,是典型的一次创业。进入新世纪后,经济环境与昔日初次创业的环境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民营企业的发展不能再以解决生存、正常生产和盈利为主要目的,而必须努力实现企业转型,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完成质的转变。在这次转变的过程中,中国的民营企业想要与第一阶段一样创业成功,就必须拥有赢得竞争优势的战略性资源。但是实践看来,当前中国的民营企业并不具有这样的资源。首先,中国的民营企业普遍具有行业高度集中、产品高度相似、技术高度缺乏的共性。以泉州为例,泉州的民营企业数量繁多,而且也有全国知名企业,但是调查发现,这些企业大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比如鞋业制造、运动服饰制造等。这类企业往往技术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不高。相反在新兴的高技术产业、高附加值产业中,泉州地区的民营企业寥寥无几。其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体现在技术创新上,还体现在品牌创造、企业文化竞争方面。泉州的民营企业这些年开始注重品牌创造,也出现了一些知名品牌。但是实践中,泉州地区大多数中小企业依然不重视品牌创造,仍然以接国外订单、贴牌生产为主。这些表明中国民营企业尤其中小企业并没有知名品牌,无法通过品牌优势来构筑企业独特的文化竞争能力。第三,从外部环境来看,虽然国家在民营企业市场准入等方面制定了相应的优惠政策,为鼓励和促进民营企业发展也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和法律规范制度。然而这些法律制度规范有一定的缺陷,严重影响了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得民营企业在二次创业过程中困难重重。本文试从外部环境入手,分析民营企业在二次创业中面临的法律制度缺陷,并提出若干完善意见。

二、民营企业发展的法律制度缺陷

当前民营企业无法打造核心竞争力,实现二次创业,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环境的调整不到位,法律制度保障的不健全是主要原因。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准入制度不公平。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市场准入受到若干限制。二次创业,就是要民营企业尽快实现产业升级,从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进入新兴高技术、高附加值行业领域。然而在我国这些行业领域基本为国有资本垄断,国有资本在这类行业准入上有各种优势:第一是政府补贴。第二体现为行政许可。此外,国有资本还享有各种配套条件的倾斜。比如原材料采购、代用品等方面的倾斜。第四是产品定价。产品价格是重要的竞争手段,产品限价使企业之间难以形成有效竞争,对进入市场的新企业极其不利。上述种种表明,市场准入方面存在明显不公平,民营企业家们想要进入新兴高技术、高附加值行业之前会顾虑重重。

2.民营企业的融资途径受到限制。企业融资方式根据有无中介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以通过发行有价证券的直接融资,另一个是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取得贷款的间接融资。然而实践中,上述两种融资途径都难以满足民营企业的需求:(1)就直接融资而言,多数民营企业由于各种原因经营规模一般较小,而且多数为出口加工业,外销比例高,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的上市直接融资条件相距甚远,因此无法在国内证券市场融资。而另一方面,我国多层级的资本市场还未建立完善,适合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的市场尚未建立完善,这也使得民营企业的直接融资形势不容乐观。(2)就间接融资而言,国内金融机构在向民营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时总是慎之又慎。首先,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政策倾向性明显,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农业企业能够享有较多的贷款优惠政策,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很难从中获得资金支持;其次,其他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品种又较单一,无法更多地满足民营企业的需求[2]。(3)正由于上述两种正规融资途径受到限制,所以民营企业在融资中找到了非正规融资途径。民间个人借贷、企业之间的借贷、担保典当公司甚至标会、和会等融资方式受到了民营企业的欢迎。在上述两种融资途径发展受限的情况下,民间融资为中小民营企业、区域经济融资开辟了新道路。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民间金融相关的法律制度一直落后于经济的发展,民间金融一直处于所谓“灰色地带”,民营企业想要从民间融资途径获取资金支持势必要承担更大的风险。

3.企业产权制度障碍。产权不清晰问题一直伴随着民营企业的创业过程。民营企业治理结构中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往往不分。以泉州地区为例,当地多数民营企业是以家族经营、合伙经营的方式发展起来的,表面上看是股份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实际上是家族企业或私人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二为一。两权合一的结构在民营企业发展初期时有利于利用情感信任关系帮助企业立足,度过艰难的创业期。但是第二次创业中,企业要进一步扩张,两权合一式的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弊端就会日益凸显。所以说,没有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就很难获得外部融资,这显然不利于民营企业的进一步扩张,成为第二次创业的产权障碍[3]。

三、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法律重构

1.打破行业准入限制,消除对民营企业的身份歧视。纵观民营企业的发展轨迹,从限制,到承认,再到鼓励发展,法律制度对民营企业地位的确认总是落后于民营企业实际发展状况。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30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起来,而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市场主体平等。法律规定,国家保障一切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也就是说法律没有赋予国企特殊的法律地位,民营企业也不是市场经济的“二等公民”。民营企业只需要一个平等的竞争环境。因此在立法上,建议应根据市场公平竞争原则的要求,破除对民营企业的身份歧视。除极少数的重要产品、重大项目、重要领域由国家和政府审批以外,其他行业领域应对民企放开,采取谁投资谁受益,谁决策谁承担风险的原则,以实现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和优胜劣汰。从法律层面取消行业进入中的身份限制,代之以企业责任、资本形态为标准进行分类管理,才利于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

2.在融资方面,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培育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金融体系。 (1)进一步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实现国有银行市场化经营,为民营企业融资奠定基础。国有银行应转变观念,消除在信贷政策上对民营企业的“身份歧视”,在支持国企和民企上做到“一碗水端平”,让民企充分享受银行信贷的“阳光雨露”,提高民营企业间接融资效率。(2)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一方面努力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加广阔的直接融资渠道;另一方面,适度放宽民营企业直接上市融资的标准,为更多有潜力的民营企业上市创造条件[4]。(3) 正确看待民间融资。应尽快建立和完善民间借贷的法律法规,用法律规范引导民间金融,让民间金融在民营企业二次创业过程中更大地发挥其正面作用。

3.以法律形式确立民营企业的财产权。2004年宪法修正案重点提出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政策,提出国家要毫不动摇地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益,国家会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同时对非公有制经济实行监督和管理。然而实践中,侵犯个人产权方面的案件情况屡见不鲜,民营企业在兼并、重组的过程中,由于缺少法律的保护,因非市场因素导致失败甚至遭受重大损失的案例时有发生,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民营企业进一步向高层次发展。究其原因,是因为法律没有同时明确对个人合法财产的保护。从逻辑上讲,只有切实地保护私有财产权,企业的产权才能得到保护。保护私有财产,就是保护企业财产。在本来意义的市场经济下,是先有私有财产,然后由私人出资形成企业。尽管企业可以是独资的、合伙的、股份制的,即一人出资或多人出资,但原始意义上的产权是属于若干个出资人的。只有切实地保护各个出资主体、包括私有资本出资者的产权,才能切实保护企业的财产。而事实上,我国至今尚无一部民营企业产权法规。应该以立法的形式明确设置民营企业产权保护条款,尽快制订和出台相关法规,对民营企业产权人的合法权益认真给予保护,使许多民营企业所有者在拥有一定财富之后,大胆地继续投入再生产,而不是停止创业或转移财产[5]。

参考文献:

[1]吴永明,袁春生.论民营企业第二次创业的法律保障[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6).

[2]扬洁.民营企业如何缓解外源融资困境[J].中国民营企业家,2004,(4).

[3]戴淑燕.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关键——企业产权制度改革[J].中外企业家,2003,(7).

[4]于维同.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立法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3,(7).

[5]戴淑燕,张志红.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产权制度改革[J].企业经济,2004,(3).

作者:付云

上一篇:教师礼仪养成形象设计论文下一篇:工学结合模式下药剂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