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优惠政策经济发展论文

2022-04-27

[摘要]后发展地区在发展经济进程中出现了财源建设与财政收入相背离的现象。也就是说,地方经济发展壮大却没有带来对应的财政收入的增长。这种状况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对推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制约了我国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进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财税优惠政策经济发展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财税优惠政策经济发展论文 篇1:

河北省创新型小微企业成长力研究

【摘要】创新型小微企业是推动河北省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文章针对河北省创新型企业成长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创新型小微企业成长力的内外部因素,提出营造创新氛围、完善财税优惠政策、拓宽融资渠道、推进协同创新模式、建立创新型人才队伍等河北省创新型小微企业成长力提升机制。

【关键词】河北省 创新型小微企业 成长力

当前,我国经济已步入“新常态”,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根据201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0年,我国要孵化培育一大批创新型小微企业,并从中成长出能够引领未来经济发展的骨干企业,形成新的产业业态和经济增长点。创新型小微企业作为我国产业发展升级的重要力量,其培育和成长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创新型小微企业界定

创新型小微企业是企业创新特性和规模特性相结合的复合概念。1912年,美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创新就是要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中去,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具体包括引入一种新产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实现一种新的组织形式等五种情况。①2006年4月,科技部、国资委、中华全国总工会三部委下发《关于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的通知》,规定创新型企业要具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具有行业带动性和自主品牌、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较高的管理水平、具有创新发展战略和文化五个基本条件。

我国小微企业的概念最初是由郎咸平教授提出的,他把小型、微型或家庭作坊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统称为小微企业②。2011年6月,由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出台《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开始在企业划分中引入微型企业的范畴,将中小企业明确划分为微型、小型、中型三种类型③。综上所述,文章所指的创新型小微企业是指符合我国2011年颁布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界定的小型和微型企业,并以创新战略为指导,通过持续创新,建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以实现自身发展和具有行业带动性的企业。

河北省创新型企业成长现状

河北省于2006年启动了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出台《河北省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方案》和《河北省自主创新产品认证管理办法(试行)》,2007年河北省科技厅、河北省国资委、河北省总工会联合发布河北省首批创新型试点企业名单,包括鑫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永·生华清液晶有限公司、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31家企业成为首批创新型试点企业,截至2015年1月,河北省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总共培育建设159 家,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单位3家。这些企业绝大多数为高新技术企业,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其中石家庄39家、保定26家、唐山18家,占到总数52.2%。2014年,河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19.5万元/人,企业上缴税额129.3亿元,实现利税总额347.2亿元,新产品销售收入1916.7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达到57.24%。④

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河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不断完善,截至2014年底,河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科技活动人员总数达58588人,平均占企业员工总数的比例达22.91%,研发人员总数达33270人,全省创新型(试点)企业内部高层次专家474人。⑤

截至2014年底,河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设立各类科技机构372个,研发费用支出116.51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3.48%。河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承担科研项目2497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数142项,省级科研项目数168项,科研项目经费总投入达 225.9 亿元。⑥河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专利申请3264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298项;专利授权2379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482项;主持制定国际、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79项;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20项,省部级奖励177项。

河北省创新型企业成长中存在的问题

产业结构分布不够合理。河北省创新型企业在行业分布上以第二产业为主,主要分布在光机电一体化和新材料两个领域。课题组获得统计数据的129家河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中,这两个领域创新型(试点)企业占比达到56%,生物、医药技术、新能源、电子与信息技术、环境保护等战略新兴产业比例明显偏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产业结构布局有待优化。

研发投入少,创新能力较为薄弱。河北省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战略主要采用合作创新战略,企业缺乏独立研发、自主创新的能力,这一点在创新型小微企业身上体现较为明显,创新型小微企业普遍自有资金少,自身积累不足,再加上外部融资困难,资金压力非常大,在满足生产用资金后,很难再拿出资金用于研发投入,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创新能力。

研发机构实力较弱,协同创新有待加强。河北省创新型企业研发机构实力较弱,还未形成装备精良、体系健全、运行高效、富有活力的发展格局,部分企业甚至没有独立的研发机构。创新型企业在进行合作创新时,更多的是选择产业集群内部相关企业,并且合作的层次较低,缺乏长期有效的合作和管理机制,同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合作较少,导致资源配置不够优化,科研资源闲置的同时企业自身研发能力无法提升。

高层次人才较为匮乏,人才培育意识不强。河北省创新型企业高层次专家仍然匮乏,平均到每个创新型(试点)企业不足4人,具备高级职称的科技活动人员仅仅5609人,占科技活动人员总数9.57%。从地域分布看,企业研发人员和高层次专家数量分布不均衡,保定、石家庄、邯郸、唐山创新型(试点)企业研发人员和高层次专家数量居于河北省前列,远远高于衡水、承德、廊坊、沧州、张家口地区。并且,根据课题组调查结果显示,河北省创新型企业的企业家虽然自身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是对于企业员工的培养和人才开发意识较为薄弱,管理团队的素质还有待提高。

创新激励机制不够健全,创新风险较高。企业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会影响到企业的当期盈利状况,并且创新又是一项高风险的活动,受国家产业政策、技术、市场、经营管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由于河北省技术服务体系、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和鼓励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的优惠政策等激励机制还不够健全,使得河北省创新型企业所面临的创新风险较高,也导致部分企业在创新投入上犹豫不决,存在保守心理。

融资环境亟需改善。河北省创新型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在发展中的最大瓶颈是资金紧张,面临着资金使用成本昂贵、资金链断裂风险较大等问题。企业融资渠道包括内源性融资和外源性融资渠道两种,河北省创新型企业仅仅依靠自身积累的内源性融资已经难以满足其高投入的资金需求特点,而外源性融资渠道主要局限于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两种,且资金取得难度大、成本高,极不稳定,融资环境亟需改善。

创新型小微企业成长力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企业仿生学理论,企业是具有自控性的,即能够主动适应内外环境变化的有机生命体,企业成长力是以一定资源为基础,适应内外经营环境的变化,实现企业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的能力,它能够预示企业未来的发展状况,企业成长力要受到企业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创新型小微企业也不例外,所以有必要甄选出影响创新型小微企业成长力的关键因素,找准着力点,推动其可持续健康成长。

影响创新型小微企业成长力的内部因素。一是企业家特质。特质指的是在不同的时间与不同的情境中保持相对一致的行为方式的一种倾向,根据大五人格理论,优秀企业家往往具有外倾性、责任心、经验开放性等特质。创新型小微企业具有高创新性和高风险性,它的快速成长离不开企业家乐观、乐群、有创新性和创造力、善于发现机会、勤奋、有毅力、有抱负等特质。

二是人力资源。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人力资源的优劣已成为企业能否获胜的关键。优秀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营销人员是创新型小微企业的稀缺资源,吸引和留住这些高素质人才,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创新型小微企业持续成长和发展的根本保证。

三是管理机制和文化氛围。好的管理机制和文化氛围,能够激发员工的创新动机,提高员工的持续创新能力,对于稍纵即逝的市场机会更为敏锐,甚至是能够创造机会和需求,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创新行为,提供市场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将有利于创新型小微企业取得竞争优势,获得良好的成长态势。

四是资金状况。企业的研发、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都离不开资金支持,特别是创新型小微企业本身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创新活动又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面临着较大的市场不确定性,所以健康的资金状况是创新型小微企业生存和成长的重要保障。

影响创新型小微企业成长力的外部因素。一是政策法律环境。小微企业一直面临“寿命短、死亡率高”的问题,创新型小微企业尤甚。良好的政策法律环境能够为创新型小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适宜的土壤,财税优惠政策、金融政策、政府配套服务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以及公正、严肃的执法能力等有利于创新型小微企业降低风险,减少成本,提高创新动力。

二是金融支持环境。创新型小微企业具有高风险、高投入的特点,并且其规模小,并无充足的固定资产作抵押,知识产权质押又需要有很强的技术评估水平,所以创新型小微企业难以获得银行贷款,资金紧张和融资困境的问题一直比较突出,支持性的金融环境对于创新型小微企业获得其成长和发展所需的资金意义重大。

三是区域合作网络。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创新型小微企业的成长,不能仅仅依靠自身优势,更需要和相关企业、政府、科研院所、中介机构、服务平台等建立多种联接形式的区域合作网络,通过发挥集群优势,共享资源,才能够有效降低成本和风险。

河北省创新型小微企业成长力提升机制构建

营造创新氛围,鼓励创新精神。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趋势,在全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可以通过媒体宣传典型小微企业成长历程和企业家创新创业成就,弘扬企业家敢为人先、敢冒风险、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对创新型小微企业家及管理团队进行公司治理、财税、金融、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培训;鼓励高校深化教学改革,落实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鼓励科技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情况下到企业兼职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或在3年内保留人事关系离岗创业,开展成果转化。

落实、完善财税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强化服务观念,宣传、落实、完善税收优惠政策,扩大创新型小微企业减税规模,如小微企业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按规定减按15%征收企业所得税;小微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对创新型小微企业,在初创期和经营困难时期予以免税优惠;对于风险投资机构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创新型小微企业2年以上、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以按照投资额一定比例抵扣其应纳税所得额等。加大对创新型小微企业财政科技经费支持力度并有效运营专项基金,逐步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放宽免收限制,对经营困难的创新型小微企业加大社会保险补贴力度等。

积极发展创新型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拓宽融资渠道。拓宽创新型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渠道,鼓励和引导符合条件的创新型小微企业到境内外上市融资或通过“新三板”和区域产权交易市场挂牌融资;支持创新型小微企业发行各类债务融资工具,特别是发行创新型小微企业集合债券和短期融资券;大力推动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机构发展,如财政专项资金可以为支持创新型小微企业发展的私营投资基金提供融资担保,或者投资参股已有良好投资记录、规范经营、市场化运作的天使投资人或风险投资公司,引导其支持创新型小微企业发展;发展面向创新型小微企业的融资租赁机构,积极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充分运用支持创新型小微企业信用担保的各项政策,构建多层次、全方位、多形式的融资担保体系,包括政府全资担保机构、政府参股担保机构、互助式会员制担保机构、商业性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等。设立和完善专门为创新型企业服务的银行专营机构,落实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创新金融产品。

完善创新型小微企业服务体系,推进协同创新模式。以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以及产业集群为依托,搭建专业化服务平台,为创新型小微企业提供科技、融资、担保、法律、财税、知识产权、创业辅导、企业管理等方面的政策咨询、行政审批、综合协调等服务;鼓励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向小微企业开放;积极引导社会资源重视孵化器建设,政府、大学、科研院所、投资机构等共同参与孵化器建设工作,实现大开放、大合作的协同创新,鼓励创新型小微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相关企业构建创新战略联盟。

建立创新型人才队伍,增强企业创新动力。小微企业应积极引进和培养创新型人才,建立创新激励机制,鼓励员工发明创造活动,调动员工创新的积极性,最终形成与企业创新战略相适应的员工队伍;加大研发投入,主动进行区域、区际合作和交流,构建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相关企业的创新合作桥梁,协同创新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员工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对于新的技术、工艺等要及时申请专利,培养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

(作者单位:河北金融学院、河北省科技金融协同创新中心、河北省科技金融重点实验室;本文系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B15YJ076)

【注释】

①李森森:“我国科技型小微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②段姗,宁建荣:“充分发挥创新型企业引领转型发展的作用—对浙江省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分析与评价”,《中国科技论坛》,2012年第11期。

③张巍巍,汪长柳,张玉赋:“创建创新生态系统培育创新型企业—基于南京市创新型企业的调研”,《特区经济》,2015年第11期。

④⑤于洪:“创新型中小微企业的财税支持政策研究”,《税务研究》,2015年第5期。

⑥何剑,李玲芳:“科技金融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兵团党校学报》,2015年第6期。

责编 /张蕾

作者:胡艳辉

财税优惠政策经济发展论文 篇2:

经济发展中财源与财政收入背离问题研究

[摘要]后发展地区在发展经济进程中出现了财源建设与财政收入相背离的现象。也就是说,地方经济发展壮大却没有带来对应的财政收入的增长。这种状况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对推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制约了我国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进程。文章通过对国内外解决财源与财政收入背离问题一些主要做法的分析,提出了进一步缓解财源与财政收入背离现象、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经济发展;财源建设;收入背离

[文献标识码]A

一、财源建设与财政收入相背离的的现状及其成因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构成部分。从宏观上看,税收的多少是由经济总量所决定的,在税率不变的情况下,经济发展越快、经济总量越大,提供的税收也就越多,财政收入规模也会不断扩大。然而,地方经济尤其是后发展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总量的扩大,并没有相应地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可支配财政收入,下同),而是出现税收外流现象,即产生了财源与财政收入相背离的情况。

以广西钦州市为例,1994—200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70.12亿元扩大到303.92亿元,年均增长18.9%;全市组织的财政收入由1994年的3.91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23.56亿元,年均增长为19.8%;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1.9%,比全市组织财政收入的增幅低7.9个百分点;上划中央、自治区的税收收入由1.69亿元扩大到10.51亿元,年均增长30%,而税收返还收入由1.24亿元增长到3.41亿元,年均增长仅为26.6%。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进程的加快,钦州中石油1000万吨炼油项目、火力发电厂、林浆纸等一系列临海重大工业项目投产运营后,其财源与财政收入背离现象将更为严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财税优惠政策管理失控导致财政收入流失

长期以来,全国各地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采取财税优惠政策措施,大力吸引外来投资项目,有的地区为了竞争有限的投资项目甚至还违规出台优惠政策。

当然,各地出台的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一方面促进了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另一方面也使税基变窄,宏观税负趋于下降。据估计,全国每年减免税款达1000亿元,有的地方的减免税额占地方财政收入的10%以上。近年来的减免税又呈现出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政策性减免税越来越多,税基受到严重侵蚀;二是各地对扶持性和困难性减免的审批尺度不一,操作上随意性很大。如2002—2003年9月,陕西省财政厅、地税局、国税局等5家单位经省政府批准,对陕西金秀交通有限公司取得的公路运营收入,由税法规定的5%税率改按3%的税率征收营业税及附加,致使该公司少缴税款277万元;2002年杭州市萧山地税局依据地方政府政策,将国家对新办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的所得税优惠政策扩大到21户非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减免所得税1714.35万元。这样就出现虽然地方经济快速发展、财源也不断壮大但财政收入未能出现同步增长的不良现象。

(二)总部经济现象分流了后发展地区的财政收入

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他地区,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譬如,“总部”最集中的北京,近年税收连续达到20%~30%的增速,其主要原因是,目前全国汇总合并纳税企业有180余家,北京市占有90余家,其中西城区38家,约占全国的20%。这38家企业的下属二级成员企业近1300家,各级成员企业多达几万家,其大部分分布在全国各省(区、市)。这些分散在全国各省(区、市)的各级成员企业,不得不依靠所在省(区、市)“埋单”,却不能为所在地获得相应税收。

另据有关专家介绍,近几年占我国90%以上的税收收入,都不同程度存在税收与税源背离问题。如西气东输项目,将天然气从新疆输送到上海,目前我国对运输业征收的是营业税,其税基是按运输量和运输距离决定的运价,而按现行税收制度规定,营业税在公司注册地上海缴税,营业税税基发生在几千公里的跃度上,有十几个省(区、市)政府管辖的区域都构成了税源。但除新疆从上海获得一部分非制度性补偿外,其他沿途各省(区、市)和居民虽然已经并将继续为西气东输工程提供资源,如相关的移民、占地、治安等,却都拿不到在当地形成税源所产生的营业税。类似的情况还包括增值税、所得税、消费税等。

(三)现行分税制体制的弊端使后发展地区面临做大财源与可支配财力增长相背离的尴尬局面

现行分税制在改革初期确实激发了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不仅推动了全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也不断壮大了后发展地区的财政经济实力。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后发展地区依靠自身努力发展经济而增加的财力将出现规模越大越有被抽走的可能。这是因为,后发展地区在分税制初期,净上划中央收入一般都很少,而在推进经济发展进程中,一般是靠发挥自身资源优势而发展特色产业和做大工业产业,这些产业的发展带来的一般是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而根据现行体制,75%的增值税、100%的消费税、60%的所得税以及部分行业集中缴纳的营业税将上划给中央,如果有的省级政府再集中部分财力,则留给后发展地区的财力更少。

据资料显示,广西西北部某资源大县1994年全县组织财政收入1.08亿元,上划中央“两税”收入0.51亿元,返还0.25亿元;2004年上划中央“两税”1.04亿元,返还0.34亿元;2006年上划中央“两税”2.34亿元,返还0.44亿元。柳江县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是1994年的6.25倍,上划中央“两税”收入为8.07倍,税收返还数2007年的4329万元为1994年的2359万元的1.83倍。虽然中央通过加大财力性转移支付的力度满足了地方财政支出增长的需求,但无法消除财源与财政收入背离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增强其化解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如2008年国际有色金属价格下挫)、国内经济政策调整对财政收支影响的能力。

(四)制度管理性失控导致地方财政收入的流失

制度对纳税人的行为选择具有最直接的支配、影响作用。税收制度以具有一定强制性的力量要求在其管辖范围内的纳税人按制度所规定的方式选择纳税行为。如果制度性安排不公正,或者有严重缺陷、漏洞,那么,纳税人就可能身不由己地选择偷逃税行为。如假“三资”企业、假福利企业、假校办工

厂的泛滥,在很大程度上就源于制度上的缺陷。

管理性失控是指由于税务机关管理缺位而造成的税源失控。如漏征漏管户大量存在就是管理性失控的突出表现。有相当一部分纳税人只领取了营业执照,不办理税务登记,更谈不上纳税了;有的纳税人虽然办理了税务登记,但是没有固定的场所,长期不申报纳税。

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和管理上的失控,造成偷税逃税、漏征税收现象,导致地方经济发展、财源规模不断壮大但财政收入却未能同步增长的非正常局面。

(五)征收管理机制上的失控造成地方财政收入的流失

征收管理机制上的失控是指由于税收征、管、查等环节职责不明确或者相互脱节,以及国、地税之间或税务机关与其他部门之间缺乏配合、协调而引起的税源流失。同时,在税收稽查工作中,税收强制执行措施和保全措施得不到有关部门的配合,也会引起税源的流失。另外,还有很多纳税人上报的财务会计报表和纳税申报表所反映的税源状况不真实,隐匿收入、少报收入,甚至造假账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税务机关难以准确掌握税源信息,致使很多税源在生产、销售等诸多环节中被转移或隐匿,从而造成税收的流失问题。

二、目前我国及国外解决财源与财政收入背离问题的主要做法

(一)我国解决财源与财政收入背离问题的主要做法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财政综合实力的逐步增强,中央开始关注地方财源与财政收入相背离问题,于2005年颁布实施《关于切实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意见》,通过采取“三奖一补”措施,加大财力性转移支付力度,规范专项转移支付办法,不断扩大后发展地区财力规模,增强后发展地区提供公共服务能力。

在财源与财政收入相背离现象中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与税源背离较为明显。因为我国的企业所得税是中央和地方六四分成,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设置总分公司或母子公司的情况越来越普遍,总(母)公司要把所有分(子)公司的利润汇总在一起,在所在地税务机关申报纳税,导致税收与税源相背离的问题。因此,我国在实施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时,全国人大提出新的企业所得税法不涉及解决税收与税源背离的条款,但要求国务院制定相应办法以解决税收与税源背离的问题,缓解财源与财政收入背离的现象。2008年1月1日新企业所得税法开始实行后,根据全国人大和国务院的要求,1月15日财政部、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出台并印发《跨省市总分支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及预算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属于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范围的跨省总分支机构企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按照统一规范、兼顾总机构和分支机构所在地利益的原则,实行“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缴、汇总清算、财政调库”的处理办法,总分机构统一计算的当期应纳税额的地方分享部分,25%由总机构所在地分享,50%由各分支机构所在地分享,25%按一定比例在各地间进行分配;3月10日,国家税务总局又印发《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要求总分支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坚决防止为了局部利益相互扯皮甚至干预企业经营等问题的出现。这个办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已在缓解企业所得税税源与税收相背离问题上取得了制度上的突破。

我国在增值税的区域分配方面也进行了相应试点。三峡电站跨越湖北省和重庆市两个区域,坝区坐落在湖北省,库区主要部分绵延于重庆市。国家有关部门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作出了对二三峡电站产生的所有利益在两个区域内进行合理分配的特殊规定: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和城建税、教育费附加都按照15.67,84.33的分成比例,在湖北省和重庆市分别入库,执行期到2009年底。在2009年三峡电站全部投产前所产生的企业所得税全部留给三峡总公司,作为三峡工程建设基金,用于三峡工程建设。

虽然我国在缓解财源与财政收入背离问题方面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执行不是十分彻底,如企业所得税分配仅就跨省总分支机构进行划分,而在现实中有不少公司总部在省会或中心城市,分支机构设在本省(区、市)内的其他县(市),由此产生的企业所得税问题在现行办法中没有涉及,而且增值税、营业税等其他税收与税源背离问题尚未纳入考虑范畴,这就容易产生新的地方保护主义或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而且会导致财源与财政收入背离问题进一步加剧。

(二)国外一些国家解决财源与财政收入背离问题的主要做法。

国外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税收,因此,其财源与财政收入背离问题主要表现为税源与税收背离方面。为解决税源与税收不一致的问题,包括欧盟、美国、阿根廷、巴西等国通过法律途径和制度安排,努力保证所在地的税收权力,以缓解财源与财政收入背离现象。

1.欧盟按税源地原则积极推进增值税改革,保证税源与税收的一致性。2008年2月,欧盟增值税改革方案正式通过。根据这套改革方案,今后对欧盟范围内的部分商业活动(如餐饮、文化、体育、科研、教育、电信、广播电视和电子商务等服务)将不再由服务商所在国征税,而改由发生实际服务消费的国家征收。欧盟增值税改革方案确定了这些行业的税收来源地原则,这项改革在欧盟讨论了5年,虽然矛盾很多,但坚持方向不变,在2007年12月最终达成一致。

2.美国根据税源地原则处理零售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税源与税收一致性问题。美国各州的零售税由各州立法并征收,天然地适用税收归属与税源的一致性。而在处理公司跨州经营应税所得分配问题时,一个核心思想就是通过制定“州际税收协定”,明确公司经营活动所在地对公司在该地区取得的收入拥有征税权,而并不是只有公司法人注册地才能对其征税,从而保证了税收收入归属与税源的一致性,维护了所得来源地的税收利益。另外州际间税收矛盾和冲突难以避免,为此美国在州与州之间建立了税收协调机制,主要包括地区合作协议、跨州税收委员会(MTC)、税务管理者联合会等。

3.阿根廷通过省际多边协议处理税源与税收背离问题。阿根廷的税收与税源背离问题主要是省级政府征收的营业税。营业税是阿根廷各省级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营业活动一旦跨省,即可能产生营业税收入与税源背离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阿根廷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处理办法,即通过各省间的多边协议实现营业税省际分配。其基本规则是,营业税收入50%按销售收入比例分配,50%按成本费用比例分配。所谓比例即是在某省的销售收入占其总销售收入的比例。各省税务局如果就分配有争议,需交由按照多边协议专门设立的委员会进行处理,委员会就争议问题进行裁决,并实行多数决定。

4.巴西通过联邦参议院决议解决税源与税收背离问题,实现平衡地区间

发展水平的目标。巴西的税收与税源背离问题的主要表现为州政府征收的商品服务税,巴西通过联邦参议院的决议来解决该问题。决议规定,当商品由一州销往另一州时,商品服务税一部分在生产地征收,一部分在目的地征收;生产地征收后再由目的地征收剩余部分,总的征收税率不超过18%或19%。决议亦规定分配的税率:从富州到穷州,前者税率为7%,后者为12%;从富州到富州,前者为12%,后者为7%;从穷州到富州,前者为12%,后者为6%。按富州、穷州规定不同税率,基本精神是穷州多得,富州少得,以平衡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三、进一步缓解财源与财政收入背离现象。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认真清理整顿各种税收优惠政策,严防税收变相流失,不断增加地方财政收入。针对目前各地税收优惠政策管理混乱而导致税收流失的问题,建议国家税务总局组织相关部门开展相应的调查活动,认真清理整顿过多过滥的税收优惠政策,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同时,对地方所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必须经过省级税务主管机关批准并报国家税务总局备案,防止地方自行出台税收减免或变相减免政策现象,切实纠正随意缓税、包税、先征后返等违规行为。通过规范税收优惠行为,营造公平竞争的投资环境,使地方资源优势、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财源与财政收入同步增长的良性循环。

2.完善与汇总纳税相适应的收入划分机制,确保地方财政收入的合理增长。要解决财源与财政收入背离问题,其中一个主要落脚点在于完善我国目前的税收管理制度。而在税制建设中必须要明确我国国内税收管辖权制度,尤其是确定国内税收管辖权原则。综观各税收条例的有关规定,可以看出,国内税收管辖权原则的运用尚未形成一种规范制度,只是散见于各税条例之中,而且标准也不统一。根据国际惯例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应采取属地原则为主、属人原则为辅的管辖制度,即建立收入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原则为主、居民税收管辖权原则为辅的国内税收管辖权制度,完善与汇总纳税相适应的收入划分机制,在过去“先收一集中统筹一再分配”的模式之外,增加“地方收取一地方分配”模式,按照税源地贡献大小进行分配,进一步解决税源与税收背离问题,科学合理地处理好税收收入分配关系,在财政上给地方扩权。这种措施的优点在于:有利于加强税收源泉控制,防止税收流失;有利于减少企业跨地区经营的阻力,促进统一市场的建立;有利于实现在同一经营上外地企业与本地同类企业之间的税负公平。

3.完善财政分配关系,逐步构建“共赢型”财政分配框架。当前,后发展地区正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以求调整地区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断做大财源规模,增强财政综合实力。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遇到资源类似地区争夺项目、产业结构趋同而导致无序竞争、重复建设问题,如广西德保县和靖西县竞相发展氧化铝产业,这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现象,而且还会分割有限的市场份额,无法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效益。为此,国家应研究制定推进区域经济联合发展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合理完善财政分配关系,由资源接受地区弥补资源流出地区造成的财源流失,鼓励地方实施联动发展战略,以便使那些资金雄厚、技术条件成熟、交通便利却苦于资源不足的优势地区得到充足的原材料、能源,避免部分后发展地区因资金不足、技术水平低下、交通不便等因素而使丰富的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而造成浪费现象。

4.进一步加大对后发展地区财力性转移支付的力度。长期以来,后发展地区因经济发展水平落后、财政实力不强而维持低水平运转。公共服务水平不高,公用基础设施落后,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的差距,这是体制和历史原因造成的一笔“欠债”。因此,在今后经济发展进程中,各级政府应按照中央有关政策的要求,在执行“三奖一补”有关办法的基础上,对依靠自身努力不断发展壮大财源和增强财政综合实力的后发展地区,按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均衡化目标核定标准支出数额,适当由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加大财力性转移支付的力度,增强后发展地区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能力,既表明认可其发展经济的努力程度,又能清偿“历史欠债”,提高其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以便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和全国公共服务基本均等化的目标。

5.强化税收及非税收入征管,确保应收尽收,实现财政收入与财源同步增长的目标。经济发展决定财源,财源决定税源,而征管决定税收收入。经济发展创造的税源成果只有通过征收管理才能转化为入库税收收入,形成地方财政收入。对于财税部门而言,在经济发展财源不断壮大进程中要扩大财政收入规模的着力点就是强化税收征管。尤其是税务部门要树立“税源有限,管理无限”的征管理念,建立健全税收经济分析、企业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四位一体”的横向互动机制。同时,各级政府还要努力构建“政府主导、财政主管、部门配合、司法保障、社会参与”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综合治税管理体系,实施对各税种、涉税行为及非税收入收缴的全方位管理,推进财政收入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进程。不断提高财政收入水平,促进地方税收收入及非税收入应收尽收,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财力保障。

[责任编辑:黄兴豪]

作者:杨清源 李顺明

财税优惠政策经济发展论文 篇3:

重庆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支持研究

摘 要:重庆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是落实国家成渝城市群建设战略,促进西南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重大部署。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决定着城市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否完善已逐步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综合实力考核的重要指标。随着重庆市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要求资金量大,回收时间长,而单纯依靠财政政策已经很难保障基础设施建设顺利开展,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更多的金融支持对策。针对这一现象,必须结合重庆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现状和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以及创新金融支持手段来改善基础设施的建设。

关键词:重庆市;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支持

重庆市地处中国西南地区、长江上游地区,是中西部水、陆、空型综合交通枢纽。一方面,重庆市的基础设施总量指标以及人均指标都在不断上升;另一方面,重庆市当局也在蓬勃房展城市建设。近几年,重庆市政府对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支持逐步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支持约占整个资产投资中的20%—30%。因此,重庆市全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交通体系、公路排水体系、能源结构、邮电气开发、环境卫生等方面有突出的表现。重庆市已经通过修建城铁、地铁、立交等改善城市道路交通的基础设施,现在则侧重推出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建设以及旧城改造,同时在逐步改善人居环境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庆市城市发展策略金融支持的具体目标是:力争经过5—6年的努力,使重庆市银行业能够有效支持区域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多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

《2015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重庆市金融行业实现增加值1 410.18亿元,与上一年相比增长15.4%,占全市区域生产总量值的9.0%。其中,创新型金融行业增长值达244.14亿元,与上一年相比增长62.4%。重庆市金融机构的资产总计4.3万亿元,与上一年相比增长11.6%,占GDP比重8.4%,同比提高了0.2个百分点。

以下图表是《2009—2014重庆统计年鉴》给出的重庆市资产投资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情况。

从图1可以看出,2009—2014年,重庆市固定资产中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份额在逐步提高,从2009年的1 542.57亿万元投资份额提高到了2014年的3 386.23亿万元,投资额的提高高达5年前的2倍以上,足以显示重庆市近5年来逐步加深了对基础设施的建设。

由图2可知,重庆市近些年的基础设施建设在随年份增长同时投资份资额也逐年有所增长,但投资份额增长率却是呈下降状态。虽然现目前的投资总额比5年前增长2倍有余,但是随年份增长同时投资份额增长率却下降了近一半。

(一)缺少政策支持

首先,重庆市在市场经济经济转轨时期,部分银行等金融行业存在一定量的不良资产,在不良贷款无法偿还的恶性循环中对重庆市金融生态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其次,重庆市的财税优惠政策缺乏完全公平竞争性,存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不平衡现象,重庆市各相关部门也没有一个完善健全的税收优惠政策。最后,重庆市政府对于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缺乏配套支持,使目前的金融市场结构呈现不均衡、过度集中化的情况。对此,重庆市政府也没有加强政策扶持,缺乏健全的政策扶持体系。

(二)缺乏融资平台

目前,重庆市的融资平台属于地方性融资平台,缺乏足够的固定资产。在重庆市融资体系中政府性质的融资占比较高、社会性质的融资占比较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中专项基金投入比例还比较欠佳,在重庆市确立的基础设施建设中有一半的工程投融资来源于重庆市八大投资集团,而剩余部分的基础设施建设常常由于资金原因面临完不成建设工程,或者延迟完成的问题。

(三)融资风险较大

首先,重庆市政府对融资工程实施着预算管理审批制。这种制度程序复杂、参与审批负责人多,导致审批时间较长、审批效率较低。其次,融资的风险集中化,缺乏长期有效的分散管理风险的机制,从而导致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风险比较大。最后,重庆市缺乏健全完善的担保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风险模式,虽然有144家担保机构在重庆市取得了经营许可证,出资的合资多样性由政府、自然人、法人组合形成,覆盖市、区、县的多阶层的融资工程风险担保体系。重庆市风险担保机构的实力有所提升,可是重庆市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近况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风险担保分散。因此,分散风险担保机制的不均衡也造就重庆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风险。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1.完善金融生态环境

首先,重庆市政府要制订金融环境计划。应建立一个重庆市金融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方向小组,然后针对重庆市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情况,每一年制订一个主要的目标,根据这个目标进行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安排,并根据总体计划进行相对应的基础设施建设。其次,重庆市政府必须实施这个金融环境计划,激励大型金融机构通过股改上市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公司治理机制建设,建立科学规范的金融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制度。同时,规范政府、金融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企业之间的关系,做到政企分离、政银分离、银企分离,以强化金融生态环境。最后,应该建立健全的融资合作机构,加快建设金融市场的多样性,提升直接融资对社会融资总体的占重,拓展债券市场,推动产品创新,完善市场结构,让重庆市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更均衡,投融资更多样化,社会性质融资合作更全面,满足重庆市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和经济规模的需求。

2.提供财税优惠政策

首先,重庆市政府应当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资金总量,提高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的使用效率,细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优惠的范围,细化资金应用领域及资金应用方向;同时,针对不同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对应的财税优惠。其次,政府要对经济实力较强、信誉良好的企业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通过低税率、减税清费、适当提高征税起收点、加速折旧等方式给予优惠。最后,对于重庆市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城市地下管道、排水系统建设、城市燃气工程建设等鼓励性工程,重庆市政府应该给予投资者享受自行确定投资形式;并可遵循国家相关规定投资与激励类工程有关的其他行业或服务业,实行综合全面经营;且重大投资工程项目应遵循特事特办、一事一议的原则管理。

3.推动金融机构合作

首先,实现产业与金融联合,“由产到融”是指相关基础设施工程的部分资本转移到金融业形成金融资本。“由融到产”是指金融业的金融资本有目的性的操控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实体资本,而不是单纯简单地投资入股。这样的金融机构间的产融结合应服务于重庆市基础设施建设,着眼于重庆市基础设施发展实际的长远需求,落脚于市场化实施,来开发的一系列战略性、示范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次,建立分工合作机制,让各金融机构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每一个工程环节都有效参与。重庆市政府应该就金融信息网络创立监管信息平台,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每个环节的监管操作信息进行不断地监督管理,及时掌握各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及运行情况,做到监督各金融机构依据自己的优势设计合理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以便更好地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均衡利益和监管风险。

(二)构建新型融资平台

1.建立专项投资基金

首先,利用现有的各项政策,建立专门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项投资基金部门,鼓励建立民营的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项投资公司集团,增强对重庆市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资金支持。其次,对重庆市桥梁建设、公路交通建设、防洪排涝地下管道建设以及山区防火防灾建设等大型的公益工程,应以重庆市政府财政支出投入为主,以固定的相关工程税收资金收入为辅。最后,收费性质的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如轨道交通建设、水电气供应建设、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建设等这些工程经营收入补偿经营还有剩余,但也只可能是一部分的回收性投资。对于这些工程应以重庆市政府投入为主,以投融资市场化为辅,吸引重庆市具有较强管理和经营能力的公司参与。

2.设计灵活融资方式

首先,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公司要与外包服务公司合作开展相关项目,设计科学的融资规划与融资需求。要创立相对应的信用估值机构,对项目进行认真详细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完善相应的方案,选择合适的融资渠道,向基础设施建设目标投资者或金融机构进行推介,并参与投融资谈判,根本目标是协助企业获得合适的融资。其次,重庆市政府可以创建专项融资渠道,帮助企业融资,例如,分门别类创建居住建筑建设项目、商用建筑建设项目、能源动力项目、交通运输项目、环保水利项目、邮电通讯项目等专项融资渠道。针对不同方向的基础设施建设类别,提供相对应的专门项目建设融资渠道,以此更加快捷便利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的融资需求。最后,重庆市可采用间接与直接的模式来创新融资基础设施建设,如保险资本间接性投资到基础设施工程的模式,可将保险业闲置资金投资到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中。

3.扩大民间融资渠道

首先,重庆市政府应该放开民间投资进入基础设施的范围。交通、能源、水利、电信等基本性质基础设施和城市规划建设和政策性房屋建设等工程重点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其次,重庆市可支持民间资本通过收购、合并、参股、控股等多种形式进入经营性质与公益性质的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而部分具备优越条件的政府性质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可采取市场化经营形式,对进入到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民间资本实施经营权或者产权转让。最后,重庆市当局还应该创立规范的民间融资统制体系,成立激励相容的地方金融体制,引导民营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和地方银行;同时,对部分有条件的民间投资者应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投资,如对民间资本投向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投资者实行政府贴息鼓励模式。重庆市政府吸纳社会闲置资金可采取加大发行市政债券力度的方式,扩大募集范围和数量,将企业和个人也纳入募集范围。

(三)逐步化解融资风险

1.规范预算管理制度

首先,重庆市政府应该就重庆市的相关发展情况来计划每一年、每一个季度的基础设施建设,然后根据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财政预算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预算应该细化各工程项目,以便规范利用预算制度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其次,各金融机构就政府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预算提供支持,政府也应该监督相关金融机构在市政预算制度下根据自己的相关实力制订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及出台的有关预算规模。在明确的预算标准体系、细化预算公开内容下,相关部门可以相互之间监督,确保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有效开展。最后,重庆市政府理应把债务分为一般性质债务、专项性质债务两类,监督各企业、各金融机构分类纳入预算管理。工程性债务高风险区域的各金融机构与企业间要配合政府部门积极采用措施,逐步减小风险。

2.多维融资分散风险

首先,重庆市对于基础设施建设要打破常规,依赖于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模式,根据市场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建立规范健全的多维融资机制。为构成公正的融资格局,应创建多维的资金供应市场。重庆市政府应该指导证券行业、保险行业、信托行业、融资租赁、私募基金等各金融机构进入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各个阶段的投资与管理,以降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风险。其次,重庆市政府也应该鞭策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模式创新,促进分散风险与多样性的资本市场结合。可以选择通过信息服务、中介服务、交易服务等,大力发展银行融资、信托融资、债券融资等多种融资方式,整合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信息资源,促进市场资本流动,改善资源配置,提升投融资效率,降低投融资风险。最后,重庆市政府也可以根据地方所需制定专项的扶持政策措施,如投融资优惠政策,去分散各投融资机构的风险。

3.完善融资担保体系

首先,重庆市政府可以制定专门的基础设施建设担保体系法律法规,引导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相关机构担保体系不断发展完善。重庆市政府不仅需要加强融资担保机构自身的建设,还必须要大力发展政府支持的融资担保机构。其次,重庆市要促进再担保机构的发展,创建多层次的担保体系,如重庆市政府性质融资担保基金、市级再担保机构、重庆市各区域地方性质融资担保机构,有效的分散融资担保的风险。最后,进一步完善健全风险补偿制度,在担保机构数量和金额的基础上对担保机构进行一定的补偿;建立市场风险分担机制;建设更多的担保机构,建立体系健全、形式多样化、运作模式规范合理、适合重庆市的担保体系。

参考文献:

[1] 高旭东,刘勇.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2] 周孝华,周青.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管理——基于重庆市投融资平台的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3] 王松江,尹明燕.经营性公共基础设施集成融资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作者:廖冰灿 曹伊

上一篇:中西方同性恋文化比较论文下一篇:《画皮》的现代化改编论文